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职考试语文真题答案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69697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高职考试语文真题答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高职考试语文真题答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高职考试语文真题答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高职考试语文真题答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高职考试语文真题答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高职考试语文真题答案版.docx

《广东高职考试语文真题答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高职考试语文真题答案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高职考试语文真题答案版.docx

广东高职考试语文真题答案版

2014年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共8页,25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

           号、座位号填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

            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

            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艄公/俏丽     檀香/耽搁    率直/概率

  B.干燥/急躁     涣散/贩卖    古刹/刹车

  C.钝角/纯粹     侵扰/钦羡    暴晒/曝光

  D.收敛/捡拾     萧瑟/嚣张    节省/省悟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堆砌    赋闲   鉴定   将功折罪

  B.浸润    魅力   堕落   退壁三舍

  C.缝隙    编缉   溃败   螳臂当车

  D.浩瀚    垂涎   枷琐   励精图治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几年不见,她已经长得像个十五、六岁的大姑娘了,安静的坐在那里。

  B.厂长让秘书确定来宾乘坐的列车什么时候到站?

以便提前做好接站工作。

  C.“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他为教育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

     者。

  D.人的情绪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欢乐、兴奋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情绪;另一类是抑郁、  

     愤怒等有损身心健康的情绪。

4.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莱茵河两岸城市的历史最早要        到古罗马时期。

古罗马人运来了石头,用石       

 块铺路,建造宫殿、兵营、庙宇和别墅。

随着石头他们还带来了对        的梦想,石

 头成了他们过去统治的标志。

罗马人给各个德意志皇帝留下的遗训就是:

统治意味着建筑

 与        法律。

 A.追溯    长治久安    颁布         B.追溯    安居乐业    颁布

 C.回溯    长治久安    制定         D.回溯    安居乐业    制定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她意识到自己如履薄冰般的平静生活就要起波澜了。

  B.死刑判决是生死攸关的大事,不能不慎重,也不得不慎重。

  C.列车上的多项技术属世界首创,首当其冲的是客车上的制氧系统。

  D.这种来自中国的古老疗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英国民众的欢迎,贵族名流也趋之若鹜。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两人在案发现场排除最后一枚炸弹时不幸发生爆炸。

  B.本书很好的填补了人才选拔制度史研究的空白与不足。

  C.藏羚羊的种群数由前几年的2万只增加到现在的5万只左右。

  D.国家质监总局已经着手成立调查小组,将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我的文章,请您拜读。

  B.要是您肯屈就,那就太好了。

  C.由于条件简陋,招待不周,还望海涵。

  D.本书所谈的,都是本人在学习和写作过程中的一孔之见。

8.下列句子组成的语义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门联是怎样产生的?

  ②大门上除了门神之外,最不可少的就是门联。

  ③它总是成对的贴在门两侧,每年到春节时换一次新的,所以又称“对联”或“春联”。

  ④门联的产生与门神的起源类似,门神起源于在桃木板上画神茶、郁垒的像,继而在  

 板上写二位门神的名字。

  ⑤据历史学家推论,在桃木板上写文字应该是门联的起源,正如门神离开桃木板而移

 至大门上一样,成对的文字也脱离桃木板而发展为独立的门联了。

   A.①④②③⑤                              B.②③①④⑤

   C.①⑤②③④                              D.②③①⑤④

 

 

二、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9~11题。

鼓楼

楼庆西

广西三江县是侗族聚居区,位置在广西、贵州、湖南三省的交界处,一座座侗族村落散布在层峦叠嶂之中。

满山生长的杉木与青竹为当地百姓提供了建造房屋和制作生活用具的材料。

和贵州黔东南山区苗族村一样,沿着山坡连片的吊脚楼住房都是用杉木建起来的,但是与苗族村不同的是,几乎每一座侗族村都有一座鼓楼。

鼓楼的外形很像一座密檐式佛塔,下层楼身比较高,楼身以上有多层重叠的屋檐直至楼顶。

鼓楼平面以方形为主,也有呈八角形的,在楼内的梁上悬挂着一面牛皮鼓,所以称为“鼓楼”。

鼓楼的功能,一是氏族首领议事的地方。

古时侗族多按族姓聚居,凡族内订立村规、村约,商议造田、兴水利、修路等大事,调节村民间的纠纷,都由氏族首领在楼内召集众人开会解决。

二是村民休息、娱乐的场所。

平时楼内设有桌椅,村民在这里休息、学歌、绣花、做衣;逢年过节和遇有婚庆大事,村民齐聚楼前采歌、赛芦笙、观看侗戏,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侗族百姓自幼喜爱唱歌,也许是山区的自然环境练就了他们的好嗓子,歌声嘹亮而清澈。

侗族青年男女的合唱在当地称为“大歌”,在近几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青年歌唱大赛中,侗族大歌多次荣获奖项,而大歌正是在这些鼓楼里练出来的。

鼓楼第三种功能是“击鼓报信”。

在过去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下,村落有时会遭到匪徒的袭击,每当此时,则击鼓为号,村民齐集,还会召来邻村支援,共同守卫家园。

所以鼓楼是全村的政治、文化中心,多建造在村落的中央地带。

从鼓楼的功能和本地区侗族的历史、文化上看,它与佛教并没有关系,那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呢?

在研究鼓楼历史学者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这和侗族祖先的原始信仰有关。

早期人类经常受到狂风、暴雨、雷击的伤害和山洪、泥石流的侵犯,他们以为这都是苍天和大山之神在作怪,只能祈祷这些神仙保佑才能免遭祸害,这就是早期人类自然崇拜和信仰的起源。

伴随着信仰的形成必然会产生表达这种信仰的某种行为方式和一定的祈祷对象,这种对象就是在一些地区尚能见到的早期的图腾。

图腾有植物的,如大树;有动物的,如牛、蛇、龟等。

有的就是植物、动物的原生形象,有的是用石料、木材做成这些动物、植物的形象,还有的是根据原型用石料、木料创作出新的艺术形象。

我们往往通过这些形象认识到一个地区的部落或民族不同信仰和习俗。

长期生活在山区的侗族百姓,四周山上杉树连片,自古以来他们用杉木建房,用杉木做燃料,在杉木下聚会,围着杉木歌舞,杉木与他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杉木自然成了他们心目中的神圣之物和图腾形象。

当需要更实用的建筑物代替只是精神象征的图腾形象时,鼓楼的形状采用了杉木的形式,可以说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鼓楼如杉木一样高耸;鼓楼的底层如杉木的下段树干;鼓楼的上层密檐如同杉木树干上向四周生长出的层层枝叶;有的四方形鼓楼中央只用一根圆木柱子,在柱子上向四周伸出樑枋构成整座鼓楼,这种构造更接近一棵杉树的原生形态。

当地有的百姓将鼓楼称为“遮阴树”,这一名称一方面表现出鼓楼保护侗族百姓平安的象征作用,一方面也说明鼓楼与杉树在形象上的联系。

侗族百姓的“遮阴树”鼓楼,从其物质功能和在乡村中所处的位置来看,都如同汉族地区血缘村落中的祠堂。

三江县高定村是一座居住着六个姓氏的侗族村落,整座村子建在一个山沟里,成片的吊脚楼一座挨一座地排列在两面的山坡上,有分别代表六个姓氏家族的六座鼓楼,还有一座代表全村侗族百姓的“高定鼓楼”,相当于江南地区乡村中的总祠堂。

这七座鼓楼分别竖立在吊脚楼群之中,构成一幅山体与寨屋连为一体的山村特殊景观。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鼓楼成了侗族百姓心目中的精神支柱和图腾形象。

2002年三江侗族自治县成立50周年之际,县政府在县城中心地区建立了一座大鼓楼,它特别用了27层屋檐,为的是取得3×9=27,含有“久久长久”的吉祥意义。

这座鼓楼由该县程阳古村的老木匠领头,召集四乡巧匠,完全用木料,按传统做法,只花了不到一百天即拔地而起,高高地矗立在县城中心,成为百姓喜爱的一座侗乡的标志。

(选自《乡土景观十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有删改)

9.关于鼓楼的功能,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鼓楼在古代是氏族首领商议大事的地方。

B.鼓楼现在还是村民们娱乐和休闲的场所。

C.鼓楼一直是侗族乡民抵抗外敌的军事中心。

D.侗乡的鼓楼曾经发挥着政治与文化中心的作用。

10.围绕着鼓楼的图腾意义,下列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鼓楼的密檐式外形与侗族民众的佛教信仰有关。

B.早期人类图腾只以动物或植物的原生形象作为表现形式。

C.杉木与侗族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自然成了他们的图腾形象。

D.为了接近杉木的原生形态,四方形鼓楼都只用一根圆木作结构上的支撑。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鼓楼多建在村落的中央地带,是村民的活动中心。

B.被称为“遮阴树”的鼓楼,相当于汉族地区的祠堂。

C.鼓楼是侗乡村落的中心建筑,每个村落只有一座。

D.鼓楼代表着侗族人的精神追求和图腾形象,是侗乡的标志。

三、本大题3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12~14小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阳关曲

中秋作。

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2.下列对两篇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王建诗以“地白”写中庭月色,给人以澄静素洁之感。

B.苏轼词通过对“暮云”的动态描写来描摹月亮的形状。

C.两篇作品吟咏的对象都是秋月,但在月亮的具体描绘上却各有侧重。

D.两篇作品分别运用“冷露”和“清寒”,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赏月氛围。

13.下列对两篇作品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建诗的首句入韵。

B.王建诗是七言绝句。

C.苏轼词最后两句是对偶句。

D.苏轼是宋代诗人和词人。

14.同是描写月亮,两篇作品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4分)

 

四、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小题。

阮籍传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

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

“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

”帝大悦,即拜东平相。

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

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

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

“嘻!

杀父乃可,至杀母乎!

”坐者怪其失言。

帝曰:

“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

”籍曰:

“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

杀母,禽兽之不若。

”众人乃悦服。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

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

及将葬,食一蒸肫①,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

毁瘠骨立,殆致灭性。

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

或问楷:

“凡吊者,主哭,客乃为礼。

籍既不哭,君何为哭?

”楷曰:

“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礼典。

我俗中之士,故以轨仪自居。

”时人叹为两得。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

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苦仇,而帝每保护之。

(选自《晋书》,有删改)

【注】①肫,同“豚”。

1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籍尝从容言于帝曰曾经

B.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荐举

C.殆致灭性几乎

D.喜不怿而退愤怒

16.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乐其风土使动用法

B.坏府舍屏障意动用法

C.坐者怪其失言名词用作动词

D.籍散发箕踞名词作状语

17.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与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阮籍认为杀母之人禽兽不如,比杀父之人更不可饶恕。

B.裴楷依照礼法吊唁阮籍的母亲,并不介意阮籍的怪异举动。

C.阮籍性情洒脱,在服丧期间饮酒食肉如常,并未因母亲去世而悲痛。

D.阮籍以青眼示嵇康,以白眼示嵇喜,表明他喜欢嵇康而厌恶嵇喜。

18.把文中横线的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

 

五、本大题1小题,共6分。

19.填充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1)__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2)布衾多年冷似铁,_________。

床头屋漏无干处,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冰泉冷涩弦凝绝,_________。

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_______;莲,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六、本大题3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20~22小题。

山中避雨

丰子恺

前天同了两女孩到西湖山中游玩,天忽下雨。

我们仓皇奔走,看见前方有一小庙,庙门口有三家村,其中一家是开小茶店而带卖香烟的。

我们趋之如归。

茶店虽小,茶也要一角钱一壶。

但在这时候,即使两角钱一壶,我们也不嫌贵了。

茶越冲越淡,雨越落越大。

最初因游山遇雨,觉得扫兴;这时候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我的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

所谓“山色空濛雨亦奇”,我于此体会了这种境界的好处。

然而两个女孩子不解这种趣味,她们坐在这小茶店里躲雨,只是怨天尤人,苦闷万状。

我无法把我所体验的境界为她们说明,也不愿使她们“大人化”而体验我所感的趣味。

茶博士坐在门口拉胡琴。

除雨声外,这是我们当时所闻的唯一的声音。

拉的是《梅花三弄》,虽然音阶摸得不大准确,拍子还拉得不错。

这好像是因为顾客稀少,他坐在门口拉这曲胡琴来代替收音机作广告的。

可惜他拉了一会就罢,使我们所闻的只是嘈杂而冗长的雨声。

为了安慰两个女孩子,我就去向茶博士借胡琴。

“你的胡琴借我弄弄好不好?

”他很客气地把胡琴递给我。

我借了胡琴回茶店,两个女孩很欢喜。

“你会拉的?

你会拉的?

”我就拉给她们看。

手法虽生,音阶还摸得准。

因为我小时候曾经请我家附近的柴主人阿庆教过《梅花三弄》,又请对面弄内一个裁缝司务大汉教过胡琴上的工尺。

阿庆的教法很特别,他只是拉《梅花三弄》给你听,却不教你工尺的曲谱。

他拉得很熟,但他不知工尺。

我对他的拉奏望洋兴叹,始终学他不来。

后来知道大汉识字,就请教他。

他把小工调、正工调的音阶位置写了一张纸给我,我的胡琴拉奏由此入门。

现在所以能够摸出正确的音阶者,一半由于以前略有摸violin①的经验,一半仍是根基于大汉的教授的。

在山中小茶店的雨窗下,我用胡琴从容地(因为快了要拉错)拉了种种西洋小曲。

两女孩和着了歌唱,好像是西湖上卖唱的,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来看。

一个女孩唱着《渔光曲》,要我用胡琴去和她。

我和着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

我曾经吃过七八年音乐教师饭,曾经用piano②伴奏过混声四部合唱,曾经弹过Beethoven的sonata③。

但是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

两部空黄包车拉过,被我们雇定了。

我付了茶钱,还了胡琴,辞别三家村的青年们,坐上车子。

油布遮盖我面前,看不见雨景。

我回味刚才的经验,觉得胡琴这种乐器很有意思。

Piano笨重如棺材,violin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用呢?

胡琴只要两三角钱一把,虽然音域没有violin之广,也尽够演奏寻常小曲;虽然音色不比violin优美,装配得法,其发音也还可听。

这种乐器在我国民间很流行,剃头店里有之,裁缝店里有之,江北船上有之,三家村里有之。

倘能多造几个简易而高尚的胡琴曲,使像《渔光曲》一般流行于民间,其艺术陶冶的效果,恐比学校的音乐课广大得多呢。

我离去三家村时,村里的青年们都送我上车,表示惜别。

我也觉得有些儿依依。

(曾经搪塞他们说:

“下星期再来!

”其实恐怕我此生不会再到这三家村里去吃茶且拉胡琴了。

)若没有胡琴的因缘,三家村里的青年对于我这路人有何惜别之情,而我又有何依依于这些萍水相逢的人呢?

古语云:

“乐以教和。

”我做了七八年音乐教师没有证实过这句话,不料这天在这荒村中实证了。

1935年秋日作。

(选自《丰子恺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有删改)

【注】①violin,小提琴。

②Piano,钢琴。

③Beethoven的sonata,贝多芬的奏鸣曲。

20.关于作者和两个女孩游山遇雨被阻的反应,下列描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遇雨不能游玩,作者一开始也感觉很扫兴。

B.作者觉得山中阻雨自有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

C.两个女孩一开始因游山不成在小店躲雨而怨天尤人、苦闷不堪。

D.通过雨中和琴歌唱,两个女孩子也对“山色空濛雨亦奇”的境界有了体悟。

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跟卖柴的阿庆学过《梅花三弄》,但并未学会。

B.作者跟裁缝店司务学过工尺,胡琴拉奏才开始入门。

C.作者当过七八年的音乐老师,所以抓起胡琴就能演奏。

D.从价格、音域、音色等方面比较,作者觉得胡琴比西洋乐器更适合中国人。

22.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文章末尾划线部分的理解。

(4分)

七、本大题3小题,共75分。

23.你带着相机想拍摄飞机上看到的云海,却被安排在三人座位的中间位置。

请你说一段话与靠窗的旅客协商换座位。

要求:

语言连贯、得体,不少于40字(含标点符号)。

(5分)

 

24.5月3日下午,2013级财会1班刘明(手机号码138xxxxxx66),在学校体育馆的看台上,丢失了一个红色腰包,里面有现金200余元以及身份证、银行卡等物品。

请拟一份寻物启事。

要求:

格式规范、内容完整、语言得体。

(10分)

 

25.阅读短文,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深泉学院,位于洛杉矶向北沙漠深处的一处荒野,两年学制,已有97年历史,是美国最特立独行的学校。

在这所学校里,除正常上课之外,每个学生都必须劳动,且平均每周要有不少于20小时的劳动时间,包括每天清早四点起床去挤奶、喂牲畜、驾拖拉机播种、搬木材、挖水渠、放牧牛羊、宰杀牲畜、做饭等等。

学生们同时也是厨师、是屠夫、是挤奶工、是牛仔……深泉学院的校训是──学习、劳动和自我管理。

你对上面的材料有怎样的理解和思考?

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014年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错选、多选的不给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6

17

20

21

A卷

A

A

D

A

B

D

A

B

C

C

C

B

C

D

D

C

D

C

14.王建诗触景生情,望月怀远,抒发了作者对亲人强烈的思念之情。

苏轼词借月亮的游走,写时光的流逝,抒发了作者人生短暂、好景不常的感慨。

18.阮籍素有救助世人(造福苍生)的志向,但恰逢魏晋交替时期,天下多变故,名士很少有保全(性命)的,阮籍因此不参与时事,于是常纵情饮酒(整日与酒相伴)。

钟会多次以当时政事来询问阮籍,想根据他的回答(对错)来使他获罪,(但是阮籍)都因大醉得以幸免。

19.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2)娇儿恶卧踏里裂雨脚如麻未断绝

(3)凝绝不通声暂歇此时无声胜有声

(4)花之富贵者也花之君子者也

22.乐以教和:

音乐能够陶冶情操,使人们在音乐中体会人与人之间应和谐相处。

作者与同游的女孩因雨被困荒野,因一把胡琴、几支胡琴曲以及雨中的和歌,一扫郁闷无聊,还与素昧平生的三家村青年结下了友谊。

音乐的感染力与教化功用由此可见。

23.有说明、商量的内容,语言连贯、得体。

示例:

先生,跟您商量件事儿。

我非常喜欢高空的云海景象,特意带了相机,想拍些照片。

能不能跟您换一下座位?

麻烦您了。

24.示例:

寻物启事

5月3日下午,本人在学校体育馆的看台上丢失了一个红色腰包,内有现金200余元以及身份证、银行卡等物品。

请捡到的同学联系本人(138xxxxxx66)或交到校保卫处。

重谢!

2013级财会1班刘明

2014年5月4日

 

25.等级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50分

 内容25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1)

符合题意

感情真挚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符合题意

感情真实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基本符合题意

感情基本真实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偏离题意

感情虚假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表达25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1)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书写工整

标点正确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书写较工整

标点正确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书写潦草

标点有个别错误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开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标点错误多

发展等级10分

 

一等(10-8)

二等(7-6)

三等(5-3)

四等(2-1)

立意深刻

材料丰富

语言有文采

见解、构思新颖

立意较深刻

材料较丰富

语言较有文采

见解、构思较新颖

立意略显深刻

材料略显丰富

语言略有表现力

见解、构思略有新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