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史部要藉复习解答.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72848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史部要藉复习解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精史部要藉复习解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精史部要藉复习解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精史部要藉复习解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精史部要藉复习解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史部要藉复习解答.docx

《精史部要藉复习解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史部要藉复习解答.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史部要藉复习解答.docx

精史部要藉复习解答

描述题

1、“春秋笔法”

《春秋》采取“属辞比事”的写史笔法,后世称为“春秋笔法”。

所谓“属辞”,就是表述史事时讲求遣词造句,注重文辞表达及其方式,即一字褒贬。

所谓“比事”,就是按年月日的顺序排比史实,是编年记事的一种概括性说法,另外还指对史实比较其大小轻重而取舍、详略。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2、编年体

按年月日顺序记载历史事迹。

起源于春秋时代。

偏重于记载帝王政治大事。

特点是以年时月日等时间为纲,以事相从。

优点是:

便于考查历史事迹发生的具体时间,易于了解同一时间内发生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并可以避免叙述的重复。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缺点是:

记事按年月分列杂陈,散记在多个时间点或时间段里面,不能集中叙述每一历史事件的全部过程,难以记载不能按时间编排的事迹,以至于偏详政治事件而忽略经济和文化情况。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3、《战国策》

《战国策》是辑录战国时期谋臣策士谋划或辞说的著作,又称《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西汉末年刘向编订。

该书以国分类,各自成策,共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策。

所记继春秋以后,到楚汉之起,当时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情况都有反映,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资料。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战国时‍期的人所撰写‍,‍非出于一人之手‍,‍应是在战国末年编辑而成。

西汉刘向对其进行了编辑及整理‍,‍厘为‍33‍篇,定名为《战国策》。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战国策》记事,继《春秋》之后‍,‍迄楚汉之时,共‍245‍年‍的历史。

《战国策》主要录存纵横家言论。

以记言为主的历史著作‍。

4、纪传体

我国古代史书的一种体裁。

由本纪、表、书(志)、世家、列传等组成,因以本纪、列传为主,故名。

创始于司马迁的《史记》。

其优点是便于记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能够广泛地记载社会各阶级、阶层人物的事迹。

缺点是:

记事分散于本纪、列传、志等之中,不能完整叙述每一个历史事件的过程,而且容易重复,不能表明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我国古代史书的一种体裁。

由本纪、表、书(志)、世家、列传等组成,因以本纪、列传为主,故名。

创始于司马迁的《史记》。

其优点是便于记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能够广泛地记载社会各阶级、阶层人物的事迹。

缺点是:

记事分散于本纪、列传、志等之中,不能完整叙述每一个历史事件的过程,而且容易重复,不能表明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5、《汉书·艺文志》

《汉书》十志之一,该书是作者根据刘歆《七略》增删改撰而成的,是《汉书》新创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

这部最早的系统性书目,是东汉班固撰写的,简称《汉志》。

属于史志书目。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汉书·艺文志》首创了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汉高祖元年(前206)到王莽地皇四年(23)计230年的历史。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6、《三国志》

《三国志》是记述三国时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共65卷。

其中魏志30、蜀志15、吴志20,西晋人陈寿撰。

全书只有纪、传,没有表、志。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记载了从东汉灵帝光和七年黄巾起义(184)——西晋灭吴(280)(220曹丕代汉建魏——280)前后共60年的历史。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三国志》以魏为正统,用本纪来记述魏国君主行事,记蜀、吴二国事称传。

(2)《三国志》在选材上非常慎重。

(3)真实地反映了魏晋时期士大夫中间流行的品题人物的风气。

(4)叙事简约,以致疏略。

7、范晔

南朝刘宋时期的范晔是《后汉书》撰写者,《后汉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范晔原定十纪、十志、八十列传,共百篇,今本八志由南朝梁刘昭取司马彪《续后汉书》8志30卷加以注释、增补,附于范晔书中。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该书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时期195年的东汉一代历史。

写《与诸甥侄书》

8、《宋书》

《宋书》是南朝齐梁时期沈约撰写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包括本纪10卷,志8篇30卷,列传60卷,共100卷。

记载了东晋义熙元年(405)刘裕掌东晋大权,到宋顺帝昇明三年(479)萧道成篡宋建齐,共75年史事。

其中“八志”不以本朝为限。

是研究南朝刘宋时期历史的重要史料。

(历史编纂特点)a.以宋断代为史,但八志又超越断代。

b.大量选录文章,保存了史料。

c.叙事多采用带叙法。

d.重视少数民族及外族史的撰述。

f.有神论及信奉佛教的编纂指导思想。

g.写史美化门阀士族,曲笔回护帝王的篡弑。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成书最为迅速

9、《魏书·释老志》

记佛、道二教的流传,为关于二教较早而有系统的记载,是《魏书》创设的体例之一,体现了《魏书》的史料价值。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魏书》是由北齐魏收编纂的纪传体断代史。

记事上起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68),下至孝静帝武定八年(550)183年的史事。

共130卷,其中帝纪14卷,列传96卷,志20卷。

其中本纪十二篇,记载了从拓跋珪建魏到东魏灭亡12个皇帝事,视东魏为正统,而关于西魏的历史基本上是空白。

此书是我国封建社会“正史”中第一部记述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著作。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首创《释老志》及《官氏志》。

10、《华阳国志》

东晋常璩撰写的一部著名的地方史著作。

共分12卷:

卷1~4,主要记载巴、蜀、汉中、南中的历史,详述各地的山川、交通、风土、特产、民俗、文化等;卷5~7记叙公孙述、刘焉、刘璋、刘备、刘禅事;卷8记载晋平蜀以后的蜀事。

卷9记李氏成汉政权的历史;卷10~11,记载西汉以来贤人的生平事迹。

卷12为本书的序言。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始于远古,终于晋永和三年。

《华阳国志》在记叙任务之外,更详论地理形势和郡县的置废分合;保存了许多古代传说;在中国方志学史及中国文献学史上有很高声誉。

但《华阳国志》缺地图,门类设置疏略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大致由三大部分组成:

卷一至四以地域为纲,与正史地理志相类似;卷五至九以年代为纲,与正史中本纪相仿;卷十至十二以上人物为纲,相当于正史中人物列传;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在中国方志学史及中国文献学史上有很高声誉。

11、《隋书·经籍志》

记载隋代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

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

记事上起隋文帝开皇元年(581),下迄恭帝义宁二年(617)。

今《隋书》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纪传部分,由多人共同编撰,魏征“总知其务”;二是志部分,即《五代史志》,先修成后编入隋书,故称为“隋志”,是由长孙无忌监修而成。

《隋书》保留了隋朝及隋前历史的大量资料,是二十四史中较好的一部。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十志》多有创新,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包括礼仪、音乐、律历、天文、五行、食货、刑法、百官、地理、经籍十志。

12、《晋书》

《晋书》是西晋和东晋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起于司马懿而到晋恭帝元熙二年(420)为止。

共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

监修三人:

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参编者共二十一人。

因唐太宗李世民撰写晋宣帝司马懿、晋武帝司马炎二帝纪以及陆机、王羲之两列传之“论”,故又题“御撰”。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创立“载记”新体例。

(2)保存了大量民族、阶级和社会矛盾方面的资料。

(3)体例较为完备,容纳了更多的历史内容。

(4)取材不严谨,记载了大量神怪故事和荒诞之谈。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3、史家三长

唐代刘知几提出的修撰史书作者必须具备的三个重要条件,在《史通》中体现。

夫有学而无才,亦犹有良田百顷,黄金满籝,而使愚者营生,终不能致于货殖者矣;如有才而无学,亦犹思兼匠石,巧若公输,而家无楩柟斧斤,终不果成其宫室者矣;犹须好是正直,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所以知惧,此则为虎傅翼,善无可加,所向无敌者矣。

脱苟非其才,不可叨居史任,自夐古已来,能应斯目者,罕见其人。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史通》是中国及全世界首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

唐代刘知几撰。

内容包括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

史学理论指有关史学体例、编纂方法以及史官制度的论述;史学批评则包括评论史事、研讨史籍得失、考订史事正误异同等。

是集唐以前史论之大成的宏伟巨著。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4、《史通·直书》

《史通》是中国及全世界首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

唐代刘知几撰。

内容包括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

史学理论指有关史学体例、编纂方法以及史官制度的论述;史学批评则包括评论史事、研讨史籍得失、考订史事正误异同等。

是集唐以前史论之大成的宏伟巨著。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况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

其有贼臣逆子,淫乱君主,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则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于千载。

言之若是,吁可畏乎!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盖列士徇名,壮夫重气,宁为兰摧玉折,不作瓦砾长存。

若南、董之仗气直书,不避强御;韦、崔之肆情奋笔,无所阿容。

虽周身之防有所不足,而遗芳余烈,人到於今称之。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5、杜佑

唐代杜佑是《通典》撰写者。

《通典》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典章制度史,专门记载唐以前历代经济、政治、军事等典章制度。

共200卷,《通典》的出现开创了我国古代史书中典章制度史的新体例。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唐代天宝末年的历代典章制度。

从时间上说是一部通史。

《通典》一书共分为8大门类

(1)食货

(2)选举(3)职官(4)礼(5)乐(6)兵刑(7)州郡(8)边防。

《通典》以事类(某类典章制度)为中心,按朝代先后顺序编次。

《通典》的特点是:

纲领宏大,包罗丰富,义例严整,考订该洽,详而不烦,简而有要。

16、“三通”

指唐朝杜佑的《通典》、宋朝郑樵的《通志》、元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17、政书体

即典章制度史。

政书,是分门别类记述典章文物制度沿革变迁的专书。

大凡关于国家制度、诏诰文书、兵制、刑律、财政、户口、土地、赋税、职官、礼仪、文化等,都属政书的记述范围。

政书因记述内容的门类和时限不同,可分为通记数代各种典制的通代政书,有专详一代各种典制的断代政书和只记一种典制沿革变迁的专门志书。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8、《新唐书》

《新唐书》是记载唐代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

共225卷,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

由北宋宋祁、欧阳修等撰。

对于研究唐代的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旧唐书》记事过于繁杂,褒贬从于时尚。

为了吸取唐代兴衰治乱的经验教训。

也为了通过修史,进行忠奸善恶的褒贬,宋仁宗在庆历年间下诏重修唐书。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体例、剪裁《新唐书》都超过《旧唐书》。

史料方面《新唐书》比起《旧唐书》丰富。

在文采、编纂者的治学态度,《新唐书》都超过《旧唐书》。

19、《通鉴音注》

宋末元初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

1、不但注释,而且校勘。

2、对典章制度、音韵训诂都有详细注释,对官制、地理考证尤为精详。

3、注中表现了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它上起周威烈王23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周世宗显德6年(公元959年),即从三家分晋到五代末年,共写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294卷(合《通鉴考异》及《通鉴目录》各30卷,共354卷),约300万字。

它是我国古代编年体的代表作,对于研究战国至五代末年的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20袁枢

《通鉴纪事本末》是南宋袁枢编撰的一部纪事本末体通史,是对《资治通鉴》进行改造的结果。

它以事件为中心,叙述了《通鉴》所涉及的历史。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开创了以纪事为主的本末体。

编年体以“时”为中心,纪传体以“人”为中心,检索不便则是它们的共同缺点。

袁枢创立的以“事”为中心的纪事本末体裁,却弥补了编年与纪传体的不足。

史学思想

(1)注重鉴戒

(2)反对灾异迷信

21、纪事本末体

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

它与编年体、纪传体,合称为古代三大史体。

纪事本末体裁,每事一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时间先后加以集中叙述。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纪事本末类史书,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详于记事,方便阅读。

但它以事为题,事与事之间缺乏联系,读者无法从中寻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其不可忽视的缺点。

现代章节体,实际上是纪事本末体改进而成的新着史体裁。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22、马端临

《文献通考》是一部典章制度通史,记载了自上古至南宋时期典章制度的沿革。

宋末元初马端临撰。

该书中唐以前取自《通典》,并进行适当补充;中唐以后则是马端临广收博采的结果,尤其是宋代部分,其所收之材料多有为《宋史》所无者。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通典》以精密见称,《通考》以博通见长。

1)编纂有新意。

(2)内容丰富可靠。

(3)发展了“会通”的思想。

23、《元史》

记录元朝史事的纪传体断代史。

由宋濂、王祎主编。

全书210卷,包括本纪47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记述了从蒙古族兴起到元朝建立和灭亡共165余年历史,是研究蒙元历史的重要资料。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元史》具有原始史料丰富的特点。

《元史》在体例上也有创新,如列《释老》传。

24、《大明一统志》

李贤、彭时等奉敕纂修于天顺二年至五年,明英宗亲自作序,赐名《大明一统志》,90卷。

城池、坛庙、山陵、苑囿、建置沿革、郡名、形胜、风俗、土产、公署、学校、书院、宫室、关津、寺观、祠庙、陵墓、古迹、名宦、流寓、人物、列女、仙释。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25、《明儒学案》

《明儒学案》是明末清初黄宗羲撰写的是综述明代学术思想史的专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学术史。

62卷,将明代214名学者,按时代顺序,分各个学派组织起来,立为19个学案。

其编次的顺序是:

每一学案前,附有小序一篇。

简述这一学派的源流和宗旨。

接着是学者的评传,对各人生平经历、著作情况、学术思想及学术传授,作扼要述评。

评传之后是学者本人著作节录或语录选辑。

《明儒学案》标志着新史体——学案体的产生。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特点

(1)结构合理,方法得当。

(2)内容完整系统、简明扼要。

(3)破除门户之见,客观如实评述。

26、学案体

学案体是专门记述学术思想史的一种体裁。

它一方面特别重视学术流派的划分和师弟子的传承关系,另一方面注意凸现学者本人的概况和独特之处,一般包括学者传记、言行录、著作摘要、他人评论等。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渊源一是汇编在诸子自家著作中的专题论文。

二是纪传体正史中的有关传论。

三是具有代表性的国家藏书目录、史志目录和私人藏书目录。

四是南宋以后陆续出现的理学史专著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27、赵翼

《廿二史札记》编纂者是清赵翼

《廿二史札记》是清代三大考史名著(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廿二史考异》)之一,36卷,附补遗1卷。

全书按廿四史先后分卷编次,每卷以类相从,各立标题,共为六百零九条,有考证,但以论史见长。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内容:

(1)考异辨说,评论修史得失。

(2)指出各史材料的来源。

(3)罗列史实,综合分析,评论史事。

赵翼考证的特点:

以正史证正史,以本书证本书。

采用归纳法。

28、《文史通义》

清代史家章学诚撰写的一部史学理论著作,与刘知几的《史通》被视作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双璧。

《文史通义》共8卷,包括内篇和外篇两部分,内篇5卷,外篇3卷。

该书对于中国古代史学中的经史关系、史学功能、历史编纂学及史家修养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和阐述,是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集大成之作。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二、列举题:

1、列举周代五史之名称:

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

2、举出五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国榷》

3、列举《史记》“五体”之名称:

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4、说出五种“二十六史”中的类传名称。

列女传,奸臣传,游侠传,伶官传,后妃传

5、“二十四史”中卷帙最多(宋史)、最少(陈书)、修史时间最长(明史)、最短(宋书)、记事时限最长的史书(史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6、写出五部研究秦汉史所应依据的史籍:

1《汉书》东汉班固、2《后汉书》南朝刘宋时期,范晔、3《,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4《史记》汉司马迁5《通典》唐杜佑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7、列举官方修史中宰相监修的职责:

a.领旨接受修史任务;b.奏取史官,组建修撰班子,分工撰录,指授规模;c.确定体例断限,删断史事,或亲自参与撰写,有时监修官还可将史书体例的制定委托给主要史官;d.审定书稿,撰写论赞,掌握褒贬大权;e.,史书修竣后,表上朝廷。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8、列举《晋书》的特点。

(1)创立“载记”新体例。

(2)保存了大量民族、阶级和社会矛盾方面的资料。

(3)体例较为完备,容纳了更多的历史内容。

(4)取材不严谨,记载了大量神怪故事和荒诞之谈。

“好采诡谬碎事以广异闻”。

9、写出五部研究唐代历史所应依据的史籍。

1《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2《旧唐书》五代后晋时刘昫、张昭远3《文献通考》元马端临4《新唐书》北宋宋祁、欧阳修5《通志》宋郑樵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0、举出五部纪事本末体史书:

《通鉴纪事本末》南宋袁枢、《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明陈邦詹、《明史纪事本末》清初古应泰、《圣武记》魏源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1、举出五部学案体史书:

《明儒学案》明末清初黄宗羲、《宋元学案》黄宗羲黄百家父子和全祖望、《清儒学案》清徐世昌与门客吴廷燮、《西汉三国学案》晚清唐晏、《国朝学案小识》清唐鉴。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2、列举清代乾嘉时期的三大史考名著及其作者:

赵翼《廿二史札记》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廿二史考异》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三、简答题:

1、谈谈孔子的史学贡献。

答:

一是整理了古代历史文献;二是依据鲁国的旧史修订了《春秋》;三是孔子依据其整理的六部典籍对弟子进行了历史教育。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2、《左传》的编纂特点。

答:

一是取材广泛;二是用史实疏证《春秋》;三是略古详今,主次有别。

襄公和昭公为最详;四是言事兼备;五是《左传》首创“君子曰”,开史论之先河;六是叙事手法灵活,善于描写人物和战争,具有文学性;七是文字通俗清新,简洁精炼,雅致准确。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3、“《史记》三家注”指的是什么?

‍答:

‍南朝裴骃的《史记集解》‍,‍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即所谓《史记》三家注,至北宋时合为一编‍;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4、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突出特点。

答:

1、以史为政;2、正统之争;3、以谱学为代表的门阀士族史学兴盛;4、少数民族史学及史学中的民族问题比较突出;5、史家多为文学家;6、佛道两教对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5、简论《三国志注》的注释特点。

答:

(1)补缺;

(2)纠缪;(3)评论;(4)备异:

6、《后汉书》有哪些历史编纂方面的特点?

答:

一是断代为史;二是无表;三是改《外戚传》为《皇后纪》;四是新增七种类传:

党锢、宦官、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列女;五是使用类叙法,即叙事以类相从,编次周密;六是一事不二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纪传体体例重复的缺点。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7、说说隋唐五代时期史学的重要成果。

答:

1、设置了史馆并正式确立了史馆修史制度;2、完善了史料搜集工作;3、盛唐时期修成了八部正史,成就斐然;4、产生了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刘知几的《史通》;5、杜佑的《通典》创立了典章制度史的史书新体例;6、刘昫编纂成《旧唐书》。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8、简述《隋书》的特点。

答:

记载隋代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

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

今《隋书》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纪传部分,由多人共同编撰,魏征“总知其务”;二是志部分,即《五代史志》,先修成后编入隋书,故称为“隋志”,是由长孙无忌监修而成。

《隋书》保留了隋朝及隋前历史的大量资料,是二十四史中较好的一部。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以史为鉴思想非常突出;

(2)秉笔直书,较少隐讳;(3)《十志》多有创新,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包括礼仪、音乐、律历、天文、五行、食货、刑法、百官、地理、经籍十志。

其一,不立“符瑞”志。

其二,《食货志》将志文与序文分开。

其三,定纪传体为“正史”。

其四,确了定“经、史、子、集”图书四部分类法。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9、简述《史通》的基本内容。

答:

《史通》是中国及全世界首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

唐代刘知几撰。

内容包括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

史学理论指有关史学体例、编纂方法以及史官制度的论述;史学批评则包括评论史事、研讨史籍得失、考订史事正误异同等。

是集唐以前史论之大成的宏伟巨著。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史通》分内外篇,内篇39篇,外篇13篇,共合为52篇。

内篇主要讨论史书编纂,外篇叙述史学源流,评论史书得失。

10、概述《通典》的主要内容。

答:

一、《通典》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典章制度史,专门记载唐以前历代经济、政治、军事等典章制度。

唐代杜佑撰。

《通典》的出现开创了我国古代史书中典章制度史的新体例。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二、1、时限:

《通典》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唐代天宝末年的历代典章制度。

从时间上说是一部通史。

2、具体内容:

《通典》一书共分为8大门类即8门。

(1)食货

(2)选举(3)职官(4)礼(5)乐(6)兵刑(7)州郡(8)边防。

三、《通典》以事类(某类典章制度)为中心,按朝代先后顺序编次。

四、《通典》的特点是:

纲领宏大,包罗丰富,义例严整,考订该洽,详而不烦,简而有要。

11、简述郑樵的史学思想。

答:

(1)会通的思想;

(2)反对作者议论褒贬;(3)重实学。

12、马端临《文献通考》中“文献”二字何意?

答:

“叙事为文,论事为献”,文是自己解释史料事实;献是议论。

“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纪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其载诸史传之纪录而可疑、稽诸先儒之论辨而未当者,研精覃思,悠然自得,则窃著己意,附其后焉。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3、简述《廿二史札记》的内容。

答:

一、《廿二史札记》是清代三大考史名著(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廿二史考异》)之一。

全书按廿四史先后分卷编次,每卷以类相从,各立标题,有考证,但以论史见长。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二、

(1)考异辨说,评论修史得失;

(2)指出各史材料的来源;(3)罗列史实,综合分析,评论史事。

四、论述题:

1、你如何理解清人赵翼评价《史记》的“发凡起例、创为全史”这句话?

答:

一、《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二、1、时间断限:

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2、地理空间:

3、社会各个阶级阶层:

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闾巷平民百姓都在其描写的范围内。

4、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文化方面:

科技方面:

风俗方面:

三、1、12本纪:

本纪是按照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