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之欧阳育创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76239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之欧阳育创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之欧阳育创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之欧阳育创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之欧阳育创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之欧阳育创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之欧阳育创编.docx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之欧阳育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之欧阳育创编.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之欧阳育创编.docx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之欧阳育创编

绪论                            

时间:

2021.02.04

创作:

欧阳育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依附于自然(原始氏族社会及聚落时代)、

人类依赖于自然(渔猎时代由聚群而定居)

人类开始离开自然(农耕时代及城邑的建立)

人类破坏自然(工业化时代及大规模的建设)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后工业化及信息化时代)

二、城市与园林的关系

※(TheCityParkMovement)

奥姆斯特德主持建造了纽约中央公园既开了现代景观设计之先河,更为重要的是,它标志着普通人生活景观的到来,美国的现代景观设计从中央公园起就不再是少数人所赏玩的奢侈品,而是普通公众身心愉悦的空间。

(图)

※(TheGardenCity)

v农田环抱城市,面积比城市大5倍;

v人口控制在3.2万人左右;

v城市直径不超过2公里;

v中心公共绿地面积多达60公顷;

v宽阔的林荫道、放射状的林间小径、住宅、庭院、菜园等。

(图)

※(1933年)

v现代城市要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

v明确提出要在城市中建造公园、运动场和儿童游戏场;

v要求把城市附近的河流、海滩、森林和湖泊等自然景观优美地段开辟为公共绿地。

※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世界环境宣言(1992年)

三、中国传统园林的历史发展和特色

1、历史轨迹

饲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活动

开凿池沼作养殖灌溉之用

筑高台供祭祀之需

建简单建筑为休息观赏之备

(图)

自然山水园的兴起——魏晋南北朝的园林

自然山水园的发展——唐宋园林

(多图)

2、中国园林的分类

皇家宫苑——壮丽精巧

3、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

效法自然的布局

诗情画意的构思

园中有园的手法

建筑为主的主景

因地制宜的处理

世界园林体系:

东方园林体系

欧洲园林体系

西亚园林体系

v(图:

枯山水)

v(图:

阿尔罕布拉宫、泰姬陵)

院落式的布局

设有中庭

整形的人工水池和喷泉

各种植物

v(图:

埃斯特别墅)

恰当地运用地形辟出台地、

整齐地格局和建筑设计的原则、

结合地形组织多种理水形式、

模样绿丛植坛、运用明暗浓淡不同的绿色配置、

运用大小比例的不同引起对规则布局感的消失

v(图:

凡尔赛宫)

勒诺特:

在丛林中辟出风景线

运用原野上自然的水体形式

构图中心的雕塑喷泉

乡土树种

v(图:

法国拉·维莱特公园)

第一章城市绿地的功能与效益                            

第一节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

增加氧气含量、

CO2:

落叶乔木——合欢、泡桐、紫叶李、西府海棠、刺槐、柿树;

落叶灌木——紫薇、丰花月季、碧桃、紫荆;

藤本植物——凌霄;草本植物——白三叶;

SO2:

臭椿、夹竹桃、海棠、紫薇、石榴、广玉兰、棕榈、馒头柳、银杏;附图)、吸滞烟灰和粉尘

减少含菌量

负离子、芳香油

放松神经

防风固沙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城市中不同群落类型配植的绿地可以为不同的野生动物提供相应的生活空间,

与城市道路、河流、城墙等人工元素相结合的带状绿地形成一条条绿色的走廊,保证了动物迁徙通道的畅通,提供了基因交换、营养交换所必要的空间条件。

城市生物多样性——

城市范围内除人以外的生物分异程度。

主要通过城市绿地系统所容纳的生物资源的丰富程度得以体现。

第二节城市绿地的使用功能

必要性活动

日常户外活动自发性活动(图:

户外活动与物质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社会性活动

环境载体:

公园、街头小游园、林荫道、广场、居住区公园、小区公园、组团院落绿地等城市绿地

景色优美、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水质纯净、特殊的地理及气候等自然条件

(图:

湿地公园)

第三节美化功能

三、衬托建筑,增加建筑的艺术效果

四、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色

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第一节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发展简介

(一)“城市公园”运动及“”(1843~1898年)

特征:

由以单个的城市公园绿地来缓解城市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发展到以带状绿地联系数个公园,形成公园体系来更有效地解决城市危机。

(图:

波士顿公园体系)

(二)“”运动(1898~1945年)

(三)战后大发展(1945~1970年)

(四)(1970年以后)

特征:

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更重视将城市中的绿地与城市的自然地形、河流、湿地等相结合,并把各种类型的绿地连成网络,同时考虑城市绿地与城市范围以外广阔的自然地段的联系,使城市完全融入绿色环境,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的新趋势

※广度上的拓展

城市建成区——城市规划区/区域规划

※深度上的拓展

土地、植物——水文、大气、动物、微生物、能源、城市废弃物等

※新技术的运用

红外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

三、我国城市绿地系统发展状况、问题及前景

对城市绿地重要性认识不足;

绿化指标普遍偏低,绿化水平总体不高;

城市绿化水平地区发展很不平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

第二节城市绿地的分类

一、原有分类标准的

问题:

1、两种标准造成统计中的混乱

2、绿地规划与城市规划缺少协调关系

3、新的绿地类型需要统一规范

4、某些名称无法准确反映绿地的主要功能特性。

二、我国现行的城市绿地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02年9.1

城市绿地—指以自然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

★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用地;

★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

(五大类、十三中类、十一小类)

G1公园绿地G2生产绿地

G3防护绿地G4附属绿地

G5其他绿地

第三节各类绿地的特征

一、

(一)a、全市性公园:

a=10-100公顷;r=2000-3000m;≤30min(乘车)

区域性公园:

a=5-10公顷;r=1000-1500m;≤15min(步行)

b、内容设施较为完备、规模较大、质量良好;

c、有较明确的功能分区(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安静休息、儿童游戏、动植物展览、园务管理等);(图)

(二)社区公园

a、居住区公园:

a=2-5公顷,r=500-1000m,步行5-10min;

b、小区游园:

r=300-500m

(三)

1.儿童公园:

a、用地5公顷左右;

b、尺度合适、色彩明亮、造型活泼、装饰丰富、植物无刺无毒;

c、分区设立(学龄前、学龄、幼儿)、接近居民区,避免穿越交通频繁的干道;

2.动物园:

a、在大城市中一般独立设置,中小城市常附设在综合公园中;

b、应与居民密集地区有一定距离,必要时需设防护带;

c、如果附设在综合公园中,应在下风、下游地带,一般应独立布置;

3.植物园:

a、尽可能在近郊,有较方便的交通条件;

b、不要在有污染工业的下风下游地区,要有适宜的土壤水文条件;

4、历史名园

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体现传统造园艺术并被审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5、游乐园

6、体育公园:

a、运动场地和设施可集中也可分散布置,最好能利用起伏地形做看台;

b、用地大(>10h㎡),建设投资大,养护管理费工,一般设一到三处;

c、与城市居住区有方便的交通联系;

(四)

a、常与道路、河滨、海岸、老城墙等结合;

b、有相当宽度(10m以上),可设小型服务设施;

c、需有专供游览休息的宽敞游步道,与城市交通道路有绿带相隔;

(五)街旁绿地

二、

★只要能为城市提供苗木、花卉、草坪、种子的各类圃地都可计入生产绿地。

但其他季节性或临时苗圃、从事苗木生产的农田、单位内附属的苗圃等不计入生产绿地。

★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生产绿地不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

三、

卫生隔离带——常设置于工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殡葬场等用地与居住用地之间。

道路防护绿地

城市高压走廊绿带——城市高压输电线路下方一定范围内的绿化用地

防风林——通风防风

安全防护林——常布置于易于发生自然灾害和具有危险隐患的区域

城市组团隔离带——在城市建成区内以自然地理条件为基础,在生态敏感区域规划建设的绿化带。

1、居住区绿地——组团绿地。

宅旁院落绿地、居住区公共建筑附属绿地、居住区道路绿地

2、道路绿地——道路绿带(行道树绿带、分车隔离绿带、路侧绿带等)、交通岛绿地(中心岛、导向岛等绿地)、交通广场、停车场绿地

3、公共设施绿地——居住区级以上的公共设施的附属绿地

4、对外交通绿地——对外公路、铁路用地范围内的绿地

5、其他特殊用地——军事、外事、保安等用地范围内的绿地

五、

风景名胜区

自然保护区

水源保护区

风景林地、郊野公园、野生动植物园、森林公园

城市绿化隔离带、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

湿地——建设用地范围以外的沼泽、湿原、泥碳地或水域(包括天然的和人工的,永久的和暂时的,水体可以是静止的或流动的,是淡水、半咸水或咸水,包括潮落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另外还包括毗邻的梯岸和海域)

第四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目标及原则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在充分认识城市自然条件、地貌特点、自然植被及地方性园林植物特点等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统一的规定和城市自身的情况确定的标准,将各级各类绿地按合理的规模、位置及空间结构形式进行布置,形成完整的系统,以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地发展。

规划层次和设计重点

1、规划:

a、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总体规划);

b、城市园林绿地分区规划;

c、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控制性详细规划;

d、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

e、城市园林绿地设计

2、各个规划设计的重点

①:

a、全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原则、目标;

b、各类绿地定位、定性,规模结构和布局;

c、定额指标的拟订;

d、树种规划几实施管理措施;

e、与城市总规、旅游规划、国土规划相协调;

②:

a、原则、目标;

b、各区绿地类型、定额指标、分区结构布局;

c、与系统规划协调;

③:

a、各地块类型、指标、性质位置、规模等控制性要求;

b、与相应有关规划协调;

④:

a、绿地布局、园林空间的划分、游览路线的安排和组织、

植物配置、建筑和园林小品的定位、布置、经济技术指标的拟定、竖向规划(地形改造);

b、解决好园林要素构成协调;

⑤:

a、各园林构成要素(山石、山体、建筑、园路、小品)

总体设计—初步设计—施工设计

b、提交设计成果,指导园林施工;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

1、确定目标、原则;

2、拟定各项指标;

3、布局、确定性质、位置、范围和面积;

4、树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提出分期建设及实施措施、计划;

5、编制图纸及文件;

6、重点公园绿地规划设计方案,重点地段绿地设计任务书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对规划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进行总体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的目标与指标,划分保护的层次,做出生物物种、基因、生态系统、景观多样性的规划,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生态管理对策及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与对策等。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

总目标:

使各级各类绿地以最适宜的位置和规模,均衡地分布于城市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环境、经济及社会的综合效益,同时使各类绿地本身能正常持续的发展。

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

(一)生态学的观念、城市整体空间体系

(二)结合其他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

(三)结合当地特点、

(四)均衡分布,合理。

(五)统一规划,,保证各阶段绿化的效果及质量。

(六)结合生产,创造经济价值

四、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

1、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

2、技术标准规范;

3、已获得上级批准的城市总规及相关规划;

4、当地现状基础条件

相关术语与概念

园林绿地面积----城市中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

园林绿地率----区域内园林绿地面积总和/区域总面积

人均绿地面积----

绿化覆盖率----区域内绿化覆盖面积总和/区域总面积

公园面积率----区域内公园面积总和/区域总面积

游人量----到达各类公园的游人数量

人均公园面积----

公园均布率----城市中所有公园按服务半径所覆盖的居住区面积率。

城市绿地----

城市用地----按城市中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

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及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城市绿线----规划的城市公园及其它绿地的外围边界线。

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建筑红线----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靠临街面的界线。

第五节城市绿地系统指标

一、城市绿地指标的

1、衡量城市绿化水平、城市环境、居民生活质量。

2、作为城市总规各阶段调整用地的依据。

3、估算城建投资计划。

4、在统计及研究工作中统一计算口径。

二、影响城市绿地指标的

1、国民经济水平;

2、规划的时代潮流;

3、城市性质;

4、城市规模;

5、城市自然条件;

6、城市现状

三、城市绿地系统指标的

2002.9.1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

绿地率;城市绿化三维量;

城市绿化结构指标;游憩指标;

城市绿地计划管理指标;城市绿地人均指标

四、城市绿地指标的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Ag1m=Ag1/NP

城市绿化覆盖率=Agm=(Ag1+Ag2+Ag3+Ag4)/Np

城市绿地率=λg=[(Ag1+Ag2+Ag3+Ag4)/Ac]×100%

第六节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

一、城市绿地布局的

1、满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要求;

2、满足全市居民日常生活及休闲游憩的要求;

3、满足工业生产防护、生产生活安全卫生;

4、满足改善城市艺术面貌的要求

二、城市绿地的(图、例)

块状绿地布局:

均匀分布、接近居民,多出现于旧城改造;

带状绿地布局

楔形绿地布局:

改善小气候和城市艺术面貌;

混合式绿地布局

第七节城市绿化的树种规划

一、树种选择

1、以乡土树种为主;

2、选择抗性强的树种;

3、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价值;

4、速生树与慢生树结合,近期以速生树为主;

5、根据具体立地条件选择适宜该环境的树种;

6、以植物群落为基本单元进行树种的选择及搭配。

二、树种规划的

1、调查研究;

2、选择;

3、制定主要树种比例;

4、为城市重点地段推荐具有合理配植结构的种植

第八节城市绿地系统的基础资料及文件编制

一、工作

(一)城市概况——自然条件、经济及社会条件、环境保护资料、历史与文化资料

(二)城市绿化现状——城市绿地及相关用地资料;技术经济指标;园林动植物资料

(三)管理资料——管理机构;人员状况;园林科研、资金与设备、城市绿地养护与管理情况

二、

(一)图纸部分:

1、区位关系图(1:

10000—1:

50000)

2、现状图(1:

5000—1:

25000)

3、绿地现状分析图(1:

5000—1:

25000)

4、规划总图(1:

5000—1:

25000)

5、市域大环境绿化规划图(1:

5000—1:

25000)

6、绿地分类规划图(1:

2000—1:

10000)

7、近期绿地建设规划图(1:

5000—1:

25000)

(二)文件部分

1、规划文本1〉总则;

2〉规划目标与指标;

3〉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4〉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

5〉城市绿地分类规划;

6〉树种规划;

7〉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规划

8〉古树名木保护;

9〉分期建设规划;

10〉规划实施措施;

11〉附录

2、附件规划说明;

基础资料

三、

Ø建制市(市域与中心城区)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由该市城市总体规划审批主管部门(通常为上一级人民政府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参与技术评审并备案,报城市人民政府审批;

Ø建制镇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由上一级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参与技术评审并备案,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

Ø大城市或特大城市所辖行政区的绿地系统规划,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上一级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三章园林绿地的组成要素

第一节园林植物

一、园林植物

Ø乔木、

Ø灌木、

Ø藤本、

Ø竹类、

Ø花卉、

Ø草地

二、园林植物各器官的(多图)

Ø根、树干、树枝、叶、花、果实与种子、树冠

三、园林植物的

基本组合形式:

1孤植(诱导树):

表现个体美,白皮松、银杏、红枫、雪松、香樟;

②对植:

对称(规则式种植构图中);非对称(自然式园林进出口);

③:

两株配合d<r1+r2;

三株配合最大最小株成为一组;

四株配合基本平面形式为不等边四边形或不等边三角形;

五株配合;

六株以上配合……

④树群:

主要表现群体美,规模不可过大,一般长度≯60m;

⑤树林(风景林):

密林和疏林;

⑥绿篱:

整形绿篱:

忌到处围篱设防,应用于古典园林、名胜古迹

自然式绿篱(自然园林):

分割空间;防风遮荫,隐蔽不良景观;

⑦花坛:

a、花丛式花坛:

观赏花卉本身或群体的华丽色彩为主题,

b、模纹花坛:

以图案取胜,五色苋;

c、花坛群:

d、草坪花坛:

石做主景,点缀花灌木或小乔木;

e、树石花坛:

在台基上置石种花(古典园林、民族特色)

⑧花台

⑨花镜

⑩草坪

第二节园林建筑

一、园林建筑的

(一)作用:

1、满足功能要求;

2、组成游览路线和组织风景画面

(二)分类:

1、按传统形式分类:

亭、廊、榭、舫、厅堂、楼阁、其他;

2、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

文教宣传类、文娱体育类、服务类、点景游息类、园林管理类;

二、园林绿地的(多图)

常见小型设施:

1、、凳:

一般布置在安静休息、景色良好及游人需要停留休息的地方;力求造型美观、舒适、坚固;色彩、风格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高度宜在30-45cm;

2、:

不同环境条件下,要求不同;

3、:

台阶、坡地一般防护栏(85-95cm);

悬崖峭壁(1.1-1.2m);

分隔空间(视需要而定);

装饰性镶边栏杆(15-20cm);

坐凳式栏杆(凳面高度35-45cm)

4、、牌:

2.2~2.4m;

5、、墙;

6、:

纪念性雕塑

主题性雕塑

装饰性雕塑;

三、园林建筑的

Ø满足;

Ø满足造景需要;

Ø使室内外,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

第三节园路和场地

一、园路

(一)园路

1、组织交通;

2、引导游览;

3、组织空间、构成景色;

4、为水电工程打下基础

(二)园路的

主要园路:

从园林入口通向个景区中心、各主要建筑、广场、景点等;宽度4-6m;≯6m,纵坡8%以内;

次要园路:

连接各景区内的景点,通向各主要建筑;路面宽度常为2-4m,纵坡18%以内;游览功能>交通功能;

游息小路:

游步道、支路;多曲折自由布置;一般宽1.2-2m,小径也可为1m;

(三)园路的规划

Ø1、园路的布置必须主次分明,方向性强,导游明显;路网安排尽可能是环状,避免死角;坡度、弯度设计要合理,游步道要进行较强的装饰,富于艺术效果;

Ø2、要因地顺势、依山傍水;有起伏变化,曲折迂回;将变化的景观串联到园路中来;

Ø3、交叉口不宜过多,交叉角不宜过小,主园路相交应尽可能采取正交;

Ø4、山地园路纵坡>10%时,就需要设置台阶(<10%的局部设置),一般室外台阶踏面宽度30-38cm,高度10-15cm(38×12多见);

Ø5、园路与建筑的关系要灵活多变,一般情况下道路可采取适当加宽或分出支路的办法与建筑相连。

三、园桥(多图)

第四章园林艺术设计原理

第一节景与造景

一、

(一)(图:

西湖十景)

(二)观赏点和观赏视距

a、观赏点——游人所在的位置;观赏视距——观赏点与被观赏景物之间的距离;

b、园林景物中,

垂直视域为30°时,D(大型景物)=3.3H;

D(小型景物)=3H;

水平视域为45°时,D=1.2W;

c、园林建筑如有华丽外形,可设1、2、3、4倍视距点;

d、一般封闭广场中,

如中心有纪念建筑时,D:

H=1:

3—1:

6;

D=3H即仰角18°,可观看景物的全貌及周围环境的关系;

D=2H即仰角27°,基本能看清景物的整体;

D=H即仰角45°,只能看清景物的局部或细部;

(三)的观赏

1.平视观赏平静、深远、安宁、不易疲劳

2.仰视观赏雄伟严肃,高度方面感染力强

3.俯视观赏开阔惊险

二、

Ø与配景(图)

突出主景的一般手法:

a、主体升高;

b、轴线和风景视线焦点;

c、动势;

d、空间构图的重心(几何中心(规则式园林)、构图重心(自然式))

Ø前景、中景、背景

距离远借——借园林绿地外的远处景物;

邻借(近借)——苏州沧浪亭;

视角仰借——休息设施;

俯借——安全设施;

时间因时而借

地点因地而借

对景——正对:

在道路、广场的中轴线端部布置景点或以轴线作为对称轴;

互对:

在轴线或风景视线的两端设景,两景相对,互为对景;

分景——障景(抑景):

抑制视线、引导空间转变方向的屏障景物;

隔景:

实隔——实墙、山石、建筑;

虚隔——水面、漏窗、通廊;

虚实并用;

Ø框景、夹景、漏景、添景(图)

Ø——意境处理;

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

景物的模拟;

色彩与季相;

主调、基调与配调;

点景

第二节园林绿地的规划结构

一、园林绿地的性质与功能

二、景点与景区

三、

Ø——观赏点与景点间的视线

Ø(游览欣赏线)

四、规划布局的一般

(一)一般

(二)基本

第三节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规律

Ø比例与尺度

Ø对比与调和

Ø对称与均衡

Ø对位与呼应

Ø韵律与节奏

Ø比拟联想

Ø空间组织

第五章城市公园绿地规划

目的要求 通过该章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城市综合性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 城市综合性公园。

                                                                    

教学难点 城市综合性公园。

                                                              

教学课时 6理论课时                               

教学方法 多媒体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节总论

一、城市公园绿地

城市公园绿地最初是以城市公园的形式出现。

最早的城市公园出现在英国。

1811年,伦敦第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园林绿地——伦敦摄政公园。

1847年,利物浦——伯肯海德公园。

城市公园的大发展是在19世纪中叶的美国。

1854年,美国第一座城市公园——纽约中央公园。

设计中特意保留了原有优美的自然景观,避免采用规划式布局。

用树木和草坪组成了多种自由变化的空间,公园内有开阔的草地、曲折的湖面和自然式的丛林。

选择乡土树种在园界边缘做稠密的栽植,并采用了回游式环路与波状小径相结合的园路系统。

二、我国城市公园

(1)综合性公园

(2)儿童公园

(3)动物园(4)专类动物园

(5)植物园(6)专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