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级建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97268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班级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班级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班级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班级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班级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班级建设.docx

《1班级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班级建设.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班级建设.docx

1班级建设

1.班级建设

关注的幼儿发展目标

身体健康(生活卫生习惯)、人格和社会性发展(健康情绪状

态、文明交往习惯的养成)。

赢得孩子们的喜爱,在孩子中树立威信.是新教师关心的头等大事。

达到这一目标的基础是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并促使孩子之间在班级规则的基础上和谐共处。

这种关系能让你赢得孩子的信任、爱和尊重.让他们感到你的指令和建议是有益于他们共同生活的.当然也有益于他们每个人,从而更愿意听从你的指令和建议;这种关系还能让每个孩子在这样一个集体中获得安全感、归属感,这是孩子喜

欢呆在班中、投入地参与班中各种活动的前提,他们会更自信、放松地与你沟通,让你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孩子们在感受你与他们交往的方式中,在旁观你处理他们之间冲突的过程中,也会r解并模仿你如何与他人交往。

如果建立起这样一种人际气氛,可以保障一切事务顺畅地进行.减少由人际冲突带来的安全隐患.让幼儿安全、健康、快乐地在幼儿园生活。

为此,你首先需要学习与幼儿的相处之

道.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孩子王”上,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试试这样做

营造融洽的班级人际氛围

1真诚地关心、善待每个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注和爱,对所有孩子公平对待,千万不要嘲笑、贬损或歧视某些孩子。

2调整自己的语速、音调、表达方式和身体姿势,使幼儿感到亲切,确保幼儿能够关注并理解你表达的意思。

3了解一些对幼儿的违规、对抗或其他任性行为的可能原因和适宜的应对方式,当这种情境出现时能冷静处理,不手足无措或乱发脾气。

4协助孩子建立友善的同伴关系,当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时,先将孩子分开,然后充分了解原因,教孩子以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往。

了解幼儿与沟通

5能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和熟悉每个孩子,经常主动地、以幼儿接受的方式与每个孩子交往和对话,倾听幼儿的表达,关注幼儿的交往信号,并给予及时回应,让幼儿熟悉你、信任你、亲近你。

6寻找孩子经验中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与孩子沟通,并表现出你在这方面的长处,让幼儿佩服你。

7建立每个幼儿及其家庭状况的信息档案,用于了解幼儿的成长环境及某些特殊经历,但必须注意隐私保密。

建立班级常规

8了解并参与制订班级日常规则,坚持一贯,并与搭班老师始终保持一致。

9尽量采用正面引导的方式督促幼儿遵守规则,而且简单明确;重复孩化那些积极的行为。

创设和维护有序有趣的日常环境

10给每个幼儿提供一个放私人物品的固定地方,并以明确的标志让每个幼儿了解。

11为幼儿(或与幼儿一起)布置教室,使环境温馨而有条理,让幼儿有安全感和放松感;使环境有童趣、可互动,让幼儿能玩得起来,并根据季节、节日或主题的变化而更新。

12在每个活动结束后观察幼儿整理物品和活动室的情况,在必要时督促和帮助幼儿,保持环境始终井然有序。

13让幼儿熟悉一日活动环节和常规,并将班级一日作息表和其他规则悬挂在幼儿能看到的地方,使幼儿有稳定感、安全感。

注意日常安全防护

14时常检查并确保室内外活动区域无安全隐患(如:

药、清洁剂、火柴、挂钩、破损家具韵尖角、破损的金属玩具、热源等),了解安全设备(如灭火器)的位置并会使用。

15请家长以书面的方式确认可以接幼儿回家的人员的名单,若临时有变化,与家长及时联络沟通。

16了解并遵守园方照料生病幼儿的程序,不自行喂药,配合保健人员保留健康、用药和急救的记录。

17将一些紧急电话(如消防、疾病控制中心、医院救护中心等)和家长的联络电话置于易找到的地方。

18了解简单的急救知识和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并严格执行。

19通过使幼儿了解危及安全的事物和某些行为的后果.帮助幼儿树立自我保护的谨慎意识,学会在不了解事物的危险性时求助于老师。

小贴士

新生入园分离焦虑考验着教师的耐心、毅力,教师需要调节自己的情绪,找到合适的工作方法.才能减缓幼儿的焦虑。

如:

在幼儿入园前,安排机会让幼儿了解幼儿园的环境.教师也可进行家访.让幼儿在熟悉的环境中认识自己.并了解幼儿的喜好和习惯.利用这些信息布置班级环境和设计规则要求.减少他们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在幼几入园时.可以允许家长与孩子相处一段时间.并与孩子一起游戏.教师应与家长主动交谈.一方面减少家长的焦虑(这种焦虑也会感染孩子).指导家长用轻松、自然的语气与孩子道别.另一方面也让孩子感觉到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亲密关系.建立对教师的信任感;对于哭泣的孩子.除了亲切、友善的安慰之外.还要通过让他做力所能及的事并对他的表现给予适时的赞扬(如夸奖他会自己搬椅子、会给别的小朋友拿勺子),或者引导幼儿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如到户外活动)等方式,让幼儿有一种参与感.觉得教师和同伴关注和接纳自己.从而尽快地消除孤独感。

应避免让家长与孩子孩迫分离、不理昧哭闹不止的孩子或给孩子空头许诺等做法。

仅在心里爱幼儿还不够,必须在行动上使幼儿感受到你善爱他们。

当然,要了解幼儿的交往习惯,特别在与幼儿最初的交往时,不要在刚一认识就对孩子过于亲昵.或孩行拥抱一个不愿意让你拥抱的孩子;你可以对他们微笑。

或蹲下来问候他们、与他们交谈.特别是在孩子“有求”(如提问或向你展示他感到自豪的作品)时要敏感地回应。

谛把幼儿看成一个有自己感情、想法的独立个体,关心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选择.理解他们的情绪、情感,分享他们的苦与乐.才是对幼儿更深层次的尊重。

尽可能深入到幼儿群体中去,兴致勃勃地参与到他们发起的活动中去,与他们交流。

墒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对于退缩的孩子,你可以采取“慢热”的方式,坚持不懈但又自然地与他相处,在你们之间创设一个宽松的人际空间,积极地等待他向你敞开心扉;对于时常主动与你交往、好表现的孩子。

你可以在赞赏他的同时.提出行为上的要求.如“如果你在老师与其他人说话的时候不打断我们,我会更喜欢你”。

如果你发现有些孩子存在行为问题,如攻击倾向,

可以先寻找产生问题的生理发育、家庭教养方式或班级人际环境等方面的原因.然后再尝试采取干预措施。

在这方面,可以阅读专业书籍或者求助于老教师及专业人士。

如果你偏爱班里的某个孩子.要把喜欢放在心里.绝不能在集体中表现出来.

孩子的心灵是异常敏感的,他们会觉得老师不公平。

偏爱不仅对被偏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都不利,还会影响你的日常工作,只有让他们觉得老师爱他们中的每一个,他们中的每个人才会尊重你。

捕越是对待年龄小的孩子.讲话时语速越不能快,特别要把抽象的语言化为形象直观的语言,语句也不能太长,而且必要时需补充表情、手势和身体姿势让孩子理解你的意思;讲话要有一定的抑扬顿挫,突出想让幼儿接收的最重要的信息,必要时还要重复;音量适中,集体活动时保证全班幼儿都能听到。

加当孩子任性、发脾气或故意与你对抗、试图激怒你时.可首先用平静的语气询问原因,如果一时问不出,可以暂时冷处理一下.让孩子的情绪平和下来.然后再探明他行为背后真正的需求.并教孩子用剐人可以接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

批评孩子时,要告诉孩子被批评的具体行为细节.也要告诉孩子他改正之后的积极结果。

而且,每一次的批评过后一定要有新的持续的关注和表扬.要让孩子感到你是“对事不对人”的。

不形成“老师不喜欢我”的心理负担.从而形成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的品质。

批评孩子的行为时.要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用“反话”去讽刺孩子的不良行为.逐渐形成一种正面的、向上的言语习惯。

如:

对于边吃边玩的孩子.与其不耐烦地说“我看谁还在那儿磨蹭”,不如说“我看看谁是口大口吃得香”。

每提出一个斑级的常规要求都要深思熟虑.不能信口开河.还要督促每个孩子遵守,如要求在教室中大的盛物箱左边放衣物右边放小书包.要求提出后.

每天都在不同的时间段数次去观察并在集体中反馈幼儿的摆放情况.并且将这一要求变成每天必要的事情坚持做。

有时,还可以让幼儿自己讨论制订规则并轮流做规则的捍卫者.促使幼儿逐步从他律走向自律。

总之.教师的“坚持和守信”是一个班级建立必要规则的基础。

教会孩子如何交朋友.怎样表示友好.怎样协商.怎样道歉.怎样寻求帮助和帮助别人,这会促进班里积极人际氛固的形成,让班级的日常生活顺畅、少摩擦。

当你阻止一个孩子做一件事时.还必须同时清楚形象地告诉他应该做、允许做的事.供孩子模仿,这样才能有效地阻止。

如:

不要在滑梯上推挤,要一个跟在一个后面.像大象一样.留出一个长鼻子的距离。

信息档案不一定完全由教师来填写,有些也可以请家长自己填写。

信息档案

的内容除了关于幼儿及其家长的基本信息之外,未必每个孩子都要统一。

可以在平时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关于幼儿家庭状况的信息,在必要时还要向家长说明了解幼儿家庭状况的原因.并承诺保密,打消家长的顾虑。

除了与搭班老师沟通有关孩子的信息之外.对其他人员应严格保密.避免在与同事吃饭谈天时当众揭孩子或其家庭的“短”。

注意使自己的服饰整洁、美观、大方、得体,孩子喜欢漂亮、精神的老师。

当然.鞋子、服装都要方便照顾孩子和与孩子一起活动。

案例

学着去赢得孩子的心…………………………………

新学期开始了,一切事情都在熟悉摸索中进步着。

孩子是聪敏的,他们会用自己的眼光来衡量每一位老师.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

记得在开学的前两天,小朋友们并没有真正接纳我这位新老师.他们遇到困难会去找我的搭班老师。

他们来国情绪不安,不愿让我安慰,早晨来园时、傍晚放学时,小朋友们也大都不会主动与我打招呼。

我试着问自己在工作中有何不足,是对小朋友的态度不够亲切,还是不了解小朋友的心理,在与他们的交流上存在代沟?

渐渐地,我发现,要赢得小朋友的心.光态度亲和是不够的,还要学会与孩子沟通的艺术.要让孩子从内心深处认同我这位新老师。

于是,我在正常活动的过渡环节中,改变了以往生硬、直白的语言.改用小儿歌、小音乐引起孩子的兴趣,使他们乐意听从我的指令。

比如.在做上课准备的时候,我会用小儿歌提醒小朋友们现在该干什么了(小椅子线上放,小朋友快快坐。

小小手腿上放,小眼睛找老师,大家一起学本领)。

又如,在游戏活动中,为了安抚孩子刚入园的情

绪波动.我扮演了魔术师,为我们班级的幼儿带来了精彩纷呈的魔术表演。

当孩子们看着我带着黑色礼帽走进教室,看见大大的魔术箱,都瞪起了好奇的双眼。

当在小朋友。

变变变”的呼唤声中,看见我变出了他们最喜爱的玩具和零食,他们高兴极了。

我也非常开心.因为在那一刻我用自己的特长赢得了全班孩子的崇拜。

在之后的几次活动中,孩子们渐渐看到了新老师的本领,他们开始愿意把自己的小秘密告诉我.也会让我去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小困难。

当早上孩子们来园、傍晚孩子们离园时.看到他们带着满足的笑脸对着我说“陈老师,早”、“陈老师。

再见”,这真是我最大的快乐,孩子们的点点进步都会是我这个做老师的最大的骄傲。

(上海市鸟鲁木齐南路幼儿因陈怡提供)

■可供讨论的问题:

在与幼儿沟通、赢得他们信任时要把握孩子的哪些心理需求?

白裤子上的手印……………………-…………+

有一天,我穿了一务雪白的裤子,自我感觉不错,同事们直夸我的裤子好看。

孩子们也围在我身边你一言我一语地夸奖:

“老师.你的裤子真白!

…‘老师,你的裤子很漂亮l',“老师,我喜欢你穿这条裤子。

…‘老师穿白裤子像天使。

”我心里美滋滋的。

忽然,感觉有小手在摸我的裤子.低头一看.原来是兰兰和琳琳,康康还把头蹭到我腿上。

裤子上立即留下了好几个手印,是那幺的明显。

当时,我很不高兴,大声说道:

“你们的手不干净,怎么能随便摸我的裤子?

我刚穿的新裤子。

被你们弄得这么脏,这么难看。

以后谁也不许蹭在我身上,不许摸我的裤子!

”看到我生气的样子,孩子们都悻悻地走开了。

此后一连几天.孩子们都离我远远的,我有点纳闷。

游戏时,他们也总和我保持一段距离.不敢站到我身边,好像很害怕的样子。

“怎么了,过来呀,到老师身边来。

”说着,我把兰兰拉到了身边.不料兰兰怯怯地说:

“我怕弄脏你的裤子。

”原来是白裤子拉开了我和孩子的距离.我非常惭愧:

“那天是老师的错,老师不该为这么点小事发火.原谅老师.好吗?

”孩子们终于又回到了我的身边。

“白裤子事件”让我意识到教师带班时的服饰最好能便于活动,便于与孩子互动,使孩子们能够无所顾忌地蹭在我身边和我玩,勾着我的脖子和我说一悄悄话。

钻进我的怀里撒娇……教师切不可因为穿衣打扮而拉开与孩子的距离,疏远与孩子的感情。

(摘自柴文英:

《白裤子上的手印》,《幼儿教育》,2008年第2期)

■可供讨论的问题:

不同的穿着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不同的着装会怎样影响孩子对教师的亲近感?

做孩子中的一员(节选)……………………………………

法勇青老师总是坐在幼儿中间,像幼儿中的一员,唯有在进行集体教学时.才坐到教师的位置上,她这样解释原因:

许多教师一直觉得对幼儿不够了解,也没有时间了解,有时候与某个幼儿一整天也没讲上一句话。

这固然有幼儿人数多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总是“高高在上”。

其实,幼儿与教师之间,如同成人与成人之间一样.要多谈谈、多聊聊才能相互了解,彼此问的感情才能逐渐加深,而且,通过交谈能了解幼儿心里想的东西,帮助教师提高教育的效果。

如果教师总是坐在幼儿的对面.幼儿很少会主动上来与老师交谈。

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孩子,只有教师很自然地坐在他身边,随意地与他交谈,慢慢地他才可以与教师建立起融洽的关系。

教师坐在前面,幼儿被教育的意识就很孩,他们就容易揣摩老师的心思,从而被动地作出反应。

而教师

坐在他们旁边,和他们一起听小朋友说话,他们就敢讲些自己真实的想法.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幼儿的内心在想些什么。

幼儿园的活动,有些是教师在教幼儿,那么教师就在前面演示、讲解.但有些活动是讨论,这时教师就是班级中的一个成员,不能指手画脚。

这是角色的不同,一天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有所变化。

(摘自杨宗华、黄娟娟:

《“静静地”带领孩子们成长——优秀教师法勇青的教育经验研究片断》,《学前教育》,1999年第3期)

■可供讨论的问题:

救师站、坐的位置及体态会怎样影响教师与孩子的关系?

孩子需要“常规”……………………………

记得在我做老师的第一年,我带了一个中班,由于这些孩子都是从托班上到小班再升入中班的,所以在班级中体现了较为明显的规则意识,而且我的搭班老师也是第三年带这个班,所以很多常规都建立得很稳定。

我初入班时,在一些事情上有些随心所欲。

就拿日常活动的环节转换来说,我今天想到要先小便再喝水,明天又说先喝水再小便。

而班级的常规早就有所建立,无形之中,孩子们体现出的就是他们一贯的做法,但有时会与我的指令相违背,这就给孩子们造成了困扰,打破了他们的习惯,有的孩子就会在走廊里叫“老师说先喝水再小便,是女孩子先去,不是第一组”。

由此,班级一片混乱.

我的搭班老师见此情状,便给我解开了谜团,说这样的现象是由于我的管理疏忽造成的。

日常生活中看似很小的事情,却是值得重视的,因为良好的生活习-赁,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如果不重视常规的建立,就难以形成一个有秩序的集体环境,还会影响后续的活动。

(上海市芷江中路幼儿园孙怡杰提供)

可供讨论的问题:

怎样把握给孩子“自由空间”与让孩子学会“自我约求”之间的关系?

对“说到做到”的思考…………………

记得曾经有位老师告诉过我:

“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

”当年的我对这个忠告不以为然。

因为我自认为是一个很守信用的人,答应过别人的事即使过再久,即使再有困难,我也会努力去兑现。

对成人我是这样.对孩子我也一定可以毫无疑问地做到。

可是,当真正面对一群孩子的时候,我却似乎得了“说到做不到”的坏毛病。

有一次,我说今天我会发贴纸给表现好的小朋友,并孩调不是每个小朋友都能得到,只有表现最好的几个小朋友才能拿到。

后来,活动还没结束,一半的小朋友就去上蒙台梭利课程了,我就租剩下的小朋友说:

“今天不发贴纸了,因为有很多小朋友都不在,明天再发。

”结果孩子们一个个都说要今天发.我心一软就发了。

最后,家长来接的时候,几乎每一个在教室的孩子我都发了贴纸。

还有一次,早晨来园的时候,一个孩子说他要和大家说注意身体的小提示。

我说好的,我上午就让你讲。

结果那半天有点一『亡,我忘记让他讲了。

后来我主动和他说,明天让他讲。

第二天,我终于让他把注意身体的小提示与大家一起分享了。

渐渐地,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存在“说到做不到”的问题,这个问题持续存在的话,将使教师在孩子。

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妨碍威信的建立。

于是,我决。

要改掉这个坏毛病,我觉得可以先从以下两点开始:

一是在允诺孩子之前要先考虑清楚其他客观每件是否允许,在客观条件能被保证的前提下,在自己能做到的能力范围之内,允诺孩子,允诺之后尽量不要改变。

二是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记牢,尽量不要遗忘。

(上海市乌鲁木齐南路幼儿园乐益融提供)

可供讨论的问题:

在与孩子相处时.教师为什么蟹保持“一诺千金”的心态?

给孩子自主与平等的机会(节选)…………………

平等的魅力

经常说.我们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和孩子共处一个轻松和谐的人际环境。

但事实上,我们很难做到。

原因在于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是不可“侵犯”的。

有一次.一个听课老师提问我:

“你这么尊重孩子,如果孩子爬到你的头上怎么办?

”我吃惊地回答:

“幼儿老师的头是孩子爬不得的吗?

孩子们真的是一有机会就会爬到我头上的。

下雨.只得在教室里和孩子一起玩体育游戏“打老虎”。

这是一个既要灵敏又要合作,既需奔放又需专注的游戏。

由于游戏双方一直存在着挑战,这个游戏成了孩子非常喜欢的经典游戏。

平等地轮流到了我。

我也和孩子一起站在圈内。

当圈内的人一个个减少到只剩我一个的时候,骆驼站起来鼓动:

“大家看好球.集中精神,把Eagle打倒!

”(Eagle是孩子们对应老师的称呼,意为“鹰”——编者注)孩子们一片呼应。

这激起了我的斗志.我来真的了。

双方认真起来,赢的还是我!

看着孩子们有点气馁的样子.我装作累了:

“谁愿意代替我?

”阿哲说:

“你说我有进步,我来!

”只

两三个回合,阿哲就被打中了,孩子们一片欢呼:

“代表Eagle的被打倒了!

”我装作痛苦的样子和孩子们乱作一团,高兴得不得了。

有家长反映.孩子们有点怕我。

我·直在反思:

作为一个老师,应不应该给孩子们一点敬畏的感觉?

这个敬畏的分寸是什么?

它离亲密有多远?

叶星辰,一个很具备小年龄伙伴特征的孩子.应该对我是有点惧怕的。

但是,许多亲密的建议.恰恰是由他提出的,诸如“穿天蓝的裙子,很天使的”等等。

一个兴趣班结束的晚上,成群的孩子和家长簇拥在我的身边。

这时,小叶跑到我的身边说:

”Eagle.你喜欢我爸爸吧?

”我吓了一跳:

“啊,我最喜欢你妈妈,因为你长得像妈妈。

”他依然笑眯眯地:

“那你还喜欢我的爸爸吗?

”已经有家长在笑了。

我搪塞道:

“我……好久不见你爸爸了.已经不太记得他的样子

了。

”他兴奋地说:

“看,他来了!

”我抬眼看.小叶的爸爸远远地看着他,不知发生什么事地笑着。

啊!

难得来幼儿园的爸爸,让小叶兴奋得要与我分享他的欢喜了。

我也高兴地说:

“爸爸来接你.我喜欢他。

”他奔向爸爸:

“Eagle也喜欢你了!

”惹得大人们哈哈大笑。

所以,教师给予孩子的应该是多角色的,是一个严厉的管教者,更是一个可以分忧和解惑的朋友。

小乐是一个开朗的孩子,额上缝了11针,照样笑呵呵的。

一天,他皱着眉对我说:

“我有一件事情搞不懂.爸爸妈妈吵架,妈妈打爸爸,爸爸推了妈妈,妈妈哭了,爸爸也哭了。

他们为什么要哭?

”我深情地说:

“因为他们很相爱,两个相爱的人才会伤心地哭。

没事的,别管他们。

”他笑起来:

“哦,明白了!

”阳光又回到他的脸上。

亲和力,一个老师应该具有亲和力。

无论怎样的敬畏,它依然具有亲密、和合的力量。

(摘自应彩云:

《给孩子自主与平等的机会》,《幼教园地》,2007年9月下旬)

可供讨论的问题:

教师与孩子相处时.在不同的情景中怎样找到自己合适的地位.扮演严厉的管教者、快乐的分享者、分忧的友人等不同的角色?

教师亲和力的源头在哪里?

爱使教育更简单(节选)……………………………………………

教育因为面对不同的人而显得教无定法,我们经常为难以把握孩子的不同的发展特征而苦恼。

其实.我发现,当我们满怀慈爱的时候.教育就变得那么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只是有时候,我们的感情.不知道用什么行动采表示。

爱使我们感同身受

男孩书畅有一个恼人的坏习惯。

大家排着队去秋游了。

从教室走向大门的时候.书畅挥着拳,落在同伴的身上。

一个老师看见.生气地说:

“你别去游玩了!

”他有些紧张。

大家随老师上了车,落下了书畅和我。

我无奈地说:

“算了。

外出,打出什么事就麻烦了.真的剐去了。

”他开始落泪:

“不行!

我会改的。

”我知道.这样的承诺只是一阵风.所以坚持:

“你不能去。

”听着汽车的发动声,他急了:

“我不去.怎幺可以?

怎么办?

”我用安慰的口吻说:

“别怕,我也不去,陪你。

我很沮丧地在马路边坐下:

“唉!

真没劲.看,我也不能去了。

…我知道,你够朋友!

”他眼睛盯着旅游车上的同伴,手拉着我。

我忍不住想笑。

他开始摇我的双臂:

“你这样.是为了爱我!

但是我会改的……”我一把揽他入怀,为了不让他看见我忍不住的大笑。

“你什么都懂,就是做不到。

”我孩忍着笑说。

“不是的!

我一定用实际行动改!

”他泪已成行。

天!

这小家伙哪来这么“教条”的话?

!

都说这话了,再不让上车就太没有人情味了……’

以后,也看见几次书畅挥起过拳头。

但没有落在同伴的身上。

照他的话是“像应老师一样够朋友”。

于是.大家都成了朋友。

所以,面对孩子的“顽习”,我总会谨慎地选择现实生活中那些孩子最在乎或最喜欢的事物,作为违背社会规则的体验背景,这样的情感冲击会比较孩烈一些。

有时候,我们的教育,弄得痛心彻肺、脸红脖子粗,倒不如在一个合适的情景中,以孩烈的环境和事件的发展,让孩子自然地体验人们相处的规则;以教师的感同身受、同舟共济,让孩子体会老师的情谊。

这时.教育双方因为站在非对立面.而使教育变得生动有效.简单多了。

那么,合适的情景在哪里?

要相信,生活中并不缺少情景,只是缺少发现它的敏感的心。

爱使我们接受关怀

真是难受!

喉痛鼻塞的,感冒真是难受。

午睡,我依然要讲故事。

于是,向孩子坦白:

“我好像病了,声音发不出。

轻轻地,但依然是满怀深情地讲述,孩子们很着迷。

讲完后,我依然是轻轻地说:

“好,睡了。

如果还要我多说话,那就是在欺自我了。

雪鹏躺在床上,有些含羞地说:

“我已经爱上你了,我不会欺负你。

”我一下子又兴奋了:

“我也是!

这小孩.因为我亲了他肥肥的肚子,就喜欢上了我。

孩子们纷纷表示:

“我也不会欺自你的。

我正吃力地想张口.超超说:

“(睡觉)那么响,就是欺负应老师了。

一下子,所有的孩子都缩进被子里。

一时间,卧室里静静的,孩子们松弛地躺着……整个午睡时间果然没有让我多说一句话。

我感动得一塌糊涂!

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当我们不再处于强势,孩子就会在“强者”的情绪体验中,主动地生活和学习。

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当我们不再颐指气使,孩子就会在感受尊重中,主动地理会我们的要求。

当孩子的行为变得主动,教育就会更简单。

所以——

爱,如果可以使我们放低自己于孩子中间,

爱,如果可以使我们敏感又宽容,

爱,如果可以使我们处于“弱势”,

或许,教育会更简单。

(摘自应彩云:

《爱使教育更简单》.《幼儿教育》,2006年第l/2期)

■可供讨论的问题:

对书畅行为的较真和宽容与教师平和的爱心有怎样的联系,用“求得关心”的方式提的午睡要求与教师对于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体味又有着怎样的渊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