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总论胡正荣强化习题和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47353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总论胡正荣强化习题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传播学总论胡正荣强化习题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传播学总论胡正荣强化习题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传播学总论胡正荣强化习题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传播学总论胡正荣强化习题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播学总论胡正荣强化习题和答案.docx

《传播学总论胡正荣强化习题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总论胡正荣强化习题和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播学总论胡正荣强化习题和答案.docx

传播学总论胡正荣强化习题和答案

《传播学总论》(胡正荣)强化习题及答案第一章传播学论

第一章传播学论

  一、填空

  1.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

_______和_______。

  2.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以及个案研究法。

  3.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是:

政治学家_______、心理学家_______、社会学家_______和心理学家_______。

  4.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两级传播论

  2.施拉姆

  三、简答

  1.传播学为何在20世纪初的美国兴起?

  2.试述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的差异。

  3.简述传播学五位早期学者的主要贡献。

  四、论述

  结合实际工作谈谈你所认识的传播学研究对象。

  五、练习

  翻阅重要的新闻传播学刊物,如《现代传播》、《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等,了解当代中国传播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研究方法,及热点问题。

习题答案

  一、填空

  1.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

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

  2.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

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实验法以及个案研究法。

  3.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是:

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

  4.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二、名词解释

  1.两级传播论

  答:

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通过伊里调查发现,信息从大众媒介到受众,经过了两个阶段,首先从大众传播到舆论领袖,然后从舆论领袖传到社会公众。

他们提出的理论称为两级传播论。

两级传播论认为人际传播比大众传播在态度改变上更有效。

是一种有限效果理论。

  2.施拉姆

  答:

威尔伯·施拉姆(1907-1987),美国传播学者,被称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

他将传播学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提出来,并力图使之系统化、正规化、完善化。

他创立传播学的标志是1949年编纂的第一本权威性传播学著作《大众传播学》的出版。

他一生中著有《报刊的四种理论》、《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

人类传播概览》等30余本著作,创立了衣阿华民意调查中心、伊利诺伊大学传播研究所、斯坦福大学传播研究所、夏威夷大学东西方研究中心传播研究所等四所研究机构,培养了许多学生,是传播学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三、简答

  1.传播学为何在20世纪初的美国兴起?

  答:

作为资本主义阵营中最为发达的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传播学诞生的摇篮,除了具备基本的社会、学科前提条件以外,还有其独特的社会、学科条件。

  首先,在美国,传媒一直在政治生活中至关重要。

美国的政治家重视利用传播媒介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支持。

另外在战争时期,政治家对传播媒介的依附更凸显出来。

  其次,在经济上,美国是资本主义阵营中唯一的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加强经济实力的国家。

一方面,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需要垄断资本家向国内、国际市场扩展,须对广告、公关、消费者以及媒介的经营与竞争进行研究。

另一方面,美国的大众传播业在两次大战之中和以后日益壮大。

大众传播业客观上和主观上都需要进一步研究传播规律,改进传播行为,扩大传播效果。

  再次,在社会上,美国的大众传播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互动中媒介给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作用也显现出来。

一方面手中可以从更多的渠道获取信息,促进社会繁荣;另一方面,媒介内容中的暴力、色情等严重影响着受众,特别是少年儿童。

  (最后,在学术基础上,许多欧洲学者流亡美国,造成各种人文社会学科和领域的繁荣,如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三论”、政治学、语言学、文化研究、统计学、符号学等等,直接导致了传播学这个边缘学科的诞生。

  2.试述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的差异。

  答:

传播学的批判学派与传统学派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集中在研究目的、研究焦点及研究方法三个方面。

  研究目的的差异:

美国的传统学派的研究目的是要维护现在的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因而实用性、经验性明显。

而欧洲的批判学派是将传播活动置于社会系统中加以考察,从哲学、社会学质化分析的角度探讨传播与社会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矛盾与冲突。

利用对现存传播状况的研究改变既存事实、促进社会变化,因而要对现有的状态进行分析、批判。

  研究焦点的差异:

由于传播学传统学派研究目的在于维护,在于实用,因而它的研究焦点就放在了传播效果与受众上。

批判学派着重点在于宏观的传播体制的研究、传播者和传播与社会结构各要素的关系上。

这与它希望找到变革的社会原因和根本动力的出发点不无关系。

  研究方法的差异:

传播学传统学派强调定量分析,注重实证、经验、微观。

批判学派强调定性分析,注重思辩、理论、宏观、全面。

  3.简述传播学五位早期学者的主要贡献。

  答:

(1)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

  对传播学的贡献集中在宣传分析和传播过程研究上。

他的博士论文《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具有非常强的经验性和可操作性;此外他还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明确提出传播过程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即:

谁传播,传播什么,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向谁传播和传播的效果怎样。

此文还从外部功能上分析了传播活动的作用,指出传播的三大作用或三大功能:

即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递遗产。

  

(2)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

  是心理学中“场论”和“群体动力论”的最先提出者,并创立群体动力研究中心。

群体动力论主要研究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特别关注群体规范对个体行为的制约和影响。

从研究中可以得出:

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如此紧密,以至于群体的规范可以直接制约和影响个人的行为。

二战中他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对军队士气问题的研究,同时还进行了劝诱人们改变饮食习惯的研究。

卢因的群体动力论对美国传播学的建立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层面和方法。

  (3)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费尔德

  他最早进行实例调查研究,著有《马里兰城里失业的人》一书。

之后又以总统选举为课题,于1948年将研究成果汇集出版,即《人民的选择》。

书中的结论显示:

决定人们投票意向的,主要不是传播媒介的影响力,而是人际传播的影响力。

在对人际传播的进一步研究中,他提出了“舆论领袖”和“两级传播”的概念。

正是拉扎斯费尔德的竞选研究极其发现结束了“枪弹论”理论统治传播学研究的时代。

  (4)实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

  他毕生研究人的心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具体研究说服与态度的关系,态度与形成的转变,说服的方式,技巧与能力等。

其中集中在实验方法研究人的态度与说服之间的关系。

如二战期间主要研究陆军部拍摄的军事教育影片对军人的影响。

  四、论述

  结合实际工作谈谈你所认识的传播学研究对象。

  答:

(1)人类传播的产生与发展。

简言之,就是要研究人类传播的历史。

对人类传播发生、发展的历史研究设计的范围非常广泛,其中重要的包括传播思想的发展、传播时间的发展、传播技术的发展等等。

  

(2)人类传播的形态。

我们所说的传播形态是指人类传播活动的不同类型。

由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和社会形态不同,产生了许多不同的传播形态。

同时在一个社会中,因社会所需功能的不同又存在着众多的传播形态。

比如:

传播四种形态的研究(即人们的内向交流、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跨文化传播、发展传播及新闻、舆论、宣传、广告、公关、营销等等研究。

  (3)人类传播的过程(结构)。

所有人类传播活动都可以视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或静态的结构。

从普遍意义上,对人类传播活动的过程进行研究,是传播学的深化研究,即深刻地研究传播的本体活动。

  (4)结合自身经验谈。

  五、练习

  翻阅重要的新闻传播学刊物,如《现代传播》、《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等,了解当代中国传播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研究方法,及热点问题。

《传播学总论》(胡正荣)强化习题及答案第二章传播论

发布人:

圣才学习网发布日期:

2008-8-10浏览次数:

1597[大][中][小]第二章传播论

  一、填空

  1.“传播”的英文是:

_______(动词)_______(名词)。

  2.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人类传播的历史演进可分为六个时代:

_______时代、_______时代、_______时代、_______时代、_______时代和_______时代。

  二、名词解释

  传播

  三、论述

  简述人类传播历史演进的过程,它有什么基本规律?

  四、练习

  请用“传播”造十个句子,或者在不同的书本报章中找十个包含“传播”的句子,分析其含义的不同。

如,哪些属于词典意义上的传播,哪些属于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

其主体是人、动植物,还是其他事物?

其客体是信息、疾病还是其他事物?

如果是人类传播的话,分别属于传播四种基本类型中的哪一种?

习题答案

  一、填空

  1.“传播”的英文是:

communicate(动词)communication(名词)。

  2.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包括:

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3.人类传播的历史演进可分为六个时代:

符号与信号时代、说话和语言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

  二、名词解释

  传播:

信息的流动过程。

  三、论述

  简述人类传播历史演进的过程,它有什么基本规律?

  答:

(1)人类传播的演进可以分为六个阶段:

  ①符号和信号时代

  ②说话和语言时代

  ③文字时代

  ④印刷时代

  ⑤大众传播时代

  ⑥网络传播时代

  

(2)通过上述对传播历史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传播在以下方面呈现出的特征及规律:

  ①传播手段与传播媒介的进步贯穿整个人类存在过程,而且其发展进步呈加速度发展趋势,是叠加式而不是替代式的。

  ②传播与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与发展密切相关。

传播本身正是人类文化创造和积累的产物。

  ③传播是经济及社会形态的直接产物。

一种传播必定是一种社会类型的反应。

  四、练习

  请用“传播”造十个句子,或者在不同的书本报章中找十个包含“传播”的句子,分析其含义的不同。

如,哪些属于词典意义上的传播,哪些属于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

其主体是人、动植物,还是其他事物?

其客体是信息、疾病还是其他事物?

如果是人类传播的话,分别属于传播四种基本类型中的哪一种?

  答:

例如:

  

(1)蜜蜂传播花粉。

(词典意义上的传播,其传播主体是动物,传播客体是花粉。

  

(2)SARS病毒通过各种渠道传播。

(词典意义上的传播,其传播主体是人、动物等,客体是病菌。

  (3)计算机病毒预警系统能够防范电脑网络中的病毒传播情况。

(词典意义上的传播,其传播主体是人或电脑网络,客体是电脑病毒。

  (4)传播中外,咸使知闻。

(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其主体是人,客体是信息。

  (5)人类古代传播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口口相传。

(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其主体是人,客体是信息。

  (6)关于那位明星的小道消息四处传播开来。

(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其主体是人,客体是信息。

这种传播属于人际传播。

  (7)电子政府所具有的这种发散式的网络传播途径,使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各种政令、信息能够在网络上通过。

(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其主体是人或组织,客体是信息。

属于组织传播。

  (8)报纸是一种重要的新闻传播媒介。

(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其主体是人,客体是信息。

属于大众传播。

《传播学总论》(胡正荣)强化习题及答案第三章传播材料论

发布人:

圣才学习网发布日期:

2008-8-10浏览次数:

1559[大][中][小]第三章传播材料论

  一、填空

  1.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说:

“信息就是信息,不是_______,也不是_______。

”它们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三种基本要素。

  2.“三论”指的是: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信息2.符号3.讯息

  三、简答

  1.信息有哪些特性?

举例说明。

  2.符号有哪些特性?

举例说明。

  3.信息、符号、讯息三者的关系如何?

  四、练习

  1.思考一下,这个客观世界当中,哪些东西是物质的,哪些是能量的,又有哪些是信息的呢?

属于信息范畴的东西能否单独存在?

  2.例:

甲有一个苹果,乙有一个苹果,两个人交换,各自拥有几个苹果?

甲有一个单位的信息,乙有一个单位的信息,两个人交换,各自拥有几个单位的信息?

上述例子,说明信息的交换,与物质、能量的交换有什么根本不同?

  3.看到红色■■■■,你会联想到什么?

列举十个你联想到的事物、意义、观念等。

据此,以红色作为符号的一个例子,思考符号的定义、特性。

  4.你和朋友的一次面对面交谈中,使用了哪些符号?

在一次电话交谈中,使用了哪些符号?

在一场古代战争中,信息的传播会使用哪些符号?

在一份报纸的版面中,使用了哪些符号?

在一期广播节目中,使用了哪些符号?

在一期电视节目中,使用了哪些符号?

在一个网站的网页中,使用了哪些符号?

习题答案

  一、填空

  1.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说:

“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它们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三种基本要素。

  2.“三论”指的是:

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

  二、名词解释

  1.信息

  答:

信息是人的精神创造物,它是用以减少或者消除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

  2.符号

  答:

符号是用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

  3.讯息

  答:

讯息是指传达一个具体内容的一组信息符号。

  三、简答

  1.信息有哪些特性?

举例说明。

  答:

(1)客观性和普遍性。

信息产生于事物的运动变化之中,因为事物的运动变化是客观的,所以信息同样是客观的。

只有当它进入了人的主观世界之后,才具有了主观性。

  同样,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普遍的,所以信息也是普遍的。

  

(2)表达性。

信息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反映,因此具有了表达性。

因此人类才可以通过信息的接收和处理来认识世界。

  (3)流动性。

正因为信息具有流动性,它才能够为人类获知和处理,扮演主客观之间桥梁的角色。

  2.符号有哪些特性?

举例说明。

  答:

(1)指代性。

例如,“人”这个符号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其本身即笔画和读音,而在于其指代的形形色色的人这种高等动物。

  

(2)社会共有性。

例如,两个人必须对“人”这个符号的基本指代关系有共同的认识,才能顺利展开沟通和交流。

  (3)发展性。

人类总是不断创造出新的符号,甚至创造出新的符号体系,或者给旧的符号赋予新的意义。

例如,WTO这个符号就是近些年创造出来并成为社会共有的一个新符号。

  3.信息、符号、讯息三者的关系如何?

  答:

信息是客观世界的组成要素,是传播的基本客体。

但它是抽象的,具有载体性,必须附着在物质载体上才能进行传播。

符号就是这样的物质载体。

当一组符号被用来表示特定的信息,就构成了一个可以传播的内容,就是讯息。

讯息是传播的基本单位。

  四、练习

  1.思考一下,这个客观世界当中,哪些东西是物质的,哪些是能量的,又有哪些是信息的呢?

属于信息范畴的东西能否单独存在?

  答:

客观世界当中,物质的和能量的东西是比较容易辨别的,当一个东西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那它就是信息的。

属于信息范畴的东西一般不能单独存在,因为它是抽象的,无法传播、无法把握的,只有附着在物质载体之上才能成为客观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

  2.例:

甲有一个苹果,乙有一个苹果,两个人交换,各自拥有几个苹果?

甲有一个单位的信息,乙有一个单位的信息,两个人交换,各自拥有几个单位的信息?

上述例子,说明信息的交换,与物质、能量的交换有什么根本不同?

  答:

一般而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守恒的。

但信息的交换不同,你可以在不损失自己所拥有的信息的基础上,把它交给别人。

  3.看到红色■■■■,你会联想到什么?

列举十个你联想到的事物、意义、观念等。

据此,以红色作为符号的一个例子,思考符号的定义、特性。

  答:

看到红色,我们可能会联想到热情、热、红火、革命、鲜血、喜庆等等,这些丰富的含义使红色这个物质形式本身具有了用于传播的功能,成为一个符号。

这体现了符号的指代性。

  另外,这些东西不是红色本身具有的,而是在人类长期发展过程当中约定俗成的。

这告诉了我们一点,符号的指代性不是天然具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4.你和朋友的一次面对面交谈中,使用了哪些符号?

  (参见课本的114-117页,符号的分类。

  答:

在一次电话交谈中,使用了哪些符号?

  例如,可能使用有声语言、类语言和其他声音符号等。

  在一场古代战争中,信息的传播会使用哪些符号?

  可能会使用烽火、鼓声金声、旗帜和有声语言等符号。

  在一份报纸的版面中,使用了哪些符号?

  可能会使用文字、图片、颜色、线条等。

  在一期广播节目中,使用了哪些符号?

  可能使用有声语言、类语言、音乐和其他声音符号等。

  在一期电视节目中,使用了哪些符号?

  可能使用有声语言、类语言、音乐、其他声音符号等,也可能使用体态语言、服饰、道具、化妆、人际距离等,还可以使用文字等。

它们构成了我们所谓的视听语言系统。

  在一个网站的网页中,使用了哪些符号?

  可能使用文字、图片、颜色、线条、视频、音频以及其他动态符号。

《传播学总论》(胡正荣)强化习题及答案第五章传播过程论

发布人:

圣才学习网发布日期:

2008-8-10浏览次数:

1350[大][中][小]第五章传播过程论

  一、填空

  1.拉斯韦尔的五W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

  2.丹尼斯·麦奎尔将传播模式分为五种类型,即基本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其中基本模式又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二、连线将传播模式与其所属的模式类别连起来。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线性传播过程模式

  拉斯韦尔的5w模式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

  卡茨的使用与满足模式系统论传播过程模式

  赖利夫妇模式以受众为中心的模式

  三、简答

  线性传播模式有何缺陷?

习题答案

  一、填空

  1.拉斯韦尔的五W指的是:

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以及取得什么效果。

  2.丹尼斯·麦奎尔将传播模式分为五种类型,即基本模式、个人影响、扩散和大众传播对个体的影响模式、大众传播对文化与社会的影响模式、受众中心模式和大众媒介的体系、制作、选择与流动模式。

其中基本模式又包括线性传播过程模式、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和系统传播过程模式。

  二、连线将传播模式与其所属的模式类别连起来。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线性传播过程模式

  拉斯韦尔的5w模式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

  卡茨的使用与满足模式系统论传播过程模式

  赖利夫妇模式以受众为中心的模式

  三、简答

  线性传播模式有何缺陷?

  答:

(1)忽略了反馈,把传播理解为直线的、单向的过程。

  

(2)忽略了外部环境,把传播理解为孤立而不是系统的过程。

《传播学总论》(胡正荣)强化习题及答案第六章传播者论

发布人:

圣才学习网发布日期:

2008-8-10浏览次数:

1343[大][中][小]第六章传播者论

  一、填空

  1.最早提出“把关人”概念的学者是_______。

  2、《报刊的四种理论》中总结的人类四种传播制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二、名词解释

  把关人

  三、简答

  1.如何从《报刊的四种理论》理解人类传播制度?

  2.举例分析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

  四、练习

  1.通过对好莱坞大片等传播内容产品的分析,看看其中的永久性价值观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2.在网上寻找有关新闻制作把关活动的文章,或者新闻工作者的自述、访谈等,从中分析新闻把关人受到的影响要素。

  

习题答案

  一、填空

  1.最早提出“把关人”概念的学者是库尔特·卢因。

  2.《报刊的四种理论》中总结的人类四种传播制度是:

集权主义传播制度、自由主义传播制度、社会责任论传播制度和社会主义传播制度。

  二、名词解释

  把关人:

就是对信息进行过滤与加工的人。

这个概念是卢因首先提出的。

  三、简答

  1.如何从《报刊的四种理论》理解人类传播制度?

  答:

(1)该书将人类传播制度分为三类社会类型之下的四种制度类型:

封建时代的集权主义传播制度、资本主义时代的自由主义传播制度和社会责任论传播制度、社会主义时代的社会主义传播制度。

  

(2)社会制度决定传播制度;传播制度总是与社会制度相适应的。

  2.举例分析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

  答:

(1)政治因素和法律因素如政府对新闻把关的影响,一个例子是第二次海湾战争中美国对新闻采访的约束,另一个例子是我国两会报道;法律也有影响,如美国的《诽谤法》。

  

(2)经济因素如美国的新闻报道总是不会触动自己广告客户的利益。

  (3)社会、文化因素如《流星花园》的禁播。

  (4)信息自身的因素如信息自身是否具有新闻价值。

  (5)组织自身的因素如媒体组织的所有权、价值观、定位对把关的影响,可以比较一下《人民日报》、《南方周末》与《北京晚报》的区别。

  (6)受众因素如受众的喜好、接受过程也会对把关产生影响。

  (7)技术因素如各种媒介技术手段的影响;各类媒体所掌握的技术水平影响:

一个市级电视台是否可以进行卫星连线报道等。

  (8)传播者个人因素每一位著名的大众传播者都会有自己的价值观、把关水平和风格。

  四、练习

  1.通过对好莱坞大片等传播内容产品的分析,看看其中的永久性价值观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参见课本203页。

  2.在网上寻找有关新闻制作把关活动的文章,或者新闻工作者的自述、访谈等,从中分析新闻把关人受到的影响要素。

  略。

《传播学总论》(胡正荣)强化习题及答案第七章传播内容论

发布人:

圣才学习网发布日期:

2008-8-10浏览次数:

1407[大][中][小]第七章传播内容论

  一、填空

  1.卡尔·霍夫兰及其助手通过实验发现,在“一面说”和“两面说”两种版本的劝服讯息中,“_______”对于原先就赞同的人非常奏效,对教育水平较低的人非常奏效;而“_______”对原先反对此讯息的人非常奏效,对于教育水平较高的人非常奏效。

  2.我国的《参考消息》的作用,可以与威廉·麦奎尔提出的“_______”相互印证。

  二、练习

  请在现实中寻找例子,谈谈你对霍夫兰及耶鲁学派的各种态度劝服理论的理解和评价。

  

习题答案

  一、填空

  1.卡尔·霍夫兰及其助手通过实验发现,在“一面说”和“两面说”两种版本的劝服讯息中,“一面说”对于原先就赞同的人非常奏效,对教育水平较低的人非常奏效;而“两面说”对原先反对此讯息的人非常奏效,对于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