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造岩矿物及其鉴定特征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69298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要造岩矿物及其鉴定特征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主要造岩矿物及其鉴定特征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主要造岩矿物及其鉴定特征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主要造岩矿物及其鉴定特征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主要造岩矿物及其鉴定特征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要造岩矿物及其鉴定特征主.docx

《主要造岩矿物及其鉴定特征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要造岩矿物及其鉴定特征主.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要造岩矿物及其鉴定特征主.docx

主要造岩矿物及其鉴定特征主

主要造岩矿物及其鉴定特征

?

?

?

1.石英,quartzX&”,”&Y

?

?

?

硅的氧化,物矿物成分为SiO2。

石英晶体常呈带尖顶的六方柱状,柱面上有横纹。

通常呈晶族或粒状、块状集合体。

纯净的石英无色透明,但大多因含微量色素离子或细分散色裹体而呈各种颜色,并使透明度降低。

玻璃光泽,断口常呈油脂光泽。

硬度7,比重2.65。

无解理,贝壳断口。

具强压电性及热电性。

石英因粒度、颜色、包裹体等的不同而有许多变种:

显晶质的有无色透明的水晶、紫色的紫水晶(俗称紫晶)、烟黄,烟褐至近于黑色的茶晶、烟晶或墨晶;浅黄色、透明的黄水晶;玫瑰红色的蔷薇石英(俗称芙蓉石);乳白色的乳石英。

因含赤铁矿或云母等鳞片状包裹体而呈斑点状闪光的砂金石。

隐晶质变种有:

纤维状微晶组成的石髓(玉髓);胶体成因的玛瑙;由石英交代纤维状的石棉而成的虎睛石等。

隐晶质变种由粒状微晶组成,常含其他矿物的混入物,不透明,主要有燧石,灰至黑色(俗称火石)。

碧玉,因含氧化铁杂质而呈暗红色或绿黄、青绿等色。

  石英是最重要的造岩矿物之一,在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中均有广泛分布。

大的石英晶体主要产于伟晶岩晶洞中;块状的常产于热液矿脉中;粒状石英是花岗岩、片麻岩和砂岩等许多岩石的主要矿物成分。

2.长石、feldspar

  长石是架状基形硅酸岩类矿物,包括三个基本类型:

钾长石、钠长石和钙长石。

钾长石中最常见的是正长石;以不同比例的钠长石和钙长石混熔而成的一系列矿物都称斜长石。

[1]正长石,rthoclase

正长石的化学成分是KAlSi3O8,晶体属单斜晶系的架状结构硅酸盐矿物。

单体为短柱状或厚板状晶体,集合体为致密块状。

肉红或浅黄、浅黄白色,玻璃光泽,解理面珍珠光泽,半透明。

两组解理(一组完全、一组中等)相交成90°,硬度6,比重2.56-2.58。

900℃以上生成的无色透明长石称透长石。

正长石广泛分布于酸性和碱性成分的岩浆岩、火山碎屑岩中,在钾长片麻岩和花岗混合岩以及长石砂岩和硬砂岩中也有分布。

[2]斜长石,plagioclase

 化学式为Na1-xCax[(Al1+xSi3-x)O8,(x=0,1),由钠长石(Ab)分子Na[AlSi3O8]和钙长石(An)分子Ca[Al2Si2O8]两种组分组成的类质同象系列矿物的总称。

按两种组分含量比例的不同分为6个矿物种:

钠长石(An0~10?

Ab100~90)、奥长石(又称更长石,An10~30?

Ab90~70)、中长石(An30~50?

Ab70~50)、拉长石(An50~70?

Ab50~30)、培长石(An70~90?

Ab30~10)和钙长石(An90~100?

?

Ab10~0)。

  按它们的SiO2含量由高到低还可划分为酸性斜长石(钠长石、奥长石?

)、中性斜长石(中长石)、基性斜长石(拉长石、培长石和钙长石)。

   斜长石属三斜晶系,晶体呈板状或扁柱状。

集合体呈粒状或块状。

白色至暗灰色,有些呈微浅蓝色或浅绿色,玻璃光泽、半透明,两组解理(一组完全、一组中等)相交成86°,硬度6~6.5,比重2.61~2.76。

鉴别需借助偏光显微镜。

斜长石占全部长石总量的70%,广泛分布于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碎屑岩中。

不同种的斜长石分别存在于酸性、中性和基性火成岩中;钠长石是碱性火成岩的重要矿物成分。

  3.云母,mica

钾、铝、镁、铁、锂等层状结构铝硅酸盐的总称。

普遍存在多型性?

?

,其中属单斜晶系者常见,其次为三方晶系,其余少见。

云母族矿物中最常见的矿物种有黑云母K(Mg,Fe)3?

[AlSi3O10](OH,F)?

2、白云母KAl2[AlSi3O10](OH,F)?

2、金云母KMg3?

[AlSi3O10](F,?

OH)?

2、锂云母K(Li,Al)?

3[Si,Al)4O10](F,?

OH)?

2等。

(1)白云母,muscovite

化学式为KAl2[AlSi3O10](OH,F)?

,通常呈板状或片状,外形成假六方形或菱形,有时单体呈锥形柱状;白云母一般无色。

有时是浅黄、灰、绿、红和棕褐色等。

晶体呈玻璃光泽,解理面呈珍珠光泽;硬度2.5~3,比重2.76~3.10。

白云母主要分布于酸性岩浆岩及伟晶岩中,在云英岩、片岩、片麻岩中也常见。

(2)黑云母,biotite

化学式为K(Mg,Fe)3?

[AlSi3O10](OH,F)?

2,呈假六方板状、短柱状或角锥状,颜色为黑色、深褐色,有时带浅红、浅绿或其它色调,含钛高的呈浅红褐色,富含高价铁则呈绿色,透明至不透明,玻璃光泽,黑色则呈半金属光泽;硬度2~3,比重3.02~3.12。

黑云母在变质岩、岩浆侵入岩及伟晶岩中都有产出

4.普通角闪石,hornblende

化学成分为(Ca,Na)2-3(Mg2+,Fe2+,Fe3+,Al3+)5[(Al,Si)4o11](oH)2,晶体属单斜晶系的双链状结构硅酸盐矿物。

晶体呈长柱状或针状,横断面为近菱形的六边体,集合体常呈粒状、针状、纤维状或块状。

绿黑至黑色,条痕浅灰绿色,玻璃光泽,近乎不透明。

两组柱面解理完全,交角为124°或56°。

硬度5-6,比重3.1-3.4。

普通角闪石是岩浆岩和变质岩的主要造岩矿物。

5.普通辉石,Pyroxene

普通辉石的化学成分为(Ca,Na)(Mg,Fe,Al,Ti)[(Si,Al)2O6],晶体属单斜晶系的单链状结构硅酸盐矿物。

短柱状,横断面近八边体,集合体常为粒状、放射状或块状。

绿黑至黑色,条痕无色至浅灰绿色,玻璃光泽(风化面光泽暗淡),近乎不透明。

两组柱面中等解理,相交近直角(87°或93°)。

断口呈参差状或贝壳状,硬度5-6,比重3.23-3.52。

?

普通辉石是岩浆岩、尤其是基性岩、超基性岩中很常见的一种造岩矿物,在月岩中也很丰富,变质岩中偶有出现。

?

?

?

6、橄榄石,olivine

化学式为(Mg,Fe)2(SiO4),单晶呈短柱状,晶体属正交(斜方)晶系的一族岛状结构硅酸盐矿物,晶体呈短柱状,常呈粒状或块状集合体;浅黄绿至橄揽绿色,晶面玻璃光泽,透明~半透明,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中等~不完全解理,断口呈贝壳状;硬度6.5~7,比重3.3~3.5,具脆性。

橄榄石是组成上地幔的主要矿物,也是陨石和月岩的主要矿物成分。

它作为主要造岩矿物常见于基性和超基性岩浆岩中。

镁橄榄石还可产于镁夕卡岩中。

橄榄石受热液作用蚀变变成蛇纹石。

透明色美的橄榄石可作宝石。

7.方解石,calcite

 化学式为CaCO3,三方晶系,晶形多种多样,常见复三方偏三角面体或菱面体与六方柱的聚形。

聚片双晶常见。

集合体常呈晶簇状、粒状、致密块状、土状、多孔状、鲕状、纤维状、钟乳状等。

白色或无色,有时被铁、锰等杂质元素染成浅黄、浅红、褐黑等各种颜色。

玻璃光泽。

具平行菱面体的完全解理。

硬度3。

比重2.6~2.9。

遇冷稀盐酸即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而剧烈起泡。

方解石是分布最广的矿物之一。

在海相沉积条件下能形成巨厚的石灰岩层;或从矿泉中沉积形成石灰华;在岩浆、热液等内生作用过程中也是很常见的矿物。

方解石是组成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和大理岩的主要矿物成分。

 8.白云石,dolomite

?

化学成分为CaMg[CO3]2。

常有铁、锰等类质同象代替镁。

当铁或锰原子数超过镁时,称为铁白云石或锰白云石。

三方晶系,晶体呈菱面体,晶面常弯曲成马鞍状,集合体通常呈粒状。

纯者为白色,因含其它元素有时呈灰色、灰绿、灰黄、粉红等色,风化后呈褐色。

玻璃光泽。

菱面体三组完全解理、性脆。

硬度3.5~4。

比重2.85~3.2。

遇冷稀盐酸时缓慢起泡。

  

白云石是组成白云岩的主要矿物。

海相沉积成因的白云岩常与菱铁矿层、石灰岩层成互层产出。

在湖相沉积物中,白云石与石膏、硬石膏、石盐、?

钾石盐等共生。

热液中可直接结晶形成白云石,也可由含镁的热水溶液交代石灰岩或白云质灰岩而形成。

?

9.硬石膏,anhydrite、石膏Gypsum

硬石膏和石膏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的含水硫酸盐矿物。

硬石膏的化学组成为Ca[SO4],晶体呈柱状或厚板状;集合体呈块状或纤维状。

无色、白色,或因含杂质而呈浅灰色、浅蓝色或浅红色,玻璃光泽,纤维状者呈丝绢光泽。

具三组相互垂直的解理,硬度3~3.5,比重2.8~3。

硬石膏遇水易生成石膏,同时体积膨胀30%,对工程建筑有严重危害。

石膏为含水硫酸盐矿物。

成分为Ca[SO4]?

·2H2O。

单斜晶系,晶体呈板状,少数呈柱状,常见燕尾形双晶。

白色至灰色,因含杂质而呈浅黄、浅褐等色。

玻璃光泽。

解理完全,解理面显珍珠光泽。

薄片具挠性,莫氏硬度1.5~2,比重2.3。

石膏呈多种形态产出:

无色透明的晶体称透石膏;雪白色、半透明的细粒块体称雪花石膏;纤维状集合体并具丝绢光泽的称纤维石膏;光泽暗淡的疏松土状集合体称土石膏。

 

石膏和硬石膏主要由化学沉积作用形成。

泻湖盆地中沉积的石膏层,规模巨大,常与石盐和钾石盐等共生。

10.高岭石,kaolinite

化学组成为Al4〔Si4O10〕(OH)8的层状结构的硅酸盐粘土矿物。

因最早发现于中国景德镇高岭林而得名。

三斜晶系,结晶度良好的高岭石成有序结构,一般呈假六方片状晶体;结晶度差的多呈椭圆形或不规则状,通常呈致密或疏松块状集合体产出。

一般为白色,含杂质时呈米色。

底面解理完全。

解理面显珍珠光泽,块状的光泽暗淡。

硬度2~2.5。

比重2.60~2.63。

吸水性强、粘舌,浸水具有可塑性,干土块具粗糙感。

高岭石是组成高岭土的主要矿物成分,可以通过风化作用、沉积作用和热液蚀变作用形成。

?

?

?

?

?

?

?

?

11.黄铁矿,pyrite

?

?

?

?

?

?

铁的硫化物(FeS2)矿物,晶体属等轴晶系,单晶呈立方体、八面体、五角十二面体,集合体为粒状、浸染状或块状,晶面上有条纹;铜黄色;条痕绿黑色;强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断口参差状;硬度6~6.5,比重4.9~5.2;岩石中的黄铁矿易氧化分解成铁的氧化物和硫酸,从而对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物产生腐蚀作用。

黄铁矿是分布最广泛的硫化物矿物,在各类岩石中都可出现。

12、滑石,talc

?

?

成分为Mg3[Si4O10](OH)?

2的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

晶体属三斜晶系,假六方片状单晶少见,常呈致密块状、叶片状、纤维状或放射状集合体。

白色或灰白色,常因含Fe、Mn、Ni等杂质而被染成各种颜色,条痕常为白色。

硬度1。

底面解理完全,解理面上呈珍珠光泽。

具滑腻感。

比重2.58~2.83。

有滑感,绝热及绝缘性强。

?

?

滑石是热液蚀变矿物。

富镁矿物经热液蚀变常变为滑石,蛇纹石化橄榄岩在晚期酸性侵入体的热水溶液及?

?

CO2的作用下,也可形成滑石。

13、绿泥石,chlorite

?

?

绿泥石化学组成可表示为Y3?

[Z4O10](OH)2·Y3(OH)6,化学式中Y主要代表Mg、Fe2+、Al和Fe3+;Z主要是Si和Al,偶尔可以是Fe3+或B3+,是一族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

通常所称的绿泥石,往往指其中主要为Mg和Fe的矿物种,即斜绿泥石、鲕绿泥石等。

绿泥石多型发育,多型的种类与其成分的变化和形成条件有关。

绿泥石晶体属单斜、三斜或正交(斜方)晶系,晶体呈假六方片状或板状,薄片具挠性;集合体呈鳞片状、土状。

颜色随含铁量的多少呈深浅不同的绿色。

玻璃光泽至无光泽,解理面可呈珍珠光泽,比重2.6~3.3,硬度2~3。

?

?

?

?

?

?

绿泥石主要是中、低温热液作用,浅变质作用和沉积作用的产物。

在岩浆岩中,绿泥石多是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蚀变的产物。

?

14、石榴子石,garnet

石榴子石是一族岛状结构硅酸盐矿物的总称。

化学通式为A3B2[SiO4]?

3。

化学式中A代表二价阳离子,主要有镁、铁、锰和钙等;B代表三价阳离子,主要有铝、铁、铬、钛等。

B组阳离子间因半径相似而常有类质同象代替,A组阳离子因Ca2+的半径较大,难以被Mg2+、Fe2+、Mn2+等所代替。

因此,石榴子石按成分特征,通常分为铝系和钙系两个系列。

?

?

?

?

?

?

石榴子石晶体多呈菱形十二面体或四角三八面体。

集合体呈粒状。

石榴子石的颜色随成分而异,比重也不同。

玻璃光泽,硬度6.5~7.5。

色彩美丽而透明者可作为宝石,如镁铝榴石,翠榴石(为含微量Cr3+的钙铝榴石,颜色翠绿)。

无解理,断口参差状,玻璃光泽至金刚光泽,断口为油脂光泽,半透明。

硬度6.5~7.5,比重3.32~4.19。

性脆。

  镁铝榴石主要产于基性岩和超基性岩中。

铁铝榴石常见于片岩和片麻岩中。

钙铝榴石和钙铁榴石是矽卡岩的主要矿物。

钙铬榴石产于超基性岩中。

15、蛇纹石,serpentine

  蛇纹石是一族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的总称。

化学组成为Mg6[Si4O10](OH)8。

常含铝、铁、镍、钴?

单体少见,集合体通常呈致密块状、细条片状、叶片状或纤维状;呈纤维状集合体的纤维蛇纹石称蛇纹石石棉或温石棉。

蛇纹石一般呈绿色,但色调变化较大,常具有青绿相间的蛇皮状斑纹,条痕白色,块状蛇纹石呈油脂光泽或蜡状光泽;纤维状蛇纹石呈丝绢光泽。

硬度2.5~3.5。

比重约2.5左右。

除纤蛇纹石外,具完全的底面解理,稍具滑感。

蛇纹石主要是超基性岩或镁质碳酸岩中富镁矿物经热液交代变质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