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XX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十二五规划.docx
《江油市XX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十二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油市XX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十二五规划.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油市XX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十二五规划
江油市XX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十二五规划
前言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根据省治理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导则》的总体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编制本规划。
近年来,我乡全面组织生态产业建设、水土资源保护、环境综合治理,经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农业和农村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产业生态化及生态产业化建设取得开创性成效。
饮用水安全得到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为全乡环境综合治理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本规划综合了近年来开展的工作情况,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环境综合治理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各村、各单位要依据本规划,逐年制定实施计划,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全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兴乡”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总则
1.1规划的由来
2006年2月,《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学习和贯彻的要求;
2007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的要求;
2008年7月,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学习和贯彻的要求;
省委、省政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战略实施的要求。
1.2规划范围
XX乡所辖的8个行政村、1个社区、1.3万人、43.6平方公里的面积。
1.3规划编制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国务院城市道路管理条例》
《四川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四川省城市供排水管理条例》
《四川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四川省城市园林绿化条例》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四化”标准》
《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其他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及标准
二、农村环境现状
2.1XX乡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农业污染,使水资源质量下降。
农业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因农药、化肥、地膜等的不当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农村生活污水绝大部分都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生活垃圾露天堆放也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
在今后的发展时期内,农村水源污染成为一项重大环境污染问题。
(二)农村废弃物处理滞后,卫生状况堪忧。
我乡养殖业发展后,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农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污染加剧。
畜禽粪便的随意排放导致有害病毒病菌扩散和传播,成为疾病增多和一些传染性疾病流行的重要根源之一,直接威胁广大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同时,由于受到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我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严重影响着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
2.2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水平
(1)加大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资金扶持力度。
争取资金,每年安排养殖业专项治理经费,对重点养殖场建设治理设施进行资金补助,解决资金困难瓶颈。
研究制定有关土地、环评、水电、税收等鼓励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建设的扶持政策,激发社会投资主体及业主参与环境污染治理建设的积极性。
(2)加大对农村能源建设的投入。
沼气建设是农村能源建设的重点,大力支持沼气建设,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社会、企业和农民的投入。
同时,争取财政资金进一步加大投入。
(3)建立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财政扶持专项资金,加快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步伐。
2.3农村环境整治面临的问题
(1)农业面源问题突出。
农业的迅猛发展,农药、化肥、农膜的不合理使用,种植业复种指数较高,大棚等设施栽培不断扩大,致使土地板结,有机质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对乡域内有机食品的开发与发展产生制约影响。
畜禽粪便得不到充分处理排放水体;秸秆综合利用率不高,少数农民焚烧秸秆或推入沟河,使河流富营养化程度高。
(2)农村居住环境改善缓慢。
农村人均基础设施投入差距较大,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小、配置不均、经济性差,卫生厕所普及率较小,排水、污水处理等设施滞后,垃圾收运清理系统不健全,生活垃圾和废弃杂物乱堆乱放,畜禽散养,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缺乏,环境脏乱差,农民行路难、用水难、环境差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三、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3.1指导思想
坚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和生态村建设的主要目标,以人为本、注重民生,以改善农村环境状况为核心,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先开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质量提升和容貌秩序改观工作,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有效开展,切实改善广大农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改变危害广大农民健康的环境污染状况,逐步实现生态文明和城乡统筹发展。
3.2规划原则
(一)坚持在建设中治理、在发展中治理
(二)坚持源头、末端和过程治理三结合
(三)坚持立足长效、建立制度
(四)坚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适当超前
(六)坚持政府领导、统筹协调、多方投入
3.3规划时限和目标
(一)规划时限
规划年限为2011-2015年。
(二)规划目标
到2015年,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得到遏制,农村环境监管能力显著提高。
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一定进展,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危害得到有效控制。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处理率、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低毒高效农药使用率均提高15%以上;农村改水、改厕工作顺利推进,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严重的农村环境健康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生活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效,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提高,农民生活与生产环境有所改善。
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方案
4.1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
(1)根据不同供水方式采取不同的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建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2)加强分散供水水源周边的环境保护与监测。
(3)加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与监测。
4.2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
(1)逐步推广以“户分拣、村收集、乡处理”为主,简单卫生填埋和堆肥为辅的垃圾处理模式,妥善处理农村生活垃圾。
(2)开展农村改厕工作,推进生态厕所的普及,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4.3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1)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的禁养区、限养区和宜养区。
(2)推进健康养殖,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
(3)积极推进人畜分离和圈舍改造,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
(4)发展生态养殖,促进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
(5)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管理,促进达标排放。
(6)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推进农村洁净能源普及。
4.4加强土壤污染防治
(1)加强对工农业用地的环境监测和评估,通过技术、工程等多种手段,积极防治土壤污染。
(2)积极推进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3)加强污染土壤的综合治理。
4.5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1)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引导科学施肥。
(2)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技术。
(3)积极推行秸秆综合利用和地膜覆盖和回收。
(4)推行田间合理排灌,发展节水农业。
4.6农村生态示范工程建设
(1)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推行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
(2)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加大水土流失防治。
(3)积极实行耕地保护。
(4)积极推进循环型农业。
五、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重点
5.1村庄环境综合治理
全面推动村庄环境综合治理,结合全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修建村庄道路、塘堰整治、垃圾清理、污水处理、村舍改造、村庄绿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建设,落实每村编制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5.2道路环境建设
继续完善公路网络结构,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把农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点,实现真正的“村村通”。
村里主干道要硬化。
5.3农业环境综合治理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强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有效控制农业生产性污染,积极开展农用化学品污染、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控制、农业秸秆环境污染控制、农业秸秆环境污染控制、土壤污染防治、绿化造林建设等工作,改善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5.4饮用水安全、农村河道疏浚建设
加强饮用水源卫生安全管理力度,强化水源的监督监测体系,以管网改造和管道延伸为重点,突出解决饮水水质超标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全乡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
5.5农村饮用水监管
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的监管力度,逐步完善自来水消毒设施,水厂配备水质消毒设施并正常运行,水厂管理科学规范,水质监测按期保质完成。
5.6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1)实施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科学构建工程,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及节约型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2)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建立农村环境信息系统,改善农村水、土、气、声环境综合监测体系。
每个行政村至少配备1名兼职环保管理人员,负责生活垃圾和全村环境监督管理。
六、保障措施
6.1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监督考核
各村实行统一组织领导,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方案,明确年度工作目标、细化工程项目,认真组织实施。
探索新型管理机制,建立和健全乡、村两级责任体系,严格督查考核,提高农村环境监管力度,制订奖惩办法,把农村环境质量作为考核干部实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
6.2查处不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对农村环境污染行为予以经济处罚。
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保障环境保护行为和投资者的合理经济利益。
6.3加大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
坚持环保投入优先原则,确保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资金的安排,积极推行“以奖代补",积极扶持整治项目,鼓励经济条件好的村居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广泛吸引各种本地资金、乡域外资金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建设项目,逐步形成规范的村域综合治理和农村环保工作的投入机制。
6.4加强宣传发动,增强参与意识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各村居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阶段性任务,广泛利用各种途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生态知识水平,强化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逐步形成人人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良好氛围。
加强村级农村环境卫生知识和技术培训,传授他们环境友好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技术,让农村环境保护变成生产者的自觉行动,真正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
6.5加强组织协调,明确部门分工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跨村居、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在乡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工业、环保、农林水、建设、卫生、公路、科技、财政等部门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共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