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95809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区级联考】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最新】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以下描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砀山梨子榨汁B.灵璧奇石加工C.萧县葡萄酿酒D.蒿沟芍药切片

2.对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或现象

解释

A

八月桂花,十里飘香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B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25m3石油气可加压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D

浓氨水和浓盐酸接近时“空中生烟”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A.AB.BC.CD.D

3.“低碳生活”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下列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

A.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

B.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

C.讲卫生,尽量多作用一次性餐具

D.用传统发条式闹钟代替电子钟

4.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B.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C.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D.碘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B.

检查气密性

C.

加热液体D.

过滤

6.黑枸杞是迄今为止在青海柴达木发现的花青素(化学式为C15H11O6)含量最高的野生果实,也是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花青素由三种元素组成B.每个花青素分子中含有32个原子

C.花青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花青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1∶6

7.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可能不是化合反应B.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C.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D.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3:

1

8.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B.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D.向种植蔬菜的大棚中补充二氧化碳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9.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三瓶气体时的最佳方法是()

A.测量三瓶气体的密度B.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C.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D.测量气体的溶解性

10.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O2的质量

C.固体中MnO2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二、填空题

11.

(1)填写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表示的意义。

化学符号

2Fe

________

_____

表示意义

__

三个氧分子

核内有____个质子

一个镁离子

(2)从C、S、H、O、N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能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②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防腐的单质___;③能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___;

④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

三、流程题

12.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

如图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硝酸铵(NH4NO3)的工业流程。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发生的是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步骤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3)步骤③一般用五氧化二钒(V2O5)作为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其质量和______都不发生改变,步骤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不需注明反应条件);

四、实验题

13.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仪器的名称:

①____②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___,若收集较纯净氧气应选的装置为___(填序号)。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若用装置F收集CO2从____(填“左”或“右”)端进入。

(4)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__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14.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①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3.0gKClO3与1.0gMnO2均匀混合加热

350

xgKClO3与1.0gCuO均匀混合加热

370

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Ⅱ中x的值应为________。

[实验结论]实验所用两种金属氧化物中,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

②乙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率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双氧水的质量

双氧水的浓度

MnO2的质量

相同时间内产生O2体积

50.0g

1%

0.1g

9mL

50.0g

2%

0.1g

16mL

50.0g

4%

0.1g

31mL

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______(填编号)。

[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_______,双氧水分解得越快。

[反思]丙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_____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15.做完“铁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后,小冬同学有两个疑惑不解的问题,于是她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问题1]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呢?

[查阅资料1]

(1)自然界中铁易被氧化为Fe3O4和Fe2O3两种(FeO极易被氧化为Fe2O3);

(2)Fe3O4和Fe2O3均能溶于酸的溶液,如盐酸、硫酸等。

(3)铁与酸的溶液反应(如盐酸、硫酸等),有气泡产生。

[实验探究]

将冷却后的黑色物质碾碎,装入试管,加入_______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说明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含有铁。

[问题2]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Fe2O3呢?

[查阅资料2]

(1)Fe3O4和Fe2O3的分解温度、铁的熔点见右表:

(2)Fe2O3高温时分解成Fe3O4。

(3)Fe2O3的颜色为红棕色。

[理论探讨]

Fe3O4

Fe2O3

分解温度/℃

1538

1400

熔点/℃

1535

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在_______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Fe2O3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里燃烧的产物是_____。

[拓展延伸]

(1)实验中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必须________;

(2)有些超市的食品密封包装盒的透明盖内放有黑色的FeO粉末,若粉末的颜色_____,就说明包装盒破损进气,这样售货员就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六、计算题

16.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小群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g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90g,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97.8g。

(假设鸡蛋壳中的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

①产生二氧化碳气体______g。

②计算10g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要求写出完整的解题步骤。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砀山梨子榨汁、灵璧奇石加工、蒿沟芍药切片都是物体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而葡萄酿酒是利用葡萄中的糖类发酵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

2.B

【解析】

试题分析: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B错误。

故选B。

考点:

分子的性质

3.C

【解析】

A、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能减少电能的消耗,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B、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C、一次性餐具制作过程消耗能源和资源,多作用一次性餐具,能增大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D、用传统发条式闹钟代替电子钟,能减少电能的消耗,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故选C.

4.D

【详解】

A、由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可知,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故不符合题意;

B、由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碘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且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为53个电子,故不符合题意;

C、碘是“石”字旁的,属于非金属元素,最外层有7个电子,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故不符合题意;

D、碘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KI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为零原则,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故符合题意。

5.B

【详解】

A、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对着手心(防止标签被腐蚀),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试管倾斜,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图中所示的实验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可以用手握住试管壁一段时间后,如果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

C、用试管加热少量液体时,加热的液体体积不可超过试管的1/3,图中所示的实验操作错误;

D、过滤时应该使用玻璃棒引流,而不是直接倾倒,图中所示的实验操作错误;

故选B。

【点睛】

过滤时应当按照“一贴、二低、三靠”的要求进行操作:

一贴:

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

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

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夹嘴应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烧杯的内壁相接触。

6.D

【解析】A、花青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正确;B、每个花青素分子中含有15个碳原子、11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共32个原子,正确;C、花青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

(1×11):

(16×6)=180:

11:

96,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正确;D、花青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

(1×11):

(16×6)=180:

11:

96,错误。

故选D。

7.D

【详解】

A、反应生成的四个分子构成相同是同种物质的分子,另一个分子

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说明有一个

分子没有参加反应,即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物为

两种单质,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故说法不正确;

B、由反应的模拟模型图可知,生成物的每个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故说法不正确;

C、反应生成的四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还有一个是没有参加反应的

,生成物只有一种,故说法不正确;

D、对比反应前后的分子可知,反应后

剩余1个,实际参加反应的

有2个,6个

全部参加反应,参加反应的

分子个数和

分子个数比为6∶2=3∶1,故说法正确。

【点睛】

观察题图可知,反应后

分子和反应前完全相同,说明反应的3个

分子只有2个参加了反应,还有一个剩余,这样再依据图示分析将反应图转化为

然后比较反应物中类和生成物种类,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构成,可知6个

分子全部参加反应,而3个

分子中只有2个分子参加反应;反应生成的4个

分子构成相同,属于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可判断图示的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根据分析依次解决问题。

8.C

【详解】

A、一氧化碳有毒,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且一旦结合就难以分离,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选项A正确;

B、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选项B正确;

C、一氧化碳有还原性,而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有氧化性,选项C错误;

D、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可做大棚中的气体肥料,选项D正确。

故选C。

9.B

【分析】

鉴别空气、氧气、氮气三瓶气体,要根据三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一次鉴别出三瓶气体的目的。

【详解】

A、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操作较为复杂,能鉴别但不是最常用的方法,故选项错误。

B、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是氮气;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木条正常燃烧,则是空气;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瓶气体,故选项正确。

C、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若带火星的木条熄灭,则是氮气和空气,无法鉴别氮气、空气,故选项错误。

D、测量气体的溶解性,操作较为复杂,能鉴别但不是最常用的方法,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鉴别方法,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所要鉴别气体的性质的差别,根据实验中是否出现明显的不同现象判断能否鉴别。

10.A

【解析】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A.固体中部分氧元素以氧气的形式逸出,所以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少;由于反应后有含氧元素的二氧化锰,所以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少到一定程度不再改变。

最终氧元素的的质量为二氧化锰中氧元素的质量;B.氧气是该反应的生成物,质量由零开始增加,氯酸钾完全分解后,氧气的质量达到最大值不再改变;C.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

氯酸钾和氯化钾固体中钾元素相等,但氯酸钾的质量大于氯化钾的质量,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完全反应后不再变。

选A

点睛:

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11.两个铁原子3O211CO2N2NO2(或SO2)CH4(或C)

【详解】

(1)微粒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2Fe表示两个铁原子,故填两个铁原子;三个氧分子用3O2表示,故填3O2;在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故填11;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离子符号的故填Mg2+;

(2)

①能用于人工降雨的是二氧化碳,故填CO2;

②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食品防腐,故填N2;

③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故填NO2(或SO2);

④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煤的主要成分是C,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石油是复杂的混合物,故填CH4(或C)。

12.物理变化化合反应化学性质4NH3+5O2=4NO+6H2O

【解析】

【详解】

(1)利用氧气和氮气沸点的不同将二者从空气中分离,是工业上制氧气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填物理变化;

(2)步骤②是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化合反应;

(3)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填化学性质;步骤③是氨气和氧气在加热及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不需注明反应条件则方程式故填4NH3+5O2=4NO+6H2O。

13.锥形瓶水槽ACCaCO3+2HCl=CaCl2+H2O+CO2↑右连接BC,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若观察导管口有气泡则气密性良好(夹紧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若观察水不流下则气密性良好)

【解析】

【详解】

(1)仪器①是锥形瓶,故填锥形瓶;仪器②是水槽,故填水槽;

(2)氯酸钾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发生装置应选固体加热型装置,故填A;氧气不易溶于水可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要得到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采用排水法收集,故填C;

(3)实验室常用块状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方程式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应从左端通入,故填左;

(4)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连接BC并向长颈漏斗内加水没过漏斗下端,构成密封体系,然后再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若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则气密性良好;或者在导气管处添加止水夹,向长颈漏斗内加水没过漏斗下端,构成密封体系,再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观察,若水不流下,则气密性良好,故填连接BC,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若观察导管口有气泡则气密性良好(或夹紧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若观察水不流下则气密性良好)

【点睛】

气密性检验的原则是先让装置和附加的液体(一般指水),构成封闭的整体,改变这个整体的温度或压强,来判断气密性好坏,由于装置的不同,检验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最常用的就是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烧杯或水槽的水中,用手紧握试管或用手掌紧贴容器外壁,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后,把手移开,冷却后,导管内有一段水柱流入,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一般情况下,只要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就可以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还有一种就是本题中的带有长颈漏斗的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要先向容器中注入一定量的水使长颈漏斗的下端伸入到液面以下,然后通过止水夹或外接水形成密封体系,通过向长颈漏斗中注水引起压强变化判断气密性。

14.2KClO3

2KCl+3O2↑3.0MnO2C过氧化氢浓度越大相同时间天平读数差值大小

【解析】

【详解】

Ⅰ实验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故填2KClO3

2KCl+3O2↑;

Ⅱ通过控制氯酸钾的质量相等才能比较出二氧化锰和氧化铜的催化效果,所以氯酸钾的质量也为3.0g,故填3.0;

[实验结论]

相同条件下用二氧化锰催化氯酸钾在350℃时分解,而用氧化铜催化氯酸钾要在370℃时才能分解,催化所需温度越低的效果越好,故填MnO2(二氧化锰);

②使用万用瓶排水法集气时,短管进气长管排水,故填C;

[实验结论]

从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相同条件下,双氧水的浓度越大,产生氧气的速率越快,故填双氧水浓度越大;

[反思]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反应放在电子天平上,由于反应生成氧气且容器敞口,所以容器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会减轻,减轻的质量就是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根据相同时间内,电子天平读数的差值大小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故填相同时间天平读数差值大小。

15.酸的溶液(如盐酸、硫酸等)有气泡产生1535℃---1538℃四氧化三铁瓶内放一些水或细沙变为红棕色

【详解】

[实验探究]将冷却后的黑色物质碾碎,装入试管,加入稀盐酸,观察到产生气泡,说明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含有铁;

[理论探讨]铁应该达到熔点后才开始燃烧,因此铁燃烧的温度应该高于1535℃,四氧化三铁的分解温度是1538℃,因此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在1535℃~1538℃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Fe2O3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里燃烧的产生是Fe3O4;

[拓展延伸]

(1)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或沙子,就能防止热的固体溅落炸裂集气瓶;

(2)如果包装盒破损进气,空气中的氧气就把氧化亚铁氧化,黑色就变成红棕色氧化铁。

16.

(1)2.2

(2)

解:

设10g鸡蛋壳中碳酸钙质量为x

【分析】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出二氧化碳质量为(10g+90g)-97.8g=2.2g,故二氧化碳质量为2.2g。

②详见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