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化常用概念word精品文档25页.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59947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文化常用概念word精品文档25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文学文化常用概念word精品文档25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文学文化常用概念word精品文档25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文学文化常用概念word精品文档25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文学文化常用概念word精品文档25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学文化常用概念word精品文档25页.docx

《文学文化常用概念word精品文档2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文化常用概念word精品文档25页.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学文化常用概念word精品文档25页.docx

文学文化常用概念word精品文档25页

自然神论(Deism)是17到18世纪的英国和18世纪的法国出现的一个哲学观点,主要是回应牛顿力学对传统神学世界观的冲击。

这个思想认为虽然上帝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是在此之后上帝并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

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

由于机械唯物主义只看到物质决定意识,而不能辩证的看到意识的能动作用,缺乏辩证法,因此也称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二种形态是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产生和形成,同这个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

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还处于分门别类的收集、整理、分析经验材料的阶段,只有力学发展到了比较完整的形态。

这种状况反映到哲学中来,这一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机械的观点观察和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它造成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所特有的、在当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另一个局限性是它的不彻底性,这主要表现在它在自然观方面是唯物主义的,而在社会历史观方面则是唯心主义的。

17世纪的英国唯物主义,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19世纪40年代德国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就是近代唯物主义的几个主要流派。

古典主义者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只是到了后来,才对巴洛克艺术有了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

巴洛克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它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罗马是当时教会势力的中心,所以它在罗马兴起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巴洛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

巴洛克艺术与16世纪后半期在意大利兴起,17世纪步入全盛期,18世纪逐渐衰落。

巴洛克艺术对于18世纪的罗可可艺术与19世纪的浪漫主义都有积极影响。

巴洛克的艺术风格得到教会强有力的支持,主要流行于意大利、佛兰德斯、西班牙等天主教盛行的国家。

意大利艺术大师贝尼尼和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的作品放映了17世纪巴洛克艺术最辉煌的成就。

巴洛克(—Baroque)此字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barroco)。

作为形容词,此字有“俗丽凌乱”之意。

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均衡特性的作品”,它原是18世纪崇尚古典艺术的人们,对17世纪不同于文艺复兴风格的一个带贬义的称呼,现今这个词已失去了原有的贬义,仅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虽然“巴洛克”直指缺乏古典均衡性的艺术作品,但其实巴洛克艺术家,与文艺复兴的前辈相同,都很重视设计和效果的整体统一性,巴洛克风格以强调“运动”与“转变”为特点,尤其是身体和情绪方面的,同时,巴洛克也是对矫饰主义的一种反动。

  在欧洲文化史中,“巴洛克”惯指的时间是17世纪以及18世纪上半叶(约1600年-1750年),但年份并不代表绝对的艺术风格,特别是建筑与音乐。

这一时期,上接文艺复兴(1452年-1600年),下接古典时期、浪漫时期。

  欧洲文化“除旧布新”,在各方面都有重大的改变与成就。

资产阶级兴起,君主政治渐独立于宗教之外(但民主思想萌芽)。

科学在伽利略、牛顿等人的开创下展开。

艺术上趋势是“世俗化”,精力充沛,勇于创新,甚至好大喜功。

文艺上的名家如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绘画上有鲁本斯,林布兰特等,影响都极深远。

也在这时期,欧洲向外扩张殖民,渐渐占据了世界文明的中心。

...

产生背景

  十七世纪欧洲强权扩张,掠夺海外殖民地累聚巨富,生活上提倡豪华享受,因此对建筑、音乐、美术也要求豪华生动、富于热情的情调。

十七世纪欧洲有新旧教的权力之争。

旧教势力用暴力镇压信徒,再积极利用艺术思想形态──巴洛克,去迷惑﹑征服人心。

巴洛克艺术不排斥异端的感官喜悦,亦忠实于基督教的世界观,故亦是“基督教化的文艺复兴”。

特点

巴洛克艺术雕像

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

代表人物

  当然,一些积极的巴洛克艺术大师不在此例,如鲁本斯、贝尼尼的作品和生活仍然保持有密切的联系。

其具体表现为:

  

(1)善用动势:

不管是实际的,如波形的墙面或不断变化的喷射状的喷泉:

还是含蓄的,如描绘成充满活力或动作显著的人物(不再如古典文艺复兴时的静态表现,而呈现歪斜配置的动感)。

力图表现或暗示无穷感:

例如伸向地平线的道路,展现无际天空幻觉的壁画,运用变换透视效果使其变得扑朔迷离的镜面手法。

  

(2)强调光线:

设计一种人为光线,而非自然的光,产生一种戏剧性气氛,创造比文艺复兴更有立体感、深度感、层次感的空间。

造成轮廓线模糊,构图有机化,而有整体感。

追求戏剧性、夸张、透视的效果。

不拘泥各种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界线,将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

表现

建筑

  西方都市计画的历史是从巴洛克时期开始的,那时最醒目的建筑物是教堂与宫殿。

建筑师认为建筑物是根据许多要求塑造成形的一个独立的总体,所以巴洛克建筑通常看来就像一尊大型雕塑。

  把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画成平面图,其共同特点是正方形、圆形和十字形;而巴洛克建筑的典型特征是椭圆形、橄榄形以及从复杂的几何图形中变化而来的更为复杂的图形。

  用规则的波浪状曲线和反曲线的形式赋予建筑元素以动感的理念,是所有巴洛克艺术最重要的特征。

文艺复兴建筑如同现代建筑一样,是以简单的、基本的比例和相互关系为基础;而巴洛克建筑不再崇尚那种含蓄的逻辑性,而是追求令人感到意外的、如戏剧般的效果。

例如:

  米开兰基罗助手维纽拉(Vignola,1507-1673)和戴拉?

伯达(G.dellaportaC.1537~1

巴黎圣母院

602)在1568~1584年间完成的罗马《耶稣教堂》,被公认为是从样式主义转向巴洛克的代表作。

这座教堂内部突出了主厅和中央圆顶,加强了中央大门的作用,以其结构的严密和中心效果的强烈而显示了新的特色。

因此,耶稣教堂的内部和门面,后来都成为巴洛克建筑的模式,又可称为「前巴洛克风格」。

  十七世纪早期巴洛克建筑代表是马德诺(C.Maderno,1556~1629),在1607~15年完成米开兰基罗未完成的《圣彼得教堂》(1607-15,罗马梵谛冈,另有专属网站详细图片解析),他用戏剧性的方式强调正门,例如由扁平的方柱变为半圆柱,再变为四分之三圆柱,使建筑的立体塑形复杂多变,动态强烈。

他所设计凸出的门面或深凹的门面,都使得教堂和前面广场上的空间能更进一步的连接起来。

  十七世纪盛期巴洛克建筑最伟大的大师是贝尼尼(G.L.Bernini,1598~1680),以雕刻家而兼精建筑,在1624~33年间完成置于圣彼得大教堂内的青铜华盖,是一座高达二十九公尺的巨型幕棚,以四根螺旋形雕花大柱支撑盖顶,雄伟而又华丽(很像布景装饰)。

又为圣彼得大教堂设计了门前双臂环拱形的广场和柱廊(1657),使它成为西方最的广场建筑之一。

  波罗米尼(F.Borromini,1599~1667)是盛期巴洛克另一位建筑大师,喜用凹凸多变的曲线和多种几何形体的复杂交错,从整体布局到细部安排,都能独出新裁,代表作如四泉的《圣卡罗(S.Carlo)教堂》(1665~67,罗马),被誉为巴洛克建筑的典范。

  除以上罗马地区外,意大利北部的杜林(Turin)地区也有相当发展,瓜里尼(G.Guarini,1624~83)建的《圣布小教堂》(1668~94)圆顶,表现天堂的穹窿,给人一种飘渺无尽永恒的幽思。

  西欧诸国的巴洛克建筑又结合各地的特点而各有所长,如英、法等国带有较严谨的色彩,例如巴黎凡尔赛宫(1669~85,鼠标点选可看到360度外观旋转图),德国南部则华丽辉煌达于极致,西班牙及其统治下的拉丁美洲也是巴洛克的沃土之一。

雕刻

阿波罗和达芙娜

巴洛克雕刻有时是建筑的一部份,艺术家表现真实人间的技法臻于成熟完美,例如根据主体的男女老幼来表现人的皮肤外观,卷发、衣饰、织物的质感都很逼真。

动势的展现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人物不再被雕成静止或休息的姿态,而总是处于运动之中。

  最著名的是贝尼尼(GianLorenzoBernini,1598~1680)的名作《圣泰雷莎(St.Theresa)之幻觉》(1645~52,罗马圣马利亚教堂),是宗教性和官能性的结合,欣赏这类雕像要搭配建筑、绘画一起观看,以产生视觉上的幻觉。

这种风格也影响西欧各地。

其它名作如《四河喷泉》(局部图,1648-51,罗马Navona广场)、《大卫》(David,1623-24,大理石,高170cm,GalleriaBorghese,Rome)。

  法国巴洛克雕刻大师有:

  普杰(P.Puget,1620-94)的《克罗托那的米罗》(1671~83,巴黎罗浮宫)。

  柯塞沃克(A.Coysevox,1640~1720)的《勒布兰半身像》(1676)、《路易十四半身像》(1680,凡尔赛宫)。

绘画

  宏伟壮观,充满动感,精湛的透视变奏(如前缩法),戏剧性的构图,起伏波动,体现无限的空间,加以理想光的对比,使画面产生统一协调如舞台布景的效果是巴洛克绘画的特色。

鲁本斯部分油画作品(4张)

  意大利卡拉瓦乔(Caravaggio,1573~1610),是巴洛克绘画的先驱,作品的特色是利用光线以获得画面戏剧性的效果,也利用明暗表现法以衬托真实的空间感,并舍弃细节的描写。

他对自然的态度是直观的,以粗野或纯朴的市民为模特儿作肖像画。

他更在静物画上另辟蹊径。

代表作有《在以马杵斯吃晚餐》(1601,,伦敦国家画廊)、《埋葬基督》(1604,梵谛冈美术馆)、《水果篮》(静物,1596,46×64.5cm,米兰,谙布罗西阿纳美术馆)、《酒神》(1597,佛罗伦斯乌菲兹美术馆)。

个性狂野、暴躁、易怒,命短,他要脱离陈规,重新思考艺术,风格上被称为「自然主义者」。

  卡拉契(Carracci,1560~1609),勤练古典美,代表作祭坛画——《圣母哀悼基督之死》(1603,92,8x103,2cm,伦敦国家画廊),画中光线照耀在救主形体上,与整体引发观者情感的手法,都属巴洛克式的,构图简单和谐,有点感伤性,但避免提醒人们有关死亡的恐怖和受难的痛苦。

服装

  以裹胸收腰作为开场白,以巴洛克时代如贵族般缀满蕾丝花边的夸张袖子作为情节发展的高潮,这部有关古典主义戏剧的“脚本”充满着华贵的气氛。

短俏的波浪状衣摆使得上衣在硬朗性感中透出高雅,歌特式袖型在复古细节中渗透出摩登,色彩上也采用了鲜艳明快的颜色,让人犹如置身于一场盛大的宫廷舞会中。

  具有巴洛克风格的时装最看重下半身的剪裁,力求多变。

略微蓬松的及膝窄裙结合精致的褶皱,加上漫不经心的花边,一齐散发着温柔甜蜜的浪漫气息。

面料虽然不是典型的浮花锦缎,却采用光滑轻盈的纱绸,彰显别具一格的奢侈感。

色彩上,香槟色、米白色都不再独领风骚,取而代之的是艳丽的桃红色,配以荷叶边领口的奶白色针织外套,优雅矜持又不失俏丽可爱。

  束腰是巴洛克风格时装的主要特点之一,也将成为新一季时尚舞台上的最佳主角。

绸缎衬衫充满怀旧气息,纷繁多样的花纹表达出新古典主义时代的艺术风格,鲜红明亮的宽版束腰成为点睛之笔,不仅在色彩上形成强烈对比,而且别致的缎带蝴蝶结更是突出了在那段逝去的岁月中曾一度疯狂流行的大红大紫的时髦风尚。

黑、白、橙、红四种颜色形成视觉上强烈反差,打造高雅矜贵的淑女形象。

  古典主义韵味大行其道,使得充满复古情怀的浪漫婚纱也呈现出一派奢华风格。

仿巴洛克的提胸和束腰,层层叠叠的裙摆,在细节上将繁复且精细的做工体现得淋漓尽致,再融合现代流行剪裁与时尚元素,像蝴蝶结、褶皱等,创造出亦古亦今的别样风格。

历史

起源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

手法主义是16世纪晚期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其主要特点是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如以变形和不协调的方式表现空间,以夸张的细长比例表现人物等。

  建筑史中则用以指1530~1600年间意大利某些建筑师的作品中体现前期巴洛克风格的倾向。

罗马耶稣会教堂平面为长方形,端部突出一个圣龛,由哥特式教堂惯用的拉丁十字形演

巴洛克艺术绘画

变而来,中厅宽阔,拱顶满布雕像和装饰。

两侧用两排小祈祷室代替原来的侧廊。

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顶。

教堂的圣坛装饰富丽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圣像和装饰光芒。

教堂立面借鉴早期文艺复兴建筑大师阿尔伯蒂设计的佛罗伦萨圣玛丽亚小教堂的处理手法。

正门上面分层檐部和山花做成重叠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门两侧采用了倚柱和扁壁柱。

立面上部两侧作了两对大涡卷。

这些处理手法别开生面,后来被广泛仿效。

 洛可可风格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最初是为了反对宫廷的繁文缛节艺术而兴起的。

因于路易十五统治时期风行,亦称“路易十五式“。

主要表现在建筑和绘画上。

代表建筑为法国巴黎苏比斯府第,代表画家为布歇,、弗拉戈纳尔等。

  洛可可Rococo这个字是从法文Rocaille和意大利文Barocco合并而来。

Rocaille是一种混合贝壳与小石子制成的室内装饰物,而Barocco即巴洛克(Baroque)。

洛可可后来被新古典主义取代。

 巴洛克艺术尽管有呆板的礼仪,有形式上的骄矜和夸张,但它毕竟是一个阳刚的时期。

而紧随其后的时期,即洛可可艺术,是大约自路易十四1715年逝世时开始的,则显得更为讲究,更为矫饰,更为呆板,因而也更为柔弱。

可以认为,这个时期的一个标志是18世纪初欧洲瓷器使用的普及。

原先,人们一直是用笨重的银制餐具饮食,用大块的石头创作巨大的雕塑,而现在则是用易碎的瓷器来做餐具,也制作小巧玲珑的瓷塑像,从而反映了这个风流时期的精神。

  君主政体和教会的绝对权威在17世纪促进了那些有活力的表现形式向前发展,而它们正是专制主义的代表人物为了自我表现以及具体解释他们的专横权力要求而需要的。

在18世纪,这些权威人物丧失了威望,这不仅因为一些世俗和教会的贵族由于放荡的品行而在思想道德上威风扫地,还因为自然科学和哲学发展了理性思维,使人们有能力认识到了旧社会制度的缺点。

这种依据批判性思维得到的充满乐观的自信,以及与此相连的对自身能力的无限自信,最终也导致了个人感情价值的高雅化。

人们喜欢牧歌式的轻松愉快的抒情,喜欢阿那克里翁式的诗篇,不愿再要17世纪悲剧中那种符合道德的歌颂义务、荣誉和意志的英雄史诗,而是更喜欢喜剧的真实及其贴近现实的典型化和精彩的对话风格。

  在这个时期里,造型艺术是这个在思想道德上得到解放的社会的一个忠实的仆人。

尽管如此,洛可可艺术并不是一种独特的、创造性的或者与巴洛克艺术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因为又是椭圆形的,并且,还有两个比较小的椭圆厅介于中央大厅和西厂之间。

总之,在教堂内部,椭圆厅和圆厅反复交叉渗透,这种“多声部性”简直可以跟巴赫创作的一首赋格曲相比。

  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倡导者是蓬帕杜夫人(1721~1764),她不仅参与军事外交事务,还以文化“保护人”身份,左右着当时的艺术风格。

蓬帕杜夫人原名让娜·安托瓦内特·普瓦松,出生于巴黎的一个金融投机商家庭,后成为路易十五的情人,接着成为国王的私人秘书,路易十五封她为蓬帕杜侯爵夫人。

在蓬帕杜夫人的倡导下,产生了洛可可艺术风格,使17世纪太阳王照耀下有盛世气象的雕刻风格,被18世纪这位贵妇纤纤细手摩挲得分外柔美媚人了。

洛可可建筑

洛可可世俗建筑艺术的特征是轻结构的花园式府邸,它日益排挤了巴罗克那种雄伟的宫殿建筑。

在这里,个人可以不受自吹自擂的宫廷社会打扰,自由发展。

例如,逍遥宫或观景楼这样的名称都表明了这些府邸的私人特点。

尤金王子的花园宫就是一个节奏活泼的整体,由七幢对称排列的楼阁式建筑构成,其折叠式复斜屋顶从中间优美匀称地传至四个角楼的穹顶处(图202)。

上面有山墙的单层正厅具有几乎是中产阶级的舒适,两个宽展的双层侧翼则显示出主人的华贵,却又没有王公贵族的骄矜。

两个宽度适中的单层建筑介于塔式的楼阁之间,而楼阁的雄伟使整个建筑具有坚固城堡的特点——总之,极为不同的建筑思想,却又统一在一种优雅的内在联系中。

正是这种形式与风格简直相互矛盾的建筑群体漫不经心的配置,清楚地体现出了洛可可艺术的精神。

  维尔茨堡大主教府的楼梯厅为巴罗克晚期建筑的优雅留下了一个好印象。

诺伊曼在这里大手大脚地浪费空间,设计了两个互相对称的楼梯厅,但只有其中一个建成。

然而,仅只这一个就足以赋予这宏伟的内部空间一种壮观的气氛了,并且,这种气氛又由此传给了前厅、花园厅和朝觐厅等一系列建筑(图207)。

威尼斯人堤埃坡罗在楼梯厅和朝觐厅画的天顶画,把建筑艺术的魅力发挥到了无可比拟的程度。

天花板被600平方米的巨大天顶画化解为五颜六色的光,它们就像是从敞开的天空射进室内来的。

这天空充满了光怪陆离的形象,它们巧妙地掩盖了建筑与绘画的界限(例如,狗就像是站在凸出的横线饰上)。

石膏花饰也挤入了画中,而画中的人物则利用他们手上的雕塑物品占有建筑空间。

凭借着这种幻觉手法,实现了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的完全统一。

艺术概念

意义与背景

  洛可可艺术(Rococoart)是法国十八世纪的艺术样式,发端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1774)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路易十五式」。

 洛可可艺术风格是继巴洛克艺术风格之后,发源于法国并很快遍及欧洲的一种艺术样式。

开始是指用贝壳、石块等建造的岩状砌石,源于中国的假山,玲珑剔透,华丽雕琢的艺术趣味,后指具有贝壳纹样曲线的主题,成为以室内装饰为主体的样式名称。

洛可可特点是室内装饰和家具造型上凸起的贝壳纹样曲线和莨苕叶呈锯齿状的叶子,C形、S形和涡旋状曲线纹饰蜿蜒反复。

创造出一种非对称的、富有动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巧、华丽繁复的装饰样式。

巴洛克那洋溢的生气、庄重的量感和男性的尊大感,都被洗练的举止和风流的游戏般的情调,以及艳丽而纤弱柔和的女性风格所取代。

如果说17世纪的巴洛克风服饰是以男性为中心、以路易十四的宫廷为舞台展开的奇特装束,与此相对,18世纪的洛可可风服饰则是以女性为中心,以沙龙为舞台展开的优雅样式。

 十八世纪被看成是「理性的时代」或「启蒙运动」的时代,哲学家从过去假设上帝存在进而推论所有事物的工作,转换为依据实验和观察的理性方法去推论世间的万象,几乎将神学从哲学中剔除,选择倾向世俗的路线,趣味从注重高尚的教化转向寻求轻浮的快感。

艺术的风格,在音乐家莫札特、海顿,文学家蒲伯、爱迪生、伏尔泰,画家华铎、康斯博罗中,贯穿著一种共同主题,它把理性与优美趣味同轻松、明晰、秩序井然的材料相互配合起来。

 路易十四常在凡尔赛宫开各种舞会,藉著繁琐的礼仪与无意义的职务折腾贵族们,再以富丽堂皇的宫廷装饰营造悠闲的环境,有利搞风流韵事,以便消耗贵族们的精力,使他们无暇去策划造反。

因此艺术家授命编造一种理想生活的极乐世界情景,其唯一的目的是塑造出一个悠闲的、实际上是懒惰的社会快乐。

 洛可可是相对于路易十四时代那种盛大﹑庄严的古典主义艺术的,这种变化和法国贵族阶层的衰落,与启蒙运动的自由探索精神(几乎取代宗教信仰),及中产阶级的日渐兴盛有关。

 洛可可在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特别是在庭园设计室内设计、丝织品、瓷器、漆器等方面(如《中国人物小陶瓷》,麦尔,德国,1768)。

由于当时法国艺术取得欧洲的中心地位,所以洛可可艺术的影响也遍及欧洲各国。

 洛可可艺术的繁琐风格和中国清代艺术相类似,是中西封建历史即将结束的共同征兆。

词源与含义

  从词源来看,rococo一词与法语rocaille(岩状饰物)相关。

早在17世纪,法语rocaille一词常用以称谓岩洞,(也有一说即文艺复兴时代传到意大利的中国假山设计),和庭园中的贝壳细工,travailderocaille(岩状工艺)为travail的同意语。

洛可可即由「岩状工艺」和「贝壳工艺」引伸而来,指室内装饰、建筑到绘画、雕刻以至家具、陶瓷、染织、服装等各方面的一种流行艺术风格。

 洛可可的另一种解释初见于《法兰西大学院词典》,指为「路易十四至路易十五早期奇异的装饰﹑风格和设计」。

有人将「洛可可」与意大利「巴洛克」相关连,把这种「奇异的」洛可可风格看作是巴洛克风格的晚期,即巴洛克的瓦解和颓废阶段。

洛可可艺术的特质

  ①曲线趣味,常用C形、S形、漩涡形等曲线为造形的装饰效果。

 ②构图非对称法则,而是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

 ③色泽柔和﹑艳丽、轻快,给人轻松舒适感。

 ④崇尚经过人工修饰的“自然”。

 ⑤人物意匠上的谐谑性﹑飘逸性,表现各种不同的爱,如浪漫的爱、性爱、母爱等。

文学

  洛可可文学以轻松的文体大量出现,并着力于表现人的情感,尤其是爱情的魅力。

经常将现实世界扩大或缩小后加以描写,或者以镜中像的方式折射现实。

比如伏尔泰的《小大人》、勒萨日的《吉尔·布拉斯》。

这个时期的作家还酷爱写游记式作品,让主人公在游历中学习人生、了解世界。

洛可可文学产生了强烈刺激人们感官和心智的效果,刻意描写与现实相悖的事物,以反讽手法引入革新观念,打破现存秩序和规范,追求自然、理性、平衡的新世界。

雕塑

  从维尔茨堡的实例可以清楚看出,在巴罗克晚期要明确地区分建筑和雕塑是颇不容易的,因为雕塑起装饰作用,是统一在建筑艺术品的整体范围之内的。

有时,它也会反过来起到赋予建筑物审美意义的作用,就像韦尔顿堡修道院教堂那样(图208)。

在这里,建筑方案是让圣乔治祭坛处于“适宜的光线之中”。

出于这个理由,建筑师科斯米斯·达米安·阿萨姆只让教徒大厅有较暗的光线,而且用一个巨大的上部建筑遮住祭坛,从而使教徒处于神秘的幽暗之中。

但是,他在祭坛后面的厅里开了

洛可可艺术建筑

个很大的窗户,让耀眼夺目的光线从窗户涌进来,直达中堂。

而他的兄弟埃吉德·奎林·阿萨姆则在这个熠熠闪耀的光源中心安放了圣乔治的骑马立像,从后面间接给塑像以效果显著的光线。

这位圣徒在祭坛的台子上就像一个超凡的幻像,周围是神圣的光辉,给处于黑暗中的尘世以救助和光明。

一个宗教事件在这里变成了热闹的戏剧表演,恰与当时的剧院相类似,因为剧院也在演出叙述超凡故事的戏剧。

  巴罗克晚期雕塑艺术的戏剧特点还可以用当时采用的材料来证明。

因为一切都是针对感性效果和令人眼花缭乱的第一印象的,所以不是选用砂岩或大理石,而是采用质地较差的材料,如大理石膏(把碾细的彩色砂岩与石膏混合,再浇制并磨光),或者木头,然后再给木头涂上一层模拟石头的颜色。

这种塑像不能仔细观赏,也就是说要起一定的蒙蔽作用,就好像舞台上的布景那样。

绘画

综述

  无拘无束地尽情戏耍的乐趣,摆脱一切思索而获得感官快乐的乐趣,在这个时期的绘画中得到了或许是最完美的表现,因为它不需要理性的协助就能直接使眼睛感到满意和愉悦。

由于有了洛可可潇洒风雅的绘画,早在“为艺术而艺术”这一概念形成很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