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室安全知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94390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验室安全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试验室安全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试验室安全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试验室安全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试验室安全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验室安全知识.docx

《试验室安全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验室安全知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验室安全知识.docx

试验室安全知识

实验室安全知识

一、判断题

1进入实验室,必须按规定穿戴必要的工作服。

2夏天在实验室可以穿拖鞋、凉鞋。

3在涉及化学试剂、明火、微波等环境中可以带隐形眼镜以保护眼睛。

4在操作过程中,需将长发及松散衣服妥善固定。

5操作危险性化学药品遵守操作守则或遵照老师操作流程或进行实验,不自行更换实验流程。

6领取、存放及使用药品时,看清楚药品危害标示和图样,是否有危害,并按照规定操作。

7使用挥发性有机溶剂、强酸强碱性、高腐蚀性、有毒性之药品可以不用在特殊排烟柜及桌上型抽烟管下进行操作。

8有机溶剂,固体化学药品,酸、碱化合物整齐存放在一个药品柜中。

9高挥发性或易于氧化之化学药品必需存放于冰箱或冰柜之中。

10避免独自一人在实验室做危险实验;在从事涉及危险品,有毒物质,煤气等较有危险的实验时,需要两人以上同时在场。

11做危险性实验时必须经实验室主任批准,有两人以上在场方可进行,节假日和夜间严禁做危险性实验。

12将废弃药液或过期药液或废弃物必须依照分类标示清楚,药品使用后废(液)弃物严禁倒入水槽或水沟,应例入专用收集容器中回收。

13气瓶应专瓶专用,但是装二氧化碳的气瓶可以装氮气。

14开启气门时应站在气压表的一侧,不准将头或身体对准气瓶总阀,以防万一阀门或气压表冲出伤人。

15操作放射性物质必须具备专业的资质,包括机构和操作者必须都有相关证照;放射性物质及其废弃物必须专人保管、单独存放、双人双锁。

16保持所有走廊、楼梯通行无阻。

不得在走廊、楼梯堆积杂物或者堆放仪器、家具。

17经常检查煤气管、防止煤气灯漏气,使用煤气后一定要把阀门关好。

18乙醚、酒精、丙酮等有机溶剂污染小,可直接倒入下水道。

19万一着火,应冷静判断情况,采取适当措施灭火;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水、沙、泡沫、CO2或CCl4灭火器灭火。

20一旦着火,必须想方设法将火破灭,以免引起大火蔓延,不可自行逃离。

21实验室内的电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管理,必须符合安全用电管理规定,大功率实验设备用电必须使用专线,严禁与照明线共用,谨防因超负荷用电着火。

22实验室用电容量因事业发展的需要增容,不可以乱拉电线,可以用接线板延伸以获得更多插座。

23为了提高用电容量,可以用导电性能良好的铜丝替代保险丝使用。

24实验室内不得使用明火取暖,严禁抽烟。

必须使用明火实验的场所,须经批准后,才能使用。

25大量酒精流淌着火时可以用大量水将其扑灭。

26所有从事动物实验的人员包括学生、教师必须持有省级以上机构颁发的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证,否则不允许从事动物实验。

27申请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应当将申请材料提交运输出发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初审。

28可以将氯气与氨气混放在一个房间。

29动物实验中不得两人之间手交手传递注射器;使用过的注射器不得再次套上,必须直接用锐器盒处理。

30实验室必须有锐器盒专门收集实验弃置的针头和玻璃。

31倾倒化学品时,切勿直对容器口俯视,防止液体飞溅入眼。

32铝粉、保险粉自燃时有干粉灭火器扑灭。

33浅表的小面积灼伤,以冷水冲洗15至30分钟至散热止痛。

34次氯酸钠一般不用作杀菌剂,常用于一般用途的消毒剂以及浸泡污染的非金属物质。

35在微生物实验中,一些不要的菌种等,不需要经消毒和高压灭菌处理后,可以直接弃掉。

36过氧化氢和过氧乙酸可以用于实验室工作台表面以及金属器械的消毒。

37使用剧毒药品时,必须有二人同时在场,取用时应登记用量、用途及使用人等。

38强酸、强碱性的废液应分别存放于专用的塑料桶中,旋紧桶盖,贴上标签,累积一定量后,需将废酸、碱液中和并随适量自来水稀释后排入下水道。

39离心过程中,若听到离心机有异常响声,待离心完成后再停机检查原因。

40高压灭菌液体终止时,为尽快地取出灭菌液体,可快速排气使压力迅速降低。

41生物实验需使用一次性手套,手套用完后捆好再弃于普通的垃圾箱内。

42.打翻的酒精灯着火时用水灭火。

43.物品的自燃点越高越容易燃烧。

44.使用冷冻离心机时,确保离心腔内无积水方可启动离心。

45.在关闭显微镜前需要将灯泡的亮度调至最暗。

46.使用恒温振荡器(摇床)时,待其达到设定最高转速后方可离开。

47.实验动物尸体可以当做固体实验废弃物处理。

48.干燥箱(烤箱)内最下层可放置物品。

49.离心前必须确保样品的平衡。

50.进入病毒房可以不戴口罩。

51.药品柜和试剂溶液均应避免阳光直晒及靠近暖气等热源。

要求避光的试剂应装于棕色瓶中或用黑纸或黑布包好存于柜中。

52.发现试剂瓶上的标签掉落或将要模糊时应立即贴好标签。

无标签或标签无法辨认的试剂仍可随便使用,随便扔。

53.易燃易爆试剂应储存于铁柜中,铁柜可以没有通风口。

54.蒸馏甲苯的过程中,若忘加入沸石,易发生爆沸而起火。

55.要时常检查电线、开关、灯头、插头和一切电器用具是否完整,有无漏电、潮湿、霉烂等情况。

稍有毛病应马上修理,决不能凑合着用。

每年梅雨季节之前,要全面检查一次。

56.易燃易爆的药品可以放在一般的冰箱内保存。

57.烧伤发生时,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冲洗,或伤员自己浸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烧伤面积进一步扩大。

58.可以将氢气与氧气混放在一个房间。

59.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过程中,当加入二氧化锰时,剧烈地发生反应,致使烧瓶破裂。

60.放置六个月以上的氯气钢瓶,可以正常使用,不会发生漏气事故。

61.扑救B类火灾,一般可采用水冷却法,也可使用二氧化碳、卤代烷、干粉灭火剂灭火。

62.在实验室时应穿工作服,长发要扎起,可以食堂等公共场所穿工作服。

63.在实验室内可以吸烟、进食,但是不能用实验器皿处理食物。

离室前用肥皂洗手。

64.气体钢瓶使用后,可以不关闭阀门。

65.冷凝冷却系统上连接用的橡胶管必须用铁丝等固定住,以防止因水压过高而造成管子脱落。

66.可以用烘箱干燥有爆炸危险性的物质。

67.金属锂、钠、钾及金属氢化物要注意使用和保存,尤其不能与水直接接触。

68.能相互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废液,不得倒入同一收集桶中。

若某种废液倒入收集桶会发生危险,则应单独暂存于一容器中,并贴上标签。

69.在实验室允许口尝鉴定试剂和未知物。

70.对于化学试剂或未知物,允许直接用鼻子嗅气味,不用以手煽出少量气体来嗅觉。

71.在实验室内一切有可能产生毒性蒸气的工作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并有良好的排风设备。

72.在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往浓硫酸里倒,而应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不断搅拌均匀。

73.实验室内的浓酸、浓碱处理,一般要先中和后倾倒,并用大量的水冲洗管道。

74.对于无机酸类废液,实验室可以收集后进行如下处理:

将废酸慢慢倒入过量的含碳酸钠或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中(或用废碱)互相中和,再用大量水冲洗。

75.对于氢氧化钠、氨水等废液可以进行如下处理:

用6mol/L盐酸水溶液中和,再用大量水冲洗。

76.对于含汞、砷、锑、铋等离子的废液,实验室可以先进行如下处理:

控制酸度0.3mol/L[H+],使其生成硫化物沉淀。

77.可以将乙炔与氧气混放在一个房间。

78.加热试管内物质时,管口应朝向自己,以便看清楚反应过程。

79.对含有悬浮物质的溶液加热时,应加沸石或玻璃珠,以避免爆沸现象产生。

80.因为乙醚长时间与空气接触可以形成羟乙基过氧化氢,成为一种具有猛烈爆炸性的物质,因此,在蒸馏乙醚时不能将液体蒸干。

81.酒精灯内的酒精量最多可加九分满。

82.酒精灯不再使用时,应立刻用嘴吹气灭火。

83.给液体加热时,可以先开始加热,等接近沸腾时再加入沸石。

84.取用强碱性试剂后的小勺应擦净后存放。

85.实验室进行蒸馏操作时,对于爆炸性物质或不稳定物质,须小心地蒸馏直到剩余少量残渣。

86.打开易挥发或浓酸、浓碱试剂的瓶塞时,瓶口不要对着脸部或其他人,宜在通风橱中进行。

87.取用有毒、有恶臭味的试剂时,要在通风橱中操作;使用完毕后,将瓶塞蜡封,或用生料带将瓶口封严。

88.干燥箱和恒温箱的使用温度不能超过最高允许温度。

89.储存在冰箱内的所有容器,应当清楚地标明内装物品的品名、储存日期和储存者的姓名。

90.通常有害药品经呼吸器官、消化器官或皮肤吸入体内,引起中毒。

因此,我们切忌口尝、鼻嗅及用手触摸药品。

91.使用强氧化剂时环境温度不宜过高,通风应良好,并不要与有机物或还原性物质共同使用。

92.装有易燃液体的器皿可置于日光下。

93.实验中的过量化学品应当返回其原来的试剂瓶中以免浪费。

94.当发生强碱溅洒事故时,应用固体硼酸粉撒盖溅洒区,扫净并报告有关工作人员。

95.处理有毒的气体、能产生蒸气的药品及有毒的有机溶剂,必须在通风厨内进

行。

96.打开氨水、硝酸、盐酸等药品瓶封口时,应先盖上湿布,用冷水冷却后再开瓶塞,以防溅出,尤其在夏天更应注意。

97.实验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实验仪器在夜间无人看管的情况下连续运转,如果必须在夜间使用,应严格检查实验仪器的漏电保护装置及空气开关等工作正常。

98.实验室中使用臭氧发生设备时,应保证管路气密性,并将尾气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吸收,以免室内臭氧浓度过高。

99.对沾染过有毒物质的仪器和用具,实验完毕应立即采取适当方法处理以破坏或消除其毒性。

100.实验过程中长时间使用恒温水浴锅时,应注意及时加水,避免干烧发生危

险。

101.箱式电阻炉的使用必须经过实验室管理员的同意,确保安全用电。

102.吸滤瓶及一些厚壁玻璃容器,清洗后可直接放入温度较高的烘箱进行干燥。

103.转速较低的离心机可以在工作时打开机盖观察。

104.水银温度计破了以后正确的处理是:

洒落出来的汞必须立即用滴管、毛刷收集起来,并用水覆盖(最好用甘油),然后在污染处撒上硫磺粉,无液体后(一般约一周时间)方可清扫。

105.使用离心机时,当部分装载时,离心管可随意放在转头中而不用考虑平衡。

106.腐蚀和刺激性药品,如强酸、强碱、氨水、过氧化氢、冰醋酸等,取用时尽可能戴上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倾倒时,切勿直对容器口俯视,吸取时,应该使用橡皮球。

开启有毒气体容器时应戴防毒用具。

禁止手直接拿取上述物品。

107.对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通过排风设备将毒气排到室外,以免污染室内空气。

108.开启氨水、浓盐酸瓶应该在通风櫉中进行。

109.可以在木质或塑料等实验台上直接使用加热电炉。

110.打开封闭管或紧密塞着的容器时,注意其内部是否有压力,容器口不得对

人,避免发生喷液或爆炸事故。

111.玻璃器具在使用前要仔细检查,避免使用有裂痕的仪器。

特别用于减压、

加压或加热操作的场合,更要认真进行检查。

112.对固态酸、碱可用手直接操作。

113.电线接头裸露部分可用医用胶布等包裹绝缘。

114.电加热设备必须有专人负责使用和监督,离开时要切断电源。

115.可以在纸上称量过氧化钠。

116.危险化学品用完后就可以将安全标签撕下。

117.实验室可以存放大桶有机试剂。

118.不得使用过期、未经检验和不合格的气体钢瓶。

119.冷凝冷却系统上连接用的橡胶管必须定期检查更换,避免管子老化而引起漏

水事故的发生。

120.可以穿拖鞋或凉鞋进入实验室。

121.盛装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容器和受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的包装物,必须按照

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122.产生有害废气的实验室必须按规定安装通风、排风设施,必要时须安装废

气吸收系统,保持通风和空气新鲜。

123.易燃、易爆气体和助燃气体(氧气等)可以混放在一起,并靠近热源和火

源。

124.走廊比较通风时,可存放危险化学品。

125.对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

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126.收集、贮存危险废物,必须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分类进行。

禁止混合收集、

贮存、运输、处置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

127.使用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

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128.各实验室对所产生的化学废弃物必须要实行集中分类存放,贴好标签,然

后送学校中转站,统一处置。

129.各实验室在运送化学废弃物到各校区临时收集中转仓库之前,不得堆放在

走廊、过道以及其它公共区域。

130.严格执行剧毒品“五双”管理制度,即使实验在进行中,也必须在取出实

验使用量后立即存入保险柜,做好记录,严防疏漏。

131.使用和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实验室应根据实际情况安装通风装置,严禁

吸烟和使用明火,大楼和实验室应有“严禁烟火”的警示牌,配置必要的消防、

冲淋、洗眼、报警和逃生设施。

132.不能将乙醚等易挥发品放入普通冰箱,否则由于挥发气体不断溢出,而普

通冰箱启动时有电火花出现,就有可能引起火灾。

133.对高压气体钢瓶要分类保管,直立固定。

严禁将氯气与氨气,氢气与氧气,

乙炔与氧气混放在一个房间。

134.危险废物可以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或混入生活垃圾中贮存。

135.实验中产生的废液、废物应分类集中处理,不得任意排放;对未知废料不

得任意混合。

酸、碱或有毒物品溅落时,应及时清理及除毒。

136.酸、碱、盐水溶液使用后,经自来水稀释后可直接排入下水道。

137.有机废物、浓酸或浓碱废液等倒入水槽,只要加大量的自来水将之冲稀即

可。

138.实验室的废液可以放入同一个废液桶中进行处理。

139.存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实验室禁止使用明火,如需加热可使用封闭式电炉、

加热套或可加热磁力搅拌器。

140.冰箱内禁止存放危险化学物品,如果确需存放,则必须注意容器绝对密封,

严防泄漏。

141.眼部碱灼伤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进行彻底冲洗,冲洗时必须

将上下眼睑拉开,水不要流经未伤的眼睛,不可直接冲击眼球,然后可用2%~

3%硼酸溶液进一步冲洗。

142.误服强酸导致消化道烧灼痛,为防止进一步加重损伤,不能催吐,可口服

牛奶、鸡蛋清、植物油等。

143.发生强碱烧伤,应立即去除残留强碱,再以流动清水冲洗;若消化道被烧

伤可适当服用一些牛奶、蛋清。

144.凡进行有危险性的实验,应先检查防护措施,确证防护妥当后,才可进行

实验。

145.当有人呼吸系统中毒时,应迅速使中毒者离开现场,移到通风良好的环境,

令中毒者呼吸新鲜空气,情况严重者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146.眼睛溅入化学试剂时,应以大量清水冲洗,然后送医院诊治。

147.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上风方向疏散。

148.电路或电器着火时,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149.电路或电器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150.干粉灭火剂是扑救精密仪器火灾的最佳选择。

151.用灭火器灭火时,灭火器的喷射口应该对准火焰的中部。

152.使用剧毒药品时应该配备个人防护用具,做好应急援救预案。

153.万一发生化学品泄漏事故,可用防毒面具、防毒口罩和捂湿毛巾等方法防

止通过呼吸道造成伤害。

154.为避免皮肤受到化学品伤害,可通过穿防毒衣,戴防护手套,穿雨衣、雨

鞋等方法进行防护。

155.化学泡沫灭火器可扑救一般油质品、油脂等的火灾,但不能扑救醇、酯、

醚、酮等引起的火灾和带电设备的火灾。

156.乙炔气钢瓶的规定涂色为白色、氯气钢瓶为黄色、氢气钢瓶为绿色、氟化

氢钢瓶为灰色、液氨钢瓶为黄色。

157.因处理废液费用很高,应将无毒无害试剂与有毒有害试剂分开处理,例如

稀HAc、H2SO4、HCL、NaOH、KOH等溶液可进行中和处理。

二、选择题

1.进行无人监督实验,或者最后离开实验室,特别是有不断电电器的实验室,应从以下哪些方面进行考虑:

(A,B,C,D)

A实验装置防火、防爆、防水灾的考虑B让实验室灯开着

C在门上留下紧急处理时联络人24小时电话D留下可能造成的灾害及补救措施

2.使用气瓶,应当进行如下常规操作:

(A,B,C,D)

A以手移动容器,应直立移动,不可卧倒滚运

B用时应加固定,容器外表颜色应保持显明容易辨认

C每月检查管路是否漏气

D经常查压力表是否正常

3.下列哪些关于实验室伤害的说法是正确的:

(A,B,C,D)

A普通伤口:

以生理食盐水清洗伤口,以胶布固定

B烧烫(灼)伤:

以冷水冲洗15至30分钟至散热止痛→以生理食盐水擦拭(勿以药膏、牙膏、酱油涂抹或以纱布盖住)→紧急送至医院

C化学药物灼伤:

以大量清水冲洗→以消毒纱布或消毒过布块覆盖伤口→紧急送至医院处理

D动物咬伤:

大量清水冲洗,尽量流尽脏血→消毒→紧急送至医院处理

4.下列哪些化学药品是致癌的:

(A,B,C,D)

A化学诱变剂B沥青、烟道灰、烟叶燃烧的苯并芘C联苯胺和β-萘胺D亚硝胺

5.下列哪些化学品是剧毒的,可能致死或者损害器官:

(A,B,C,D)

A一氧化碳B硫化氢C氯仿D水银

6.下列哪些试剂必须上锁保藏:

(A,B,C,D)

A剧毒品B致癌药品C易燃易爆品D严重腐蚀药品

8.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B,C,D)

A发现煤气泄漏,速关阀门,打开门窗,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B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缝、泼水降温,呼救待援

C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被裹身体,捂住口鼻,贴近地面

D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9.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B,C,D)

A明火照明时不离人,不要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

B熟悉工作生活场所的逃生路线

C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D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排水管等逃生

10.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包括:

(A,B,C,D)

A使用前,先把灭火器摇动数次,使瓶内干粉松散

B拔下保险销,对准火焰根部压下压把喷射

C在灭火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得横卧或颠倒使用

D灭火后防止复燃

11.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应当有()以上的工作人员共同进行。

(B)

A、1名B、2名C、3名D、4名

12.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档案保存期,不得少于()年。

(B)

A、10B、20C、30D、40

13.生物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天。

(B)

A、1B、2C、3D、4

14.盛装的生物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B)

A、1/2B、2/3C、3/4D、4/5

15.以下哪些属于感染性废物?

(A,B)

A、病人血液B、病原体的培养基C、实验动物尸体D、废弃的疫苗

16.实验开始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D)

A.必须认真预习,理清实验思路

B.应仔细检查仪器是否有破损,掌握正确使用仪器的要点,弄清水、电、气的管线开关和标记,保持清醒头脑,避免违规操作

C.了解实验中使用的药品的性能和有可能引起的危害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D.以上都是

17.稀硫酸溶液的正确制备方法是:

(B)

A.在搅拌下,加水于浓硫酸中B.在搅拌下,加浓硫酸于水中

C.水加于浓硫酸,或浓硫酸加于水都无所谓D.水与浓硫酸两者一起倒入容器混合

18.处理使用后的废液时,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D)

A.不明的废液不可混合收集存放B.废液不可任意处理

C.禁止将水以外的任何物质倒入下水道,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处理人员危险

D.少量废液用水稀释后,可直接倒入下水道

19.实验室电器设备所引起的火灾,应:

(B)

A.用水灭火B.用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器灭火

C.用泡沫灭火器灭火D.以上都行

20.在取用冰醋酸、浓氨水时,应该在——中进行操作。

(A)

A.通风橱B.试验台C.洁净工作台

21.使用容器前去取用纯水时,正确的操作是——。

(B)

A.打开取水龙头后,边做实验边等待纯水装满容器

B.一定有人值守在容器旁,待关闭龙头后方可离开

C.离开一会儿再回来查看

22.正确使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的方法是——。

(B)

A.拔掉保险销—除掉铅封—左手握着喷管,右手提着压把

B.除掉铅封—拔掉保险销—左手握着喷管,右手提着压把

C.拔掉保险销—除掉铅封—右手握着喷管,左手提着压把

23.搬运二氧化碳钢瓶时,最应该注意的部位是——。

(A)

A.气门阀B.钢瓶瓶体C.钢瓶推车

24.使用二氧化碳钢瓶为二氧化碳培养箱供气时,正确的操作是:

——。

(C)

A.同时打开气门阀和减压阀

B.先打开减压阀,再打开气门阀

C.先打开气门阀,再打开减压阀

25.打坏水银温度计时,最好的处理方式是:

——。

(B)

A.不予理会,当没发生任何事情

B.立即封锁现场,戴上防护手套寻找散落的水银

C.往可能散落水银的地方泼洒王水

26.当发现空调短路冒火星时,首先应该——。

(C)

A.离开现场B.寻找灭火器C.切断电源

29.操作液氮时,使用的手套应该是——。

(C)

A.PE手套B.乳胶手套C.防冻手套

30.下列哪些化学药品混合后不会有着火的危险?

(C)

A.氯化氢与氯酸钠B.氯酸钠与氟C.氯化氢与钠D.氯化氢与亚氯酸钠

31.取用化学药品时,以下哪些事项操作是正确的?

(D)

A.取用腐蚀和刺激性药品时,尽可能带上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

B.倾倒时,切勿直对容器口俯视;吸取时,应该使用橡皮球。

C.开启有毒气体容器时应带防毒用具。

D.以上都是

32.大量试剂应放在什么地方?

(D)

A.试剂架上B.实验室内试剂柜中C.实验台下柜中D.试剂库内

33.取用试剂时,错误的说法是:

(D)

A.不能用手接触试剂,以免危害健康和沾污试剂

B.瓶塞应倒置桌面上,以免弄脏,取用试剂后,立即盖严,将试剂瓶放回原处,标签朝外

C.要用干净的药匙取固体试剂,用过的药匙要洗净擦干才能再用

D.多取的试剂可倒回原瓶,避免浪费

35.金属钠着火可采用的灭火方式有:

(A)

A.干砂B.水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