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花落有谁怜玉米性格分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30195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开花落有谁怜玉米性格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花开花落有谁怜玉米性格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花开花落有谁怜玉米性格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花开花落有谁怜玉米性格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花开花落有谁怜玉米性格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花开花落有谁怜玉米性格分析.docx

《花开花落有谁怜玉米性格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开花落有谁怜玉米性格分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花开花落有谁怜玉米性格分析.docx

花开花落有谁怜玉米性格分析

花开花落有谁怜--玉米性格分析

刘立莹

【摘要】毕飞宇的小说<玉米>极其细腻地展示出部分中国当代女性的生存景观及心灵历程.在玉米的身上,欲望的压抑和畸形的欲望释放方式左右着她的生活道路,最终导致她成为强权政治的拥护者,因而丧失了自我的价值.

【期刊名称】《语文学刊》

【年(卷),期】2005(000)001

【总页数】3页(P101-103)

【关键词】<玉米>;欲望;强权政治

【作者】刘立莹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教科文艺

语文学刊(高教版)2005年第1期花开落有谁怜——玉米性格分析O刘立莹(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摘要]毕飞宇的小说《玉米>极其细腻地展示出部分中国当代女性的生存景观及心灵历程。

在玉米的身上,欲望的压抑和畸形的欲望释放方式左右着她的生活道路,最终导致她成为强权政治的拥护者,因而丧失了自我的价值。

[关键词]《玉米》;欲望;强权政治中图分类号:

I206.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8610(2005)01-0101-03毕飞字的小说(玉米》以含蓄、内敛的笔调讲述了二十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的故事,小说没有太多关于文革时期特殊的政治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渲染。

展现其中的是巧妙而彻底的权色交易,波澜不惊的生活表面所隐藏的波涛汹涌的生活内核。

主人公王玉米是王家庄党支部书记的长女,还有7个弟妹,复杂的家庭生活和情感生活交织在这个花季女孩身上。

最终家变和情变的双重风波与坎坷让她成为权力的疯狂追求者和拥护者,在灰暗的个人生活经历的嬗变中体现了她内心欲望的压抑和现实理智的交织错乱。

玉米是一个性格倔强、办事精明、颇有心计的乡村姑娘,凭借其父是村书记的政治优势,她渴望并有自信找到一个富有政治光环、前途无量的生活伴侣,要在全村人的羡慕甚至嫉妒中让自己的虚荣心得到最大的满足。

玉米心底的另一个欲望,就是让自己的家庭在全村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与尊严。

出人头地,做人上人,成为玉米难以割舍的情绪和执著不懈的追求;寻找自己的美好未来与维护家庭的荣誉成了玉米心里唯一的目标。

玉米虽是一个讷言的姑娘,心却细得很,主要体现在颐家、好强上。

玉米任劳却不任怨,她绝对不能答应谁家比自家过的强。

可是家里没有香火,到底是他们家的话把子。

玉米是一个姑娘家,不好在这件事情上多说什么,但在心里头还是替母亲担忧、牵挂。

当她家有了小八子了,就不会留下什么缺陷和把柄了。

玉米主动把小八子揽了过来,不声不响的,一举一动都显得专心致志。

因为父亲的淫乱,在玉米的心中,维护家族的荣誉和母亲的尊严就成了她的首要责任,她把象征着王家荣耀和未来的小八子抱到与王连方有染的妇女家门口示威,这个最小的弟弟就成了玉米示威的有力武器。

玉米抱着王红兵四处转悠,不全是为了带弦子,还有另外一层最要紧的意思。

玉米和人说着话,毫不经意地把王红兵抱到有些人的家门口,那些人家的女人肯定是和王连方上过床的。

玉米站在他们家的门口,站住了,不走,一站就是好半天。

其实是在替她的母亲争回脸上的光。

玉米一家一家的站,其实是一家一家的揭发,一家一家的通告了。

谁也剐想漏网。

那些和王连方睡过的女人一看见玉米的背影禁不住的心惊内跳,这样的此地无声比用了高音喇叭还要惊心动魄。

玉米不说一句话,却一点一点揭开了她们的脸面,活活的丢她的人,现她的眼。

玉米为了家族的荣誉不自觉地扭曲了自己的性格。

拉康的理论认为:

“欲望是对某种已知的可以带来愉悦或满足的事物的渴求。

欲望起源于对某种存在物的缺位的认识,即确认某种事物是令人舒适、愉快、激动、满意的,而这一存在物(有)现在属缺乏的(无),于是便导致追求这一事物的动机。

”‘11'M’欲望本身包含着某种对象的缺乏感。

人总是有欲望的,特别是在青春期,更骚动着一颗不安分的灵魂,其欲望的背后,大都表现出对既定的现实生活状况的不满。

渴望[作者简介]刘立莹,女,河北唐山人,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学批评与创作研究。

-101-语文学刊(高教版)2005年第1期米性格分析O刘立莹(广州510631)摘要]毕飞宇的小说《玉米>极其细腻地展示出部分中国当代女性的生存景观及心灵历程。

在玉米自我的价值。

关键词]《欲望;强权政治中图分类号:

I206.6文章编号:

1672-8610(2005)01-010103纪7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的故事,小说没有太多关于文革时期特殊的政治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渲染。

展现其中的是巧妙而彻底的权色交易,波澜不惊的生活表面所隐藏的波涛汹涌的生活最终家变和情变的双重风波与坎坷让她成为权力的疯狂追求者和拥护者,在灰暗的个人生活经历的嬗变中体现了她内心欲望的压抑和现实理智的交织错乱。

玉米是一个性格倔强、办事精明、颇有心计的乡村姑娘,凭借其父是村书记的政治优势,她渴望并有自信找到一个富有政治光环、前途无量的生活伴侣,要在全村人的羡慕甚至嫉妒望,就是让自己的家庭在全村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与尊严。

出人头地,做人上人,成为玉米难以割舍的情绪和执著不懈的追求;寻找自己的美好未来与维护家庭的荣誉成了玉米心里唯一的目标。

玉米虽是一个讷言的姑娘,心却细得很,主要体现在颐家、好强上。

玉米任劳却不任怨,她绝对不能答应谁家比自家过的强。

可是家里没有香火,到底是他们家的话把子。

玉米是一个姑娘家,不好在这件事情上多说什么,但在心里头还是替母亲担忧、牵挂。

当她家有了小八子了,就不会留下什么缺陷和把柄了。

玉米主动把小八子揽了过来,不声不响的,一举一动都显得专心致志。

因为父亲的淫乱,在玉米的心中,维护家族的荣誉和母亲的尊严就成了她的首要责任,她把象征着王家荣耀和未来的小八子抱到与王连方有染的妇女家门口米抱着王红兵四处转悠,不全是为了带弦子,还有另外一层最要紧的意思。

玉米和人说着话,毫不经意地把王红兵抱到有些人的家门口,那些人家的女人肯定是和王连方上过床的。

天。

其实是在替她的母亲争回脸上的光。

玉米一家一家的网。

那些和王连方睡过的女人一看见玉米的背影禁不住的心内跳,这样的此地无声比用了高音喇叭还要惊心动魄。

玉米不说一句话,却一点一点揭开了她们的脸面,活活的丢她的人,现她的眼。

满足的事物的渴求。

欲望起源于对某种存在物的缺位的认识,即确认某种事物是令人舒适、愉快、激动、满意的,而这一存在物(有)现在属缺乏的(无),于是便导致追求这一事物的动机。

”‘11'M’欲望本身包含着某种对象的缺乏感。

人总是有欲望的,特别是在青春期,更骚动着一颗不安分的灵魂,其欲望的背后,大都表现出对既定的现实生活状况的不满。

渴望101现代文萃刘立莹/花开花落有谁怜通过努力进入一个更高的生存境界,在社会中扮演一个令人尊敬的角色。

尽管在人的各种复杂的欲望中,含有自私、阴暗、卑劣与污浊的成分,但是,在历史发展中,往往正是这种内在的欲望,对沉寂、停滞的现实生活产生巨大的冲击力。

然而问题的关键是能否顺利实现欲望,不仅在于个人的主观努力,更在于客观现实是否为抵达欲望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和应的条件。

恰恰在这里,玉米遇到了一个难题,即她所面临的生存环境与自身欲望构成了鲜明的反差和错位。

其结果,在这种完全相悖的境遇里,企图达到理想的彼岸,只能是一种虚妄的设想!

玉米,这个心强好胜的乡村女子,得力于父亲的政治地位,一度与飞行员彭国梁联姻。

在相恋的甜蜜日子里,从最初的鸿雁传书到见面之后的肌肤相亲,玉米每天的工作就是遥望蓝天,想象着彭国梁驾驶银鹰的情景,似乎自己也飞在美仑美奂的云端。

然而,父亲因生活作风问题败露,遭到了撤职的处分,随之而来的便是彭国梁的退婚,这不啻为晴天霹雳,此时的玉米遭受到家庭权势的崩溃与理想婚姻顿时化为泡影的双重打击,当时的美好设想和苦心经营如今只剩下伤心和绝望。

不难看出,人生的艰难险恶,如何轻而易举地击溃了玉米的所有愿望、向往和激情。

作家将笔锋进一步深入到人性的深层领域,发现每一个人都生活在欲望的煎熬中,满足个人的欲望,成为玉米唯一的生存目的。

欲望本身包含着不满足的种子,包含着某种若有所失、因欠缺而心神不宁的体验。

所有的家族的或文化的神话总是使人或者逃避、或者沉溺于某些欲望。

”‘‘’‘“”’为此,在抵达欲望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一切手段,甚至不惜运用屈辱、卑劣的方式叩响欲望的大门,越过了作为一个人应该坚守的道德底线,丢掉了人格和尊严。

如果认真审视玉米与彭国梁之间的婚姻关系,便会发现其情爱的虚伪性。

在他们的书信交往中,除却70年代初非常流行的政治话语之外,既看不到双方的情感交流,更没有发自内心深处的心灵撞击,即使在双方短暂的接触中,所凸现的仅仅是彭国梁动物性的生理欲求和玉米的矛盾挣扎:

玉米步步为营,彭国梁得寸进尺,玉米再节节退让”。

然而,就是这样一桩婚姻,玉米却一往情深的陶醉在幸福的感觉中,这种感觉,与其说来自于爱情,不如说是来自彭国梁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飞行员给她带来的光彩。

这个光环既满足了玉米渴望出入头地的虚荣心理,同时也为她的家庭增添了无上的荣耀,而其中很少见到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对于爱情本身应有的理解和思考,特别是对情感的期待与追求。

婚变使她失去了最后的精神支撑,在极度的沮丧、绝望中,为拯救溃败的家庭,玉米不惜把自己作为填房,嫁给一个在年龄上可以做她父亲的公社副主任。

从此,沦为-102-这个男人生活的奴隶和泄欲的工具。

玉米在艰难的挣扎中试图改变个人的生存环境和既定的悲苦命运,但是,她把满足欲望的希冀寄托在某种外部的力量上,结果在盲目的行为中,欲望对人施行了残酷的伤害和扭曲,最终只能上演一部女性丧失自我的悲剧。

在对玉米的描写中,毕飞字不仅精细地描绘出她的生存景观与丰富的情感世界,而且深刻揭示出入性的复杂与深邃,着重挖掘人性丑恶的一面。

昭示出由于精神的残疾,表现出非理性的行为,而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在许多女性心中,存在着对权力的崇拜意识。

中国自古以来官本位意识是笼罩全社会的普遍思想,在人们心中,权力不仅能使人富有,而且能把人变的神圣、高贵与威严。

在攫取权力的行为中,最能充分地暴露出入性的自私、卑劣与残忍。

因此,在当今社会中,权力威严依然是最能扭曲人性的一把寒光凛冽的利剑。

玉米的父亲王连方不过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但这小小的官职却使村民敬畏,甚至凭借权力,他奸污了村里的许多妇女却能逍遥法外。

正是这种颇有政治权势的家庭环境和从小的耳濡目染,培养出玉米渴望出入头地、处处逞强的虚荣心理。

她主动接管家庭生活的重任,并在对妹妹的征服中享受权力带来的快感。

她喜欢彭国梁的潜在心理是彭国梁作为飞行员所拥有的政治光环,这光环已经映照出她对权力的渴望与接近。

当家庭失势、爱情破灭之后,挽救家庭、保护亲人成为她人生的首要目标。

并为此果断地选择了权力因为她知道,只有权力才能使破败的家庭恢复往日的体面,自己的亲人才有出头之日,当她嫁给年龄差距悬殊的郭主任时,表现出分外的理智与清醒:

米肯定补房,郭家兴的年龄肯定也不会小,这一点玉米有准备。

刀子没有两面光,甘蔗没有两头甜,玉米无所谓。

为了自己,玉米舍得,过日子不能没有权。

只要男人有了权,她米的一家还可以从头来,到了那个时候,王家庄的人谁也别想把屁往玉米的脸上放。

玉米为了心中的欲望,不惜把个人的青春与幸福完全抵押出去,至于作为一个少女应有的自然的天性以及对于爱情的憧憬均被权力消解与泯灭,最终因对权力的崇拜和攫取而完全丧失了自我。

如果说在婚姻的选择上充分暴鼹出玉米对于权力的向往和依附,那么婚后则表现为小心翼翼地维护住自己取得的权位,她对郭家兴极尽谄媚、讨好之能事。

此时的玉米,从身体到心灵,完全沉沦到非人的境遇,哪里还有一点人的尊严与独立、人的灵魂与价渣:

通过努力进入一个更高的生存境界,在社会中扮演一个令人尊敬的角色。

尽管在人的各种复杂的欲望中,含有自私、阴暗、卑劣与污浊的成分,但是,在历史发展中,往往正是这种内在的欲望,对沉寂、停滞的现实生活产生巨大的冲击力。

然而力更在于客观现实是否为抵达欲望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和应的条件。

恰恰在这里,玉米遇到了一个难题,即她所面临的生存环境与自身欲望构成了鲜明的反差和错位。

其结果,在这种完全相悖的境遇里,企图达到理想的彼岸,只能是一种虚妄的设想!

玉米,这个心强好胜的乡村女子,得力于父亲的政治地位,一度与飞行员彭国梁联姻。

在相恋的甜蜜日子里,从最初的鸿雁传书到见面之后的肌肤相亲,玉米每天的工作就是遥望蓝天,想象着彭国梁驾驶银鹰的情景,似乎自己也飞在美仑美奂的云端。

然而,父亲因生活作风问题败露,遭到了撤职的处分,随之而来的便是彭国梁的退婚,这不啻为晴天霹雳,此时的玉米遭受到家庭权势的崩溃与理想婚姻顿时化为泡影的双重打击,当时的美好设想和苦心经营如今只剩下伤心和绝望。

不难看出,人生的艰难险恶,如何轻而易举地击溃了玉米的所有愿望、向往和激情。

作家将笔锋进一步深入到人性的深层领域,发现每一个人都生活在欲望的煎熬中,满足个人的欲望,成为玉米唯一的生存目的。

’“”’为此,在抵达欲望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一切手段,甚至不惜运用屈辱、卑劣的方式叩响欲望的大门,越过了作为一个人应该坚守的道德底线,丢掉了人格和尊严。

如果认真审视玉米与彭国梁之间的婚姻关系,便会发现其情爱的虚伪性。

在他们的书信交往中,除却70年代初非常流行的政治话语之外,既看不到双方的情感交流,更没有发自内心深处的心灵撞击,即使在双方短暂的接触中,所凸现的仅仅是彭国梁动物性的生理欲求和玉米的矛盾挣扎:

然而,就是这样一桩婚姻,玉米却一往情深的陶这个光环既满足了玉米渴望出入头地的虚荣心理,同时也为她的家庭增添了无上的荣耀,而其中很少见到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对于爱情本身应有的理解和思考,特别是对情感的期待与追求。

婚变使她失去了最后的精神支撑,在极度的沮丧、绝望中,为拯救溃败的家庭,玉米不惜把自己作为填房,嫁给一个在年龄上可以做她父亲的公社副主任。

从此,沦为102这个男人生活的奴隶和泄欲的工具。

玉米在艰难的挣扎中试图改变个人的生存环境和既定的悲苦命运,但是,她把满足欲望的希冀寄托在某种外部的力量上,结果在盲目的行为中,欲望对人施行了残酷的伤害和扭曲,最终只能上演一部女性丧失在对玉米的描写中,毕飞字不仅精细地描绘出她的生存景观与丰富的情感世界,而且深刻揭示出入性的复杂与深邃,着重挖掘人性丑恶的一面。

昭示出由于精神的残疾,表现出非理性的行为,而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在许多女性心中,存在着对权力的崇拜意识。

中国自古以来官本位意识是笼罩全社会的普遍思想,在人们心中,权力不仅能使人富有,而且能把人变的神圣、高贵与威严。

在攫取权力的行为中,最能充分地暴露出入性的自私、卑劣与残忍。

因此,在当今社会中,权力威严依然是最能扭曲人性的一把寒光凛冽的利剑。

玉米的父亲王连方不过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但这小小的官职却使村民敬畏,甚至凭借权力,他奸污了村里的许多妇女却能逍遥法外。

正是这种颇有政治权势的家庭环境和从小的耳濡目染,培养出玉米渴望出入头地、处处逞强的虚荣心理。

她主动接管家庭生活的重任,并在对妹妹的征服中享受权力带来的快感。

她喜欢彭国梁的潜在心理是彭国梁作为飞行员所拥有的政治光环,这光环已经映照出她对权力的渴望与接近。

当家庭失势、爱情破灭之后,挽救家庭、保护亲人成为她人生的首要目标。

并为此果断地选择了权因为她知道,只有权力才能使破败的家庭恢复往日的体面,自己的亲人才有出头之日,当她嫁给年龄差距悬殊的郭主任时,表现出分外的理智与清醒:

米肯定补房,郭家兴的年龄肯定也不会小,这一点玉米有准备。

刀子没有两面光,甘蔗没有两头甜,玉米无所谓。

为了玉米为了心中的欲望,不惜把个人的青春与幸福完全抵押出去,至于作为一个少女应有的自然的天性以及对于爱情的憧憬均被权力消解与泯灭,最终因对权力的崇拜和攫取而完全丧失了自我。

如果说在婚姻的选择上充分暴鼹出玉米对于权力的向往和依附,那么婚后则表现为小心翼翼地维护住自己取得的权位,她对郭家兴极尽谄媚、讨好之能事。

此时的从身体到心灵,完全沉沦到非人的境遇,哪里还有一点2005耳第1期在玉米身上,女性心理一方面表现为对权力的渴望、崇拜与依附;另一方面,在男权文化与礼教观念的长期压迫下,又承袭了男尊女卑、夫贵妻荣等腐朽的封建思想,丧失了女性自我应有的性别意识。

作为现实社会中弱势群体,玉米不想凭借个人的力量拯救自己,仅仅把婚姻的选择视为改变个人命运的唯一契机。

玉米坚信:

做女人的可以心高,却不能气傲,天大的本事也只有嫁人这一个机会。

因此,她彻底放弃了一个女人应该追求的人生价值,仅仅在丈夫权势与荣耀的荫庇下体验到一点可怜的欣慰与满足。

可以说,玉米对郭家兴的投靠,既是对权力的投靠,也是对男权观念的认同。

在对女性的戕害中,除却政治意识,伦理道德等社会属性外作家还洞察到在复杂的人性中还潜在着源远流长的更为广泛的自然属性,着重剖析其中所隐含的“恶”,诸如虚荣、嫉妒等便是伴随人类发展延续至今的非常广泛的心理现象。

在毕飞宇的小说中,这种邪恶的心理竟然非常突出的表现在亲人之间。

玉秀受奸污,作为姐姐的玉穗不仅不体贴安慰,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用肮脏、恶毒的语言羞辱她。

总之,作家力图从人性的不同层面发掘阻碍女性价值自我发现、自我发展,并最终导致悲剧结局的内在基因,从历史和生命的双重空间去考察女性的自我迷失与价值的失落。

结语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到,玉米走向失落的内在原因是她亲手为自己酿造了一杯生活的苦酒,在这个悲剧中,她自己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不可否认的是,玉米选择的拯救自我的方式,不仅没有把个人送往理想生活的彼岸,相反,正是因为这种愚昧的行为,玉米把自己沉没于生活的漩涡之中。

其中可以看到她企图打破沉寂的生活,从生命深处爆发出抗争现实的呐喊。

作家不仅关注一些女性为了满足欲望所导致的人性的扭曲与自我价值的失落,更同情她们在艰难的挣扎中所付出的沉重的情感代价。

这种由欲望而来的痛苦,集中表现在两难选择时其心灵情感上的矛盾与冲突。

特别是在欲望的驱动下一旦在行为上违背了做人的基本原则,那么人性中尚未泯灭的尊严、人格与良知便会向自我发出严厉的谴责与渴望救赎的吁求。

在县城一家旅馆里,玉米第一次把自己交给郭家兴时,她觉得自己扒开的不是衣裳,而是自己的皮。

”事情过后,有“一股说不出来的自怜涌上心来”。

为了满足郭家兴的兽欲,玉米甘愿作践自己,小说中写到:

一早醒来.郭家兴发现玉米早就醒了,已经哭过一脸泪。

这含蓄的一笔,透露出玉米心中被压抑的屈辱、痛苦与凄怆。

玉米既是被侮辱、被损害的牺牲者,更是个人悲剧的制造者。

但是隐藏在她背后有一个更为强大的、深奥莫测的命运力量,她的一切人性的缺陷与盲目的行为都受到这个既定命运的安排与戏弄。

一定的外部环境对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便构成了难以逾越的巨大障碍。

玉米生活在文革时期,其荒诞、恶劣的现实境遇为人性的异化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

在这样的时代氛围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女子,要想摆脱困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