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题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31122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题2.docx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题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题2.docx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题2

阶段质量评估

(二)细胞代谢

(时间:

45分钟 满分:

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有关酶与ATP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绝大多数酶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部分酶的合成场所是细胞核

B.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会使胞内ADP的含量增加

C.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中与糖蛋白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明显偏低

D.能产生ATP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

解析:

选D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少数酶是RNA,可在细胞核内合成。

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需消耗ATP,使胞内ADP的含量增加。

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可推出其细胞内与糖蛋白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明显偏低。

能产生ATP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如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能产生ATP,但不能产生酶。

2.(2018·太原一模)植物叶片中有一种酶,是叶片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其功能是催化反应C5+CO2―→2C3。

由此推断这种酶(  )

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

B.在低温环境中会失活,导致光合速率降低

C.是固定CO2的关键酶,其催化活性可能比其他酶低

D.由叶绿体中的基因控制合成,与细胞核基因无关

解析:

选C 由题干可知,该酶催化CO2固定,由于其含量高,可推测其催化效率低。

3.夏季晴朗的中午,某些植物因为蒸腾过于强烈而出现气孔关闭的现象,这是植物对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此时这些植物叶肉细胞内C3、C5、[H]、ATP的含量短期变化分别是(  )

A.降低、升高、升高、升高  B.升高、降低、降低、降低

C.降低、升高、降低、降低D.升高、降低、升高、升高

解析:

选A 气孔关闭,CO2供应减少,影响暗反应中CO2固定,C3生成量减少,含量降低;C5消耗减少,含量升高。

光反应的产物利用受阻,含量升高。

4.(2018·泰安一模)下图表示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三个途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过程②③④的酶均分布于细胞质基质

B.过程①②③④中均有ATP生成

C.过程①②③均能发生在酵母菌细胞中

D.过程③中的CO2产生于线粒体内膜上

解析:

选C 图中①过程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有的第一阶段,会产生少量[H]和ATP;②或④过程是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无ATP产生;③过程为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发生场所分别为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CO2产生于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

5.(2018·南昌一模)在一定时间内,动物体内的CO2产生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RQ),不同底物在完全氧化时的RQ不同,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完全氧化的RQ分别是1、约0.8和约0.7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时间饥饿的动物的RQ会先降低后增加

B.平静状态时动物的RQ一定等于1

C.剧烈运动时动物的RQ会变小

D.三种底物呼吸商不同的原因与C、H、O、N的比例有关

解析:

选A 长时间饥饿的动物,由于糖代谢供能不足,机体会先利用脂肪供能,再利用蛋白质,所以RQ会先降低后增加;平静状态下,动物进行有氧呼吸,若细胞呼吸底物不同,其RQ不一定为1;剧烈运动时,动物会进行无氧呼吸生成乳酸,不消耗氧气,也不生成二氧化碳,不影响RQ;糖和脂肪中不含N,其呼吸商的大小与C、H、O的比例有关,与N无关。

6.下图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

下列关于相关过程以及发生场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O→H++O2发生在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B.膜上的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用于光合作用

C.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化学能

D.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解析:

选D 水的光解发生在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光能在类囊体薄膜上转换为ATP中的化学能;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经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

7.(2018·淮北一模)下图表示水稻一个成熟叶肉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代表细胞器)。

下列有关分析和判断,错误的是(  )

A.水稻细胞中,有a的细胞一定有b,而有b的细胞不一定有a

B.如果用18O标记图中的①,则可能会出现少量的具有放射性的④

C.在b内膜上分布有ATP合成酶,而在a的基质中没有ATP合成酶

D.此类细胞可作为观察a和b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

解析:

选D ①~④分别代表CO2、H2O、丙酮酸、O2,a、b分别代表叶绿体、线粒体。

水稻细胞中,有a(叶绿体)的细胞一定有b(线粒体),而有b的细胞不一定有a(如根细胞);用18O标记图中的①(C18O2),在C3的还原阶段,一部分18O转移到C6H12O6中,同时生成6个H

O,部分含有18O的水可以参与光反应生成④(18O2);b内膜上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肯定分布有ATP合成酶,而在a的基质中仅进行暗反应,故没有ATP合成酶;叶绿体为绿色,经健那绿染色后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二者混在一起不易观察区分。

8.(2018·济南一模)酶是细胞代谢不可缺少的催化剂,ATP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下面是ATP中磷酸键逐级水解的过程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内合成的ATP比线粒体内合成的用途单一

B.酶a~c催化的反应(底物的量相同),产生⑤最多的是Ⅲ过程

C.若要探究酶b的最适宜pH,实验的自变量范围应偏酸性

D.酶a~c催化的反应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解析:

选B 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合成的ATP只用于暗反应,而线粒体内合成的ATP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图中①是ADP、②是AMP、③是腺苷、④为磷酸、⑤为能量,Ⅰ和Ⅱ过程断裂的都是高能磷酸键,Ⅲ过程断裂的是普通化学键,Ⅲ过程产生的能量最少;由图可知,ATP逐步水解过程中会不断产生酸性物质,因此要探究酶b的最适宜pH,实验的自变量范围应偏酸性;酶a~c催化不同的反应,故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9.如图表示人体内的氢元素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与①过程有关的RNA是mRNA

B.在无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

C.M物质应该是丙酮酸,④过程不会产生ATP

D.某骨骼肌细胞暂时缺氧时,该细胞内不进行②③过程

解析:

选C ①为翻译过程,与该过程有关的RNA有mRNA、tRNA和rRNA;③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有的第一阶段,产物是丙酮酸(M)和少量的[H];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人体进行无氧呼吸,④过程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该阶段不能产生ATP。

10.科研人员检测晴朗天气下露地栽培和大棚栽培的油桃的光合速率(Pn)日变化情况,并将检测结果绘制成下图。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光照强度增大是导致ab段、lm段Pn增加的主要原因

B.致使bc段、mn段Pn下降的原因是气孔关闭

C.致使ef段、op段Pn下降的原因是光照逐渐减弱

D.适时浇水、增施农家肥是提高大田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

解析:

选B 大棚栽培条件下的油桃在bc段Pn下降,主要原因是日出后旺盛的光合作用消耗大量CO2,使大棚内密闭环境中CO2浓度迅速下降;而露地栽培的油桃在mn段Pn下降,是因环境温度过高导致气孔关闭,不能吸收CO2。

11.(2018·临沂一模)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

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中释放

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下面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20℃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C.每天光照12h,20℃时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D.每天光照12h,30℃时积累的有机物是10℃时的2倍

解析:

选C 光照下单位时间内植物吸收的CO2量代表净光合强度,黑暗中单位时间内释放的CO2量代表呼吸速率。

因为在35℃时植物可吸收CO2,说明此时净光合速率大于0,所以该植物可以生长;比较可知在25℃时净合光速率最大,所以昼夜不停照光,在25℃时该植物生长相对最快;每天光照12小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净光合速率×12-呼吸速率×12=(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12,计算知20℃时一昼夜积累有机物最多;每天光照12h,计算知30℃时积累的有机物是10℃时的1/2倍。

12.(2018·信阳二诊)科学家用含不同浓度NaF的水溶液喂养小白鼠,一段时间后,测量小白鼠细胞代谢产热量及细胞内的ATP浓度,分别获得细胞内的ATP浓度数据和产热量曲线。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NaF浓度(10-6g/mL)

ATP浓度

(10-4mol/L)

A组

0

2.97

B组

50

2.73

C组

150

1.40

  

A.该实验的测量指标是细胞产热量和细胞内的ATP浓度

B.高浓度的NaF组产热量峰值和ATP浓度均低于对照组

C.NaF对细胞代谢产生ATP有抑制作用

D.该实验采用了空白对照和相互对照

解析:

选B 结合题意分析可知,该实验的测量指标有两个:

细胞产热量和细胞内ATP的浓度。

高浓度NaF组(即C组)的细胞产热量峰值高于对照组(即A组),细胞内ATP浓度低于对照组。

从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NaF对细胞代谢产生ATP有抑制作用。

该实验有空白对照组A组和不同浓度的NaF实验组(B组和C组)相互对照。

二、非选择题(除特别注明外,每空1分,共26分)

13.(8分)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在光照条件下可以消耗一定量的O2,这属于植物细胞光呼吸的重要环节。

下图表示光合作用和光呼吸的部分过程,请回答:

(1)过程①发生在____________中,并且需要光反应提供____________。

在黑暗条件下C3不能被还原再生成________化合物,使光呼吸因缺乏底物而不能进行。

(2)研究发现,催化过程②和③的是同一种酶,CO2和O2会竞争此酶的同一活性位点。

因此,当细胞中O2浓度升高时,过程②会受到____________。

(3)在强光下,光反应转换的能量超过暗反应的需要,会对细胞造成伤害,此时光呼吸可以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从能量代谢的角度看,光呼吸和有氧呼吸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解析:

(1)过程①需要光反应提供ATP和[H],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在黑暗条件下C3不能被还原再生成C5化合物,使光呼吸因缺乏底物而不能进行。

(2)催化过程②和③的是同一种酶,CO2和O2会竞争此酶的同一活性位点,当细胞中O2浓度升高时,O2会与CO2争夺C5,过程②会受到抑制。

(3)在强光下,光呼吸消耗过剩的能量(或ATP和[H]),使细胞免受伤害。

(4)从能量代谢的角度看,光呼吸和有氧呼吸最大的区别是光呼吸消耗ATP,而有氧呼吸产生ATP。

答案:

(1)叶绿体基质 ATP和[H] C5 

(2)抑制

(3)光呼吸可消耗过剩的能量(或ATP和[H])

(4)光呼吸消耗ATP,有氧呼吸产生ATP

14.(10分)下图表示不同遮光处理对铁线莲光合作用的影响,其中叶绿素a/b表示叶绿素a含量与叶绿素b含量之比。

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叶绿体中色素分布在____________上,可用________方法分离出叶绿体中的色素。

(2)铁线莲进行光合作用时,叶绿体中ADP从__________移向____________。

(3)由图分析,当遮光比例达到10%以上时,随着遮光比例增加,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相比,____________含量增加更多。

由此推测,这是对____________环境的一种适应;当遮光比例达到90%时,铁线莲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此时叶绿体固定的CO2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都来自线粒体。

(4)据图可知,在生产中为了保证铁线莲的最大产量,应在____________条件下种植铁线莲。

(5)欲测定铁线莲叶片在25℃下的呼吸速率,实验思路如下:

将植物体上的叶片置于密闭容器中,在25℃、10%遮阴条件下,测定叶片CO2的释放量。

该实验思路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给予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叶绿体中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由于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故可用纸层析法分离出叶绿体中的色素。

(2)铁线莲进行光合作用时,光反应阶段产生ATP,暗反应阶段消耗ATP,所以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移向类囊体薄膜,参与光反应。

(3)当遮光率达到10%以上时,随着遮光比例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加,但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之比下降,说明叶绿素b含量增加更多,由此推测,这是对弱光环境的一种适应,当遮光率达到90%时,对于整个植物体来说,由于铁线莲净光合速率等于0,所以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等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遮光率达到90%时,叶绿体消耗的CO2量等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但植物体内还有一些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比如根细胞,只能进行细胞呼吸产生CO2,不能被吸收,所以对该植物体内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来说,叶绿体消耗的CO2量大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此时叶绿体固定的CO2不一定都来自线粒体。

(4)由于遮光比例达到10%时,铁线莲净光合速率最大,所以在生产中为了保证铁线莲的最大产量,应在10%遮光比例条件下种植铁线莲。

(5)为了测定铁线莲叶片在25℃下的呼吸速率,必须在黑暗条件下进行,以避免光照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实验结果。

答案:

(1)类囊体薄膜 层析(纸层析) 

(2)叶绿体基质 类囊体薄膜 (3)叶绿素b 弱光 等于 不一定

(4)10%遮光比例 (5)10%的遮阴条件是错的,应改为黑暗条件

15.(8分)鲫鱼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杂食性淡水鱼。

若鲫鱼生活的水体被金属离子严重污染,会严重危害其生长和繁殖。

科研人员从鲫鱼内脏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叫酸性磷酸酶(简称ACP)的化学物质,它是生物体内调控磷代谢的重要酶类。

为了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对该酶活性的影响,科研人员开展了下列探究实验,所有处理均设置3次重复,实验持续6个月,期间测定酸性磷酸酶(ACP)的活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取健康且大小、生长发育状况等一致的鲫鱼,从其内脏中分离、纯化得到ACP,并将其置于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保存备用。

(2)取相同试管若干,并________,向每一支试管中均加入等量的pH为4.8的缓冲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向不同试管中加入不同浓度的Pb2+、Cd2+、Mg2+、Ca2+以及等量的ACP,另取一支试管应该加入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

(4)在最适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测定该酶的活力。

得到如下图1、图2曲线:

1从图1、2曲线中可以得出的结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酶的本质属性分析,铅(Pb2+)、镉(Cd2+)处理后酶的活性降低是重金属盐影响了酶的____________所致。

解析:

(1)ACP为酸性磷酸酶,故应置于酸性缓冲溶液保存备用。

(2)取相同试管若干,并分组编号。

实验目的为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对该酶活性的影响,故自变量为不同浓度金属离子,围绕自变量要分组对照。

无关变量为加入试剂的量、pH等条件,要等量控制且条件适宜,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3)自变量为不同浓度金属离子,实验组要加入不同浓度的Pb2+、Cd2+、Mg2+、Ca2+以及等量的ACP,对照组要加入等量的缓冲液及ACP。

(4)①据图分析,图2曲线表明:

随着铅(Pb2+)、镉(Cd2+)浓度的增高,酶活性逐渐下降;图1曲线表明:

随着钙(Ca2+)、镁(Mg2+)浓度的增高,酶活性逐渐升高。

②铅(Pb2+)、镉(Cd2+)都是重金属,会破坏酶空间结构,降低酶活性。

答案:

(1)适宜pH的缓冲(或酸性缓冲)

(2)分组编号 保证各试管pH相同 保证酶处于最适pH

(3)等量的缓冲液及ACP

(4)①随着铅(Pb2+)、镉(Cd2+)浓度的增高,酶活性逐渐下降 随着钙(Ca2+)、镁(Mg2+)浓度的增高,酶活性逐渐升高 ②空间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