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学复习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61945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损伤学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运动损伤学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运动损伤学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运动损伤学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运动损伤学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运动损伤学复习题.docx

《运动损伤学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损伤学复习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运动损伤学复习题.docx

运动损伤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运动损伤:

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

2、开放性损伤:

伤处皮肤或粘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有伤口与外界相通。

如擦伤、刺伤、裂伤及开放性骨折等。

3、闭合性损伤:

伤后皮肤和粘膜仍保持完整,无伤口与外界相通。

4、急性损伤:

指一瞬间遭受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造成的创伤。

5、慢性损伤:

指局部过度负荷、多次微细损伤积累而成的劳损,或由于急性损伤处理不当转化而来的陈旧性损伤。

6、X线片:

它是对一般的四肢骨折、关节脱位及某些软组织损伤的病变做单一平面检查的拍摄方法。

7、CT(计算机体层扫描):

利用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吸收的多少不同,通过探测器检测再输入计算机转换模拟成像。

8、磁共振成像技术(MRI):

是利用氢原子在射频脉冲激发下引起共振处于高能状态再恢复到平衡状态释放能量,经过一系列的接受、转换成像。

9、末端病:

是指腱或韧带止点部因劳损引起的组织变性改变。

10、萎缩:

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的体积缩小称为萎缩。

而器官、组织的萎缩可伴有细胞的数目减少、代谢减弱、功能降低。

11、变性:

是细胞新陈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类形态变化。

表现为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一些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数量显著增多。

12、坏死:

机体的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为坏死。

13、炎症:

是机体对致炎因子的损伤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以防御为主的病理过程。

14、修复:

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机能,是指致伤因素所引起的组织缺损得以修补、恢复的过程。

15、再生:

组织和器官可因各种原因损伤而产生组织和细胞的缺损。

组织缺损后由其邻近健康的细胞分裂增生来完成修复的过程,称为再生。

16、挫伤:

人体某部遭受钝性暴力作用而引起该处及其深部组织的闭合性损伤,称为挫伤。

17、肌肉拉伤:

是指在外力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下,使肌肉猛烈主动收缩或被动过度拉长时所引起的肌肉损伤。

18、主动收缩拉伤:

肌肉主动猛烈地收缩超过了肌肉本身的负担能力。

19、被动牵拉受伤:

肌肉突然被动过度拉长时,超过了肌肉本身特有的伸展程度。

20、间接指压法:

用手指把身体浅部的动脉压在相应的骨面上,可暂时止住该动脉供血部位的出血,用于动脉出血。

21、轻度休克:

血压低于12-13.3kPa(90-100mmHg),脉率为100-120次·min-1,即为轻度休克。

22、重度休克:

血压在9.33-10.7kPa(70-80mmHg),甚至测不到,脉率为120-140次·min-1,即为重度休克。

23、脱臼:

关节脱位是指关节面失去正常的联系,也称脱臼。

24、应力性骨折:

由于骨膜反应复受到牵拉,或骨质长期受到较大的支撑面的反作用力的作用而引起,如长跑运动员下肢及体操运动员上肢的应力性骨折(疲劳性骨折)。

25、临时固定:

骨折时,用夹板、绷带把折断的部位固定、包扎起来,使伤部不再活动,称为临时固定。

26、冷疗法:

是运用比人体温度低的物理因子(冷水、冰、蒸发冷冻剂)刺激来进行治疗的一种物理疗法。

27、热疗法:

是运用比人体温度高的物理因子(传导热、辐射热等)刺激来进行治疗的一种物理疗法.

28、拔罐疗法:

俗称“拔火罐”,是利用火的燃烧造成罐内负压,使其吸付在身体的一定部位(穴位)上来治疗疾患的一种我国传统疗法。

29、续增包扎法:

骨折复位后先用绷带由远端向近端裹缠1~2层作为内衬,保护皮肤,然后再安放小夹板,再以绷带包扎的方法。

30、阿是穴:

受伤部位的痛点中心为阿是穴。

31、停训综合症:

是指运动员在停止运动训练以后所产生的一系列因运动训练造成的并发症状。

32擦伤:

机体表面与粗糙的物体相互磨擦而引起的皮肤表层损害,称为擦伤。

33裂伤:

指受钝物打击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撕裂,伤口边缘不整齐。

34刺伤:

是尖细锐物刺穿皮肤及皮下组织器官的损伤,伤口小而深。

35伤:

是锐器切入皮肤所致,伤口边缘整齐,多成直线形,出血较多。

36骨软骨炎:

又称骨骺炎,骨发育不良病,骨软骨病,骨骺缺血性坏死等。

是由于骨骺的血液循环障碍,导致骨软骨组织变性、坏死和骨生长发育不良的疾病。

37骨骺封合:

在人体发育期,随着年龄增长,骺板逐渐变窄,直至骺板消失,其生长能力也就终止,称为骨骺封合。

38脑震荡:

一般系指头部遭受暴力作用后,脑的神经组织被震荡而引起大脑暂时的意识和机能障碍,其病理解剖和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39逆行性遗忘:

头部有外伤史。

昏迷清醒后伤员对受伤经过和临近受伤前一段时间的事不能回忆,但对往事能清楚记忆,这种现象称为“逆行性遗忘”。

40搭肩试验阳性:

是指患者患侧肘关节屈曲,肘尖不能紧贴胸壁,若勉强将肘贴胸壁,则患侧的手不能搭在健侧肩部。

41疼痛弧:

是指患者肩外展未到60°时疼痛较轻,被动外展至60°~120°范围内时,疼痛较重,当上举超过120°时,疼痛又减轻,且可自动继续上举,因而将60°~120。

这个范围称为“疼痛弧”。

42肘三角:

肘部的三点骨突肱骨内、外上髁及尺骨鹰嘴突伸肘时,这三点成一直线,屈肘90°时,这三点成一等边三角形,因此被称为“肘三角”。

43网球肘:

肱骨外上髁炎亦称肱桡关节滑囊炎、肱骨外上髁骨膜炎,因该症网球运动员中较常见,故又称网球肘。

44腱鞘囊肿:

是发生于关节或腱鞘附近的囊性肿物,内含有无色透明或微呈白色、淡黄色的浓稠黏液。

45腕管综合征:

是因正中神经在腕管中受压,而引起以手指麻木乏力为主的症候群。

46拳击骨折:

由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所致。

以握拳时掌骨头受到冲击的传达暴力所致者为多见,故称为拳击骨折。

47直腿抬高试验:

它是指患者取仰卧位,膝伸直,医生将患侧腿抬起,有腿或足麻、痛者为阳性,说明有坐骨神经痛,同时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体征。

48骑士捩伤:

(股内收肌损伤)是指在骑马时,内收肌突然用力收缩所致,特别是在跳沟、跳栏时,骑者用双腿力内收夹住马鞍,而在马跳起后落地时,又因马鞍向上撞击臀部使两腿分开,结果使内收肌受到很大的牵扯力量,以致出现损伤。

49交锁现象:

即在行走的情况下突发剧痛,膝关节不能伸屈,状如交锁,将患膝稍做晃动,或按摩2~5min,即可缓解并恢复行走。

50研磨试验阳性:

指患者其俯卧位,医生将患者健肢伸直,患肢屈曲90度,其助手按住患侧大腿,检查者握住患足用力向下并旋转研磨,如引起疼痛,说明半月板损伤,研磨试验呈阳性。

 

二、简答题:

1、什么是运动损伤学?

其任务是什么?

运动损伤学(创伤学)是运动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运动损伤的预防、治疗和康复,通过总结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治疗效果和康复时间等,为改善运动条件、改进教学和训练方法,提高运动成绩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2、什么是运动损伤?

怎样进行分类?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

常用的运动损伤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根据运动损伤的伤种分类;

(二)根据运动损伤的轻重分类(适用于群众活动);(三)根据运动损伤后皮肤或粘膜的完整性分类;(四)根据损伤病程分类;(五)根据运动能力丧失的程度分类;(六)根据运动技术与训练的关系分类。

3、学习运动损伤学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运动损伤造成的影响是严重的,它使运动员不能参加正常的训练和比赛,妨碍运动成绩的提高,缩短运动寿命,严重者还可以引起残废,甚至死亡。

对一般爱好者来说,运动损伤将影响其健康、学习和工作,给广大群众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妨碍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

(而且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影响)因此,运动损伤的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

只要我们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有充分的认识,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掌握运动损伤的发生规律,做好预防工作,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从而保证体育教学和训练的正常进行。

4、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预防?

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综合研究可归纳为基本原因(直接原因)和潜在原因(诱因)。

(一)基本原因有六个方面:

1.缺乏必要的运动损伤知识2.训练水平不够3.教学、训练和比赛活动安排不当。

4.运动参加者的生理、心理状态不良5.场地、器材设备、服装不符合要求及气候不良等。

6.动粗野或违犯规则

(二)潜在原因(诱因):

(1)运动项目的特殊技术要求;

(2)身体某些部位存在一定的生理解剖弱点。

预防手段:

(1)积极开展预防运动损伤的宣传教育工作。

(2)加强身体全面训练,提高机体对运动的适应能力。

(3)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

(4)加强运动中的保护与帮助。

(5)加强医务监督、建立和健全自我监督制度。

(6)在集训队建立保健员制度。

(7)建立医生和教练员相互学习的制度。

(8)严格场地、设备卫生监督。

5、简述急、慢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变化过程。

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1)组织损伤出血;

(2)炎症反应及肿胀;(3)肉芽组织形成;(4)疤痕形成。

慢性损伤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变性和增生。

6、骨折的修复过程包括哪四个时期?

请分别简述。

1.血肿期:

骨折时,局部血管破裂出血,血液在断端间及其周围形成血肿,继之凝固,局部出现炎症反应,渗出的白细胞清除伤处的坏死组织,为肉芽组织的长入创造条件。

2.纤维性骨痂期:

骨折一、二天后,在血肿分解产物的刺激下,骨膜处的骨母细胞,纤维母细胞和毛细血管再生,组成肉芽组织,向血凝块中长入,逐渐将其取代,形成纤维性骨痂,将两断端连结起来,此期约2-3周。

3.骨性骨痂期:

在纤维性骨痂形成的基础上,骨母细胞分泌大量骨基质,沉积于细胞间,形成骨样组织。

以后骨母细胞发育成熟成为骨细胞,骨基质钙化,形成骨性骨痂。

此时,骨折的两断端已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有支持负重功能,但骨小梁排列较疏松,故仍比正常骨脆弱,此期约4—8周。

4.骨痂改建期:

根据功能的需要,梭形膨大的骨性骨痂可发生改建。

多余的骨痂逐渐被吸收消失、不足部分长出新的骨痂,骨小梁逐渐恢复正常的排列方向,骨髓腔重新开放,经过一定时间可完全恢复正常骨的结构和功能。

7、运动损伤的一般检查方法有哪些?

运动创伤的检查和其他物理诊断相似,除望、叩、听、触诊之外,还有测量(角度、长度及周径)及一些特殊的手法检查。

为了统一测量标准,目前国际上采用关节角度计算法。

8、简述常用的运动损伤诊断技术有哪些?

(一)物理诊断。

(二)影像学诊断1、X线片;2、CT;3、磁共振成像(简称MRI);4、同位素骨扫描;5、关节镜诊断(技术)6、等动肌力测量仪器;7、肌电图(EMG)8、CyBex在运动创伤康复及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9、分析各类运动项目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原因,提出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原因:

(1)体操是运动创伤发生较多的项目,其原因主要是体操的动作技术较复杂,较难掌握,而且大多在器械上练习,一旦摔下就很容易受伤。

此外,器械设备不合卫生要求,保护与自我保护方法不当,训练的安排未遵循教学训练原则等,也是受伤的原因。

(2)田径运动:

包括跑、跳、投掷和竞走,其创伤并不少见,创伤的性质和程度也各不相同。

同时还有其他运动中所罕见的过度紧张状态及重力性休克。

(3)球类运动:

发生主要是滑步进攻与防守中等局部训练过多所致。

(4)冰上、雪上运动:

组织方法不当,场地、冰鞋等不合卫生要求,冲撞等都会引起创伤。

(5)大部分水上运动员的外伤是因一般身体训练安排不当所致,特别是弹网训练。

(6)摔跤是常发生创伤的项目。

多是由于摔跤者倒地不当,违犯体重等级原则和应用了禁止的手法所致。

(7)举重中创伤并不像其他运动项目那样多见。

其发生原因有的是由于训练或技术水平不够,训练中违犯纪律,也有一些创伤是日积月累逐渐出现的。

(8)乒乓球运动:

创伤发病率较低,多为逐渐劳损引起的慢性伤。

预防措施:

(1)提高防伤意识;

(2)进行科学的运动,防止运动损伤;(3)加强自我保护;(4)营养和预防损伤;(5)加强医务监督,防止运动损伤;(6)使用运动保护器械避免损伤的发生;(7)遵循循序渐进、全面的训练原则。

10、何为急救?

现场急救有什么意义?

急救是对意外或突然发生的伤病事故,进行紧急的、临时性的处理。

意义:

保护患者生命安全,避免再度受到伤害,减轻痛苦,预防并发症。

并为伤病员的转移和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11、试述常用的止血方法及其特点。

1.抬高伤肢法将肢体抬高,使出血部位高于心脏,从而使出血部位的血压降低,减少出血。

此法适用于四肢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出血,在其他情况下仅为一种辅助方法。

2.加压包扎法有伤口的可先用消毒的敷料盖上,后用绷带加压包扎。

用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

3.加垫屈肢止血法前臂、手和小腿、足出血时,如果没有骨折和关节损伤,可将棉垫或绷带卷放在肘或膝关节窝上,屈曲小腿或前臂,再用绷带作“8”字形缠好。

4.间接指压法用手指把身体浅部的动脉压在相应的骨面上,可暂时止住该动脉供血部位的出血,用于动脉出血。

12、简述常用的几种包扎固定方法。

A.卷带包扎法:

1.环形包扎法;2.螺旋形包扎法;3.转折形包扎法;4.“8”字形包扎法;

B、三角巾包扎法:

(1)大悬臂带

(2)小悬臂带

13、何为休克?

试举例说明如何正确对休克病人进行现场处理。

休克是人体遭受体内外各种强烈刺激后所发生的严重全身性综合征,发生休克后应积极抢救。

现场急救时,应迅速采用头高脚低的仰卧位,使患者平卧安静休息。

神志清醒又无消化道损伤者,酌情给适当盐水或其他饮料,若需急诊手术则不宜饮水。

换掉潮湿的运动服,注意保暖和防暑降温,根据情况口服苯巴比妥0.09g,或肌肉注射苯巴比妥纳0.1g。

有剧烈疼痛但休克不严重的伤员,可以口服阿司匹林片20mg或吗啡片10mg,或皮下注射吗啡5-10mg或杜冷丁50mg以镇痛。

重度休克在周围循环衰竭时,最好经静脉注射吗啡5mg,或杜冷丁25mg止痛。

凡有颅脑损伤、颈髓伤、胸腹部损伤,或缺氧发绀。

开放损伤的患者,应立即以无菌敷料或现场能得到的毛巾或其他棉制品将创口敷盖包扎。

对骨折患者应进行必要的急救固定。

一切外出血都应在急救的早期,用加压包扎法或止血带止血;对于内出血,应尽早送到有条件的医疗部门救治。

14、简述人工呼吸法和心脏复苏术。

A.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借人工方法来维持机体的气体交换,以改善缺氧状态,并排出二氧化碳,为自主呼吸的恢复创造条件。

人工呼吸的方法甚多,现介绍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此法简便有效,而且可以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施行时,使伤员仰卧,松开领口、裤带和胸腹部衣服,清除口腔内异物。

急救者一手的掌尺侧置于病人前额,使其头部后仰,其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鼻孔,以免气体外溢。

另一手置于病人颈后,将颈向上托起,保持气道通畅。

然后深吸气,张嘴去套住病人的嘴并紧贴住向里吹气。

每次吹气量应为800-1200毫升,吹气按分钟16-18次的频率进行。

B.心脏复苏术:

此法系通过按压胸骨下端而间接地压迫左右心室腔,使血流流入主动脉和肺动脉,建立有效的大小循环,为心脏自主节律的恢复创造条件。

操作时,使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急救者以一手掌根部置于患者胸骨的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注意非剑突处),另一手交叉重迭于其手背上,肘关节伸直,充分利用上半身的重量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有节奏地带有冲击性地垂直按压胸骨,使之下陷3-4厘米,对儿童相应要轻些。

每次按压后随即迅速抬手,使胸廓复位,以利于心脏舒张。

速率为每分钟60-80次,儿童稍快。

15、试述运动损伤的康复训练原则。

伤后康复训练是一项细致、复杂、严肃的工作,需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尽量保持全身和未伤部位的训练,如一侧肢体受伤时练对侧肢体,上肢受伤练下肢,立位练习有限制可进行坐位或卧位练习等。

2.已伤部位要合理安排锻炼内容和负担量,安排时要注意个别对待,循序渐进和分期进行。

3.功能锻炼主要是加强伤部有关肌肉的力量练习和关节功能练习,其目的在于发展伤部周围肌肉的负担能力,提高组织结构的适应性,恢复关节、肌肉的正常功能。

4.加强伤后训练的医务监督每次训练前要做好准备活动,伤部应使用保护支持带。

经常注意伤部反应,及时调整运动量和训练内容。

训练前后应开展自我按摩和相互按摩。

16、简述炎症的分类和局部表现及全身反应。

按炎症病程的缓急、长短、可将炎症分为:

1、急性炎症:

起病急,局部或全身症状明显,病程经过较短(几小时或几天,一般不超过两周)。

局部病变常以变质和渗出为主,炎症区域内有大量的白细胞浸润、外周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也增加。

2、慢性炎症:

起病较缓,局部与全身症状常不明显,炎症的经过较长(几月到几年),炎症区病变以变性增生为主。

3、亚急性炎症:

病程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间。

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炎症过程中局部的征象为红、热、肿、痛和功能障碍。

红:

是动脉充血的表现。

热:

是炎症区域血流量增多和代谢旺盛,产热增加所致。

肿:

为充血、炎症渗现物聚积所致。

慢性炎症时,局部的肿胀主要是局部组织增生。

痛:

炎症时所释放的化学物质刺激,局部张力的增加,压迫和牵拉感觉神经末梢而引起疼痛。

功能障碍:

炎症时由于渗出物造成的机械性阻塞、压迫和疼痛等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如果机体所受伤害严重,炎症明显时,则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白细胞增多等。

17、简述疤痕的形成过程.

组织和器官可因各种原因损伤而产生组织和细胞的缺损。

组织缺损后由其邻近健康的细胞分裂增生来完成修复的过程,称为再生。

再生可以是完全性的,即再生的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原来的组织完全一样;也可以是不完全性的,即缺损的组织不能完全由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组织来修补,而是以肉芽组织代替,肉芽组织是由邻近的健康组织生长出的,由新生的纤维母细胞和毛细血管构成,并有丰富的白细胞和单核细胞,能吞噬细菌和清除异物。

肉芽组织填补伤口后,其中毛细血管逐渐减少,纤维母细胞转变为纤维细胞,胶原纤维逐渐增多,最后血管退化消失,局部为胶原纤维代替,肉芽组织机化,形成疤痕。

18、绷带包扎法的作用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作用:

及时正确的包扎能起到保护伤口,压迫止血,支持伤肢,固定敷料、夹板。

注意事项:

包扎时伤员位置要适当舒适,包扎过程中尽可能不要改变伤员位置。

动作应力求熟练柔和,不要触碰伤口。

包扎须松紧适合,过紧会妨碍血液循环,过松将失去包扎的作用。

卷带包扎一般从伤处远心端包到近心端,包扎四肢时,应使指、趾端外露,以便观察。

包扎结束后末端用别针或粘膏固定,或把卷带末端纵行剪开,缚结固定,结不要打在伤处。

19、简述骨折的种类、原因和征象。

A.骨折的种类1.闭合性骨折:

骨折处皮肤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

2.开放性骨折:

骨折端穿破皮肤,直接与外界相通。

这种骨折容易感染,发生骨髓炎与败血症。

3.复杂性骨折:

骨折后,锐利的骨断端刺伤了主要的组织与器官,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B.原因1.直接暴力骨折发生在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

如足球运动中,运动员的胫骨受到对方足踢而发生胫骨骨折。

2.间接暴力骨折发生在接触暴力较远的部位。

如摔倒时手撑地而发生锁骨骨折。

3.强烈的肌肉收缩如提起杠铃时突然的翻腕动作,可因前臂屈肌强烈收缩而发生肱骨内上髁撕脱骨折。

4.应力性骨折由于骨膜反应复受到牵拉,或骨质长期受到较大的支撑面的反作用力的作用而引起,如长跑运动员下肢及体操运动员上肢的应力性骨折(疲劳性骨折)。

C.征象:

1.疼痛骨折当时疼痛较轻,稍停即加重,常可引起休克。

2.肿胀及皮下淤血由于软组织损伤和血管破裂,局部可出现肿胀,皮下淤血。

3.功能丧失骨完全断裂,失去杠杆和支持作用,加上疼痛,功能因而丧失。

4.畸形骨折处由于外力和肌肉痉挛,断端可发生移位,与对侧相比,可有成角、旋转或变短等畸形。

5.压痛和震痛骨折处有明显压痛,有时在远离骨逝处轻轻震动或捶击,骨折处也可出现疼痛。

6.假关节活动及骨擦音完全骨折时局部可出现类似关节的活动,移动时可产生骨摩擦音。

7.X线检查可确定是否有骨折及骨折的情况。

20、骨折的临时固定的原则和方法.

固定的原则和方法:

(1)固定前不要无故移动伤肢,为了暴露伤口,可剪开衣服、鞋袜,不要脱,以免因不必要的移动而增加伤员痛苦和伤情。

对大腿、小腿和脊柱骨折,应就地固定。

(2)伴有出血和伤口者,固定前先要止血,包扎伤口;伴有休克者,应先抗休克。

(3)夹板和肢体之间要有垫衬物,空隙地方要填紧;夹板的长度和宽度要合适,长度须超过骨折部的上、下两个关节。

(4)露出伤口的骨片,不要放回伤口内,以免把感染带入深部,也不可任意去除。

(5)固定时先固定骨折部上下,再固定上下两关节(6)四肢固定要露出指(趾)端以便观察。

如发现肢端麻木、疼痛、发冷、苍白或紫红时,均表示固定过紧,肢体的血液循环不畅,须立即松开,重新固定。

(7)固定后伤肢要保暖。

21、简述运动损伤的治疗原则.

1.合理安排伤后训练这是治疗运动创伤的首要内容,其意义在于:

(1)保持运动员已获得的良好训练状态,使之一旦伤愈即能投入正规训练。

(2)防止因伤后停止训练而引起的各种疾病。

(3)运动外伤特别是慢性小创伤和训练的技术动作有关。

因此,在治疗时应停止或减少这些受伤动作的练习。

(4)合理安排训练还能加强关节的稳定性、适应性,并改善伤部组织的营养代谢。

2.合理使用保护支持带在治疗运动外伤时应尽量使用各种支持带或保护带,以防发生劳损、再伤或肌腱韧带的松弛(以后容易再伤)。

例如,足球踝的绷带固定法、膝韧带创伤的粘膏支持带固定法等。

3.局部治疗如按摩、理疗、中药外敷、局部封闭等。

这些方法的作用对改善伤部的代谢,消除水肿,加速愈合及消除瘢痕粘连与挛缩,均有一定效果。

但一定要应用适时。

4.全身治疗运动外伤的发生,有时与全身状态不良有关,因而治疗时不应忘记全身状态的改善,如维生素B1、B2及维生素C的供给等。

22、简述保护支持带的作用、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一)保护支持带的作:

1.使用保护支持带后可避免受伤韧带或其他组织的松弛,保持关节的稳定性。

2.限制肌肉、肌腱超常范围的活动,以免已伤组织再伤,并使已伤组织适当休息,有利修复。

(二)使用方法常用的保护支持带有各种护具(如护腕、护肘、护膝、护踝、各种围腰等)、粘膏、弹力绷带、纱布绷带等。

保护支持带的使用要正确,否则会引起相反结果。

总的原则是关节能固定于相对适宜的位置,受伤组织不再受到牵扯,活动时不使疼痛加重。

常用的保护支持带的用法有:

1.指间关节扭伤粘膏支持带将伤指与健指固定在一起,中间垫以少许棉花,应用时注意两条粘膏的位置不应妨碍各关节活动。

用后可以参加练习。

2.第一掌指关节扭伤粘膏支持带粘膏带的缠绕方向应防止第一掌指关节过伸和外展。

3.膝部损伤粘膏支持带伤员膝关节微屈,用宽约4厘米的粘膏以十字交叉形粘贴。

粘贴后还可戴上护膝或缠上弹力性绷带。

4.胫骨粗隆骨骺损伤粘膏支持带用粘膏将膝关节固定于伸直位置。

5.跟腱损伤粘膏支持带踝关节稍微跖屈,用两条2-3厘米宽的粘膏自小腿后面中部向下于足跟交叉,贴至足底,然后用三条粘膏分别横贴小腿、踝部及足底,将前两条粘膏固定。

6.距腓前韧带损伤粘膏支持带用宽约2-3厘米的粘膏,作编篮式包扎。

7.“足球踝”保护支持带使踝关节保持直角,用普通布带或弹力绷带从小腿内侧向外侧横扎后绕至足底,再从足内侧绕足一圈后,经足跟内侧绕向小腿,又经足背绕到足底,再经足跟外侧绕到小腿后面,环绕小腿以环形包扎法结束。

8.其他,如跟骨挫伤或跟骨下滑囊炎可用海绵垫保护,海绵垫的缺口应正对伤处;腰部损伤用宽围腰或有皮围腰支持;跖腱膜拉伤及足弓劳损粘膏支持带的使用。

(三)注意事项:

1.使用粘膏支持带前应把局部的汗毛剃去;2.选用的粘膏宽窄应与损伤部相符,粘贴时要平整,用手掌塑形,粘3.一般情况下,避免用连续环形缠绕的方法,必须使用时,应注意该部位的血循环情况;4.受伤部的支持带不应保留5天以上,需延长使用,要重新粘贴,比赛时使用的,赛后立即拆除。

23、简述石膏绷带的固定法(包括用途、类别、技术要点)。

(1)石膏绷带在创伤骨科中的用途:

①固定;②畸形矫正;③防止畸形;④治疗某些疾病。

(2)石膏绷带在临床作用中的类别:

①有垫石膏绷带;②无垫石膏绷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