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C卷.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73786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C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C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C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C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C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C卷.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C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C卷.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C卷.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C卷

新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B.江面上大雾的形成

C.水在慢慢地结冰                                                  

D.灯泡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灯丝变细

2.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要想使反射光线从原来位置偏转60度,可采取下列哪种办法

A.将平面镜顺时针旋转60度

B.将平面镜顺时针旋转30度

C.将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偏转30度

D.将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偏转15度

3.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

B.实验时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C.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A前应先点燃B

D.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B.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测距

C.优美的笛声是嘴唇和笛管一起振动产生的

D.物体振动得越慢,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小

5.如图所示,

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凸透镜前的点光源,

经凸透镜所成的像。

当光源S沿平行于主光轴的方向远离透镜匀速移动时,像

的移动情况是()

A.像

沿平行主光轴方向靠近凸透镜匀速运动

B.像

沿

连线方向向凸透镜移动,速度逐渐变小

C.像

沿平行主光轴方向靠近凸透镜移动,速度逐渐变大

D.像

沿

连线方向向凸透镜移动,速度逐渐变小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气压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不断的增大

B.一定量的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减小

C.电动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为参照物

7.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

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透镜后必过焦点

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光一定会聚在焦点

8.下列描述基本符合实际的是()

A.人的步行速度约为5m/s

B.初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cm

C.初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

D.家用室温水的初温为15℃~20℃

9.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是利用了凹透镜的会聚的作用

C.图丙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大约为

A.2kg

B.20kg

C.200kg

D.2000kg

11.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有许多光学现象,如:

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弯折”;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倒影;雨后彩虹;日食和月食等。

上述现象的成因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筷子的“弯折”――光的折射

B.景色的倒影――平面镜成像

C.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D.日食和月食――光的直线传播

12.如图所示是户外投影广告灯投出的钟表画面。

若投影灯筒长30cm,镜头的焦距可能是()

A.60cm

B.40cm

C.30cm

D.20cm

1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匀速运动时的图象,则甲、乙两物体速度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1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像,如果这两种物质的质量相同,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  ()

A.1∶8

B.8∶1

C.1∶2

D.2∶1

15.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中倒影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

C.电影院银幕上的图案是放映机生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反射现象

二、多选题

1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眼睛看到物体”的原理与这个装置相似

B.若用不透明纸遮挡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光屏上的像会变暗

C.若用另一凸透镜叠放在这个凸透镜前,将光屏向左移动一些,会出现更小的像

D.保持光屏和蜡烛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至标有“50”的位置,光屏上一定出现等大的像

17.多选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粉笔的质量不变

B.水结成冰时,质量不变

C.一瓶牛奶喝掉一半后,质量变小

D. 

铁比

棉花质量大

18.下列知识结构完全正确的是:

方式

蒸发

沸腾

不同

平和

剧烈

表面

内部

一定温度

任何温度

相同

汽化、吸热

吸热的物态变化

放热的物态变化

熔化

蒸发

液化

凝固

升华

凝华

原理

实例

光的直线传播

影子的形成

小孔成像

光的反射

水中倒影

平面镜成像

光的折射

海市蜃楼

透镜成像

声音特性

决定因素

音调

物体振动快慢

音色

材料及结构

响度

物体的振幅

A.

B.

C.

D.

三、填空题

19.物理课上老师做了下列实验(实验环境气压一个标准大气压).

(1)问同学借来一个用过的透明塑料袋,往里面滴入几滴酒精;

(2)把袋口扎紧;

(3)再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发现塑料袋明显鼓起(如图);

(4)从热水中拿出鼓起的塑料袋,放入冷水中,发现塑料袋又变瘪了.

老师就说以上过程是因为酒精发生了_____和_____两种物态变化.但小明觉得操作

(2)之前应该增加一个步骤:

_____,否则塑料袋鼓起来有可能是因为_____这样实验结果就不准确了.

20.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_____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________,因此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需要用________矫正.

21.潜水员在水中看到空中飞鸟的高度比鸟的实际高度(竖直向上看情况除外)要______。

22.小华去森林探险,看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圆形光斑,光斑的成像原理是______(填光学原理),小华想利用平面镜将太阳光束反射进一个水平山洞(如图所示),则他应将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______°放置(取锐角).

23.由于光的_____现象,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有时黑板因“反光”而使某个角度的同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_____(前两空均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漫反射现象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4.质量相等半径相同的空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各一个(ρ铜>ρ铁>ρ铝),则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球是__________。

调好的天平两盘上各放一铝块和铁块,天平恰能保持平衡,则铝块与铁块的质量之比m铝∶m铁=________,体积之比V铝∶V铁=________。

(ρ铝=2.7×103kg/m3,ρ铁=7.8×103kg/m3)

25.(江苏省徐州市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物理试题)仲夏的夜晚,皓月当空,繁星点点,我们漫步在林荫小道,微风和煦,传来阵阵树叶的沙沙声,月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大地上形成一个个光斑,好像在大地上撒了一层碎银……在这美好的夜晚,你可曾想到:

月亮相对于地球是_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是由于树叶的______产生的,大地上圆形的光斑实际上是月亮的___________.

26.如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天平上物体的质量是_____g,量筒中液体的体积_____mL,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N。

27.近几月份的汽油价格进行了调整。

和大多数物质一样,汽油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随着气温的下降,汽油密度会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受此因素影响,在每吨汽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每升(每立方分米)汽油的价格会_____(选填“上调”或“下调”)。

28.如图甲所示,反射角为________,如乙图为某光学仪器的原理图,物体经过它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则此光学仪器是________(选填“显微镜”或“望远镜”).

四、实验题

29.某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请完成图甲中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________)

(2)实验装置如图乙,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

(3)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

(4)保持蜡烛与凸透镜位置不变,换用一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像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换用的凸透镜焦距可能为_________(①10.0cm②20.0cm③30.0cm④35.0cm)。

(选填序号)生活中的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30.某实验小组利用天平、细线、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

(1)用调节平衡后的天平称量鹅卵石质量的过程中,发现放上最小的砝码后,天平的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该将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该小组的量筒打碎了,他们利用天平、水和烧杯也测量出了鹅卵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

②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③把鹅卵石浸没在水中,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如图所示);

④取出鹅卵石,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⑤则鹅卵石的体积为

____________,鹅卵石的密度

____________(表达式用所给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

)。

31.小东同学用硬纸板、激光笔和平面镜探究光反射的规律,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

(1)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硬纸板ENF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所示。

(2)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纸板上OF方向射出,EO和ON的夹角为∠i,OF与ON的夹角为∠r。

(3)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i减小,这时∠r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r总是_____________∠i。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若纸板ENF和平面镜不垂直,光束仍沿纸板上EO方向入射到O点,这时在纸板的ONF半面内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

五、计算题

32.质量是7.9千克的铁球,体积1.5×10﹣3米3,空心处的体积是多少?

若在空心处住满水,水的质量是多少?

(铁的密度为:

7.9×103kg/m3)

33.小华家安装的电热水器铭牌如表所示:

XX牌全自动电热水器

型号:

HMPZ-12D

净重:

10kg

额定电压:

220V

类别:

防触电保护类

额定功率:

2kW

水容量:

40L

出厂日期:

2015年5月18日

编号:

2015051188

(1)该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电热丝的电阻;

(2)热水器装满水,正常工作时电热丝产生的热量有80%被水吸收,要使水温从20℃升高到70℃,需要加热的时间[已知c水=4.2×103J/(kg•℃),ρ水=1.0×103kg/m3].

六、作图题

34.(玉林中考)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多选题

1、

2、

3、

三、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实验题

1、

2、

3、

五、计算题

1、

2、

六、作图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