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钻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完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8402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3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旋挖钻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完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旋挖钻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完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旋挖钻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完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旋挖钻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完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旋挖钻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完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旋挖钻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完成.docx

《旋挖钻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完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旋挖钻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完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旋挖钻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完成.docx

旋挖钻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完成

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

广州至佛山段项目施工12标【西朗站】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

广佛地铁土建12标项目经理部

一、编制依据4

二、工程概况4

2.1工程简介4

2.2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状况7

2.2.1工程地质情况7

2.2.2水文地质情况9

三、总体部署11

3.1施工场地总平面布置11

四、旋挖钻施工总体方案11

4.1工期计划11

4.2人员及设备安排12

4.3施工准备13

4.3.1材料13

4.3.2作业条件14

五、旋挖钻钻孔桩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4

5.1钻孔桩的施工方法14

5.2旋挖钻钻孔桩的施工工艺流程15

5.3旋挖钻钻孔桩的施工工艺16

5.4钻孔桩施工质量标准19

六、施工注意事项21

一、编制依据

本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主要依据招标文件、承包合同、施工设计图、地质勘察资料等,在充分考虑我公司现有的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配套能力的基础上,围绕着确保安全、保证质量、保证工期、降低造价的目标编制。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依据包括:

1、.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项目施工12标西朗站土建

工程招标文件、承包合同、施工设计图;

2、我公司现场考察所获得的调查资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等;

3、.招标文件及施工设计、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有关规范、规程;

4、.我公司现有人员的施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科研水平、机械设备配套能力以及资金投入能力;

5、.相关的国家行业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施工12标段土建施工项目的工

程范围为两个明挖车站和两个盾构区间:

西朗站、鹤洞站、菊树〜西朗盾构区间、鹤洞〜西朗盾构区间的土建工程。

设计起迄里程为YCK18+424.368

YCK21+500.303m

西朗站地处花地大道、鹤洞路交叉部位。

车站呈西南至东北走向布置,横跨花地大道,东北侧为加油站和民房,西南侧为西朗公共汽车总站,紧邻地铁一号线西朗站。

场地较为平整,地面高程为6.78〜9.26m。

西朗站为地下两层,有效站台中心线的里程为YCK20+391.868,车站起点里程为YCK20+339.868,

终点里程为YCK20+726.568(包括折返线和围护结构),总长度386.7m。

平面布置见图2.1-1。

车站结构按抗震基本烈度7度进行设防,人防等级按6级设防。

主体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

主体结构为明挖2层结构,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

根据施工设计图要求,本站基坑围护结构设计为两种形式,一种采用©1000@1150〜2000钻孔桩+三道内支撑的支护形式,第二种采用©1200@1500人工挖孔桩+三道内支撑的支护形式。

图2.1-1西朗站平面布置图

其中人工挖孔桩设计为圆桩与圆桩相切的排桩,桩径为1200mm,桩心间距

1500mm。

车站中部围挡设置挖孔桩为95根。

人工挖孔桩桩身采用C30钢筋混凝土;护壁厚为150mm,采用C20钢筋混凝土。

2.2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状况

2.2.1工程地质情况

本站位土、岩层从上到下主要有:

<1>人工填土层;<2-1A>淤泥;<2-4>粉质粘土层;<6>褐红色泥质粉砂岩全风化带;<7>褐红色泥质粉砂岩强风化带;<8>褐红色泥质粉砂岩中风化带;<9>褐红色泥质粉砂岩微风化带。

每个岩土层分别按岩土层代号、岩土名、时代成因、岩性描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

主要为作为路基填料的杂填土,局部为素填土,呈浅灰色、

灰黄色、杂色等,稍湿〜湿、欠压实〜稍压实,松散〜稍密,主要由粘性土、碎石、砂土及砖块等建筑垃圾修路回填而成,部分顶部一般为15〜30cm厚的砼

面板。

该层实测标贯击数6〜11,平均厚度2.15m。

<2-1A>淤泥层:

深灰、灰黑色,呈流塑状态,以粘粒为主,含有机质,不均匀含粉细砂。

该层实测标贯击数1〜2,该层层厚1.20〜5.30m(局部存在该土层)。

<2-4>粉质粘土:

灰黄色、浅黄色,可塑状态,以粘粒为主,粘性一般。

该层实测标贯击数6〜14,该层层厚0.30〜6.20m。

<6>全风化岩层(K2d2a):

由泥质粉砂岩组成,呈褐红色,岩石风化剧烈,组织结构已基本破坏,呈坚硬土状,岩芯手可捏碎,遇水易软化。

该层实测标贯击数34〜38,该层层厚1.30〜3.50m。

<7>强风化岩层(K2d2a):

由泥质粉砂岩组成,呈褐红色,岩石风化强烈,组织结构已大部分破坏,但原岩结构尚可清晰辨认,矿物成分已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岩芯呈半岩半土状或岩块状,岩芯手可折断,岩质极软,

失水碎裂。

该层实测标贯击数52〜78击,层厚0.70〜12.70m,

<8>中风化岩层(K2d2a):

由泥质粉砂岩组成,呈褐红色,岩体呈层状或块状构造,泥质及钙质胶结,岩体稍破碎,岩芯柱~短柱状,局部较多碎块状,软质岩,失水易裂,浸水软化。

该层层厚1.30〜29.50m。

<9>微风化岩层(K2d2a):

由泥质粉砂岩组成,呈褐红色,块〜厚层状构造,裂隙稍发育,裂面结合较好,岩体较完整〜完整,岩芯多呈短〜长柱状,局部碎块状,较软岩。

该层层厚1.00〜34.20m。

各岩土层详见2.2-1车站地质纵剖面图。

1)连TZKa

函2.2—1BSS连w勞理H函

I■r

西韵车站右钱的農戳面不

豪鼻4bi

”a

tMJt

|2*「叭

|AK)-^c|lV

.■-'■

Mi-ka

車宜IN

 

车站场地稳定水位埋深0.85〜1.50m(标高5.53〜7.91m)。

地下水位与季

节、气候、地下水赋存、补给及排泄有密切的关系。

2)地下水类型

地下水类型主要是赋存于基岩风化层中的裂隙水。

基岩风化裂隙水含水层主要赋存于强、中、微风化岩中的风化裂隙之中,含水层无明确界限,埋深和厚度很不稳定,其透水性主要取决于裂隙的发育程度和性质(包括裂隙的闭合程度、形式、规模、充填物质,以及裂隙的组合形式、密度等)、岩石风化程度等。

风化程度越高、裂隙充填程度越大,渗透系数则越小。

基岩风化裂隙水为承压水,呈脉状或带状分布。

3)地层富水性和透水性

车站主要含水层为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7>、<8>,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7>、<8>,岩体裂隙较发育或稍发育,岩芯较为破碎,含有较为丰富的地下水,且富水性极不均匀,抽水试验测得中、微风化岩层的渗透系数为k=0.535〜0.675m/s,为富水性较弱,弱透水地层。

其余地层为弱含水层或相对隔水地层。

4)地下水补给

勘察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降雨量大于蒸发量,其中大气降雨是本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之一,每年4〜9月份是地下水的补给期,10月〜次年3月为地下水消耗期和排泄期。

本站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以大气降水为主。

在天然状态下,基岩风化裂隙水含水层主要靠大气降水和上层地下水的径向越流补给第四系含水层的渗入补给、越流补给。

由于上覆粉质粘土层、全风化岩层为相对隔水层作用,使本含水层略具有承压性。

地下水的排泄方式主要表现为主要以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方式排泄,另外在珠江江水低潮时向江河排泄。

5)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地下水对砼结构无腐蚀性,对砼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

三、总体部署

3.1施工场地总平面布置

本站周边环境复杂,与地铁一号线西朗站、三汽西朗公交车站及材料堆场等相邻,且车站横跨花地大道中,故场地要求较为严格。

施工场地平面布置见图

3.1-1。

说明:

、整个基坑场地的排水采取场地全面硬化结合排水沟的形式,排

水沟尺寸为300X300,且每隔30m或转弯处设置一个尺寸500X500的集水井,最终流入三级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市政排污管道;

2、场地狭长地带只沿着基坑围蔽线设置排水沟,在宽阔段则同时

沿着基坑边与围蔽线设置并行的两条排水沟,两排水沟之间的硬化场

地设置i=0.2%的反坡;

3、场地中的排水沟均加盖格栅铁盖,便于行走机具和防止沟道堵

塞;

4基坑场地全部用C25的混凝土加以硬化,场地内的道路用C25的混

凝土硬化。

n-!

WVi!

-!

■-:

.-:

»

«■11

图3.1-1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

四、旋挖钻施工总体方案

4.1工期计划

西朗车站钻孔桩共计461根,花地大道西侧269根(已完成107根),花

地大道东侧192根(分两期完成,一期161根,二期31根)

1、花地大道西侧至7月27日已完成107根,剩余162根。

2台旋挖钻施

工,按8根/天成孔,至8月17日全部完成。

图4.1-1

图4.1—1

2、花地大道东侧钻孔桩施工共计192根。

其中由于交通疏解原因分两期完成。

一期完成161根,计划由一台旋挖机施工按4根/天钻进,从2008年7月28日至2008年9月10日完成任务。

图4.1—2。

图4.1—2

4.2人员及设备安排

现场每台旋挖钻机配备一名技术人员负责技术指导,两名有操作证的熟练司

机。

每台钻机安排6名普工。

机械设备安排见表4.2-1及相关人员安排见表4.2

表4.2-1机械设备表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旋挖钻机

SD-20

1台

旋挖钻机

SD-28

1台

汽车吊

25T

3台

挖掘机

PC200

1台

导管

©250

3套

电焊机

BX500

12台

钢筋切断机

GQ40A

3台

钢筋弯曲机

GW40

3台

 

表4.2-2人员安排表

人员名称

数量

人员名称

数量

吊车司机

6人

钢筋工

40人

挖机司机

2人

砼浇筑工

10人

装载机司机

2人

测量人员

4人

旋挖钻机司机

4人

杂工

20人

4.3施工准备

4.3.1材料

1、混凝土:

选用商品混凝土。

2、钢筋:

品种和规格均符合设计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及按规定试验合格

后方可使用(进口钢材需先经化学成分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该工程)

4.3.2作业条件

1、施工场地必须做好“三通一平”。

现场四周设置排水沟,桩孔中排出的积水,经沉淀并符合环保要求方可排入下水道。

2、按施工图纸准确放线,放出桩位中心线和桩径,并认真进行技术复核,经有关部门办理签证手续,才能继续施工。

3、钻桩前,把桩中心位置向桩的四边引出四个桩心控制点,用牢固的木桩

4、施工前,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和施工员应逐孔全面检查施工准备,逐级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和安全教育,要使安全、技术管理在思想、组织、措施都得到落实。

5、专人负责按桩位编号,做好桩孔的垂直中心线、轴线、桩径、桩长和基岩土质的纪录;钢筋笼和桩身混凝土等隐蔽验收记录,并在完工后整理编册分送有关单位并送技术部门存档。

6、现场制作的钢筋笼,应执行有关规范要求。

五、旋挖钻钻孔桩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5.1钻孔桩的施工方法

西朗站围护结构采用©1000钻孔灌注桩,桩中心距1150〜2000mm,排桩间净间距150〜1000mm,共计461根。

桩的嵌固深度确定原则:

桩底进入基坑底微风化岩层1.5m,进入中风化岩层2.5m。

钻孔桩采用SD-20型液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