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名言警句积累.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80673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人处世名言警句积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为人处世名言警句积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为人处世名言警句积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为人处世名言警句积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为人处世名言警句积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为人处世名言警句积累.docx

《为人处世名言警句积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人处世名言警句积累.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为人处世名言警句积累.docx

为人处世名言警句积累

国考面试之为人处世名言警句积累

一、国家

(一)治国

1.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

(出处: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2.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构:

架屋。

简:

通“柬”,选择。

佐:

辅助的人。

(出处:

《意林》引《物理论》)

3.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义。

(出处: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4.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

劳于永:

为长远利益而操劳。

逸:

安心。

使:

经常忙碌。

(出处:

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

5.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出处:

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

“公上疏言,~。

其言切至。

”)

(二)安危

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

处于安全的境况。

备:

事先有准备。

(出处:

《左传•襄公十一年》)

2.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为wéi:

做,防止。

未有:

没有发生之时。

未乱:

尚未发生动乱。

(出处:

《老子》六十四章)

3.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出处:

《管子•正世》)

4.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浚:

开浚,疏通。

(出处:

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5.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

召远:

招徕远方的人。

修:

整治。

近:

指国内。

闭:

堵塞。

(出处:

《管子•版法》)

二、人民

(一)民本

1.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惟:

惟独,只有。

邦:

国。

本:

根本。

(出处:

《尚书•五子之歌》)

2.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

夫:

发语词,无实义。

别而听之:

分别听信个人之辞。

合而听之:

全面听取。

圣:

无所不通。

(出处:

《管子•君臣上》)

3.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

为wéi:

治理。

正:

使正当。

(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4.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5.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兴行:

重德行。

(出处:

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二)民心

1.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

安土重zhòng迁:

安居于本土,不愿轻易迁动。

卒cù:

同“猝”,突然。

顺:

顺其意。

逆:

背其意。

(出处:

《三国志•魏书•袁涣传》)

2.可怀以德,难屈以力。

怀:

怀柔,感化;(出处:

《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

3.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宽:

为政宽大。

信:

建立威信。

任:

信服。

(出处:

宋•苏辙《新论下》)

(三)爱民

1.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

达人:

通达事理的人。

(出处:

唐•王维《赠房卢氏琯》)

2.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意谓关心百姓的利益愈深,那就对各项设计措施考虑得十分周密。

(出处:

宋•欧阳修《偃虹堤记》:

“~,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

”)

3.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

任:

承担。

患:

患难。

(出处:

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不允诏》)

4.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释:

解除。

(出处:

明•黄宗羲《原君》)

(四)群众

1.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

积力:

全成之力。

举:

举动,行动。

即:

就。

(出处:

《文子•下德》)

2.莫三人而迷。

三人:

指多数人。

意谓没有多数人的意见就会迷惑。

(出处: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引古语)

三、政治

(一)为政

1.政贵有恒。

恒:

长久不变。

(出处:

《尚书•毕命》:

“~,辞尚体要,不惟好异。

”)

2.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

弗:

不。

为wéi:

做。

(出处:

《尹文子》卷上)

3.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

居:

平时。

发:

发动。

果敢:

坚决勇敢。

意谓国家平时要有实力,发动一件事要坚决勇敢,取得成功必须无私。

(出处:

宋•苏辙《新论中》)

4.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

益:

增益,扩大。

未至:

没有达到的地方。

及:

及到。

未周:

没有覆盖的地方。

(出处:

《宋史•薛极传》)

5.上安下顺,弊绝风清。

弊:

弊端。

绝:

绝迹。

风:

风气。

(出处:

宋•周敦颐《拙赋》)

(二)纳谏

1.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先民:

古代贤人。

询:

询问,请教。

刍荛chúráo:

割草打柴的人。

(出处:

《诗经•大雅•板》)

2.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夫:

一般人。

诺诺:

连声答应,表示顺从不违。

士:

有识见的人。

谔è谔:

直言争论。

(出处:

宋•苏轼《讲田友直字序》)

3.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

宇:

屋檐。

失:

失误。

草野:

指民间。

经:

儒家经典。

诸子:

诸子百家。

(出处:

汉•王充《论衡•书解篇》)

(三)审时适变

1.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苟:

如果。

法:

取法。

周:

合。

循:

遵循。

(出处:

《淮南子•氾论训》)

2.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时。

治:

治理,掌握。

不若:

不如。

时:

时机,时势。

(出处:

宋•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

“~。

时者国之所以存亡,天下之所最重也。

”)

四、意志

(一)奋进、专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行:

天体运行,自然界运动变化。

(出处:

《周易•乾》)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骐骥:

骏马。

驽nú马:

劣马。

十驾:

十天的行程。

一天所行为一驾。

功在不舍:

功效就在于行动不停。

(出处:

《荀子•劝学》)

3.自知者英,自胜者雄。

(出处:

隋•王通《文中子•周公篇》)

4.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反听:

犹言“自察”。

内视:

犹言“反省”。

自胜:

谦虚克己。

(出处:

《史记•商君列传》)

5.明莫大乎自见,聪莫大乎自闻,睿莫大乎自虑。

莫:

没有。

大乎:

比……更大。

睿ruì:

明智,智慧。

(出处:

汉•徐幹《中论•修木》)

6.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

发:

射箭。

蹞kuǐ步:

同“跬步”,半步。

蹞步不至:

还差半步没有到达。

御:

赶车。

(出处:

《荀子•劝学》)

7.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意谓走了九十里,还只相当于百里路的一半。

(出处:

《战国策•秦策五》引古语)

五、智力

(一)智慧、见识

1.慎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

畏小:

指要防微杜渐。

治大:

处理大事。

(出处:

《慰缭子•十二陵》)

2.暴至之荣,智者不居。

暴:

智慧。

居:

当。

(出处:

《意林》引《唐子》)

(二)体察

1.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术:

方法。

澜:

壮阔的波澜。

(出处:

《孟子•尽心上》)

2.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

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

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

崖:

高峻的山边。

颠坠:

从高处落下。

没溺nì:

淹没在水中。

(出处:

《孔子家语•困誓》)

3.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

心暗:

心怀私意。

照有不通:

看事就不会透彻。

至察:

过分地审察。

物:

事物。

(出处:

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唐太宗语)

六、人才

(一)育才

1.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暴pù:

晒。

寒:

冻之。

(出处:

《孟子•告子上: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

2.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树:

种植;培养。

(出处:

《管子•权修》)

(二)用才

1.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

求备:

要求全美。

己长:

自己的长处。

格物:

要求事物。

(出处:

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

“~,随能收叙,无隔疏贱。

论者称为良相焉。

”)

2.各专其能,各致其力。

(出处:

宋•苏轼《策略第二》)

七、品德

(一)公私

1.公家之事,知无不为。

(出处:

唐•杨炯《盐亭县令南阳邹思恭字克勤赞》)

2.利居众后,责在人先。

(出处:

唐•韩愈《送穷文》)

3.为一身谋则愚,而为天下谋则智。

(出处:

宋•苏洵《审敌》)

4.至公而行之以恕,至仁而照之以明。

(出处:

至:

极。

恕:

体谅。

明:

明察。

○宋•苏轼《谢宣谕札子》)

(二)信诚

1.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

(出处:

《春秋穀梁传•僖公二十二年》:

“~;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

2.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驱民:

管辖百姓。

(出处:

宋•王安石《商鞅》:

“~。

今天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

(三)守政

1.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诱:

受引诱。

誉:

赞扬。

恐:

害怕。

诽:

毁谤。

(出处:

《荀子•非十二子》)

2.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有所未正也。

身:

自己。

人:

别人。

(出处:

宋•苏轼《私试策问七首之七》)

(四)谦谨、骄傲

1.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与:

对于。

人:

别人。

求备:

求全责备。

检:

检查,检点。

身:

自己。

不及:

不够。

(出处:

《尚书•伊训》)

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

自见:

表现自己。

自是:

自以为是。

彰:

清楚。

(出处:

《老子》二十二章)

3.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履lǚ:

踩踏。

(出处:

《诗经•小雅•小旻》)

4.虚己而乐闻。

虚己:

自己谦虚。

乐闻:

高兴听到人家的意见。

(出处:

唐•刘禹锡《魏生兵要述》)

(五)勤俭

1.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日:

每天。

孜zī孜:

努力不怠。

逸豫:

安闲逸乐。

(出处:

《尚书•君陈》)

2.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匮kuì:

贫乏。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引古箴言)

3.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饶:

富裕。

(出处:

《荀子•修身》)

4.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恒念:

经常想到。

维:

是。

(出处:

明•朱柏庐《治家格言》)

5.君子耻食其食而无其功,耻服其服而不知其事。

食其食:

吃东西。

功:

功绩。

服其服:

穿衣服。

(出处:

宋•苏洵《彭州圆觉禅院记》)

(六)廉洁

1.苟利国家,不求宝贵。

苟:

如果。

(出处:

《礼记•儒行》)

2.朗如日月,清如水镜。

(出处:

唐•杨炯《郪县令扶风窦兢字思谨赞》)

(七)修身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正:

正派。

(出处:

《论语•子路》载孔子语)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自反:

自我反省。

(出处:

《礼记•学记》)

3.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淡薄:

恬淡寡欲。

致:

达到。

兼履:

指天普遍地覆盖万物,喻恩泽广大,无所遗漏。

怀:

安抚。

制为:

决断。

(出处:

《淮南子•主术训》)

4.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怎得:

怎么能够。

这两句比喻德行高超,才能苦尽甘来。

(出处:

元•高明《琵琶记•旌表》)

(八)改过

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非:

批评。

当dàng:

正确。

是:

肯定。

谄谀chǎnyú:

巴结奉承。

(出处:

《荀子•修身》)

2.身如一日长,心觉去年非。

(出处:

唐•刘禹锡《元日感怀》)

3.痛莫大于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

莫大于:

没有比……更大。

(出处:

隋•王通《文中子•关朗》)

(九)言行

1.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枢shū机:

比喻事物运动的关键。

(出处:

《周易•系辞上》)

2.闻一善言,见一善事,行之惟恐不及;闻一恶言,见一恶事,远之惟恐不速。

不及:

赶不上。

远之:

避开它。

(出处:

《意林》引《物理论》)

八、社交

(一)处世

1.陶者能圆而不能方,矢者能直而不能曲。

陶者:

制陶器的人。

矢者:

造箭的人。

前句比喻行事圆通而不方正,后句比喻行为直率而不俯就。

(出处:

宋•苏轼《送张道士序》:

“~。

将为陶乎,将为矢乎?

”)

2.处世忌太洁,至人贵藏辉。

洁:

清高而不与世合。

至人:

最高尚的人。

辉:

人的锋芒。

(出处:

唐•李白《沐浴子》)

XX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XX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二)交友

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谅:

诚实。

便pián辟:

逢迎谄媚。

善柔:

当面奉承。

便佞piánnìng:

善于花言巧语。

(出处:

《论语•季氏》载孔子语)

2.君子忌茍合,择交如求师。

XX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择交:

选择朋友。

(出处:

唐•贾岛《送沈秀才下第东归》)

3.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XX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倾:

倒。

(出处:

隋•王通《文中子•礼乐》)

(三)待人

1.无德于人,而求用于人,罪也。

(出处:

《国语•晋语四》)

2.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罢pí:

疲弱无能。

知:

通“智”。

粹:

精粹。

(出处:

《荀子•非相》)

九、处事

(一)预防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

事先有准备。

(出处:

《礼记•中庸》)

2.无事则深忧,有事则不惧。

无事:

没有事变。

深忧:

忧虑甚深。

有事:

发生变故。

(出处:

宋•苏辙《颖滨遗老传上》:

“~。

夫无事而深忧者,所以为有事之不惧也。

”)

(二)始终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出处:

《礼记•大学》)

2.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善始:

好的开端。

繁:

多。

克终:

始终如一。

寡:

少。

(出处:

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徵上疏)

十、哲理

(一)崇实

1.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修学:

努力学习。

(出处:

《汉书•河间献王传》)

(二)务本

1.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锤之以石,救火投之以薪。

本:

根本。

务:

努力从事。

末:

指非根本的事情。

溺nì:

淹没水里的人。

锤:

垂挂。

薪:

柴。

(出处:

《邓析子•无厚篇》)

2.能究其本根而枝叶自举。

究:

查究。

意谓本根是纲,枝叶是目,纲举目自张。

(出处:

宋•孙辙《宋子仪大理寺丞》)

(三)相对

1.水虽平,必有波;衡虽正,必有差。

衡:

秤。

(出处:

《淮南子•说林训》)

(四)知行

1.知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乎无悔。

知:

同“智”。

弃疑:

不疑虑,即用人不疑之意。

无悔:

事先计划因而不会后悔。

(出处:

《荀子•议兵》)

2.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不若:

不如。

(出处:

《荀子•儒效》)

十一、法律

(一)法治

1.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奉:

尊崇。

(出处:

《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

2.人胜法,则法为虚器;法胜人,则人为备位;人与法并行而不相胜,则天下安。

虚器:

没有用处的器物。

备位:

不重要的位置。

(出处:

宋•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

十二、物性事理

(一)事理

飞蓬遇飘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探渊者知千仞之深,县绳之数也;故托其势,虽远必至;守其数,虽深必得。

飞蓬:

蓬草遇风飞旋,故曰“飞蓬”。

飘风:

旋风,暴风。

县:

同“悬”;县绳,即在绳子一端拴上重物,以测浓度。

数:

方法。

托:

凭借。

守:

掌握。

(出处:

《商君书•禁使》)

(二)效果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临:

面对。

渊:

深潭。

(出处:

《董仲舒传》作“不如退而结网”。

(三)积微

华衮灿烂,非只色之功;嵩岱之竣,非一篑之积。

衮gǔn:

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

只色:

单色。

嵩岱:

嵩山和泰山。

竣jùn:

形成。

篑kuì:

竹筐。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