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07992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

《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

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山西大学附中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考查时间:

80分钟考查范围: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到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读图1,回答1~3题:

1.表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2.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B.C.D.

3.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则在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B.

C.D.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2),回答4~5题。

 

4.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总量呈下降态势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5.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1990年以前B.1990-2000年之间C.2000-2004年之间D.2004年以后

下表为2012年我国四个地区的相关数据,据此完成6~7题。

 

6.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显著的是()

A.①B.②C.③D.④

7.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近日,某大数据中心发布了基于9亿用户的中国2017春节“空城指数”,广东有四个城市位列前五,其中东莞当选最“空”城市。

而江西、湖南、河南等成为春节前流入人口最多的省份,江西堪称最“拼”省份。

完成8~9题。

8.影响东莞当选最“空”城市的主要因素有()

①自然资源②工资水平③气候环境④就业机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江西省因最“拼”而带来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A.人地矛盾加剧B.人口老龄化趋缓

C.就业压力加重D.城市化水平虚高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

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

“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

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

回答10~11题。

10.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D.蕴藏的资源数量

11.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图3表示人口数量变动状况(迁移差额率正值表示人口迁入),据此完成12~13题。

12.图中丙点表示的人口变动状况正确的是(  )

A.人口增加B.人口减少

C.变动较大D.基本不变

13.能正确反映西亚地区人口变动状况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读“人口迁移示意图”(图4),回答14~15题。

 

14.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B、从亚洲迁往拉美C.从非洲迁往西亚D.从欧洲迁往非洲

15.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从湖南流往广东B.从河北流往山东

C.从新疆流往内地D.从湖北流往重庆

图5为“甲、乙、丙三个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4,完成以下16~17题。

 

16.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服务中心甲、乙、丙的服务职能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A.汽车销售、珠宝商行、星级宾馆B.高档电器、早点铺、星级宾馆

C.星级宾馆、家用电器、早点铺D.早点铺、星级宾馆、家用电器

17.对图中甲、乙、丙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租水平:

乙>甲>丙B.在该区域范围内,类似甲的城市数量最多

C.乙处最可能布局居民区D.据图显示条件,乙地服务范围和功能有增大的趋势

图6中①为“某市同一时期不同地区地价曲线图”,②为“该市城市规模的变化图”。

读图6,完成18~19题。

 

18.①图中甲地价变化的原因和②图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

A.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展中国家B.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达国家

C.城市规模变小、发达国家D.城市规模变小、发展中国家

19.②图反映了该市(  )

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B.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发展缓慢

C.许多人和企业从市区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D.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读武汉城市圈示意图(图7),完成20~21题。

20.图示城市圈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A.武汉B.咸宁C.孝感D.黄石

21.该城市圈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①武汉市的服务范围可以扩展到城市圈的其他城市②等级低的城市数量大、相距较远③天门市比武汉市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④各级城市间相互独立、互不联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读某地区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图8),完成22~23题。

 

22.图例中的城市功能区,正确的是()

A.甲——低级住宅区        B.乙——重工业区

C.丙——轻工业区         D.丁——高级住宅区

23.甲功能区布局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A.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            B.位于河流的下游

C.位于居住区附近,劳动力充足     D.靠近铁路,交通便利

图9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完成24~25题。

 

24.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

25.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图10为相同降水量下的城市化前后地表径流过程曲线。

读图9,回答26~27题。

26.关于甲、乙两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代表城市化前的地表径流曲线 ②乙过程有利于

地下水的补给 ③甲的长期后果可能造成城市水荒 

④乙过程下渗量小于甲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7.甲曲线最大值提前于乙曲线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

A.天然调蓄能力强B.城市热岛效应

C.下垫面透水能力好D.植被覆盖率降低

读图11,回答28~30题。

 

28.假设①地区投入劳动力数量多,那么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水稻种植业B.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种植园农业

29.假设②③两地区投入的劳动力数量较少,则关于两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东北三江平原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②地区相同

B.②地区农业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根据市场的需求调节种植业与畜牧业的比重

C.我国西北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③地区相同

D.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提高机械化水平

30.有关③地区农业地域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可能为游牧业 B.一定是大牧场放牧业

C.可能是乳畜业D.是我国东部农耕区畜牧业

图12为北半球某农场的工作历程(农事安排)示意图,读图完成31~32题。

31.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A.水稻种植业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D.混合农业

32.依图示信息可知农场分布在(  )

A.澳大利亚B.加拿大C.马来西亚D.阿根廷

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图13,完成33~35题。

 

33.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

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地形较平B.降水较丰沛C.气温较高D.土壤较肥沃

34.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 )

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海洋运输

35.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

A.运费低B.热量足C.技术高D.品种全

图14为我国华北某城镇示意图。

读图14,完成36~37题。

 

36.该城镇欲在甲、乙、丙三地发展小麦、花卉、乳牛等农业生产,下列布局最合理的是()

A.甲—小麦,乙—花卉,丙—乳牛

B.甲—乳牛,乙—小麦,丙—花卉

C.甲—花卉,乙—小麦,丙—乳牛

D.甲—乳牛,乙—花卉,丙—小麦

37.近些年,该城镇附近的丁地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在大棚内种植各种原产于南方的蔬菜,主要得益于()

A.市场需求B.气候变暖C.科技水平提高D.交通运输发展

图15为某年中国、印度、日本、泰国四国水稻生产情况统计图。

读图,完成38~40题。

 

38.四国中,水稻总产量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9.图中四国水稻生产的共同特征是()

A.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B.充分利用当地水热条件

C.机械化水平都较低

D.商品率、劳动生产率高

40.有农业专家预言,亚洲水稻种植业将面临危机。

下列选项中,与亚洲水稻种植业面临危机的原因不相关的是()

 

二、综合题(共20分)

41.(10分)阅读下列人口统计图表,计算并回答问题。

(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________‰;在A、

B、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__国。

(2分)

年龄

国家

15岁

以下

15岁到

64岁

65岁

及以上

A国

50

45

5

B国

17

65

18

(2)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在图17中标出A点,以表示A国15岁以下、65岁及以上人口年龄构成。

(1分)

 

 

分析图16和图17可以看出,A国人口问题主要是               、

和              等。

(3分)

图18所示的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变化对该市产生的积极影响

是               、                 。

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                 。

(4分)

42.(10分)日本九州岛一个7英亩的水稻农场建立了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

读图19,完成下列问题。

(1)这种农业的地域类型属于    农业。

我国     地区适合建立这种模式。

(2分)

(2)简要分析该农场发展这种农业模式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5分)

(3)简述这种农业模式的特点。

(3分)

 

山西大学附中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评分细则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C

B

B

B

B

B

C

D

C

C

D

B

C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A

C

A

C

D

C

B

D

C

D

A

B

C

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