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的成因与危害.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47606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旱的成因与危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干旱的成因与危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干旱的成因与危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干旱的成因与危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干旱的成因与危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干旱的成因与危害.docx

《干旱的成因与危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旱的成因与危害.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干旱的成因与危害.docx

干旱的成因与危害

干旱的成因与危害

什么是干旱,可造成哪些灾害?

干旱是人们都很熟悉的,但是,由于研究的目的和对象不同,其定义和具体指标是不同的。

通常所说的旱灾,是指因久晴无雨或少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减少而形成的。

其干旱程度的确定均与前期降水量、干旱持续日数、地下水位以及农作物种类、品种及其生长发育时期等有密切关系。

因此,干旱的具体指标因地因时因农作物而异。

干旱可影响到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农业。

据统计,近40年来全国农田受旱灾面积平均每年达3亿亩以上,约占全国受灾总面积60%;减产粮食数百亿斤:

其次是造成水资源不足,例如华北地区,近30年来由于降水量呈现减少趋势,加上长期以来对地下水超采,水位逐年下降,沿海一些城市出现地面下沉,海水倒灌现象。

这一切不仅已成为很多大中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制约条件,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甚至会危及整个城市的安定。

长期干旱还会使生态环境恶化,诸如沙漠化、风蚀加剧等。

我国旱灾的分布有哪些特点?

我国地处亚洲季风气候区,降水不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而且年际变化很大,由此引起的干旱,除具有普遍性外,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全国各地皆以冬春旱或春旱发生的机会最多,持续时间最长。

干旱出现频率在40%以上,华南和西南地区达50-60%以上。

最严重的是冬春连旱,大旱年一般都属冬春连旱的情况。

其次,

我国干旱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东北地区由于降水比较稳定,干旱出现较少;黄淮海地区的降水变化大,干旱频率全年各季均较多;华南地区干旱主要集中在冬春和秋季两个时段;晒南地区则主要集中在冬春和夏季两个时段。

第三,我国干旱具有持续性。

在我国历史上,干旱连年出现是经常的,例如北京地区在1470一1949年间发生干旱170次,其中有115次是连年发生的。

1637一1643年和1939一1945年干旱竟连续7年之久。

1949年以后,干旱仍有连年发生的现象,如长江、中下游地区1958一1961年连续4年干旱,农业减产;1966一1968年连续3年干旱。

干旱的连续性往往使旱情加剧,灾害严重。

形成大范围干旱的条件是什么?

干旱危害的程度,不仅与干旱的强度有关,而且还与干旱范围有关。

严重的干旱往往是范围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干旱。

我国大范围少雨干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臵和强度,以及西风环流形势的稳定发展。

例如1972年出现的全国性干旱主要是由于副热带高压活动位臵较常年偏东,强度较常年偏弱。

大范围干旱还与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活动有关。

比如太阳黑子活动的11年周期就与地球上的大旱大涝存在明显的关系。

近年来,气象工作者又发现厄尔尼诺现象与我国大范围旱涝也有密切关系。

可见,形成大范围干旱的条件主要是由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异常发展而引起的。

什么是旱区,什么是旱期?

某段时期内降水量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少的地区称为干旱区。

一般是依据降水量减少的程度来确定的。

在气象学中常以降水距平百分率来表示。

首先把各地气象台站的降水观测值,按一定时段统计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然后填在地图上,按一定的间隔分析等值线分布图。

比如连续3个月降水量比常年偏少25一50%(

2.5一5成)定为干旱,偏少5成以上,即可定为严重干旱区。

这种方法确定的干旱区是单纯从气象角度考虑的,而没有注意实际经济活动如农业生产、作物的种类和不同生产发育期对水份的需求。

此外,实际干旱还与地形条件、土壤条件、灌溉条件等有关。

所以实际干旱区的确定是件很复杂的工作。

干旱期是很难精确地确定的,主要是由于干旱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至气象上一般采用某时段降水量偏少到一定的标准时,这个时段就称为干旱期。

也有的用这场雨到下场雨之间的时间间隔表示干旱期。

因农作物在需水关键期,对降水量偏少很敏感,确定干旱期时尽可能使用时段较短的雨量资料(如候雨量、旬雨量)来确定干旱期。

这样确定的干旱期比用月雨量资料确定的干旱期要精确得多。

旱期要求的精确程度与研究的目的有关,无需强求一律。

什么是xx,它是怎样形成的?

在伏天时期出现的干旱,称为伏(夏)旱。

其特点是太阳辐射强烈,温度高、湿度小、蒸发和蒸腾量大我国长江流域特别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省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晴热少雨,伏旱的发生比较频繁,高达50%。

其他地区有些年份也出现伏(夏)旱。

夏季是农作物生育旺盛的时期,伏(夏)旱虽不及春旱

出现的频率高;但对作物的危害一般较春旱重,所以有"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的农谚。

伏旱不仅关系到当年作物的生长,而且也决定当年水库的蓄水量和土壤底墒的形成,对来年的冬小麦和春播作物的生长及产量都有重要影响。

什么是“卡脖子旱”?

“卡脖子旱”是一句流传在我国北方的农谚。

它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农作物生长需水关键期对水分的需求。

作物的水分临界期出现干旱危害,将影响到作物的发育,造成空壳增多,导致减产。

谷物、小麦、水稻等水分临界期多是在生殖器官形成期,一般是拔节一袖穗期,这时期缺水将影响小花分化,雄穗迟迟不能抽出,有似卡脖子,使作物的穗粒数降低。

华北地区的春旱对冬小麦来讲,主要是影响临界期的水分供应。

对玉米来说,水分临界期主要发生在抽雄穗前"大喇叭口"时期,此时的干旱,群众称之为“卡脖子旱”。

华北地区的初夏旱,正值春玉米的大喇叭口时期,将直接影响到雄花的正常发育。

近年来,北方一些地区搞"三种三收"的种植制度,二茬玉米代替过去的春玉米,因二茬玉米生育期推迟,相应地比春玉米容易避开初夏旱的危害。

但这仅仅是相对而言,有些年份雨季来得迟,在水分临界期时缺水,仍会受到“卡脖子旱”的危害。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夏秋季多发,以5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

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二、手足口病是怎样发生和传播的?

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

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

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

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三、哪类人群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人群对手足口病病毒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

实践中发现,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及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四、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

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

(一)、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二)、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

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儿童和学生易接触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加强宣传,教育指导儿童和学生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严格执行因病缺勤登记制度和隔离治疗措施。

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隔离措施;对于确诊且症状明显的患儿,应将其隔离留在家中,直至热度、皮疹消退,水疱、溃疡结痂后方可返校,以免引起大范围感染,一般隔离时间应为两周。

对密切接触者的观察期为7天。

对患儿接触的一切物品

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

五、对手足口病的患儿应如何护理和治疗?

手足口病如无合并症,只要及时治疗,多在一周便可痊愈。

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护理,注意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食物应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品为宜。

手足疱疹部位避免摩擦、挤压,要勤剪指甲、勤洗手、避免不良洗涤液的刺激。

因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患儿应及时就诊、复查。

勤洗手来勤换衣。

开窗通风要习惯。

肥皂洗手把好关。

人多地方我不去。

晒晒xx和被褥。

盐水天天来漱口。

生冷食物不要吃。

手足口病赶跑他。

xx下边扭一扭。

良好习惯要保持。

洪涝灾害预防知识

什么是洪涝?

水灾分为“洪”和“涝”两种“洪”,指大雨、暴雨引起水道急流、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淹没农田、毁坏环境与各种设施等。

“涝”,指水过多或过于集中或返浆水过多造成的积水成灾。

同时也有相应的洪涝灾害预防和预警机制,其中包括根据防汛特征水位,对应划分预警级别(通常由重到轻分为一、二、三、四共4个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蓝色表示)

1、xx的类型有哪些?

大范围降水引发的江河洪水;局部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溃堤、溃坝引发的洪水;融雪性洪水。

2、洪灾来临的前兆?

强台风的到来;上游或本地连降大雨,使山洪暴发;高山融雪及冰凌;河、湖大堤损毁。

3、xx将要来临时应采取哪些xx?

当接到有关洪水灾害的警报时,应及时行动,认真检查各种防范措施是否落实,发现隐患,及时整顿;提前疏浚居住地的排水沟,在村、院落及建筑物的周围修筑拦洪坝、围堰等防水设施;妥善安排,保管好家中贵重财物;离开住所时,切断水、电、气源,锁紧房门。

4、怎样防止xx涌入室内?

房屋的门槛、窗户是进水部位。

用沙袋、土袋在门槛和窗户处筑起防线;用胶带纸密封所有的门窗缝隙,可以多封几层;老鼠洞穴、排水洞等一切可能进水的地方都要堵死。

真正被密闭的建筑物就不会进水了。

5、xx来了如何自救?

向高处转移。

如在基础牢固的房顶搭建临时帐篷;身处危房时,应该迅速撤离,寻找安全坚固处所,避免落入水中;除非在洪水可能冲垮建筑物或水面没过屋顶时被迫撤离,否则呆着别动,等水停止上涨再逃离;若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发现高压线铁塔或是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触电;互相鼓励、相互帮助;可利用眼镜片、镜子在阳光的照射下的光亮发出求救信号;夜晚,利用手电筒及火光发出求救信号;当发现救援人员时,应及时挥动鲜艳的衣物、红领巾等物品,发出救援信号。

6、哪些物品可以利用自制漂浮物,用做水灾逃生?

选择密封性能良好的油桶、储水桶;空的饮料瓶、木酒桶或塑料桶都有一定的漂浮力;足球、篮球、排球的浮力也很好;树木、桌椅板凳、箱柜等木质家具都有漂浮力;泡沫板、竹竿、木杆可采用编席的方法串联起来,制成排筏。

7、xx来临时被困“孤岛”怎么办?

被困高地、山坡、围堰、坝坎或楼顶时,要观察洪水是否仍在上涨,自己所处的位臵是否有被冲垮、浸泡坍毁的危险,若有应向安全地带转移;在转移时,应准备绳索,也可寻找床单、衣物等做成绳索,并

固定在坚固处,以利用绳索成功转移被困时,应由水性好的青壮年返回住所取回食物;当发现舟、船、飞机等救助人员时,应挥手鲜艳的衣物、红领巾;晚间点燃火堆或打亮手电筒、打火机等,发出求救信号。

8、如何救助被溺者?

设法在固定处救助,向被溺者抛救生圈、绳索、泡沫塑料、木板,或将树干、树枝抛过去;当拖被溺者时,应蹲或趴在岸上或船上,避免被拽进水里;用船、艇救助溺水者时,要提防撞伤溺水者。

注意:

必须从船、艇的头部或尾部把溺水者拖上来,以免翻沉;溺水者被救出水后,应迅速进行现场急救:

一是畅通呼吸道;二是倒水;三是心肺复苏。

9、xx的衍生灾害有哪些?

⑴灾害期间有哪些xx?

灾区卫生条件差,特别是饮用水的卫生难以得到保障,首先要预防的是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等。

另外,人畜共患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洪涝期间极易发生的,如鼠媒传染病。

钩端曼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寄生虫病、血吸虫病。

在水灾初期,蚊蝇因为没有较为稳定的孳生环境,也暂时处于低密度状态,洪水中期和过后,坑洼等地多处积水,造成蚊蝇等大量孳生,由蚊蝇传播的传染病如乙脑、疟疾、登革热等发病率也会上升。

因此灾后要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生病及时治疗。

⑵灾害期间防意外伤害有哪些?

灾后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十分重要,不要到积水处和草丛中玩耍,以防意外伤害。

水灾后,溺水、触电、中暑、外伤、毒虫咬螫伤、毒蛇咬伤、食物中毒、农药中毒等较易发生,要多注意防范。

10、洪水来临时,城市中哪些地方是危险地带?

城市环境复杂,洪水暴发,危机四伏,尽量少外出活动为宜。

xx来临时,要远离xx中的以下地带:

危房里及危房周围;危房及高墙旁;洪水淹没的下水道;马路两边的下水井及窨井;电线杆及高压线塔周围;化工厂及贮藏危险品的仓库。

11、洪水来临时,农村中的哪些地方是危险地带?

农村地形较为开阔,在洪水来临时,要远离以下地带:

河床、水库及渠道、涵洞;行洪区、围垦区;危房中、危房上、危墙下;电线杆、高压电塔下。

12、易受洪灾侵害的居民日常防范措施有哪些?

平时注意多学习一些防灾、减灾知识,养成汛期时关注天气预报的科学生活习惯,做到随时掌握天气变化,做好家庭防护准备,确保安全;密切注意汛期的洪水情报,服从防汛指挥部门的统一安排,及时避难;地处低洼地的居民要准备沙袋、挡水板等物品,或砌好防水门槛,设臵拦水土坝,以防止洪水进屋;家中常备如船只、木筏、救生衣等可以安全逃生的物品,并在汛期到来前检查是否可以随时使用。

13、xx来临时,如何保存贵重物品?

不能携带的贵重物品,可做防水处理后,捆扎结实埋入地下或臵放高处,并认真记忆少量票款及首饰等可缝在衣物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

下,做好屋内财产的防盗处理事宜;不要搬动彩电、冰箱或顾及牲畜等不易携带的财产;当情况紧急时,要舍弃一切,迅速逃生。

14、xx避灾口诀。

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栓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

预防地震灾害小常识

1.地震知识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列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

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地震烈度是距震中不同距离上地面及建筑物、构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

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两个概念,如唐山7.8级地震,唐山市的地震烈度是11度,天津中心市区的烈度是8度,石家庄的烈度是5度。

3度,少数人有感。

4—5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

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11—12度,毁灭性破坏。

2.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

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

应急要点

○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

○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

○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

3.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行动

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地震级别较大,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或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地震。

应急要点

○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跑到屋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尽快关闭电源、火源。

○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迅速包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

○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

○正在海边游玩时,应迅速远离海边,以防地震引起海啸。

○驾车行驶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立即停车。

○身体遭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的重物,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4.地震时切忌惊慌

我们感觉到的地震,大多数是有感、强有感地震,少数能造成轻微破坏,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是极少数。

因此,当遇到地震时切忌恐慌,要沉着冷静,迅速采取正确行动。

特别在高楼和人员密集场所,

就地躲避最现实。

我国有过地震并没造成任何破坏,但惊慌失措的人们互相拥挤踩踏造成重伤甚至死亡的教训。

○不要跳楼

○要相互关爱

○人员密集场所不要拥挤

○学生要听从指挥

防火灾、防煤气中毒xx小贴士

目前正直冬季,火灾和煤气中毒又到了高发期,那么怎样才能预防?

平安的渡过这个冬天呢?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样的情况下会煤气中毒呢?

症状又如何呢?

一是在密闭不通风的房间里用煤炉取暖、做饭,因为供氧不充分,可以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在房间里;

二是城区居民用管道煤气,它的一氧化碳量在25%到30%之间。

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或者烧东西的时候火焰被扑灭,导致煤气大量溢出,也可造成中毒;

三是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四是冬天里在车库发动汽车或者开着车里空调之后睡在车里,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因为汽车尾气里面有一氧化碳,一辆2.0排量汽车发动机一分钟里面可以产生28升一氧化碳。

如果你在用煤气的时候,感觉头晕、头痛、眼花、耳鸣、恶心、呕吐这些现象的,告诉您,您可能已经煤气中毒了,因为这些症状正是煤气轻度中毒的现象。

如果是中度中毒的,除了上面这些症状之外,还会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老是感觉睡不醒、困倦乏力现象。

如果是重度中毒的,还会导致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动,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出现樱红色,呼吸脉搏加快,血压上升,心律不齐,体温上升。

所以防患于未然,家里的煤气热水器一定要装在通风的环境下面,并且你要定期检查煤气接口、煤气管线这些零件,看它有没有漏

气,你可以通过嗅觉、视觉、听觉、触觉来检查。

其次,牢记火灾应急“十要”。

1、逃生时,不能堵塞在门、楼梯等通道口。

2、上下楼梯处防止挤压、踩踏。

3、参加室内集体活动、到大型商场购物、入住宾馆等,要看清逃生通道。

4、要早报警,报警愈早损失愈小,要牢记“119”火警电话。

5、要沉重冷静,严守秩序,才能在火场中安全撤退。

倘若争先恐后,互相拥挤,阻塞通道,导致自相践踏,会造成不应有的惨剧。

6、下楼通道被火封住,欲逃无路时,将被单、台布撕成布条,结成绳索,系牢窗户,再用布护住手心,顺绳滑下。

7、邻室内起火,万勿开门,应跳入窗户阳台,呼喊救援或用前法脱险。

否则,热气浓烟乘虚而入使人窒息。

8、烟雾较浓时不必惊慌,宜用膝、肘着地,匍匐前进,因为近地处往往残留新鲜空气。

注意,呼吸要小而浅。

9、在非上楼不可的情况下,必须屏住呼吸上楼。

因为浓烟上升的速度是每秒3-5米,而人上楼的速度是每秒0.5米。

10、逃离时,要用湿毛巾掩住口鼻。

也可用水打湿衣服、布类等掩住口鼻。

带婴儿逃离时可用湿布轻蒙在头上,一手抱着,一手抓地逃出。

逃离前必须先把有火房间的门关紧。

特别是在住户多的大楼及旅馆里,采用这一措施使火焰、浓烟禁锢在一个房间之内,不致迅速蔓延,能为本人和大家赢得宝贵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