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相关资料4作者金晓伟 录自CS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37196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说相关资料4作者金晓伟 录自CS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师说相关资料4作者金晓伟 录自CS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师说相关资料4作者金晓伟 录自CS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师说相关资料4作者金晓伟 录自CS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师说相关资料4作者金晓伟 录自CS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师说相关资料4作者金晓伟 录自CSC.docx

《师说相关资料4作者金晓伟 录自CS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说相关资料4作者金晓伟 录自CSC.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师说相关资料4作者金晓伟 录自CSC.docx

师说相关资料4作者金晓伟录自CSC

师说(相关资料4)

作者:

金晓伟录自CSC

词语解释资料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学习的人。

“师”,老师。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老师。

“传道”,传授道理。

“受业”,讲授业务知识。

“受”通“授”。

“解惑”,解释疑难问题。

3.孰能无惑:

“孰”,谁。

“惑”,疑惑,疑难问题。

5.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闻道”,懂得道理。

“固”,本来。

“师之”,以他为师。

6.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道”,学习道理。

“庸”yōng,何必,哪儿。

“知”,识别。

“年”,这里指年龄。

7.无长无少:

“无”,无论。

“长”zhǎng,年纪大。

“少”shào,年纪小。

8.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道”,道理。

“师”,老师。

9.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从师的风尚。

“道”,这里有风尚的意思。

“惑”,疑惑,疑难问题。

10.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圣人”,指品德学问超出常人的杰出人物;古代指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

“出人”,超出一般人。

“犹且”,尚且,还。

“从师而问”,跟着老师学习,向老师请教。

    

11.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众人”,一般人。

“下”,比……低,低于。

“学于师”,向老师学习。

“于”,向。

12.是故圣亦圣,愚亦愚:

前一个“圣”是圣人,后一个“圣”作圣明,高明讲。

前一个“愚”是愚人,后一个“愚”作愚昧,糊涂讲。

13.其皆出于此乎:

“出”,发生,产生。

14.择师而教之:

师,老师。

15.于其身也:

“身”,自己。

16.则耻师焉:

“耻师”,以从师为耻,以向老师请教为耻。

17.惑矣:

“惑”,糊涂。

1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师”,老师。

“授”,教给。

“之”,指童子。

“句读dòu”,一句话叫“句”,句子中间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叫“读”,“读”同“逗”。

这里的“句读”泛指文章的字句。

19.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传”,传授。

“道”,道理。

“惑”,疑惑,疑难问题。

20.惑之不解:

“惑”,疑惑,疑难问题。

21.或师焉,或不焉:

“或”,有的。

“师”,从师,向老师请教。

“不fǒu”,同否。

22.小学而大遗:

“小”,小的方面,指不知句读。

“大”,大的方面,指不能解惑。

“遗”,丢弃,放弃。

23.吾未见其明也:

“见”,看出。

“明”,聪明,明白事理。

2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巫医”,“巫”,古代以求神弄鬼等活动为职业的人。

“医”,以治病为职业的人。

上古巫医不分,巫即医或巫兼医,后来才逐渐分开。

“乐师”,音乐师,以演奏音乐为职业的人。

“百工”,各种手工业工人。

25.不耻相师:

“相师”,互相学习。

26.士大夫之族:

“士大夫”,古代指官僚阶层。

“族”,类。

27.曰师曰弟子云者:

“曰师”,称“老师”,一误到“老师”的称呼。

“云者”,有“如此如此”的意味。

28.则群聚而笑之:

“群”,大家,大伙儿。

“笑”,讥笑,嘲笑。

29.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相若”,相似,彼此差不多。

“道”,道理。

30.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位卑”,地位低下。

“足羞”,感到可耻:

“足”,可以,值得。

“官盛”,官职高的人。

“近谀yú”,近乎谄媚;“谀yú”,用好听的话奉承人。

31.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师道”,从师的道理。

“不复”,不能恢复。

“可知”,可以明白。

32.君子不齿:

“不齿”,不屑一提,意思是看不起。

3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竟。

34.其可怪也欤:

”欤yú”,啊。

35.圣人无常师:

“常师”,固定的老师。

36.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前一个“师”,是“以……为师”,向……学习。

后一个“师”是姓。

37.郯子之徒:

“徒”,这些人。

38.其贤不及孔子:

“贤”,学问道德。

“及”,赶得上。

39.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师”,老师。

40.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不必”,不一定”。

“师”,老师。

41.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老师。

“贤子弟子”,比弟子贤。

42.闻道有先后,求业有专攻:

“闻道”,懂得道理。

“求业”,业务,学术技能;学问和技艺。

“专攻”,专门研究。

“攻”,学习、研究。

43.李氏子蟠:

“蟠pán”,孩子的名字。

45.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通”,普遍;“通习”,遍地学习。

46.不拘于时:

“拘”,拘束,限制。

“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47.余嘉其能行古道:

“嘉”,赞许,赞美。

“古道”,古人从师之道。

48.作《师说”以贻之:

“贻yí”,赠送,赠给。

  

语句特点资料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作“老师”讲  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作“姓”讲  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  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1. 名词,老师。

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圣人无常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修饰“道”)

2. 作动词用,学习。

例如:

“吾师道也”。

3. 姓。

例如:

“师襄”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  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  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    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  吾欲之南海

   

1. 人称代词,代人,他。

例如:

“吾从而师之”。

2.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些”。

例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郯子之徒”。

3. 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的。

例如:

“古之学者”。

“童子之师”。

4. 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如: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道之不傅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5. 结构助词,宾语提到动词前的标志。

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副词,表示推测关系的语气,大概,恐怕是。

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

1. 语气助词,表示反诘或推测语气,相当于“呢”或“吧”。

例如: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表反诘,呢。

“其皆出于此乎?

”(表推测,吧。

2. 介词,表示时间或比较,相当于“在”或“比”。

例如:

“生乎吾前。

”(表时间,在。

“固先乎吾。

”(表比较,比。

1. 介词,表示处所、方向,向,从,在。

例如:

“耻学于师。

”(从、向)

“其皆出于此乎?

”(从、在)

2. 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例如:

“于其身也。

3.  介词,表示比较,比。

例如:

“师不必贤于弟子”。

4.  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例如:

“不拘于时”。

  

   

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

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宾+为+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  名词  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 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动词  以相师为耻

   

   

判断句“……者,……也”,或“……也”,不用判断词。

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倒装句,宾语提到动词前面,中间加结构助词“之”做标志。

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说”比“论”随便些。

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下面一篇课文《问说》就是解说关于学习中“问”的道理。

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

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解析】判断句。

这句话的意思是:

老师,是依靠他们传道授业解惑的人。

古汉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在主语后面用助词“者”字,以表示提顿(待解释),在句末用助词“也”字,以表示肯定的语气,组成“A者,B也”的常用格式。

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五人墓碑记》)

谓语是“所以”和“传道”、“受业”、“解惑”三个动宾词组组成的名词性结构,即“所”字结构。

“所以”在这里表示跟行为有关的人。

“以”当用讲,“所以传道受业解惑”可以译作“(是)用来传授理道、讲解学业、解答疑惑的人”。

“所以”的这种用法又如: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隆中对》;“以”当“用”讲,“所以”即“用来……的地方”。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出师表》;“以”当“因”讲,“所以”即“……的原因”。

)“所”字结构之所以是名词性的,是因为它以定语的身分代替了中心词。

在这里,中心词省略了;若要补出来,可用“者”来代替(参看本篇第六句的说明)。

这个句子的结构分析如下: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假设复句。

“而”表假设,同“如”同“若”。

“从”在本句是动词。

金文“从”象二人相随之状,《说文》解作“相听也”,后来作“听从一方”讲,词义有了转移。

“从师”是“听从老师的指点”。

第二分句是被动句,“其为惑也”是主语。

译文:

(有了)疑难如果不(去)听从老师(的指点),那个成为疑难(的问题啊),(就)终究不会解决啦。

”这里把“矣”译成“啦”,具有强烈的夸张语气。

“啦”等于“了”加“啊”。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并列式复句。

分号隔开两部分。

《中学语文课本》说“‘生乎吾前’后面省去‘者’(……的人)”。

这样,第一分句是主语,第二分句是谓语。

(第四、第五分句情况相同。

)译文:

“(某人)出生在我(出生的)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在我前面,我就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某人)出生在我(出生的)后面,(如果)他懂得道理也在我前面,我也就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后一个“吾从而师之”的“从”的前面如果有个“亦”字,似觉语意更畅。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是由名词转成的意动词,“师道”就是“以道为师”,“夫”是句首语气助词,无义。

庸,是疑问语气助词,作“哪里”或“岂”讲。

“知”的宾语是主谓词组。

“先生于吾”的“先生”是形容词性的偏正词组,就是“长”,“于吾”的“于”在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的词组后面,要译成“比”;“后生”就是“少”。

译文:

“我是把道理当作老师啊,又哪里要知道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解析】判断句。

主语和谓语都由“所”字结构来充当,两者的不同仅在“道”字和“师”字的一字之差。

“所”字是结构助词,它的作用是放在动词(或主谓结构中动词)的前面,表示这个动词(或主谓结构)是作定语,用来修饰那个中心词的。

“所存”等于“所存之处”。

“道”是“所存”的定语,“之”字表示这种关系。

但译成白话,这个“之”字可以不译出来。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按结构可以译为:

道理所在的地方,也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意思是:

道在什么地方,老师也在什么地方;或什么地方有道,什么地方就有老师。

这个句子的结构分析如下: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解析】“师道之不传”是主语,谓语是“久”字,这个“久”字本是“传”的状语,“师道久不传矣”,今为突出“久”的意思,而将它移到谓语的位置上,借以加强“久”字的分量。

句末语气助词“矣”字表示对上述现象的肯定,可以讲作“了”;句中语气助词“也”字放在主语后面,作用是略作停顿,以缓宕语气,可以讲作“啊”。

前面说过,“之”是结构助词,置于主语谓语之间,作用是取消这个主谓结构的独立性(只作句子的一个成分),因而也就表示了未完的语气。

这样用的“之”字,一般可以不译出。

这个句子的结构分析如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解析】对比关系二重复句,第二层都是转折关系。

先分析分号前的这一部分(分号后的这一部分结构相同)。

“古之圣人”是主语,“其出人也远矣”是谓语。

这谓语本身也是个主谓结构,“其出人也”是主语,“远矣”是谓语。

“其出人也”的本身又是个主谓结构,“其”(等于“彼之”)是主语,“出人也”是谓语。

——这个句子,结构上包孕了三个主谓结构,一层套一层;三个主谓结构分别处在三个层次之中,不在一个平面上,这是值得注意的。

“其出人也远矣”的“其”指“古之圣人”。

这里为什么不直接说“古之圣人之出人也远矣”,而要采取现在的形式,把“古之圣人”提到句子头上,然后用“其”字复指一下呢?

这是因为下一分句“犹且从师而问焉”也要以“古之圣人”为主语,采取现在的形式,让“古之圣人”一开始就处在主语的位置上,既可避免重复“古之圣人”,又可以使得“古之圣人”地位突出,并跟“今之众人”进行对比。

“其出人也远矣”,结构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相同,可参看那一句的说明。

这个分句原是从“古之圣人远出人矣”转换来的,为了强调“远”的语意,就把它从状语的位置挪到谓语上(谓语提供新的信息),同时通过“其”字,把“古之圣人出人”改为“其出人也”(等于“彼之出人也”,是一个以“出人”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作主语)。

经过这一番改造,句子表达的重点就分别突出来了。

“出人”是“出于人”的省略,意思是“高出于众人”。

成语有“出类拔萃”。

下句的“下圣人”是“下于圣人”的省略,意思是低于圣人,比圣人低。

“耻学于师,“耻”是动词,这里是意动用法,以“学于师”为宾语,意思是以学于师为耻,把向老师学习当作可耻的事。

读的时候,“学于师”最好连续:

耻——学于师。

这个句子的另一种分析法是:

把“古之圣人”看作“其”的同位,即“其”复指“古之圣人”,“古之圣人”和“其”同位作主语。

这个句子的结构分析如下: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ㄧ〔犹且〕从师而问焉;ㄧ(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1. 动词,产生,发生。

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

2.动词,超过。

例如:

“其出人也远矣。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解析】单句。

“圣人之所以为圣”是个名词性词组。

“所以”的作用,前面已经说明,“所”同介词“以”结合后再同动词或动宾词组组成“所以·动”结构,用来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处所,相关的对象或行为,赖以实现的手段、方法等。

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意思是“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的原因”。

这里,“所以·动”所修饰的中心词“原因”,原来是介词“以”的宾语。

介词照例要带个宾语,这里“以”后没有出现宾语,就是因为这个宾语已经转为“所以·动”修饰的中心词了。

有时中心词不直接出现,一般用“者”字来代;若连“者”字也省了,我们就得按意思加以补足才明白。

如“圣人之所以为圣”,这里,根据“以”当“因”讲,应补出中心词“原因”。

“吾知所以距子矣。

”(《公输》)这里,根据“以”当“用”讲,补出中心词“办法”;“所以距子”,即用来抵挡你的办法。

“愚人之所以为愚”结构相同。

“其皆出于此乎”,“其”是副词,表示测度的语气,作“大概”讲。

“其”字作为语气副词,可以表示多种语气,完全由句子而定。

如“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岳阳楼记》;“其”表测度,可以讲作“大概”。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唐睢不辱使命》;“其”表命令,比较委婉,可以译“可”、“应该”。

)“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其”表示反问,相当于现在的“可”、“又”。

)“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其”表示反诘,可作“难道”讲。

这个句子的结构分析如下: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单句。

谓语是“惑矣”。

主语是转折式复句,两部分用分号

隔开。

分号介于句号和逗号之间,停顿时间大于逗号,小于句号。

但在本句,它的停顿时间其实是大于第一、第二个逗号,小于第三个逗号的,因为第三个逗号是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停顿。

别以为分号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于逗号。

转折式复句的各个分句的主语都因泛指省。

“焉”是表示陈述语气的助词,这里兼有“于之”(即“于人”)的意思。

古汉语没有“于之”的说法,“于之”的意思一般说成“焉”。

译文:

“爱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但是)对他自己啊,却以向人学习为可耻,够糊涂啦!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并列式复句。

第一分句说明是什么,第二分句说明不是什么。

“彼”作定语。

相当于“那(那些)”。

“授之书”的“之”代“童子”。

“书”指文字。

《中学语文课本》注“授之书”为“教给他书”,似属未当。

这个“书”作“文字”讲,而不是记载经义的“书”,也就不是“六艺经传”。

下文“习其句读”、“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可以为证。

“吾所谓”这个不独立的主谓词组作“传其道解其惑者”的限制性定语,这是“所”字在语法结构上独具的功能。

译文:

“那些儿童的老师,(是)教他们(按:

“他们”代“儿童”)文字并学习断句的人

啊,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那种道理、解决那些疑难的人啊。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南京大学等十三所高等学校所编《古代文学作品选》把“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放在引号之外,跟《中学语文课本》的处理不一样。

笔者赞同《古代文学作品选》的处理方式。

后两句是否定或批评那些嘲笑或非难从师的人们,揭出普遍地不肯从师的社会心理,而为下文的慨叹提供了条件。

再者,  语气上也很不象: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是何等通俗、生动和口语化。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却是精辟、简炼、有极大概括力的论断句。

因此,后两句当在引号之外。

译文:

“‘某某跟某某年纪相当,学问也一样啊。

’(老师的)地位低下,就是够难为情的了,(老师的)官位高,却又近于奉承。

”语法上,“位”的前面有领属性定语“师”,可以意会得之。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语法上,这句有三种分析法:

①“孔子师”是主语,“郯子”以下是名词性谓语,这是一个判断句。

②“孔子”是主语,“师”是由名词转成的意动词,“郯子”以下是宾语。

③“孔子”是主语,“师”是由名词转成的及物动词,作“学习”讲。

“郯子”以下是对象补语,前面可以加上介词“于”。

以第一种分析为简为好。

   

   

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包孕句。

宾语是复句。

韩愈只是引其大意,原文见《论语·述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清朝汪中《述学·〈释三九〉上》:

“一、二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三,以见其多。

”这个“三”是表“多”数,还是表实数,还是表数目小的概数作“几”讲?

我以为是表实数,应当译成“三”。

“三”是最起码的多数。

一个人孤陋寡闻,两个人争持不下,三个人就有一定的客观性。

“很多人同走必然有我的老师,”似乎可以不说;“几个人同走必然有我的老师”,十人以下都算几人;“三个人同走,就一定有我的老师”,饱含着深邃的哲理意义。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论语·述而》原文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朱熹的解释是:

三人一起出行,除我外,两人一善一恶(比较而言),我就从其善而以其恶为鉴而改正之。

也有人说:

“行”是行事,不是行路;“三”是泛言多数,不一定是三个也通。

   

   

术业有专攻

什么是“术”和“业”?

作者认为这两者是区别于“道”的,所以一则说“先后”,另一则说“专攻”。

“术”是方法,包括技能、技巧。

《史记·李斯列传》:

“(李斯)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

”(帝王之术,指统治国家之法)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吾问养树,得养人之术。

”(养人之术,指治民之法)韩愈是看不起“术”的。

他在《送孟东野序》中认为孟轲等人是“以道鸣也”,而孙子、张仪、苏秦等人是“以其术鸣”。

因此,“术”在本文应理解为技术、专业才能。

“业”是学业,主要指书本知识的学问,也就是“受(授)业”的“业”。

本文中“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一句,说明“书”(书本知识)和“句读”知识正属于“业”的范围。

当然,“业”的具体内容不是别的。

正是作者在《进学解》中借一个大学生之口说出的“六艺之文”“百家之编”之类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