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62731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docx

《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docx

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

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

一、建国前美国印第安人的发展历程

1、起源

北美印第安人是美洲土著居民。

属蒙古人种美洲支系。

使用印第安语,包括十几个语族。

多数学者认为,美洲印第安人是在大约25400年前分多批从西伯利亚经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逐步向南迁徙,一直抵达美洲最南端,散布于整个美洲。

印第安人的祖先迁入美洲不是一次,而是分批陆续到达美洲的,然后又经过长期的不断迁移与推进,最终散布到美洲全境。

美洲大陆辽阔的地域、丰富的资源以及宜人的气候使得印第安人的祖先在美洲居住下来。

随着人类生物体的进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分批迁入的印第安人由北而南在美洲各地建立起各种生活和社会制度,创造了大量的文化财富。

但是美洲印第安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他们进入美洲的时间不同,背景各异,受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许多不同语言、不同习俗、不同文化的部落团体。

2、古代文明

古代印第安人曾经在北美大陆上创造了很高的文化,如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印加文化等。

西方殖民者人侵以前,玛雅、阿兹特克、印加三大印第安文化在建筑、绘画、雕刻、诗歌、音乐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水平。

大量古代印第安人的遗迹,岩壁上斑驳的雕刻绘画,都向人们讲述着当年的辉煌。

3、殖民者的入侵

然而,16世纪欧洲殖民者的到来给印第安人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据统计,殖民时期,西班牙所属的领地有1300万印第安人被杀,巴西地区有大约1000万被杀,美国西进运动中又有100万左右印第安人被杀。

大量印第安人被奴役甚至屠杀。

《世界通史全编》有这样的一段文字:

“在当时世界‘文明’的国度美国(这里指美国独立前的十三个殖民地),这种种族灭绝政策,来得更加凶残。

他们一再提高屠杀印第安人的赏格。

那些谨严的新教大师,新英格兰的清教徒,1703年在他们的立法会议上决定,每剥一张印第安人的头盖皮和每俘获一个红种人都给赏金40镑;1720年,每张头盖皮的赏金提高到100镑;1744年马萨诸塞湾的一个部落被宣布为叛匪以后,规定了这样的赏格:

‘每剥一个12岁以上男子的头盖皮得新币一百镑;……每剥一个妇女或儿童的头盖皮得五十镑!

’”可想而知当时印第安人被殖民者侵略与奴役到了何种地步。

二、建国后美国印第安人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建国初期——文明开化政策

在美国建国之初,印第安人力量还相当强大,是当时北美大陆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美国仍然需要印第安人作为盟友以应对国内外危机。

因此,从国家安全和边疆稳定的利益出发,联邦政府承认土著民族部落是独立的政治实体,它们与美国政府之间维持着一种特殊关系,由国会单独处理土著民族事务。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不论是华盛顿、杰斐逊还是詹姆斯·门罗,美国建国初期的领导人都主张文明开化印第安人。

杰斐逊就是一个致力于文明开化印第安人的代表人物。

1803年,杰斐逊致信五大文明部落之一的巧克托部落,劝导他们学习白人走定居生活之路,希望巧克托人放弃旧俗,变成农民,像白人那样生活。

其次,通过印第安人文明开化法令,明确要求文明开化印第安人。

在门罗总统推动下,美国国会于1819年3月通过“文明开化边疆定居点附近印第安人部落法令”。

法令明确规定,“为了在印第安人中培养文明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美国总统有权“雇佣道德高尚且精明能干的人引导他们从事农业生产……教育印第安人儿童英语读写和算术知识”。

第三、美国与印第安人签订的条约成为同化工具。

为了实现同化印第安人的目标,美国政府不仅制定和实施了种种文明开化政策,而且在与印第安人签订的条约中煞费苦心,使这些条约成为同化印第安人的有效工具。

第二阶段:

印第安人的眼泪之路——西进运动

这种同化政策在建国初期还行得通,因为当时美国力量弱小,需要维护新生共和国与力量还很强大的土著民族的和睦相处关系,另一方面也因为,当时美国人口较少,土地还能够满足白人移民的需要。

但是,随着白人移民源源不断的到来,阿巴拉契亚山以东地区就显得过于狭小了,白人移民纷纷要求向西拓殖,获得更多的土地。

于是强制迁移印第安人到西部的呼声越来越高。

另外,美国获得路易斯安娜也为迁移提供了广阔土地。

美国在1803年购买了路易斯法国在北美的一个巨大殖民地路易斯安娜,这个殖民地位于密西西比以西地区。

由于交通不便,人烟稀少,西部对于大多数美国白人来说还是一个充满艰难险阻的神秘地区,他们认为将来自己也不用到西部去,因此要求将这些所谓野蛮人迁居西部,任其生活。

到1830年,强制迁徙法令出台,强制迁移成为美国印第安人政策。

按照法令,美国政府要与印第安人部落签订条约,用西部土地换取东部土地,并拨款50万美元用作迁移之用。

但是,印第安人不愿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迁移阻力重重。

杰克逊政府进行了大量宣传游说,对部落进行威逼利诱,甚至动用军队,强制印第安人迁移。

许多印第安人就是在刀剑的胁迫下走上了西迁之路。

整个印第安人迁移从1830-1840年代末期,先后有10多万印第安人被迫迁移美国西部。

可以说,西部开发的先锋,不是白人而是印第安人。

第三阶段:

保留地制度的建立

印第安人迁移西部时,杰克逊信誓旦旦地向印第安人保证,“只要太阳仍然照耀大地,只要河流仍然在流淌”,西部土地就是印第安人。

但到1850年代,随着形势的变化,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又开始了新一轮攻击。

随着白人移民的西进,印第安人土地遭到了侵蚀和占领,白人还呼吁美国政府开放印第安人土地,以供白人定居之用。

面对这种压力,美国政府又自食其言,开始实施保留地制度。

保留地制度打着文明开化印第安人的幌子,要求将印第安人定居于更小的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剩余的土地则向白人开放。

于是,一些较小的土著部落如Osage、Quapaw、阿尔冈钦、肖尼等首先被安置于保留地。

随后,一些仍然具有很多人口的大平原印第安人则不愿被局限于保留地。

于是美国在内战后发动了数次印第安人战争,迫使科曼奇、纳瓦霍、阿帕奇等部落居住于保留地。

于是保留地就成为美国印第安人的主要集中地,现在美国大约有120多个保留地。

第四阶段:

强制同化运动

到19世纪末,美国印第安人在经历了近三百年白人对他们的斗争、夺地、强制迁移和同化之后,力量已经大为衰落了。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却蒸蒸日上,已经崛起成为世界大国。

力量的悬殊使印白关系到了一个新的转折关头。

从187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在政治、经济和教育三个方面对印第安人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强制同化攻势,给美国印第安人社会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1)对印第安人进行政治和法律制度上的改造,将联邦、州和地方法律强加于土著美国人,同时赋予印第安人个体美国公民权。

A美国国会在1871年的拨款法令中宣布取消印第安人部落主权地位。

B美国政府还建立了印第安人警察力量和印第安人犯罪法院,用于维护保留地的社会治安和法律秩序,帮助美国政府推动印第安人的文明开化。

C美国政府还逐渐强化了对印第安人保留地的刑事司法权。

(2)实施份地分配、将土地授予印第安人个体。

是19世纪末期美国强制同化印第安人运动的第二个重要方面。

(3)强制同化政策的最后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印第安人教育。

在声势浩大的强制同化运动中,美国政府还把矛头指向了性格和品质都尚未定型的土著儿童,企图通过教育将他们转变为红皮肤的美国公民。

这得到美国社会中许多人士的支持。

份地制竭力打破保留地这个枷锁,推动印第安人走向进步,而印第安人教育则被看作是文明进步并拯救印第安人的关键。

正是在同化印第安人的一片呼声中,美国政府开始增加对印第安人教育的拨款,扩建印第安人教育设施。

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教育的拨款正式开始于1877年,拨款数额为20,000美元。

此后拨款逐渐增加,数额也越来越大,

第五阶段:

自治政策

在“伟大社会”的改革理念影响下,约翰逊政府在1968年重新肯定印第安人新政所确立的印第安人自治原则,正式确认了土著自治政策。

继约翰逊上台的理查德·尼克松总统继续鼓励和实施印第安人自治政策。

早在1968年9月的总统竞选中,尼克松就宣称:

“终结印第安人部落现有地位将不再是本届政府的政策目标,未经印第安人同意我们决不将终结政策强加于他们”

1970年6月,尼克松总统向国会递交了关于印第安事务的特别咨文,强烈反对终结政策,提出了“自治但无终结”的政策口号。

自1970年代中期以来,不论是共和党人福特,还是民主党人卡特都继承了尼克松政府的印第安人自治政策,土著自治已经成为美国印第安人政策政策不可否认的基本原则。

第六阶段:

印第安人自治运动

(1)新一代印第安人要求自治

新一代印第安人在1970年代成长起来了,其族裔认同感和自豪感相当强烈。

他们要求按照自己而非华盛顿的理念推行土著自治。

(2)印第安人自治运动

A土著社区自治

1975年《印第安人自治与教育资助法》法令明确指出:

“国会特此承认,美国政府担负着对印第安人要求自治的强烈愿望作出反应的义务,并确保印第安人最大限度地参与教育及其他对印第安人社区的联邦服务,以使这些项目更好地反映这些社区的愿望与需要。

B、印第安人教育自治

1966年,纳瓦霍保留地的拉夫洛克高中成为第一所由印第安人管理的学校。

该学校由五人组成的学校董事会管理,所有董事均为纳瓦霍人,其中仅有一人受过少许学校教育。

它要求在学校中教授纳瓦霍语言,并十分重视纳瓦霍传统和艺术。

在这所学校中,纳瓦霍人而不是盎格鲁人应该拥有最终决定权。

因此,纳瓦霍人称拉夫洛克为“Dinebiosta”,意即“人民的学校”。

许多土著社区紧随其后,纷纷与美国政府签约,重新取得对教育的控制权。

在1969年以前,仅有一所印第安人学校由印第安人自己管理学校。

到1973年,12所学校与印第安人事务局签订印第安人自主管理学校的协议,涉及印第安人学生达2,299人。

到1975年,美国已经有15所印第安人自主管理的学校。

不仅如此,美国印第安人还着手重新控制高等教育,部落控制学院成为印第安人教育自治的突出特色。

结语:

世界文化发展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作用过程。

一方面,文化是多样性的,各种文化传统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都应该得到普遍的尊重和保护。

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各种文化之间又内在地具有统一性。

正是这种又多样又统一的内在矛盾推动着世界文化的进步。

各种文化之间应该相互学习,在这一点上,有着大熔炉之称的美国是否应该借鉴中国传统哲学中常用的“和而不同”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处理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之间的关系一个强调任何事物都必须毫无差别的社会是不会有任何发展的,这当然包括文化在内。

要求别的民族放弃自己的文化,比如语言、习俗等既不合理又不公平。

虽然整个世界越来越趋向一体化,互相之间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但是反同化的斗争也一直没有停息过,同化与共生,一体化与多元化是新时代的特征。

不同的文化不会因为世界趋于一体化而变得一模一样,印第安文化就是一个例子。

尽管印第安文化遭到侵蚀和同化,但是直到今天,印第安文化也未被完全同化,印第安人始终在为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而努力。

 

补充相关文章:

美印第安人现状:

徘徊在现代与传统边缘

 2005-07-1811:

07

印第安人:

不要把我们视为旧时代的残余01-09-03

  1831年,法国青年托克维尔来到美国,被这个新兴国家蓬勃的朝气所吸引。

他回国后写了一本名为《美国的民主》的书,对美国在政治制度和社会进步上的成就赞不绝口。

但在讲到印第安人问题时,他的笔调抑郁了起来,“欧洲人从各个方向把印第安人包围在一个日渐缩小的地域内,印第安人在一种自己并不擅长的竞争中被侵害,他们在自己的国土上被孤立,成为强大的、人数占优的外族人海中弱小的异类。

  事隔170年,美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印第安人今天的处境如何呢4月底,记者借参加印第安“帕瓦节”的机会,到印第安部落较为集中的新墨西哥州进行实地采访,目睹了一个徘徊在传统与现代边缘的矛盾的民族。

  政府特许开赌场族人大多还很穷

  在飞往新墨西哥阿尔布科克的飞机上,记者身旁正好坐着一对印第安夫妇。

他们住在纽约州水牛城的印第安保留区内。

他们也是去参加“帕瓦节”的。

夫妇两人保持了印第安人淳朴、热情的性格。

他们说,在阿尔布科克会住凯悦酒店。

记者颇感惊奇,凯悦酒店消费颇高,房费都在200美元以上。

他们说,他们的部落是一个比较富裕的部落,丈夫在赌场工作,妻子开了一个网上香烟店,每年收入很高。

为了帮助印第安人发展经济,美国政府特许印第安人在保留区内开赌场,对烟酒等专卖商品不征收联邦专卖税,因而很多印第安人在网上开烟酒店,卖的香烟、名酒特别便宜。

一些州还对印第安人实施特惠免税政策。

  然而,夫妇两人说,大部分印第安人还是很穷,像他们在阿尔布科克的亲戚经济条件非常不好,经常没有工作。

虽然那里也有赌场、烟酒店,但新墨西哥是个偏远州,生意不好,又找不到其他事做,只能靠政府救济过日子。

  形象遭媒体扭曲自治权仍不完整

  在印第安村落文化中心,记者有机会与几位当地负责印第安社区报道的记者交谈。

其中,布万妮和舍贝拉都是印第安人,布万妮现在新墨西哥大学当兼职讲师,舍贝拉在美洲本土人记者联合会任职。

在交谈中,记者明显感到两人作为印第安知识分子,对印第安文化及自治权的强烈意识。

布万妮激烈地批评美国媒体和影视作品对印第安形象的扭曲,她对印第安文化历经这么多年仍不为美国社会所了解和尊重感到不解。

  舍贝拉则更多地从政治自治权的角度谈印第安人目前的处境和困难。

美国的法律规定,印第安人享有独立的对保留区内事务的管辖权,印第安部落有独立的行政和司法体系,各部落政府与州政府平行,其与联邦政府的关系是政府与政府的关系。

部落内的司法管辖权在部落法院,但联邦法院对部落内的法律事务仍有管辖权,印第安人受双重司法管辖,涉及非印第安人的案件由联邦法院审理。

舍贝拉认为,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印第安部落的自治权是不完整的,印第安部落的许多事务仍受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制约。

  文化符号抽象化历史传统在消亡

  布万妮和舍贝拉都说,印第安要保留自己独有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但是由于政治和经济等条件的制约,印第安人的文化正面临消逝的危险。

她们说,美国政府没有真正关心印第安人的生存问题,更没有关心印第安文化的保留问题。

印第安文化仅仅被符号化、抽象化,而印第安的语言、历史和传统正在失去。

  在阿尔布科克的印第安村落文化中心,新墨西哥大学美洲本土人研究所主任卡耶特教授介绍印第安文化与杰出的手工艺品。

在谈到印第安人的信仰时,卡耶特说,印第安人相信“万物有灵论”,他们崇敬自然,对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报以敬畏态度。

但是卡耶特承认,印第安人相当程度上被欧洲基督教信仰所同化,今天大部分印第安人信基督,但印第安的原始信仰仍然存在,它与基督教相混杂,成为一种奇怪的宗教信仰。

  在阿尔布科克市郊印第安阿寇玛保留区的一个村落,眼前已经完全是一片荒凉的景象。

现代文明的踪迹在远离阿寇玛部落的地方停住了脚步,大片的荒漠横亘在方圆数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巨大的岩石在千百年风雨剥蚀下呈现出破败零落的模样。

阿寇玛的村落就在这片荒野的一座平顶山上。

这里的房子都用石头砌成,让人感到回到史前遗迹中。

村里有30来户人家,由于近来这里被开辟成旅游点,许多居民都已搬走。

同行的印第安导游说,印第安人历史上饱受外族入侵,相对比较封闭。

他们不愿陌生人打扰他们的生活,因而在旅游点建成时,就纷纷搬走了。

  导游说,直到今天,印第安许多村落还没有电、自来水和电话、电视等现代生活设施。

印第安人拒绝这些现代文明的东西进入他们的生活,毁坏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

  新墨西哥州劳工部长康罗伊·齐诺是目前参政的印第安人中官职最高的。

但他也认为,印第安文化正在面临灭绝的可能。

他来自阿寇玛,他说,他现在还经常回阿寇玛去看看,但他的孩子已经不能流利地说阿寇玛的语言了。

这一情况在美国的印第安部落中不是少数。

美国的560多个印第安部落有无数种语言,虽然美国政府从1934年通过《印第安重组法》以后,规定印第安部落可以实行双语教育,但现在的情形是有好几种印第安语言已经灭绝了。

  无奈赚钱买土地生活方式转型难

  印第安人仍然是游走于现代与传统边缘的游牧民族。

1950年以来,美国政府对以往侵占的印地安领地逐步进行了清偿,先后拨出上亿美元的经费偿付给当年被侵占土地的印地安部落。

然而今天,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各地的印地安部落反过来正在与联邦政府谈判,用钱购买联邦土地用以自身的经济发展。

阿寇玛印第安保留区政府现在正在用博彩业赚来的钱向州政府购买荒漠以外的土地,用来发展农业和其他产业。

300年来,印第安人与美国政府的两大矛盾,土地和自治权,至今没有得到解决。

  虽然联邦政府并不向保留区收税,每年还对保留区内的教育和卫生项目给予补助,但对印第安部落来说,传统的农业生活、游牧生活和打猎生活在现有土地资源和经济制度下被摧毁殆尽,本着保持传统文化的强烈意念,又无法发展工业和商业经济,印第安人在生活方式转型上处于一种两难地位。

土地、自治权只是表象问题,生活方式与文化问题成为阻碍印第安人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

  在新墨西哥采访的最后一天,记者参观了“帕瓦节”。

为期两天的节日,引来了远近无数印第安部落的人。

他们身着饰满羽毛和珠带的传统服装,歌唱、舞蹈、演奏,表现出对本民族文化的强烈热爱。

在现场有许多小孩,当印第安传统音乐声起时,他们情不自禁地开始跳舞,让人感受到这种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仍坚韧地一代代流传。

他们的舞蹈与歌声把人带入悠远、古老的年代里,可能千百年来,这种舞蹈和歌声就没有改变。

印第安人能带着这些舞蹈和歌声走出今天的困境吗再过千百年,这舞蹈和歌声还能如此悠扬、高亢吗(徐逸鹏)

  相关链接

  印第安人现状

  根据美国国务院的资料,目前美国有印第安人253万多人,分属560多个部落,居住在200多块印第安保留区内。

  印第安人的总体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年收入25000美元以下的占%,高于美国%的平均水平。

印第安人中,中低收入的人口占总人数的绝大多数。

  印第安人的教育水平也是全美最低,大学以上文化的为%,而美国的平均水平为%,比印第安人高出一倍多。

硕士以上学历的印第安人比例不到4%,美国的平均水平为9%,也是高出一倍多。

  印第安人的失业率也是全美最高的,一般高于平均水平二三个百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