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高考历史 各个击破针对性学案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总复习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93168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2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课堂高考历史 各个击破针对性学案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总复习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效课堂高考历史 各个击破针对性学案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总复习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效课堂高考历史 各个击破针对性学案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总复习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效课堂高考历史 各个击破针对性学案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总复习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效课堂高考历史 各个击破针对性学案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总复习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效课堂高考历史 各个击破针对性学案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总复习 新人教版.docx

《高效课堂高考历史 各个击破针对性学案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总复习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课堂高考历史 各个击破针对性学案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总复习 新人教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效课堂高考历史 各个击破针对性学案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总复习 新人教版.docx

高效课堂高考历史各个击破针对性学案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总复习新人教版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基础落实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及实践

1.背景

(1)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19世纪末面临被的危机。

(2)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救国方案屡屡碰壁。

(3)19世纪末,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4)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海外期间,大大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

瓜分

2.提出

(1)提出:

1905年,孙中山同黄兴、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并提出其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平均地权”。

(2)进一步阐发:

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将这个纲领进一步阐发为“民族”“”“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创立民

民权

3.内容

(1)民族主义:

即“驱除鞑虏,恢复中

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2)民权主义:

即“创立民国”,就是通过

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

(3)民生主义:

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

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

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民主共和国

4.评价

(1)进步性:

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2)没有明确提出反对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帝国主义

5.三民主义的实践

(1)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了中华民国。

(2)1912年,孙中山根据三民主义思想原则,领导制定并颁布了《

》,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

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

(3)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企图复辟帝制,孙中山先后领导发动了“”

“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以捍卫民主共和制度。

中华民国临时约

二次革命

特别提示

(1)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反对的是满洲贵族的统治,实质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到了新三民主义才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

(2)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是政治前提,民权主义是核心,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概念辨析三民主义

是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构成,简称“三民主义”,是中国国民党信奉的基本纲领。

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它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遗产。

新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的发展,反映了新的历史特点,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在新的革命阶段的进步性,并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思想基础。

练习1有学者认为:

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而亡于孙文。

原因之一是如图的三把利剑,三剑一击,清王朝就玩完了。

其史论、史观和史料反映出()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英雄创造历史③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④领导阶级的先进与否,是革命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要动力,故可排除②。

答案C

练习2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主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一二件未竟之功”。

从该挽联可以看出他悼念的是()

A.孙中山B.宋教仁

C.陈独秀D.鲁迅

解析从“三民主义、推翻专制”可知A项最佳。

A

二、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背景

(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孙中山看到希望。

(2)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帮助下,孙中山决定改组国民党。

2.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1)提出:

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924

①民族主义:

一为中国民族自求

解放;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

律平等。

②民权主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

共有。

③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节制资

本,实行“”。

3.评价

(1)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2)内容

耕者有其田

(2)推动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在全国的开展。

(3)内容上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

理解升华新三民主义的“新”体现在什么地方?

(1)内容新。

①新民族主义中明确提出了反帝要求,主张各民族平等。

②新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③新民生主义中提出了要“节制资本”、颁布劳工法和“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谋求改善工人与农民的生活。

(2)思想新。

它贯彻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重点讲解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1)新三民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四大革命阶级的指导思想,三大政策是统一战线占主导地位时的国民党的执政原则。

(2)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实质内容,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升华,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要求,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革命的真实反映。

(3)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相互依托,但不可混为一谈。

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具体方针,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方法和手段。

没有三大政策,就无从体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担负的新责任;没有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就不可能形成思想体系,无法在民主革命实践中充分发挥其效能。

练习3孙中山曾说:

“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不能不要的。

……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

”对这段话中的“忠”,下列理解中最准确的是()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要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强调了国家民族意识

D.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解析“忠于四万万人”,即忠于中华民族,结合孙中山一生的革命追求,可知C项最佳。

C

练习4孙中山先生在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

这一理念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

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并规定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传统。

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

A.民本思想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D.民生主义思想

解析从“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可看出是以解决农民收入和生活问题而采取的措施,比较备选项,可排除B、C项,而A项又包含于D项,故D项最佳。

D

考点综合

新旧三民主义的同异比较:

 

比较点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目的

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

性质

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

作用

都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的社会进步

 

背景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不同的救国主张却屡屡碰壁,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

1905年,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并提出同盟会纲领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孙中山看到希望。

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与帮助下,孙中山决定吸收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改组国民党

内容

民族

主义

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不同点

内容

民权主义

即“创立民国”,就是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帝之个人及团体,均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民生主义

即“平均地权”,就是核定地价,现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不同点

进步性

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理论指导

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这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局限性

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

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

命题视角

视角一追踪社会热点

孙中山奉安南京82周年

2011年是辛亥革命成功100周年,是孙中山奉安南京82周年。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领袖,因其提出的三民主义及领导的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历程有着重大影响而受到两岸人民的高度肯定,是联系海峡两岸感情的重要纽带。

新课标理念下,很容易从孙中山在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近代化过程中的贡献及在两岸联系发展中的影响等角度立意命题。

尝试命题12009年8月13日北大庞朴教授在“中国文化界演说”提出:

“辛亥革命在国家制度、社会制度方面做出了重大改变,新文化运动则强调做一个精神上全新的人……。

”指导辛亥革命作出重大改变的指导思想是()

A.三民主义

B.民族主义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启蒙思想

解析辛亥革命取得成功的指导思想主要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B、C项从属于A项的内涵,D项是影响但不是指导思想。

A

视角二紧扣教材重点

本讲教材重点有二:

一是新、旧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各自影响;二是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中的贡献。

尝试命题22011年为辛亥革命100周年,武

汉市在全球范围内征集“百年纪念”活动

方案,广州市也投资3.3亿人民币建立革命

纪念馆。

这些活动主要是为了记念孙中山

()

A.提出三民主义,建立中华民国

B.先后提出新、旧三民主义

C.提出“三大政策”,推动实现国共合作

D.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的斗争

解析B、C、D项都是孙中山某一局部的活动,没有A项全面客观。

答案A

视角三关注新史观

用社会史观看三民主义

2009年5月7日《南方日报》刊载了题为《孙中山民生主义中的社会主义思想》史学研究论文,提出了三民主义富含“人民公仆”和“共同富裕”等社会主义思想,这与当前关注民生、实现共同富裕、建立和谐社会的社会潮流有一致之处,凸显了三民主义思想的当今社会价值,为高考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立意视角。

尝试命题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初的孙中山民主思想是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孙中山认为: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自总统以下,各级官吏都是公仆,凡共和宪法国家,左右统治权力者常为多数之国民”。

材料二孙中山在1903年致友人的信中写道:

“欧美之富者可敌国,贫者无立锥之地,演此悬绝之惨景,它日必有大冲突。

”为此他在国民党一大上提出:

“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财源弄到平均,所以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

材料三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住房保障这样一个比较完整的初级民生保障体系。

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央高频率出台了《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等民生建设的政策;决定3年内投资8500亿元改善医疗卫生,投资

9000亿元改善住房条件;强调解决对困难毕业生和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

——《瞭望》

(1)材料一中孙中山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后来在其政治实践中又是怎样落实的?

突出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孙中山看到了欧美社会的什么弊端?

为解决这一不足,他提出了怎样的设想?

这反映了孙中山怎样的品质?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

与材料二相比,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发展到怎样的新阶段?

答案

(1)观点: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官员是人民的公仆)。

实践:

在《临时约法中》规定了人民应享有的各项民主权利;建立三权分立的国家政体。

意义:

民主思想发展到第一个高峰。

(2)弊端:

贫富分化严重会引发社会动荡。

设想:

提出了民生主义或共同富裕主张。

品质:

维护广大人民利益,对世界潮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3)现象:

政府努力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阶段:

以立法的方式保障民生。

视角四运用教材史料

本讲教材应关注:

图片:

孙中山的肖像、孙中山的题词、《时局图》;文献:

历史纵横及学思之窗栏目中的材料。

尝试命题4右下图是孙中山的题词。

在这一

思想的指导下,孙中山先生()

A.投身维新变法运动

B.提出并发展三民主义

C.领导中国走上了独

立发展道路

D.领导北伐战争推翻

北洋军阀统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判断能力。

孙中山所处的时代,民主政治成为潮流,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目的是在中国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答案B

考能特训

主题:

如何解答分析评价型非选择题

分析评价型非选择题往往针对教材的重点内容设问,针对某一“做法”、“事件”、“现象”命题,常以“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历史意义”、“怎样评价”、“谈谈看法或认识”等设问出现。

解答这类题目往往需结合所学知识,紧扣材料中所提供的关键语句进行辩证思考。

【例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

方法指导此类题型的一般解题方法与技巧:

(1)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密切结合所学知识,抓住材料提供的关键词句综合分析,不可只抓一点分析,导致漏答,也不可仅局限于教材知识,忽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2)要根据主体分析,即分析设问中的现象“对谁”或“谁的”影响看法。

如本题第

(2)、(3)问,就需紧扣“辛亥革命”、“新中国”的主语回答。

(3)寻找角度分析评价:

比如本题第

(2)问就需多角度分析才符合要求。

(4)坚持辩证观点客观评价:

比如本题第

(2)题就需想到进步意义背后的局限性。

(5)分析评价时有时还需先摆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再说明理由,否则就会漏答设问。

解析此题从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两种角度出发,旨在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在于明确题目所要求回答的角度,然后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判断、评价。

试做:

答案

(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2)①政治:

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

②经济: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的发展。

③思想文化: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

④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

(3)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完成,为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①政治:

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进入了人民民主的新时代,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

②经济:

建立了新的经济制度,为

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③思想文化:

确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

定时检测

一、选择题

1.“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

”最确切的回答是()

A.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B.三民主义符合历史潮流

C.革命成功重在舆论宣传

D.洪秀全不注意斗争策略

解析与农民阶级的革命相比、资产阶级革命更符合生产力发展和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革命结果不同的决定性因素,B项最佳。

答案B

2.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表示将致力于“社会革命”,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

()

A.实现社会主义

B.实现民生主义

C.实现民权主义

D.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解析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属民族革命,民权主义属政治革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属社会革命,它是对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的发展。

B

3.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与时俱进,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主要“新”在

()

A.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

B.具有鲜明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C.代表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

D.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解析孙中山在旧三民主义指导下进行的一系列革命相继以失败告终,使他逐渐认识到要在中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必须联合一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力量共同来完成,才会有了三大政策下的新三民主义。

时代赋予了新三民主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内涵。

答案B

4.孙中山在遗嘱中说:

“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的奋斗。

”这个遗嘱的原则与以下哪一主张相一致()

A.兴中会纲领B.同盟会纲领

C.新三民主义D.三大政策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其体现的重要原则是“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这与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主张是一致的,故选D。

D

5.“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

切自由及权利。

”这句话反映出新三民主义中民族

主义的最大特点是()

A.反对民族压迫B.反对君主专制

C.反对满洲贵族D.反对帝国主义

解析题中引文强调:

只要反帝就可以享有自由和

权利,把反帝作为必要条件。

D

6.新三民主义最能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A.倡导科学、民主、平等、博爱

B.增加了鲜明的反帝内容

C.它倡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最终归宿是社

会主义

D.把资产阶级革命与人民革命、世界革命结合起

解析新三民主义革命纲领制定于俄国十月革命

胜利之后,并且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故D项最符合题意。

D

7.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共的“新三民主

义”,即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而将解决民生问题,放

在更重要的位置,这与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的哪一

思想类似()

A.反对帝国主义B.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C.普遍的平等的民权D.民族平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比较能力。

材料明确提到

了民生问题,A、D属于民族主义内容,C项是民权

主义。

B

8.“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

”1923年前后,孙中山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他()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

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

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

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

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

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

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

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

解析本题考查迁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1923年前后,一再失败的孙中山找不到前行的方向,陷入迷茫之中。

正是通过和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的接触,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实现了国共合作,才促进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答案D

9.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

“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

”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明确要求反对帝国主义

C.明确提出新三民主义

D.特别重视民生主义

解析从题目的时间上判断属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并且主要内容是反对帝国主义。

B

10.《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和母亲李萍避走大漠,

当时蒙古人称汉人为“阿其那”(狗)、“塞斯

黑”(猪),到满人统治时期,汉人的情绪爆发

最激烈的体现是()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

A

11.1922年,孙中山说: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

……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

”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

①实现国共合作②颁布《临时约法》

③领导北伐战争④提出“新三民主义”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①②④

A

12.毛泽东曾认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正规说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其理由

是()

A.以往的民主革命都失败了

B.孙中山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C.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取得成功

D.孙中山提出了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

D

二、非选择题

13.(2009·天津文综,12)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晁错说:

“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定居),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唐太宗说: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君道》

材料三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

材料四英国于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障法,规定投保职工在就业、退休、怀孕、工伤、疾病、死亡等情况下可以申请补助;11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

制度;1948年颁布国民援助法,由政府拨款给贫困者以社会救济。

德国也通过保险、救济、补助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引起的社会冲突。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等

(1)依据材料一、二归纳中国古代明君贤人的治国思想。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

(2)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最初的主张是什么?

材料三中所提的“办法”与最初的主张有何主要变化?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

(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国家如何确立福利制度?

这种制度有何作用?

解析第

(1)问,两则材料均从反面论证了不重视农业和不关注农民生活带来的损失,据此不难判断材料反映的主要思想是“民本思想”或称为“重农思想”等。

然后依据所学唐太宗重视农民、轻徭薄赋等知识回答第二小问即可。

(2)问据所学可知,孙中山民生主义最初的主要内容是平均地权。

材料三中提示的时间为1924年8月,可知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此时孙中山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中民生

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

联系所学回答背景即可。

第(3)问,据材料中“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障法”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