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最新地理教案33文化景观与环境 精品.docx
《高二最新地理教案33文化景观与环境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最新地理教案33文化景观与环境 精品.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最新地理教案33文化景观与环境精品
示范教案
从容说课
本节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二是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关系。
两方面并非彼此对立,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也是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文化景观又建立在两者之上,它们共同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教材为便于学生的学习与探讨,虽然是分作两点来讲解,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并没有截然分开。
教学时,我们要教会学生辩证地看问题,从正反两方面分析问题,看到各种利弊情况,以便最终作出正确的判断。
比如,第一部分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文化景观是建立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的,当然文化景观就要受自然环境所影响或制约,如果文化景观的建设顺应了自然发展的规律,它将对自然环境产生有利或无害的影响,我国的都江堰就是一个典范;否则,违背了自然规律,或超越了自然环境的制约,则产生不利的影响。
这方面的例子也颇多,如美国的“黑风暴”事件、我国的鄂尔多斯高原和黄土高原的森林遭破坏形成的荒漠化景观、埃及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大坝现在表现出的负面作用也越来越凸显。
同样,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关系也应该辩证地看待,因为文化景观作为人类的创造物,受社会发展制约。
社会经济的发展虽是第一位的,但我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文化与环境的关系,结合实例了解文化景观与环境的关系。
2.通过实例了解文化景观对环境的改变,即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人为环境的相互作用。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景观对环境的反映及对环境的再塑造等,一方面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具有影响作用,另一方面文化景观也改变着自然环境。
2.培养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家乡的建设,做到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德育目标
1.通过文化景观与环境的关系,进行科学合理的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正确认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可能导致对环境的破坏,反过来又危害人类自身。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发扬家乡文化,积极建设家乡。
教学重点
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人为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文化景观对环境的改造及改造后对当地环境的长远影响。
教学方法
1.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的观点,理解文化与自然以及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各种文化景观形成的前提。
2.联系我们已学过的人地关系知识以及我们周围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积极、合理地促进人地关系的良性发展。
教具准备
搜集报刊、杂志、电视新闻等资料,尤其是一些景观图片,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的加工和处理,及时放映给学生观看,以其真实的图片资料和一些模拟演示,增强现实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增进学生的参与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前两节我们分别学习了“文化景观的构成”“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了解了文化、文化景观的概念及其分类等基本内容,明确了文化地理的研究对象,从人类活动的视角理解了文化景观的特性及其意义,本节课我们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进行深化,重点学习“文化景观与环境”的关系,包括自然环境与文化景观的影响和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影响两方面。
下面我们就学习这一部分内容。
[讲授新课]
3.3文化景观与环境(板书)
一、文化与自然环境(板书)
在本单元的第l节中,我们学习了文化的概念和文化与环境的关系,重点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意识来源于物质,物质文化来源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精神文化又是在物质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文化和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它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
①地理环境的特征,②人类利用环境的特征。
本节我们再从较深层次来理解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请同学们先阅读第一部分内容,结合在第1节中所学知识,比较全面地了解文化与自然的关系。
(播放景观图片:
包括资源开采、工农业生产、旅游等)
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对于我们人类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较之地球内部和宇宙环境来说,地表自然环境与我们更贴近。
人类的各种活动都要直接或间接地与自然环境发生联系。
其实,
人类在各个发展阶段都离不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作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
伴随着世界各地文化的发展,但是人类又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动物,人类在自我进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造着环境。
A.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活动的场所或空间(板书)
自然环境是指处于原始性状、未受人类活动较大改变的自然物质及组合。
它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它对应的这种自然环境的概念有“人为环境”。
例如,热带原始森林是自然环境,尽管人类不断地采伐它,但是它的自然性状没有受到较大改变;再如,人工热带植物温室,它是人为环境,虽然温室内的植物是热带森林植物,但是它们是在很强的人工环境下生长的,与自然环境有着本质的不同,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存与活动提供了首要的物质基础,只不过是在地球这个人类生存与生活的舞台上,有的地方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与活动有利,有的地方则不利。
例如,多数气候适宜、生态环境适宜且地形比较平缓的陆地是利于大规模人口定居的。
人们可以登上地球的最高峰,也可以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甚至可以乘潜艇深入海底,但是这些地区目前都不利于人类大规模定居。
利于人类生活的地方是很有限的,在世界人口日益增长的形势下,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B.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物质生产和生活的资料(板书)
人类生存所需的一切,从根本上说都来自自然环境。
人们开采矿石、砍伐森林、开垦农田等活动,都离不开自然。
自然界中凡是人类需要的都是人类的资源,有些目前可以获取和利用,有些在未来可以获取和利用。
因此,人们已经意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有利于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而且也保存了未来人类开发利用更多自然资源的可能性。
在世界范围内,人口的不断增加,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对资源的开发愈来愈广泛。
由于缺乏长远的规划,不少地区出现了资源枯竭、生态平衡失调现象,引起了人类对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问题的注意。
其中自然资源保护问题尤应引起高度重视。
自然资源保护是资源与生态系统管理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
自然界中大多数非再生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即使是可再生资源,例如生物资源过度的开发利用就会导致资源枯竭、物种灭绝。
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实际上就是破坏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和环境。
总之,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人类的活动所创造的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也就不言而喻了。
(承转)文化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说是密不可分的。
最简单的道理:
我们人类就生活在地球这一自然环境之中,有了人类才有文化的产生,否则,没有地球的自然环境,也不会有人类,最终也就无从谈论“文化”。
因此,自然环境构成了文化的基石,在诸多的文化要素当中,它们中的一些又以其空间性、功能性和时代性等构成了文化景观,而文化景观与自然的关系,则更为典型和直观。
下面我们再从更深的层次,更加具体地了解一下文化景观与自然的关系。
1.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板书)
请同学们先阅读课文内容,结合课文中的景观图片,再联系以前所学内容和知识,根据景观内容判断与其相对应的自然景观的形成原因、构成要素以及推知当地的人文景观的风貌。
自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表现是多方面的,主要反映在文化景观的功能和形态上。
文化景观又分为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精神文化景观)。
对于与地表自然环境联系较为紧密的物质文化景观,自然环境有着更明显的作用。
其中那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文化景观所受到的影响最为突出。
自然环境对物质文化景观有直接和明显的影响。
在温带半干旱地区和热带湿润的山麓地区,自然环境不同,农业景观也不同,这实际上反映出的是土地利用功能的不同,或者说是农业景观功能的不同。
如图3.13,不同地区的农业景观有明显的差异。
从以上的景观图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同样是被利用为耕地,但是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由于耕作方式不同,土地利用形态也各不相同。
内蒙古草原受气候、地形、河流等因素的影响,是草原放牧业景观特色;热带山麓的茶园气候和地形等因素影响不适合放牧与耕作,故形成茶园或种植热带、亚热带相应的果林业;浙江沿海平原气候湿润,地形平坦广阔,河流众多,是发展水稻种植业的理想场所;菲律宾多山地、丘陵,在低缓的丘陵上,开垦梯田也不失为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之一。
再如,由于各地的环境条件不同,种植的作物种类不同,形成的农业景观也是千差万别的。
作物种类不同的农业景观大体可以分为乔木、矮树、灌木与草本四类。
在乔木方面,典型的是热带种植园中的橡胶树,它高大、排列整齐,形成大片林地,如天然森林一样。
在矮树方面,温带水果多属此类,如桃、梨、苹果等,为了采摘方便,多培育成主干矮、分杈低的品种。
在灌木方面,有热带种植的咖啡、我国干旱地区的枸杞。
在草本方面,占地面积最大,因为农作物大都属于草本,水稻、小麦是最有代表性的。
水稻由于排水、灌水的需要,地块不可能太大,而各地亦有高低之分。
小麦却不同,特别是在适宜种麦地区,辽阔的平原上,春末夏初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小麦,绿油油的,随风起伏,形成麦浪;在成熟时,一片金黄色,形成特殊景观。
在小农经济条件下,自给自足性强,多在小范围内种植多种作物,形成高低层次不同、形态各异的作物组合。
在商品性的集体经济下,是大片的单一作物品种种植,整齐划一,形成的是另一种景观。
在物质文化景观中,类似的例子还很多,不同地区的民居建筑风格与特色就是其一。
例如,西亚底格里斯河畔盛产芦苇,当地有一种以芦苇为建材的民居;亚马孙河下游有“河海”之称,两岸热带雨林不是理想的人居环境,因此,那里有一种浮在水上的木屋;在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沿海有一种“高脚”的木屋,高脚的作用是防海潮等等。
由上可知,自然环境是产生文化景观的必要条件。
下面我们以农业景观为例,说明自然对物质文化景观的影响在功能和形态上的差异:
农业景观
自然环境特征
景观类型
功能
形态
锡林郭勒草原(牧场
景观)
畜牧业
平坦、辽阔
温带半干旱气候、高原地形
浙江沿海平原(农田景观)
水稻种植业
低平
亚热带湿润气候、平原地形
热带山麓茶园(种植园景观)
茶叶生产
地势有起伏、地形坡度小
热带湿润气候、丘陵地形
菲律宾梯田(农田景观)
种植业
地势起伏大
热带湿润气候、山地地形
精神文化景观是建立在物质文化景观基础上的,它受自然的影响相对较少,自然环境对它的影响是间接的,很多情况是受经济、政治、历史、技术甚至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
中国古代修建的龙王庙就属于精神文化景观,在水旱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龙王庙一般是较多的,也有在当地佛教或道教的寺观中供奉与水有关的神祗的。
这种现象是当地人们出于精神上的一种寄托,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不太大。
可见,自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有大有小,并不是绝对的。
同样文化景观(包括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在反映自然环境的特征以及自然现象的分布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虫神庙和龙王庙的分布,仅仅依靠虫神庙或龙王庙的分布范围,并不能确定蝗灾或水旱灾害的确切分布范围。
在我国古代,尽管有些地区蝗灾频繁发生,但是民间有一些治蝗、灭蝗的方法,对虫神的盲目崇拜现象较少,因此也就没有虫神庙,也就是说,虫神庙或龙王庙这样的文化景观只能指示某种自然环境特征的一个方面,而且它们指示的是建立此文化景观的时代的自然状况。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文因素的影响会逐渐加大,即便是物质文化景观,自然的影响和作用也会逐渐减少。
在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的时代,民居的建筑形式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十分显著,例如南方雨水多,屋顶采用斜坡瓦房,以便充分排水,而北方属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少,多平房,屋顶的坡度与降水量的大小成正比。
但是,到了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规律性关系已经非常不明显了,尤其是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南北方几乎没什么两样。
又如,农业生产是在土地上进行的,利用土地栽培植物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但现在已经出现的无土栽培技术充分说明了自然的影响在减弱。
还如,高一课本中提到橡胶的生产,橡胶的生存条件原本苛刻,只有在热带地区生长,现经我国科学家的技术改良,可使橡胶的生存范围扩大到北纬22°,这也说明,受自然条件限制的因素在减弱,而人为因素在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影响能力。
总之,对于文化而言,有些文化事物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例如龙门石窟佛像造型;城市街头雕塑;经济、政治制度等等。
有些文化事物受自然环境影响比较明显,例如西双版纳傣家竹楼(图3.3),人们以当地盛产的竹子作为建筑材料,并采用“高脚”式的建筑形式,这反映了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类似的还有黄土高原的窑洞、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还有我国各地区不同的农牧业生产方式等等。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要涉猎广泛,相互对比,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其思想哲学、道德法律等,尽可能全方位了解,使我们的知识得到更好的充实。
(组织活动)组织学生收看、收听、收集不同地区(包括我国的不同地区和世界上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景观或文化现象,从建筑风格、服饰文化、饮食、语言、音乐、戏曲、信仰、民风民俗等诸多方面,了解他们各自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哪些区别和联系,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又存在着怎样的关联性,从中让学生拓展知识,了解不同的地域风情。
下面我们再举几例,供同学们参考。
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的影响举例分析
文化景观
自然环境及其影响
物
质
文
化
景
观
民居
窑洞
黄土高原地区干旱少雨,缺少木材,人们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凿洞而居
水上木屋
亚马孙河下游有“河海”之称,两岸热带雨林不是理想的人居环境,因此那里的人们居住在水上木屋之中
高脚木屋
东南亚的马来西亚、菲律宾沿海地区海潮危害严重,高脚木层可防海潮
高脚竹楼
西双版纳高温多雨、潮湿多虫,高脚竹楼可防潮、防虫
聚落
村落
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地区较完整、开阔、平坦,村落平面形态多呈圆形、多边形;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村落平面形态多呈带状
深圳
依靠毗邻香港的优越地理位置以及巨大的内陆腹地,发展成为具有对外开放窗口作用的新兴城市
交通设施
公路
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航空港
机场地形有适当的坡度,可以保证排水;良好的地质条件利于保证地基稳定;地面平坦开阔,利于跑道建设及飞机起降;跑道沿盛行风向修建,利于逆风起降
藏袍
适应青藏高原地区气温日较差极大的特点
精神文化景观
龙王庙
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龙王庙寄托着古代人民的希望
2.文化景观的指示意义(板书)
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指示作用,类似于我们高一所学的“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因为文化景观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和区域性。
例如,课文中图3.14“中国虫神庙与明代北方蝗灾频率分布”,我们从图中内容可知,明清时期留存下来的虫神庙就是一种可以反映当时自然环境的文化景观。
从图中我们分析虫神庙的分布范围,就可以大致了解当时蝗灾多发地区的分布情况,还可以借助人们掌握的蝗虫繁殖、生活所需环境的知识,反推当时的自然环境状况,同时还可以推知当时社会中人们在各种自然灾害面前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信仰。
再如,在欧洲北部的欧式尖顶小木屋的建筑景观,对自然环境的指示作用也较为明显:
气候严寒、降雪较多、房屋墙壁厚实、屋顶用沥青铺盖等。
类似的例子还有黄土高原的窑洞、云南西双版纳的傣家竹楼等,都直接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
此外,从音乐、戏曲、服饰等方面也可直接或间接反映其自然环境。
具体例子可参照“备课资料”。
其实,文化景观的诞生与其当时、当地的地理文化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文化景观(包括物质文化景观和精神文化景观)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我们通过对它的观察和研究,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当时、当地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手段等内容,这里我们将这几例作一简单比较。
如下表:
文化景观
指示意义
物
质
文
化
景
观
西双版纳傣家竹楼
竹楼的材料(竹子)和结构(高脚)既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高温、多雨、潮湿、多虫兽),也记录了建筑技术水平
黄土高原窑洞
反映了黄土高原地区少雨干燥的气候和黄土深厚且直立性强的地理环境状况和文化特征
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四周有围墙封闭成矩形、房屋建筑按南北轴线对称排列的住宅结构形式,反映出华北平原冬季寒冷多大风的气候特征;四合院正房(上房)、厢房(下房)等的配置,反映出中国古代长幼、尊卑间地位的差异
龙门石窟
反映了当时(北魏至唐代)该地区(中原地区)的宗教信仰(佛教)和造像艺术水平
中国的虫神庙
虫神庙的分布反映了当时(明代)虫灾多发地区的分布情况(以黄河下游为多,华中以南渐少,到东南沿海几乎没有,地处云贵高原的云南省也有发生)和当时的自然环境状况,也反映了当时的虫神信仰情况
宁夏的清真寺
既反映了回族等民族的宗教(伊斯兰教)文化特点,同时也反映了民族间文化交融的特点
总之,可以指示自然环境的文化景观有很多。
但是,不是任何文化景观都能直接反是非曲直自然环境的状况。
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密切相关的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指示性比较好。
文化景观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影响和作用的结果,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因此文化景观对自然的指示作用也是有限的。
例如,龙王庙与水旱灾害的关系,龙王庙的多少不仅要看当地水旱灾害的情况,还要看人们对龙王的“崇拜”程度以及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
龙王庙较多的原因也许是受当地信仰、经济、文化等状况的影响,不能说一定是水旱灾频发地区。
而虫神庙较少的地区也不一定是蝗灾不发生的地方。
这说明,龙王庙和虫神庙的指示作用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
(承转)上面我们学习了文化景观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和限制,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越来越小,而人文因素在逐步增强,结果文化景观影响到了自然环境。
下面我们学习第3部分内容:
3.文化景观对自然的改变(板书)
文化作为人类的创造物,虽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它也同样影响到自然环境。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正如我们在学习大气、海洋、陆地时讲到的,环境为了人类提供了自然资源,人类活动也反过来影响环境,如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污染大气,造成了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海水污染等。
因此,作为创造文化的人,对于自然环境有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力。
文化景观,尤其是物质文化景观,正是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的最好体现。
文化景观对自然的改变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从人类的发展来看,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飞跃都大大提高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力,而且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往往大于正面影响。
文化景观顺应了自然发展的规律,将对自然环境产生有利或无害的影响;违背了自然规律则产生不利的影响。
例如,我国的都江堰(图3.15)就是一个顺应了自然规律,并且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例子。
长江上游的岷江流经崇山峻岭后,在四川灌县一带进入平坦的成都平原,过去这里常常发生水旱灾害。
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在岷江修建了都江堰,这项水利工程既可防洪又可灌溉,至今仍恩泽成都平原的良田,同时也不存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类似的例子还有古代的京杭大运河、灵渠、赵州桥,当代的三峡工程等。
但是也出现过许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件:
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对中西部的开发引来的黑风暴;苏联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对中亚的垦荒造成的土地荒芜;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大坝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目前对下游的整个生态系统产生的负面效应越来越突出;现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与以前毁林开荒、破坏植被等不无关系。
总之,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意识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第一位的,但是,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爱护自然、保护自然。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补充材料一:
绿洲及绿洲农业
在沙漠地区,植被非常稀疏,不仅农业难以进行,就是放牧亦有困难,成为非农地带。
但是,如果有了水,则情况大为改观,反而形成经济效益比较高的农田与果园。
在一片灰黄色无生物的背景上,出现一片绿色的原野,十分引人注目。
在我国新疆,高山上的冰雪在夏季气温升高时融化,汇集到山麓地区形成河流,对两岸农业发展极为有利,形成沙漠中的绿洲。
绿洲的地势平缓、土层较厚,河水与地下水源丰富,利用地势的自然倾斜,可以发展自流灌溉。
有的地方为了充分利用这宝贵的水资源,防止蒸发和渗漏,沿山坡修建了地下的水道,称为“坎儿井”。
吐鲁番盆地就是“坎儿井”的典型地区,那里也是我国著名的哈密瓜与葡萄干的产地。
绿洲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工、农业基地,新疆和河西走廊的许多古城名镇大部分都位于绿洲上。
在塔里木盆地,大大小小的绿洲有100多个,都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砾石带和沙漠交界处的河流两侧。
在西亚和北非的沙漠地区,绿洲多出现在丘间低地,那里地势低,地下水位高,甚至有泉水出现,其绿洲周围出现大片椰枣林,高高的树干、特殊的枝叶,形成独特的景观。
(承转)前面我们主要学习了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除此之外,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下面我们再学习这一部分内容:
二、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板书)
文化景观作为人类的创造物,也是人文社会环境的一面镜子。
通过观察文化景观,人们既可以了解一地的物质文化环境,也可以了解一地的精神文化环境。
事例一: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公共汽车站牌是反映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状况的文化景观。
公共交通站牌分布的疏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差异。
在人口稠密、商业繁华的地带,公交站牌的密度一般较高。
从公交站牌数量的变化也能看到城市化的进程。
例如,改革开放以前,在首都北京的东西长安街上只有一条公共汽车线路的站牌,如今已经发展到了十几路公共汽车的站牌。
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实行双语地名,即用汉文和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字标注地名。
一位内蒙古西部的牧民乘火车到东北旅游,从沿途地名文字的变化,可以判断出是否离开了内蒙古自治区。
在这个例子中,地名景观既反映了语言文化的区域差异,也反映出民族自治制度的地区差异。
补充材料二:
地名标准化
1967年第一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做出决定:
地名的国际标准化采用单一罗马拼写法,即一个地名只有一种罗马字母的拼写形式。
1977年,第三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决定中指出,“注意到《汉语拼音方案》在语言学上是完善的,用于中国地名的罗马字母拼法是最合适的”“建议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法的国际标准”。
1979年,美国、英国地名委员会都作出了采用汉语拼音的决定,英、关、德、法、意、西等欧美国家的地图上都采用了汉语拼音。
1979年1月1日起,我国对外文件、书刊一律采用汉语拼音拼写地名。
1986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地名管理条例》第八条规定,中国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以国家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作为统一规范。
1996年6月,民政部发布《地名管理条例设施细则》第十九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使用罗马字母拼写中国地名的统一规范。
它不仅适用于汉语和国内其他少数民族语,同时也适用于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世界语等罗马字母书写的各种语文。
1996年颁发了《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其中明确规定“不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我国地名”。
(摘自《光明日报》2003.12.27)
事例二:
课文中图3.17“宁夏两种不同建筑风格的清真寺”,它们也体现了这一地区的社会环境:
清真寺是典型的伊斯兰教风格的建筑,而融入了汉文化建筑特点的清真寺,它既反映了回族人民的宗教文化特点,也反映了回汉民族间文化交融的特点。
再如,我国故宫的建筑与布局,不但反映了当时皇权的至高无上,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成就与辉煌。
桥梁是重要的道路工程,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
我国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