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1.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00026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1.docx

《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1.docx

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

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主要阐明“十三五”时期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是未来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一、“十二五”时期的主要成就

“十二五”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市人力社保局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职工群众改善民生的新期待,全县人力社保人员迎难而上,努力拼搏,全面完成了“十二五"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实现新增就业5.8万人。

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人才队伍素质显著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体系基本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实施,城镇职工保险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障覆盖15.55万人,待遇水平大幅提高。

公务员制度不断完善,为县直机关招考公务员103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军转干部安置任务圆满完成。

工资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

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不断完善,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

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建成局微信公众平台。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今后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规划背景和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县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县加快建设美丽XX县的重要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有利条件。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基本面总体向好,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转方式、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不断增强内生动力的战略,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十三五”时期,改革和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历史问题、现实矛盾和长远压力交织并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面临诸多挑战。

从宏观层面看,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等周期性因素引发的矛盾风险进一步凸显,经济增速放缓和人口老龄化加剧,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逐步减弱,依靠要素成本优势驱动、大量投入资源和消耗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从人力社保事业发展自身看,就业存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并将成为主要矛盾,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人才总量和人才层级水平与创新创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制约和影响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根除,科学的评价机制需进一步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体现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等方面均有待加强,扩面征缴空间压缩,人口老龄化加速对基金平衡安全运行压力增大;人事制度改革仍需深化;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尚不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仍需完善;公共服务能力仍显不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尚未实现。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参与者、社会管理的重要执行者、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维护者,必须深刻认识“十三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积极适应新常态,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任务导向,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思路、扎实的举措,开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新局面。

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美丽XX县建设战略机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主线,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人才强县战略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完善政策体系为抓手,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支撑,努力实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服务大局。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把人力社保事业融入到美丽XX县等战略格局中,适应经济新常态要求,更好地发挥职能部门作用,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坚持深化改革。

把握人力社保事业发展规律,主动适应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深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改革,创新思维观念、体制机制、管理方式,为人力社保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

坚持创新驱动。

创新人才培养、评价和使用的体制机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激发创新潜能,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和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抢占未来博弈的制高点。

坚持依法行政。

以建设法治机关和服务型机关为目标,提高人力社保依法行政水平,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完善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做到人力社保各项事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

四、主要目标

未来五年,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主要发展目标是:

(一)就业创业规模持续扩大,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坚持就业优先、深化改革、市场导向、统筹协调、平等就业的原则,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适应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需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有效应对结构性就业矛盾。

到2020年,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和更加公平的就业,失业风险有效控制,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就业稳定性进一步增强。

“十三五”期间,全县计划累计新增就业6万人以上。

(二)人才环境不断优化,人才总量不断增加

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建成能够支撑和引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技艺精湛、门类齐全、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到2020年,人才资源总量达到9.6万人,其中:

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6万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达到1:

3:

6;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15%。

(三)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覆盖,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实现制度框架基本定型、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保障项目基本完备、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制度衔接顺畅有序、管理服务高效便捷,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到2020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年均增长约10%左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5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障覆盖人数达到25万人;社

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85万人。

(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管理更加科学完善

公务员管理机制更加健全,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全面提升。

考录工作稳慎实施,各项培训扎实开展,考核工作深入推进,各项日常管理规范有序。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积极探索岗位设置动态管理机制,努力向人才和技术密集型事业单位倾斜,推进职员制试点工作,扎实开展竞聘上岗工作,形成符合事业单位特点、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人事制度。

(五)合理有序工资分配格局初步形成,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继续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工资决定和增长机制。

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年均增长7%;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0%。

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组织实施增加城镇居民收入的政策措施,让人民群众拥有更满意的收入。

(六)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劳动用工更加规范

健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体制,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健全劳动关系矛盾解决机制,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提升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效能,推动劳动保障检查执法体制改革。

到“十三五"期末,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到100%。

(七)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完整,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合理配置镇乡街、社区(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和资源,拓展街镇乡街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功能。

构建统一、高效、安全的信息系统应用支撑平台,实现对各项业务工作、服务人群、信息系统功能、管理服务机构网络应用的全覆盖。

到2020年底,覆盖城乡居民的人力社保公共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

五、主要任务

(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建立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联动机制,积极应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万企转型升级,深入挖掘重大项目、科技小巨人、中小微企业、楼宇经济蕴含的就业空间和就业机会,把就业服务融入县域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与项目单位的岗位开发联盟,促进人力资源与就业岗位的供需对接。

加强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就业考核指标体系,将城镇新增就业、调查失业率作为宏观考核指标,把促进就业纳入政府综合考核评价。

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优化中小企业创业兴业环境,以创业促进就业。

进一步深化改革,营造有利于创业的良好环境。

加强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规模。

建设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大力发展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加强创业载体建设。

加强宣传,营造“宽容失败、勇于创业”的社会氛围。

到“十三五''末,县创业服务机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创业服务机构不断完善并形成规模,形成以县机构为主干、以社会机构为补充的创业服务体系。

协调建立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综合性政策体系。

围绕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提高就业质量,进一步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

加强对灵活就业等新型就业形态的政策支持,加强就业政策与教育、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等政策的衔接,加强各类群体就业政策的协调,促进就业政策的公平和公正。

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畅通就业渠道,

结合产业转型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健全完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支持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

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见习。

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会同有关部门,从开业便利、资金支持、能力提升、创业服务等方面为创业大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扶持。

加大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根据不同困难人员的不同情况,逐人进行分析,制定“一人一策”,增强就业帮扶的针对性、有效性。

加快建设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

破除人力资源市场的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歧视,促进形成有利于人力资源平等有序流动的市场环境。

加快推进市场整合,鼓励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

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制度,进一步健全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推进人力资源市场诚信体系和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市场准入、市场行为监管、市场退出等制度和机制,逐步形成功能完善、机制健全、运行有序、服务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

实施再就业计划,帮助结构调整中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实施就业援助计划,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和长期失业者就业。

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实施精细化的分类帮扶和实名制动态管理。

实施就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大力发展各类就业服务机构。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绩效考核和购买服务成果机制。

全面推进公共就业服务精细化、专业化和标准化。

全面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和就业信息监测平台。

制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能力提升计划。

强化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创新职业培训模式,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继续推进市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

建立和完善职业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