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期末总结docx.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7626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1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仪器分析期末总结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仪器分析期末总结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仪器分析期末总结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仪器分析期末总结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仪器分析期末总结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仪器分析期末总结docx.docx

《仪器分析期末总结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仪器分析期末总结docx.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仪器分析期末总结docx.docx

仪器分析期末总结docx

仪器分析期末总结

仪器分析期末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

1.化学分析是以物质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2.仪器分析法的数量级。

3.仪器分析方法分为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法、和其它仪器分析法。

4.定量分析普遍使用的方法:

标准曲线法。

标准曲线是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与仪器响应信号的关系曲线。

5.许多方法的灵敏度随实验条件而变化,所以现在一般不用灵敏度作为方法的评价指标。

6.精密度公式:

度。

8.检出限:

信噪比取3。

方法的灵敏度越高,精密度越好,检出限就越低。

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三个指标作为分析方法的主要评价指标。

sr=sl00%7.准确度常用相对误差量度。

方法有较好的精密度并且消除了系统误差后,才有较好的准确

第二章

1.光学分析法:

根据物质发射的电磁辐射或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2.电磁辐射具有波粒二象性:

波动性和微粒性。

3.

4.普朗克方程将电磁辐射的波动性和微粒性联系在一起。

5.电磁辐射按照波长(或频率、波数、能量)大小的顺序排列就得到电磁波谱。

6.并不是原子中任何两个能级之间都能够发生跃迁。

不符合光谱选择定则的跃迁叫禁戒跃迁。

7.原子光谱又称线状光谱。

物质的原子光谱依其获得的方式不同分为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

8.根据光谱产生的机理不同,分子光谱又可分为分子吸收光谱和分子发光光谱。

分子对辐射能的选择性吸收由基态或较低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产生的分子光谱叫做分子吸收光谱。

目前学过的分子吸收光谱: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吸收光谱。

第三章

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根据溶液中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紫外可见光谱区辐射能的吸收来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方法,也称作紫外和可见吸收光度法。

2.电子跃迁类型:

3.把

4.烯化合物随着共辄体系的增大其吸收峰红移,摩尔吸收系数也会随共轴体系增大而发生显著1

变化。

5.能使声色团吸收峰红移、吸收强度增大的集团成为助色团。

6.溶剂对物质吸收光谱的影响:

对最大吸收波长的影响(两种情况:

随着溶剂极性增大,);

对光谱精细结构和吸收强度的影响。

跃迁吸收峰向长波长方向移动,即发生红移;

跃迁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即发生蓝移。

因此可利用溶剂效应来区分这两种跃迁产

生的吸收光谱)。

7.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组成:

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信号显示器。

8.光源的作用是提供辐射,可见光区常用鸨灯,紫外区常用氢灯和免灯单色器是从连续光谱中获得所需单色光的装置。

吸收池是用于盛放溶液并提供一定吸收光厚度的器皿。

检测器作用是检测光信号。

9.分光光度计种类:

单光束分光光度计、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双波长分光光度计。

现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大多具有双光束、双波长、微机数据处理、自动记录及扫描功能,使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大大提高。

10.紫外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化合物的鉴定、结构分析和纯度检查。

11.

第四章(谱图分析一道)

1.红外吸收光谱法是依据物质对红外辐射的特征吸收建立起来的一种光谱分析法。

它与紫外吸收光谱法、核磁共振光谱法及质谱法合称四大谱学方法。

2.中红外区(基本振动区)波数:

4000—200

3.振动波数

=1304k/表示1摩尔的谐振子的质量(折合的分子质量)。

4.非线性分子的振动自由度:

3n-6,直线型分子的振动自由度3n-5.C02四种基本振动形式。

5.分子吸收红外辐射的条件:

辐射应具有刚好满足振动跃迁所需的能量;只有能使偶极矩发生变化的振动形式才能吸收红外辐射。

6.分子振动时偶极矩是否变化决定了该分子能否产生红外吸收,而偶极矩变化大小决定了吸收吸收谱带的强弱。

根据量子理论,红外光谱的强度与分子振动时偶极矩变化的平方成正比。

7.各个基团的伸缩振动频率、判断单取代峰的个数。

8.影响基团频率位移的内部因素:

诱导效应;共轴效应(共辄效应使共辗体系中的电子云密度平均化,结果使双肩电子云密度降低,力常数减小,吸收峰像低频方向移动,即红移。

);氢键。

9.红外光谱仪的组成:

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记录系统。

常用的光源主要有能斯2

特灯和硅碳棒。

红外吸收池通常是由一些无机盐(KBr)的大结晶体作为透光材料制作而成。

检测器有真空热电偶、热电量热计和光电导管三种。

10.固态试样常采用压片法制样。

11.课后题第七题。

第五章

1.分子发光分为光致发光、热致发光、场致发光和化学发光。

本章主要讨论分子荧光、分子磷光和化学发光法。

2.分子荧光分析法是根据物质的分子荧光光谱进行定性,以荧光强度进行定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3.通常以荧光效率(或荧光量子产率)来描述辐射跃迁概率的大小。

荧光效率定义为发荧光的分子数目与基态分子总数的比值。

4.荧光分析仪器由光源、单色器、液槽、检测器和信号显示记录器组成。

特点:

第一,荧光分析仪器采用垂直测量方式,即在与激发光相垂直的方向测量荧光,以消除透射光的影响;第二,荧光分析仪器有两个单色器,一个是激发单色器,置于液槽前,用于获得单色性较好的激发光,另一个是发射单色器,置于液槽和检测器之间,用于分出某一波长的荧光,消除其他杂散光干扰。

5.磷光是分子从亚稳态的三重态跃迁至基态时所产生的辐射。

磷光比荧光的寿命长。

6.磷光检测器组成:

光源、激发单色器、液槽、发射单色器、检测器和放大显示装置。

特殊部件:

试样室、磷光镜。

7.化学发光反应的条件:

能快速的释放出足够的能量;反应途径有利于激发态产物的形成;激发态分子能够以辐射跃迁的方式返回基态,或能够将其能量转移给可以产生辐射跃迁的其它分子。

弟八早

1.原子发射光谱法是根据待测物质的气态原子或离子受激发后所发射的特征光谱的波长及其强度来测定其物质中元素组成和含量的分析方法。

2.原子光谱是有原子外层电子在不同能级间的跃迁而产生的。

不同的元素其原子结构不同,原子的能级状态不同,因此,原子发射谱线的波长也不同,每种元素都有其特征光谱,这是光谱定性分析的依据。

3.影响谱线强度的因素:

谱线的性质(激发电位、跃迁概率、统计权重);原子总密度;激发温度。

4.激发光源的作用是提供试样蒸发、解离和激发所需要的能量,并产生辐射信号。

5.目前常用的激发光源有直流电弧、低压交流电弧、高压火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等激发光源。

6.直流电弧光源适用于矿物和难挥发试样的定性、半定量及痕量元素的分析。

低压交流电弧光源适用于金属、合金中低含量元素的定量分析。

高压火花光源适用于高含量组分定量分析,不适用于微量或痕量元素的测定。

3

7.乳剂特性曲线可分为四个部分:

曲线AB称为曝光不足部分;CD部分称为曝光过量部分;DE部分称为负感光部分;BC部分称为正常曝光部分。

8.元素的灵敏线是指元素特征光谱中强度较大的谱线,通常是具有较低激发电位和较大跃迁概率的共振线。

随着元素含量减少而最后消失的谱线成为该元素的最后线。

最后线往往就是元素的最灵敏线,即元素的主共振线。

9.目前确认谱线波长最常用的方法有标准光谱图比较法和标准试样光谱比较法。

标准光谱图比较法又叫铁光谱比较法。

第七章

1.原子吸收光谱法也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它是根据物质的基态原子蒸气对特征辐射的吸收作用来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方法。

澳大利亚物理学家沃尔什奠定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量基础,应用于金属元素分析。

2.原子发射线和原子吸收线都具有一定的形状,即谱线有一定的轮廓。

3.吸收线的轮廓:

自然宽度(谱线有固定宽度称为自然宽度。

与谱线的其它变宽宽度相比,自然宽度可以忽略不计。

);多普勒变宽(它是由原子在空间作相对热运动引起的谱线变宽,又称热变宽。

);碰撞变宽(是由同种辐射原子间或辐射原子与其它粒子间相互碰撞而产生的。

前者引起的变宽叫赫尔兹马克变宽,后者引起的变宽叫洛伦兹变宽。

)。

此外,在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工作条件下,吸收线的变宽主要受(

vD,D)的影响。

4.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把测量气态基态原子吸收共振线的总

能量成为积分吸收测量法。

5.沃尔什提出采用锐线光源测量吸收线的峰值吸收。

6.以峰值吸收测量代替积分吸收测量的必要条件是:

锐线光源辐射的发射线与原子吸收线的中心频率完全一致;锐线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比吸收线的半宽度更窄,一般为吸收线半宽度的1/5〜1/10,这样,峰值吸收与积分吸收非常接近。

7.原子吸收光谱仪器组成:

锐线光源、原子化器、分光系统、检测系统和电源同步调制系统。

8.锐线光源的作用是发射谱线宽度很窄的元素共振线。

最常用空心阴极灯。

原子化器的作用是将试样蒸发并使待测定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蒸气,主要有火焰原子化法和非火焰原子化法。

非火焰原子器应用最广泛的是石墨炉原子化器。

斜坡程序升温是将试样干燥、灰化、原子化和除残四个过程分步进行。

4

9.原子吸收光谱的干扰:

物理干扰、化学干扰、电离干扰、光谱干扰。

10.化学干扰是由于待测元素与共存组分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难挥发或难解离的化合物,使基态原子数目减少所产生的干扰。

消除或抑制化学干扰的方法:

提高火焰温度;加入释放剂;加入保护剂;加入机体改进剂;化学分离法。

11.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校正背景的方法有仪器调零吸收法、临近线校正背景法、免灯校正背景法和塞曼效应校正背景法。

12.标准曲线法所配制的试样浓度应该在A-c标准曲线的直线范围内,吸光度在0.15-0.6之间测量的准确度较高。

13.元素的特征浓度:

火焰原子吸收法中,把能产生1%吸收度或产生0.0044吸光度时对应的被测定元素的质量浓度mg-mL-

1,mg,mL-l/l%o

14.特征质量: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中,把能产生1%吸收度或产生

0.0044吸光度时对应的被测定元素的质量g,g/l%o

mcsVO.0044A(g/l%)

15.检出限:

原子吸收法中,检出限D表示测定元素信号为空白信号标准偏差的3倍时元素的质量浓度或质量。

信噪比为3.

16.原子荧光:

当气态原子受到强特征辐射时,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约在10-8s后,再由激发态跃迁回到基态,辐射出与吸收光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荧光。

17.荧光猝灭:

与其它粒子的碰撞而导致荧光减弱;主要的影响因素:

火焰成分(CO,C02,0H,N2,H20等)和试样基体;通过最佳条件优化,提高原子化效率,减少未原子化分子或其它微粒的密度。

(与分子荧光里的荧光猝灭比较)

第八章(计算题一道)

1.电分析化学是依据物质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及变化来测定物

质组成及含量的分析方法。

2.化学电池相关知识。

3.标准氢电极的电位为零。

4.极化是指通过电极与溶液的界面时,电极电位偏离平衡电位的现象,电极电位与平衡点位之差称为过电位。

按照产生极化的原因,可以把极化分为浓差极化和电化学极化。

浓差极化是由于电解过程中电极表面附近溶液的浓度与主体溶液的浓度差别引起的。

增大电极面积,减小电流密度,强化机械搅拌均可以减小浓差极化。

电化学极化是由于电极反应速率较慢引起的。

5.电极的种类:

第一类电极;第二类电极;第三类电极;零类电极;膜电极。

6.指示电极:

在电化学测试过程中,溶液主体浓度不发生变化的电极。

工作电极:

如果有较大电流通过,溶液的主体浓度发生显著变化的电极。

电位分析法中用离子选择性电极为指示电极,在电解分析和库伦分析中用钳电极为工作电极。

在测量过程中,具有恒定电位的电极称为参比电极。

7.当电极的电位改变很大而电流改变很小时,这一类电极称为极化电极。

当电极电位不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改变,或当电极的电位改变很小而电流改变很大时,这一类电极称为去极化5

电极。

8.课后题4~8

第九章

1.电位分析法是通过电路的电流接近于零的条件下以测定电池的电动势或电极电位为基础的电分析化学方法。

理论依据:

通过电极电位的测定,可以确定被测离子的活度。

2.电位滴定法师利用电极电位的变化来指示滴定终点,通过所用的滴定剂体积和浓度来求得待测物质的含量。

3.电位法测得的是被测溶液里某种离子的平衡浓度,电位滴定法测得的是物质的总量。

4.离子选择性电极:

原电极和敏化电极。

5.气敏电极是一种气体传感器,常用于分析溶解于水溶液中的气体。

6.玻璃电极对钠离子的选择系数为KH+,Na+=10-7,则意味着该玻璃电极对氢离子响应比对钠离子响应灵敏107o(P144例题)

8.

pHXpHSEXES

0.059V相对误差Ki.j(j)in/nj

ilOO%

8.电极响应时间指从参比电极与离子选择性电极同时接触试液时算起直到电极电位值达到与稳定值相差ImV所需的时间。

9.在实际工作中,常采用搅拌试液的方法来加快响应速度。

10.通常采用加大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

(TotlelonicStrengthAdjustmentBuffer简称TISAB)的方法来控制溶液的总离子强度。

11.指示电极的选择:

酸碱反映、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

12.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的作用:

使标准溶液和试液有相同的总离子强度及活度系数;控制溶液的pH;掩蔽干扰离子。

13.课后题6

第十章

1.极谱学是由捷克斯伐克的海洛夫斯基创立的。

2.极谱分析法是以滴汞电极作工作电极电解被分析物质的稀溶液。

根据电流-电压曲线进行分析的方法。

若以固态作工作电极,则称伏安法。

3.AB:

残余电流部分;BD:

电流上升部分;DE:

极限扩散电流部分

6

i

1/

2极限扩散电流正比于溶液中的待测物质的溶液,这是极谱定量分析的基础。

4.极谱过程是一特殊的电解过程,主要表现在电极和电解条件的特殊性。

半波电位可作为定性分析的依据。

5.在极谱分析中,一个电极是极化电极,另一个是去极化电极;而在电位分析中,两个电极都是去极化电极。

6.干扰电流:

残余电流;迁移电流;氧波;极谱波大;叠波、前波和氢波。

7.可逆波是指电极反应速率远比扩散速率快,极谱波上任何一点的电流都受扩散速率所控制。

第十一章

1.电解分析包括电重量法和电解分离法。

2.库伦分析法是在电解分析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是根据电解过程中消耗的电量求的被测物质的含量。

3.共同特点:

分析时不需要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准确度极高。

不同点:

电重量法只能用来测定高含量物质,而库伦分析法特别适用于微量、痕量成分的测定。

4.分解电压:

在电解时,能够使被电解物质在两极上产生迅速、连续的电极反应,所需的最低外加电压。

5.对于电化学可逆过程,理论上的分解电压在数值上等于电解池的反电动势。

6•析出电位是指物质在阴极上还原析出时所需最正的阴极电位,或阳极氧化析出时所需最负的阳极电位。

对于可逆电极反应,某物质的析出电位就等于电极的平衡电位。

7.极化作用的结果产生了过电位,使阳极电位更正,阴极电位更

负。

8.电解方程式:

£外=(E阳+11阳)-(E阴+1}阴)+iR,它表明实际的分解电压是理论分解电压、电池的过电压、电解池中iR降之和。

9.被测离子浓度降到110-6mol.L-1时,可认为达到分离和分析的要求。

起始浓度大致相同的两种一价离子,只要其标准电位差相差0.3V以上,就可以控制阴极电位电解使其定量分离。

对于二价和三价的离子,所要求的标准电位之差分别为0.15V和0.10V.

10.电解时以汞作为阴极,这种电解法称为汞阴极电解法。

因为这种电解法主要用作分离手段,所以又叫汞阴极分离法。

11.库伦分析法的基本条件是反应电极必须单纯,用于测定的电极反应应该具有1000的电流效率(先决条件),而无其他副反应发生。

基本依据是法拉第定律。

7

第十二章(计算分离度、塔板数等)

1.俄-国茨维特发明色谱法。

2.色谱法分离的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两相作相对移动时,使这些物质在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原来微小的分配差异产生了很明显的分离效果,从而依先后顺序流出色谱柱。

3.按两相物理状态分类:

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气-固色谱、气-液色谱、液-固色谱、液-液色谱;按固定相的形式分类:

柱色谱、纸色谱、薄层色谱;按分离过程物理化学原理分类:

吸附色谱(用固体吸附剂做固定相)、分配色谱(用液体做固定相)。

4.色谱流出曲线。

5.常用术语:

保留时间、调整保留时间、调整保留体积、相对保留值。

6.从色谱流出曲线得到的信息:

根据色谱峰的数目,可以判断试样中所含组分的最少个数;根据色谱峰的保留值可以进行定性分析;根据色谱峰逢高或面积可以进行定量测定;根据色谱峰峰间距及其宽度,可对色谱柱的分离效能进行评价。

7.理论塔板数n越多或理论塔板高度H越小,则色谱柱效能越高。

8.1956年,荷兰学者范第霍姆提出速率理论。

速率理论方程:

H=A+B/u+Cu(u为载气的线速度,A、B、C为常数,分别代表涡流扩散项系数、分子扩散项系数和传质阻力项系数)。

9.uopt=BHmin=A+2BCC

10.R定义为相邻两组分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两组分色谱峰峰底宽度平均值之比。

公式:

P217

11.气相色谱仪组成:

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温度控制系统以及检测和记录系统。

12.常用的检测器有热导池检测器、氢火焰电离间测器、电子俘获检测器和火焰光度检测器。

13.热导池检测器是基于被分离组分与载气的导热系数不同进行检测的。

氢焰检测器是根据含碳有机物在氢火焰中发生电离的原理而进行检测的。

14.固定液的选择一般使用相似性规则。

选择方法:

对非极性组分,一般选用非极性固定液;队中等极性的组分,一般选用中等极性的固定液;对强极性组分,选用强极性固定液;对于极性与非极性组分的混合物,通常选用极性固定液。

15.定性分析:

利用保留值与已知物对照定性;利用保留值经验规律定性;根据文献保留数据定性。

16.定量方法:

归一化法(P231公式)、内标法、标准曲线法。

17.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包括高压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及梯度洗脱等辅助装置。

18.梯度洗脱装置的作用是在分离过程中,按一定的程序连续改变流动相中多种不同性质溶剂的配比,以改变流动相的极性、离子强度或酸度等,从而提高试样的分离效率,缩短分析时间,使色谱峰形得到改善,提高测定的灵敏度和定量的准确度。

19.液相色谱常用检测器有紫外光度检测器(可用于梯度洗脱)、示差折光检测器(不能用于梯度洗脱)、荧光检测器和电化学检测器。

8

20.固定液为极性、流动相为非极性的液-液色谱称为正相色谱,反之,成为反相色谱。

21.课后题13.14.15

第十三章(谱图分析题)

1.利用核磁共振光谱进行结构测定、定性及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核磁共振光谱法或核磁共振波谱法。

2.当1H核自旋时,核周围的电子云也随之转动,在外磁场作用下,会感应产生一个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的次级磁场,实际上会使外磁场减弱,这种作用称为屏蔽效应。

3.由于氢核具有不同的屏蔽常数,引起外磁场或共振频率的移动,这种现象称为化学位移。

4.元素电负性对化学位移的影响:

P248

5.

5.n+1重峰规律。

P256例1例2

6.课后题5.6.

第十四章

1.质谱:

以离子的质荷比(m/z)为序排列的图或表。

质谱分析法:

用质谱图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及分子结构分析的方法。

2.

2.质谱仪组成:

真空系统、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离子检测器、计算机自动控制及数据处理系统。

3.离子源的作用是使试样分子或原子离子化,同时具有聚焦和准直的作用,使离子汇聚成具有一定几何形状和能量的离子束。

4.质量分析器的作用是将离子源产生的离子按(m/z)的大小分离

聚焦。

5.质谱图:

以荷质比m/z

为横坐标,以离子相对强度为纵座标来表示的质谱数据。

9正离子峰位置定性定结构峰强度定量分析

6.质谱中主要的离子峰有分子离子峰、碎片离子峰、同位素离子峰重排离子峰、亚稳离子峰。

7.分子离子峰的m/z值就是中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Mr

8.P274例2例3P2808.9.

第十五章

1.流动注射分析、热分析、拉曼光谱法、X射线分析、电泳分析法。

2.最简单的FIA系统是由蠕动泵、进样阀、反应盘管、检测器、记录仪组成。

3.FIAX作原理:

P282三个过程。

4.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关系的技术。

5.拉曼光谱:

由散射光相对于入射光频率位移与散射光强度形成的光谱。

拉曼光谱是一种分子光谱,它和红外光谱均属于分子振动光谱。

拉曼光谱是散射光谱。

10

仪器分析期末总结[篇2]

离子色谱法测定自来水中卤素离子

实验原理

离子色谱在分离阴离子时,常用NaHC03混合溶液为滚动相(淋洗液),

以阴离子交换交换柱为固定相,水样中待测离子随淋洗液进入离子交换柱系统(由保护柱和分离柱组成)。

根据分离柱对各种阴离子亲和力不同,已分离的阴离子流经阴离子抑制系统转换成搞颠倒的强酸,二淋洗液则转换成弱电导率的碳酸。

由电导检测器测量各种离子组分的电导率,已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思考题

1、离子色谱仪如何抑制淋洗液NaHC03-Na2C03电导

淋洗液电解生成的H+可有效地淋出液的背景电导值。

样品溶液进入离子色谱后,其阴离子最终将色谱柱中所有可交换的离子置换出来,同时由检测器转换为恒定的信号一基线。

然后进样少量样品,样品离子即被树脂柱所接受,并与等同数量的淋洗液离子交换。

如果样品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大于淋洗液离子浓度,当他沿着柱子移动,并通过电导检测器便得到一个正峰,反之得到一个负峰。

进样后,淋洗液离子继续不断地经泵输入色谱,对树脂的可交换部位与样品离子进行竞争,并且使样品离子沿着柱子移动。

由于样品离子对数值有着不同的亲和能力,因而不同的样品,离子沿柱以不同的速度移动,最后完成分离。

2、在一定固定相色谱条件测定试样中F-、Cl-、Br-、N03-、

P043-、S042-简述决定保留时间参数规律

影响保留时间的参数:

离子的性质(价态,尺寸,极化程度,酸的电离强度)

参数①价态待测离子的价态越高,保留时间越长。

但多价离子的保留如正磷酸盐与淋洗液的pH值有关,例如P043-pH在8~9时,P043-以H3P04-形式存在,离子价态H3P043-<5042-,所以P043-在S042-之前流出

参数②离子半径离子半径越大,保留时间越长

参数③极化程度离子极化程度越强,保留时间越长

红外光谱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实验原理

红外光谱时研究分子振动和转动信息的分子光谱,它反映了分子化学键的特征吸收频率,根据红外光谱的峰位,峰强及峰形,判断化合物中可能存在的官能团,从而可用于化合物结构判断。

当一定频率(一定能量)的红外光照射分子时,如果分子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和外界红外辐射频率一致,二者就会产生共振。

此时,光的能量通过分子偶极炬的变化传递给分子,这个基团就吸收一定频率的红外光,产生振动跃迁(由原来的基态跃迁到较高的振动能级,从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

用连续改变频率的红外光照射某试样,将分子吸收红外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