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工程硕士专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68835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科技大学工程硕士专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北京科技大学工程硕士专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北京科技大学工程硕士专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北京科技大学工程硕士专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北京科技大学工程硕士专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科技大学工程硕士专业.docx

《北京科技大学工程硕士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科技大学工程硕士专业.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科技大学工程硕士专业.docx

北京科技大学工程硕士专业

 

北京科技大学

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BEIJING

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及

招收专业学位领域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于1952年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系科组建而成,现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

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

2006年,学校成为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

建校六十多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16余万人,大部分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尤其是冶金、材料行业的栋梁和骨干。

党和国家领导人罗干、刘淇、徐匡迪、黄孟复、范长龙、郭声琨、刘晓峰等都曾在校学习,另有36名校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大批校友走上了省长、市长的领导岗位,一大批校友担任鞍钢等国家特大型企业以及北大方正等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

学校被誉为“钢铁摇篮”。

学校位于高校云集的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占地约80.39万平方米(包括管庄校区),校舍建筑总面积97万平方米(包括管庄校区)。

学校现有1个国家科学中心,2个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3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

特别是2007年,学校作为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牵头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并负责筹建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

图书馆藏书175万余册。

定期出版《北京科技大学学报》、《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nternationalJournalofMinerals,MetallurgyandMaterials》、《思想教育研究》、《物流技术与应用》、《金属世界》、《粉末冶金技术》等重要学术刊物。

学校由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数理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东凌经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等工程师学院,远程与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以及研究生院、体育部、管庄校区、天津学院、延庆分校组成。

现有18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73个博士学科点,121个硕士学科点,另有MBA(含EMBA)、MPA、法律硕士、会计硕士、翻译硕士和20个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8个本科专业。

学校冶金、材料、矿业、科技史4个全国一级重点学科学术水平蜚声中外(据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结果,科技史排名全国第1,冶金、材料第2,矿业第3);安全、机械、热能等学科享有盛誉;控制、力学、计算机、物理、化学、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一批学科具有雄厚实力;一批新兴学科,如软件工程、环境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等焕发出勃勃生机。

2013年10月,全日制在校生2.3万余人,其中本专科生13063人,各类研究生9717人(其中博士生2838人、硕士生6879人),外国留学生857人;成人教育学院学生7651人,远程教育学生15313人。

在站博士后182人。

已形成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本专科、高职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多层次、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

教职工总数2896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职工441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职工730人,其中专任教师1791人。

专任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双聘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973”项目首席专家3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9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4人,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4人、讲座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04人。

学校的科研实力十分雄厚。

1978年至2013年12月底,共申请专利4058项,授权专利2182项;有100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委级等各种奖励,其中国家级奖励158项。

1999年教育部编辑的《中国高等学校科技50年高校获奖重大成果一览表》中收录北京科技大学12项重大科研成果,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据教育部统计,1978~2011年,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列全国高校第4。

近几年学校“大型深凹露天矿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研究”、“流射沸腾冷却强化多功能淬火控冷装备与工艺开发及创新”、“钢铁材料及制品大气腐蚀数据积累、规律和共享服务”、“宽带钢热连轧生产成套关键技术与应用”、“复杂破碎条件下露天-地下联合高效开采关键技术”、“特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渗流理论和开发方法研究及应用”、“大型铝合金型材挤压成套工模具设计制造技术与应用”等大批科研成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2013年发布数据,2012年学校师生发表论文被“SCIE”、“EI”收录数量分别居全国高校第36位和25位。

学校不断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与国内100多个省市区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

同时,学校瞄准世界前沿,加强国际合作,先后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英国牛津大学等130余所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

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学校学生在历年国家及北京市的各种竞赛中多次获得殊荣,特别是学校每年被评为全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学生代表队在全国第一至六届机器人电视大赛中稳居前三甲,两次获得冠军,于2005年参加亚太地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获得亚军。

学校同时高度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努力营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先后被授予“北京市文明校园”、“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校”及“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等光荣称号。

学校的体育竞技水平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在北京乃至全国享有盛誉,涌现了一批以李敏宽、楼大鹏为代表的国家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官员。

学生田径代表队在全国及北京市高校竞赛中数度摘桂;女篮代表队在北京市高校联赛中连续12次夺冠,并于2005年挺进CUBA全国八强。

学校目前拥有约8.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体育场地。

学校体育馆作为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竞赛场馆,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会柔道、跆拳道,残奥会轮椅篮球、轮椅橄榄球四项赛事,学校体育馆团队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今天,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师生正满怀信心,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把北京科技大学建设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规模适度,特色突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而奋进。

 

北京科技大学

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类别

2014年我校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包括:

工程硕士(代码:

085200)、公共管理硕士(MPA,代码:

125200)。

其中工程硕士在19个工程领域招生:

机械工程(085201)、仪器仪表工程(085203)、材料工程(085204)、冶金工程(085205)、动力工程(085206)、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控制工程(085210)、计算机技术(085211)、软件工程(085212)、建筑与土木工程(085213)、化学工程(085216)、地质工程(085217)、矿业工程(085218)、安全工程(085224)、环境工程(085229)、车辆工程(085234)、工业工程(085236)、项目管理(085239)、物流工程(085240)。

二、招生计划

2014年我校工程硕士招生计划为360人,公共管理硕士招生计划为50人。

三、报考条件

1.工程硕士

2011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学士学位,或者2010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本科毕业证书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以及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录取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不超过本校当年录取总人数的10%)。

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的,须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报考集成电路工程、软件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的,须修完研究生课程并结合集成电路工程或软件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2.公共管理硕士(MPA)

2011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人员。

重点招收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人员(非政府部门管理人员录取比例不超过本校当年录取人数的20%)。

符合报考条件的政府部门管理人员,考生资格审查表除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外,还须按照国家公务员局的统一要求,经省级人事部门审查盖章。

三、报名方法

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考生于6月20日—7月10日访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网址:

),登录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考生登录入口:

考生于7月11日—14日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护照)、满足报考条件的最高学历、学位证书以及《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到各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核验并确认报名信息。

报名信息经考生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

考生可于10月16日后登录信息平台下载准考证。

四、考试科目及方式

1.工程硕士

(1)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专业考试,共计2门。

(2)GCT实行全国联考,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

(3)专业考试由我校自行组织。

报考我校的考生,GCT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后方可参加专业考试,专业考试分笔试、面试二部分,具体专业考试科目见“北京科技大学招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附件1)。

2.公共管理硕士(MPA)

(1)政治理论、英语、公共管理综合能力测试(含公共管理基础、语文、数学、逻辑),共计3门。

(2)英语、公共管理综合能力测试实行全国联考,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

(3)政治理论由我校自行组织考试,报考我校考生,成绩达到我校合格分数线后方可参加复试。

五、考试大纲

1.全国联考考试大纲

代码

类别名称

联考科目

考试大纲

085200

工程硕士

GCT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25200

公共管理硕士

英语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大纲》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公共管理综合能力测试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版)

2.专业考试大纲

见“北京科技大学招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附件1)及“北京科技大学招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考试科目参考书”(附件2)。

六、考试时间

1.全国联考时间

10月26日8:

30-11:

30

10月26日14:

30-17:

00

工程硕士

GCT

——

公共管理硕士

公共管理综合能力测试

英语

2.我校组织考试时间

专业考试(工程硕士)及政治理论考试(MPA)将于2014年12月底进行,具体时间将在我校网站

七、资格审查

全国联考成绩发布后,达到我校复试要求的考生登录信息平台,下载本人《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由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对其所填写的内容进行审查确认,填写推荐意见,并在其照片和推荐意见上加盖公章。

考生在复试阶段持资格审查表、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满足报考条件的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学历证明材料(获取方法见附件3)等到我校各相应学院进行资格审查(学院再提交相应材料到学校进行审查)。

不符合报名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我校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及所在单位负责。

八、录取工作

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录取工作由我校自行组织,录取分数线由我校根据国务院学位办指导精神及报考实际情况自行划定,择优录取。

九、培养方式

学制2.5年。

实行在职不离岗的培养方式,其中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得少于半年或500学时,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主要利用假期或周末集中授课(合作办班单位教学地点与授课时间由双方协商确定),撰写学位论文时间不得少于1年。

完成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课程的学习,取得学分且通过论文答辩者,颁发专业学位证书。

十、其它事宜

1.工程硕士仅限与企业合作办班生源报考,不接受个人报名。

2.2014年全国联考各科目考试成绩一次有效。

3.收费标准:

工程硕士学费由合作办班单位与我校协商确定;公共管理硕士学费标准为23000元/年。

 

附件1:

北京科技大学招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

工程领域名称及代码

外语语种

专业考试科目

备注

010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

英语、日语、俄语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综合

岩土工程方向选做“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部分

结构工程方向选做“混凝土结构”部分

085217地质工程

英语、日语、俄语

工程地质学

085218矿业工程

英语

矿业工程专业综合

采矿工程方向选做“地质学”或“采矿学”部分

矿物加工工程方向选做“选矿学”部分

085224安全工程

英语、日语、俄语、德语

安全原理

085229环境工程

英语

水处理原理

020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085205冶金工程

英语、日语、俄语

冶金工程综合

考生可选做“钢铁冶金学”部分或“有色金属冶金学”部分

085229环境工程

英语、日语、俄语

环境工程综合

考生可选做“冶金物理化学”部分或“环境工程”部分

030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85204材料工程

英语、日语、俄语、德语

金属学

040机械工程学院

085201机械工程

英语、日语

机械原理

085206动力工程

英语

传热学

085234车辆工程

英语、日语、俄语

专业综合

电工技术、汽车理论各占50%

085240物流工程

英语

现代生产管理

050自动化学院

085203仪器仪表工程

英语、日语

电路及数字电子技术

电路占70%,数字电子技术占30%

085210控制工程

英语

电路及数字电子技术

同上

060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

英语

通信原理

085211计算机技术

英语

数据结构

085212软件工程

英语

软件工程

070数理学院

085212软件工程

英语

数据结构

080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085216化学工程

英语

无机化学

090东凌经济管理学院

085236工业工程

英语

系统工程基础

085239项目管理

英语

统计学基础

 

附件2:

北京科技大学

招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考试科目参考书

工程领域名称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作者

出版单位

建筑与土木工程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综合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三版)

赵明华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土力学》

李广信

清华大学出版社

《基础工程》(第二版)

周景星,李广信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

《混凝土结构》(第二版)

叶列平

清华大学出版社

地质工程

工程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

胡广韬,杨文远

地质出版社

矿业工程

矿业工程专业综合

《地质学》(第四版)

徐九华,谢玉玲等

冶金工业出版社

《采矿学》

王青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资源加工学》

王淀佐

科学出版社

安全工程

安全原理

《安全学原理》

金龙哲、杨继星

冶金工业出版社

环境工程

水处理原理

《水污染控制工程》

孙体昌、娄金生

机械工业出版社

环境工程综合

《环境化学》

戴数桂

高等教育出版社

《冶金传输原理》

张先跃

冶金工业出版社

《环境工程》

蒋展鹏

清华大学出版社

冶金工程

冶金工程综合

《钢铁冶金原理》

黄希祜

冶金工业出版社

《钢铁冶金学》炼铁部分

王筱留

冶金工业出版社

《钢铁冶金学》炼钢部分

陈家祥

冶金工业出版社

《有色金属冶金学》

邱竹贤

冶金工业出版社

材料工程

金属学

《金属学》(第一至第九章)

宋维锡

冶金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程

机械原理

《机械原理教程》

申永胜

清华大学

动力工程

传热学

《传热学》第四版

陶文铨,杨世铭

高等教育出版社

车辆工程

专业综合(电工技术、汽车理论各占50%)

《电工学》上、下册

秦曾瑝

高等教育出版社

《汽车理论》

余志生

机械出版社

物流工程

现代生产管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

陈荣秋、马士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仪表工程

电路及数字电子技术

《电路》(第五版)

邱关源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第五版)

阎石

高等教育出版社

控制工程

电路及数字电子技

《电路》(第五版)

邱关源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第五版)

阎石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子与通信工程

通信原理

《通信原理》

周炯槃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技术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

夏克俭

国防工业出版社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

张海藩

清华大学出版社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

夏克俭

国防工业出版社

化学工程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第五版)

大连理工大学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工业工程

系统工程基础

《系统工程》

汪应洛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三版)

项目管理

统计学基础

《新编统计学教程》

胡波

科学出版社

 

附件3:

学历证明材料获取方法

1.获得国内学历文凭的考生

登陆“学信网”,通过“在线验证”方法,获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并打印纸质版,申请网址:

若无法获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即“在线验证”未通过),考生必须进行书面学历认证。

详见网址:

特别提示:

通常,书面学历认证可在30个工作日内(不含节假日、双休日)完成,军校学历认证历时稍长。

请考生尽早核实自己的学历,如需进行书面认证,请尽早提交申请,以免影响参加复试和录取!

2.获得国外学历文凭的考生

获得国外文凭的考生,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获取《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方法详见中国留学网:

无法提交上述证明材料者,不能参加复试。

对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不予录取。

 

附件4:

北京科技大学

招收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简介

公共管理硕士(MPA)是我国根据新形势下社会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的要求,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公共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国家公务员队伍,在一些重点院校新开设的专业学位。

北京科技大学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举办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的24所院校之一,学校自2001年起开始招生,于2006年11月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教学合格评估,取得了优秀成绩。

培养目标:

该专业主要为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德才兼备,具有现代化公共管理思维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的分析方法与技术,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的要求。

研究方向:

政府管理与政治发展、公共政策分析、公共人力资源与绩效管理、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科技政策与管理等。

教学方法:

MPA教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做到既把握公共管理学科前沿,又密切结合工作实际。

在此基础上不断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以案例教学为主,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不断收集新信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学生在新形势下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积极采用问题导向学习、合作学习、团队学习等方式以及计算机模拟教学、项目教学、研讨式教学、到政府和公共部门实习与访问、邀请政府官员演讲或座谈等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学制安排:

学习期限2.5-4年,每年集中2-3次,每次集中2周左右时间学习;也可以周末上课。

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总和不少于半年。

课程设置:

1.核心课程:

英语、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经济学、政治学、宪法与行政法、社会研究方法等。

2.专业方向课程:

公共组织理论、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科技政策与管理、部门公共政策研究、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教育管理与政策、公共危机管理与决策、人力资源测评方法与技术、国家公务员制度、公共行政伦理、中国行政改革与发展、电子政务、社会工作与福利服务、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社区工作与社区发展等。

3.选修课程:

现代领导方法与艺术、项目管理与评估、政府公共关系学、区域经济学、政府与企业关系、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非营利组织管理、社区建设与管理等。

 

文法学院简介

文法学院是北京科技大学覆盖学科门类最广泛的学院,包含法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学、公共管理等多个学科。

学院始建于1995年4月,前身是北京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系。

学院的办学方针是:

努力发展学科,全面提高质量,为社会公共教育服务。

几年来,学院积极倡导“宽容与和谐”、“学习与研究”的精神,力争做到教学与科研并重,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并进,努力在理工科大学开辟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事业,逐步形成学院自身的办学特色。

文法学院设有公共管理系、法律系、社会学系、艺术教育中心等教学研究单位;此外,由学院代管的教学科研机构有:

北京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基地、公共管理(MPA)教学管理中心、法律硕士(JM)教学管理中心等。

学院已形成从本科到博士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