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坠床整改措施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41081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跌倒坠床整改措施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跌倒坠床整改措施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跌倒坠床整改措施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跌倒坠床整改措施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跌倒坠床整改措施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跌倒坠床整改措施1.docx

《跌倒坠床整改措施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跌倒坠床整改措施1.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跌倒坠床整改措施1.docx

跌倒坠床整改措施1

跌倒坠床整改措施

篇一:

患者坠床与跌倒防范措施

  患者坠床与跌倒防范措施

  1、护士需评估病人容易跌倒的高危因素(年龄大于65岁,无人照顾的年老体弱患者,曾有跌倒病史、意识障碍、视力模糊、虚弱头晕、肢体功能障碍等),对此类病人需加强巡视。

2、对有跌倒高危因素的患者,如意识不清、躁动不安、年老体弱、偏瘫患者加用床栏,必要时实施约束带保护性约束或留家人陪护,以保证患者安全,并列入交班内容。

  2、指导床上使用便器和患者渐进下床活动方法。

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3、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

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务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4、注意保持病区地面干燥,在卫生间等易滑的地方标示“小心地滑”警示牌。

、固定好床、轮椅、便椅的轮子和护栏。

  5、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指导患者着合适的鞋及衣裤,同时强调活动时必须有人陪伴。

  6、指导患者正确给药,告知用药后的反应。

  7、提供足够的灯光,保持病房地面清洁干燥,清除病房及床旁走道障碍物。

  8、对体检、手术和接受各种检查与治疗患者,特别是儿童、老年、孕妇、行动不便和残疾患者,用语言提醒、搀扶、请人帮助或警示标识等办法防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9、值班护士要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10、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或跌倒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配合医生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

  11、合理配置护理人员,保障对患者的护理服务。

  坠床或跌倒风险评估

  科室: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诊断:

  坠床或跌倒评估项目

  风险因素分数意思模糊、躁动、无定向力2分近期有意思丧失、癫痫史2分近3日内有3次及3次以上坠床/跌倒史2分站立不稳、体能虚弱、偏瘫、四肢无力、运动失调2分体位性低血压、眩晕、耳鸣、Hb  总分≥3分有高风险需采取防范措施

  患者发生坠床、跌倒意外的应急预案

  患者发生坠床、跌倒意外立即报告医生做当班护士立即作出相应检查全面的检查立即报告护士长病情重者晚上报总值班立即

  通知家属,作出相应的测量生命体征,观察意识状态、有无骨折、处理皮肤组织损伤等做好善后处理及交代注意事项协助医生处理病人护士长接报告24小时内向护理部报告准确记录事件经过,做好交接一周内组织讨论处理意见、整改措施递交书面报告交护理部.

  患者坠床与跌倒报告程序

  患者发生坠床/跌倒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

  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

  取急救措施→上报护士长→上报护理部

  患者坠床与跌倒处理程序

  发生患者跌倒/坠床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查看患者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做好交接班→上报护士长

篇二:

跌倒坠床持续改进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计划表

篇三: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内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相关因素,以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

方法对11例患者跌倒与坠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

结果造成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原因有年龄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及护士人力资源不足。

结论提高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安全防范意识,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改进工作方法是预防患者跌倒坠床的关键。

  【关键词】跌倒,坠床;原因;预防对策

  安全是个体生理需要满足后最急迫第二层次需要[1]。

住院患者意外受伤是危及患者健康的严重问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需要医护人员和家属通力合作,杜绝跌倒与坠床发生是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笔者对20XX年10月至20XX年10月本院内科病房发生的11起意外跌倒坠床事件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

  1临床资料

  从20XX年10月至20XX年10月在上海市南汇区中心医院内科病房中意外跌倒、坠床的老年患者11例。

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均大于60岁,因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加剧入院者1例,心脏疾病患者6例,认知功能障碍者1例,糖尿病患者1例,脑卒中2例。

发生地点:

病房坠床跌倒7例,走廊跌倒1例,下床如厕1例,坐在床旁凳子上不慎摔倒1例,下床行走跌倒1例。

发生时间:

夜间跌倒8例,日间跌倒3例。

跌倒结果:

5例无任何损伤,1例头皮擦伤、眼角缝针,1例致胫骨前皮肤擦伤,1例至腰椎骨骨裂,死亡3例。

2跌倒坠床的原因

  2.1年龄因素年龄是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显著因素[2],患者各相应器官因年龄增长而退化,如心肺功能不良、体力衰退、骨质疏松、认知功能减退以及感觉反应能力不佳等,均易导致老年人跌倒事件的发生。

  2.2疾病因素急慢性疾病的病理性改变,可能影响感觉输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骨骼肌肉力量的协调[3]。

某些影响脑血流灌注及氧供应的心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可导致各种功能损害:

肢体肌力下降、肌肉萎缩、关节运动受限、平衡功能受损、肌痉挛肌张力障碍、姿势步态异常等,使患者移动速度及控制能力下降而引起跌倒,跌倒是卒中康复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接受康复治疗的过程中,跌倒发生率为14%~39%[4];心血管疾病往往通过引起心脑缺血,诱发心绞痛头晕、黑朦、晕厥而导致跌倒的发生,如窦性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血管迷走性晕厥等这些常见心内科疾病是发生跌倒坠床的高危内在因素。

从本组病例中,心血管疾病多见,6例,占54.5%,其次脑部疾病占18%,可见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入院后需严加强看护,提高警惕。

低血糖反应:

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及患者进食过少均容易导致患者头晕、疲乏无力等症状而引起跌倒;体位性低血压:

患者改变体位如起床、下床、行走、由蹲位起立等,动作过快或降压可导致患者头晕,体力不支而跌倒。

其他:

进餐、排泄、排便可引起血压降低而晕厥。

  2.3环境因素老年人入住病房后,由于新的环境不熟悉,加上偶有地面潮湿、积水、光线不足、穿过大过长的衣裤、非防滑鞋、系鞋带的鞋未系鞋带等,行走时稍有不慎极易导致跌倒。

同时家具的防范设施不足,如马桶,浴池边无护手,病床未加用床栏,或使用床栏时未将床栏完全插入,使用起垫床至床垫过高,坐凳无靠背等均增加了老年人跌倒坠床的发生率。

  2.4心理因素许多老年患者因久病不愈,怕麻烦别人遭人嫌弃,有时又过高估计自己能力,常不愿让人帮助的情况下发生意外跌倒,尤其是康复后期,患者神志清楚,无肢体活动障碍,甚至恢复了部分生活自理能力,无论护士、患者、家属还是护工均容易麻痹,瞬间的意外就有可能由此发生[5]。

本组病例中有1例明日即将出院,坐在床旁凳上谈笑间突然不慎跌倒,心律失常室颤抢救无效死亡。

  2.5护士人力资源相对不足11例患者跌倒、坠床中,发生在夜间的有8例,占发生总数的73%。

夜间时段,病房内相对于日间而言,护理人员相对不足,只有1~2名当班护士,但需承担整个病区52~60名患者的治疗护理和病情观察任务,不容加强巡视病房,以致不能及时发现和满足患者的客观需求。

  3预防措施

  3.1全面评估认真筛查高危跌倒患者。

(1)对每一位患者入院时均须由分管护士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

全面评估包括:

年龄、神志、跌倒史及次数、既往病史、药物使用情况、体格检查、平衡及自理能力等情况进行评估;

(2)对在住院患者应适时进行再评估,根据其病情的进展及药物的使用情况,再做护理体格检查,重新评估。

及时发现高危对象,采取适合个体的干预措施,以防止患者自身内在因素而引起跌倒。

  3.2加强防范意识的教育加强患者及家属宣教,合理指定“告知”制度。

在进一步完善各项护理制度同时,加强对住院患者的宣教。

对于有跌倒、坠床病史,心脏疾病,糖尿病等患者在加强专科护理知识宣教外,渗透相关因疾病而可能导致跌倒,坠床等预防措施的知识。

嘱咐患者要穿合体的衣裤,在走动时最好穿合脚、防滑的平底鞋,特别是体位改变时要防跌倒,做事动作宜慢,如如厕后上下床,低头弯腰等不宜过快,避免猛回头和急转身的动作,走动前要先站稳,如需下床或如厕一定有人陪伴。

  3.3重点防护高危患者对神志不清、烦躁、偏瘫、年老体弱、70岁以上、端坐位及半坐位等患者安置床档,必要时加安全带,在床边有防摔跌的醒目标志。

患者因疾病而致肌体无力,身体移动取物品时容易失去平衡,应将患者常用物品放在方便拿取处,防止患者取物时摔倒。

呼叫器放在患者手边,出现异常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随时对威胁患者不安全因素保持警觉,并及时给予妥善处理。

  3.4重点时间做好主动护理护理人员应定时巡视病房,主动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及时解决患者的各种问题,及时回应患者的呼叫。

清晨及傍晚、夜间是患者坠床最危险时段,护理人员因有的放矢重点巡视,杜绝坠床发生,同时告知家属加强陪护及看护,协助护士共同完成患者的生活自理需要。

  3.5保证安全的就医环境

(1)保持病区的地面清洁干燥。

拖地板应避开患者的活动高峰期,并用干拖把及时擦干积水和油垢。

地面湿、滑时需出示“小心滑倒”警示牌。

(2)保持人行通道畅通,医疗仪器如床旁监护仪、氧气筒、吸引器摆放在指定位置,医疗仪器的电线卷放有序。

(3)保持足够的照明,病区要光线充足,厕所、走廊灯光不能太暗,转角位置必须亮照明等,并要定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4)其他安全检查:

为患者选用高度合适的床和椅子,床有床栏,使用起垫床时充气不能太足,改善硬件设施,凳子要有靠背,床脚轮要有良好的制动功能,厕所内设有呼叫铃,浴室内安置防滑垫,扶手。

  4小结

  安全性是护理服务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质量特性,因为对于一个复杂的患者来说安全即是确保患者的健康或恢复健康,否则损害的不仅是健康甚至危及生命[6]。

这是我们工作中永恒的命题,作为临床第一线的护士,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和警觉,树立患者第一、安全第一的服务理念。

  1、高危性跌倒/坠床≧病人(评分≧4分)入院或转入24小时内由责任护士评估记录一次;以后常规每周评估记录一次。

  2、病情改变(如意识、肢体活动改变)由责任护士即刻重新评估。

  3、评估≧4分,列为护理问题——高危性伤害/跌倒,做好健康教育,交待防跌倒/坠床注意事项并在护理记录单上体现,病床边挂标识牌,做好交接班。

  4、首次评分≧4分,报告科室护士长,护士长进行复评并签名,指导护士加强病人管理,定期巡视病人,了解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5、请病人或家属在《预防病人跌倒/坠床告知书》上签名,要求同

  1、护士方面:

  ⑴跌倒因子评分未按评分标准进行评估;供应商质量手册⑵跌倒因子评分标准部分描述不清晰,给临床护士评分带来困难;⑶护士未能动态评估;⑷护士对跌倒造成患者的伤害认识不足;⑸护士在跌倒宣教上不仔细,在宣教时未体现个性化,病人不能完全掌握预防跌倒的相关知识。

  2、病人方面:

文化程度低,对宣教的理解能力差;对防跌倒的意识不强;参与护理安全的意识不强。

公司资产管理办法

  3、督查及管理方面:

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不够;督查力度不够;安全意识不强。

  4、组织因素:

人员配备不足,工作量大,宣教时间不足。

1.患者自身的原因,包括年龄有无残疾,平时生活习惯,心理因素等年老体弱、肢体残疾、视力障碍,生活适应能力差等患者在陌生的环节容易跌倒,

  2.医院问题,医院管理、实施、病房条件、地面问题等问题也是引起患者跌倒的重要原因之一,医院要严格管理。

防止患者跌倒的危险增大,

  3.护理管理存在缺陷,护理管理人员对护理安全特别是防跌倒缺乏足够的重视,防止患者跌倒的方面,自定的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4护理人员的因素,护理人员缺乏风险管理的意识,对患者活动能力评估不足,对病情评估不全。

对手术患者起床活动的时间与范围不能充分估计造成患者坠床或跌倒。

  5.患者的心理因素,有些患者不愿意麻烦别人或要强,特别是有些脾气倔强的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也不请求别人的帮助,超过自己的活动能力范围而导致跌倒。

  6.家属原因:

有些子女工作忙或其他原因没有时间陪护患者,而医院护理人员缺乏又不能满足这些患者的需要。

  7.药物反应:

患者服用某些药物后产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

  二、预防措施

  1.强化科室人员的安全意识,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在病区走廊、卫生间安装扶手,方便患者手术早期下床活动保证病区地面干燥平整,清洁地面时放置防滑标志,发现地面有水及时擦干。

每张病床安放护栏,必要时随时可以使用,病房卫生间安装电铃以防万一。

  2.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科室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护理风险预案,包括本科能出现的紧急情况,意外事故以及处理程序的措施。

科室组织全体护士定期学习和考试,做到人人知道,人人掌握,

  3.加强护理安全教育,强化护理安全意识,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有关护理安全措施,包括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护理法律、法规知识,同时教育大家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让大家认识到平时工作中按规章制度办事,对患者对自己的重要性。

  4.全面评估患者,预见患者潜在跌倒、坠床的原因。

入院时观察患者根据年龄病史过去有无跌倒、坠床史等、全面评估病人的活动能力,如年龄超过65岁,平时活动能力差,或有中风病史,在家活动时有跌倒的情况时护士应评估为有跌倒的可能。

应采取护理措施:

在患者床边放置易跌倒、坠床的标志,提醒所有服务人员注意安全。

如外出检查时需用轮椅且全程陪同,随时注意床栏有无使用及患者的去

向,让家属陪同,向患者家属说明陪护的必要性,对手术后的病人活动时护士应在床边指导,协助活动以防发生意外。

对神志不清,烦躁不安的患者用约束带,但必须跟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及详细记录

  5.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工作认真负责按护理级别巡视病房,做好记录,发现病人不在时查清患者去向,患者外出应按规定写请假条,如没按时返院,应及时与患者及家属联系,有些患者应根据医嘱安排活动量。

  6.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工作能力,护理工作是复杂繁琐的工作,它有很多不可预见性,这就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要求很高,当我们在进行各项护理工作前或患者要求进行

  某项活动时,要充分估计可能发生危险的潜在因素。

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来保证患者的安全。

  7.加强护患交流保证患者安全,患者入院做好宣教,特别是有关安全方面如病房环境,需要帮助时按铃,不要随意离开病房。

保证护理安全是我们护士的基本职责,满足需要也是必要的,这要求护士对患者的病情全面掌握,根据病情进行护理,既不违反规章制度又保证患者的安全,按照护理规章制度办事,同时保护了自己,如果发生意外按风险预案处理,以免造成更大的医患纠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