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说明文阅读真题面对面.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91791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说明文阅读真题面对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说明文阅读真题面对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说明文阅读真题面对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说明文阅读真题面对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说明文阅读真题面对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说明文阅读真题面对面.docx

《湖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说明文阅读真题面对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说明文阅读真题面对面.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说明文阅读真题面对面.docx

湖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真题面对面

专题一说明文阅读真题面对面

第1类传统文化(7年2考)

一、(2017长沙)说明文阅读(共8分)

民以“食”为天

俞水生

①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

中国人在饮食上追求美感与愉悦,讲究色、香、味、形俱佳。

中国饮食不仅内容丰富,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也非常丰厚。

②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多样,加上气候多变,这就为中国人的饮食提供了大量的动植物原料,并形成了汉民族的基本饮食结构的特征:

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丰富的动植物作为副食。

③米食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

南方因气候湿热,多种植稻类,故以米食为主;北方气候相对干冷,多种植小麦,则以面食为主。

④与丰富的主食相对,作为副食,中国菜肴在长期烹饪中出现了许多流派,并形成不同类型的地方菜系。

其中,粤莱、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被称为“八大菜系”。

不同的菜系,其口味具有很大的不同。

过去,人们常把中国人的口味概括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此说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也反映了人们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相应的联系。

譬如,喜辣的饮食习俗多与东部地区气候潮湿有关,经常吃辣可以驱寒祛湿;过去新鲜蔬菜在北方是罕见的,人们习惯把菜腌制后慢慢食用。

这样,北方大多数人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

⑤除了地理环境因素外,各地的烹饪方法,包括配料、调味、火候、刀工等不同要求,都是形成不同菜肴类型的重要因素。

我们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道菜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细究为什么“好吃”,恐怕一般人就讲不清楚了。

这说明,中国饮食似乎有着一种难以言传的奥妙。

这种奥妙,关键在于它的味道。

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相比,中国烹饪更讲究调和之美,这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妙之处。

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使食物的本味、配料和调料,交织融合在一起,使之达到中和之美的最佳味道。

⑥中国很早就有“礼乐文化始于食”的观念。

从古到今,中国人喜欢把饮食与节庆、礼仪活动结合在一起,每逢年节或婚丧寿辰,都会举办各种宴请活动。

在节日里,人们通过相应的饮食活动既可加强亲友联系,又可活跃节日气氛。

过节的菜肴也有讲究,经常通过谐音、双关等方式,表达吉祥、祝福的寓意,如“鸿运当头”、“全家福”等。

⑦一个地区的饮食礼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吃的方面己不满足于吃饱、吃好,而是对“吃什么”和“怎么吃”讲究起来。

显然,这已不单是为了满足口欲而吃,主要是为健康、长寿而吃了。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2分)(B)

A.中国人在饮食文化上追求精神上的美感和愉悦,讲究色、香、味、形俱佳。

B.中国南北方汉民族基本的饮食结构是由人们的喜好决定的。

C.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相应的联系。

D.中国饮食的美味,在于把食物的本味与配料和调料相调和,使之达到中和之美。

【解析】结合第④段“人们常把中国人的口味概括为南甜……也反映了人们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相应的联系”可知,“饮食结构是由人们的喜好决定的”表述不正确。

故选B项。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B)

A.本文主要介绍了南北方和“食”相关的饮食结构特征以及饮食礼俗文化。

B.第⑥自然段采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饮食与节庆、礼仪活动结合在一起的饮食习俗。

C.第⑦段“一个地区的饮食礼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句中加点词“相对的”不能删除,否则会影响原文的意思。

D.本文介绍汉民族的饮食时先介绍南北方的主食,再介绍副食,最后介绍饮食礼俗文化。

【解析】分析第⑥段可知,本段主要举例说明了中国很早就有“礼乐文化始于食”的观念,并未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所以B项表述不正确,故选B项。

3.请你根据上文有关饮食方面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4分)

【链接材料】大年三十,张伯家欢聚一堂。

女儿与在北方长大的女婿从北京回到长沙过年,做年夜饭的时候,张伯特意嘱咐做菜的老伴,一是做莱的口味比平时要稍微咸一点,二是一定要做一道红烧鱼。

(1)张伯为什么嘱咐做菜的口味要比平时稍微咸一点?

(2分)

北方人的口味比南方人稍咸一些。

【解析】由文章第④段结尾“这样,北方大多数人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和链接材料中“在北方长大的女婿”可知做菜口味要咸一些是因为女婿是在北方长大的,口味偏咸。

(2)张伯为什么嘱咐要做一道红烧鱼?

(2分)

“红烧鱼”寓意“年年有余”。

【解析】文章第⑥段结尾“过节的菜肴也有讲究,经常通过谐音、双关等方式,表达吉祥、祝福的寓意”,而“鱼”与“余”谐音,再结合人们对“年年有余”的期盼,可知做红烧鱼意味着年年有余,表达吉祥、祝福的寓意。

二、(2016长沙)说明文阅读(共8分)

传统中医里的“五味”

食物里的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称为“五味”。

食物消化后,酸味为肝胆所吸收,苦味为心脏、小肠所吸收,甜味为脾、胃所吸收,辣味为肺、大肠所吸收,咸味为肾脏、膀胱所吸收。

各种不同性质的食物进入体内后,分别成为身体各器官的营养,所以养分不足或过多都会引起人体内脏器官的疾病。

酸味有收敛、固涩的功能。

食用酸性的食物可增加身体收缩的功能,可以用于延缓疾病的发作;此外,出汗太多,或排泄频繁,也可以食用酸性的食物来治疗。

表症指的是不包括内脏病痛的疾病,如热性的肌肉疼痛、关节炎、流鼻水、鼻塞等,以及慢性的肌肉与关节的麻痹、运动器官的障碍等。

辣味的食物有发散的功能,一般表症都以发汗的方式来治疗,所以对于表症的治疗大多食用辣味食物。

在人体内循环的有气、血、津液,这是中国医学的称法。

气是体内活动力的来源,气停滞称作气滞,气滞会使体内的运行受阻,而发生异常的状态,血可以说是各器官的养分,血液循环阻滞会产生局部性疼痛、静脉瘤等,也会使血液呈暗红色,这种血液阻滞的现象称为血滞(淤血)。

津液就是人体内的水分,水滞会导致身体浮肿,胃里发出水声和引起如水的下痢。

对于以上种种停滞的症状,若食用辣味食物,便可促进循环畅通,一切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气血不足称做虚症,治疗虚症都用甘草、大枣、蜂蜜、砂糖等。

气血不足会使人疲倦,甜食有补充气血的功能,所以人在疲倦时都比较喜欢甜食。

甜食能解除肌肉的紧张,使身体柔软,这称做弛缓作用。

此外,甜食还能中和有毒性的东西,具有解毒的功能。

苦味有排除燥湿的功能。

吃进了苦的东西,会令人呕吐,借以排出体内的滞水。

另外,苦味的食物还有利尿的作用。

咸味有软化硬物及促使下痢的功能。

咸的食物能软化体内酸性的硬块,喝盐水能使胃肠内不干净的东西,以下痢的方式排出体外。

食盐便是最具代表性的咸味食物。

1.通读全文,请说出“辣味”和“甜味”的功能。

(4分)

辣味有发散、促进循环的功能。

甜味有补养、弛缓、中和的功能。

【解析】文中关于“辣味”和“甜味”的描述分别在第3段和第4段,由第3段“辣味的食物有发散的功能……若食用辣味食物,便可促进循环畅通,一切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可概括出“辣味”的功能;由第4段“气血不足会使人疲倦,甜食有补充气血的功能”“甜食能解除肌肉的紧张,使身体柔软,这称做弛缓作用。

此外,甜食还能中和有毒性的东西,具有解毒的功能”可概括出“甜味”的功能。

2.请你根据上文有关“五味”的知识,结合下面链接材料,完成后面的食疗建议。

(4分)

【链接材料】甲先生身体浮肿,胃里发出水声;乙先生气血不足;丙先生受凉,感冒,流鼻水;丁先生易出汗,如厕频繁。

食疗建议:

(1)建议甲先生多吃辣味的食物;

(2)建议乙先生多吃甜味的食物;(3)建议丙先生多吃味辣的食物;(4)建议丁先生多吃酸味的食物。

【解析】根据文章内容可知,酸味食物有收敛、固涩的功能,辣味食物有发散的功能,甜味食物有补充气血的功能,苦味食物有排除燥湿的功能。

“甲先生身体浮肿,胃里发出水声”对应第3段水滞的症状,吃辣味的食物可以缓解。

“乙先生气血不足”对应第4段提到的虚症,可通过食用甜食补充气血来治疗。

“丙先生受凉,感冒,流鼻水”属于受寒,对应文章第3段提到的症状,可以食用辣味食物发汗来解决。

“丁先生易出汗,如厕频繁”对应第2段提到的症状,可食用酸性食物来治疗。

第2类地方特色(2015长沙)

三、(2015长沙)说明文阅读(共8分)

话说长沙饮食

长沙人爱喝茶,茶叶多自产自制,有时也用黄荆叶,十大功劳叶等代用。

河西、宁乡等地有吃芝麻豆子茶的习俗,即在泡茶时加入炒熟的黄豆、芝麻及姜末等。

浏阳北乡则爱吃茴香茶,是在茶叶中加川芎和小茴香,饮后有祛寒止痛、健胃祛风之功。

夏天,城乡都喜欢饮用凉茶,即用金银花、淡竹叶、夏枯草、车前草、薄荷之类,加上石青煎水代茶,既香甜可口,又清热解暑,利尿解毒。

长沙人爱吃苦味的东西。

这个习俗的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据文献记载,《楚辞·招魂》中有“大苦咸酸,辛甘行些”的诗句,长沙人喜“大苦”爱“辛甘”,从那时候就开始了。

这里的“大苦”,据说就是豆豉,这种由豆类加工而成的调味品,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至今,长沙人还有爱吃豆豉的习惯。

其它如苦瓜、苦荞麦,也都是长沙人所喜爱的。

长沙人嗜苦不仅有其历史渊源,而且有其地理原因。

湖南地处亚热带,暑热时间较长。

祖国传统医学解释“暑”的含义是:

天气主热,地气主湿,湿热交蒸谓之暑;人在气交之中,感而为病,则为暑病,而“苦能泻火”“苦能燥湿”“苦能健胃”。

所以人们适当地吃些带苦味的食物,有助于清热、除湿、和胃。

长沙人善于加工贮藏食物,普通家庭都会薰腊肉腊鱼、做霉豆腐等。

腊肉放在茶油或谷仓内可留至伏天,不霉不走味。

生姜、茄子、苦瓜、萝卜等晾晒腌制后,既是美味食品,又是馈赠佳品。

长沙还有一些特定的“饮食语言”。

老顾客到店里吃粉面时一般都能够使用一些约定俗成的语言,使用这些语言不仅简单明了,而且印象深刻,出错频率就会降低。

比如“宽汤少油”就是下面时要汤多油少的意思;“重油”就是要多放点油;“落锅起”指面放到开水里泡一下就马上捞起。

“轻挑”,就是要求下的面的分量比平常少一些,“轻轻挑”指分量比平常少一两,相反“重挑”就是加一两面的意思。

(根据有关资料改写)

1.文章中谈到了哪些长沙饮食习俗?

(4分)

爱喝茶、爱吃苦味的东西、善于加工贮藏食物、有特定的“饮食语言”。

(共4分,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通过阅读全文,可以发现文章每一段分别讲长沙人的一个饮食习俗,并且每一段中心句都在段首的位置,由此我们就可以归纳出文中所讲的长沙人的四个饮食习俗。

2.借助上文中介绍的相关知识,具体说说下面链接材料中长沙人喜欢吃辣的原因。

(4分)

【链接材料】长沙人不分男女老幼,普遍嗜辣,所谓“长沙人有一怪,不放辣椒不成菜”。

压扁爆炒的灯笼椒、牛角椒最令人垂涎,被称为“送饭菜”。

红辣椒往往晒成干椒,再碾成粉,使用方便;或剁成辣椒酱,拌入蒜头、刀豆、豆豉等,再倒入适量的酒和麻油,可长期保鲜,四时皆备。

据研究,长沙人嗜辣与嗜苦的原因如出一辙。

①有历史渊源,从先秦起开始喜食辣。

(2分)②有地理原因,长沙地处亚热带,暑热时间较长,易得暑症。

人们适当吃些带辣味的食物,有助于清热、除湿、和胃。

(2分,若只答了“地理原因”则只给1分。

【解析】首先看链接材料,最后一句“长沙人嗜辣与嗜苦的原因如出一辙”,由此我们可以将答案定位于第二段,长沙人嗜苦的原因也就是其喜欢吃辣的原因。

第二段也有提到爱“辛甘”,“辛”即辛辣,所以可以得出长沙人爱吃辣是具有历史渊源的。

第二段后半部分谈到嗜苦原因,抓住最后一句“清热、除湿、和胃”,但“苦能泻火”,辣不能泻火,所以只保留后两个即可。

第3类科普奥秘(7年4考)

四、(2014长沙)说明文阅读(共8分)

肌肉运动的奥秘

【资料一】肌肉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肌纤维”则是组成肌肉最基本的“单元”,肌纤维中,除了有细胞必备的配置外,还有大量的“肌丝”,也就是肌蛋白。

肌丝受神经支配,可以发生形变,造成肌纤维的伸缩,而不计其数的肌纤维发生伸缩,就是肌肉的收缩与舒张。

【资料二】物以类聚,“肌”以群分。

肌肉根据“工作需要”,有着不同的类型,其特点如下:

【资料三】人体骨骼肌共有600多块,它从一丝纤维开始,到最后组成一块肌肉,并不是简单的堆积、捆绑,而是“逐级累加”——每条纤维的外部,有一层结缔组织膜把它们紧紧裹住,N条肌纤维平行排列在一起集合成纤维束后,又会有一层结缔组织膜把它们紧紧裹住,而这些纤维束再聚到一起,还会再有一层膜来包裹。

如此便形成了肌肉块。

这样一层一层分级包裹,就如同生产钢缆时,从钢丝到钢缆的制作过程,可以让组织的负荷强度最大化。

【资料四】肌肉运动时,如果氧气不足,葡萄糖代谢产物就会变成乳酸,如果肌肉持续强力收缩,导致血流中断,乳酸就无法被快速代谢,量大了就会刺激神经,产生酸痛感。

等停止运动一分钟左右,这种感觉就会消失,而运动过后的肌肉酸痛,其实并非主要由乳酸造成,而是因为肌肉长时间“闲置”,突然大幅用力,造成肌纤维和结缔组织受损,也就是俗称的“肌肉拉伤”,只不过拉伤程度较低,感觉与乳酸堆积类似。

当然,肌肉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自我修复这种“肌肉拉伤”的。

(根据有关资料改写)

1.下列说法与上面资料提供的信息不符的一项是(2分)(C)

A.“肌纤维”是组成肌肉最基本的“单元”,其中含有大量的肌蛋白。

B.肌肉根据人体运动的需求,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C.骨骼肌纤维比心肌纤维长度要长,直径要大。

D.肌肉运动时如果氧气不足,葡萄糖代谢产物就会变成乳酸。

【解析】C项中,“骨骼肌纤维比心肌纤维长度要长,直径要大”的说法与原文相反,【资料二】的表格在介绍心肌的肌纤维特点时说“直径比骨骼肌粗”。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A.资料一的说明对象是肌肉,其基本特征是受神经支配可以发生形变。

B.资料二中运用“大多”“只”等词语,使表达更科学准确。

C.资料三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的介绍了骨骼肌是如何组成的。

D.资料四用并列式结构介绍了运动中和运动后产生酸痛感的不同原因。

【解析】阅读文章可知,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肌肉运动的奥秘”,不是A项所说的“肌肉”。

3.阅读链接材料,根据上述资料内容回答问题。

(4分)

【链接材料】由于学习紧张,小张同学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进行锻炼了,星期日突然打了一场篮球,结果第二天就浑身肌肉酸痛。

(1)小张第二天浑身肌肉酸痛的原因是什么?

(2分)

篮球运动属于剧烈运动,小张长时间没有运动,突然进行剧烈运动,造成肌肉缺氧,无法代谢的乳酸刺激神经,因而产生肌肉酸痛感;剧烈运动也会造成“肌肉拉伤”,因而产生“肌肉酸痛”。

(2)为了避免出现第二天肌肉酸痛的现象,小张应该怎么做?

(2分)

小张在打篮球的过程中,感觉肌肉不适时可以停下来休息几分钟,打篮球的时间不宜过长,运动量不宜过大。

五、(2013长沙)说明文阅读(共8分)

恐惧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情绪

①什么是恐惧?

恐惧就是对于外部发生的危险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

有时,这种反应更近乎一种本能,例如遭遇到火灾、泥石流等危机时本能地逃跑,或是被人迎面打来一拳时本能地架起手臂防御,等等。

这些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

不过,如果保护过了头,我们就会变成厚厚盔甲下的“套中人”——过度、非理性、持续地害怕某种物体、现象、活动或场合,并夸大可能的危险,那就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②人们一般把常见的恐惧症分成四种:

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

患有动物恐惧症的人见到一些动物的影像、图片,或看到关于动物的逼真文字描述,都会感到恐惧并想要逃避,甚至伴有强烈的生理症状,如心悸、胸闷、出汗、透气困难等。

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并且会因为无法逃离而感到担心、害怕,如处于影剧院、地铁,尤其是电梯中,感到憋闷、呼吸困难、恐慌。

密集恐惧症是对排列密集的较小物体害怕或觉得恶心,例如密密麻麻的虫卵、蜂巢、淋浴喷头的出水小孔,甚至草莓,等等。

社交恐惧症大多存在于青少年,主要表现是对学校环境的恐惧,因升学、转学或者更换班级而焦虑等。

③恐惧自何而来?

原因多种多样。

可能源自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

例如,在某些惧怕蛇的人群里,有些人一生中甚至都未见过真正的蛇,但他们不由自主地就会对蛇产生恐惧,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人类的这种恐惧心理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早期的灵长类动物为了生存,在险象环生的丛林里面必须提高警惕,小心防范,一旦看到威胁生命的动物靠近(比如毒蛇、蝎子、毒蜘蛛等等),就会恐惧逃窜。

长期的记忆被储存下来,恐惧心理由此而生。

④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呢?

一般说来,对恐惧的东西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

动物学家不怕和蛇、蜘蛛等动物接触,在高楼表演杂技或修筑高楼的建筑工人不会恐高,尽管他们日常工作时就要面对这些危险,但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他们已经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并了解到遭遇危险应如何自我救助,因此能够泰然处之。

所以,若想要摆脱你对某一事物的恐惧,就从积累知识并充分了解那件事物本身开始吧!

(选自《博物》2012年第4期,有改动)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A)

A.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所以恐惧心越重越好。

B.常见的恐惧症有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

C.人类对蛇的恐惧心理有可能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D.对恐惧的事物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

【解析】文中第①段说“如果保护过了头,我们就会变成厚厚盔甲下的‘套中人’——过度、非理性、持续地害怕某种物体、现象、活动或场合,并夸大可能的危险,那就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而A项说“恐惧心越重越好”,显然与文章内容不符,所以A项不正确。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B)

A.第②段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四种常见的恐惧症。

B.第②段“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一句中,去掉“主要”一词文意没有改变。

C.第③段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本文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了什么是恐惧、恐惧的类型、恐惧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克服恐惧心理。

【解析】B项“主要”一词不能随便删去,因为删去后就变为“场所恐惧症”只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排除了其他情况,使文章内容发生了改变,所以B项不正确。

3.请结合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4分)

【链接材料】电闪雷鸣时,我们很多人会感觉到强烈的恐惧,甚至会出现心悸、抽搐、身体蜷缩等症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雷电恐惧症”。

(1)雷电恐惧症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分)

可能源自雷电对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雷电危险的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雷电所引发的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

(2)怎样才能减少或消除对雷电的恐惧?

(2分)

学习雷电的知识,了解避雷有关知识,多听多看雷电这方面的声响和影片,可以减少或消除对雷电的恐惧。

【解析】第

(1)题结合选文第③段恐惧产生的原因,联系恐惧雷电这一现象可知以下这几种情况可能是造成雷电恐惧症的原因:

儿童时期雷电造成的惊吓;家教环境中的口头禅“雷打死你”;也可能是电视中的一个“雷击”破坏镜头,或生物进化中的原始本能。

(2)题可以根据“对恐惧的东西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这一原理,加强相关训练,学习雷电知识,达到消除对雷电恐惧的目的。

六、(2016湘潭)说明文阅读(6分)

①莲,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池沼湖泊等静体浅水中。

莲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适宜生长,品类也有很多,其中,湘莲栽培历史悠久,知名度很高。

两千多年前的《越绝书》有记载云:

“沉沉如芙蓉,始生于湘。

”长沙马王堆汉墓随葬瓜果蔬菜中,就发现有藕。

这些都足以证明湖南2000多年前就生产莲藕,就有了后来驰名中外的“湘莲”。

②湘莲的花叫莲花、荷花,有纯白与粉红两种。

莲花含苞时,形如一支支伸向蓝天的毛笔;开放后,花型硕大,花瓣如小船,清香四溢。

莲花是一种圣洁的花,历来人们用它来比喻美人和美好的事物。

《诗经》中就有将莲比作美人的记载,在爱国诗人屈原的诗歌中,莲花也多用来表现诗人高洁的人格情操。

莲花也是一种美丽的花,宋代词人赵长卿用“绰约藕花初过雨,出浴杨妃无语”来烘托莲花的美。

湘潭县河口镇,有一处3000亩的莲田,每至夏天,清荷泛碧波,水鸟翩翩飞,池中莲花随风摇曳,一片碧绿中点缀着洁白粉红,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③湘莲有地下茎,我们俗称藕,又称莲藕、荷藕。

从莲田挖出的藕,长枝中有结节,如一根根中间扎着黑丝带的象牙;每节藕都洁白肥厚,形如婴孩白胖的小胳膊。

奇妙的是每个藕节中都有7个或9个输送空气的小圆孔;更神奇的是折断的藕节还有细丝连在一起,“藕断丝连”,一点不假。

据清代《湖南通志》载:

“湘中莲藕胜于他处,藕粉甲于全楚,岁以充贡。

”莲藕不仅口感独特,还有补中益气的功能。

生吃鲜脆甘甜,能消暑止渴;下厨熟食,可做成莲藕炖排骨、鲜香藕夹等,更是湘潭一带人们餐桌上有特色的美味佳肴。

④湘莲最为人称道和喜爱的,还是它的果实——莲子,以至于我们时常所谓“湘莲”,几乎就成了湘莲莲子的代称。

湘莲,又称糯莲,是湖南莲子的泛称,它与福建的“建莲”、浙江的“宣莲”以及江西的“赣莲”,并称为“中国四大莲子”。

湘莲分白莲和红莲两种,最著名的白莲色白、香醇、味甘、性温,口感独特;白莲又具有强胃健脾、润肺养心等功能,是传统的滋补保健食品。

在湘莲的众多品种中,湘潭县产的湘莲又最具特色,其品质居于四大莲子之首。

湘潭县白石、花石、锦石“三石”出产的头茬上等莲子,粒大质美,三个莲子排在一起,正好是一寸,称为“寸三莲”,历朝历代都是进奉朝廷的贡品。

因此,“寸三莲”又称为“贡寸三莲”。

上好的白莲经过蒸煮,加放上等冰糖、白木耳,制成“冰糖木耳莲子羹”,清清爽爽,色、形、味俱佳,是湘中地区酒宴上的一道名菜。

⑤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莲业逐渐成为湘潭县花石、白石、锦石一带农村的支柱产业,而湘潭县则被国家指定为湘莲出口基地。

1995年,经过国务院批准,湘潭县被正式命名为“中国湘莲之乡”,成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项目县之一,湘莲已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1.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2分)

打比方。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莲花含苞和开放时美好的姿态。

2.第④段中的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除?

为什么?

(2分)

不能。

因为,不是所有情况下,“湘莲”就是指“湘莲莲子”,去掉之后,与事实不符,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文章②~④段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湘莲的?

(2分)

莲花、藕、莲子。

(答出两项即得2分)

【解析】通读全文可知,第②段写了湘莲的花,第③段写了湘莲的藕,第④段写了湘莲的果实。

第4类社会关注(7年3考)

七、(2012长沙)说明文阅读(共8分)

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

①2009年,中国以1300多万辆汽车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

中国人虽然理应享受汽车文明,但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达到那么高的汽车拥有量。

原因如下:

②第一,土地制约。

城市街道交通拥堵,不少街道两侧摆满了车,远远看去就如一条长龙;不少住宅区、公共绿化带等也都成了“停车场”。

中国已占用了太多的良田、林地、草原用于新建、扩建公路。

占地面积数量大的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突破5万公里,相当于美国的近60%;而占地面积相对较少的铁路总里程仅有8.4万公里,只相当于美国的1/3。

这说明中国交通发展向汽车倾斜的程度超过了美国。

③第二,能源制约。

美国的汽车普及率已超过50%,如果中国的汽车普及率达到美国的水平,到2020年预计中国将有6.9亿辆汽车。

若以每辆汽车每年平均耗油2吨来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