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复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71325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酵工程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发酵工程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发酵工程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发酵工程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发酵工程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酵工程复习.docx

《发酵工程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酵工程复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酵工程复习.docx

发酵工程复习

连续发酵:

指以一定的速度向发酵罐内添加新鲜培养基,同时以相同速度流出培养液,从而使发酵罐内的液量维持恒定的发酵过程。

巴斯德效应:

在厌氧条件下,向高速发酵的培养基中通入氧气,葡萄糖消耗减少,抑制发酵产物积累的现象称为巴斯德效应,即呼吸抑制发酵的作用。

比生长速率:

每小时单位质量的菌体所增加的菌体量称为菌体比生长速率。

它是表征微生物生长速率的一个参数,也是发酵动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产物促进剂:

是指那些非细胞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又非前体,但加入却能提高产量的添加剂。

产物得率系数:

可用于对细胞反应过程中碳源等物质生成细胞或其它产物的潜力进行定量评价,最常用的得率系数有对底物的细胞得率Yx/s,对碳的细胞得率Yc等。

反馈抑制:

是指最终产物抑制作用,即在合成过程中有生物合成途径的终点产物对该途径的酶的活性调节,所引起的抑制作用。

(反馈抑制与反馈阻遏的区别在于:

反馈阻遏是转录水平的调节,产生效应慢,反馈抑制是酶活性水平调节,产生效应快。

此外,前者的作用往往会影响催化一系反应的多个酶,而后者往往只

对是一系列反应中的第一个酶起作用。

分解代谢物阻碍:

分解代谢物抑制作用(cataboliterepression)又称代谢物阻遏作用,是葡

萄糖或代谢物或葡萄糖的降解产物对一个基因或操纵子的阻遏作用。

使微生物生长繁殖,在特定条件下完成一个生长周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

分批培养:

分批培养是指在一个密闭系统内投入有限数量的营养物质后,接入少量微生物菌种进行培养,

接种量:

接种龄:

接种量是指移入的种子悬浮液体积和接种后培养液体的体积的比例。

种子罐中培养的菌体从开始接种至移入下一级种子罐或发酵罐时的培养时间。

空消:

发酵罐未装入培养基的情况下进行的灭菌,也即是对发酵罐进行的灭菌。

细胞得率系数:

菌体生长量相对于基质的消耗量的收得率,称为生长得率,其定义为:

以消耗基质为基准的细胞得率系数。

两步法发酵:

第一步、属有机酸发酵或氨基酸发酵。

第二步、是在微生物产生的某种酶作用下,把第一步的产物转化为所需的氨基酸,这种生产方法又称为酶转化法。

临界稀释速率:

代表恒化器所能运行的最大稀释速率。

虽然也有例外,但Dc通常相当于分批培

养中细胞的最高生长速率。

临界氧浓度:

指不影响菌的呼吸所允许的最低溶氧浓度。

前体物质:

是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被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合成到产物

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前体而有较大的提高。

实消:

将输料管路内的污水放掉、冲洗干净,然后将配的培养基用泵打入发酵罐内,开启搅拌器、再通入蒸汽进行灭菌。

液体深层通气发酵:

用液体深层发酵罐从罐底部通气,送入的空气由搅拌桨叶分散成微小气泡以促进氧的溶解。

这种由罐底部通气搅拌的培养方法,相对于由气液界面靠自然扩散使氧溶解的表面培养法来讲,称为液体深层发酵

诱变剂:

凡是能引起生物体遗传物质发生突然或根本的改变,使其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达到自然水平以上的物质,统称为诱变剂

连续培养中若稀释速率大于临界稀释速率,反应器内的细胞最终会全部被洗尽

4.

微生物分批培养中,比生长速率最大的时期是对数生长期。

保藏,但绝不能用于营养细胞的保藏。

体的浓度接近或达到最高后才开始产生的目的产物。

细菌和酵母菌发酵液的固液分离多采用高速离心,而霉菌和放线菌发酵液的固液分离多

10.

发酵液的粘度,从而除去部分蛋白与胶体物质。

低培养基营养成分的破坏

方法有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

絮凝剂在添加时,浓度从零开始加大,悬浮粒子被絮凝的量逐渐增加,但超过一定浓度后,

已絮凝的粒子又发生分散

15.

培养基超高温连续灭菌的最大优点是降低培养基营养成分的破坏

16.压缩空气通过过滤器前需经冷却,其目的是防止过滤介质的炭化或燃烧,确保过滤效果。

17.发酵过程中发酵罐要维持一定的罐压,维护罐压的作用是防止罐外杂菌进入罐体造成污染。

18.

酶法。

淀粉水解方法有酸法、酸酶法和酶法,如果要求水解糖纯度较高,应选法

19.

分离筛选产淀粉酶的微生物菌株,简捷的方法是采用透明圈法;筛选产抗生素的拮抗菌

电荷性质

,即可减少堵塞和污染。

从自然界分离得到野生型菌株的产生某种目的产物生产能力都很低,不能直接用于工业生产。

(V)

经诱变处理后的菌悬液,在筛选前一般应先经过后培养,以促使变异细胞发生分离,然后再进行

筛选。

(V)

当气流速度小于临界速度后,过滤器就不再具有除去空气中微生物的作用。

(X)

温度对微生物产物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温度控制不当,将可能影响产物的合成方向。

(V)

通气发酵中搅拌具打破气泡与延长气体在发酵液中的滞留时间,从而提高溶解氧浓度的作用,因而增大搅拌速度就一定能提高发酵液内的溶氧浓度。

(X)泡敌是目前消泡效果非常理想的一种消泡剂,所以发酵工业上不论是种子罐或是生产罐的发酵中

均添加泡敌消泡。

(X)经诱变处理后的菌悬液,在筛选前一般应先经过后培养,以促使突变细胞发生分离,然后再进行筛选。

(V)

发酵料液滤饼是可压缩的,当增加压力时,过滤速率也增加,因而发酵料液过滤速率与压力成正比。

(V)

为了操作简便,在制作培养基时就应加入足量前体物,在发酵的过程中就不必再添加前体物质。

抗生素、色素、毒素等是与初级代谢产物(如氨基酸、核酸)相对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一般是在

菌体细胞停止增殖后才开始大量生产。

(V)泡敌是目前消泡效果非常理想的一种消泡剂,所以发酵工业上不论是种子罐或是生产罐的发酵均可以泡敌消泡。

(X)发酵工业生产所用空气的无菌程度直接决定于空气通过过滤器速度,空气的流速越大、从过滤器流出空气的无菌程度越高。

(X)发酵料液的滤饼是可压缩的,当增加压力时,过滤速率也增加,因而发酵料液过滤速率与压力成

正比。

(比生长速率是反映细胞生长特性的重要参数与菌种和培养条件都有关。

菌种的斜面转接低温保藏法是一种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在发酵工业上也是常用此法保藏菌种。

从自然界分离得到野生型菌株的产生某种目的产物生产能力都很低,不能直接用于工业生产。

抗生素、色素、毒素等是与初级代谢产物(如氨基酸、核酸)相对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一般是在菌体细胞停止生长后才开始大量生产。

(V)?

当气流速度小于临界速度后,过滤器就不再有除去空气中微生物的作用。

深层液体厌氧发酵的反应器一般没有搅拌装置,因而反应器内不同层面发酵液菌体数量与营养物质浓度的差异很大。

(从发酵液中分离、精制有关产品的过程称为发酵生产的下游加工过程。

1.

四、单选题

糖蜜中含有的(A)对细胞膜的透性有较大影响,必须注意调控浓度。

A控制细胞生长B利于营养物质的利用

A由于葡萄糖利用加速,代谢物造成B由于生长过快溶解氧不能满足

5.

当发酵液的pH低于发酵适宜的pH且发酵液中氮源不足的情况下,最好向发酵液内添加

(C)。

在对数期,微生物代谢最旺盛'此时单位时间的耗氧速度霞快'耗氧量駆大°溶氧浓度最低°

7.种子罐的种子移植到发酵罐中主要采用(A)法。

A差压法B火焰接种法C微孔接入法D紫外无菌接种

8.

在单级连续培养过程中,稀释率控制在临界稀释率以下,随着比生长速率提高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A)。

10.

A铝离子B钙离子C铁离子D镁离子

A生物热B搅拌热C蒸发热D辐射热

18.欲分离筛选获得产碱性蛋白酶高活性的微生物菌种,从(A)采样最容易分离获得目的菌株。

有研究表明生产某些微生物产物时,发酵过程中添加少量的乙醇可以提高目的产物的产量,其原因是(C)。

简答题

1.糖蜜的成分,为什么要进行处理后才能用于发酵

1)糖蜜主要成分:

蔗糖(总糖可达50-75%);胶体物质(5-10%,来自于原料);灰分(10-12%);生物素(1-10mg/Kg(甘蔗),mg/Kg(甜菜));pH值((甘蔗),(甜菜))发酵工业可以利用的主要成分是:

糖和生物素(VH)。

2)糖蜜预处理澄清:

加酸,加絮凝剂(石灰)脱钙:

加Na2CO3降低生物素含量(谷氨酸发酵中)

(1)去除生物素:

活性炭及树脂吸附

(2)拮抗生物素:

加表面活性剂(Tween60),阻止油酸合成

(3)加青霉素:

使细胞壁不完整

(4)菌种方面:

使用油酸或甘油缺陷型。

2.淀粉酸法、酸酶法及双酶水解的优缺点。

1)酸法优点:

合适原料广泛,得到糖化液过滤性好

缺点:

反应条件比较强烈,设备要求高,副产物较多,对环境影响大

2)酸酶法:

优点:

节省费用,缩短时间,纯度高,糖液色浅,容易结晶析出,用酸量少,产品

质量高。

缺点:

设备要求高,反应不充分

3)双酶水解:

优点:

2)

3)

副反应少,水解糖液纯度高。

对原料要求粗放,可用粗原料并在较高淀粉乳浓度下水解。

4)糖液颜色浅,质量高。

缺点:

需要更多的设备,且操作严格。

3.发酵罐分批灭菌的操作要点。

将配置好培养基打入生物反应器内进行实消,操作要点如下:

1定期检查设备、管道有无渗漏,主要是冷却管道,夹套。

2培养基升温时,打开所有的排气阀门,排冷空气。

当培养基的温度升到灭菌温度时,进入保温操作阶段,此时要求与反应器相连的所有管道出于两个状态:

进汽或出汽,目的是对管道进行灭菌。

3

培养基升温时开动搅拌系统,以使培养基内部传热均匀,当温度升温到时,停止搅拌。

一方面是为了保护轴承,另一方面,当培养基的温度升温到沸腾,可以起到搅拌作用。

4注意辅助设备的灭菌:

空气过滤器、计量罐、流加管道与流加液贮罐,

5保温期间,要求罐压:

一,温度:

118—121C,时间:

30分钟。

6灭菌结束后,需要立即引入无菌空气,保证罐内压力后方可冷却,目的是防止培养基的冷却使罐内形成负压,易染菌。

7配制培养基时,应充分考虑培养基在灭菌时的稀释(体积的增加),通常体积可增加20%左右,灭菌时间越长,体积增加的越多。

4.空气过滤器过滤除菌的原理空气中的微粒随气流通过滤层时,滤层纤维所形成的网格阻碍气流前进,使气流无数次改变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绕过纤维前进。

这些改变引起微粒对滤层纤维产生惯性冲击、阻拦、重力沉降、

5.

布朗扩散、静电吸引等作用,而将微粒拦截。

添加CaCO:

3

当用NH4盐作为氮源时,可在培养基中加入CaC03用于中和NH4被吸收后剩余的酸.

氨水流加法:

氨水可以中和发酵中产生的酸,且NH+可作为氮源,供给菌体营养。

3尿素流加法:

味精厂多用尿素,首先被菌体尿酶分解成氨,氨进入发酵液,使pH上升,当NH+被菌体作为

氮源消耗并形成有机酸时,发酵液pH下降,这时随着尿素的补加,氨进入发酵液,又使发酵液

pH上升及补充氮源,如此循环,致至发酵液中碳源耗尽,完成发酵。

氨基酸发酵常用此法。

7.简述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1、温度对微生物细胞生长的影响

2、温度对产物形成的影响

3、温度影响发酵液的物理性质

4、温度影响生物合成的方向

8.发酵生产微生物产物的基本工艺流程

9.工业生产对菌种有哪些的基本要求?

1、可以在易于控制的培养条件下迅速生长和发酵,且所需酶活力高,较短的发酵过程中高产有价值的发酵产品。

2、菌种的发酵培养基应价廉,来源充足,被转化为产品的效率高。

3、菌种不是病原菌,不产生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和毒素,以保证安全。

4、菌种发酵后,所产不需要的代谢产物少,而且产品相对容易地与不需要的

5、菌种的遗传特性稳定,菌种纯粹,不易变异退化,以保证发酵生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6、抗噬菌体能力强,不易感染噬菌体。

10.生产上通过哪些途径打破微生物固有的代谢调控,使代谢朝着人们希望的方向进行。

一)应用营养缺陷型菌株解除正常的反馈调节

1.赖氨酸发酵2.肌苷酸的生产

二)应用抗反馈调节的突变株解除反馈调节

三)控制细胞膜的渗透性

1.通过生理学手段控制细胞膜的渗透性2.通过细胞膜缺损突变而控制其渗透性

问答题

1.发酵液预处理的目的与方法

目的:

1)改善发酵液的物理性质,促进从悬浮液中分离固形物的速度,提高固液分离器的效率。

2

除去部分可溶性杂质和改变滤液的性质,以利于提取和精制后

)分离菌体和其他悬浮颗粒,继各工序的顺利进行。

3)相对纯化。

方法:

(1)改变发酵液的过滤特性

③、絮凝与凝聚作用④、加入助滤剂⑤、加入反应剂

①、降低液体粘度,②、调整pH

(2)、发酵液的相对纯化

①、高价无机离子的除去

2.发酵染菌的途径有哪些方面?

一旦发生染菌后如何处理?

发酵过程杂菌污染的途径有:

种子带菌,无菌空气带菌(或空气过滤系统出问题),培养基和设备灭菌不彻底,设备渗漏及操作问题。

(1)种子培养期染菌染菌的特点:

生产菌少,防御杂菌能力低,容易污染杂菌。

染菌后的处理:

全部废弃培养液

(2)发酵前期染菌发酵前期最易染菌,且危害最大。

原因:

发酵前期菌量不很多,与杂菌没有竞争优势;且还未合成产物(抗生素)或产生很少,抵御杂菌能力弱。

染菌措施补救:

培养基养料消耗不多,可以重新灭菌,补加一些营养,重新接种再用。

(3)发酵中期染菌

影响:

干扰产生菌的代谢,改变发酵液环境措施:

降温培养,减少补料;提前放罐;串罐

(4)发酵后期染菌已积累大量的产物,特别是抗生素,对杂菌有一定的抑制或杀灭能力。

措施:

染菌不多,对生产影响不大;染菌严重,破坏性较大,可提前放罐

(5)T4感染后的挽救更换菌种:

轮换菌株、抗性菌株;放罐重消,补料,接种;罐内灭菌

3.发酵产物的类型与分离提取方法如何选择

常用的方法有:

1吸附法:

对于抗生素等小分子物质可用吸附法,现在常用的吸附剂为大网格聚合物,

另外还可用活性炭、白土、氧化铝、树脂等。

2离子交换法:

极性化合物则可用离子交换法提取,该法亦可用于精制。

3沉淀法:

沉淀法广泛用于蛋白质提取中,主要起浓缩作用,常用盐析、等电点沉淀、

有机溶剂沉淀和非离子型聚合物沉淀等方法。

沉淀法也用于一些小分子物质的提取。

4萃取法:

萃取法是提取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包括溶剂萃取、两水相萃取、超临

界流体萃取、逆胶束萃取等方法,其中溶剂萃取法仅用于抗生素等小分子生物物质而不能用于蛋白质的提取,而两水相萃取法则仅适用于蛋白质的提取,小分子物质不适用。

5超滤法:

超滤法是利用一定截断分了量的超滤膜进行溶质的分离或浓缩,可用于小分

子提取中去除大分子杂质和大分子提取中的脱盐浓缩等

4.何为孢子培养基、种子培养及发酵培养基?

工业生产上对制备上述各种培养基的基本要求包

括哪些方面

1)孢子培养基是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产生的孢子培养基。

常采用固体培养基,主要用培养放线菌、霉菌培养产生孢子。

培养基要求:

能使体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率快、产生的孢子量大、孢子的生活力强,不发生变异。

培养基营养不能太丰富,C源、N源适量,有机氮应稍低,否则造成营养生长过盛,不利于孢子的形成。

2)种子培养基是用于使孢子萌发,菌体生长繁殖的培养基。

培养基营养要求:

速效C源,如葡萄糖;速效N源,铵盐、尿素、玉米浆、酵母膏、蛋白胨等。

3)发酵培养基

是指发酵工业中最后一次发酵用的培养基,即是供菌种生长繁殖、产物合成用的培养基。

发酵培养基应能使菌种迅速生长,达到一定的菌量后,又能使菌体迅速合成目的产物。

培养基营养要求:

除能满足菌体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外,还要有产物所需的特定元素、前体、促进剂等。

5.发酵过程中可通过哪些途径提高发酵液的溶氧

发酵罐提高溶氧的方法有选择合理罐型,增加高径比,适当提高通气量,适当提高搅拌速度

搅拌罐)等方法。

6.生产上应注意哪些环节最大程度上提高次生代谢产物的产量。

1、使用诱导物

2、除去诱导物——选育组成型产生菌

3、降低分解代谢产物浓度,减少阻遏的发生

4、解除分解代谢阻遏——筛选抗分解代谢阻遏突变株

5、解除反馈抑制——筛选抗反馈抑制突变株

6、防止回复突变的产生和筛选负变菌株的回复突变株

7、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8、筛选抗生素抗性突变株

9、选育条件抗性突变株

10、调节生长速率

11、加入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