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三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39259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4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docx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第三章.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docx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学习论流派及其主要争论问题

在科学心理学产生之前,对于学习的性质、过程和条件的不同观点之争早已存在,不过争论停留于哲学范畴。

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一百年来,心理学家有关学习理论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产生了多种学习论流派。

本章首先介绍学习论流派产生的哲学渊源,然后分两节分别阐明“联想主义与行为主义学习观”和“强调认知与组织的学习观”各自关于学习结果的性质、过程和条件的观点,其中介绍各学派代表人物的经典实验和他们的理论。

学习理论从哲学争论开始,经过100年的实验研究和理论争论,最后的争论似乎又回到了哲学范畴,所以本章最后一节介绍当前在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等领域产生广泛影响的建构主义哲学思潮。

学完本章后,应做到:

1.对给出学习论某一学派的例子,能用本章习得的观点分析其哲学根源;

2.能列表比较本章介绍的学习论两大阵营中关于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和有效学习条件的不同观点,并给予适当评价;

3.能陈述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不同点与共同点及其教学含义。

第一节学习论流派的哲学渊源

现代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简称“学习论”)是研究学习结果的性质、学习分类、学习过程和有效学习的条件的各种学说。

现代心理学对学习的解释分成许多学派,这些学派都有哲学上的渊源。

哲学被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现代学习论的分歧也可以从这两大阵营中找到哲学渊源。

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说: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里的“性”指人的心理品质,“习”指学习。

这句话的意思是:

在出生时,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品质相差很小,但是通过后天学习,人的心理品质相差很大。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人性主要涉及“仁、义、礼、智”。

前三者属于人性的道德品质范畴;后者属于人性的认识和能力范畴。

由此可见,如何通过学习塑造和改造人性,既是现代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主题,也是自古以来哲学家们关心的课题。

一、唯物主义或经验主义哲学的影响

唯物主义或经验主义(empiricism)强调经验,尤其是感觉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来源。

西方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中国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例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认识来源于感觉,而“感觉决不只是感觉自身,而必有某些东西外于感觉而存在”。

他提出“白板说”,认为灵魂如同一块空无所有的白板,它借助感觉器官感知外界事物。

这显然是一种唯物主义观点。

中国古代哲学家对人的心理和知识的解释也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观点。

先秦哲学家中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荀子(约前313~前238年)。

他说:

“心有征知。

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

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薄其类然后可也。

五官薄之而不知,心征之而无说,则人莫不谓之不知。

“征知”指应接辨别外物产生的感知。

薄,指接触。

类,指感知对象。

这段话的大意为:

心有应接辨别外物产生感知的能力。

这样,通过耳就能感知声音,通过目就能感知形状。

但是,心要应接辨别外物产生感知,必须通过天官接触外物。

如果天官接触外物不能感知,心应接了外物无法说出,那么人们就没有不说,这是一个没有知识的人。

(高觉敷主编:

《中国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81页。

大致在1650~1850年间,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发展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代表人物有洛克(JohnLocke)、贝克莱(GeorgeBerkeley)、休谟(DavidHume)等。

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们对观念的产生和形成提出了详细的解释。

他们认为,经验是一切知识和观念的唯一源泉。

它们或者直接来自感觉印象(所谓简单概念),或者来自若干简单观念的联合。

常举的例子是苹果概念的形成:

苹果的感觉印象可分解为分别与颜色、气味、大小、质地和味道等对应的不同感觉。

这几种感觉由于在时空上接近而在“心”中联合形成了复合的苹果概念,所以我们心中的苹果概念是复杂的,但又可以分解成更为简单的原始概念,而且苹果概念又可以与其他有关概念(如“苹果可吃”)进一步联合。

鲍尔和希尔加德指出,经验主义对人的认识的分析具有四个特征:

(1)感觉主义,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

(2)还原主义,认为复杂观念由简单观念构成,它们又可以还原为简单观念;(3)联想主义,认为通过时空接近,一起出现的经验的联想过程、观念或心理成分可以联合起来;(4)机械主义,认为人的心像一架机器,可以由简单成分构成,没有任何神秘的东西。

(G.H.鲍尔、E.R.希尔加德著:

《学习论——学习活动规律的探索》,邵瑞珍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8页。

经验主义理论包含反思(reflection)观。

经验主义者认为,人的心(mind)能从记忆中回忆起单个观念,比较它们,而且能得出某种结论。

该结论可以作为另一种联想而被记录下来。

反思观可以用来解释从抽象、推理和演绎中得到的知识。

例如,人们从广泛经历的不同例子中抽象出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形成一类事物的概念。

经验主义者认为,由于有反思,人的心不是一系列感觉经验的被动记录器。

二、唯心主义或理性主义哲学的影响

唯心主义或理性主义(rationalism)与经验主义相对,又称唯理论。

它认为,经由先天的理性作用可以获得正确的知识,而且由理性获得的知识,远比由感性知觉获得的知识高级、明确。

西方哲学中的唯心主义或理性主义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例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认为,“真理存在于人的灵魂中”;他的学生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公元前347)主张,“认识就是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没有什么东西是真正从学习来的”。

在中国哲学史上,唯心主义或理性主义观点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如孟子(约公元前327—公元前289年)说: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又说: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铸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仁义礼智根于心”。

(高觉敷主编:

《中国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58~59页。

欧洲大陆的理性主义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儿(Descartes,1596—1650)和德国哲学家康德(Kant,1724—1804)。

理性主义者对于感觉资料在我们构建现实中的作用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对经验主义者来说,我们的经验是感觉资料的复本;对于理性主义者来说,感觉资料是无结构的、未分化的混沌体,它们仅对理解机制提供原始材料。

这些原始资料只能按照某种形式才能得到理解。

精确地说,心先必须具有某些类别的先天知觉假设(innateperceptualassumptions)才能理解这些原始材料。

这些形式或先天知觉假设是什么?

不同的理性主义者有不同的观点。

例如,其中一个假设是,事件总是出现在时空框架中:

物理事件(甚至大多数我们所谓的心理事件)出现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点。

笛卡儿和康德认为,我们的空间知觉只不过是我们生来具有的不证自明的欧几里德几何真理在外部世界上的投射。

康德不同意贝克莱按经验主义对深度知觉的解释。

新近的研究表明,深度知觉的先天假设是成立的,如新生儿似乎生来就有深度知觉;黑暗中驯养的白鼠被突然置于光照下,表现出深度视知觉。

三、现代学习论流派演变概况

在19世纪后期,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率先用严格的实验方法研究了人的记忆和遗忘,此后学习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

学习的研究约占整个心理学研究中的一半。

随着学习研究的范围扩大和深入,带着不同哲学观点的研究者,对学习的性质、过程和影响学习的因素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以后形成了许多学习论派别。

鲍尔和希尔加德的《学习论》(1987)介绍了学习理论的12种重要派别。

它们被分成两个阵营:

行为与联想论(behavioralassociationisttheories)和认知与组织论(cognitiveorganizationaltheories)。

属于前一阵营的派别有桑代克联结主义、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说、格斯里接近条件作用说、赫尔的系统行为论、人类联想学习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论、埃斯蒂斯的刺激抽样论以及新近的行为主义论,属于后一阵营的派别有格式塔理论、托尔曼符号学习论、信息加工理论和新近的认知建构理论。

欣茨曼(D.L.Hintzman,1977)的《学习与记忆心理学》(D.L.欣茨曼著:

《学习与记忆心理学》,韩进之等译,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1章。

)一书对自1880~1980年间的学习与记忆研究发展情况进行了回顾。

该书将学习论流派分为认知主义与行为主义两大阵营。

属于前一阵营的人物有艾宾浩斯、内省主义者、格式塔心理学家、托尔曼、信息加工心理学家;属于后一阵营的人物有桑代克、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赫尔。

它们的发展受许多相关学科的影响,其中对认知主义学习论影响最大的相关学科是哲学和计算机科学,对行为主义学习论影响最大的相关科学是生理学和动物行为学(见图3-1)。

图中的中轴线将两个阵营分开并表示各派理论所处时代。

图中左右两条波纹线离中线的距离大小表示各派理论影响的大小。

每隔20年有一条横线,有影响的学习论或心理学家的名字列于这些横线上下,以表示其所处时代。

粗大的箭头表示相关学科的影响。

第二节联想主义和行为主义学习观

联想主义与行为主义的哲学来源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两者都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的学习的决定作用。

联想主义者不否认人的意识和思想的存在。

激进的行为主义者否认把人的意识和思想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前者以人作为研究的被试,后者为了避免意识,多用动物作为研究的被试。

一、人类联想学习的研究

(一)艾宾浩斯的记忆实验

艾宾浩斯是用严格的实验方法研究哲学家们提出的联想规律的第一人。

他精心地控制联想形成的条件、持续的时间以及联想得以再现的方式。

艾宾浩斯假定:

被试依次学习了几个刺激物(设为A、B、C、D和E)。

每个刺激物依次在他头脑中留下相应的印象,这样,刺激物A产生印象a,后面紧跟着有刺激物B产生印象b,如此等等。

根据接近律,接连产生的印象是彼此相联系的。

因此,如果按顺序学习A、B、C、D、E,就会组成相应的印象链a-b-c-d-e。

其结果是,在被试头脑中形成从a到e的印象链。

为了避免原有经验的干扰,艾宾浩斯创造了无意义音节,如ZOT,BOK,KIF。

这种由辅音、元音、辅音组成的音节,对所有被试都是公平的,因为任何被试都未曾学过。

他又创造了节省法,用来测量被试保持的程度。

他研究发现了以下记忆和联想规律:

1.音节长度对记忆的影响。

他发现,如果音节长度分别为7、12、16、24和36。

如图3-2所示,做到正确无误背诵一遍时,7个音的词表只需平均诵读一次;而36个音节的词表则要读55次。

2.材料的意义性对记忆的影响。

艾宾浩斯的研究发现,背诵无意义音节要比背诵有意义的材料难得多。

例如,背诵一首诗与背诵音节长度相等的无意义音节,后者需要作出10倍于前者的努力。

也就是说,前者的意义、韵律和节奏可以帮助学习者节省90%的学习时间。

3.保持间隔对遗忘的影响。

艾宾浩斯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他发现了保持间隔对遗忘影响的规律。

如图3-3所示,无意义材料的遗忘先快后慢。

(二)艾宾浩斯之后的人类联想学习研究

在艾宾浩斯之后,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联想学习和记忆研究。

在这些研究中,基本上可以把人类联想学习的研究概括为如下三种基本范型:

1.系列学习,又称序列学习。

在实验时,呈现的刺激材料的顺序不变,要求被试将学习材料根据原来的顺序依次回忆出来。

学习材料可以是一张词表,一系列数字、字母或无意义音节。

艾宾浩斯开创了用无意义音节进行系列学习与记忆研究的先河。

在这一研究范型中最重要的发现是,系列学习与记忆中会出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因此系列较长的材料两端相对易学且保持较好,中间的部分相对难学且保持较差,这种现象被称为系列位置效应。

2.配对联想学习。

在学习实验中,学习材料成对呈现;在回忆时,提供每对项目中的一项,被试要回忆出与之配对的另一项。

外语单词学习符合这一范型,例如呈现“book—书”,“dog—狗”等配对词。

学习时要对每一对词建立联想,测验时给出“书”,要回答“book”,或给出“book”,要回答“书”。

心理学中一般把配对项目的第一项称为刺激项,与之配对的另一项称为反应项。

如,给出“book”(刺激项),要学生回答“书”(反应项)。

配对联想材料可以人为编制。

通过改变配对材料的刺激项与反应项的相似程度,可以研究先后学习两套不同材料之间的迁移和干扰。

3.自由回忆学习。

在实验中给被试呈现许多独立的项目,在学习和回忆时,不限顺序。

如,给出中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的名称,要求被试记住。

被试在学习和回忆时不限顺序,能回忆出某个省、市或自治区的名称,就算某个项目学习成功。

自由回忆的项目也可以人为编造,如选择一系列有关或无关的图片或词等,让被试记忆。

通过自由回忆学习与记忆的研究发现,被试往往采用主观组织的策略来帮助学习和记忆。

二、条件反应和动物学习研究

(一)条件反应

条件反应(conditionedresponse)可分为两大范型:

一是经典条件反射,最初由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发现并做了详细研究;二是操作条件反应,又称工具性条件反应,由美国著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发现并做了详尽研究。

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conditionedreflex)是一种学习现象,最早由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发现。

例如,最初音叉声对于狗来说没有特定的意义,被称为中性刺激,它不能引起狗的特殊反应。

当它经历若干次与食物配对呈现,食物不再出现,单独呈现音叉声,它能引起狗的特殊反应(分泌唾液)。

这时可以说狗学会了对音叉声作出特殊反应。

若反复呈现音叉声而不给予食物,狗的唾液分泌反应会逐渐消退。

关于条件反射实验的操作过程,详见图3-4。

从图3-4可见,完整的条件反射实验过程分三个阶段。

(1)条件作用前。

音叉声对于狗来说是中性刺激(neutralstimulus),不能引起狗的特殊反应(分泌唾液),而食物能引起狗的唾液分泌。

这里的食物被称为无条件刺激(UCS),因为其在狗身上的功能是狗本身具有的。

由无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被称为无条件反应。

(2)条件作用中。

音叉声与食物配对呈现,每当音叉声响起,同时或稍后呈现食物。

这时狗在中性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共同作用下分泌唾液。

(3)条件作用后。

为了检验狗的学习是否出现,撤除食物,单独呈现音叉声,看狗是否分泌唾液。

如单独出现音叉声,狗分泌唾液,这表明狗的学习已经出现。

这时音叉声由中性刺激变成了条件刺激(CS)。

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被称为条件反应。

在条件反射实验中,狗习得了什么呢?

巴甫洛夫从生物学的角度采取联想主义观点加以解释,认为狗习得了条件反应。

正如鲍尔和希尔加德所说:

“巴甫洛夫所称的条件作用便是心理学家称作联想的现象。

巴甫洛夫在用狗做实验时,故意不给狗进食,使之保持饥饿状态。

这种饥饿刺激使狗保持对实验环境的警觉。

在条件刺激出现时或稍后呈现无条件刺激,这种无条件刺激的呈现起增强学习的作用,被巴甫洛夫称为强化。

强化是条件反应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后面还要多次提及。

2.操作条件反应

斯金纳把动物和人的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自发性行为。

前者如风吹导致眨眼,食物刺激味蕾引起唾液分泌。

这类行为(或反应)是对特定刺激的应答,具有不随意性。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主要是研究这类行为。

后者如婴儿喃喃自语,鸽子不停地啄地板。

这类行为不是对特定刺激的反应,而是机体自发产生的,但它们可以对环境施加影响并受意识控制,因此是操作行为。

斯金纳认为,操作条件反应(operantconditionedresponse)实验研究的是这类行为。

图3-5呈现的斯金纳箱,是斯金纳研究操作条件反应的重要工具。

饥饿的白鼠被置于斯金纳箱中,自发地发出多种行为,如闻、抓等。

当它偶然踩压箱中的杠杆,杠杆与释放食丸的装置连接,能自动释放食丸至食槽中。

箱中还有红绿两种灯光。

假设你的目的是教会白鼠按压箱中的杠杆,那么每当它偶然踩在杠杆上时,立即释放食物。

若干次这样的压杆与食物结合之后,不给食物,白鼠也会多次压杆。

如同经典条件反射一样,若多次压杆而得不到食物,白鼠习得的压杆行为会逐渐消退。

白鼠习得了什么呢?

斯金纳避免用联结与联想等术语来解释学习。

他认为通过训练,白鼠的行为处于强化物(食丸)的控制之下。

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和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应实验中,外部的强化是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不过两者在强化物出现的时间安排上有所不同。

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中,强化物伴随条件刺激出现,动物的反应在强化物出现之后。

在操作条件反应实验中,动物先发出适当反应(如压杆),然后强化物出现,强化物出现在动物的适当行为之后。

(二)动物学习实验研究

桑代克有关动物学习的经典实验先于条件反射研究两三年。

桑代克做了许多动物学习实验,如让饿猫学习逃出迷箱是他的经典实验之一。

图3-6描绘了桑代克用过的实验装置之一。

箱内有某种开门的设施:

一圈金属绳、一个把柄或一个旋钮。

猫碰巧抓到这种开门设施,门便开启,猫得以逃出并能吃到箱子附近放置的鱼。

桑代克认为,在猫学习打开迷箱的情境中,猫通过多次尝试与错误,终于在复杂的刺激情境中辨识出一个开门设施(S),并作出正确的开门动作(R)。

这就是说,在相应的刺激(如金属绳)与反应(如拉动)之间形成巩固联系时,便产生了学习。

在上述实验中,可以把学习看作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即S—R之间的联结,因此人们又称各种联想主义的理论为S—R理论。

这种学习过程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故联结论又称尝试与错误论。

桑代克在总结他早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三大学习定律。

桑代克讲的准备不是指学习前的知识准备或成熟方面的准备,而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属于动机范畴。

练习律有两种形式:

一是一个联结的应用会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二是一个联结的失用(不练习)则会导致这一联结的减弱或遗忘。

后来,桑代克对他的准备律和练习律作了修改,把它们看成是效果律的从属性原则。

他认为,决定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机体的行为后果。

凡是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被加强,而带来烦恼的行为则被削弱或淘汰。

这就是他的效果律的基本含义。

在上述猫学习逃出迷箱的实验中,猫在迷箱内作出许多不同的反应,如咬、叫、从箱子的夹缝中钻等。

但这些反应带来的后果都是烦恼,因而被淘汰。

唯有正确的开门动作的后果是导致满意的,因而被加强。

于是,猫学会了这一反应。

在早期的学习研究者看来,学习的实质是条件反应形成和巩固的过程,影响学习的最重要条件是动机和强化。

通过斯金纳的两类条件反应的划分,后人发现,桑代克使用了与条件反应学说不同的语言。

实际上,他研究的动物学习也属于操作条件反应,完全可以用操作条件反应的原理和术语解释。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在学习研究的早期,研究的学习类型主要是人类的机械记忆和动物的学习,其研究结论比较适用于指导动物的技能训练、人类的联想学习、机械学习,如记忆外语单词、人名、地名等。

第三节强调认知与组织的学习观

一、早期的认知学习研究

在学习的早期研究中,研究条件反应和人类联想学习的心理学家在认识论上都属于联想主义者。

他们把学习简单地看作是刺激和反应之间联结的形成,强调多次重复的练习和强化等因素对学习的重要作用。

这种观点很早就受到认识论上持理性主义的心理学家的反对。

(一)格式塔心理学家的顿悟说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不是一个刺激和反应之间逐步形成联结的过程,而是一个顿悟的过程。

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W.Khler)的黑猩猩接棒实验证实了这一思想。

如图3-7所示。

香蕉置于远处,黑猩猩用两根棒中的任何一根,都够不到远处的香蕉。

苛勒认为黑猩猩在未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它对面前情境的知觉是模糊的、混乱的。

当它看出几根短棒接起来与远处香蕉之间的关系时,便产生顿悟,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且它可以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立刻运用已经“领悟”到的经验。

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学习就是知觉的重新组织。

这种知觉经验变化的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错误过程,而是突然领悟的,所以格式塔的学习论又称顿悟说。

他们从两方面来解释顿悟产生的原因:

一方面强调刺激情境的整体性和结构性,因此在布置实验情境时,强调整个问题情境要能让动物直接感知到;另一方面假定心本身有一种组织功能,能填补缺口或缺陷。

后来有实验表明,只有在野外生活的黑猩猩才能解决此类问题,人工饲养的黑猩猩则不能解决此类问题。

这说明,顿悟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有先前从事类似活动的经验。

(二)托尔曼的认知地图论

作为整体性行为主义者的托尔曼(E.C.Tolman),接受了格式塔的学习观念。

他认为,学习的结果不是S与R的直接联结。

他主张把S—R公式改为S—O—R公式,O代表有机体(organism)的内部变化。

为了探索动物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变化,托尔曼设计了一些巧妙的实验。

图3-8是白鼠学习方位的迷宫。

实验时将白鼠置于箱内的出发点,然后让它们自由地在迷宫中探索,迷宫中有到达食物箱的三条长短不等的通道。

当白鼠在迷宫内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后,被置于箱的出发点,研究者观察它们的行为,检验它们的学习结果。

结果是:

若三条通道畅通,白鼠选择第一通道到达食物箱;若A处堵塞,白鼠选择走第二通道;若B处堵塞,则它们选择走第三条通道。

根据这个实验以及其他许多实验,托尔曼认为,动物的学习并非是一连串的刺激与反应,它们学习的实质是脑内形成了认知地图(即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认知结构)。

(三)巴特勒特的图式论

巴特利特(F.C.Bartlett,1886—1969)被称为英国第一位实验心理学家。

他反对艾宾浩斯利用无意义音节来研究记忆,而主张采用接近日常生活的图画或故事作为实验材料。

他研究发现,被试在回忆时往往以具体熟悉的观念取代神秘的术语和抽象的概念,而且随着时间间隔逐渐延长,被试在提取和替代上会犯更多错误。

他据此认为,记忆过程是由图式控制的,图式对信息的提取和遗忘产生重要的影响。

下面分别呈现了《鬼战》故事的原文,以及第一位和第十位被试的回忆结果。

《鬼战》故事原文:

一天晚上,两个年轻人从伊格拉克出发,下河去捕海豹。

那时天气雾蒙蒙的,而且很安静。

随后他们听到战争的喊叫声,他们心想:

“也许这里有一场战争。

”他们逃至岸边并藏在一根大圆木的后面。

现在独木舟来到他们面前。

独木舟中有5个人。

他们说:

“我们希望带上你们。

我们将向河的上游进发,向人们开战。

你们有什么想法?

一个年轻人说:

“我手上没有箭。

“箭在独木舟中”,他们说。

“我不去,我可能被杀,我的亲人不知道我去哪里了,但你……”他转向另一人说,“可以同他们一道去”。

所以一个年轻人去了,而另一个年轻人回家了。

战士们上了岸,来到凯拉马另一边的镇上。

人们下水开始战斗,许多人被杀死。

但当时年轻人听到一个战士说:

“快,让我们回家。

”那个印第安人已被击中。

现在他想:

“啊,他们是鬼魂。

”他不感到痛苦,但是他们说他被射中了。

顺着独木舟回到伊格拉克,年轻人上了岸,进入一所房子并生了火。

他逢人便说:

“我与鬼魂相伴,我们去战斗。

我们的许多伙伴被杀死了。

攻击我们的许多人也被杀死了。

他们说,我受伤了,但我不感到痛苦。

他说了这些之后开始安静下来。

当太阳升起时,他倒下了,从他的嘴里吐出一些黑色的东西。

他的脸变得扭曲了。

人们跳起来,大声叫喊。

他死了。

第一位被试的回忆纪录结果:

两个年轻的印第安人住在伊格拉克。

他们下海捕海豹。

捕猎时天气雾蒙蒙的而且很安静。

不一会,他们听到喊叫声,他们从水里上来藏到一根圆木后面。

后来,他们听到划桨的声音,看见5艘独木舟。

其中一艘来到他们面前,其中有5个人。

他们对两名印第安人叫喊,并说:

“同我们一起上岸并与那里的人开战”。

但其中一名印第安人回答说:

“我手上没有箭。

“独木舟中有箭。

“但我可能被杀死,我的亲人需要我。

你们没有父母。

”他对另一人说,“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以同他们一起去,我要留在这里”。

所以一名印第安人去了,另一名留下后回家了。

独木舟划向上游,到达凯拉马的对岸,并与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