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材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0559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育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心理健康教育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心理健康教育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心理健康教育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心理健康教育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材料.docx

《心理健康教育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材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健康教育材料.docx

心理健康教育材料

光泽县实验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汇报材料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的重大改革,是极富人性理念和生命活力的工作,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新举措。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在不断探索、开拓新的工作思路和渠道,力求使心理教育面向每一位学生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一、加强班主任的心理培训。

   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教师,而教师当中班主任又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老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那么,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也会通过各种方式潜移默化的导致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

为此,我校非常重视班主任这一教师团体的培训。

主管德育及心育的行政领导有计划地开展对班主任的培训,通过每周一节~两节的培训,讲解、提醒、强调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以及在班级管理的各种注意事项,特别强调对待学生要以鼓励、赞赏为主,从正面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自主、自强的能力。

二、开设心理导向课,落实发展性教育。

(一)充分发挥心理课的主渠道作用。

在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中,无论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优秀的教材,最终都要体现在教学方式和教师教学行为上。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一定的心理学常识,懂得了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的道理,培养起自信、自省、自控、自我调节的能力,实现优化心理品质的目的。

我校自2006年以来配备专业专职的心理教师,在全校开设心理导向课,每周一节,在不同的时期围绕相关的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教育。

有以树立学生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为主的心理认知课程,如《心理健康知多少》、《走进心理世界》等,通过讲授、活动等教学方式让学生明白保持良好心态,促进身心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吸引学生探究心理现象的兴趣,并形成正确的心理卫生观念;有以加强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为主的课程,如《理性情绪系列课程》,根据认知改变到行为改变的心理规律,系统地开展情绪控制的心理教育;针对初一学生智力发展的规律,开展思维训练系列、注意力训练、记忆力训练等训练课程,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训练;针对初中阶段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成人感逐渐增强的发展规律,开设《自我意识》系列课程,一方面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心理发展特点,一方面教会学生如何看待由于自己这种心理发展的特点所引起的相关问题。

还有其他主题的心理教育,在这里不一一阐述,具体设计可参看06、07两年的心理课程设计。

(二)通过学科渗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这里的学科渗透不是指其他学科渗透心理教育,而是指心理课的教育效果渗透到其他学科中去。

在目前这个教育的大环境中,心理课不能只是单纯的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出发,中学生的主要压力源来自学习,在暂时没有办法改变社会对学习成绩要求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从改变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入手。

我校心理教育自2007学年开始尝试通过心理课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设计《数学兴趣课》,通过故事、历史、游戏、自主讨论、猜想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常规数学课教育起到补充作用,又如从心理学的角度促进学生对人物性格的理解以及语文写作中对人物的性格刻画,并结合音乐来表达出这种由于人物性格特征的不同,演绎出各各不同的情感、各各不同的生命历程;再比如利用现代物理学的观念,结合学生对宇宙起源、生命现象等问题非常感兴趣这一特点,将自我意识教育、生命教育和物理、生物联系起来,一方面拓展学生对自我意识以及生命现象的认识,另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初步形成整合的思考方式——即从不同的学科观点看待同一个问题。

总之,充分运用心理教育的特殊性,在备课过程中,设计好每节心理课的内容和手段,明确列出心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抓住细节,贯穿学生的心理行为,把心理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有的放矢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在课堂上除了受到良好的心理品质教育之外,同时改变他们对其他学科学习的态度和兴趣。

(三)举办心理讲座,拟补课堂心育的不足。

由于我校学生人数较多,从初一年级到高三年级共有近60个班级,但是专职心理教师只有一人,客观上不允许每个班级都能够开设心理课。

为了拟补这种不足,06学年我校邀请了××老师针对高二年级的具体情况,专门开展了面向高考的考前心理动员讲座,为莘莘学子们鼓气加油,尽早做好心理调适,准确定位,满怀希望和信心地面对高考的来临。

三、开展个别辅导,关注问题学生。

(一)常规性个别咨询。

坚持利用休息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每周一、二、五下午四点到六点为咨询室对外开放时间。

预约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直接到咨询室预约、书信预约、qq预约、邮件预约等方式取得面谈咨询资格,也可以直接在网上与咨询师咨询,一切从方便学生考虑。

自从2006年我校咨询室对学生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坚持这项工作。

学生的问题各种各样,辅导中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比较成功的有考试焦虑、环境适应、亲子关系、情感困惑等。

详情请参看咨询记录及案例分析总结。

(二)针对特殊时期,开展大型现场咨询。

我校于2007学年高考前两个月,联合××机构,前后两次对高三年级的学生和家长开展考前心理辅导的大型现场心理咨询。

这项活动开展得比较成功,来到咨询现场的学生很多,两次咨询活动都进行到下午六点多才结束。

这次活动一方面反映出学生的考试压力比较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学心理教育可以在考试辅导中发挥出它的作用。

四、重视家庭,引领家长。

学生的成长是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的有机结合。

许多家长在子女的教育上存在种种误区:

过多地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而对孩子的行为规范、待人接物等方面不够重视;较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在掌握知识和技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

因此,学校把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作为整体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利用家长会的有利契机,心理教师在年级家长会上作了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讲座,围绕如何学会欣赏和信任孩子、如何提高自身修养等方面,同家长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引导家长们及时了解科学育人的方法,走出家庭教育误区,达到配合学校开展心理教育的目的,使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达到了最大的合力。

另外,除了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之外,我校专职教师也与家长进行一对一交流如何教育学生,取得家长的好评。

目前正在尝试通过心理辅导以及学科辅导的方式,双管齐下,在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五、及时总结反思,教学与科研并进。

自06学年至今,我校专职心理教师一直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反思中学学校心理教育,写有多篇原创性文章,由其经营的博客也得到同行的认可。

如《感恩的心教案及反思》、《一例人际关系辅导个案》、《从潜意识的角度理解心理咨询中的沟通》、《中学生压力问题浅析》、《中学生仪容仪表问题心理分析》、《莫让溺爱迷糊了双眼》、《高考我不紧张》等等,及时将我校心理教育的成果与同行分享,并互相促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中小学学校心理教育中专职教师进修困难的问题。

另外,我校心理教育除了进行常规的心理教育之外,还积极开展心理科研活动。

自04学年开始至今我校与××机构合作,对高二年级的学生进行《高中生非智力因素调研》,并且把研究结果《高中生非智力因素测评分析报告》反馈给学生本人,把整体情况分析及各班的分析结果反馈给相关的主管领导和班主任,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对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非智力因素快速掌握,更好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手段、辅导策略。

2006年我校心理咨询室联合广州市××机构共同承担了中央团校的重点课题《穗、港、澳三地青少年心理压力释放形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由我校心理专职教师××负责中学生部分的子课题,目前该课题进入最后结题阶段,课题论文《中学生心理压力释放形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也已完稿。

2006年开始,为了更好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心理咨询室根据《纲要》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开发并实施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心理健康》。

第一册已编写完毕,目前正在编写第二册。

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为目的,由学校采取民主原则和开放手段,由教师按一定课程编制程序进行的课程。

学校作为开发的基地和主体充分发挥学校优势与特长,使学校拥有了更为自由的自我开发和自我完善的发展空间。

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促进了全体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有利于形成以人为本的育人氛围。

六、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无疑是营造班级心理环境的关键人物,而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体现在班级管理工作中。

06学年我校对初一、初二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形成初一初二级的心理健康档案,并将调查结果反馈给各班主任,特别是在SCL-90量表得分偏高的学生,让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做到心中有数,多关注存在问题倾向的学生,及早发现并解决学生由于适应不良所导致的问题。

这种通过心理调研促进班级管理的方式得到班主任的好评和欢迎,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起到比较好的预防作用。

七、不断提高,探索科学的心育之路。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新兴的、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反思总结成功与失败,不断完善,找出一条适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的路径和方法,不断探索,找出这项工作的规律,以指导今后的工作,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时效性,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真正发挥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我们将继续努力探索,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为学生心灵成长撑起一片蓝色的天空。

 2007年10月28日

坚持“三化”取向,将心理健康教育扎根于班上

   几年前,某一心理健康专业机构在十七中选择了高一年级三个平行班进行心理测试,发现其中一个班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竟高达26•5%,比其他两个班高出10多个百分点,其中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占到50%。

这引起了学校领导的高度关注。

经分析发现,该班班主任非常情绪化,常将自己的不良情绪迁延于学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状态。

   高中的班主任是学生青春路上的助跑者,是学生思想旅途上的点津人。

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状态,班主任是否懂得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我校以此案例为契机,开始了把心理健康教育扎根于班上的探索旅程。

 

   一、坚持理念的普及化取向,将心育理念根植于全体班主任的头脑

   推进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解决的是“愿不愿做”的问题。

受传统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把“教育窄化为智育,又把智育浓缩为分数”的教育方式,在中小学校并不少见。

很多班主任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是为智育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为了提高班主任的认识,我们先后邀请了全国知名心理学家北师大郑日昌教授、华中师大刘华山教授、市教科院教科所张汉强副所长、靳岳滨等专家学者以及颇有教育管理经验的上海建平中学老校长冯恩洪来校讲座,他们的精彩讲演和点拨,极大地推动了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和水平。

同时,我们还派出大批心理骨干教师和班主任代表到各地心理健康示范校进行考察,不断提升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从而形成班主任非抓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的思想意识,营造了大家共同学习、相互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浓厚氛围。

   二、坚持操作的专业化取向,将技能提升贯穿于队伍培训的全程

   在开展理念转变工作的同时,我们还对班主任进行多种形式的专业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重点解决有些班主任“有热情,不会做”的问题。

   1.专业引领式培训

   专业进修:

班主任参加心理培训,学校承担50%到100%的学习费用。

在此项政策的激励下,四位班主任完成了心理咨询师的学习,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一位班主任目前正在积极攻读华中师大的心理学研究生。

学校还积极组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省、市、区各级心理健康业务培训、学术研讨与交流活动,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课题引领:

我校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课题研究,以期教师在参与课题的行动研究中,得到专家的理论指导,在实践中提升教育能力。

《班级心理辅导的途径和方法研究》是在刘华山教授指导下的湖北省重点课题,十年来,其研究成果成为我校班级心理辅导的指导依据。

省重点课题《优化情感—社会因素,提高中学生学习效率》结题达到了省级领先水平,课题成果让更多的老师认识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与教学成绩提高的相关性,促进了更多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我校还参加了教育部重点课题《高中生心理健康测评和团体辅导研究》子课题、武汉市“十一五”规划课题《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区域性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市重点课题《教师心理支持系统建设》的研究。

课题的引领,提升了我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近两年,我校有30多篇论文获省、市级乃至国家级奖励。

 

   2.技术支持式培训

   我们与高校合作,对全校班主任进行“格式塔图形”心理学知识培训,并请班主任亲身体验,做“房、树、人”心理测试,大大提高了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兴趣。

   在教科院的指导下,我校配备了专业心理测量软件“中学生心理健康检测系统”,专业教师及班主任在软件的使用过程中,接受了一系列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

近年来,我们已经建立了一整套心理健康档案,获得了每位学生的个体检测报告和班级年级的群体分析报告。

针对群体分析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开展相关团体辅导活动;针对个体报告中出现的偏常情况,心理教师协同班主任积极进行关注和干预。

心检系统的使用,使心理辅导工作更具专业性和系统性。

   此外,学校为每位教师发放《心灵绿阴——教师心理自助手册》,为每位班主任老师订阅一本心理健康教育类的杂志。

同时,学校图书馆购置大量心理专业书籍,供老师借阅;学校心理辅导室购置的心理书籍、杂志和光碟,可供班主任随时参考。

   三、坚持活动的多样化取向,将求实效作为班级心育工作的最终归宿

   1.开设“菜单式”心理健康课程

   学校在每年开学初就应用“中学生心理健康检测系统”对全校各班进行心理健康调查。

针对调查报告反映出的共性问题,我们列出各年级“心理自助菜单”,各班级自主选择,报到政教处备案,然后申请什么时候上,由谁来上,还差哪些条件,政教处统筹安排。

周四社团活动时间按“心理自选菜单”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利用班会安排适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

此外,高三毕业班还定期开设心理讲座,每次大型考试后都要请本校教师或聘请有关专家到校讲座,进行心理疏导,以解除学生过重的心理压力。

   2.实施班级为本的心理辅导

   每班设立一个心理辅导委员,负责处理班级学生日常的心理问题,设立一个悄悄话信箱,收集班级学生的焦虑、烦躁、意见、建议,然后以合理的形式反馈给教师、班主任,尽量把心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在信箱中我们也会发现一些有心理疾患倾向的学生,这时我们就会聘请心理辅导老师来进行心理辅导或及时转介到专业心理机构。

   “周记本”是我校班主任与学生心理沟通的传统有效形式,从军训到高三结束,师生的心灵碰撞在这里展现,对一些特殊学生而言,这是温暖一生的精神财富。

在学生珍珍成功地考入北京理工大学后,她和警察的真情故事开始为人们所传颂。

这个秘密,被善良的班主任和学校共同保守了三年,终于使这位死囚的女儿阳光、健康的成长。

   我校的“心灵绿地”,是一个心灵倾诉和求助的空间。

按照武汉市教育局《关于推进中小学心理辅导机构建设的试行意见》,学校不断投入,逐步完善心理辅导室的建设。

轻松安全的环境、一应俱全的软、硬件设施,便于师生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

为了拓宽沟通渠道,我校还设立了专门的心理信箱、电子求助信箱、“心灵绿地”博客和17中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魔灯,注重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咨询中作用。

   3.营造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我校每班每学期至少办一期心理小报、“心理健康教育专题”黑板报;举办校内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刊和教室内心理健康教育名言布置等。

每年高考前夕,非毕业年级每个班都以学弟学妹的身份办一张心理展板,以“为高三加油”为主题表达祝福和鼓励,营造温馨和谐的备考氛围。

   4.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触角延伸进家庭、社区

   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

鉴于此,我们在校内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把它延伸至家庭、社区、社会。

我校的家长学校是学生未进学校,家长就已入班,引领家长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对贫困生的关爱,我们引进社会力量,但从不采用社会上常用的捐赠形式,而是精心组织召开“勤学励志座谈会”,奖励贫困生自强不息的精神,教育并鼓励更多的学生,做到“大爱无声,爱不以爱的名义”。

每年的寒假、暑假,我们都要与社区进行对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理念传播到社区,共同建设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心理环境。

   把心理健康教育扎根于班级,使得我们学生的心理品质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也使学校的教育教学业绩大幅上升。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用心为青春助跑”,我们一定能为来此求学的青少年,打下良好的心智底子,让他们拥有积极的心理面对未来的人生,创造明天的辉煌!

转化问题学生应突出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学生在每个学校普遍存在,如何正确认识、教育、转化问题学生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只注意其行为,就事论事而忽略其心理因素,应该首先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客观准确地鉴别问题学生的心理病因,有针对性地做好德育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转化问题学生应从四个方面抓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热爱学生,使其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爱可以改变一切。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对问题学生我们更应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只有热爱问题学生,才能走进他们封闭的心灵天地,才能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

由于问题学生身上的毛病、缺点多,常遭到父母、老师、同学的冷淡、歧视,缺少关爱,很少得到理解、同情,普遍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

自卑、自傲,对老师持对立的情绪,对集体疏远;怀疑老师的真诚爱护和关心。

因此,对他们应多关心爱护,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温暖。

曾经有这样一位学生,脑子灵活,但由于父母的离异对她造成重大的伤害,慢慢地,她变得很孤僻,说谎成了她的家常便饭。

我了解了情况后,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帮助她,关心她,课堂上鼓励她,发现她的点滴进步就表扬她;课后,拉她一起活动……无论课上、课下、活动都注意从各方面对她表现出关心,让她感觉到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关心她,俗话说“日久生情”,这种母爱式的教育,使她改掉了不少缺点。

二、善于倾听,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赖

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他们对他人都存在戒备心理,不愿向他人倾诉。

作为教育工作者,就更应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诉说,正如研究人际关系的权威戴尔卡内基所说:

“注意地听别人说话,这不仅是一种值得人敬仰的最简易方法,而且还是一种引起别人说话的有效妙策。

”认真地听学生讲话,尤其是问题学生,他们会感到老师尊重他,对他所说的话有兴趣,他就会向你敞开心扉。

正如一位教授说的:

“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建立在轻蔑与敌视之上的,也没有任何一种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惩罚与制裁来实现。

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时,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

”问题学生只有在内心世界上与教师真正的沟通,才能消除心理障碍,融入到学校、社会的大家庭当中。

三、给予支点,促成其心理平衡

人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平衡和失衡的对立统一。

一般人的心理处在失衡交替的健康的动态之中,从总体上来看是基本平衡的。

问题学生由于经常遭遇各方面的失败,深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氛围的冷遇、嘲笑和鄙视,心理往往容易失去平衡。

他们为了维护心理平衡,又往往表现出破罐子破摔,形成病态的心理平衡。

这种心理平衡只能导致表面上的平衡,实质是越变越差,最终成为名副其实的问题学生。

为促进他们的心理平衡,我们需给予他们支点,充分信赖他们,让他们有满足。

因为,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和信赖的心理需要。

当一个人在某方面心理失衡时,往往会通过种种途径设法满足自己,以达到心理平衡,这种心理平衡实质是一个对其心理进行补偿的过程,教师的信赖是他们达成心理平衡的一个重要支点。

四、培养良好的兴趣,使其实现兴奋点的转移

问题学生多数胸无大志,对学习不感兴趣,兴奋点在吃喝玩乐上,常常是无事生非。

但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如果把他们的兴奋点转移到有益的活动上来,就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与不良行为告别。

比如,问题学生喜欢跑动,班里就可以组织一些小型的体育项目比赛。

问题学生大展身手,充分表现自己,不仅可以看到自己优秀的方面,增强自信心。

同时也可以改变其他同学对他们的看法,增进大家之间的友谊。

通过互相帮助,使问题学生尽快改进不足,取得较好成绩。

问题学生心理存在某种障碍是学校、社会、家庭相互作用的结果,三者之间必须密切配合,相互促进。

学校与家庭应尽可能地为这些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教师和家长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信任,绝不能一味指责,将他推向社会,同时还需要讲究教育的方法和艺术。

只有这样,转化问题学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