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测试大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43208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源测试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电源测试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电源测试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电源测试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电源测试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源测试大全.docx

《电源测试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源测试大全.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源测试大全.docx

电源测试大全

电源测试大全〔一〕:

极限测试

[导读]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源测试中的极限测试,包括模块输出电流极限测试、静态高压输入、温升极限测试、EFT抗扰性测试、温度冲击强化试验、低温步进试验、高温步进试验、绝缘强度极限试验等。

1.模块输出电流极限测试

  模块输出电流极限测试是测试模块在输出限流点放开〔PFC的过流保护也要放开〕之后所能输出的最大电流,测试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模块的限流点设计是否适当,模块的器件选择是否适宜。

如果模块的输入电流极限值偏小,说明模块的输出电流量不够;如果模块的输出电流极限值设计过大,说明模块的输出电流裕量过高,模块的本钱还可以降低。

 测试方法:

  将模块的输出限流点放开,按额定输出电流的5%逐步增加模块的输出电流,每个电流值保持10分钟,直至模块损坏〔或输出熔断丝断〕,记录模块损坏时的输出电流值即为模块的输出电流极限值。

为了防止在测试过程中模块出现积热损坏,每一个测试点测试完成之后,须将模块冷却到测试前的冷机状态。

测试的电流极限值为模块额定电流的120%〔也就是说,超过120%以后,无需进展测试〕。

 判定标准:

  模块的电流极限必须满足110%,合格,同时测试结果作为模块设计的依据〔参考数据〕。

否那么不合格。

  2.静态高压输入

  测试说明:

  在静态高压时,PFC电路实现了过压保护,此测试主要是评估一次电源模块在静态高压情况下的可靠性。

  测试方法:

  A、按规格书要求将模块输入电压调整为最大静态耐压点,运行1小时。

  B、从最大静态耐压点开始,以10V/10min的速率向上调高输入电压,直至模块损坏,记录模块损坏时的输入电压值即为模块的最高静态极限输入电压。

记录器件损坏情况,分析原因。

 判定标准:

  在上述A情况下,一次电源模块不出现损坏或其他不正常现象,合格;否那么不合格。

在B类条件下,记录模块的最高静态输入电压,作为模块的资料参考,在B类条件下测试的结果只作为参考,不作为判断是否合格的标准。

  3温升极限测试

 测试说明:

  温升极限测试是指在于模块过温保护失效的情况下,使模块损坏的最高环境温度,测试的目的在于考察模块所能承受的最高环境温度,从而为模块的设计提供参考。

 测试方法:

  将模块的温度保护装置去掉,然后将模块置于温箱中,模块的输入电压为最低电压,输出为最大功率点,监测模块的温度保护继电器处的温度,从模块的最高环境温度开始,以5oC/30min的速度逐渐升高环境温度,直到模块损坏为止。

记录容:

  记录模块损坏时,部各个关键器件的温升,分析故障点;记录温度极限时的损坏情况〔运行时间、温度、损坏器件等详细情况〕,作为资料参考。

判定标准:

  规格书定义的工作温度上限,电源模块屏蔽过温保护,长时间满载工作模块不损坏,合格;否那么不合格。

  此项测试结果可以作为模设计的参考,判定的标准是看模块损坏时的最高温度与模块继电器把保护处的温度〔或软件保护点〕的距离,如果两者相差为负,那么表示温度继电器保护功能〔或软件保护功能〕没有作用,如果两者相差在6~10oC,那么表示模块的热裕量太小,如果两者相差大于40度,那么表示裕量太大。

  4EFT抗扰性测试

 测试说明:

  测试电源所能承受的最高EFT抗扰性指标,以确认其裕量。

测试产品在抵抗由于如高频炉等设备产生的电网EFT发生的累积失效的能力。

测试方法:

  A、将EFT可抗扰性开路电压设为规定等级电压+500V,进展冲击抗扰性测试。

  B、以500V为一步进电压等级,重复A步骤,每一电压等级试验按照标准的EFT测试方法进展测试,记录电源性能劣化与损坏的试验等级电压值〔试验最高电压为EFT抗扰性设备最高电压〕。

  C、确认电源损坏部位,分析原因。

判定标准:

  EFT极限值大于规格书要求的5%,合格;否那么不合格。

  5温度冲击强化试验

  测试说明:

  验证产品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所能承受的上下温冲击极限。

〔1〕试验前按照有关规进展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外观和部结构〕检查,确保受试验样品在进展温度冲击试验前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正常。

〔2〕试验过程中样品不通电,不进展功能监测。

〔3〕试验完毕后通过目测等手段检查机械性能〔外观和部结构〕是否正常,同时按《通信电源模块根本性能测试规》对电气性能进展测试应满足要求。

 测试方法:

  温度强化冲击试验的方法见下列图:

  HT:

高温箱温度,取80度

  LT低温箱温度,取-45度

  Ncyc:

循环次数,取20T

  Dt:

样品在保温段的停留时间,取45~60min

  Ct:

上下温之间的切换时间〔由冲击箱决定,不用选择〕

  附表——温度冲击强化试验条件:

  样品种类高温箱温度HT低温箱温度LT保温时间Dt转换时间Ct循环次数Ncyc

  表贴元件制成板130-7030min≤5min50T

  普通元件制成板100-5530min≤5min50T

  整机80-4545~65min≤5min20T

说明:

  如果制成板上既有表贴元件,又有普通元件,按普通元件的要求执行。

²

  ²整机保温时间根据样品体积的大小在45~65min之间选择,体积小的短,体积大的长。

温度冲击测试步骤:

〔1〕试验前对受试样品进展机械性能〔外观和部结构〕和电气性能检查,保证样品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正常。

〔2〕将样品合理的布置于温度冲击箱中,样品和温度箱四壁间应留有足够大的空间,以便于空气流通。

〔3〕按上表选择温度冲击试验条件。

〔4〕选定温度冲击试验从高温开始,按起动键起动温度冲击试验。

〔5〕试验进展设定的循环次数后自动停止。

〔6〕试验完毕后将样品从温度冲击箱中取出,在常温小恢复直至样品温度达到稳定。

〔7〕观察试验后的样品有无机械损伤〔如外表翘曲、破裂、元器件松动、脱落等〕并检查电气性能有无异常。

〔8〕如果样品发生上述的机械损伤或电气性能指标不符合相关规,即认为样品也损坏,详细填写试验记录表。

〔9〕对试验暴露的薄弱环节进展分析,提出改良措施。

〔10〕对样品进展修复或改良,如没有出现损伤,应增加温度冲击量等级,取上表温度冲击试验条件中普通元件制成板等级或表贴元件制成板等级继续试验,直至样品损坏。

 判定标准:

  样机外观,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都正常,合格;否那么不合格。

[导读]验证样品正常工作温度下限和产品损坏温度下限。

6低温步进试验

  测试说明:

  验证样品正常工作温度下限和产品损坏温度下限。

〔1〕试验前对受试样品进展机械性能〔外观和部结构〕和电气性能检查,确保样品在进展试验前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正常。

〔2〕试验过程中在保温一段时间〔约15min〕后通电进展功能监测。

〔3〕试验完毕后进展通过目测等手段检查机械性能〔外观和部结构〕是否正常,同时按《通信电源模块根本性能测试规》对电气性能进展测试应满足要求。

 测试方法:

  低温步进试验方法见下列图:

  试验条件:

  根据规格书,选择最低工作温度,以-10度作为第一次步进的起点温度,然后每次降低10度,找到低温工作极限后改为5度。

  低温试验步骤:

〔1〕试验前对受试样品进展机械性能〔外观和部结构〕和电气性能检查,确保样品在进展试验前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正常。

〔2〕将样品在无包装,不通电的状态下放置于温箱,接好输入输出与测量引线,试验样品和温箱四壁之间应有适当的距离,试验样品不得对箱产生明显的影响。

〔3〕将温箱以最大变化速度降到温度设定值,降温过程中加风扇使温度达到均衡。

〔4〕将温箱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情况后,样品在设定点保温至少15min,模块部温度和环境温度接近一致,本阶段温箱设定为等待模式。

〔5〕上电,开机,按照规进展根本性能测试,并监测输出电压波形,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详细填入记录表。

〔6〕如果功能正常,进展〔7〕步。

如果任何一个监测项目超标或由异常,即认为发生失效,记录失效温度T和失效现象。

将温度恢复到常温足够长的时间进展功能监测,如发现功能恢复正常,说明样品没有损坏,T+10度即为低温工作极限,填写试验报告中极限温度,进展〔7〕步;如果将温度恢复到常温足够长的时间,如发现功能不能恢复正常,认为试验的样品已发生损坏,找到样品损坏极限,填写试验报告中极限温度,即可停止试验,进展〔8〕步。

〔7〕继续降温,重复〔3〕~〔7〕步直到找到样品的损坏极限或达到温箱的低温极限。

〔8〕对样品进展失效模式分析,找到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良措施。

〔9〕改良后的样品进展验证试验,保证改良的有效性。

〔10〕用改良后的样品继续进展试验,直到:

  A、达到温箱的低温极限

  B、出现非正常失效

  C、与同类产品比拟认为可以终止试验

  D、继续改良需花费较大的本钱,得不偿失

  注:

〔9〕~〔10〕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进展。

 判定标准:

  样机外观,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都正常,合格;否那么不合格。

  7高温步进试验

  测试说明:

  验证样品正常工作温度上限和产品损坏温度上限。

  1〕试验前对受试样品进展机械性能〔外观和部结构〕和电气性能检查,确保样品在进展试验前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正常。

〔2〕试验过程中在保温一段时间〔约15min〕后通电进展功能监测。

〔3〕试验完毕后进展通过目测等手段检查机械性能〔外观和部结构〕是否正常,同时按《通信电源模块根本性能测试规》对电气性能进展测试应满足要求。

 测试方法:

  低温步进试验方法见下列图:

  试验条件:

  根据规格书,选择最高工作温度,以+10度作为第一次步进的起点温度,然后每次增加10度,找到高温工作极限后改为5度。

  低温试验步骤:

〔1〕试验前对受试样品进展机械性能〔外观和部结构〕和电气性能检查,确保样品在进展试验前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正常。

〔2〕将样品在无包装,不通电的状态下放置于温箱,接好输入输出与测量引线,试验样品和温箱四壁之间应有适当的距离,试验样品不得对箱产生明显的影响。

〔3〕将温箱以最大变化速度升到温度设定值,升温过程中加风扇使温度达到均衡。

〔4〕将温箱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情况后,样品在设定点保温至少15min,模块部温度和环境温度接近一致,本阶段温箱设定为等待模式。

〔5〕上电,开机,按照规进展根本性能测试,并监测输出电压波形,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详细填入记录表。

〔6〕如果功能正常,进展〔7〕步。

如果任何一个监测项目超标或由异常,即认为发生失效,记录失效温度T和失效现象。

将温度恢复到常温足够长的时间进展功能监测,如发现功能恢复正常,说明样品没有损坏,T-10度即为高温工作极限,填写试验报告中极限温度,进展〔7〕步;如果将温度恢复到常温足够长的时间,如发现功能不能恢复正常,认为试验的样品已发生损坏,找到样品损坏极限,填写试验报告中极限温度,即可停止试验,进展〔8〕步。

〔7〕继续升温,重复〔3〕~〔7〕步直到找到样品的损坏极限或达到温箱的高温极限。

〔8〕对样品进展失效模式分析,找到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良措施。

〔9〕改良后的样品进展验证试验,保证改良的有效性。

〔10〕用改良后的样品继续进展试验,直到:

  A、达到温箱的高温极限

  B、出现非正常失效

  C、与同类产品比拟认为可以终止试验

  D、继续改良需花费较大的本钱,得不偿失

  注:

〔9〕~〔10〕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进展。

 判定标准:

  样机外观,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都正常,合格;否那么不合格。

  8绝缘强度极限试验

  测试说明:

  测试样品所能承受的绝缘强度极限,得出极限数据。

  测试方法:

  在规格书规定的绝缘强度的根底上逐步增加10%〔漏电流的要求与规格书一致〕,得出样品部绝缘击穿或测试仪无法继续输出高压。

每个电压等级需持续测试60s。

  记录容:

  绝缘强度的极限值。

  如由异常,记录一切异常现象。

 判定标准:

  样品所能承受的极限值大于规格书的10%,合格;否那么不合格。

电源测试大全〔二〕:

可靠性测试

[导读]以下将详解电源测试中的可靠性测试。

1反复短路测试

  测试说明

  在各种输入和输出状态下将模块输出短路,模块应能实现保护或回缩,反复屡次短路,故障排除后,模块应该能自动恢复正常运行。

 测试方法:

  A、空载到短路:

在输入电压全围,将模块从空载到短路,模块应能正常实现输出限流或回缩,短路排除后,模块应能恢复正常工作。

让模块反复从空载到短路不断的工作,短路时间为1s,放开时间为1s,持续时间为2小时。

这以后,短路放开,判断模块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B、满载到短路:

在输入电压全围,将模块从满载到短路,模块应能正常实现输出限流或回缩,短路排除后,模块应能恢复正常工作。

让模块从满载到短路然后保持短路状态2小时。

然后短路放开,判断模块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C、短路开机:

将模块的输出先短路,再上市电,再模块的输入电压围上电,模块应能实现正常的限流或回缩,短路故障排除后,模块应能恢复正常工作,重复上述试验10次后,让短路放开,判断模块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判定标准:

  上述试验后,电源模块开机能正常工作;开机壳检查,电路板与其他局部无异常现象〔如输入继电器在短路的过程中触电是否粘住了等〕,合格;否那么不合格。

  2反复开关机测试

  测试说明:

  电源模块输出带最大负载情况下,输入电压分别为220V,〔输入过压点-5V〕和〔输入欠压点+5V〕条件下,输入反复开关,测试电源模块反复开关机的性能。

  测试方法:

  A、输入电压为220V,电源模块快带最大负载,用接触器控制电压输入,合15s,断开5s〔或者可以用ACSOURCE进展模拟〕,连续运行2小时,电源模块应能正常工作;

  B、输入电压为过压点-5V,电源模块带最大负载,用接触器控制电压输入,合15s,断开5s〔或者可以用ACSOURCE进展模拟〕,连续运行2小时,电源模块应能正常工作;

  C、输入电压为欠压点-5V,电源模块带最大负载,用接触器控制电压输入,合15s,断开5s〔或者可以用ACSOURCE进展模拟〕,连续运行2小时,电源模块应能正常工作。

判断标准:

  以上试验中,电源模块工作正常,试验后电源模块能正常工作,性能无明显变化,合格;否那么不合格。

  3输入低压点循环测试

 测试说明:

  一次电源模块的输入欠压点保护的设置回差,往往发生以下情况:

输入电压较低,接近一次电源模块欠压点关断,带载时欠压,断后,由于电源阻原因,负载卸掉后电压将上升,可能造成一次电源模块处于在低压时反复开发的状态。

  测试方法:

  电源模块带满载运行,输入电压从〔输入欠压点-3V〕到〔输入欠压点+3V〕缓慢变化,时间设置为5~8分钟,反复循环运行,电源模块应能正常稳定工作,连续运行最少0.5小时,电源模块性能无明显变化。

  判定标准:

  一次电源模块正常连续运行,最少0.5小时后性能无明显变化,合格;否那么不合格。

  4输入瞬态高压测试

  测试说明:

  PFC电路采用平均值电路进展过欠压保护,因此在输入瞬态高压时,PFC电路可能会很快实现保护,从而造成损坏,测试一次电源模块在瞬态情况下的稳定运行能力以评估可靠性。

 测试方法:

  A、额定电压输入,用双踪示波器测试输入电压波形合过压保护信号,输入电压从限功率点加5V跳变为300V,从示波器上读出过压保护前300V的周期数n,作为以下试验的依据。

  B、额定输入电压,电源模块带满载运行,在输入上叠加300V的电压跳变,叠加的周期数为〔n-1〕,叠加频率为1次/30s,共运行3小时。

  判定标准:

  一次电源模块在上述条件下能够稳定运行,不出现损坏或其他不正常现象,合格;否那么不合格。

  5输入电压跌落与输出动态负载

  测试说明:

  一次模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输入电压跌落时,电源模块突加负载的极限情况是可能发生的,此时功率器件、磁性元件工作在最大瞬态电流状态,试验可以检验控制时序、限流保护等电路与软件设计的合理性。

  测试方法:

  A、将输入电压调整为在欠压点+5V〔持续时间为5s〕、过压点-5V〔持续时间为5s〕之间跳变,输出调整在最大负载〔最大额定容量,持续时间为500ms〕、空载〔持续时间为500ms〕之间跳变,运行1小时;

  B、将输入电压调整为欠压点+5V〔持续时间为5s〕、过压点-5V〔持续时间为5s〕之间跳变,输出调整在最大负载〔最大额定容量,持续时间为1s〕、空载〔持续时间为500ms〕之间跳变,运行1小时。

  判定标准:

  在上述条件下,应能稳定运行,不出现损坏或其他不正常现象,合格;否那么不合格。

假设出现损坏情况,记录故障问题,以提供分析损坏原因的依据。

[导读]高压空载运行是测试模块的损耗情况,尤其是带软开关技术的模块,在空载情况下,软开关变为硬开关,模块的损耗相应增大。

低压满载运行是测试模块在最大输入电流时,模块的损耗情况,通常状态下,模块在低压输入、满载输出时,效率最低,此时模块的发热最为严重。

6高压空载,低压限流态运行试验

  测试说明:

  高压空载运行是测试模块的损耗情况,尤其是带软开关技术的模块,在空载情况下,软开关变为硬开关,模块的损耗相应增大。

低压满载运行是测试模块在最大输入电流时,模块的损耗情况,通常状态下,模块在低压输入、满载输出时,效率最低,此时模块的发热最为严重。

  测试方法:

  A、将模块的输入电压调整为输入过压保护点-3V,模块的输出为最低输出电压,空载运行,此时,模块的占空比为最小,

  连续运行2小时,模块不应损坏;

  B、将模块的输入电压调整为欠压点+3V,模块的输出为最高输出电压的拐点状态,此时模块的占空比为最大,连续运行2小时,模块不应出现损坏;

  C、将模块的输入电压调整为效率最低点时的输入电压,模块输出为最高输出电压的拐点状态,连续运行2小时,模块不应损坏;

  D、将模块的输入电压调整为过压点-3V,模块的输出为最高输出电压的拐点状态,此时模块的占空比为最大,连续运行2小时,模块不应出现损坏;

  E、将模块的输入电压调整为效率最低点时的输入电压,模块输出为最高输出电压的拐点状态,连续运行2小时,模块不应损坏。

  注意:

上述的测试,必须在规格书规定的最高工作温度下进展。

  判定标准:

  在上述条件下工作,模块没有出现损坏,合格;否那么不合格。

  7电源特殊波形试验

  测试说明:

  检验电源模块在电网波形畸变可能形成的尖锋、毛刺和谐波情形下稳定运行能力。

以下几种波形必须输入进展试验:

〔1〕毛刺输入测试波形

  电网的毛刺是电网中最常见的波形,毛刺的大小和幅值并没有限值,一般情况下,通过振荡波输入测试和振铃输入波形,根本上可以模拟电网中的毛刺输入,但还需做以下毛刺输入试验

  特点:

电网尖锋有过冲并会跌落到0V,过冲和跌落脉宽很窄,一般不会大于100ms,过冲幅度一般不超过100V。

跌落的相位并不仅只限于峰值点,在任何相位都有可能发生。

这种波形在实际电网中很常见,开通任何开关都会造成该现象。

〔2〕电压削波波形输入

  这种波形也是电网中很常见的,特点是:

电网从不定的相位突然跌落到0V,然后直到下个半波开始才恢复。

在IEC1004-4-11中对于波形的跌落是从大于半个周期开始的,但实际电网中还是存在很多类似的跌落时间小于半个周期的波形。

测试时要求,输入电压波形从90度开始跌落,跌落1/4个周期,长时间工作2小时。

〔3〕电网的半个波头陡升至倍电压,这个波形主要是用来模拟实际电网中会突然出现的谐振过电压,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模块的输入过电压保护线路不起作用,这种冲击对于有PFC的电路是存在危险的。

测试容:

a、在输入电压为180V,输出满载的情况下,用ACSOURCE模拟该波形,要求180V工作3分钟,然后电压突然增加到380V,持续100ms,然后恢复到180V,让模块在这种情况下长时间工作1小时,不应损坏;b、设置ACSOURCE使得输入电压为0V,持续5分钟,然后电压突然增加到380V,持续100ms,然后恢复到0V,让模块在这种情况下长时间工作1小时,不应损坏。

  具体波形〔a情况下的波形〕如下:

  测试方法:

  利用ACSOURCE对模块供电,模块满载输出;用ACSOURCE模拟尖锋、毛刺和谐波电压输入,每种特殊的电压输入工作2小时,测量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

模块应能稳定运行,试验中注意X电容,辅助电源,软启动电阻等其他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

  判定方法:

  在实际中可能出现尖锋、毛刺、谐波电压情形下能稳定运行,不损坏,合格;否那么不合格。

  8有源PFC性能测试

  测试说明:

  带有源PFC的电源模块,对电网尖锋、毛刺合和谐波比拟敏感,应进展全面仔细的测试。

 测试方法:

  利用ACSOURCE交流源作为输入电压源,输出分别带半载、满载,测试输入电流波形和电压波形,同时监测PFC后的电压;测试电网在尖锋、毛刺、谐波情况下输入电压、电流的相位与幅值关系;测量PFC开关管的电流和电压,验证在全电压围和毛刺、尖锋、谐波等情况下开关管和其他功率器件的安全性与电流跟踪电压变化的能力。

 判定标准:

  PFC测试可以作为可靠性参考,出现严重问题时,应与时解决。

  9操作电压测试

  测试说明:

  电网中存在多种操作过电压,其中最常见的时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这种过电压对模块的威胁也较大,本项测试在于验证模块抗操作过电压的能力。

 测试方法:

  过电压线路的模拟十分简单,原理如下:

  其中电感的参数为10mH〔供参考:

EES的模块测试方法中,没有接地电容,输入电阻与电感串联,电阻值为0欧、电感为8mH和电阻为79欧、电感为10mH两种情况的测试〕,电容为16.7uF,测试波形如下〔未画出〕。

  将被测试的设备连接在电容两端,在K合闸瞬间,在电容两端会产生过电压,用来模拟在上电过程中,过电压对设备的损害程度。

作为极限测试项目,输入接L、N线,将被测试的设备接在电容两端,频繁开关机,重复频率为1次/5分钟,连续测试5小时。

对于三相输入设备,输入接在L、L线上,被测试设备接在电容两端,重复频率为1次/5分钟,连续测试2小时。

 判定标准:

  在测试过程中出现短时功能下降或性能劣化,但能自动恢复的,合格;但出现性能永久性劣化或需要人工干预才能恢复的,不合格。

电源测试大全〔三〕:

白盒测试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源测试中的白盒测试,包括辅助电源测试、驱动电路的测试、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应力测试、磁性器件的测试、DC/DC反响环测试、PFC性能测试等

1辅助电源测试

  测试说明:

  电源中辅助电源有重要意义,电源模块的正常工作靠辅助电源来保障,辅助电源工作要比主电路要求更可靠,因为即使在输入电压超限的条件下,辅助电源还要正常工作,以实现正常的保护逻辑,而且功率器件的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都要靠辅助电源来保障,因此,对辅助电源的要:

无论在动态的情况下还是在静态的情况下,必须稳定可靠,输出电压稳定,以满足控制和通讯电路的要求。

测试工作中要充分关注辅助电源。

  测试方法:

  辅助电源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A、启动电阻设计是否合理,限流电阻〔辅助电源的输入与高压直流母线排串联的电阻〕设计是否合理;

  B、静态的情况下,辅助电源的电压是否在全电压、负载;

  C、大动态的情况下,辅助电源是否正常;

  D、启动过程中输出电压是否出现过冲,384XIsence端与驱动波形是否异常;

  E、输出电压波形监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