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解敬启迪后人读陆九渊散文敬斋记吴牧山.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39562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心解敬启迪后人读陆九渊散文敬斋记吴牧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以心解敬启迪后人读陆九渊散文敬斋记吴牧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以心解敬启迪后人读陆九渊散文敬斋记吴牧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以心解敬启迪后人读陆九渊散文敬斋记吴牧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以心解敬启迪后人读陆九渊散文敬斋记吴牧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心解敬启迪后人读陆九渊散文敬斋记吴牧山.docx

《以心解敬启迪后人读陆九渊散文敬斋记吴牧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心解敬启迪后人读陆九渊散文敬斋记吴牧山.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心解敬启迪后人读陆九渊散文敬斋记吴牧山.docx

以心解敬启迪后人读陆九渊散文敬斋记吴牧山

以心解敬启迪后人

——读陆九渊散文《敬斋记》

吴牧山

前不久,金溪县象山文化研究会在领导和各界有识之士的帮助下成立了。

之后,有兴趣加入研究会的朋友问我,象山学说主要内容是什么?

他的哪些文章较为集中地阐述其学说?

关于象山学说主要内容是什么,笔者曾在《象山阁记》(抚州日报,2004.4.21.第三版)中谈了自己的看法:

象山之学是心学,也是人学,更是实学,是回答何为人,如何做人的学问。

关于他的哪些文章比较集中阐述其学说的问题,我觉得其学说贯穿在他的全部诗文中,而比较集中阐述其心学思想的文章,《敬斋记》是其中一篇。

这是一篇象山先生应朋友之邀,为其新建书斋而撰写的“记”。

邀请他的人即书斋的主人是浙江诸暨人、时任贵溪县县令吴博古。

在文中,陆九渊以其“心学”解朋友的“敬意”。

文章一开头,陆九渊就直奔主题,阐明要敬就应敬他认为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即人要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已任;点明其“本心”学说与儒家正统思想一脉相承,有正统的儒家思想就明“本心”。

接着联系当时的实际及邀请人的地位——一县之令,就当时为官的人对本心的存失和表现,从几个方面分析,一是对手下官吏是放纵,还是严肃管理和整治;二是对百姓生活穷困的态度,是冷漠,还是帮助;三是在司法方面对待贫困者和富有者是不同:

贫严而富宽,贵势富强,虽奸弗治,贫赢孤弱,虽直弗信,并且习以为常,还是对贫者、富者一视同仁。

四是“天子”体恤子民的意思是大力宣传,还是欺上瞒下。

这两种不同的做法是其本心所导致的,还是世俗风气导致这样呢?

第二部分谈本心的存养及其发扬光大需要正面引导,指出人原本都有“本心”,只是有时醉心于谋求不正当利益还自以为时尚、讥笑别人纯正的话语、仇视正直的人,那时,他的本心就泯灭了。

在这里,陆九渊引用孟子一句名言: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几希?

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西方哲学家曾比喻说“人是什么?

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

人和禽兽在本质上相差多远呢?

主要在于是理性的有无。

愚民失掉了他的“本心”,贤人保存着他的“本心”。

同时,他在文中声称:

只要保存着本心,并给予滋养,它的发明光大之势,不断提高境界之势是什么时候也挡不住的。

第三部分以吴博古如何当县令为例,从吴在贵溪县施政情况,围绕前述肃吏、助民、治奸信直、宣扬天子的恤民之意四个方面开展评价。

认为他从本心出发,不为世俗风气所动而随波逐流,各方面都做得很出色,“民莫不悦”,民众没有不高兴的。

肯定他不仅在前述几个方面有成效,而且一来贵溪就办学校,聘请有道德、有学问的儒生做教师并非常敬他们,现在又在城东建了书斋叫敬斋,既敬老师,又敬儒学。

他从侧面说明他的观点:

吴的公正爱民、尊师重教的仁政的思想来源是敬重以本心为内容的儒家学说。

文章的第四部分是重点,谈了本心与儒学的道、善、圣的关系,声称:

“道未有外乎其心者”,正确理论没有离开本心思想的;谈了本心修养的一系列问题,并期盼吴博古做出更大的政绩。

在文中,陆九渊借机宣传其心学理论,认为本心通过修养,必定能达到高境界,鼓励人们对此要有坚定的道德信念。

象山先生的在文中说的“本心”,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良知”、“良心”。

对于“本心”学说来源,陆九渊曾说自己是“习孟子而自得”。

孟子认为: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

这里说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就是仁义礼智。

更为严谨的表述是,它们是仁义礼智之端,即孟子所谓“四端”。

陆九渊说:

“恻隐,仁之端也;羞恶,义之端也;辞让,礼之端也;是非,智之端也;此即本心。

”又说: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他在的鹅湖诗中有:

斯人千古不磨心。

他遵循孟子理论,认为仁义礼智之端,人人皆有。

首先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就象人人见了小孩掉到河里,都会起怜悯之心,都会尽力伸出援助之手。

罗素在其自传中一开始就写道:

“对于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单纯但又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所以,在人性中,有一种很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同情心。

其次是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指做了错事、坏事而感到羞耻、憎恶的心情,人人都是有的。

再次是辞让(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陆以詹阜民问礼为例。

陆的学生詹阜民一直搞不清“礼”是什么。

有一次,陆有意识和詹静坐一会儿后,突然起身,往门外就走,詹阜民也不知不觉随即起身,紧紧跟在后面。

这时,象山先生回头一笑,问詹:

“还用教吗?

”阜民顿悟!

阜民说:

“懂了!

”。

最后是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以杨简断扇讼为例:

杨简曾多次向陆请教何谓“本心”。

有一次,刚中进士的陆九渊和前科进士、时任富阳县主薄杨简正对饮,恰逢卖扇的和买扇的闹“扇讼”——经济纠纷官司,陆告诉要去断讼的杨,本心——你有、我有、他们也有!

杨出稍倾即回席,高兴道:

好了,好了!

是非曲直明矣!

陆说:

对了,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为本心,如何?

杨简顿时大觉,当即拜陆为师。

此后,杨简成为传播陆学的重要人物。

我想,现代社会常常对外在的灌输式教育过于乐观,而往往忽视了每一个人心灵的自悟。

其实,当一人的心灵处于沉睡状态,再光辉、再崇高的言词也无法打动他。

教育的艺术正在于它能使受教育者将内在的崇高人性绽放出光芒,从而对真善美的意境有发自内心的景仰,对假恶丑的东西加以唾弃,进而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象山先生正是发挥这一思想,将“机锋”、“顿悟”等方法引进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心学理论。

在这篇记文中,陆九渊宣扬了他的心学;告诉了他的朋友,也告诉了后来的读者,他是如何理解敬的。

关于“敬”,其本意是尊重、礼貌意思。

北宋程颐曾说:

“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

他认为持敬是涵养性情、修养道德的一种必须的方法。

与象山先生同时代的朱熹则说:

“敬,只是此心自作主宰处。

”他认为,持敬就是一道德信仰和信念。

在文中,象山先生认为要敬就应“敬其本”,即敬本心,敬儒学,敬掌握正统儒学思想的先生。

陆九渊对敬的理解曾说过:

“吾家合族而食,每轮差子弟掌库三年。

某适其职,所学大进,这方是‘执事敬’”。

他把“敬”进一步理解为敬业,即要执着地为经世济民,要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践履中实现敬的价值。

象山先生的理解,使“敬”有了哲学和伦理学、社会学方面的升华,其思想家的气魄和责任感跃然纸上!

和北宋张载(横渠)先生曾经庄重地阐述他的学说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样,抒发了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包容天地、化育万民的理想。

据考证,陆九渊写这篇记文时为1175年十一月。

同年六月,“鹅湖之会”已使陆氏兄弟名声大振,尤其是陆九渊倍受赞赏。

其心学因兄弟切磋,正处于不断完善、进一步提高的阶段。

尽管文中有较浓的忠君思想,不乏对吴博古过于溢美之词,且其“本心”理论也有很多不科学、不严谨之处,但象山先生借“敬”为题,发挥和宣扬他的心学理论,阐述的公正、民本、尊师重教的观点和值得借鉴的修养方法,让读者在其中获得很多启迪和教育,特别是在文章的重点部分——第四部分,着重阐述了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通过修养提升境界的可能性,提示了一些修养方法,强调了只要坚持不断修养,就一定能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

文章深刻阐述了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古人说的“持敬”,现代一般理解为“修养”,往往是指人们在政治、道德、学术以至技艺等方面所进行的勤奋学习和涵育锻炼的功夫,以及长期努力所达到的一种能力和思想品质。

涵养本心,培养正气,需要修养。

马克思主义认为,对立统一是一切事物的最根本的普遍的规律,任何事物都存在着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斗争,从而推动事物的不断发展。

伦理学上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是每个人在自已的头脑中所进行的道德观斗争,决不是兼收并蓄,调和折衷,而是善和恶,正和邪,是和非等对立观念的斗争,是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

品质修养的重要性,党在延安时期就很重视,当时刘少奇曾专门撰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党中央将此文下发,作为参加延安整风的同志必须学习的文章。

周恩来在四十五岁时,就专门自订了七条修养要则,其中特别强调自已:

“与自已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斗争”、“纠正自己的短处”、“永远不和群众隔离”等。

修养是一件艰难的事,掌握良好的修养方法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正如陈毅同志诗中所说:

“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

尤其难上难,锻炼品德纯。

”他认为,要改正一个人的缺点和错误,锻炼一个人情操和品德,必须“灵魂之深处,自掘才可能”。

他常谦逊地说自己“中夜尝自省,悔愧难自文”。

这里说的自省,就是古人所说的澡身、洁身、省身、正身、诚身等,我们现代人常说的反省、检讨、自我批评。

文章阐明了通过修养提升境界的可能性。

他在文中指出了人们泯灭良心的原因是“同利相挺,同波相激,视己所行,为天下达道,讪侮正言,仇仇正士”;又指出,“自可欲之善至于大而化之之圣,圣而不可知之神,皆吾心也。

心之所为,犹之能生之物得黄钟大吕之气,能养之至于必达,使瓦石有所不能压,重屋有所不能蔽。

”他认为,从令人喜欢的“善”,到表现出伟大的“圣”,以至于妙不可言的高境界,都是从本心修养而获得的。

修养本心的功能,好比自然界生机勃勃的苗儿,得到滋养就能成长,就是瓦石和铁屋也不能阻挡。

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把人生修养划分为四大境界: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实际上,人的本性或道德品质上的善与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性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和他经济地位、政治观点息息相关的,尤其是和其在物质利益面前的态度相联系的。

人性又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在教育和锻炼中,不断地发展变化,日新月异,逐步形成的。

任何一个人,从道德观本质上说,都没有先天的善与恶。

人的向善、向恶的能力,既然是后天形成的,因而就必然是能够改变的,也就是可塑的,也就要加强修养,不断修养,甚至“活到老,学到老。

文章提示了很多有益的道德修养方法。

首先要敬其本,指明了最值得敬重的是经世济民的事业。

为民谋福祉的践履者,要通过良好的修养方法,修养出“执事敬”品质,以天下为已任;其次,要保持本心,常怀赤子之心,长期拥有纯洁的心灵,要在物质利益面前保持清醒,“是心之稂莠,萌于交物之初”;再次,要象培养小苗一样培养“本心”,除杂草,给养料,要区分稂莠,在内心修养中,要时常清除自已的私心杂念,经历一番“剥落”,要在自己内心开展思想斗争,“本心”才能清明;最后,还要象吴博古一样做具体事,进行道德践行,“修学校,延师儒”,就能收到“奸治直信,民莫不悦”的效果。

文章强调了只要坚持不断修养,就一定能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阐明既然道德存在这种可塑性,才使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使人的道德品质的锻炼和提高,不仅成为可能的,而且成为必要的道理。

陆九渊在这里阐述的是一种道德信念。

认为人们都应该把自已看作是需要改造、应该改造、而且是能够改造的人。

只有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地进行改造,才能使自己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这是历史发展的要求,是时代的需要。

追求物质使我们的生命得以生存和延续,追求气节使我们的生命变得高尚和神圣!

当我们通过各种方法,努力培养高尚的道德境界,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为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作出了一点贡献时,个人的快乐就在其中了。

2007年12月8日于金溪敬竹斋

附原文:

敬斋记

古之人自其身达之家国天下而无愧焉者,不失其本心而已。

凡今为县者,岂顾其心有不若是乎哉?

然或者遏于势而狃于习,则是心殆不可考,吏纵弗肃,则曰事倚以办;民困弗苏,则曰公取以足。

贵势富强,虽奸弗治;贫赢孤弱,虽直弗信,习为故常。

天子有勤恤之诏,迎宣拜伏,不为动心,曰奚独我责?

吏纵弗肃,民困弗苏,奸弗治而直弗信,天子勤恤之意不宣于民,是岂其本心也哉?

势或使之然也。

方其流之未远,平居静虑,或有感触,岂能不忸怩于其心?

至于同利相挺,同波相激,视己所行为天下达道,讪侮正言,仇仇正士。

则是心或几乎泯矣。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几希?

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是心或几乎泯,吾为惧矣!

天地鬼神不可诬也,愚夫愚妇不可欺也,是心或几乎泯,吾为惧矣!

黄钟大吕施宣于内,能生之物莫不萌芽;奏以大簇,助以夹钟,则虽瓦石所压,重屋所蔽,犹将必达。

是心之存,苟得其养,势岂能遏之哉?

贵溪信之大县,绵地过百里,民繁务剧。

暨阳吴公为宰于兹。

吏肃矣,而事未始不办;民苏矣,而公未始不足。

奸治直信,民莫不悦。

而惴惴焉惟恐不能宣天子勤恤之意,是其本心之所发,而不遏于其势者耶?

然公之始至,则修学校,延师儒,致礼甚恭。

余屡辱其礼,不敢受。

今为斋于其治之东偏,名之曰敬。

请记于余文,至于再三,望道之重,若不可及者。

某闻诸父兄师友,道未有外乎其心者。

自可欲之善至于大而化之之圣,圣而不可知之神,皆吾心也。

心之所为,犹之能生之物得黄钟大吕之气,能养之至于必达,使瓦石有所不能压,重屋有所不能蔽。

则自有诸己至于大而化之者,敬其本也。

岂独为县而已。

虽然,不可以不知其害也。

是心之稂莠,萌于交物之初,有滋而无芟,根固于怠忽,末蔓于驰鹜,深蒙密覆,良苗为之不殖。

实著者易拔,形潜者难察,从事于敬者尤不可不致其辨,公其谨之。

某虽不敏,它日周旋函丈,愿有所请。

公名博古,字敏叔。

淳熙二年十有二月望日,迪功郎新隆兴府靖安县主簿陆某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