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试题全套.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46771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试题全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试题全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试题全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试题全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试题全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试题全套.docx

《小学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试题全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试题全套.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试题全套.docx

小学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试题全套

1、守时

1799年,德国哲学家康德计划到一个名叫珀(pò)芬的小镇去bàifǎng朋友威廉·彼特斯。

他动身前曾写信给彼特斯,说3月2日上午11点钟前到他家。

康德是3月1日到达珀芬的,第二天早上便租了一辆马车前往彼特斯家。

朋友住在离小镇12英里远的一个农场里,小镇和农场中间隔了一条河。

当马车来到河边时,车夫说:

“先生,不能再往前走了,因为桥坏了。

康德下了马车,看了看桥,发现中间已经duànliè了。

河虽然不宽,但水很深,而且结了冰。

“附近还有别的桥吗?

”他jiāolǜ地问。

“有,先生。

”车夫回答说,“在上游6英里远的地方还有一座桥。

康德看了一眼怀表,已经10点钟了。

“如果走那座桥,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到达农场?

“我想要12点半钟。

“可如果我们经过面前这座桥,最快能在什么时间到?

“用不了40分钟。

□好□□康德跑到河边的一座农舍里□向主人打听道□□请问你的那间破屋要多少钱才肯出售□□

“您会要我jiǎnlòu的破屋,这是为什么?

”农夫大吃一惊。

“不要问为什么,您愿意还是不愿意?

“给200法郎吧!

康德付了钱,然后说:

“如果您能马上从破屋上拆下几根长的木条,20分钟内把桥修好,我将把破屋还给您。

农夫把两个儿子叫来,按时完成了任务。

马车快速地过了桥,在乡间公路上飞奔着,10点50分赶到了农场。

在门口迎候的彼特斯高兴地说:

“亲爱的朋友,您真准时。

1.看音写词

bàifǎngjiāolǜjiǎnlòuduànliè

2.在“□”中填上合适的标点。

3.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

一天,德国哲学家计划去,说好见面。

走到半路时发现。

康德花费了,请帮忙,终于。

4.上游本来还有桥,可康德为什么不过?

5.读了本文后,我们应该向康德学习遵守()、讲(),说到做到。

2、想做橡树的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是美国微软电脑公司的总裁。

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常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从小就立下了一个志愿——要做昂首天穹(qióng)的橡树。

比尔·盖茨上小学时,一本《世界百科全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了。

他钻到爸爸的书房里,看不懂法律方面的书,就看起名人传记来,大名鼎鼎的科学有富兰克林、政治家罗斯福、军事家拿破仑以及大发明家爱迪生等人的传记,他都看。

“我的孩子,你为什么喜欢这些人物的传记呢?

”老盖茨抚摸着儿子的头,非常和蔼地问。

□为了思考□□

□为了思考□□

“对,为了思考。

这些伟大人物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

我要好好揣摩他们是如何思考的,这样就能找出这些人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见儿子小小年纪就表现出非凡的想像力,思想已经走在年龄的前头,老盖茨是()吃惊()高兴。

一有机会,老盖茨就给孩子买书,买回各种书籍。

比尔·盖茨高兴极了,他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建立了一个小书架,把书分门别类地放好,还编上了序号。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有历史伟人传记,有法律、商贸方面的书,还有文学作品等等。

一天,比尔·盖茨的同学来他家做客,发现比尔·盖茨在看这些书,禁不住好奇地问:

“你怎么买这么多书?

“在书中可以学到好多好多新东西。

只有多读书,才能使自己变得与众不同。

“干吗要与众不同?

和别人一样生活不好吗?

就像草原上的小草一样。

“()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做一棵荒丘上的橡树,因为小草千篇一律,毫无个性,而橡树高大挺拔,昂首天穹。

”比尔·盖茨坚定地说。

1.根据词义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形容名声很大。

()反复思考推求。

()

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

()

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

2.在文中的方框内填上合适的标点。

3.这篇短文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有很多,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小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这样长大了才能有出息。

B.从小要立下远大的志向,并且为之不断努力,才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C.比尔·盖茨是个逐字看书、爱思考的人。

D.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

4.改写句子,不改变句义

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常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从小就立下了伟大的志愿。

5.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内:

不但……而且……既……又……与其……不如……因为……所以……

6.课文是()结构,尾段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

3、鲁迅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

“哪里有天才?

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

他曾经说过:

“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

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

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

有病的时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

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

他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

他在逝世的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

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

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

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

他曾经说起:

“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1.仔细阅读文章,按要求划句子

(1)用“”直线划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

(2)用“”划出第三自然段中的排比句。

(3)用“”划出鲁迅说的互相照应的话。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文章2、3自然段是写鲁迅爱惜(),第4自然段写他珍惜(),这两部份内容是用“()”这句话自然地连起来的,这就是()句,它的作用是承()启()。

(2)第三自然段写了“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的事,有几个表示时间的词更能体现这一点,它们分别是()、()、()。

(3)文中有四个四字词语是:

()、()、()、()、

3.读原文理解句子,选出正确答案

(1)“哪里有天才?

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意思是:

()

A.不知道哪里有天才。

B.世上没有天才。

C.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懂得珍惜时间的人就是天才。

(2)“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

”是因为()

A.他不需要太多的睡眠时间。

B.他有通宵工作的体力,从不知道什么是累。

C.他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去完成,极为珍惜时间。

4、这篇文章的主旨和我们三年级学习的《》一文的主题相近,告诉我们只有

()的人,才能()。

4、的维克托

班上转来一个新同学,他的名字叫维克托。

维克托和同学们熟悉以后,就经常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一段奇遇,例如他怎样一个人扑灭一场火灾,又怎样从河里救起一个快要淹死的孩子,大家都信以为真。

有一次,班上的同学要排演一出话剧,不料扮演主角的学生突然病了,大家发起愁来。

“我很熟悉这个角色,就让我来演吧。

”突然,维克托自告奋勇地说。

同学们立刻转忧为喜,都从心底里感激他。

到演出那一天,一切准备就绪,幕也报过了,可是维克托还没来。

同学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找遍校园的每个角落,仍然不见他的踪影。

第二天早上,同学们一走进教室,就不约而同地寻找维克托。

而他竟跟往常一样,安闲自得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

大家立刻围了上去。

“你昨天为什么不来演戏?

“忘了。

”他若无其事地回答。

“这样重要的事情难道也会忘记?

”不管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都提高了嗓门责备他。

同学们气愤极了,大家约定在两个月之内谁都不理睬维克托,以示对他惩罚。

这两个月的时间,对爱说大话的维克托来说确实很难熬。

但是他终于领悟到说大话是最坏的事,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

1.根据短文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

2.维克托吹了三个牛,分别是:

(1)

(2)

(3)

3.第2自然段中从“”这个词我们就能知道维克托是在说大话,文章中还有以下几个四字词语:

、、、、。

4.按要求找句子

(1)用直线划出比喻句。

(2)同学们对维克托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请用括号在文中标出。

(3)这篇课文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用曲线在文中划出。

5.改写句子不改变句子原意

这样重要的事情难道也会忘记?

5、推敲

唐代有个诗人叫贾岛,早年因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家。

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不巧,这天李凝不在家,贾岛就把一首《题李凝幽居》的诗留了下来。

第二天贾岛独自骑着毛驴返回长安。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这时,正在京城做官的韩愈在仪仗队的簇拥下迎面而来,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

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画画,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两个差人将贾岛带到韩愈面前。

韩愈问:

“你为何冲撞我的仪仗队?

贾岛回答道:

“我正在斟酌诗里的一个字眼儿,无意间冲撞了大驾,求您宽恕。

接着,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己正在犹豫不决,不知道用“推”好,还是用“敲”好。

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趣地思索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

“还是用‘敲’字更好些。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再说,‘敲’字更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贾岛听了,连连点头。

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贫寒(pínpíng)闯进(chuǎngchǎng)差人(chāichā)门闩(shuānshán)

2.按要求写句子

(1)改为“把”字句:

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2)改为“被”字句:

两个差人将贾岛带到韩愈面前。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本文告诉我们“”这个典故的由来,文章至自然段讲了这个故事,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4.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对待他人要有礼貌,即使是自己的朋友也不能例外。

b.贾岛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知道他在斟酌诗句时不但没有怪他还给予了他帮助。

c.只有具有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才能写出真正的好作品。

6、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

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与怜爱。

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

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

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告道:

“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

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

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

”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

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身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拐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的里还闪着泪光。

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

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本文记叙的主人公应该是()

a.弟弟b.同学c.“我”d.爸爸

2.找出能够表现弟弟心情变化的语句,用横线画出,并在句前标出相应的序号。

(1)弟弟受伤后碰到爸爸时……

(2)爸爸没有安慰弟弟,自己走了以后……

(3)同学对他说完话以后……

(4)爸爸在拐弯处回头后……

3.文中第4自然段中最能表现爸爸对弟弟关心的动作的词语是,这一动作体现了爸爸的性格是。

4.“……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这极微小的动作,为什么“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5.文中画曲线的部份是对人物的描写。

7、纪念

毕加索在希特勒德国军队进入巴黎之后,没有受到这些侵略者的扰害,这真使他和他的朋友惊异。

其实这完全是因为德国宣传部想把这件事作为在国外大吹大擂的资本。

后来希特勒德国军官和大兵不时造访毕加索的工作室。

毕加索一语不发地接待这些不速之客,一语不发地领着他们东看西看,临走的时候送给他们一张复印的纳粹飞机炸毁巴斯克人的奎尔尼加市名画,然后他只说一个词,而且总说这一个词:

“纪念!

有一天,一个德国秘密警察的警官去看毕加索,他把这样一张复印的画给毕加索看,问道:

“这是您作的吗?

“不是。

”他反驳说,同时摇着头,“这是你们作的。

这个特务也许完全听懂了;也许没有听懂毕加索的回答;也许毕加索的勇敢吓住了他;也许他认为这是疯子的说法;——这都由他去吧。

他走了,毕加索再没听到什么下文。

这是1944年的事情。

正如赫伯尔在《莱茵老朋友的小珠宝箱》里所说的,这件事是值得再三念诵的。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侵犯——()骚扰——()

自吹自擂——()一言不发——()

2.“其实这完全是因为德国宣传部想把这件事作为在国外大吹大擂的资本。

”一句中,“这件事”是指什么?

请你用直线在文中划出来。

3.“这是你们作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

A.毕加索否认这幅画是他画的。

B.毕加索隐晦地告诉德国特务,是他们炸毁了巴斯克人的奎尔尼加市,这幅画的内容是他们造成的。

C.毕加索说这幅画是假画。

D.这幅画是德国人集体绘画创作的。

4.毕加索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你用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词语概括:

请你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能体现出这一点的句子,用曲线标出。

 

8、翠竹林

我家旁边有一片翠竹林,竹林中有一条小溪,竹林后,是一座小土坡,那是我和朋友们的天然乐园。

竹林中,一根根亭亭玉立的竹子,遮住了阳光,空气十分清新,人走进竹林仿佛到了“凉爽世界”。

阵阵“丁东”的溪水声,伴随着风吹竹叶“沙沙”的声音,奏成了一曲美妙而又动听的歌曲。

放暑假了,每天我都要到竹林去玩。

每天早晨,当熹微的阳光照射在竹林上时,林子显得格外秀丽;小溪溅起的簇簇水花,在阳光下晶莹透亮;阵阵薄雾,似穿戴轻纱的仙女们在林中穿行;小山醒来了,打了几个哈欠,一阵凉风从浓阴深处吹来;露珠醒来了,在草地上一个劲地眨巴亮晶晶的眼睛;鸟儿醒来了,蹦蹦跳跳地争着唱出黎明的第一支歌……

一只刚刚在清澈的小溪中喝足了水的小麻雀,圆睁着宝石般的亮眼,吃惊地望着我,然后伸展有力的翅膀,飞出竹林。

竹林还是我们的战场哩,我们在林内“打游击”,玩累了还可以在小溪里洗洗脸和脚。

啊,多么舒畅啊……

1.给加点字注音

熹微()簇簇()晶莹()清澈()

2.用曲线在文中第

自然段划出一个比喻句,用直线划出一个拟人句。

这个比喻用()比喻()。

3.根据短文的意思,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歌曲()的阳光()的仙女

()的眼睛()的竹子()的声音

4.作者写早晨的竹林格外秀丽,描写的主要景物有:

(1)

(2)(3)

(4)(5)

5.下面对翠竹林概括正确的说法,请在正确的括号里打上钩。

(1)翠竹林是个“凉爽世界”。

()

(2)早晨的翠竹林格外秀丽。

()

(3)翠竹林是玩乐的好地方。

()

(4)风景秀丽的翠竹林是我们的天然乐园。

()

9、最好的消息

阿根廷著名的高尔夫球手罗伯特·德·温森多有一次赢了一场锦标赛。

领到支票后,他微笑着从记者的重围中出来,到停车场准备回到俱乐部。

这时候,一个年轻的女子向他起来。

她向温森多表示祝贺后又说她可怜的孩子病得很重——也许会死掉——而她却不知如何才能支付起昂贵的医药费和住院费。

温森多被她的讲述深深打动了。

他二话没说,掏出笔在刚赢得的支票上飞快地签了名,然后塞给那个女子。

“这是这次比赛的奖金。

祝可怜的孩子走运。

”他说道。

一个星期后,温森多正在一家乡村俱乐部进午餐,一位职业高尔夫球联合会的官员走过来,问他一周前是不是遇到一位自称孩子病得很重的年轻女子。

“是停车场的孩子们告诉我的。

”官员说。

温森多点了点头。

□哦□对你来说这是个坏消息□□官员说道□□那个女人是个骗子,她根本就没有什么病得很重的孩子。

她根本就没有孩子!

温森多——你让人给骗了!

我的朋友。

“你是说根本就没有一个小孩子病得快死了?

“是这样的,根本就没有。

”官员答道。

温森多长嘘了一口气。

“这真是一个星期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

”温森多说。

1.给加点字注音

赢得()病得很重()重围()病重()

2.同一个消息,官员说是“坏消息”是因为

温森多说是“好消息”是因为

由此可以看出温森多是个、的人。

3.在文中“□”处填入合适的标点。

4.从文中划线的句子中找出能体现温森多个性爽直、富有爱心的词语,用括号标出。

5.文章的最后,温森多长嘘了一口气是因为:

()

A.他被年轻女子骗走的钱不可能追回来了,他觉得非常惋惜。

B.他的爱心遭遇到了欺骗他非常生气。

C.他本来想帮助别人却被欺骗,他觉得非常伤心。

D.他一直在牵挂那个“病得快要死的孩子”,当得知并无此事后,放下心来。

10、白衬衫

八岁的帕科放学以后气冲冲地回到家里,进门以后使劲地跺脚。

他的父亲正在院子里干活,看到帕科生气的样子,就把他叫过来,想和他聊聊。

帕科不情愿地走到父亲身边,气呼呼地说:

“爸爸,我现在非常生气!

华金以后甭想再得意了。

帕科的父亲一面干活,一面静静地听儿子诉说。

帕科说:

“华金让我在朋友面前丢脸,我现在特别希望他遇上几件倒霉的事情。

他父亲走到墙角,找到一袋木炭,对帕科说:

“儿子,你把前面挂在绳子上的那件白衬衫当做华金,把这个塑料袋里的木炭当做你想象中的倒霉事情。

你用木炭去砸白衬衫,每砸中一块,就象征着华金遇到了一件倒霉的事情。

我们看看你把木炭砸完了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帕科觉得这个游戏很好玩,他拿起木炭就往衬衫上砸去。

可是衬衫挂在比较远的绳子上,他把木炭扔完了,也没有几块扔到衬衫上。

父亲问帕科:

“你现在觉得怎么样?

他说:

“累死我了,但我很开心,因为我扔中了好几块木炭,白衬衫上有几个黑印子了。

父亲看到儿子没有明白他的用意,于是便让帕科去照照镜子。

帕科在一面大镜子里看到自己满身都是黑灰,从脸上只能看到牙齿是白的。

父亲这时说道:

“你看,白衬衫并没有变得特别脏,而你自己却成了一个‘黑人’。

你想在别人身上发生很多倒霉事情,结果最倒霉的事却落到自己身上了。

有时候,我们的坏念头虽然在别人身上兑现了一部分,别人倒霉了,但是它们也同样在我们自己身上留下了难以消除的污迹。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帕科特别生气,可以从()、()、()这三个对他神态描写的词语看出来。

他生气是因为(),他希望()。

父亲让帕科做了一个游戏:

()。

其中白衬衫代表(),木炭代表()。

2.父亲让华金扔木炭,一方面是想让他发泄心中的愤怒,另一方面更是想让他明白一个道理,应选择:

()

A.生气的时候要想办法自我排解,比如用木炭砸白衬衫。

B.不要盼着倒霉事发生在别人身上,那样迟早倒霉的事会落在自己头上。

C.当你有坏念头的时候,即使它兑现了,也不值得高兴,因为你的心也受到了污染,留下了难以消除的污迹。

3、我觉得帕科的父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