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防治知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74733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3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芹菜防治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芹菜防治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芹菜防治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芹菜防治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芹菜防治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芹菜防治知识.docx

《芹菜防治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芹菜防治知识.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芹菜防治知识.docx

芹菜防治知识

试述内蒙古太仆寺旗地区芹菜产业的发展

学名:

  Apiumgraveolens

科属:

为伞形花科植物芹菜的全草。

别名:

香芹、药芹、水芹、旱芹。

性味归经:

性凉,味甘辛,无毒;入肺、胃、肝经。

功效主治:

清热除烦,平肝,利水消肿,凉血止血。

主治高血压,头痛,头晕,暴热烦渴,黄疸,水肿,小便热涩不利,妇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瘰疬,痄腮等病症。

营养成分:

每100克含水分94克,蛋白质2.2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1.9克,粗纤维0.6克,灰分1克,胡萝卜素0.11毫克,维生素B10.03毫克,维生素B20.04毫克,尼克酸0.3毫克,维生素C6毫克。

钙160毫克,磷61毫克,铁8.5毫克,钾163毫克,钠328毫克,镁31.2毫克,氯280毫克。

还含有挥发油、芹菜贰、佛手柑内酯、有机酸等物质。

注意事项:

芹菜性凉质滑,故脾胃虚寒,肠滑不固者食之宜慎。

一,芹菜的生物学活性

西芹(Apiumgravedersl.VardulceD.C)又叫洋芹,是芹菜的一个变种,起源于地中海地区,是欧美各国主要蔬菜之一

二,芹菜的主要病害

4病虫害防治

4.1病害

西芹病害主要是斑枯病,为真菌性病害。

叶片受侵染初期呈淡褐色油浸状小斑,边缘明显,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边缘为褐色,中央呈灰白色,其上散生黑色小点,病斑扩大相连后形成大斑造成叶枯,叶柄受害时多从下部先发病,然后逐渐向上蔓延,病斑呈长圆形深褐色。

斑枯病在昼夜温差大,夜间结露重且持续时间长的条件下易发病。

西芹苗高2~3cm时就应开始喷药保护,以后每隔7~10d喷药1次,连喷2~3次。

药剂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农抗120水剂1000倍液,1.0∶0.5∶200.0的波尔多液等。

1发病症状

该病寄宿根系所致,侧根和支根最易受害,发病根上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近球形根结,象念珠状相互连结的根瘤,切开根结,在放大镜下可见到乳白色或淡黄色洋梨形成虫。

地上植株生长受阻,发育不良,颜色苍白失绿,植株矮小,后期叶片萎蔫,根部腐烂,最后全株枯死。

2病原

西芹根结线虫病属植物寄生线虫,主要有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incognita)和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等几种根结线虫引起。

3发生规律

根结线虫主要以卵、卵囊或2龄幼虫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也可在保护地越冬期继续危害,

条件不适宜时可在土中存活2~3年。

翌年条件适宜时,越冬卵孵化为幼虫,借病土、病苗、流水和农事活动传播。

以幼虫侵入寄主,刺激根部细胞增生,形成根结或瘤(即虫瘿)。

芹菜斑枯病又叫晚疫病、叶枯病,俗称“火龙病”,是大棚芹菜的重要病害,发生普遍而又严重。

此病在贮运期间还能继续危害。

一、症状

芹菜斑枯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危害叶柄和茎。

1.叶片受害,最初产生淡褐色油渍状小斑点,后病斑常联合,边缘明显,中央呈黄白色或灰白色,边缘聚生许多黑色小粒点,病斑外常具有一黄色晕圈。

一般老叶先发病,后向新叶发展。

2.叶柄或茎受害时,产生油渍状长圆形暗褐色稍凹陷病斑,中央密生黑色小点。

二、发病条件

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

该病发生的适宜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85%以上。

但高温干旱而夜间结露、缺肥、缺水和植株生长不良等情况下都易发病。

三、防治

1.选用无病种子,从无病植株上采种或选用2年以上的陈种子。

2.种子处理。

①晒种。

播前将种子摊在阳光下晒2~3天,杀死沾附于种皮上的病菌,提高发芽率;②温汤浸种。

用48℃的温水浸种30分钟,其间不停搅动使种子受热均匀,温水处理后,用凉水浸泡降温后晾干播种。

此法消毒虽然比较彻底,但会使发芽率降低10%,因此,播种时必须增加10%的种子量;③药剂浸种。

用100倍2%农抗120浸种4~6小时或200倍4%农抗120浸种3~4小时,可有效杀死沾附于种皮上和潜伏在种皮内的病原,同时农抗120内含17种氨基酸和其他多种营养物质,可提高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④催芽。

将处理过的种子用沙布包住在25~28℃的环境中催芽,每天用25~30℃温水淘洗种子两次,待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3.加强栽培管理。

施肥以腐熟农家肥为主,增施磷肥,增强植株抗病性。

发病初及时摘除病叶、脚叶、拔除病残体,集中沤肥或深埋,减少病原菌,保证棚室干净卫生。

4.放风排湿。

棚室注意放风降温降湿,可控制病害发生。

白天温度控制在15~20℃,高于20℃时要及时放风,夜间气温控制在10~15℃,缩小昼夜温差,防止结露。

忌大水漫灌。

5.药剂防治。

芹菜苗高2~3厘米时,应开始喷药保护,药剂选用4%农抗120瓜菜烟草型500~600倍液,2%农抗120,200倍液;1:

0.5:

200倍波尔多液,以后每隔7~10天喷药1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芹菜叶斑病的侵染循环 芹菜叶斑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尾孢属芹菜尾孢菌(CercosporaappiiFres)引起的。

初侵染源主要为种子或残留病株。

对于非疫区,带菌种子是唯一初侵染源。

芹菜叶斑病菌以附着在种子表面和侵入种皮内的菌丝及残留病株和土壤中的菌丝与孢子越冬,翌年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产生新的分生孢子,通过雨水飞溅,风及农具或农事操作等传播到植株上,从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发芽侵染,周而复始一直延续到秋末。

该病发病适温为22~30℃,相对湿度85%以上。

分生孢子形成适温15~25℃,萌发适

温28℃。

芹菜叶斑病在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中都有发生,春秋两季发生严重。

高温干旱但夜间露水较重,露水持续时间较长的天气也易于发病。

缺水缺肥,灌水过多或植株生长不良的芹菜发病较重。

2.2 病害症状及识别 芹菜叶斑病在幼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以成株受害较重,主要为害茎、叶。

芹菜叶斑病一年四季均发生,1月上旬为温室芹菜叶斑病的始发期,2月中旬至

3月中旬发生较重;8至9月为露地病害流行高峰期,10月中下旬随温度的降低病害开始下降,为病害发生衰退期。

芹菜叶斑病植株受害时,首先在叶边缘、叶柄处发病,逐步蔓延到整个叶片。

叶片被害初呈黄绿色水渍状斑,后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大小2~15mm,灰褐色,边缘色稍深,内部发黄较薄,不受叶脉限制,严重时病斑扩大汇合成斑块,终致整个叶片变黄枯死。

茎或叶柄处受害病斑椭圆形,病斑大小3~23mm,开始为黄色,逐渐变成灰褐色凹陷,茎秆开裂,严重时茎秆缢缩、倒伏,高湿时腐烂。

发病后期叶面叶背均长出灰白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2.3 病情消长规律

2.3.1 病株率消长。

芹菜叶斑病在田间随时间的推移,发病株数增多(图1)。

在调查期间,芹菜叶斑病病株率从开始的90%增加到后期的100%,增幅在11.11%。

病株率增加与调查期间的气候状况密切相关,如在调查期间的5月20日以后连续高温、阴雨,数据表明了在此日之后的芹菜叶斑病病株率急剧上升。

图1 芹菜叶斑病病株率消长曲线

2.3.2 严重度变化。

图2表明,在调查时间内叶斑病的病情指数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增加。

严重度的变化还与当时雨水情况有关,5月20日以后几天连续阴雨,从而使得病情指

数明显增加。

调查表明,定点植株的叶斑病,叶片病斑数有差异,1级的病斑数6.10~9.55个,平均8.14个;3级的病斑数11.89~24.00个,平均17.28个;5级的病斑数15.00~

41.50个,平均29.33个;7级以上叶片基本都呈腐烂状。

2.3.3 病叶在植株上的发布。

2007年5月26日调查时,芹菜正处于花期,直接留种植株和刈再生植株的生育期是一致的。

直接留种植株的倒3叶节以下,一般无叶片残留,在对应节枝的倒2~3叶上常有病叶,在倒3叶节以上一般都有病叶存在。

刈再生植株一般都较直接生长植株细弱,一般在倒2节以下无叶片,在倒3叶节以上都有病叶,病叶常分布在节枝叶上,以低级别较多。

芹菜叶斑病病叶随着茎枝的生长,发病部位向上移升。

2.4 药剂防治效果分析 表2数据表明,苯醚甲环唑可有效防治芹菜叶斑病,在同等剂量下(有效量135g/hm2),进口的10%苯醚甲环唑(世高)防效52.09%,郑州中兴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20%苯醚甲环唑防效47.65%,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但同一厂家产品不同用量的效果则有差异性,防效随用量的增加而提高,相互间有显著性差异。

2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00g/hm2用量的效果与750g/hm2的用量有显著性差异。

中等用量(675g/hm2)的效果与其他用量都无显著性差异。

 

3 小结与讨论

芹菜叶斑病是一种高温性病害,气温高,天气热,发病重。

该研究表明,芹菜叶斑病在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病害发生普遍,发展迅速,因此控制严重度对稳定芹菜生产更具有实际意义。

用苯醚甲环唑可有效控制芹菜叶斑病的发展,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防效基本一致,但芹菜叶斑病的化学防治仅是一种应急措施,芹菜生产更应在安全、高效的前提下实施。

芹菜叶斑病的防治要从综合防治的观点出发,首先是进行种子处理,其次是加强育苗管理、培养健壮植株,再次是做好棚栽芹菜的温度管理,尽量不要形成高温高湿的环境,最后才是加强田间病情调查,掌握发生动态,在病害始见后用药,视病情发展,必要时还可适当增加喷药次数。

 

乌兰察布市西芹种植面积最大、最集中的乡镇为商都县小海子镇,近几年种植面积每年都能稳定在2万亩之多,因气候和土壤条件好,该镇所产西芹产量高、品质好,深受外地客商青睐,有“内蒙古西芹第一镇”美誉。

但由于西芹黑心病

的发生,近两年使西芹产量和效益受到了明显影响,一般发病田西芹死亡率在10%左右,严重地块西芹死亡率高达30%

~40%。

西芹黑心病属于生理性病害,实践证明发病后药剂治疗效果普遍较差,所以必须提前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预防。

一、发病症状

西芹黑心病又叫心腐病,多发生在西芹定植后的半个月左右。

初发病时,西芹心叶叶缘出现褪绿斑,植株生长变缓,根尖白色部分少,纵剖短缩茎及根,可看见中间出现一条褐变痕;重发病时,西芹生长点死亡,心叶凋萎,外叶呈灰绿色,根尖发黄,生长停滞甚至死亡。

二、发病原因

西芹黑心病是一种复杂的生理性病害,植株缺钙是引发此病的关键原因。

引起西芹缺钙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中钙离子

浓度偏低。

小海子镇农民连续多年在同一块地上种植西芹,每年施入大量碳酸氢铵、尿素、磷酸二铵,而农家肥使用量偏

少,导致土壤中氮、磷浓度较高,在使用的氮肥中又以铵态氮为主,常引起土壤PH值短暂增高,在碱性条件下,加快了土壤钙离子与磷酸根离子的结合,经过多次化学反应,钙离子逐步被转变成难溶于水的状态,致使土壤中游离钙离子浓度越来越低。

同时,土壤中过多的铵离子降低了植物根系对钙离子的吸收,最终导致西芹植株体内缺钙,引发黑心病。

三、防治措施

1.增施秸秆有机肥,增加土壤活性。

秸秆有机肥含有大量的纤维素,能够有效增强土壤通透性,有助于植株根系生

长,提高吸收能力。

且秸秆有机肥比普通有机肥营养更全面、更平衡。

2.减停磷酸二铵,改施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

使用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可提高土壤钙离子浓度,减缓磷酸根离子浓

度增加速度,同时还能为植物提供所需的其它营养元素。

使用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时,与有机肥混合堆沤一段时间效果更好。

3.合理施用铵态氮。

尿素、碳酸氢铵及其它铵态肥应少量多餐。

一是防止土壤PH植过高加速钙离子与磷酸根离子

结合;二是防止土壤中铵离子浓度过高,使根系吸收钙离子的几率降低。

4.及时补钙。

西芹4叶时开始叶面补钙,可喷洒1%过磷酸钙溶液或0.5%硝酸钙溶液或其它叶面钙肥,每5~7天一

次。

5.蘸根。

定植前,将西芹根系在1%过磷酸钙溶液中浸泡2~3秒钟,可避免缓苗期因发新根引起植株体内钙元素不足

而导致黑心病的严重发生。

 

三,芹菜的主要虫害

4.2虫害

西芹虫害主要是蚜虫和潜叶蝇。

蚜虫:

对蚜虫的防治要求消灭在点片发生阶段,才能达到治虫防病的目的。

可采用:

(1)黄板诱杀或用银灰色反光塑料薄膜避蚜。

(2)保护和利用天敌。

常见的有:

瓢虫、草蛉、食蚜蝇、蚜小蜂、蚜茧蜂等。

(3)用灭蚜烟熏剂或蚜虱毙烟熏剂0.3~0.4kg于收工或傍晚时点燃,吹灭明火,密闭棚室烟熏,防治效果比较好,省工省力。

(4)用3.15%爱诺蚜虱净乳油1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喷雾。

此外,还可用灭蚜松、马拉硫磷、除虫精、速灭菊酯等。

潜叶蝇:

(1)黄板诱杀或用尼龙、纱布三角捕虫网在棚内成虫高峰期使用,效果较好。

(2)利用成虫性喜甜食的习性,在越冬蛹羽化为成虫的盛期点喷诱杀剂(诱杀剂的制作:

用甘薯或胡萝卜煮液为诱饵,加0.05%的敌百虫为毒剂即可),每3~5d点喷1次,共5~6次。

(3)初见幼虫潜蛀的隧道时,开始用药,每7~10d用药1次,共2~3次。

药剂可用1.0%阿维虫清15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40%二嗪农乳油1500倍液,90%的敌百虫原粉800~1000倍液等喷雾。

 

西芹菜(ApiumgraveolensL.),别名绿芹、洋芹菜等,为芹菜的一个变种。

西芹营养丰富,含有钙、铁、磷和维生素A、B、C及芳香油等,可炒食、凉拌、做馅和调味,在医药上有镇静和保护血管的作用,常食西芹对预防高血压、血管硬化、糖尿病等有一定功效,是一种药食兼用的蔬菜。

近十多年来,云南省从国外引进并大面积栽培的西芹品种(P.S.西芹、文图拉西芹等),株型紧凑,叶柄宽、粗大而肥厚,纤维少,质脆味甜,产量高,是目前云南省产值较高的主要外销蔬菜之一。

但经过十多年栽培,目前病害较多,特别是烧心病,发生较重的田块,发病率可达40%,损失严重。

笔者在对云南省西芹病害调查的基础上,对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

1西芹生理病害

生理病害包括由光、温、水、气、肥、农药等诸多因素引起的病害。

在西芹栽培过程中,生理病害表现最多,不少人把生理病害当做真菌、细菌病害来打药,打了不少药,没有效果,白白浪费了农药,还耽误了病害适时的防治时期。

因此,只有辨清西芹的病害种类,才能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1.1西芹烧心病

1.1.1症状西芹烧心病,分干烧心和湿烧心两种。

西芹植株在空气湿度小的环境中发病时,西芹心叶坏死,但不变黑,不

腐败,称干烧心;相反,西芹植株在空气湿度大的环境中发病时,西芹心叶坏死,呈褐色或黑色、腐败,称湿烧心。

1.1.2发病原因缺钙引起。

农户栽培西芹时,为获得高产,大量施用氮肥,过量的氮肥会破坏西芹根系对钙的吸收,引起

烧心病,特别在保护地内的高温干燥条件易发病。

1.1.3防治措施烧心病是西芹体内缺钙引起的生理障碍,所以不能用普通农药防治。

关键的预防措施是进行土壤改良,

如耕层土壤全面撒施石灰、增施有机肥等。

发现病株后,要采取应急措施,立即叶面喷施0.3%~0.5%的氯化钙溶液,并重点喷施在生长点附近的新叶部位。

1.2空心

1.2.1症状空心是一种生理老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叶柄空心,品质差。

1.2.2发病原因①温度:

温度太低,西芹植株受冻害,使其根系对养分、水分的吸收运转受阻而产生空心;高温干旱,特别是夏季昼夜温差过小、西芹植株养分呼吸消耗较多而造成空心。

②光照:

如果光照不足(尤其是保护地栽培容易发生),致使西芹叶片光合作用减弱,养分供应不足而产生空心。

③水分:

水分供应不均匀,西芹生长过程中出现生理缺水,从而抑制根部对各种元素的吸收输送,而导致空心。

1.2.3防治措施①管理好温度。

芹菜属耐寒性蔬菜,要求冷凉湿润的环境条件,设施内栽培西芹,白天气温控制在15~22℃为宜,最高不要超过25℃;夜间控制在8~10℃,最低不要低于5℃。

②管理好水份。

西芹生长期,特别是在旺盛生长期要保持畦土湿润,但又不能渍水,应采取小水勤浇的措施,在夏季栽培要注意排水防涝。

西芹要求土壤湿度为60%~80%。

③合理施肥。

底肥按西芹对肥料的要求,每667m2应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kg;及时追施提苗肥,定植成活后每667m2应追施硫铵10~15kg或发酵的人粪尿1500~2000kg,然后每隔15d施一次。

1.3叶柄开裂

1.3.1症状西芹茎基部连同叶柄开横裂,降低商品性。

1.3.2发病原因缺棚引起。

1.3.3防治措施对缺硼地块每667m2用硼砂或硼酸0.5~1kg作底肥,同时施入普钙50~70kg,增施磷肥可促进西芹

对硼的吸收。

如果田间发现西芹缺硼,可用300~500倍的硼酸或硼砂液喷施叶面。

2侵染性病害

凡由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菌侵染引起植株的根、茎、叶、花、果等及出现变色、萎蔫、畸形、霉状物、丝状物、粒状物、脓状物、坏死或腐烂等症状,称侵染性病害。

侵染性病害在田间发病时,往往先有一个或几个发病中心,这种情况在设施栽培中尤其明显,然后由发病中心开始向四周蔓延。

2.1西芹早疫病

2.1.1症状西芹早疫病又称叶斑病、斑点病,是西芹的一种常见病害,发生普遍,苗期到成株叶片、茎、果实均可受害。

叶片发病,最初呈黄绿色水渍状斑,后发展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色斑块,大小5~10mm,严重时病斑扩展成大斑块,叶片枯死;茎和果实发病,病斑椭圆形,3~7mm,灰褐色,稍凹陷。

发病严重时植株倒伏,湿度大时,长出白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2.1.2发病原因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的芹菜尾孢菌(CerccsporaapilFrcs.)侵染所致。

2.1.3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附在种子、病残体及病株上越冬,春天条件适合时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雨水飞溅、风及农具

或农事活动传播,从气孔或皮层直接侵入。

病菌发育适温25~30℃,分生孢子形成适温15~20℃,分生孢子萌发适温

28℃。

高温多雨或高温干旱的条件下易发病,尤其在缺水、缺肥、灌水过多或植株生长不良时发病重。

2.1.4防治措施①实行2年以上轮作。

②种子处理:

用50℃温水浸种20~30min。

③合理密植,科学灌水,防止田间湿度过高。

④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7%可杀得500倍液或3%的农抗120水剂100倍。

保护地可使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667m21kg喷粉,或45%百菌清烟剂每667m2每次施250g,隔9d一次,连续或交替施用二三次。

2.2西芹斑枯病

2.2.1症状西芹斑枯病有大斑型和小斑型两种,叶、叶柄、茎均可染病。

一种是病斑初为淡褐色油浸状小斑点,后渐扩大,

病斑中部褐色坏死,外缘多为深红褐色且明显,中间散生许多小黑点;另一种开始不易与前者区别,中央黄白色或灰白

色。

边缘聚生许多黑色小粒点,病斑外常具一圈黄色晕环。

叶柄和茎染病,病斑褐色,长圆形稍陷,中部散生黑色小点,通

常老叶先发病,后传染到新叶上。

2.2.2发病原因西芹大斑型和小斑型斑枯病均由半知菌亚门壳针孢属真菌(SeptoriaapiicolaSpe)侵染所致。

2.2.3发病规律由菌丝体在种皮或病残体内越冬,种皮内的病菌可存活1年多;在病斑上的病菌可存活8~11个月。

播种带菌种子,出苗后即染病,产生分生孢子,在苗床内传播蔓延。

在病残株上越冬的病原,条件适合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和雨传播。

孢子萌发产生芽管,由气孔侵入,经8d潜育期,病菌又产生分生孢子再侵入。

病菌在冷凉或高温条件下易发病,尤其湿度大时易发病。

此外,连绵阴雨或白天干燥、夜间有露水或有雾及温度过高过低、植株抵抗力弱时发病重。

2.2.4防治措施①选用无病种子或种子消毒。

温汤浸种,即

50~55℃温水浸种30min,边浸种边搅拌,后移入冷水中冷却,晾干后播种,或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2%(即1kg种子用2g药)。

②保护地要注意降温排湿,白天温度要控制在15~20℃,高于20℃要及时通风;夜间要控制在10~15℃,缩小昼夜温差,减少结露,切忌大水漫灌。

③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隔7~10d一次,连续喷施二三次。

2.3西芹软腐病

2.3.1症状主要发生于西芹叶柄基部和茎部。

初期为水浸状小斑点,后迅速发展为纺缍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褐色,后

期腐烂成糊状,具恶臭,干燥后变黑褐色。

2.3.2病原由胡萝卜软腐欧氏细菌[Erwinia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Jones)Bergeyetal]侵染所致。

2.3.3发病规律病菌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或长期在土壤中存活,从西芹植株伤口侵入,借雨水、灌溉水、昆虫传播。

高温多雨、潮湿的气候容易发病。

地势低洼积水的地块发病重。

2.3.4防治措施①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并及早防治地下害虫。

②选择晴天中耕、锄草,避免茎叶上造成伤口。

③注意水肥的合理使用,防止大水漫灌。

④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在植株根部周围撒草木灰,同时可喷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10%喷施溃枯宁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隔7~10d喷施一次,连续防治二三次。

2.4西菜病毒病

2.4.1症状西芹病毒病在全省西芹种植区均有发生,是西芹常见病害。

西芹苗期到成株均可发病。

病株初期叶片皱缩,呈

浓淡绿色相间的斑驳或黄色斑块,严重时全株黄化、矮缩、枯萎。

2.4.2病原由黄瓜花叶病毒(CMV)和芹菜花叶病毒(CeMV)侵染引起。

2.4.3发病规律病毒在活的寄主体内越冬,主要由蚜虫传播,接触也可以传播。

栽培管理差、气候干旱、蚜虫多,发

病重。

2.4.4防治措施①定植无毒幼苗,加强田间水肥管理,提高植株抗性。

②发病初期喷施1.5%植病灵1000倍液,或10%

抗毒丰300~400倍液。

③早期防治蚜虫,用50%抗蚜威3000~3500倍液、40%万灵2000~3000倍液或10%莫比朗2000~3000倍液。

四,芹菜的栽培技术措施

1育苗

1.1浸种催芽

西芹种子坚硬,革质,有油腺,渗水力差,发芽出苗慢,所以必须浸种。

用35℃温水浸种12h左右,然后搓揉种皮,用清水淘洗干净,用湿布包好,放在15~20℃较阴凉处催芽,催芽期间每天早晚用清水冲洗种子,以保持种子湿润、透气,防止种皮发黏,经4~5d,种子露白率达80%以上,即可播种。

1.2播种

7月初用遮阳网育苗,做南北方向的畦,畦宽1.2~1.5m,施足腐熟细碎的有机肥,每667m2施入3000kg以上,耙平。

为防杂草丛生,播前2~3d,畦面喷洒25%除草醚可湿性粉剂400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