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065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某县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某县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某县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某县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县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总结.docx

《某县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总结.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县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总结.docx

某县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总结

某县20xx年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总结

某县20xx年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总结

为提高玉米生产科技措施到位率和实施质量,确保20xx年全县粮食生产播种面积,充分发挥样板的“以点带面”作用。

根据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的“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和《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20xx年全省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方案的通知》、《XX市农业局关于切实抓好20xx年大春农作物生产的指导意见》、《XX市农业局关于印发20xx年主要科技增粮措施实施方案的通知》、《XX县人民政府关于抓好20xx年大春生产的意见》和《XX县农业局关于印发XX县粮油糖高产创建及间套种技术措施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20xx年我县在甘庄街道办事处、因远镇和曼来镇实施玉米高产创建活动。

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项目区党委、政府的积极支持、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户的积极配合下,通过采取推广优质良种,抓好地膜覆盖栽培、规范化栽培、配方施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措施,20xx年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的面积、产量、技术措施到位率等各项指标均达到了预期目标。

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目标任务

1、“百亩核心区”300亩。

即甘庄街道办事处铜厂冲村委会四组100亩,因远镇安定社区土塘村民小组100亩,曼来镇韩家寨村委会毛草地村民小组100亩,单产指标750公斤。

2、“千亩展示片”3000亩。

即铜厂冲村委会1000亩,安定社区1000亩,韩家寨村委会1000亩;单产指标700公斤。

3、“万亩示范区”30000亩。

即甘庄街道办事处的铜厂冲、青龙厂、它克等村委会10000亩,因远镇的因远、北泽、安定、卡腊、车垤等村委会10000亩,曼来镇的韩家寨、旦弓、团田、红旗、南溪、平昌、阿龙甫村委会等村委会10000亩;单产指标650公斤以上。

二、项目布局

20xx年,XX县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示范区集中布局在甘庄街道办事处、因远镇和曼来镇,共涉及29个村委会、200个村民小组、16066户34584人,总规划面积33300亩。

其中:

甘庄万亩示范片区涉及甘庄街道办事处的铜厂冲、青龙厂、它克等9个村委会、81个村民小组,涉及农户数517户13161人,规划面积11100亩;因远万亩示范片区涉及因远镇的因远、北泽、安定、卡腊、车垤等8个村委会、35个村民小组,涉及农户数7790户12123人,规划面积11100亩;曼来万亩示范片区涉及曼来镇的韩家寨、旦弓、南溪、新光、大田房、农场田、东峨、团田、红旗、平昌、阿龙甫等12个村委会村委会、84个村民小组,涉及农户数3100户9300人,规划面积11100亩。

三、实施结果

(一)、示范面积完成情况

20xx年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实际完成面积39428亩,即甘庄街道办事处铜厂冲片区12761亩、因远片区12320亩、曼来片区14347亩;比目标任务数超额完成6128亩,完成任务数的118.39%。

其中:

1、完成“百亩核心区”647亩。

即铜厂冲村委会150亩、安定社区100亩、韩家寨村委会397亩,比计划数超额完成347亩,完成指标任务的215.6%。

2、完成“千亩展示片”3510亩。

即铜厂冲村委会1051亩、安定社区1010亩、韩家寨村委会1450亩,比计划数超额完成510亩,完成指标任务的117%。

3、完成“万亩示范区”32530亩,比计划数超额完成2530亩,完成指标任务的108.4%。

其中铜厂冲片区完成11560亩,超额完成1560亩,占任务指标的115.6%;因远片区完成11210亩,超额完成1210亩,占任务指标的112.1%;曼来片区完成12500亩,超额完成2500亩,占任务指标的125%。

、产量完成情况

20xx年9月16-17日,受云南省粮食作物高产创建和间套种技术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由XX市农业组织相关专家对XX县部级和省级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进行了测产验收。

专家组在听取有关情况介绍基础上,根据农业部《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进行测产验收。

专家组在听取了XX县项目组关于项目实施及自测情况的汇报,查验了甘庄街道办铜厂冲片区、因远片区和曼来片区3个玉米万亩示范区工作情况及档案,察看了万亩示范区玉米长势,确定选择甘庄街道办铜厂冲、因远和曼来3个片区的铜厂冲村委会四小组、安定村委会土塘、新寨、大甸索村民小组和韩家寨村委会毛草地村民小组的万亩示范区进行实测。

按百亩核心区、千亩展示片、万亩示范区和非示范区四个层次,对每个层次随机抽取好、中、差各1块共36块地进行实收测产。

36个实测地块面积2697.05平方米,四种类型田块实测产量按好、中、差权重比例经加权平均计算产量:

、云玉米076片百亩核心区150亩,平均单产761.87公斤;千亩片1051亩,平均单产720.11公斤;万亩区11560亩,平均单产660.92公斤;非示范区340亩,平均单产574.3公斤。

示范区综合平均亩产666.99公斤,比非示范区增92.69公斤,增16.14%。

云玉米076片百亩核心区100亩,平均单产768.65公斤;千亩片1010亩,平均单产726.98公斤;万亩区11210亩,平均单产668.37公斤;非示范区1158亩,平均单产459.4公斤。

示范区综合平均亩产673.98公斤,比非示范区增214.58公斤,增46.71%。

、云玉米076片百亩核心区397亩,平均单产767.34公斤;千亩片1450亩,平均单产720.24公斤;万亩区14347亩,平均单产677.93公斤;非示范区1105亩,平均单产367.94公斤。

示范区综合平均亩产666.31公斤,比非示范区增309.98公斤,增84.25%。

专家组认定,XX县20xx年3个万亩玉米示范片39428亩,平均产量为666.19公斤/亩,比当年相邻近非示范区玉米平均产量435.58公斤亩增产230.61公斤,增52.9%,完成了下达的玉米高产创建示范任务。

XX县3个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一致通过专家验收。

四、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组织措施

1、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20xx年全省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方案的通知》、《XX市农业局关于切实抓好20xx年大春农作物生产的指导意见》、《XX市农业局关于印发20xx年主要科技增粮措施实施方案的通知》、《XX县人民政府关于抓好20xx年大春生产的意见》和《XX县农业局关于印发XX县粮油糖高产创建及间套种技术措施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了我县实际,拟定了《XX县20xx年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2、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领导。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的总体布署,切实抓好我县粮食、油菜、甘蔗高产创建活动及间套种技术的组织实施工作,确保食粮和食糖安全,县人民政府成立了XX县粮油糖高产创建及间套种技术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

封志荣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

胥春云县政府办副主任

杨连松县农业局局长

成员:

李现明县农业局副局长、县糖办主任

张忙波县农业局副局长

白献红因远镇人民政府镇长

王里成那诺乡人民政府乡长

王森羊街乡人民政府乡长

李龙武甘庄街道办事处主任

张锐红光农场场长

白福玉县农业局种植业科科长

陈亮新县农技术推广站站长

周阿文县种子管理站站长

领导小组下设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实施组,由县农技推广站站长陈亮新担任组长,县农技推广站农艺师封军华为副组长,成员由县农技推广站高级农艺师孙立红、县农技推广站农艺师杨顺发、县种子管理站农艺师郑成福、甘庄街道办事处农业技术农机工作站长师俪源、因远镇农业农机工作站站长王斌、曼来镇农技农机工作站站长董军忠等组成,XX市农科院安正云为指导专家。

3、明确责任,各司其职。

在具体实施中,县种子站、土肥站、植保站、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机站等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司其职,分兵把口,提供了种子、栽培管理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预警监测和防治技术、对口农药调供、抗旱栽培的塑料薄膜、玉米营养盘、遮阴网的调供,抗旱保苗运水浇苗,机耕机耙等服务,确保了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

按照“县有技术专家、乡有技术骨干,村有技术能人,社有技术明白人”和“工作措施到村,上下联动到户,技术指导到田,技术培训到人”的要求,共组织了县、镇、村科技人员50人(其中县级12人、镇级11人、村级农科员27人)、农民科技示范户65户。

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4、实行“五定二包”责任制。

定人、定面积、定点、定绩效、定职责,包技术落实到户、包病虫害防治的责任制。

一是实行高产创建责任到人、责任到片;二是强化科技培训,技术落实到户;三是强化科技措施,组装高产栽培技术。

在高产创建过程坚持高产创建与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相结合,认真落实抗旱栽培技术、配方施肥、科学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形成了“品种良种化、种植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的格局。

5、做好技物配套服务工作。

为确保玉米高产创建活动落到实处,领导小组及各责任单位及时协调资金,组织有关人员及时落实农用物资,积极协调调供玉米种子1025公斤,地膜925公斤,尿素30000公斤,过磷酸钙33750公斤,复合肥3150公斤,农药750公斤,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6、积极开展宣传动员和技术培训工作。

技术指导组于20xx年3月底开始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培训工作,主要抓好抗旱优良品种选择、地膜玉米栽培、适时播种、规范化栽培、合理密植、配方施肥、中耕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生产环节。

采取了举办培训班、出黑板报、深入村寨现场培训,田间地头指导、发放技术资料、组织人员现场观摩等形式进行宣传和发动。

共培训基层干部和村农科员22期325人次,培训农户66期7060人次,现场指导农户5500人次,组织现场观摩5期515人次,印发玉米高产规范栽培技术资料10800余份。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使高产创建示范区农户的玉米栽培管理水平明显得到了提高,为玉米高产示范增产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二)、技术措施

针对今年干旱实情和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行政领导和专家、科技人员进行了多次分析研究,明确提出了在20xx年玉米高产创建实施过程中以“选用抗旱、优良杂交品种,采取整好地、理好沟,待雨抢墒播种覆盖地膜,确保苗齐、苗壮和育苗移栽保证全苗。

按规格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机耕机耙等各项科技措施的到位率和到位质量”为重点的工作思路,为实现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1、推广优良品种。

示范区以“正大666”、“云瑞88”、“长城799”等优质良种为主导品种,适当搭配“兴黄单892”、“会单4号”等杂交玉米品种,良种推广率达100%。

2、实施抗旱栽培,改善常规栽培技术。

20xx年项目区共完成玉米地膜覆盖栽培11050亩,占总面积的28.03%;规范化宽窄行条栽36975亩,占总面积的93.77%;实施玉米集中育苗移栽833亩,占总面积的2.11%。

其中:

①铜厂冲片区,完成地膜覆盖栽培3786亩,占总面积的29.7%;规范宽窄行条栽11969亩,占总面积的93.79%;集中育苗移栽255亩,占总面积的2.03%。

②因远片区,完成地膜覆盖栽培3668亩,占总面积的29.78%;规范宽窄行条栽11618亩,占总面积的94.3%;集中育苗移栽275亩,占总面积的2.45%。

③曼来片区,完成地膜覆盖栽培3596亩,占总面积的25.06%;规范宽窄行条栽13370亩,占总面积的93.19%;集中育苗移栽303亩,占总面积的1.71%。

、地膜覆盖。

采取机耕机耙,深耕20~30厘米,精耕细作,清洁田园,施足底肥,亩施农家肥1200~15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尿素10~15公斤作底肥,开墒理沟。

种植规格:

采取宽窄行规范栽培,窄行40厘米,宽行80厘米,株距20厘米,亩种植5000~5500株。

盖膜方式:

a、先播种后盖膜透水及时盖膜,保住水分,或先盖膜后播种,抢雨水盖膜后用镰刀或小锄头对准穴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