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55092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标准.docx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标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标准.docx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标准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

必修课

适用专业:

工程造价专业授课单位:

管理工程系

学分:

学分学时:

60学时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项继军2011年4月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一、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必须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要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以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为指导,按照《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制(修)定课程标准的通知》要求,遵循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标准。

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

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这是一门紧密联系工程建设管理实践的重要课程,它以工程项目为对象提出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和系统,从施工项目管理者或承包商的角度讲授项目组织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强调管理的应用。

设立本门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如何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协调,为学生建立管理项目的知识体系和培养应用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为学生在毕业后从事有关的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

该课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项目与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在邀请工程专家对工程造价专业所涵盖的业务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以工程项目管理岗位为核心,以工程项目管理相关业务操作为主体,按照高职学生认知特点,以项目案例的讨论分析展开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本课程教学中充分遵循职业能力培养规律,力求科学、合理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和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以及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紧密结合,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工程管理类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展示教学内容。

在工作任务引领下以情景模拟、角色互换、仿真操作、分组讨论等形式展开教学,使学生真切体会到工程管理人员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所需的职业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要求学生做学结合、边学边做,以培养学生胜任实际工程项目管理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该岗位实际运用需要,并为学习掌握其他相关专业关键能力做好铺垫。

教学内容设计思路:

细分工程项目管理职业岗位--分解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确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构建课程能力标准--整合、优化教学模块。

课程目标实现思路:

整合、优化教学模块--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现课程能力标准--达到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表1与前期课程的关系

序号

前期课程名称

为本课程提供的能力支撑

备注

1

建筑工程概论

建筑工程基本知识

2

房屋建筑学

房屋建筑学基本知识

3

建筑工程结构

建筑工程结构基本知识

表2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序号

后续课程名称

本课程提供的能力支撑

备注

1

建筑工程监理概论

建筑工程管理的基本方法

2

毕业实习

建筑工程管理的基本能力

五、课程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进度、质量、成本管理和工程项目组织写铁条等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独立开展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和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等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工程项目组织、监控、调整、决策及外部协调等实践能力。

1、知识目标

使学生能够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内容和主要应用领域。

(1)能够准确描述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及影响项目管理效果的环境因素。

(2)能够施工项目的合理组织

(3)能够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组织合理的流水施工。

(4)能够掌握网络计划技术及其应用。

(5)能够利用网络计划技术编制工程进度计划

(6)能够利用网络计划技术进行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管理和调整

(7)能够运用目标管理的基本原理进行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成本管理

(8)能够完成工程项目的合同和信息管理工作

(9)能够熟知共项目管理的资料归档和整理工作

2、能力目标

为社会实践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上手快,动手能力强,并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建筑工程相关企业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当使学生掌握工程项目管理基础知识、基本程序、基本方法和管理的基本技能,并能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建筑工程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等管理活动的实际问题,具备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具体包括:

(1)准确进行工程项目的计量及流水施工的组织。

(2)正确编制施工项目的进度计划。

(3)了解和掌握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分解及控制方法。

(4)了解和掌握工程项目成本的构成及控制方法。

(5)具有编制职工项目管理规划的能力。

3、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1)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3)严格执行建筑法规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4)具有较强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利用工程项目管理知识解决其它专业课程中的类似问题的能力。

六、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单元

(工作任务模块)

能力训练项目

相关知识支撑

建议学时

1

模块一:

工程项目的管理体制

项目1:

代建制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如何进行划分,理解工程项目各个参与方之间的关系,各自进行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重点掌握工程项目各参与方的关系,各自进行的项目管理在目标、范围等方面的区别。

4

项目2:

建设工程监理制度

2

模块二:

工程项目的承发包体制

项目3:

CM方式

目前国际上所常用的承发包方式的类型,理解承发包的含义,各承发包方式是如何进行运作的,重点掌握各承发包方式的特点和主要的优缺点,各自的适用情形和范围。

6

项目4:

MC方式

项目5:

BOT/PFI方式

3

模块三:

工程项目的组织

项目6:

直线式组织形式

组织的含义和职能,项目组织的特点,组织结构的概念,主要作用和构成。

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程序,项目经理的作用和要求,项目经理部的建立和运作。

五种工程项目的组织形式的结构形式、特点和如何进行选择

6

项目7:

工作队组织形式

项目8:

矩阵式组织形式

4

模块四: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项目9:

流水施工的组织

流水施工的基本原理及组织方法,网络计划技术,进度控制的基本概念、主要任务。

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的内容构成,如何进行表示,以及实施步骤。

检查进度计划实施的方法,如何进行调整,分析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的差异并就此可以采取的措施

14

项目10:

网络计划技术

项目11:

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调整

5

模块五: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项目12:

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基本概念特征、目的以及成本控制时段。

从承包商的角度进行成本控制的意义、过程和手段。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全过程包括哪些工作,如何进行。

10

6

模块六: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项目13:

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的特点以及质量工作如何评定。

施工承包企业质量体系的建立,如何运行,质量的概念内涵和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概念。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过程和方法,数理统计方法,质量检验与试验的内容。

6

7

模块七:

工程项目安全控制和现场管理

项目14:

施工项目的安全控制

安全控制在项目各个阶段的内容。

安全控制的重要性,施工项目安全控制的基本原则,影响项目安全的因素,现场管理的意义和评价方式。

安全控制的要点和如何进行现场管理和防火管理。

6

8

模块八:

工程项目合同管理

项目15:

建设工程合同体系

建设工程合同的概念和特点,合同策划的概念和内容。

合同在工程项目中的作用,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和工作过程。

从承包商的角度进行合同策划与管理,如何进行索赔

8

项目16:

工程项目合同的履行管理

总课时

60

2、能力目标与教学方法建议

序号

能力训练项目名称

能力训练任务名称

拟实现的能力目标(①基本能力②拓展能力)

教学方法

与建议

1

项目1:

代建制模式

任务:

项目经理部的组建及职能。

①能够掌握项目经理的作用和基本职能。

②能够掌握项目经理负责制的深刻含义。

案例教学

强化练习

2

项目2:

建设工程监理制度

任务:

建设工程监理的意义和职能。

①能够建设工程监理的重大意义。

②建设工程监理的基本职能。

案例教学

3

项目3:

CM方式

任务:

管理咨询方式(CM方式)的运作。

①能够掌握管理咨询方式的基本模式。

②能够掌握管理咨询方式的运作、特点和主要优缺点。

案例教学

多媒体授课

4

项目4:

MC方式

任务:

管理承包方式(MC方式)的运作。

管理承包方式(MC方式)的运作及与管理咨询方式的区别。

案例分析

多媒体教学

5

项目5:

BOT/PFI方式

任务:

个体融资方式(BOT/PFI方式)BOT方式的运作方式。

个体融资方式(BOT/PFI方式)BOT方式的概念、产生、适用范围、主要优点、难点、各参与方的关系及与传统方式的区别。

案例分析

6

项目6:

直线式组织形式

任务:

直线式组织形式的应用。

直线式组织形式的结构形式、特点、优缺点和适用性。

案例分析

7

项目7:

工作队组织形式

任务:

工作队组织形式的应用。

工作队组织形式的结构形式、特点、优缺点和适用性

案例分析

8

项目8:

矩阵式组织形式

任务:

矩阵式组织形式的应用。

矩阵式组织形式的结构形式、特点、优缺点和适用性

案例分析

9

项目9:

流水施工的组织

任务:

流水施工的组织。

流水施工的原理、分类、参数计算及类型的选择。

案例分析

10

项目10:

网络计划技术

任务:

编制施工双代号网络计划。

①根据实际案例编制施工双代号网络计划。

②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分析方法。

?

双代号网络计划转化成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方法。

案例分析

11

项目11:

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调整

任务

进度计划的比较。

应用横道图比较法、前锋先比较法、S形曲线比较法、香蕉形曲线比较法、列表比较法进行进度计划的比较。

案例分析

任务

进度计划的调整。

进度计划调整的途径及应用。

12

项目12:

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

任务

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的方法

施工项目的成本的成本预测与计划,成本计划的实施,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考核。

案例分析

讨论

13

项目13:

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

任务

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的手段。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过程和方法,特别是数理统计方法,质量检验与试验的内容。

案例分析

强化练习

14

项目14:

施工项目的安全控制

任务

施工项目的安全控制。

施工项目安全控制的基本原则,影响项目安全的因素,现场管理的意义和评价方式。

重点掌握安全控制的要点和如何进行现场管理和防火管理。

案例分析

15

项目15:

建设工程合同体系

任务:

建设工程合同体系。

建设工程合同的主要合同关系,工程项目的合同体系,工程项目合同的类型。

案例分析

讨论

16

项目16:

工程项目合同的履行管理

任务:

工程项目合同的履行管理

项目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转让和解除;工程项目索赔管理,包括索赔的概念及特点、索赔的起因、依据、程序,索赔报告及其编写,承包商防止和减少索赔的措施

案例分析

七、课程实施条件

1.教师基本要求

(1)专任教师具备高校教师资格、相关专业的执业资格及一定的《工程项目管理》教学能力和工作经验,同时应当具备相应的行业企业工作经历。

(2)应聘请具备从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经验的职业能力的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性较强的实训教学。

2.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要求

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拓展课程,培养学生实际组织和管理工程项目的能力是本课程的核心目标。

真实或仿真的操作环境是本课程教学的一个必要条件,校内有工程造价综合实训室;校外应建一定数量的实训基地。

3.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选用教材:

教材的选用:

主要选用高职高专系列规划教材,也可自编校本教材。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如多媒体课件、多媒体素材、电子图书等;注重其它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教学文件和资料、实训指导书、学习参考书、等。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常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可开发并应用一些直观且形象的挂图、幻灯片、录像片、试听光盘,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理解、接受课程知识和业务流程。

(2)充分运用网络课程资源。

可以利用现有的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走向多元,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4)开发和利用外校实训基地。

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的培训资源,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模拟和演练,增加对岗位要求的感性认识,为学生毕业后顺利上岗做好准备。

八、其它说明

1.标准的调整:

本课程标准应根据建筑法规和工程项目技术规范的变更及时调整。

2.教学效果评价:

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教学评价的标准应体现项目驱动、实践导向课程的特征,体现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统一,以能否完成项目实践活动任务以及完成情况给予评定。

3.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

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以及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