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论坛嘉宾演讲观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47391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1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亚洲金融论坛嘉宾演讲观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亚洲金融论坛嘉宾演讲观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亚洲金融论坛嘉宾演讲观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亚洲金融论坛嘉宾演讲观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亚洲金融论坛嘉宾演讲观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亚洲金融论坛嘉宾演讲观点.docx

《亚洲金融论坛嘉宾演讲观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洲金融论坛嘉宾演讲观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亚洲金融论坛嘉宾演讲观点.docx

亚洲金融论坛嘉宾演讲观点

“亚洲金融论坛”嘉宾演讲观点

在香港举行的第二届亚洲金融论坛以“转变中的亚洲面貌”为主题,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香港贸易发展局合办,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

论坛云集全球各地高官、机构投资者、金融机构、企业代表及专业人士,共同探讨当前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形势,以及亚洲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现将会议主要议题内容报告如下:

1.亚洲在环球金融市场的地位

嘉宾及主要观点: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

本次金融危机对于亚洲在改变以及长远的金融经济发展方面,是一个重大契机。

在面对金融风暴挑战的同时,也有一个机遇,让我们能够透过这个机会去取消贸易壁垒,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

香港金融管理局、证券、期货监管当局、保险管理当局,都将会保证各机构可以承受有关的压力,香港的银行系统也建立必要的应对措施,在2010年前把所有贷款进行100%的保障,另外还有1000亿资金保证金融体系的流动性。

香港经济在今年下半年应该可以有一个逐步恢复的过程。

俄罗斯副总理阿列克谢•列昂尼多维奇•库德林

金融危机的发生有很多基本的因素。

俄罗斯GDP20%都是同油价相关的产业,包括石油加工、生产、运输等工业。

俄罗斯比其他的国家面对更多的挑战,09年将只有0%-2%的增长。

G20高峰会建议全球危机需要一种集体的回应,包括发展一些共同的准则来保护宏观经济发展。

欧盟条约是非常好的经验,要扩展同样的法规在全球实施。

日本财务省副财务官林信光

我们必须通过合作来确保国际贸易的顺畅,同时要采取一些适当的措施来支持经济增长。

长远来说必须合作制定一个更稳定的国际金融结构,使得两个市场在操作的时候能够使所有人受惠。

东亚经济在97年之后一直取得稳定的经济增长,做的非常成功,也提供了很多投资机会。

过去十年,经济增长在亚洲的国家都是正面的,因为他们都是出口国,经济的问题变得比97年之前更为弹性,金融市场也比美国、欧洲更有效。

亚洲需要把他们的经济模式从大量依赖出口转移为国内消费的模式,来抵消经济放缓。

应该更为关注环境,大力发展低二氧化碳的社会,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关注环境保护。

要在亚洲建立权威性的评级公司。

亚洲应该逐步考虑加强合作,循序渐进地推展亚洲货币。

韩国财政部国际事务副部长申奇润

金融危机有两个主要的基础原因,其一就是太多的流动资金不平衡的状态。

包括一些货币的对冲、日元的对冲,以及松散的财政或金融监管。

很多国家已经实施一连串措施,让金融市场信心重建,一是政府稳定财务,另一个是国家减税和增加国家支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都已经有一系列这样的行动。

现在是危机的第一阶段,第二个阶段将是世界多个国家携手合作,把危机转成一个机会。

亚洲在这个过程中将是一个很活跃的角色。

亚洲的角色应该如何演绎呢?

我觉得有三个主要的角色,其一就是亚洲的区域整合方面需要有进一步的发展。

每一个亚洲的国家通过国与国之间的协调,在贸易、金融、财政方面一起合作。

第二,亚洲需要有一个总体的监察角色,需要保持GDP增长在某一个合理水平。

如果这样的话,就可以有一个很平稳的共同发展。

第三,亚洲国家一定要跟国际舞台接轨,跟全球各国合作。

同时需要跟G20合作,跟全球银行监管机构合作,令全球金融市场实现增长。

两点结论:

一是亚洲国家已经有一段时间非常好的增长。

我们要认识到艰难的时候,合作是很重要的,而不是互相之间的竞争。

我们要记住保护主义在这种危机下是没有市场的。

第二,亚洲在现在的全球金融危机情况下,需要有一个很有效、很负责的财政政策,而且要把内部的金融体系建立起来,把区域里面的经济架构建立起来,而且是在互相融合的、合作的情况下达成的。

在APEC的清迈倡议及亚洲债券计划的推动下,亚洲有可能逐渐形成新货币机制。

韩国同意现时是时候考虑亚洲货币问题,但应该先从自由贸易开始。

欧洲委员会财经事务总署国际事务司长德莱塞亚

我们目前需要一个多国合作、多方面合作的机制,包括美国、日本、中东、欧盟。

欧盟是出现问题的一方,当然也要提供解决方案。

这些参与的国家共同制定一个协议,解决他们本身经济的问题,同时携手解决区域及全球问题。

亚洲跟欧洲需要把他们的经济市场保持开放,亚洲国家现在占了60%的世界贸易。

在1929年的时候,我们有很深刻的教训,当时是因为有很多壁垒保护,令到30年代大萧条时期很多双边或者多边保护主义的抬头。

现在我们学习了这一课后,在北京,亚洲的领袖会面时,都非常注重有一个稳定、多边的贸易系统,令多哈发展的课题可以推进一步。

在国际金融市场,可以看到我们将会面对一个比较长期的经济衰退。

但是在过去几个月,有些大型的经济体已经做了一系列的工作,比如说欧盟已经在11月推出了欧盟国家经济复苏政策,中国推出了4万亿刺激经济。

我们现在有一个清楚的目标,就是要尽量把经济受到的负面影响减到最低,我们需要有一个更能持续发展的增长路径。

尤其是在货币刺激政府干预方面可以得到一个长期良好的效果,在这个方面,企业也需要担当自己的角色。

2.亚洲区的金融政策改革

嘉宾及主要观点: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

我们现在面对的危机对其他的市场有非常大的延续性,对市场整个制度的信心有很大的影响,不但银行失去了借贷的信心,而且香港政府需要有大量的举措,包括增加储备、注资银行系统等等,而且对于存款有百分之百的保障。

这将一直延续到2010年。

这段危机时间,香港也做了很多监管方面的行动。

其中一个是有关抛空的管制,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候有一次对港币的冲击,我们已经开始了管制,严禁没有现货在手的抛空行为。

证监当局在金融危机时候非常在意监管一些行为,包括把一些不能清算的交易,尤其是抛空的交易非常严谨的管制。

金融危机的蔓延性非常强,而且会蔓延到实体经济中。

香港已经增加了特别贷款给中小企业,有1000亿港元。

而且保证让银行能够贷款给这些企业。

另外政府还创造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支出等。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将来增长的机会,即香港进一步跟祖国大陆经济整合。

香港企业能够以人民币进行结算,中国人民银行跟香港监管局能够共同合作,利用中国这个平台发展。

中国大陆公司到香港上市,这几个方面都能够强化香港的金融业。

监管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香港监管的法规整体上是良好的,比如银行、证券市场等等。

但是在危机期间,我们也发觉有一些方面是比较薄弱的,比如说结构性产品,零售银行出售就是一个例子,我们认为需要进一步对零售产品监管。

将来我们会紧密地跟国际的组织、论坛合作,对商业行为、监管法规做出进一步改善。

在这次危机中,香港其实表现的相当好。

中投公关外事总监王水林

中国政府采取了非常重要、及时的政策,包括减息、支持银行贷款、4万亿刺激经济措施。

中国政府采取的这些措施目标是支持中国经济以及稳定金融市场,同时也是对全球经济跟国际资本市场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我们设计这个政策或者金融框架的时候,我们应该取得政府跟市场力量决策之间好的平衡。

不同国家的政府跟监管机构,比如说在实施政策跟金融改革的时候,也需要提升与国际的合作,有关的原则必须得到尊重。

我们需要规定公司管理层必须负更大责任以及诚信问题、透明度问题、信息披露问题,等等这些要做得足够。

只有这样,才能保留投资者信心,让我们渡过这个危机。

去年有一个国际工作小组成立来处理基金。

这个工作小组在去年IMF会议上,发表了一些全球都可以使用的原则,包括风险管理、投资、国家基金监管办法等。

中投是一家非常年轻的投资机构,在过去一年我们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改善内部机制方面,比如公司管制框架建立等。

我们专注长远回报,我们有一个多元化的策略,我们关注了圣地亚哥原则的框架,这是都是为了照顾一个长远的回报来做的。

目前风险还是非常多的,但是机会同时也是很多。

中文说危机是危中有机。

所以我们会发展投资政策以及制定一些指南,然后以审慎理财的方法来投资,来面对公司管制跟风险管理的问题。

越南央行统计部主管阮友义

越南两年前加入世贸组织,现在也受到危机的影响。

我们国内银行一直在进行宏观政策改革,在利率等方面都做出改革。

目前我们银行还是相当健全的。

不同的借贷比率维持的相当好。

越南的国家银行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其中一个是增加存款的保证。

证券公司禁止从事一些风险过大的交易投资,金融机构禁止做没有抵押的贷款。

在公司管制方面,企业本身持股,包括母公司持股透明度都要增加。

我们还有一系列内部稽查、会计、审核等等步骤,都比以前执行的更严谨。

同时在银行方面我们提高了公司管制能力,在09年有两个国家银行将会证券化。

现在银行系统比以前更为稳健,更能抵抗经济面对的一些问题。

日本前财务部国际事务部部长榊原英资

对今天的经济而言,我是非常悲观的。

现在我们面对的金融危机是非常强大的,这个危机至少会有2、3年的持续。

这个危机比30年代的要强。

金融危机的产生源于经济动力的错位。

银行借贷本来是支持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去十年掉了个头,是金融机构拉动全球的经济。

然后其他各个方面推动投资银行、支持投资银行、金融机构的行为。

现在面对泡沫破灭之后的情况,将会是2-5年的过渡时期,而且是很艰难的2-5年。

经济萎缩之后将会是一个很不同的世界,世界可能将会有基本的改变,将会有一些新的监管条例。

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基础监管制度将会有根本改变,尤其是在美国。

这个改变应该是全球性的,就如同银行的监管,应该有一个国际性新的监管体制,由中央银行携手来打造的新的监管气候。

3.亚洲市场的机会

嘉宾及主要观点:

吉姆•罗杰斯

历史上没有任何的国家在兴起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问题,现在中国经济是有困难出现,但是中国跟亚洲的经济体肯定能够最后克服这些问题。

很多基建项目、旅游业在未来15-20年会蓬勃发展,因为300年来中国人都没有机会外游。

中国经济都会有很好的发展,亚洲已经成为最大债权国,亚洲肯定会成为将来世界新的中心,不但是金融,也包括政治中心。

现在全球焦点都是从西方转到亚洲来,亚洲会是世界的未来。

87年的时候美国还是一个债权国,现在美国已经是一个最大的债务国,美国已经欠全球差不多13兆美元。

美国的外债每12-15个月,又上升一兆。

81年到现在债券的牛市,很快会出现泡沫。

投资应该是放商品或者是有的人说是原材料等等方面,如果他的资产基础是增加的或者比以前更好,农产品的短缺、林木的短缺,所有的我们实在需要的物料将都会有短缺。

华尔街银行家现在开名牌汽车,将来他们有可能开出租汽车或者拖拉机。

因为将来农夫将是开跑车的人,投资银行家将会开拖拉机。

我在中国买过一些股票,我从来没有卖过。

工业股、农业的、发电的、建筑的等这些公司。

4.金融危机下的全球投资机会

嘉宾及主要观点:

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史蒂芬•罗奇

有三项极具针对性的措施可以促进中国加强社会保障建设和提升私人消费,包括将全国社保基金增加2倍、通过有关私人养老基金改革的法律、以及扩张全国性的保障医疗和保险网络。

中国首先把社会福利保障问题先解决、普通家庭首先要有足够的「社会保障网」,才能有效提高内部消费

 中国经济中消费的起点很低,增速也低于出口和投资。

消费增速迟缓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网」,因此中国居民不会停止储蓄。

但是我们现在看到有改善的迹象出现,中国普通家庭一定要有足够的信心才会将过多的储蓄用于消费,否则消费会持续低迷,甚至有可能降低。

 中国将开始逐步脱离出口依赖型的增长模式,中国需要多元化的经济增长模式,这也与中国经济需要重新平衡相关。

高盛资产管理亚洲区业务主管布礼图

关于流动资金的循环,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现在在循环的哪一个位置。

当一些投资者不再投资一些具风险产品的时候,最安全的做法就是现金。

如果我们投资一些投资级别的信贷,现在他们比股票的风险溢价稍高。

亚洲投资者一直都是很放心股票的风险,他们都是很集中在股票方面,也都是自己选择股票,但是那些投资过债券的人或者没有做过的,他们一般都是比较保守。

整个信贷市场的现在的状况就是市场的某一部分提供非常吸引的机会,其他市场部分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可能3个月可以达到或者12个月内,但是选择什么适合的地方或者时间就很重要。

比如汽车贷款、信用卡,如果你想自己做这些投资,这个灵活性很重要。

如果你想请一个资产经理人,给他们一个投资的自由度,让他们能够计算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出,你就在那个频谱里面调动,这对回报率很重要。

5.全球形势转变下的亚洲新机遇

嘉宾及主要观点:

香港交易所主席夏佳理

亚洲这个地区在过去几十年慢慢成为一个经济很庞大的体系,很多国家互相合作,使亚洲可以发展。

未来这个发展会越来越快速,我们的地区为什么这么有反弹能力呢?

我想中国大陆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因为他对金融风暴有非常好的抵御能力。

除了他有非常庞大的外汇储备之外,还有非常稳健的经常帐盈余。

东方人喜欢储蓄、西方人喜欢花费,这是一个文化差异。

没有一样东西是低风险、高回报,如果我们不相信这个,我们就是忘记了一些最基本的原则。

在企业层面,我们也有需要进行良好的内部监控。

在管理方面有纪律,营运也要有高的透明度。

我们虽然有高的道德水平,但是很多情况下,不是仅仅有严格法律就可以做到。

我们应该考虑怎么样监管以及考虑现在的法律是否适当,还有一样重要的事就是,不要矫枉过正以及用一些很严厉的措施阻碍我们的创新能力,一定要有一个平衡。

关于地区性机遇方面,金融风暴虽然有损害我们,但是他仍然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机会,尤其是对于中国以及亚洲的崛起非常有利。

我们展望未来10年,中国的崛起也可以加速中国的开放,令他更加融入国际金融社会。

中国现在在改善他的系统、措施、结构,因为他已经在国际上学了很多东西,而这个更大的金融以及经济的改革,可以使经济更加融合,中国可以在国际上扮演一个更加重要的角色。

我们要加强金融制度架构,我们要非常好的管理风险。

在香港的交易所我们也正在想这个问题,就是关于场外交易的产品。

场外交易的特色就是非常不透明,而且也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有关交易人士也不知道自己要冒多少风险以及有关条件。

这个系统其实是很强大,其中有一些弱的环节,这个会影响整个系统,如果其中有一个重要交易对手没有办法做到它的业务的话。

规范有关的事情可以保护投资者以及加强透明度,以及在效率方面更加有效。

我们要看看是不是可以这样做,因为这样做可以减低风险。

除了减低交易对手以及营运风险,中央结算机构也可以监管很多有关的资讯,令到市场参与者更加得益。

现在一个不透明的场外交易积累了很多风险,而一个中央结算所就可以知道市场风险到底如何,也可以使规管者决定什么是最大的风险以及采取什么行动。

美国有一个法律正递交国会,就是要求场外交易产品在场内交易。

欧洲原则上也有这个承担,2009年开始以中央来结算这些掉期。

我们觉得可以很好的利用他们的长处。

瑞银投资银行副主席里昂•布里坦

我们现在还知道风暴什么时候会终结、范围有多大、影响有多深远。

全球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在英国,政府做很多次的行动。

当然所有的政府他们都明白到他们所做的不是要避免衰退的出现,这个是不可能避免。

而是尽量去舒缓影响,以及把影响的时间缩短。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样去恢复资本市场的信心。

当然,脱杠杆规模非常非常大。

我们要确保将来公司得到足够的资金

香港证监会主席方正

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肇因是我们太依赖一些风险管理模式,而忘记一些基础性的保护做法。

现在的金融体系是一个倒过来的三角形,银行存款以及流通货币旧有的借贷模式已经改变,有很多流动资金在实体经济的上面出现。

2006年底全球金融规模差不多600万亿美元,相当于2007年底全球GDP11倍。

CDS也是一样,04年的时候只占85%,三年来已经升了许多。

我们应该维持一个适当的平衡。

雷曼以及美国国际集团对CDS产品的参与产生了广泛的连锁反应,这个金融体系触发了衰退。

以往的衰退通常都是由于过热的经济而导致,譬如说制造业产出以及有太多消费。

这次危机主要是由于有太多流动资金引致,以及金融系统的高杠杆。

金融是一个手段,而不是一个目标,这个原则我们要记住。

金融开始的时候只是负责实体经济,不幸的是过去十年中,金融本身就变成一个产品。

如果金融交易增长过快,就会制造出过度的风险。

金融创新,需要一个适当的平衡。

金融平稳度也非常重要的,他可以保持经济增长以及繁荣持续。

我们要重建信心,到底要有什么措施?

可持续增长以及繁荣很依赖稳定性。

首先我们在金融系统建立一个稳定,比如保障银行存款、为银行提供流动资金以及金融机构重新整合他们的资本。

昨晚,英国财务部又推出一个计划,希望可以稳定英国的银行。

第二,政府推出大规模刺激措施去减低衰退的影响。

在中国推出了四万亿人民币措施,希望刺激经济。

第三,金融改革。

需要一点时间,但是有关金融监管机构有必要在全球运行。

我认为全世界规管机构与市场参与者要一起商谈一下。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际合作部主任童道驰

08年对于全世界都是很困难的一年,对于中国也是一样。

很多证券公司他们去年的业绩比较良好。

虽然有金融风暴,但是他们损失颇为有限。

他们的总利润480亿,所以整个行业都是做得比较好。

我们有三年时间在金融风暴之前重振了经纪行,我们遵守了一些金融原则,我们在美国学习了很多教训,可惜的是美国自己没有遵守这些原则。

在政府反应方面,中国政府采取了很多积极的政策,尝试刺激经济以及稳定市场。

我们希望跟香港更紧密的合作,来维持中国以及香港市场的稳定。

我们也会继续支持中国内地的公司在香港进行上市IPO。

内地证券经纪行业我们也支持他们到香港发展。

我们需要国际合作,支持每一个国家稳定的合作。

我们参与了G20金融稳定论坛,还有跟香港协定了货币的掉期,希望保持这样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

霸菱资产亚洲总经理黄祖耀

我们一定要回复基本,在规管以及商业希求方面求取平衡香港基金渗透率,最高的时候18%,去年下跌到8.3%,在过去十年上升的趋势,一部分可能由于投资者越来越明白投资以及基金,也在香港推出了强基金计划,这个计划增加了投资者对投资的认识。

现在用零售互惠基金角度来看。

我们可以分成四个基本的主题,销售、规管、投资、投资者。

而亚洲分销模式就是基于第三者中介人,九成销售都是通过银行、保险公司、独立的财务顾问,有一些基金公司有直接销售的模式,但如果比起中介人的情况,他们不是很强。

我们未来看到的趋势就是有更加多元化的趋势出现。

而在香港银行方面,有很多产品可以提供。

投资者因为他们希望可以有短期的回报,所以他们购买基金就好像购买股票一样,现在有一个过程在进行,就是希望可以改变他们的想法。

不过这是一般而言的趋势。

很多销售都是通过跟投资联系的平台,就是你给钱买一些基金。

也都有一个人寿保险,保险公司也可以提供投资持续。

即使市场上升或者下跌,你也有一个持续性。

当这个市场非常波动的时候,很多时候很多投资者都不愿意投资。

这个模式就是基金的公司有比较好的控制,可以控制投资者购买的产品。

在未来当业务模式方面,我们觉得直接投资的模式会更加发展。

而在投资方面,我们在过去几年我们有很多创新产品,所以这个市场就变得非常复杂,有时候比较难明白很多的投资模式。

我们在明年或者后年所见到的东西,我们的产品会变得更加简单、基本。

关于投资者本身,投资者教育是我们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过去也很重要,我们工会一样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投资者教育。

投资者希望寻求一些基金,他们觉得这是一些投资工具。

如果问欧美投资者,什么是中期投资工具,他们认为是3年左右。

而在香港是认为1个月左右,这是一个挑战。

花旗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

在2009年,我们看到有更多的投资机会,相比2008年初的时候。

对宏观的假设,我们看到美国经济会在下半年稳定下来。

而欧洲会继续变坏一段长的时间。

而新兴的亚洲经济体系会跟美国一起稳定下来,有些可能会更加早一点稳定,譬如中国。

相信中国会在第一季见底,然后在第二季开始改善。

这是因为:

第一,财政振兴方案。

第二,存货周期改善。

在基本层面有三个因素我们要记住,第一,我们看到美国人会储蓄更加多,他们已经开始了。

这对我们亚洲人很重要。

经常帐盈余完全是由于美国人在花费,如果他们开始储蓄,而减少经常帐赤字,就是说我们的出口和经常帐盈余也会小一些。

这是第一个改变。

第二个改变也很重要,就是风险溢价。

当经济稳定下来,它也会稳定。

我们会看到比较低很多的风险溢价。

但是要记住风险溢价不会回复到2006年或者2007年的水平,因为在那个水平,我们那个时侯就觉得是不可以持续的,这差不多已经是一个共识,但是我们估计不到会以这么一个痛苦的情况来改变。

所以几个月之后或者几年后,风险溢价会正常回来,但是就不会跌回历史低位。

也就是说资本会更加昂贵,新兴市场更加是这样。

最后一个改变很有趣,就是说如果你同意我们头两点,亚洲和中国的增长可能就会在来年恢复,但是就不会恢复到我们以前所享受的情况。

因为资本、资金越来越贵了,以及我们不可以再依赖外在的市场了,我们一定要依赖国内的消费,这样才可以推动我们的增长。

这就是一些很重要的基本因素

有一些活动它的收入弹性是低的,比如消费必需品,他可能就成为增长的骨干。

最后,有一些资源跟活动跟宏观救市措施有关,也都会受惠于这些活动。

6.对投资和商业策略有直接影响的议题,包括能源、天然资源及环境保护

嘉宾及主要观点:

BP集团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德开瑞

对投资和商业策略有直接影响的议题,包括能源、天然资源及环境保护。

在这段时间里,石油市场有三个特质:

1、需求下降。

如果你们昨天听了史蒂芬•罗奇的发言,他说这是灾难性的崩塌。

最近已经报告出在美国石油零售销售方面减少15%。

现在还没有见底的。

所以我们讲的这是一个严重的需求性的下跌。

当这些下跌继续出现的时候,产油国会减产,他们已经减产两次了,他们会继续尝试稳定价格。

2、价格会更加低。

产油国会希望维持供求上的平衡以及稳定。

3、波动。

我们都听到了一些灰暗的信息,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会复苏,增长一定会再回来的,这是一个很强有力的经济因素,因为我们还是在一个大型的工业化的情况,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那里还有20亿的人需要工业化。

很多国家的生活水平正在上升,这些需要更加多的能源。

能源行业一般的情况,我想一定就是多元化,可再生能源、核能,无论我们想怎么样处理,都必须要有能源资源的多元化。

中电控股有限公司集团首席执行官包立贤

中电过去几年关于海外的扩展,我们竞争对手无论在大陆、印度、东南亚都有一些非理性的行动。

他们有很多资本投资到一些新兴项目上。

这些过度的做法令市场有很多过剩的情况出现。

对于新投资来讲,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整个环境改变了。

关于债项这个问题,有很好的结构的项目,当然可以借到债项,但是其他项目未必是这样。

我们整个行业未来几年会面临很多问题,在融资方面都会出问题。

另外一个挑战就是燃油以以及燃油的波动性。

,我们采购煤或者核能,我们也受煤炭市场波动影响。

环境的问题。

我们要尽量减少碳的排放,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这样而影响我们的人、经济。

煤一直是大陆、东南亚市场所使用的传统燃料,要解决怎么样减少用碳的同时而使他们继续发展的问题

香港交易所企业策略总监郭利沛

去年港交所宣布将进入排放交易这个领域,我们聚焦于CER、碳排放交易方面,这是一个自然的起点。

将亚洲的用家透过CDM的机制联系到欧洲买卖体系,中国是其中一个最大的CDM用家。

CMPC,芝加哥气候管理机构,是全世界最大的碳排放交易所,包括芝加哥、欧洲交易平台,即气候交易所。

请记住我们这个计划,分配一些非常宝贵的资源,第一,进入这个新的产品类别。

我们会促进这个过程,让你们了解更多一些我们在这个产品中的工作。

第二,我们会请你们考虑做出投资。

我们提供的这个产品,对你们来说是很有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