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月考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38475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三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三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三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三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月考生物试题.docx

《高三月考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月考生物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月考生物试题.docx

高三月考生物试题

翠园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年级10月调研考试

高三生物

命题人:

章君果张建锋

一、选择题:

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4%1.下列有关生物体组成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D)

A.严重缺铁的人比正常人不容易产生乳酸中毒

B.一个RNA分子水解后能得到4种脱氧核苷酸

C.蛋白质和DNA分子的多样性都与它们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

D.淀粉、糖原、纤维素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是相同的

解析:

血红蛋白是含铁蛋白质,其作用是与O2结合运输O2,缺铁血红蛋白合成受阻,易产生乳酸中毒,A错;RNA的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B错;DNA的空间结构是规则是双螺旋结构,DNA的多样性决定于脱氧核糖核苷酸(或碱基对)的排水列顺序,C错。

70%2.关于真核细胞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C)

①有成形的细胞核,基因可以在细胞核内完成复制和表达

②叶绿体合成的ATP,可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③线粒体含有呼吸酶,可催化葡萄糖氧化分解

④溶酶体含有水解酶,可以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

解析:

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真核细胞的转录主要在细胞内完成、翻译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中完成,①错;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暗反应所需ATP只能来自光反应,②错;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形成丙酮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③错。

62%3.下列图示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物质的跨膜运输,其中图甲示渗透平衡状态,△h为S1与S2液面高度差。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C)

A.图甲中,S1与S2溶液渗透压相等

B.若用等量清水替换图甲漏斗中S1高出S2的部分,再平衡时△h会不变

C.图乙中b、c、d运输方式都属于被动运输

D.兴奋产生时,神经细胞膜外Na+内流的方式为图乙中的a

解析:

由于△h的存在阻止了S2进入S1,此时浓度为S1>S2,A错;若用等量清水替换图甲漏斗中S1高出S2的部分,S1浓度降低,再平衡时△h会上升,B错;兴奋产生时Na+内流为被动运输,而a为主动运输,D错。

72%4.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D)

A.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所以具有高效性

B.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均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

C.酶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被分解

D.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都会使酶失活

解析:

酶具有高效应性是相对无机催化剂而言的,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实质是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但这不是高效性的理由,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能力比无机催化剂强才是酶具有高效性的理由,A错;酶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物,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B错;酶在反应前后不变,

可多次重复利用,C错。

67%5.物质A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C)

A.加热加压使底物分子更容易从b状态转变为a状态

B.ad段表示在有酶催化剂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化学反应顺利进行所提供的活化能

C.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不发生改变

D.曲线Ⅱ可表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该反应只能在细胞内进行

解析:

加热加压使底物分子获得能量,从而使底物分子从常态变为活跃状态,图中b是酶显著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底物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生化反应的活跃状态,加热加压使底物分子更容易从c状态转变为a状态,A错;cb段表示在有酶催化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ab是酶降低了的活化能,B错;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能催化化学反应,在体外满足其催化应的最适条件,照样能达到直达反应速率,D错。

59%6.植物叶片中有一种酶,是叶片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其功能是催化反应C5+CO2→2C3。

由此推断这种酶(C)

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

B.在低温环境中会失活,导致光合速率降低

C.是固定CO2的关键酶,其催化活性可能比其他酶低

D.由叶绿体中的基因控制合成,与细胞核基因无关

解析:

由题干可知,该酶为CO2固定酶,它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A错;高温,强酸、强碱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变性失活,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不会使酶失活,B错;叶绿体中蛋白质是核基因和叶绿体基因共同控制,D错。

52%7.图1中,Ⅰ~Ⅴ表示某植物细胞某些代谢过程,a~e表示相关物质.图2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该植物叶片1cm2重量(mg)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D)

A.图1中,Ⅰ~Ⅴ过程,能产生ATP的是Ⅰ、Ⅲ、Ⅳ、Ⅴ

B.物质a、b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

C.从图2分析,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为X(mg/cm2•h),实际光合速率可表示为Y+2X(mg/cm2•h)

D.从图2分析,维持12小时光照,l2小时黑暗,温度维持16℃,植物不能生长

解析:

由图1可知,Ⅰ为光反应、Ⅱ为暗反应、Ⅲ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Ⅳ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Ⅴ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a为O2、b为CO2、c为H2O、d为[H]和ATP、e为[H]。

由图2操作流程可知,X为呼吸作用速率、Y为2小时内积累有机物量(净光合速率为Y+X),实验结果可知160C时Y大于0,因此植物能生长,D错。

62%8.下列有关清水在相关实验中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中,置于清水中的红细胞渗透压逐渐变大直至涨破

B.用溶解于清水的健那绿染液对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后要用清水洗去浮色

C.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置于清水中后,液泡颜色将变深

D.制作洋葱根尖分生区装片时,染色前需要用清水洗去解离使用的药液

解析:

红细胞置于清水中时,不断吸水,渗透压逐渐变小,A错误;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线粒体前,将0.5g健那绿溶解于50mL生理盐水中,加温到30~40℃,使其充分溶解,得到新配制的质量分数为1%的健那绿染液,不能用清水,更不用洗去浮色,B错误;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置于清水中后会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液泡体积逐渐变大,颜色逐渐变浅,C错误;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流程为:

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故染色前需用清水洗去解离液,D正确。

91%9.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A.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B.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C.真核细胞不存在无丝分裂这一细胞增殖方式

D.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不变而数量发生改变

解析: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对正常细胞的增殖起重要作用,一定要表达,B错;真核细胞增殖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其中主要的是有丝分裂,C错;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蛋白质的种类发生改变,D错。

56%10.小鼠睾丸中存在间质细胞和实质细胞,实质细胞就是精原细胞,间质细胞是为实质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和相关激素的细胞。

科学家用显微镜观察从睾丸中所取的部分组织。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

A.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因遗传信息不同而功能不同

B.间质细胞产生的激素不需要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

C.观察到染色体条数最多的细胞不含姐妹染色单体

D.显微镜下能看到染色体的细胞最多含两条性染色体

解析:

小鼠是由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和分化形成,所有细胞的遗传信息相同,A错;所有动物激素的特点是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B错;观察到染色体数最多的细胞是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此时着丝点断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C正确;有丝分裂后期有4条性染色体,D错。

61%11.下列关于遗传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叙述正确的是(D)

A.杂种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子代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可称为性状分离

B.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是控制的性状不同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之时,所有的非等位基因也发生自由组合

D.纯合子aabb(a、b位于不同染色体上)减Ⅰ后期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解析:

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从严格的书本概念说,A错,但在有些题中它又算正确,这要比较具体题中的4个选项,遵循“选优原则”;等位基因本质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B错;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连锁互换,C错。

52%12.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①含有a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n-1×a个

②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G+C占碱基总数的M%,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中G+C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M%

③细胞内全部DNA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2次分裂的每个子细胞染色体均有一半有标记

④DNA双链被32P标记后,复制n次,子代DNA中有标记的占1/2n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

含有a个腺嘌呤的DNA分子复制n次所需A为a2n-a、复制n-1次所需A为a2n-1-a,第n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a2n-a)-(a2n-1-a)=2n-1×a个,①正确;互补碱基和之比在各单链及双链中比相同,②正确;若细胞中染色体为2n,其DNA全部被标记,在不含标记的环境中进行有丝分裂,第2次分裂的子细胞中含标记的DNA数为0-2n,③错;DNA双链被32P标记后,复制n次,子代DNA中有标记的占2/2n=1/2n-1,④错。

74%13.下列关于科学史中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

①研究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②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假说演绎法

③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模型建构法

④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

⑤分离各种细胞器和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差速离心法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

解析:

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为纸层析法,⑤错。

28%14.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B)

A.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B.基因突变中的碱基缺失不会导致基因数目减少

C.生物变异不可能用光学显微镜进行检查

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不利于生物进化

解析:

基因突变的单位是碱基对,若干基因缺失属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染色体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检查,C错;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对个体来说“多害少利”,对生物进化来说是有利的,D错。

67%15.染色体之间的片断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的结构或基因序列发生变化。

图甲、图乙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片断互换模式,图丙、丁、戊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

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D)

A.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B.乙可以导致丙的形成

C.甲可以导致丁或戊两种情形的产生

D.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解析:

由图可知,甲为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属基因重组,乙为非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属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则甲可以导致丁的形成,不能导致戊的形成,A、C错;丙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增添,不能由乙导致,B错。

80%16.下列有关物质在生物体内运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动物内不存在O2从细胞扩散到内环境的过程

B.人体内存在两种内分泌腺互为靶器官的情况

C.动物体细胞只能吸收葡萄糖,不能释放葡萄糖

D.生长素只能从高浓度一端向低浓度一端运输

解析:

动物红细胞运输的O2存在由红细胞扩散到血浆的过程,A错;垂体分泌的促激素作用于靶细胞,靶细胞产的相应激素又能反馈调节作用于垂体,它们互为靶器官,B正确;肝细胞在血糖浓度较高时吸收葡萄糖、在血糖浓度较低时又能释放葡萄糖,C错。

生长素的运输为极性运输,其方式是主动运输,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如顶端优势,D错。

94%17.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

解析:

若释放的为兴奋性递质,则Na+内流;若为抑制性递质则Cl-内流,它们不是同时内流,D错。

89%18.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C)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B.上图可反映出激素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

C.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D.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解析:

动物的所有感觉都在大脑皮层形成,C错。

60%19.下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RNA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推测最准确的是(D)

A.细胞甲为B细胞,其与细胞乙、丙都能接受抗原刺激

B.有细胞丙参与的免疫过程一定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C.与细胞乙相比,细胞丙的高尔基体和溶酶体都更发达

D.细胞丙消化抗原-抗体得到的部分产物可被细胞核利用

解析:

由图细胞乙能合成分泌抗体可知,细胞乙为浆细胞、细胞甲为B细胞、细胞丙为吞噬细胞,免疫细胞中唯一不能识别抗原的是浆细胞,A错;吞噬细胞可参与非特异免疫、也可参与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识别、摄取、处理、呈递抗原属特异性免疫,其他属非特异性免疫,B错;细胞乙合成抗体,抗体是分泌蛋白,因而细胞乙的高尔基体发达,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抗原-抗体复合物,因而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发达,C错。

78%20.下图表示某些植物激素对黄化豌豆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

图中A、B表示不同的植物激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激素A、B分别表示乙烯和赤霉素

B.据图可以推断出a浓度高于b浓度

C.在图示的过程中激素A和B属于拮抗关系

D.由图可知幼苗的正常生长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促进细胞伸长的植物激素有生长素和赤霉素,因此A为赤霉素,B能抑制细胞伸长,B应为乙烯,A错。

87%21.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4种处理区。

各处理区均设7个10m×10m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设有均匀分布的25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

在开始实验后的第1天和第85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进行比较,结果见表。

处理区

小蚂蚁出现率的变化(﹪)

定时灌溉

不驱走大蚂蚁

增加35

驱走大蚂蚁

增加70

不灌溉

不驱走大蚂蚁

减少10

驱走大蚂蚁

减少2

对本研究的试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述错误的是(A)

A.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

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

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解析:

驱走了大蚂蚁,在相同条件下小蚂蚁出现率则增加,说明大蚂蚁的存在对小蚂蚁的活动范围有一定的影响,即大蚂蚁的存在会抑制小蚂蚁的出现率,所以C正确,A错;通过题干表述可以知道,对小蚂蚁出现率的研究方法为样方法,B正确;由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到,定时灌溉会导致小蚂蚁出现率增加,说明灌溉后土壤含水量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利于小蚂蚁的出现,即D正确。

32%22.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食物的摄入量,f表示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D)

A.图中b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c表示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

C.d中能量均未被该营养级生物同化

D.为提高羊肉的产量,应该提高图中c/a的比值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及分析图可知,a为第二营养级摄入的能量、b为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为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a→d为粪便中的能量,末被该营养级同化;c→d第二营养级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已被该营养级同化)、e为第二营养级通过细胞呼吸散失的能量,A、B、C错;为了提高羊肉的产量,应尽量提高摄入量的转化率,D正确。

71%23.发菜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荒漠和贫瘠土壤中,因被大量采挖而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但实际上它不是植物。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

A.发菜属于生产者,其因没有细胞壁所以不是植物

B.提取和分离发菜的色素时,能够得到四条色素带

C.发菜的水土保持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禁止采挖发菜属于对生物多样性进行的易地保护

解析:

发菜有细胞壁,因其没有以核膜膦界限的细胞核,因而属于原核生物,而不是植物,A错;蓝藻中有叶绿素、藻素,并不是4条色素带,B错;禁止采挖发菜属于对生物多样性进行的就地保护,D错。

48%24.下列关于实验及实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D)

A.用甲基绿为染料,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中生活状态的蓝绿色线粒体

B.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沉淀物中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C.“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均用到盐酸,两者盐酸的作用不一样

D.利用血球计数板可以统计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

解析:

用健那绿对线粒体染色,A错;用32P标记噬菌体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是培养时间过短或过长,B错;“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均用到盐酸,两者盐酸的作用一样,都起解离作用,C错。

二、非选择题:

包括5小题,共52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76%25.(10分)图甲表示绿藻细胞内的物质转化过程,①②③④表示相关过程,图乙表示适宜温度条件下绿藻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过程③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1分)(错:

类囊体膜,叶绿体内膜,线粒体,叶绿体),过程④需要的条件为[H]、ATP和酶(没答酶给分)(错:

只写ATP或[H])。

(2)图乙中B点,能够发生图甲中的过程有①②③④(不全不得分)(错:

不全)。

根据曲线分析,光照强度为C时,限制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光照强度和CO2浓度(错:

不全;温度)。

(3)若下图表示C点的CO2和O2运输方向,请在图中补充完整F点的CO2和O2运输方向(补充“CO2”、“O2”、箭头)。

见右图(补充“CO2”、“O2”、箭头)(错:

只画O2的,或者画错了,或者没有画)

(4)若向培养绿藻的溶液中通入18O2,一段时间后能否检测出含18O标记的葡萄糖?

能(1分)(错:

不能)。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图甲中①为有(无)氧呼吸第一阶段、②为有(无)氧呼吸第二阶段、③为暗反应中CO2的固定、④为暗反应中CO2的还原。

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CO2的还原需要酶、需要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

(2)图乙中的B点为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因此图甲中的①②③④在图乙中B点都可以发生;由图乙可知,C点也为光补偿点,与B点相比此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和CO2浓度。

(3)C点为光补偿点,此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即光合作用产生的O2被线粒体全部利用,没有氧气释放;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全部被叶绿体利用,没有CO2的释放。

而F点时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此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叶绿体产生的O2除供线粒体利用外,还大部分释放到细胞外;叶绿体需要的CO2除线粒体供应外,还需从细胞外吸收。

(4)在呼吸作用过程中,18O2+[H]→H218O,丙酮酸+H218O→C18O2;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18O2+C5→2C3→C6H1218O6。

51%26.(9分)下列甲、乙、丙图分别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细胞①处于图乙的AB(1分)(错:

CD、GH、A)段,图甲中处于图乙HI阶段的细胞是③④(1分)(错:

4、1、2、3),图乙中CD段的细胞为处于图丙中的I(1分)(错:

Ⅱ)时期的细胞。

(2)图丙a、b、c中表示DNA分子的是c(1分)(错:

a、b),图甲中对应图丙II时期的细胞是①②(1分)(错:

少写;1、2),图丙中II→I,完成了图乙中的BC(1分)(错:

 EF、AB、CD)段的变化。

(3)现有某药物能专一性地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则使用此药物后,细胞的分裂将停留在图乙中CD(1分)(错:

AB、GH或CD)段。

如果用洋葱根尖做实验材料来探究该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的最适浓度,请写出简单的设计思路:

设置等梯度不同浓度的药物,分别对洋葱根尖细胞进行处理,然后制成装片观察比较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2分)(错:

温度梯度、先解离后用不同浓度的药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观察染色体的形态、观察纺锤丝、观察前期或中期染色体的数目)。

解析:

根据“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行为和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可知,图甲中①为有丝分裂中期、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是初级卵母细胞、③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④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是第一极体。

乙图中AB为有丝分裂间、前、中期,CD为有丝分裂后期,EF为有丝分裂末期;FG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HI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各期。

由图丙可知,a为染色体、b为染色单体、c为DNA。

(1)由上分析可知,图甲中的①处于图乙中AB段;图甲中处于图乙HI段的细胞是③④;图乙中CD段细胞为处于图丙中Ⅰ时期的细胞。

(2)图丙中c表示DNA分子;图丙Ⅱ时期染色体数目为2a(因该生物基因型为AaBB),染色体复制了、着丝点没断裂,图甲中与之相符的是①②;图丙中II→I为着丝点断裂,染色体数暂时加倍,图乙中BC段与之相对应。

(3)秋水仙素等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染色体着丝点断裂后,一个细胞不能形成2个子细胞,停留在有丝分裂后期,图乙中CD段为有丝分裂后期;要探究最适浓度最简单的设计思路是:

首先要配制等梯度的不浓度药物梯度;再等量、等时间处理根尖;然后制片观察比较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57%27.(9分)生活在一片稻田里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竟争(1分)(错:

斗争;种间斗争;互利共生;拮抗)。

种植者因发现大量杂草而使用了除草剂,在这个活动中,杂草的外形给人提供了物理(1分)(错:

化学;行为;反馈;生物;视觉;直接;有利;图像;外形)信息。

(2)碳元素主要以C02(1分)(错:

有机物;有机物和CO2;化合物;气态)的形式进、出生物群落。

研究碳循环(填“能”或“不能”)不能(1分)(错:

能)仅以此片稻田为研究范围。

(3)某人昨天早餐吃了从这片稻田收获的大米,他将从这餐米饭中同化的能量用于②、③(2分)(错:

①②③;②③④;①②;③⑤;2、3)(选择填写下列对应项前的序号)。

①以粪的形式排出②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③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④以遗体遗物的形式被分解⑤被下一营养级摄人

(4)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

“多素食少肉食”可节约粮食的生态学依据是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2分)(错:

生产者是含能量最高的营养级;吃素食能量传递率高;能量流动是不可逆的;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可持续性;物质循环;营养级越高,损失的能量越多)。

(5)这片稻田被城市规划为商业用地,未改建前停止种植已有2年,在这2年间,这片弃耕稻田的自动调节能力比弃耕前要强(或与强有相同含义的字词均可)(1分)(错:

低;弱)。

解析:

(1)苗和草都是生产者,“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了种间的竞争关系;生态系统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杂草的外形给人提供了物理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