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77692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docx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docx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

神圣罗马帝国

欧洲的封建帝国(962—1806)。

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加冕称帝,是为神圣罗马帝国之始。

最大疆域,除德意志本土外,还曾包括意大利北部、中部、捷克、瑞士、奥地利等。

11—12世纪,皇帝与罗马教皇围绕主教继任权而激烈争斗,互不相让。

13世纪起,德意志境内形成许多独立的领地。

皇帝仅统辖直属领地,对那些割据一方的封建王公失去了控制。

1356年查理四世颁布《金玺诏书》,正式确认皇帝须经七大选帝侯选举产生。

皇权衰微,因此帝国实际上已成为徒具虚名的空壳。

意大利、瑞士先后独立。

宗教改革和三十年战争后,帝国进一步分崩离析。

18O6年8月,拿破仑一世强迫皇帝弗兰茨二世退位,帝国最终灭亡。

勒盼多之役

1570—1573年威尼斯与土耳其战争期间的一次海战。

1571年8月土耳其占领了隶属于威尼斯的塞浦路斯岛。

西班牙与属地尼德兰组成联合舰队,于1571年10月在扼希腊科林斯湾咽喉的勒盼多向土耳其舰队发起攻击。

结果,土耳其被打败,参战的舰只所剩无几,被杀被俘官兵4万人。

土耳其的军事优势虽被削弱,但根据1573年3月签订的和约,仍然得到了塞浦路斯岛。

再浸礼派

宗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个激进派别。

11世纪初出现于瑞士、德国、荷兰等地。

他们遵循慈温利的主张,认为婴儿不应受到罪的惩罚。

因此婴儿洗礼是渎神的形式,唯成年受洗方为有效。

他们有些人还主张财产公有,积极参加农民战争。

该派长期受到正统派的镇压。

玫瑰战争

英法百年战争的失败加深了英国贵族之间的矛盾和分裂。

继而于1455年引发了争夺英国王位的三十年混战。

经济比较落后的北方贵族支持兰开斯特家族,经济比较发达的南方贵族支持约克家族。

因兰开斯特家族以红玫瑰为族徽,约克家族以白玫瑰为族徽,故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红白玫瑰战争,或简称为玫瑰战争,也被称为“蔷薇战争”。

1485年,兰开斯特家族的远亲、都铎家族的亨利在双方的支持下取得王位,称亨利七世,他把红白玫瑰两个家族结合起来,结束了内战。

从此,英国进入都铎王朝专制统治时期。

经过玫瑰战争,英国的大贵族在相互厮杀中几乎消失殆尽,这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英国国教

英国16世纪发生宗教改革,国王亨利八世切断了英国教会与罗马教皇的关系,宣布自己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封闭了700多所天主教寺院,没收寺院的土地。

经过改革后的英国教会称安利甘教会,愿意为英格兰的,被称作英吉利国教会,其教义、组织及仪式与原来的天主教教会没有大的区别,仍保留了主教制和各级教会的土地财产。

与天主教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最高领导权从罗马教皇的手中转到英国国王的手中。

在伊丽莎白统治时期,英国的国教教义又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些地方接近于大陆上的新教,但是仍旧保存了天主教的不少痕迹。

清教

又叫新教。

16世纪下半叶,在经济上日益壮大的英国资产阶级和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新贵族,不甘心忍受封建君主专制的剥削和压迫,反对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国教,要求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

这些“不从国教者”所开展的活动,被称为清教。

加尔文所提倡的“预定论”、“信仰得救”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相符,因而成为新教的理论基础。

新教主张宗教信仰自由独立,提倡个人独立判断,反对轻信盲从;宣传建立“千年之国”,推翻人世间的暴君;强调节俭清洁,以勤奋获取财富,要求清除一切偶像崇拜的仪式。

清教是一种鼓励人们不畏强暴、勇于反抗的宗教,为英国提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武器。

“根枝请愿书”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人民群众要求废除主教制的运动。

英国国教中的主教制是封建专制制度的强有力的支柱。

1640年,英国许多群众签名,要求把主教、主持牧师以及教士大会等“连根带枝”一齐废除。

国会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形成了关于废除主教职务、主张教权与王权脱离而从属于国会的“根枝法案”。

经过激烈大讨论,该法案虽然在下院获得通过,但却被上院拒绝,直到1646年1月主教制才被废除。

《大抗议书》

大抗议书是英国国会与专制主义斗争的最重要的文件,形成于1641年。

其主要内容有:

揭露了查理一世在无议会统治时期的暴政,提出一些重大的政策要求:

实现工商业活动的自由,高级政府官员和大臣只能“从国会有根据相信”的人们中间任命,进行议会改革,要求建立对议会负责的政府。

该抗议书共204条,经过激烈的讨论,议会终于以微弱的多数通过。

但是当大抗议书提交给国王时,却遭到了国王的拒绝。

大抗议书成为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上层分子长老派的政治纲领。

马斯顿战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国会军与王党军队之间的一次重大战役。

1643年,议会和苏格兰签订了一份“神圣的同盟和公约”,根据这个条约,1644年,苏格兰军队与托马斯&S226;费尔法克斯所领导的北部军队以及曼彻斯特和克伦威尔领导的东部联盟所组成的联军,在英格兰北部的马斯顿草原与王党军队展开大会战,克伦威尔率领的军队英勇善战,从而扭转了战局,击溃王党军队。

国会军由此转败为胜。

独立派

独立派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清教徒的一个资产阶级派别。

主张教区独立,轻视圣礼。

它代表了中等贵族和中等资产阶级的利益,以克伦威尔为主,主要由高级军官组成。

在内战初期,独立派积极参加战斗,为战争胜利立下了功劳。

在长老派掌权时,独立派和平等派联合行动,采取坚决措施反对长老派的倒行逆施,并取得斗争的胜利,掌握了国家的最高领导权。

并在平等派的推动下,把查理一世送上了断头台,取得了内战的胜利。

1649年,在克伦威尔的领导下,建立了英吉利共和国,把资产阶级革命推向了高峰。

但此后独立派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镇压平等派、掘土派的起义,建立克伦威尔的护国政治。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独立派日趋衰落,不复存在。

棒民运动

645年前后在英国西部和西南部爆发的农民运动。

因他们手执棍棒,揭竿而起,得名。

基本群众是贫苦农民,也有市民参加。

他们自称既不支持议会,也不支持国王,而是走中间道路。

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与财产”,实行联防互保。

是人民群众反封建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客观上有助于新模范军打败王军,但因对国会政策持有不同政见,最终为国会军所镇压。

纳斯比战役

纳斯比战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议会军队同封建王党军队之间的一次决战。

1645年,议会改组了军队,建立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新模范军”,战斗力大增。

新军向王军发起攻击,大本营牛津。

查理一世为了摆脱困境,突围东去,新军追击到纳斯比。

6月14日,议会军和王党军在纳斯比展开决战。

议会军投入了1万4千军队,而王党军只有7500人。

王党军队在鲁伯特亲王的率领下,突入到议会军爱尔顿的阵地。

但由于克伦威尔采取了侧面攻击的战术,经过三小时持续战斗,打死、打伤和俘虏王军5000多人。

纳斯比战役粉碎了王军的主力,基本上结束了第一次内战,是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

平等派

平等派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小资产阶级民主派,代表了城乡富裕农民、手工业者和平民的利益。

英国第一次内战结束后,长老派掌握议会大权,推行损害劳动人民利益的政策,引起了小资产阶级不满。

于是,在李尔本等领导下,平等派在士兵、平民、手工业者中开展工作。

李尔本主张在政治上限制议会权利,保证人民享有主权;在社会经济上取消什一税、消费税,取消垄断专利公司,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

1647年,平等派士兵提出了“人民公约”。

在平等派的推动下,克伦威尔建立共和国,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展到顶峰。

1649年,平等派为把革命推向深入,发动了反对克伦威尔的起义,遭到残酷镇压,平等派运动最后失败。

立宪君主制

亦称有限君主制。

指以君主(国王、皇帝)为国家元首,但其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不同程度限制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妥协的产物。

其形式又可分为议会制和二元制两种。

前者,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如现在的英国、荷兰和比利时等。

后者,君主任命对他负责的内阁,直接掌握行政权,立法权归议会行使,但君主有否决权,如1871至1918年的德国

“人身保护法”

人身保护法起源于13世纪的英国,其内容主要是要求将一个人拘留交送法庭时,在一定时期内必须说明拘留的理由。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期间,查理二世枢密会议经常以叛乱性的言论为由将人拘留,既不交保释放,也不将之交付法庭正式审判,引起了一些议会议员的强烈反对。

于是,1679年议会选举时,一些议员又提出了“人身保护法”。

规定:

如果没有法院发出的传票,任何人都不能被逮捕;被逮捕的人在受审之前的拘留期间不得超过一定的时日,必须及时交付法院审讯。

这一法律对于保护人身权利具有重大的意义。

辉格派

1679—1681年间在英国议会中形成的政治派别。

当时围绕国王查理二世的弟弟詹姆斯公爵是否有继承权的问题,议会内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有些议员认为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无权继承王位,因此提出了“排斥法案”,主张把詹姆斯排斥在继承权外。

他们被政敌称之为“辉格派”。

“辉格”源于爱尔兰语,意为盗马贼。

辉格派后与其他资产阶级政党合并,成为英国自由党的前身。

托利派

1679—1681年间在英国议会中形成的政治派别。

当时围绕国王查理二世的弟弟詹姆斯公爵是否有继承权的问题,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一些议员提出了“排斥法案”,主张将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排斥在继承权外。

而另一些议员则反对“排斥法案”,主张詹姆斯有王位继承权,他们被政敌辉格派贬称为“托利党”。

“托利”起源于爱尔兰语,意为不法之徒。

托利党在日后发展成为英国的保守党

南特敕令

1598年4月13日,法王亨利四世为彻底平息宗教纷争,安定国内秩序,在南特城颁布的一项敕令。

是胡格诺战争结束后天主教集团和胡格诺派缔结的妥协性和约。

规定天主教为法国国教,同时承认胡格诺派教徒享有信仰自由。

允许他们在除巴黎以外的许多地方举行礼拜仪式;胡格诺教徒享有担任官职的权利,有权召集自己宗教会议和政治集会。

敕令附有一项秘密条款,即允许胡格诺教徒保留约二百个设防城堡,时限8年。

南特敕令是西欧第一个对异教宽容的条例。

但南特敕令遭到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激烈反对。

1685年被法王路易十四完全废除。

奥格斯堡同盟战争

法国与奥格斯堡同盟之间于1688—1697年进行的战争。

法王路易十四晚年,利用日益雄厚的财力,不断扩充军队,为争霸欧洲穷兵黩武,不断的向东部莱茵河地区进行扩张,并入侵了普法尔茨和莱茵河左岸地区。

奥地利、英国、荷兰、西班牙、瑞典等国为阻止法国的扩张,于1686年缔结了奥格斯堡联盟。

1688年,与法国交战。

1697年,签订和约,迫使法国放弃了不少占领的领土,并承认荷兰奥兰治&S226;威廉为英国国王。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17世纪末,西班牙王位继承权的归属问题成为欧洲各国关注的焦点。

西班牙君主查理二世多病且无子嗣可承王位,与西班牙有姻亲关系的欧洲各国对西班牙巨大的遗产都具有强烈的占有欲。

路易十四利用各种手段使其孙子菲力浦继承了西班牙的王位,引起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英国、荷兰、德意志等联合起来,于1701年对法宣战。

在意大利、德意志、尼德兰和西班牙四个战场上展开了激战,联军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1712年在乌特勒支召开了和会,第二年交战双方缔结了乌特勒支和约。

英国在这场战争中是最大的受益者,它既获得了法国的一些殖民地,也从西班牙手中获取了梦寐以求的地中海的出海口。

法国则丧失了霸主地位,国内也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是法国衰落的起点。

七年战争

七年战争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发生的最后的一次全欧冲突,也是18世纪英国和法国争夺殖民地和海上霸权规模最大的一次较量。

战争的一方是英国、葡萄牙、汉诺威、普鲁士和某些德意志邦国;另一方是法国、俄国、瑞典、萨克森、奥地利和大多数德意志邦国。

1756年,普王弗里德里希二世不宣而战入侵萨克森,普鲁士与奥地利争夺德意志霸权的七年战争正式爆发,这场战争遂演变成英、法两大同盟集团争夺殖民地的国际战争。

弗里德里希二世利用反普鲁士各国政治、军事的弱点和错误,取得了第一阶段的胜利。

1759年,战争进入第二阶段,英国在海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功。

1763年,双方签订了《巴黎和约》和《胡贝尔茨堡和约》。

普鲁士成为欧洲大国中的强国,法国在战争中大伤元气,失去了殖民地和海上优势,英国则从战争中获得了巨大的好处,夺得海上霸权和更多的殖民地。

英法之间长达近百年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以法国的失败告终。

三十年战争

(1618—1648)

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

主战场在德意志。

一方为德意志新教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受到荷、英、俄等国支持。

另一方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受教皇和波兰支持。

实际上双方都是出于扩大权力和领土的需要。

1618年5月发生在捷克的“掷出窗外事件”是战争开端,战争分为捷克、丹麦、瑞典、法国等不同阶段持续进行。

1848年双方缔结《威斯特发里亚和约》,战争以天主教诸侯国一方的失败而告结束。

战争使德意志遭受空前浩劫,人民饱受灾难,进一步加深了国家的分裂

农奴制第二版”

早在十字军东征时期德意志的农奴制就开始瓦解,农奴逐渐摆脱农奴身份而变为自由农民。

然而到了16世纪,由于三十年战争对德国经济的摧残和农民战争的被镇压,而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又需要大量的农产品,德意志地主为了取得充足的劳动力,又采取了农奴制生产方式生产粮食,使德意志农民又下降到农奴的地位,农奴制得以恢复,这种情况被恩格斯称为是“农奴制第二版”,尤其在北德意志和东北德意志。

农奴主采取了残酷的剥削压迫形式,农奴被剥夺了大部分自由

开明专制

18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各种反抗斗争,迫使德国、东欧和南欧的一些封建的邦国的专制君主不得不改变原有的统治方式。

在某些方面迎合了资产阶级的要求,采取某些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开明”措施,同时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也采用了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如限制强迫加入行会、削弱农奴制,宗教上实行宽容政策、改进司法制度以及表面上接受一些启蒙思想等。

容克

指德意志易北河以东地区和普鲁士的贵族地主阶级。

他们拥有雄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多年来梦想借助武力实现国家的统一。

他们有自己的庄园,从事封建的大地产生产,采取封建的劳役和地租作为剥削方式,自给自足。

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一部分容克认识到,只有把庄园建立在资本主义经营的基础上,才能逃避破产。

于是这些容克把封建的农业逐步地转变为资本主义农业,他们开始资产阶级化了。

他们在政治上要求统一,对普鲁士政体的依赖性极强,从而成为德意志统一中的一大重要的力量。

北方战争

(1700—1721)

波罗的海位于欧洲北部,素有“北欧地中海”之称。

彼得一世上台后,为了夺取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从外交、军事方面进行了准备。

1700年8月,俄国正式向瑞典宣战,北方战争爆发。

战争初期阶段,因俄国经济、军事的落后,俄军惨遭失败。

1701年--1703年,俄军向波罗的海东岸大举进攻,先后占领了一些城市。

1709年,瑞典军队包围了波尔塔瓦,双方展开激战,瑞军遭到沉重打击,威震全欧的强国瑞典从此一蹶不振,俄国却因国内的改革和军事上的胜利从贫弱中一崛而起。

1710年,土耳其向俄国宣战,俄国开辟了第二战场。

1714年,俄国在芬兰的汉果乌得击败了瑞典大型舰队。

此后,俄国又通过一系列的战役重创瑞典。

1721年,俄瑞双方签订了尼斯塔德和约,确保俄国可以自由出入波罗的海,从而使俄国从一个内陆国家扩张为一个濒临海洋的欧洲强国。

普加乔夫起义

普加乔夫是俄国农民战争的领袖。

出生在哥萨克家庭,17岁的时候开始服兵役,参加了许多战役。

1768年,俄土战争爆发,普加乔夫参加了战争。

1771年夏天逃亡。

普加乔夫冒充彼得三世,组织了起义者,于1773年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反对沙皇的起义,宣称要解放农奴。

起义者攻打奥伦堡,波及了乌拉尔河与伏尔加河流域广大地区,在全国造成了很大的震动。

叶卡特琳娜二世急忙派重兵进行围剿。

由于普加乔夫的军队缺乏军事训练,武器少,火力差,各自分散作战,很快就被沙皇的军队打败。

普加乔夫被富裕的哥萨克出卖,经过严刑拷打和审问,于1775年被处死。

幕藩体制

17世纪德川家康建立了由幕府和藩国共同统治的封建制度,称“幕藩体制”。

在幕藩体制下,将军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幕府是国家的最高的政权机关。

幕府统治全国各地的藩国。

各藩的统治者是大名,效忠于幕府,幕府对他们实行交替参觐制度。

大名仍拥有很大的独立性,他们在自己的领地上拥有行政、司法、军事和税收等权利。

全国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各领主的土地均按份地由农民耕种,农民须交地租,履行各种封建义务。

幕府对农民实行登记制度,在政治思想上进行严格控制。

帕尼帕特战争

印度莫卧儿帝国巴布尔和阿克巴统治时期进行的统一国家的战争。

1526年,巴布尔率领两万军队与德里素丹10万大军激战于帕尼帕特,这是印度历史上的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结束了德里素丹王朝的统治,开始了莫卧儿帝国统治的历史。

1556年,年幼的阿克巴继位,阿富汗的苏尔族王朝旧臣希穆率军与阿克巴的军队再次在帕尼帕特进行决战,阿富汗军队失败,为阿克巴统一印度奠定了基础。

1761年,莫卧儿帝国四分五裂时,入侵的阿富汗军队打败了占领德里的马拉特军队,使印度失去了唯一可以抵抗西方殖民者的力量,被称为是第三次帕尼帕特战争。

马拉特战争

莫卧儿帝国奥朗则布在位期间与马拉特人进行的战争。

马拉特人是居住在德干高原西部的一个民族,17世纪中期被莫卧儿帝国和比贾普尔所瓜分。

1656年在其领袖西瓦吉的领导下发动起义,争取民族独立。

西瓦吉从农民中招收军队,建立了一支强大的轻骑兵。

西瓦吉军队具有高度的纪律性和战斗力,1664年和1670年,屡败莫卧儿军队。

1674年西瓦吉宣布自己为马拉特国王。

奥朗则布在1681—1707年进行的德干战争中,其中最后20年都是在同马拉特人作战。

马拉特人长时期有组织的顽强抵抗,耗费了奥朗则布大量的时间、金钱和人马。

奥朗则布去世时都没有能够占领马拉特邦。

米勒特制

奥斯曼帝国时期体现宗教宽容的政策。

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率军攻入君士坦丁堡后,针对境内各民族共处的实际而创设了米勒特制,苏里曼一世进一步发展了这一制度。

其内容是:

非穆斯林宗教团体或氏族(即“米勒特”)在不损害帝国的利益并承担规定的税捐义务基础上,可以允许保持本民族语言文字、拥有专门宗教文化和教育机构,享受内部自治权。

这是从阿拉伯人那里继承下来的并赋予了新内容的宗教自治制度,有利于多民族、多宗教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尼德兰革命

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1566—1609年)。

16世纪的尼德兰是世界上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但宗主国西班牙在经济上横征暴敛,政治上奴役专制,严重地阻碍了尼德兰资本主义的发展。

随着人文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卡尔文教会不断兴起,阶级结构的变化,激起了尼德兰民族意识的觉醒。

1566年8月11日,弗兰德尔爆发了由手工业者、平民和农民参加的破坏圣像运动的起义,揭开了尼德兰革命的序幕。

1572年北方诸省举行大起义。

8月,威廉(奥伦治的)被推为北方各省执政。

南方的布鲁塞尔也爆发起义,推翻了西班牙在尼德兰的统治机构。

1576年11月,南北各省代表缔结《根特协定》,恢复了尼德兰的统一。

以荷兰为首的北方各省和南方的部分城市于1579年1月23日结成乌特勒支同盟,奠定了北方共和国的政治基础。

1581年7月26日,奥兰治亲王宣布废除正式脱离西班牙而独立,成立联省共和国,简称荷兰。

1609年,西班牙被迫与荷兰签订《十二年停战协定》,事实上承认了荷兰的独立

奴隶贸易

欧美殖民主义者劫掠贩卖非洲黑人的罪恶贸易。

最早出现于15世纪中叶。

1501年,第一船非洲黑人奴隶从西非运至加勒比海西班牙殖民地圣多明各岛的奴隶种植园。

从此,横跨大西洋的奴隶贸易兴盛,葡、西、荷、意、英、法、普等西方国家相继卷入。

到17世纪中叶,奴隶贸易的范围集中在大西洋东西两岸,一般称为大西洋奴隶贸易。

贩奴船先从欧洲满载枪支、布匹、甜酒和糖等廉价物品,航行到非洲,换取奴隶,然后把非洲黑奴运往美洲,以高价卖给种植园主或矿山主,换取当地的烟草、甘蔗和棉花等原料,运回欧洲,史称“三角贸易”。

奴隶贩子从中可以获得数百倍的利润。

19世纪下半期奴隶贸易才逐渐衰落。

奴隶贸易严重摧残了非洲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西方国家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最野蛮的殖民活动。

《航海条例》

英国在与荷兰争夺海上霸权的过程中颁布的条例,其目的是为了发展本国的航海事业和海外贸易,增强自己在争霸中的力量。

1651年,英国颁布了多项《航海条例》,其主要内容有:

任何的商品都不得输往英国殖民地,除非用英国的船只载运。

所谓英国的船是指在英国或其殖民地建造的,为英国及其殖民地所拥有的船,或者至少有四分之三的船员是英国人或英国殖民地的人。

为了迫使荷兰接受《航海条例》,英国发动了一系列对荷兰的战争。

荷兰由于海上贸易受到排挤,军事实力不敌英国,最终在这些战争中以失败而告终。

腓力普王之战

1675—1676年北美洲印第安人反抗英国殖民者侵略的战争。

由于领导者为望潘诺格部落酋长美塔科姆,被英国人称为腓力普王(?

—1676),故名。

英国殖民者强迫印第安部落交出武器,并强占土地,激起印第安人的反抗。

1675年6月,腓力普王联合纳拉甘西特、奈普蒙克斯等印第安人部落一万多人,发动抗击英国殖民者的正义战争。

印第安人力量曾扩展到康涅狄格和罗得岛,消灭了许多殖民村落。

后英军得到增援,全力镇压。

1676年8月,腓力普王遇难,抗英战争失败。

英属北美殖民地是在镇压印第安人反抗,侵占印第安人土地,并野蛮屠杀大批印第安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白人契约奴

指17—18世纪在英属北美殖民地被奴役的一种白人劳工。

其来源主要有四方面:

殖民地上因欠债而无力偿还者;想到北美来而缺少路费的英国贫民,往往卖身为奴,以偿还路费;被拐骗的穷人、乞丐、儿童;英国的罪犯。

白人契约奴按照契约规定为主人服劳役,通常期限为5—7年,服役期满方可与契约主脱离依附关系,获得自由

巫觋事件

古代称女巫为巫,男巫为觋(xí),合称巫觋。

巫觋是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

该事件指17世纪末,新英格兰的宗教集团“公理会”利用巫觋制造迫害异派教徒的事件。

东印度公司

16—19世纪葡萄牙、英国、荷兰、丹麦、法国等国政府特许对东南亚从事殖民事业的组织。

这些组织在印度、马来群岛及远东各地享有贸易独占权,并拥有舰队,对殖民地区进行疯狂掠夺,从事奴隶贩卖和私掠活动。

英国东印度公司是17—19世纪中叶英国政府特许设立的对东方主要是印度和中国经营垄断贸易、进行殖民活动的组织。

1600年获得皇家特许状。

最初在马来群岛一带进行香料贸易,后转向印度建立根据地,拥有军队和舰队。

18世纪中叶起,通过战争排挤法、荷势力,建立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地位。

英国政府曾依靠该公司对缅甸、阿富汗及其他亚洲国家进行掠夺战争。

产业革命后,为适应新兴的工商业资本的要求,先后取消该公司对印度(1813年)和中国(1833年)的贸易垄断权。

1858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撤销。

大陆会议

英属北美殖地人民的代表会议和权力机构。

为了在反英斗争中协调行动,1774年9月5日在费城召开了由12个殖民代表参加的第一届大陆会议。

会上通过了《关于殖民地权利和怨恨陈情书》,制定了《权利法案》,强调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反对英国的高压政策,号召抵制英贷,同英国断绝贸易关系等。

会议并未提出独立主张,只是向英王递交了请愿书。

列克星顿战役后,5月10日召开了13个殖民地代表参加的第二届大陆会议。

通过了武装对抗英国的宣言,建立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

大陆会议从此成为国家政权机构。

1776年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

1777年通过《邦联条例》,1781年3月生效,大陆会议为邦联国会取代。

苏福克决议案

1774年9月9日,马萨诸塞的苏福克县通过了由约瑟夫&S226;沃伦起草的决议,保尔&S226;里维尔把它火速送到费城。

大陆会议对它进行了讨论并于9月17日加以通过。

该决议宣称:

(1)高压法令违背宪法,不予服从;

(2)号召马萨诸塞人民建立一个政府,负责征税,在高压法令取消以前,扣下税款不缴英国王室任命的所谓政府;(3)劝导人民武装起来,建立民兵组织;(4)建立并严格执行反英的经济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