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x
《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1
1.1总体概况1
1.2建筑设计概况1
1.3结构设计概况2
2、编制依据2
2.2主要规范、规程3
3、测量准备3
4、建筑物的定位和轴线控制桩的测设4
4.1建筑物的定位4
4.2建筑物轴线控制桩的布设4
5、现场施工水准点的建立4
6、±0.000以下施工测量5
6.1平面放样测量5
6.2±0.000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5
7、±0.000以上施工测量6
7.1±0.000以上各楼层的平面控制测量6
7.2±0.000以上楼层的轴线具体投测方法6
8、建筑物的沉降观测8
8.1沉降观测点的设置8
8.2沉降观测点的测量过程8
9、工程测量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9
9.1人员组织9
9.2设备配置9
10、施工测量质保措施9
11、附图11
1、工程概况
1.1总体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龙之湾嘉园A-1#住宅等12项工程
2
工程地址
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天竺开发区
3
建设单位
北京英才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4
设计单位
中城建北方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5
监理单位
北京奥成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6
质量监督
北京市顺义区质量安全监督站
7
施工总承包单位
北京六建集团公司
8
主要劳务分包
沧县鑫昌建筑有限公司
9
见证试验室
北京筑之杰建筑工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10
资金来源
自筹资金、资金已到位
11
合同承包范围
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
12
合同工期
2009年6月15日~2010年6月10日,共360天
13
合同质量标准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合格标准)
1.2建筑设计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建筑功能
豪华式别墅住宅,车库
2
建筑特点
地下室为整体,地上部分每幢独立分开。
造型多变、挑檐形式多样。
整体外装高档、典雅
3
建筑面积(m2)
总建筑面积
42387m²
地下一层建筑面积
16192.7m²
地上建筑面积
26194.3m²
4
建筑层数
地下一层、局部有夹层;地上六层
5
建筑层高
地下部分
层高
地下车库
3.45m
地下夹层
2.55m
地上部分
层高
一、三、四、五层
3.3m
二、六层
3.1m
6
建筑高度
±0.00绝对
标高
28.22m
室内外高差
0.45m
基底标高
-6.50m
建筑总高
20.259m
7
建筑平面
横轴编号
1~21轴
纵轴编号
A轴~F轴
8
建筑防火
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室为一级
9
建筑类别
多层别墅住宅
1.3结构设计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结构
形式
基础
筏形基础,地下室局部为核6级甲类防空地下室
主体
剪力墙结构体系
屋盖形式
现浇钢筋混凝土平层面、坡层面
使用年限
50年
2
土质、水位
基底以上土质分层情况
(1)人工堆积的粘质粉土填土
(2)粘细砂
地下水位
第一层为潜水,水位埋深为2.00~4.50m,水位标高22.95~25.31m.
第二层承压水,静止水位埋深6.40~9.30m,水位标高17.93~20.68m。
第三层承压水,静止水位埋深9.30~16.50m,水位标高10.35~17.65m。
地下水质
对混凝土无腐蚀性,钢筋弱腐蚀性。
3
地基
地基承载力
120Kpa
4
抗震等级
工程设防烈度
8度
建筑抗震重要性类别
丙类
抗震等级
三级
2、编制依据
2.1施工图、勘察报告
图纸名称
图纸编号
出图日期
龙之湾嘉园A-1#住宅等12项工程建筑专业施工图
地下室建施01-08
A-1~A-11建施1-34
2009年4月
龙之湾嘉园A-1#住宅等12项工程结构专业施工图
地下室建施01-08
A-1~A-11建施1-34
2009年4月
龙之湾嘉园A-1#住宅等12项工程勘察报告
勘察编号:
2007-091
2007年12月
2.2主要规范、规程
类别
名称
编号
国家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
工程测量规范
GB50108—2001
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0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5—2004
地方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
DBJ01-21-1995
外墙内保温施工技术规程
DBJ/T01-35--2003
建设工程监理规程
DBJ01-41-2002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DBJ/T01-26-2003
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DBJ01—62—2002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DBJ01—51—2003
2.3施工组织设计
名称
编制日期
编制人
编号
龙之湾嘉园A-1#住宅等12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009.6
毛恰宗
3、测量准备
3.1熟悉设计图纸,仔细校核各图纸之间的尺寸关系。
测设前需要下列图纸:
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基础平面图等。
3.2现场踏勘。
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并对业主给定的现场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查看和必要的检核。
3.3制定测设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定位条件、现场地形和施工方案等因素,制定测设方案,包括测设方法、测设数据计算和检核、测设误差分析和调整、绘制测设略图等。
3.4对参加测量的人员进行初步的分工并进行测量技术交底,并对所需使用的仪器进行重新的检验。
DSZ3水准仪检测项目是:
圆水准器轴L′L′∥竖轴VV;十字丝的中丝⊥竖轴VV;水准管轴LL∥视准轴CC,保证i≯20″。
电子经纬仪的检测项目是:
水准管轴LL⊥竖轴VV,应保证气泡偏离零点≯半格;十字丝的竖丝⊥横轴HH;视准轴CC⊥横轴HH;横轴HH⊥竖轴VV。
3.5准备好测量所需要的辅助工具和材料。
例如:
50m钢卷尺一把、5m钢卷尺3把、8磅锤2把、羊角锤1把、红油漆1桶(带稀料)、毛笔5支、红蓝铅笔一把、15mm水泥钉1盒、50mm水泥钉1盒、铁锹1把、木桩若干。
4、建筑物的定位和轴线控制桩的测设
4.1建筑物的定位
本工程中规划测量部门已将建筑控制点施测完毕,所以根据控制点的坐标和拟建建筑物坐标,本工程的定位可以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施测。
具体的施测过程参见附图一、建筑物的定位测量。
建筑物的定位测量精度要求如下:
距离测量
角度测量
测量方法
精度要求
测量方法
精度要求
一般方法,往、返测量取平均值。
测距相对中误差<1/10000
一般方法,盘左、盘右分中定点。
测角中误差<10″
4.2建筑物轴线控制桩的布设
根据本工程的结构形式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在1轴、11-1轴、1-21轴、4轴、4-13轴、5-1轴、6-21轴、A轴、B轴、6-F轴、1-F轴布设轴线控制点,这样可以使各轴线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便于检查和复核。
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及相对应尺寸关系见附图一、轴线控制桩布设示意图。
轴线控制桩的埋设方法示意如下:
5、现场施工水准点的建立
本工程现场施工水准点的引测依据为业主和测绘部门指定的控制点,我方将采用指定控制点向施工现场内引测施工水准点(±0.000的标高)。
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及观测的方便,在现场内布设四个施工水准点。
水准点布设在通视良好的位置,距离基坑边线大致在10~20m左右,可与建筑物某些轴线控制点在同一位置设置并进行保护,初步定出四个水准点分别是a1、a2、f1、f2,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其闭合差不应超过±6n0.5(n为测站数)或±20L0.5(L为测线长度,以km为单位)。
6、±0.000以下施工测量
6.1平面放样测量
6.1.1基坑开挖线放样。
首先根据轴线控制桩投测出建筑物的外墙轴线,然后根据开挖线与外墙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开挖线,并撒白灰线作为标志。
当基坑开挖到接近坑底标高时,用经纬仪根据轴线控制桩投测出基坑边线和集水坑开挖边线,并撒出白灰指导开挖。
土方分两步开挖,第一步挖深2.5米,基坑壁做喷锚护坡。
当第一步挖完后第二步开挖前根据《立塔方案》及时放出塔吊基础线,首先对其进行开挖。
待塔吊基础砼强度符合要求后,再进行第二步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
6.1.2基础轴线投测。
待基础垫层清扫干净,利用地面上的轴线控制网进行地下室基础部分轴线的投测。
将仪器架设在控制桩位上,把控制轴线投测到作业面上,经检查无误,然后以控制线为基准,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放样出其他轴线和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尺寸线。
基础放线尺寸允许偏差如下表所示:
长度L、宽度B(m)
允许偏差(mm)
L(B)≤30
±5
30<L(B)≤60
±10
60<L(B)≤90
±15
L(B)>90
±20
注:
轴线的对角线尺寸的允许偏差应为边长偏差的20.5倍;外廓轴线夹角的允许偏差应为±1″。
6.2±0.000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
6.2.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地面标高控制点,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6.2.2±0.000以下标高的施测。
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对所需的标高临时控制点即水平桩(又称腰桩)必须正确投测,腰桩的距离一般从角点开始每隔3~5m测设一个,比基坑底设计标高高出0.3~0.5m,并相互校核,较差控制在±3mm既为满足要求。
6.2.3基础结构模板支好后,用水准仪在模板内壁定出基础面设计标高线控制混凝土浇筑。
拆模后,在结构立面抄测结构1m线。
6.2.4基坑标高传递示意如下图所示:
7、±0.000以上施工测量
7.1±0.000以上各楼层的平面控制测量
建筑物±0.000以上的轴线传递,采用激光铅垂仪方法。
根据首层以上各楼层的平面图以及施工流水段的划分情况,选定所需要的内控点布设方法。
采用内控点进行测量的准备工作和原理如下:
7.1.1首层底板浇筑时,在需要设置内控点的位置埋设150×150×4mm厚的铁件,为内控点作准备。
通过基坑外围的轴线控制桩把控制轴线投测到首层平面上,然后对各轴线组成的方格网进行角度、距离的检核,允许偏差不得低于建筑物基础放线尺寸允许偏差要求。
7.1.2用钢锯在铁件上沿轴线方向刻划十字线,其交点即为首层布设的内控点,并做施工期保护,作为以上各楼层平面控制的传递点,这些点所组成的方格网即为±0.000以上各楼层的平面控制网。
7.1.3在±0.000以上各楼层楼面板施工的过程中,在内控点区域上方相应位置预留一个15cm×15cm的孔洞(激光洞),用于内控点的竖向传递。
7.1.4首层各内控点的1.0m2范围内严禁堆放各种材料和杂物,楼层激光洞严禁堵塞,以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直至结构封顶。
7.2±0.000以上楼层的轴线具体投测方法
7.2.1内控点传递:
本工程采用激光铅垂仪配合经纬仪进行竖向轴线传递。
将激光铅垂仪架设在首层内控点上,接收靶放在待测楼层的相应预留洞口上,对中整平铅垂仪后,打开发光电源并调整光束,直至接收靶接收到的光斑最小、最亮。
慢慢旋转铅垂仪,每转90°停下来观察光斑的变化,最后接收靶将得到一个激光圆,当该圆直径小于2mm时,圆心即为该控制点的接受点,然后依次投测所需其它控制点。
轴线竖向投测允许偏差满足如下要求:
项目
允许偏差(mm)
每层
3
总高H(m)
H≤30
5
30<H≤60
10
60<H≤90
15
7.2.2施工层轴线放样:
利用经纬仪和50米钢尺对待测楼层的接收点所组成的轴线矩形进行角度、距离的测量。
作为该施工层的平面控制网,以此放出其他各条轴线,并用红油漆作好明显标识。
施工层测量放线允许偏差如下:
项目
允许偏差(mm)
外廓主轴线长度L(m)
L≤30
±5
30<L≤60
±10
60<L≤90
±15
L>90
±20
细部轴线
±2
承重墙、梁、柱边线
±3
非承重墙边线
±3
门窗洞口线
±3
7.2.3当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放样记录表并报监理验线,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
7.3±0.000以上各楼层高程控制测量
7.3.1首层标高基准点联测。
由于地下部分在结构上承受荷载后,会有沉降的因素,为保证地上部分的标高及楼层的净高要求,首层标高的+1.000m线由现场引测的水准点在每个楼体上分别抄测标高控制点,作为地上部分高程传递的依据。
7.3.2楼层高程传递方法。
如下图所示:
利用水准仪、塔尺和50m钢尺,依次将标高由激光洞口传递至待测楼层,并用公式<1>进行计算,得该楼层的仪器的视线标高,同时依此制作本楼层统一的标高基准点。
H2=H1+b1+a2-a1-b2…………………………公式<1>
式中:
H1——首层基准点标高值;
H2——待测楼层基准点标高值;
a1——S1水准仪在钢尺读数;
a2——S2水准仪在钢尺读数;
b1——S1水准仪在塔尺读数;
b2——S2水准仪在塔尺读数;
7.3.3标高的竖向传递要求。
应从首层起始标高线竖直量取,且每栋建筑应由三处分别向上传递。
当三个点的标高差值小于3mm时,应取其平均值;否则应重新引测。
标高的竖向传递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目
允许偏差(mm)
每层
±3
总高H(m)
H≤30
±5
30<H≤60
±10
60<H≤90
±15
8、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根据规范规定,对于20层以上或造型复杂的14层以上的建筑物,应进行沉降观测,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的有关规定。
本工程地下一层为车库,地上分为11栋六层住宅,总高度为20.259米,按规范规定无需进行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但为撑握建筑物的整体沉降情况,在每栋楼的四个角上均设置一个沉降观测点,对每栋楼进行沉降观测。
8.1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为了能够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物结构特点,确定在第栋楼的一层的四个角的混凝土柱或砼墙上设置沉降观测点。
观测点的埋设形式如下图所示:
8.2沉降观测点的测量过程
8.2.1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
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地下室封顶后观测一次,以上部分每增加3层观测一次。
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2个月观测一次。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长时间连续降雨、基础四周大量积水等情况应增加观测次数。
当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入逐日观测或几天一次连续观测。
8.2.2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
第一年观测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一次,直至稳定为止。
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
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可以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
8.2.3观测方法。
采用DS1精密水准仪用Ⅱ等水准测量方法往返观测,其误差不应超过±1n0.5(n为测战数),或±4L0.5(L为公里数)。
为了保证观测精度,观测时视线长度一般≯50m,前后视距离要尽量相等,可用皮尺丈量。
观测时先后视水准点,再依次前视各观测点,最后应再次后视水准点,前后两个后视读数之差不应超过±1mm。
9、工程测量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
9.1人员组织
所有测量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的要求进行。
由于本工程工期紧张,施工流水段较多,为更好地配合主体结构的施工,工程测量人员要熟悉各种测量仪器的操作,能够独立完成各种测量放线任务,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各人有不同的分工,对于轴线控制与高程控制等关键环节,责任到人,强调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便以更好的方法、更高的精度完成测量放线任务。
9.2设备配置
编号
设备名称
精度指标
数量
用途
1
DJD2-2PG电子经纬仪
±2″
1台
施工放样
2
DSZ3水准仪
±3mm
1台
标高控制
3
50m钢尺
1mm
1把
施工放样
4
激光铅锤仪
±2mm
1台
内控点竖向传递
5
双面塔尺
1mm
1把
标高控制
所有仪器、设备都有有效的鉴定证书,仪器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定期对其进行检查、保养,并做好记录。
10、施工测量质保措施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而测量又是质量的关键环节,为保证测量成果的质量,制定以下措施:
10.1测放负责人按施工进度和测量方案要求,安排现场测量放线工作,并作好施工测量日志。
方案、测法要科学、合理,重要的单位工程或部位的测量方案由测量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实施。
10.2现场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应根据《测量仪器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检校、维护、保养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后立即将仪器设备送检。
10.3本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必须符合国家《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的要求。
认真审核图纸及相关资料,仔细核对依据资料及点位,针对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方案、措施。
10.4测量放线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检制”。
自检时必须换人,以不同的方法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交给专检部门验线。
10.5技术资料、记录要齐全、完整,使每项测量工作都可追溯。
10.6质量检验程序如下:
不合格合格
不合格合格
不合格合格
不合格合格
11、附图
附图:
建筑物的定位测量放线及轴线控制桩布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