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地貌知多少之山脉篇教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8045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溪地貌知多少之山脉篇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安溪地貌知多少之山脉篇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安溪地貌知多少之山脉篇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安溪地貌知多少之山脉篇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安溪地貌知多少之山脉篇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溪地貌知多少之山脉篇教材.docx

《安溪地貌知多少之山脉篇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溪地貌知多少之山脉篇教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溪地貌知多少之山脉篇教材.docx

安溪地貌知多少之山脉篇教材

安溪境内多山,其山峰属戴云山脉向东南延伸支脉。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山峦起伏,山峰林立,山势峻峭,河谷狭窄,平均海拔700米以上,千米以上高山2461座,最高山峰太华尖海拔1600米;东南部地势相对平缓,平均海拔500米以下,千米高山仅475座。

太华尖-紫云山-大坪山脉为安溪的主山脉。

从感德镇、福田乡与漳平市交界的太华尖(海拔1600米)入境,沿感德镇与桃舟乡接壤线向东南延伸,经感德镇潘田格转南过长坑乡与祥华乡毗连的兔仔格(漳泉格)至同发山(海拔1504.8米),过大太湖山(海拔1256.3米),继而转向东南入蓝田乡黄柏村乌石寨(海拔1130米),达芦田镇的紫云山,转向西南到芦田镇新村林场,又转向虎邱镇双格,至大坪乡出境入厦门市同安区;又从龙门镇桂林村入境,过桂林云顶山(海拔1175.2米)沿安溪县与南安市接壤线向东北延伸,经官桥镇仁峰村大尖尾(海拔958.8米),达城厢镇路英村犁头标(海拔746.9米)、中尖、石古村稳固山(海拔876.6米),至城厢镇玉田村。

主山脉海拔千米以上山峰共有1859座,其中无名标山峰占93.4%。

安溪的支山脉有:

潘田格-雾山山脉。

位于主山脉东侧。

从感德镇潘田格过大坂村大雾山达剑斗镇圳下村。

有千米以上山峰208座。

风过尖-大尖山山脉。

位于主山脉东侧。

从长坑乡山格村风过尖山向东延伸,达金谷镇洋山村大山尖(海拔720米),至元口村。

有千米以上山峰271座。

国光山-清水岩山脉。

位于主山脉东侧。

从蓝田乡九磜村国光山向东延伸至官桥镇新春村天马山(海拔670米),过城厢镇上营村观音山(海拔899米),达蓬莱镇蓬莱山。

有千米以上山峰2座。

芦田-南林尖山脉。

位于主山脉西侧西南部。

从芦田镇芦田村西部过龙涓乡山后村南林尖,达半林林场金光镭山(海拔898米)。

有千米以上山峰111座。

壁岩山-佛耳山山脉。

位于主山脉西侧。

从祥华乡石狮村壁岩山至白玉村佛耳山。

有千米以上山峰166座。

和春-大佛山山脉。

位于主山脉西侧。

从祥华乡和春村至大佛山达福田乡福前农场。

有千米以上山峰318座。

钱塘山-镇抚山脉。

由南安市钱塘山入县境支分,西系镇抚、钟洋山,经大犁尖、大卫尖至凤冠山;东系镇抚,经雷田寨,至南安市高田凌云山。

(一)凤城镇

凤冠山亦称凤山、凤髻山,又名展旗山,在县城北部,海拔520米。

横跨大岭、吾都、上山、先声、大厝、美塘、祜水等村居。

一峰峙立,分为两翼,若凤翥然,故名,是县城的主山和屏障。

该山有凤山森林公园景区,规划面积163.93公顷。

山南有宋理学家朱熹标题的“凤麓春阴”景观及东岳寺、城隍庙、廖长官纪念馆、詹敦仁纪念馆、茶叶大观园、沼涛图书馆等;山腰有革命烈士纪念碑。

五代名士刘乙、詹琲曾在此隐居。

茶寮埯在上山村山畲,海拔156米。

其南部为贡尾,海拔322.1米。

吾都山在吾都村东部,海拔184.5米。

又称贡山,系凤冠山西翼。

(二)城厢镇

五峰山在城厢镇西南部,海拔935.1米。

古称黄檗山,又名南山、午山。

清乾隆《安溪县志》载:

“深林邃谷,有笋、蕨、棱、稻之饶,神仙之迹。

旧传有入山遇仙者,从之而往,越旬方归。

山腹有五峰岩,又名头陀岩。

”山麓为后埯诸乡村。

据《清溪厚安谢氏宗谱》载,南山原为南安县(今南安市)翔云乡卓某所有,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其女卓嫚娘嫁给厚安谢尚志之子象郁为妻,遂以南山及田地120栳作嫁妆陪嫁,后由其子孙经营。

笔架山在县城南部。

五峰山东面的三座山峰,即犁头标(海拔746.9米)、中尖(海拔795.7米)、稳固山(在石古村,亦称稳龟山,海拔876.6米),三峰高耸,形肖笔架,遥对安溪文庙,故又称文笔峰、三公峰。

山跨路英、石古、经岭、墩坂等村。

明嘉靖《安溪县志》载:

“在永安里,一名丽碧山,又名文笔峰。

其山三峰,中差低,两旁高耸,似‘公’字。

登其顶,可望见海,峰之旁有龙水岩。

东峰之顶有池,大旱不竭,石棋盘古迹在焉。

龙湖山在县城西部,海拔150米,东临晋江西溪。

该地原有一龙潭,山故称龙湖山。

1990年,在山麓建有安溪县(铭选)医院,开辟街市。

1996年,安溪汽车站从旧城区西门迁建于此。

产墘山在县城南部,路英村境内,又名产坑山。

唐处士周朴隐居地。

古有瀑布泉,前有塘,故又名周塘山。

元代后,曾建有午峰岩、三峰岩、大峰岩等,奉祀伽蓝尊王(即周朴前身)。

龙堀在石古村东北部,涝港村东湖西南,海拔456.6米。

为稳固山向北延伸的山峰。

东山为龙堀向北延伸的山峰,海拔412.4米,再向北为象官山(海拔303米)、虎崎墓。

凤金盖在南英村中部,为龙堀向东北延伸的山峰,海拔400.2米。

向北为青山湖(海拔298.4米)、后坑仔山(海拔229.5米),至南英村曾坑自然村。

后运山在墩坂村坂顶西部,内乡的北部,海拔189.9米。

金钱山在砖文村,晋江西溪南岸。

古称金龟山,清康熙《安溪县志》载:

“以形名,县东南水口山也,上有金龟塔。

先是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令章廷训以安邑形势来自西北,东南虽有葛磐之石,横踞溪中;顾午山高抗,龙形卑不敌,乃建塔石上,名曰‘文昌’。

至四十七年(1619年),令贺详又即是山建塔,以壮县势,以兴人文,即名其塔曰:

‘金龟塔’。

旧有谶云:

‘龙向江头跃头角,龟向东缠开祥瑞。

’谓黄龙、金龟二山也。

”2003年,随着大龙湖旅游区建立,该山已开辟为金钱山公园,为城区一新景点。

黄龙山在砖文村,晋江西溪南岸。

与凤冠山相对,下有龙津大桥。

明嘉靖《安溪县志》载:

“在永安里,又名登高山。

上有石如帽、如床几状。

重九之日,人多登眺,下有黄龙津,又名龙津山。

”1991年,随着龙湖开发区的建设,建有交通局、新华书店、电力公司、城厢镇政府等,并开发登科小区住宅区。

金山寨在员宅村新宅南部,海拔103.3米。

西姑寨在路英村英格内北部,为五峰山向东北的延伸,海拔217.2米。

水湖在中标村西北部,海拔530.4米。

该山有水湖岩。

高盖山在霞宝村北部。

清乾隆《安溪县志》载:

“一名芹山。

高可望海,形展如盖。

琳边山在中标村琳边西北部,为水湖山向南延伸的山峰,海拔188米。

董墘寨在中标村福岗西部,海拔141.7米。

大寨山在光德村西部,码头村东南部,雅兴村东北部,团结村九埯南部,海拔241.8米。

清乾隆《安溪县志》载:

“大磜山,与观音山叠峰而来,下有数十丈漈,潭水深碧而。

剑科山在光德村内园西北部,蓝溪东岸。

观音山主峰在上营村上地北部,海拔899.4米。

跨城厢、官桥、蓬莱三个乡。

镇清乾隆《安溪县志》载:

“自玉案山分派,高踞城西,形若观音佛座,故名。

中有石室,可容百人,天然牖户。

其山半平处为闾平山。

阆山在县城西南部,同美村西南部,海拔755.2米。

其山势似蹙浪然,故又名浪来山、新岩山,南北走向。

东西两坡陡峭,森林密布,主峰两翼各有一支山脉。

西坡向北延伸,山势平缓,有尖石、歇脚坪、得胜湖、红岭、官田格、水磨山、芹坑口(勤内村)等;东坡跌宕起伏,从马崎山起,山势较低,向北蜿蜒,有大湖山、乌冬格、灯火古、浮圳隘,再隆起为鹧鸪头、大头寨(海拔208.2米,同美大仑岭西、)慕仁巷,至猴隐山逐渐下降,转向北延伸经香山、尾井子、巷头山至蓝溪畔。

该山半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阆苑岩。

虎头壳在风鼓格东部,美法村寨仔尾南部,海拔752.4米。

山南为南安市黄田村,东侧为仙人格,海拔813.2米。

(三)参内乡

北山尖在坑头村东部,海拔575.9米。

发脉于大眉山,向西南延伸为镜面山(海拔414.4米,罗内村东部),虎县山(海拔280.4米),交界岭。

古称罗汉山,清乾隆《安溪县志》载:

“罗汉山,自大眉发脉,下有罗汉渡。

周显德中,建智度院。

大眉山、小眉山主峰在南安市。

南侧为参内乡岩前村、坑头村。

其形如眉,又名眉田山。

宋县令黄锐诗云:

“一岭复一岭,一巅复一巅。

步邱皆力穑,掌地也成田。

线引山腰格,针穿石眼泉。

眉山同是号,此处合生贤。

塔斗山在参内乡境东南部,田底村、洋乌内村西部,海拔287.8米。

清乾隆《安溪县志》载:

“山势挺拔,为邑治东隅巨镇。

”北与鸡笼尾山(海拔250.6米)相连。

岩前寨在岩前村东北部,海拔435米。

山麓有仙景岩,岩顶森林茂密。

狮江山在参山村东头埔东北部,岩前村北部。

山北为南安市高田太山,海拔436.3米。

大山母在祜水村下墩自然村东北部,海拔238.2米。

山北为南安市太山坪头。

雷田寨在镇东村内洋东北部,海拔576.6米。

东侧为南安市圳仔村。

岩岭寨在新加坡花园东部,岩岭西侧,大厝尖石村西部,海拔244.2米。

内田山在圆潭村北部,海拔130.7米。

石过山在镇中村镇抚寨西南部,观音尖山(海拔647.4米)南部,海拔741米。

该山向东南延伸为虎沉尖山(海拔711.6米),虎沉尖转向南为风鼓格(海拔595.4米)与芹菜埯(参内乡美塘村石董自然村西部,海拔654.4米),转为东南向为东仑头山(海拔380.8米),至祜水村温厝自然村。

石董山在美塘村石董自然村,西北与魁斗镇大岭村相邻,海拔654.3米。

乌坑山在美塘村刘坂西北部,与镇中村、镇东村交界。

胡厝寨在参山村胡边东部,海拔106.4米。

(四)魁斗镇

莲花山在魁斗镇东北部,主峰位于镇西村,海拔727.2米。

五个山峰环状,形似莲花而得名,为镇抚三个村的主山。

清道光四年(1824年)知县黄宅中诗云:

“一朵莲花架碧空,中央细认是来龙。

凤山此地留真脉,云雾常绕至半山。

”尖顶有观音菩萨寺,从观音尖山向东南延伸为仙洞峰,有仙女之称。

再向东南有石髻峰,峰顶奇山重叠,宛如道士束发之髻。

相传,陈普足择峰建寺时,曾选该峰,认为该峰秀丽,后发现清水岩更适宜,遂舍此。

从此,村民香客每年“迎神”,有时到该峰“请香火”。

造尖山在魁斗村,海拔343.2米。

据传,该地陈姓祖先肇基魁斗村东洋自然村,始建祖祠时,认为祖祠面前的山没有山峰,于是人为运土运石造山峰,使山峰尖锐挺拔,故称造尖山。

内仑山在魁斗村龚厝东部,海拔435.4米。

东侧为深格寨,海拔578.6米。

大山岩在魁斗村五里榕东北部,海拔395.4米。

响天锣在清溪右侧,蓬州西部,鲁藤村西南部,翁后村北部。

大岩山在蓬庭村光坑西部,海拔530.4米。

南侧为水湖山,山腰有清始建清风洞。

孤雁尖在凤山村外洋西南部,海拔819.2米。

东北侧为观音尖。

鼓顶山在佛仔格村鼓顶自然村西部,海拔368.7米。

小鬼尾尖在贞洋村大圳格坵仔西部,海拔359.6米。

山北为南安市山城。

湖仔头在镇中村西墘南部,海拔741米。

大尖山在凤山村外洋西部,金谷镇金东村高雁南部,海拔620米。

(五)蓬莱镇

高龙尾山在福山村东部,曾口坂南部,官桥镇碧二村官湖西部,海拔996.6米。

石坪山在福山村种菜自然村西南部,官桥镇内村村北部,海拔732.5米。

屏山在福山村种菜自然村西部,植洋村城皇寮西南部,海拔838.7米。

观音山海拔899.4米。

石钟尾山在登山村大坂自然村东部,观音山西北部,海拔886米。

蔡洋山在鸿福村蔡洋自然村南部,海拔672.9米。

南与石钟尾山毗邻,建有蔡洋水库。

深埯尖在彭格村胡仔坑东部,中尖山南部,海拔605.7米。

中尖山在芹山南部,中芹村中保西北部,海拔660.5米,世称鹅角山。

蓬莱山在蓬莱镇区南部,古称张岩山,海拔760.2米。

山上有国家4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清水岩。

大蕉坑在联盟村案山西部,海拔408.6米。

水边山在美滨村北部,清溪右畔,海拔272.4米。

白厅尖在蓬莱西南隅,鹤厅村西部,与尚卿乡交界处。

原称白鹤岩,峰顶有岩宇(已废),尖峰如鹤冠,故名。

海拔629.9米。

石格尾在吾邦村添马兜南部,海拔555.9米。

大寨尾在龙居村顶寨西北部,海拔434.8米。

五凤山在龙溪、龙居、吾邦三个村交界处,吾邦村北部。

该山有五条山脉,自下而上,聚集山顶,宛如五凤朝天,故名。

元末明初,李大在山顶建都称帝,帝号“大草”,统辖18年,今尚存“帝都”遗址。

虎公尖在温泉村大园西南部,海拔377米。

三笏山在上智片村,三山并峙,故名。

第三尖下有九峰岩。

雨伞仑在上智村东部,岭美虎坑(农点)的西部,植洋村横坪、墩后北部,海拔659.2米。

虎头石在上东村与寮海村交界处,温泉村石神片村石磜头东部,海拔608.7米。

寮坑岭在虎头石东北部,海拔426.1米。

西侧为风吹格。

胡坪寨在新坂村顶坂西部,海拔342.4米。

(六)金谷镇

大吕山主峰在东溪仑北部,海拔1074.4米,为金谷溪之源头。

山北为永春县达埔镇大吕林场。

虎尾棋山在溪榜村和美洋村交界处,东溪岭北部,东溪片村西南部,海拔822米。

西侧为湖头镇东埔村。

石龟山在金谷村北部,磜脚西南部,田头村东北隅,海拔446米。

御史岭在渊兜村西部,清溪南岸,海拔300米。

新寨头在御史岭西南侧,海拔350.5米。

蜈蚣仑在洋内村大坪南部。

石竹山在金山村大埔东南部,海拔475.2米。

大尖尾又名官刀山。

在景卿村东南隅,海拔915米。

东侧为南安市华美。

三脚尖在河美村坛林岩西南部,海拔499.7米。

(七)湖头镇

五阆山在湖头镇西部,海拔1256.7米。

横亘5公里,面积9平方公里,跨湖头、湖上、尚卿三个乡镇。

南起黄岭,北至清溪南岸,西北至东南走向。

清乾隆《安溪县志》称:

“上有两尖,其中尖高处,清明可眺海,并可望郡城东西二塔。

俯瞰诸峰,皆在其下。

有石平广,裂痕如砌成者。

有巨人石,旧号仙铺庭。

庭后山阿有龙潭,中产四足鱼,能知风雨,旱时祈雨辄应。

障水口者,有五山;其山麓,泉自石罅涌出,凿池潴之。

昔日名僧来此尝之,味香而甘,曰:

‘此为蟹眼泉。

’相国李光地有《阆山赋》。

”有石灰石、煤、铁、石墨诸矿。

五代时,五郎陈光绪隐居于此,故古称陈五郎山,后雅称五阆山。

大尖山又名翠屏山。

在湖头镇前溪、前山、福寿等村南部,金谷镇洋坑村洋岭西部,松柏岭西北部,蓬莱镇磜内村东北部,海拔719.9米。

该山高大峻伟,逶迤环抱,岿然一方巨镇。

清乾隆《安溪县志》载:

“翠屏山,山有巨峰,介还集、来苏、龙兴、感化四里间。

又名大尖山。

”山北即泰山岩,东侧为小尖山。

据传,宋宣和六年(1124年),永春道人黄惠胜,先居小尖山修行,后移居大尖山,广行善事。

宋绍兴四年(1134年),黄惠胜在该山坐化。

百姓为旌表他的功德,依山建寺,奉称为“显应祖师”。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李光地回乡重建泰山岩,将大尖山改为泰山。

东甲山在湖头镇东部,东埔村东部,郭埔村许湖(农点)北部。

系金谷镇东溪岭向南延伸的山峰。

乌石尖在下坑村西北部,永春县达埔镇乌石村南隅,海拔1040米。

鹅角冠在下坑村西北部,乌石尖山西南侧,海拔1088.4米。

山西北为永春县高坪村。

猴山顶又名鲎山,在竹山村侯山北部,海拔430.1米。

以山形故称,山上多石。

山麓有唐林八郎墓。

新编《安溪县志》载:

“唐,林八郎墓:

在湖头镇竹山村猴山麓。

林八郎(785-819年-引者注),名福龙,行八,故名。

唐元和十四年(819年-引者注)平寇殉身,后封为‘保义郎’,碑饰华盖仰莲纹。

(八)官桥镇

风鼓格在仁峰村石湖东南部,海拔790.9米。

山东南为南安市黄田。

大尖尾在仁峰村石岭片村的东部,风鼓格南部,与南安市黄田交界,海拔958.8米。

山门山在石壁村北部,海拔470.9米。

曾郁尾在官郁村北部,海拔171.2米。

狮嘴口在托龙山东北部,高龙尾山西南部,仙都村西北部,海拔912.1米。

大坪山在石岩村西部,虎邱镇仙景村东北部,海拔590.8米。

天马山在内村村(谷山)西部,新春村北部,海拔870.4米。

石平山在内村村东北侧,蓬莱镇福山村西南部,海拔732.5米。

茉莉尖在善坛村西部,新春村东南部,石岩村北部,海拔880.3米。

托龙山在善坛村东部,仙都村西部,海拔559.6米。

为高龙尾山向西南延伸的山峰。

塔仔山在善坛村大厝东部,岭头村西部,洪塘村西北部,驷马山东北侧。

为托龙山自西南延伸的山峰。

凤尾山在善益村回龙片村凤尾厝北部,海拔220.8米。

大林在山珍村南部,海拔254.3米。

犁头山在益林村下埔西部,芹后东北部,海拔736.7米。

犀山在益林村,海拔1047.5米。

弥勒山在上苑村深格西部,其山形似弥勒佛,故称,海拔767.2米。

驷马山在官桥镇西北隅,海拔636.1米。

山势如天马行空,故名。

为赤岭村、驷岭村的主山。

山上有常安院(已废),山下有石,广二丈余,人呼则应,故名“应石”。

该石形似双鲤,亦称双鲤石。

又有巨石,高数丈,明参政吴鹏大镌“芹石”两字。

山左有圣泉岩,有泉出石中,清甘不竭。

铁峰山在县境西南部,官桥镇东部,海拔751米。

跨官桥镇仁峰、碧一、官桥、官郁、仁宅及城厢镇勤内等村。

山顶石起数丈,状如铁砧,又名铁砧山。

山上原有石塔、慈济院(已废)、铁峰岩、尚钟墓等古迹。

另有一石洞名为蝙蝠洞,曲折幽深,中成巨室,可容百余人,前后左右可相通。

该山有丰富的“635#”安溪红花岗岩,20世纪90年代始开始规模开采,今已成为官桥镇花岗岩主要矿区。

(九)龙门镇

风鼓北在观音岩东部,仙东村北山(胡岭)北部,白芸村西部,海拔1072.8米。

跌死虎在仙东村北山东部,洋坑村铜锣山西部,海拔1044.4米。

湃湖尖在仙地村西部,桂林村北部,海拔969.5米。

老鹰窝在风鼓北北部,善益林南部。

虎头山在光孝村顶庵西部,山美村虎头山北部。

火烧山在山美村磁寮西南部,榜头村福海西北部,后坂村东部,海拔282.6米。

旗杆仑在后坂村山寮片村东南部,大生村厝烧仔西部,白芸村顶寮北部,海拔470.8米。

双格尖在凤杉尾埯西部,海拔961.4米。

牛皮石又称牛皮山。

在溪瑶村和尚畲西北部,海拔963.1米。

仙丰山在溪瑶村顶瑶西部,海拔856.3米。

险寨在桂瑶村墩洋东南部,海拔789.3米。

乌荇山在溪坂村乌荇自然村西部,海拔792.4米。

岩仔寨在溪坂村炙畲(废村)北部,洋坑村南部,海拔453米。

路麻寨在溪坂村东部,海拔317.9米。

土地公坑在东岭东部,翠坑村横山内社西南部,海拔948.5米。

加雉飞在土地公坑山东北部,翠坑村横山内社南部,海拔907.7米。

与厦门市同安区交界。

五马争槽在翠坑村白叶东部,龙美村目场南部,海拔970.3米。

五个山峰围绕一个湖,称五马争槽。

饶饭蒂山在龙美村溪湖店南部,海拔1133.4米。

与厦门市同安区交界。

云顶山在龙美村溪湖店东南部,饶饭蒂山东部,海拔1175.2米。

与厦门市同安区交界。

尪公格西在炙坑村前厝南部,海拔686.9米。

观音岛在龙门村观音岛、南山自然村南部,海拔524.2米。

庵山在龙门圩东北部,海拔240.4米。

狮嘴尖在龙山村阔格(废村)北部,美卿村小坑(农点)南部。

东为南安市佳仁自然村。

鸡髻旗山在龙山村案山东部,海拔775.5米。

梧桐山在山头村东部,海拔307.4米。

双架尖在美卿村尾墘东部,海拔917.4米。

岩格尾在双架尖西北部,美顶村坂美内村凤内东部,海拔555.7米。

大墓尖在美顶村东南部,海拔864.7米。

山的东部为南安市翔云乡。

大湖山在美内村北部,莲美村新湖东南部,乌坝水库南部,海拔324.7米。

上道山在美内村库顶东北部,美顶村坂尾西北部,海拔458.6米。

(十)虎邱镇

铜洞尖 在美庄村灶坑南部,海拔800.4米米。

山南为漳州市长泰县。

君郡尖山 在美庄村上马水南部,海拔754.5米。

山南为漳州市长泰县。

白叶髻 在美庄村坑柄(农点)西北部,海拔1006.3米。

莲花山 在美庄村坑柄北部,海拔797米。

湖尾山 在莲花山东北部,罗岩村南部,海拔662米。

竹高浪海 在美庄村内村西部,彭坑(农点)北部,海拔860米。

酒瓮山 在罗岩村大垵(农点)南部,海拔834.7米。

大寨山 在罗岩村龙楼脚西北部,海拔752米。

双坑林 在双都村磜都南部,白头旗北部,海拔794米。

双尖仔格 在双格村土格南部,海拔960米。

乌石坡 在双尖仔格山南部,内刘坑东北部,海拔1061.7米。

嘉美林 在双格村土格北部,嘉美村西部,海拔1066米。

大仑尾 在双格村沙溪东部,林东村六斗西部,高村村石狮南部,海拔829.6米。

中 尖 在林东村中尖,海拔836米。

林口山 在新茂东北部,林东村大坵后南部,海拔977.1米。

西坑洋尖 在林东村大坵后东南部,海拔705.5米。

大仑坪 在林东村东部,加书飞(海拔663米)南部,竹园大陆兜西南部,海拔745.1米。

仁仔尖 在竹园村芹前溪东部,双凤头西北部,竹园林场境内,海拔750.1米。

双格尖 在竹园林场,海拔961.4米。

湃湖尖 在竹园林场,海拔969.5米。

圭峰山 又称鸡笼山,海拔559.6米。

(十一)西坪镇

  暗淡山 在西坪镇南部,主峰在松岩村,又名涵淡山,海拔1265.1米,为西坪镇最高山峰。

向下延伸有阔格山、东格寨、大尖山(又名猴后)、中仑仔、虎尾寨、小坑岭、半岭、外石碣岭等,跨松岩、上尧等村。

  阔格山 在松岩村七埕西部,海拔918米。

  南山尖 在尧阳村东部,海拔1002.1米,主峰在南岩村,跨西坪镇南岩、尧阳、尧山等村及虎邱镇芳亭、湖西等村,为安溪铁观音茶发源地。

西坡有三巨石,上镌刻“铁观音”,左刻“后有南阳王子之居”,右刻“前有南阳诸葛之庐”。

石刻被收入《福建名胜词典》。

  欧村尖 在上尧村欧村东南部,虎邱镇高村村西北,海拔1057.5米。

山坡建有欧村水库。

  严光棋山 在西坪村西部,后格村南部,百福村新田西侧,福岭村东部,海拔858米。

该山脉有堑湖山,山中有一石洞,称“仙石洞”,洞外有凤母石和旧岩寺遗址。

  羊角尖 在西坪村西南部,两峰山形欹嵌,犹如羊角,故名,海拔1240米。

跨西坪镇赤石、留山村及虎邱镇双格、双都等村。

  大林山 在西坪村西南部,留山村南部,西婆实格东侧,海拔913米。

清乾隆《安溪县志》载:

“形类天马。

其中多树木鸟兽。

与席帽山、培田山,抱鼓尖诸山相连。

  雾罩寨 在西坪村溪东西南部,割边西部。

  大宝山 在宝山村,海拔1167米。

跨宝山、赤水、赤石、大垅格、留山等村。

山顶坳平多石,山势高大,云雾缥缈,故原称大雾山。

据《赤石林氏族谱》载,明时,詹仰庇在朝为官时,曾携大宝山茶叶进贡给皇宫,治愈皇后喉痛,皇帝问及产地,告曰大雾山,皇帝即赐名为大宝山。

今山顶尚存圣旨石一块,以志其事。

又传闻,詹仰庇在朝中任职,皇帝听说其家乡有座佛耳山,想让詹画出,欣赏此山风光,詹怕被皇帝夺去“风水”,便把大雾山代之。

皇帝赞曰:

“有它高没它大,有它大没它圆,有它圆没它‘水’(美),有它‘水’没它山头一窟水,果然真‘水’,就赐名为大宝山。

”东侧为菡萏山,属大宝山又一山峰,海拔1003米。

清乾隆《安溪县志》载:

“山麓周围数十里,顶如荷华。

山后石有马蹄迹。

”据传,该山是乌龙茶奇兰品种发源地。

峰顶尚有一片古老茶园,峰腰有巨石,貌似观音。

  大帽山 在柏叶村,又名柏叶山。

清康熙《安溪县志》载:

“有林氏者世居之。

  君排山 在柏叶村寮内东部,碧溪仙都东北部,海拔725.6米。

  大岭尖 在柏叶村下厝东部,海拔540米。

  加怀石 在盖竹村东部,珠洋村东北部,海拔902.4米。

  高仑坪 在盖竹村五房北部,海拔842米。

  石牌山 在盖竹村南部,海拔888米。

  虎背脊 在留山村后厝北部,海拔792米。

  虎爬山 在大尖格东部,高山洋东北部。

  湖尾尖 在平原村下社东南部,虎邱镇罗岩村西北部,海拔928.1米。

该山原建有罗岩耕山队。

  浮鼓尖 在平原村东部,培田村南部,虎邱镇双都村留山寨西北部,海拔895米。

  珩岭头大山 在平原村仙景头西部,海拔892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