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货电梯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48337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1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人货电梯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完整版人货电梯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完整版人货电梯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完整版人货电梯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完整版人货电梯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人货电梯专项施工方案.docx

《完整版人货电梯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人货电梯专项施工方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人货电梯专项施工方案.docx

完整版人货电梯专项施工方案

金口岸三期华府9#10#11#住宅楼

编制人:

职务:

校对人:

职务:

审核人:

职务:

审批人:

职务:

第一章:

编制依据…………………………………………………………2

第二章:

工程概况…………………………………………………………2

第三章:

施工电梯基础设计荷载取值……………………………………3

第四章:

人货电梯安装安全要求及安装前的准备工作…………………4

第五章:

人货电梯安装施工………………………………………………5

第六章:

平台脚手架、施工通道、结构加固……………………………13

第七章:

人货电梯作业过程突发停电应急处理和救援预案……………23

第一章:

编制依据

1.1金口岸三期华府9#10#11#住宅楼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1.2金口岸三期华府9#10#11#住宅楼工程施工图纸

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1.5GJJ《SC200/200型施工升降机使用说明书》

第二章:

工程概况

第一节:

工程简介

1、工程简介

1.工程名称:

金口岸三期华府9#10#11#楼项目工程

2.工程地址:

怀化市河西新经济开发区

3.建设单位:

怀化市金辰房地产有限公司

4.设计单位:

怀化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5.监理单位:

怀化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6.施工单位:

怀化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7.金口岸华府三期9#、10#、11#住宅楼工程工程主要由9#楼、10#楼、11#楼组成,该工程位于怀化市河西经济开发区,建筑总面积83754.8㎡,其中9#住宅楼建筑面积33734.1m2,10#住宅楼建筑面积34382.8㎡,11#住宅楼建筑面积15637.9㎡;建筑高度9#住宅楼99.6米,10#住宅楼99.9m;建筑层数:

9#住宅楼地上30层,地下1层,10#住宅楼地下1层,地上30层。

结构形式:

9#、10#、11#住宅楼均为全现浇框支剪力墙结构。

9#楼-1层层高为6.4m,一层层高为7.2m,2~4层层高为4.8m,最大梁KZL7为800*1800mm。

10#楼-1层层高为5.75m,一层层高为6.8m,2~4层层高为4.8m,最大梁KZL2

(2)为800*2400mm。

主体结构及装修阶段施工时,垂直运输机械采用SC200/200施工升降机3台;垂直运输机计划安装时间为结构5层开始。

根据施工现场的场地情况及建筑物的平面位置,确定每栋各一台施工升降机。

9#、10#楼人货电梯安装高度为112米。

各栋施工电梯安装位置如下:

1、编号为1#施工电梯安装于9#楼建筑物边;

2、编号为2#施工电梯安装于10#楼建筑物边;

3、编号为3#施工电梯安装于11#楼建筑物边;

各栋施工电梯安装位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图。

2台升降机全由建筑外阳台进入室内,升降机安装高度为112m。

从首层室外地面开始安装,安装人货梯基础:

(长)4.40M×(宽)3.80M×(高)0.40M。

升降机基础底板配双向双层Φ16@200钢筋。

严格按照SC200/200施工升降机厂家使用说明书安装。

第三章:

施工电梯基础设计荷载取值

本工程采用SC200/200型升降机,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为方便工程施工的需要,本工程所使用的升降机基础均设置在地下室外围的天然基础上,为了确保天然基础的承载力,必须保证人货电梯基础混凝土的强度及几何尺寸。

施工升降机自重:

安全系数K=1.4,SC200/200型施工升降机按高度112m时的重量:

P1=(吊笼重+外笼重+导轨架总重+对重重+载重量)×2.1。

吊笼重40KN;外笼重15KN;导轨架总重=(每节重1.9KN,每节高1.508m):

1.9KN×52节=98.80KN;载重40KN;对重20KN。

P1=(40+15+98.80+40+20)×1.4=299.32KN。

基础自重:

P2=1.2×4.4×3.8×0.40m×25.5kN/m3=204.65KN。

荷载总重P=299.32+204.65=503.97KN。

3.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

施工升降机型号

SC200/200

吊笼形式

双吊笼

架设总高度(m)

115

标准节长度(m)

1.508

底笼长(m)

4.5

底笼宽(m)

3

标准节重(kg)

167

对重重量(kg)

1300

单个吊笼重(kg)

1460

吊笼载重(kg)

2000

外笼重(kg)

1480

其他配件总重量(kg)

200

3.2楼板参数

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楼板长(m)

4

楼板宽(m)

3

楼板厚(m)

0.3

楼板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fc(N/mm2)

14.3

楼板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ft(N/mm2)

1.43

梁宽(m)

0.8

梁高(m)

0.3

板中底部短向配筋

HRB33512@150

板边上部短向配筋

HRB33512@150

板中底部长向配筋

HRB33512@150

板边上部长向配筋

HRB33512@150

梁截面底部纵筋

6×HRB33525

梁中箍筋配置

HPB3006@150

箍筋肢数

2

施工升降机基础长度l(m)

4

施工升降机基础宽度d(m)

4

施工升降机基础厚度h(m)

0.4

3.3.荷载参数:

施工荷载(kN/m2)

1

施工电梯综合安全系数n

2.1

3.4基础承载计算

导轨架重(共需77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67kg):

167kg×77=12859kg,

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

Pk=((1460×2+1480+1300×2+200+12859)+2000×2)×10/1000=240.59kN;

施工升降机自重设计值:

P=n×Pk=2.1×240.59=505.239kN;

施工升降机基础自重设计值:

Pj=1.2×l×d×h×25=1.2×4×4×0.4×25=192KN

P=P+Pj=505.239+192=697.239kN

3.4.1、梁板下钢筋混凝土单柱结构验算

支撑类型

钢筋混凝土单柱支撑

支撑高度h0(m)

2.5

砼柱截面类型

方形

砼柱截面尺寸b×h(mm)

400×420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混凝土强度抗压设计值fc(N/mm2)

14.3

砼柱截面积A(mm2)

168000

砼柱截面回转半径i(mm)

121.38

柱子内钢筋配筋

钢筋型号

钢筋直径d0i(mm)

钢筋根数ni

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fy′(N/mm2)

HRB400

16

3

200

HRB400

18

6

195

设梁板下混凝土柱支承上部施工升降机荷重,混凝土结构自重由结构自身承担,则:

混凝土柱受力:

N=P+1.4×q×a×b=697.239+1.4×1×3×4.5=716.139kN

As′=∑(ni×π×d0i2/4)=3.14×(3×162/4+6×182/4)=2128.92mm2

ρ=As′/A=2128.92/168000=0.0127=1.27%≥0.55%

满足要求!

lo/b=2500/400=6.25,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6.2.15得,φ1=1

lo/i=2500/121.38=20.596,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6.2.15得,φ2=1

取φ=1[N]=0.9φ(fcA+fy′As′)=0.9×1×(14.3×168000+(200×602.88+195×1526.04))=2538.498kN≥N=716.139kN

满足要求!

梁板下的混凝土柱结构满足要求!

配筋如下图所示:

配筋示意图

支撑如下图所示:

支撑立面图

3.5施工电梯基础做法:

1、人货梯型号选用SC200/200TD,施工电梯基础尺寸=(长)4.4M×(宽)3.80M×(高)0.40M。

2、各栋施工电梯基础底板均配Φ16@200双向双层钢筋,砼强度等级为C30,整体浇捣。

施工电梯基础平面尺寸图详见附图:

第四章:

人货电梯安装安全要求及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节:

安装安全要求

1.安装场地应清理干净,并用标志杆等围起来,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

防止安装上方掉落物体,必要时应加安全网。

安装过程中,必须由专人负责,统一指挥。

2.利用吊杆进行安装时,不允许超载,吊杆最大起重量为2000N,吊杆只用来安装或拆卸升降机零部件,不得用作其它起重用途。

吊杆上有悬挂物时,不得开动吊笼。

3.升降机运行时,施工人员的头、手绝对不可露出安全栏以外。

如果有人在导轨架上或附墙架上工作时,绝对不允许开动升降机,当吊笼升起时严禁进入外笼内。

吊笼上的所有零部件,必须放置平稳,不得露出安全栏外。

4.安装作业人员应按空中作业的安全要求,包括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等,不要穿过于宽松的衣服,应穿工作服,以免被卷入运动部件中发生安全事故。

5.操纵升降机,必须将操纵盒拿到吊笼顶部,不允许在吊笼内操作。

吊笼起动前,应先进行全面检查,消除所有不安全隐患。

安装运行时,必须按升降机额定安装载重装载,不允许超载运行。

雷雨天、雪天或风速超过13m/s的恶劣天气不能进行安装作业。

第二节: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安装工地应具备合适的电源,并必须配备一个专供升降机用的电源箱,每个吊笼均应由一个开关箱控制,供电熔断器的电流为额定电流的1.5~2倍。

应具备合适的起重设备及安装工具。

应具备运输和堆置升降机零部件的道路及场地。

应按要求制作基础,自备好地脚螺栓,确定附墙架与建筑物连接的方案,准备好予埋件或固定件等。

根据需要,自备站台附件,如:

过桥板,安全栏杆等。

第五章:

人货电梯安装施工

5.1双笼电梯参数要求

本工程施工双笼电梯拟采用中建建科的SC200/200施工升降机,其单个吊笼的技术性能参数如下:

序号

项目

单位

参数

备注

1

额定载重量

2100

2

额定乘员

12

无载货时

3

最大提升高度

M

150

4

起升速度

m/min

98

5

吊笼内空尺寸

M

5*1.8*2.9

长×宽×高

6

外笼(双)尺寸

M

7

整机自重

2800

8

标准节自重

190

9

标准节长度

1508

10

吊杆提升长度

200

11

电机台数

14

12

连续负载25%负载功率

KW

13*3

13

额定电压/频率

V/HZ

380/50

14

起动电流

A

380

15

工作电流

A

2*63

16

减速机速比

1:

16

17

防坠安全器自动力矩

KN·m

3

18

防坠安全器动作速度

m/min

54

19

整机自重

T

20

H=100m

20

附墙架承载力

KN

40

一套

21

安装载重量

2*1000

5.2安装荷载

施工升降机自重:

安全系数K=1.4,SC200/200型施工升降机按高度112m时的重量:

P1=(吊笼重+外笼重+导轨架总重+对重重+载重量)×2.1。

吊笼重40KN,外笼重15KN,导轨架总重=(每节重1.9KN,每节高1.508m),1.9KN×52节=98.80KN,载重40KN,对重20KN。

P1=(40+15+98.80+40+20)×1.4=299.32KN。

基础自重:

P2=1.2×4.4×3.8×0.40m×25.5kN/m3=204.65KN。

荷载总重P=299.32+204.65=504.00KN。

5.3附墙要求

每三层设附墙架一道,电梯中心距楼板的距离为3.2米,附着长度为3.2米,一般施工升降机的附墙连接架的标准长度为2.9米至3.6米,所以支撑长度随附着物的远近进行特殊的加长处理。

附墙架均与阳台封口梁进行附着。

5.4安装步骤及要求

在安装升降之前必须熟悉“安装安全要求”。

深刻了解升降机的机械和电气性能,并对有待安装的各个零、部件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1)升降机基础: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为方便工程施工的需要,本工程所使用的升降机需安装在首层商铺楼板上,为了确保首层商铺楼板的安全,必须保证人货电梯基础混凝土的强度及几何尺寸。

在地下负一层,人货电梯基础混凝土楼板下,采用钢管回顶加固措施,具体加固措施见附图。

(2)外笼及内笼安装

①左侧面对外笼门的外笼底盘是和两节标准节连接在一起的,且左吊笼也装在两节标准节上,吊笼底架与外笼底盘用螺栓进行连接成为一体(安装就位后立即拆下)。

右侧外笼底盘和右盘笼底架也用螺栓进行暂时连接成为一体(安装就位后应立即拆下)。

方便运输和按扎,具体安装方法如下:

用1#塔吊将左外笼、吊笼及所所带两节标准节,吊装于升降机对建筑墙体的一面与墙体平行。

②右外笼及吊笼吊装前,应将右吊笼内两个电动机的自动器拉手撬松,并用垫块垫实,使该吊笼两个齿轮能与齿条滚动吻合,吊装时应缓缓放下,将吊笼吊入导轨立杆,吊笼就位后将自动器复位,用M20×130螺栓将左右外笼底盘结合处连接拧紧,并及时拆下左右吊笼与底盘的连接螺栓。

释放右吊笼各滚轮的螺栓,转动偏心轴调整滚轮与导轨立柱的间隙,调整后锁紧。

然后释放传动板上及防坠安全器底板上的背轮用专用扳手转动偏心套调整背轮与齿条间隙,调整后锁紧。

调整完毕后齿轮与齿条吻合的侧间隙为0.2-0.5,背轮与齿条背面的间隙为0.5,各滚轮与导轨架立柱的间隙为0.5。

③用经纬仪测量基础标准节的垂直度保证其垂直度小于两节标准节高度的1/1000,调整时可用一些不同厚度的铁皮垫入外笼底盘与基础之间进行调整。

调整完毕后,用砼将地脚螺栓浇筑在基础面的预留孔内,待砼达到强度后将地脚螺栓紧固。

(3)电缆及电气装置的按扎检查

①电缆安装:

供电电源箱距升降机电源箱应在5米以内,为保证供电质量,即满载运行中电压波动在380V(允许偏差±5%的范围之内),所以引入电源电缆截面面积不应小于VV3×25m㎡+2×10m㎡。

按扎时:

A.将引入电源电缆从供电电源接入升降机电源箱内。

B.将升降机供电电缆以自由状态盘入电缆筒内,不得纽扣、打结。

C.将电缆筒固定在外笼底盘底盘上挑线架正下方,将电缆线一锻从电缆筒底部引出接入升降机电源箱,两一端通过电缆挑线架引到吊笼内接入吊笼内接线盒上。

②电气装置的检查:

电气装置在升降机出厂前以按扎完毕,因此在升降机按扎完毕后应做好如下检查:

A.升降机结构、电机和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良好接地,接地电阻不得超过4欧姆。

B.用兆欧表测量电动机及电气元件对地绝缘电阻不得小于1兆欧姆。

C.检查各安全控制考官,分别触动各个门上的联锁开关、松绳开关、上、下限位开关、极限开关,每次触动时吊笼应不能运行。

D.校核电动机接线,吊笼上下运行方向应与操作盒上所示一致。

电气检查完毕后,升降机可进入安装工况。

(4)吊杆安装

①先将推力轴承加润滑油后装在吊杆底部。

②将吊杆放如吊笼顶部的安装孔内。

③在吊笼内将向心轴承安装在安装孔内,加压垫并用螺栓固定。

④当吊杆不使用时,应将殿勾勾住吊笼顶部的吊点使其固定。

(5)导轨架的安装和加节

①导轨架的安装:

A.将标准节立杆两端接头处齿条连接处檫干净,并加少量润滑油。

B.打开一扇吊笼顶部护身栏,将吊杆的吊钩放至地面,用标准节吊具勾牢一节标准节(注:

标准节带锥套的一端向下)。

C.摇动摇把,将标准节吊至吊笼顶部放稳。

(不要摘下低钩,应绷紧)

D.关上护身栏起动升降机,当吊笼开至加紧导轨架顶部时,应点动行驶,直至吊笼顶部距导轨顶部0.5米左右时停止。

E.用吊杆吊起标准节,对准导轨架上是立管和齿条上的锁孔放稳,用螺栓紧固,摘除吊勾、吊具。

F.若现场配有去重设备,可在地面线将4节标准节连接在一起一次直接吊接于导轨架顶部,用螺栓紧固。

②导轨架的加节安装:

在完成电动升降试车过程后,要求进行额定安装载荷的坠落试验,方可进行导轨架的加节安装。

导轨架的加节因供货方式和安装阶段的不同,具体分类如下:

A.带对重系统时,利用塔机加节:

a.将标准节两端清理干净,对接接头、齿条销子、销孔涂适量的钙基脂后,几节连为一体(最多不超过四节),用连接螺栓紧固。

b.笼顶操作,吊笼接近导轨架顶部时,拆除上限位、上极限限位碰块,点动上升,在防冒顶限位处停止。

c.将笼顶操作按钮盒上电源开关扳至“总停”位置,切断电源,以防误操作。

d.用塔机将已连好的导轨架锥套朝下,吊至待加高处,垂直套入,上紧螺栓。

e.重复以上操作加节到所需高度。

f.安装并整好上限位、极限限位、防冒顶限位碰块。

g.将笼顶操作按钮盒上电源接通,置于专用停放处,加节完毕。

B.带对重系统时,利用笼顶吊杆加节:

a.吊杆插入笼顶的吊杆座孔内(若为电动,应接好电源)。

b.打开一扇笼顶安全栏杆,放下吊钩,用专用吊具吊起一节标准节。

使带锥套的一端向下,并平稳地放置在笼顶最多允许放置两节标准节。

c.卸掉吊具上的标准节,将吊杆固定,关上安全栏杆。

d.笼顶操作,开动升降机,当吊笼接近导轨架顶部时,拆除上限位、上极限限位碰块,点动上升,在防冒顶限位处停止。

e.将笼顶操作按钮盒上电源开关扳至“总停”位置,切断电源,以防误操作。

f.吊杆吊起标准节,对接接头、齿条销子和销孔全部檫干净,加少许润滑脂。

g.旋转吊杆,使标准节锥套垂直套入,用连接螺栓紧固,松开吊钩,将吊杆转回并拆除。

h.重复以上操作加节所需高度。

i.安装并调整好上限位、上极限限位、防冒顶限位碰块。

j.将笼顶操作按钮盒上电源接通,置于专用停放处,加节完毕。

(6)附墙架的安装

①附墙座与建筑物连接承载力不得小于40KN。

②附墙座和建筑物连接方法,附架与楼板的连接。

A.将前杆用U型螺栓固定与标准节方框上,将附墙后座用穿墙螺栓固定于建筑物的响应位置上。

B.用吊杆吊起中架、后架、后杆(组合成一体),将其安装于建筑物与导轨架之间。

C.通过调整后架和够杆矫正导轨架的垂直度,调整完将扣瓦紧固。

D.用调整杆将后架一边与后杆另一边斜拉锁紧,以增墙其稳定性。

E.从地面起没隔6米安装一套附墙架。

最大高度时,最上面一处附墙以外悬出高度不得大于6米。

F.随着导轨的升高,应按每不大于6米安装一个附墙架,建筑物上的附墙座应先安装好支架,其允许最大水平倾角为±100以内,每个停靠站必须设过桥平台。

采用Ⅲ型附墙架,联接尺寸L=3054~3671mm,附墙架宽度B=1420mm。

(7)电梯楼层入口设置:

电梯楼层的入口设置平面建附图四,在入口处中庭内双排拆出凹口,搭设落地架,入口通道款1.2米,没层入口位置处设置,地上的落地架与楼层的柱体水平报箍时,应将柱角保护好,以免损坏棱角。

(8)对重安装:

带对重系统的升降机,当导轨架安装到使用高度后,在正常使用前,必须安装对重系统,以达到设计的额定载重量。

1检查对重轨道,对接处错位不得大于0.5mm,否则应按要求校正到位。

2将钢丝绳架(已盘好钢丝绳)、对重绳轮,吊至笼顶,并安装好。

3笼顶操作,开动升降机,当吊笼接近导轨架顶部时,点动上升,距导轨架顶端350mm处停止。

将天轮装置(或自顶升加节装置)吊至导轨架顶部安装就位,用联接螺栓紧固。

4将钢丝绳架上放出的钢丝绳,在对重绳轮上绕三圈后引至天轮,然后下返到对重体。

注意钢丝绳的上引端一定要靠近导轨架,下返过程中应穿过过度架或联柱支架与对重轨道间形成的方形空间。

5下返钢丝绳的端头绕过钢丝绳索具后,用四只钢丝绳夹夹紧,四只绳夹朝向一致,且间距不小于140mm,钢丝绳外露自由端长度不小于270mm。

绳头用细钢丝绳捆扎,钢丝绳受力前固定绳卡,受力后要再度紧固。

通过钢丝绳索具,用销轴将钢丝绳与对重体联为一体,插入开口销。

6笼顶操作,开动吊笼,其顶部离天轮装置或顶升套架下端0.5米处停止,使对重体落到缓冲簧上,以此为基准将钢丝绳收紧并固定好。

此时对重绳轮应直立起来,弹簧受压。

7调整松绳保护限位使其灵敏可靠。

8按照此时上限位和极限限位开关的实际位置,安装、调整上限位、极限限位碰块

9对靠自顶升加节的,应安装好防冒顶限位碰块。

试运行正常后安装完毕。

(9)天轮和钢丝绳安装:

当导轨架安装到要求的高度后带对重的升降机要将天轮安装好,并用钢丝绳悬挂好对重。

将天轮、绳轮、钢丝绳及钢丝绳架吊到吊笼顶部,并备好绳卡螺栓等。

将钢丝绳架用M8×30的螺栓固定在吊笼上,将吊笼升至距导轨架顶端500mm处,用吊杆将天轮安装到导轨架顶部,用M24螺栓固定。

安装绳轮;将钢丝绳穿过绳轮和天轮放至地面的对重上,并用三个绳卡固定于对重上,用同样的方法将钢丝绳的另一端用三个绳卡固定在绳轮上。

(10)电缆保护架的安装:

在电缆加高过程中,要同时安装电缆保护架。

从地面起每6米左右安装一个电缆保护架,用带卡子的一端固定在φ51的立管上。

调整电缆保护架以及电缆托架的位置,确保电缆在电缆保护架“U”形中心。

(11)限位开关及极限开关碰铁的安装:

下限碰铁的位置,应调整在吊笼满载下行时,自动停止在碰到缓冲簧100-200mm处。

下极限碰铁应安装在吊笼在碰到缓冲弹簧之前制动。

上限位碰铁调整到使吊笼自动停止在上终端站平台位置,要确保此时吊笼与导轨架顶部的安全距离符合当地的安全规定。

上极限碰铁应安装在吊笼越过上平台150mm处。

必须保证极限开关触柄与上下极限碰铁的距离,在极限开关断开位置时,其触柄距碰铁0.5-2之内,紧固所有碰铁上的螺栓,保证碰铁不移动。

(12)护栏安装

①清扫基础表面,清除预留孔中的积水、杂物。

②将底盘与外横梁连接,放在基础平面上,在底盘上安装三节标准节,将地脚螺栓放入预留孔,使其钩住基础钢筋,与底盘适当紧固。

③调整底盘与附着墙面相对位置,使导轨架中心位置与附墙预埋件中心对正,且使底盘对称中心与附着墙面平行。

④用经纬仪测量导轨架与水平面的垂直度,误差不得超过1.5㎜,并用钢垫片将底盘与基础之间垫实。

也可以用水平尺检查导轨顶部四根立柱。

管端面的水平度误差不得超过1㎜。

⑤调整符合要求后,进行二次灌浆,将地脚螺栓固定。

同时将底盘与基础之间的缝隙抹平。

⑥待二次灌浆达到许用强度后,用3503N·M力矩拧紧地脚螺栓,并再次进行调整,符合要求后,用450N·M的力矩进一步紧固。

⑦将吊笼缓冲装置与底盘连接。

(13)电动升降试车

①电气控制系统接通,并检查无误后,方可电动升降试车。

②接通电源,由专职驾驶员谨慎的操作升降机,使吊笼上下运行数次,每次行程高度不得超过3米。

③查运行是否平稳,有无跳动、异响,制动器工作是否正常。

停机后,对齿轮齿条啮合情况、滚轮与轨道架立柱管的接触情况重新检查、调整。

④空笼试车完成后,再进行安装载重试验。

在空笼中装入额定安装载荷,按电机所用工作制,工作1小时,减速器温升不超过60K。

第六章:

平台脚手架、施工通道、结构加固

 

6.1平台脚手架

升降机平台脚手架见本方案附图12.4和附图12.5,脚手架为扣件式钢管落地式双排脚手架,立杆纵距为1500、700、1500mm,立杆横距为1000、750mm,步距4.7米以下为1450mm,4.7米以上为1800(稳定性计算值)mm、1100mm,连墙杆中心间距为320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