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培训教材中医养生之四时养生时辰养生俞穴养生.docx
《公卫培训教材中医养生之四时养生时辰养生俞穴养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卫培训教材中医养生之四时养生时辰养生俞穴养生.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卫培训教材中医养生之四时养生时辰养生俞穴养生
2018年(3季度)公共卫生项目培训
隔河头中心卫生院公卫科
培训地点:
隔河头中心卫生院会议室
培训方式:
(1)授课演讲
(2)会议指导(3)交流讨论
培训内容:
中医养生基础知识
培训目的:
(1)巩固提高辖区内公卫专职人员中医养生知识
(2)宣传提高辖区内群众自我中医养生能力水平
教材编撰:
田玉川
培训老师:
刘颖田玉川程爽
培训课时:
三课时
培训时间:
2018年8月4日
参加人员:
辖区内所有公共卫生服务专职人员和全体公卫专职乡医
培训内容:
中医养生
一、四时养生(主讲:
刘颖时间控制1小时)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为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译:
第一个季节是“春”。
我们先看一下,“春”字是怎样写的:
“三”是个“乾卦”,为天,代表阳气,“天之阳”来了;下面是一个“日”,代表“地之阳”,“地之阳”也上来了;人就在两个“阳”中间;为“春”。
春天的感觉一下子就找到了。
万物都感受到暖洋洋的气息,自然界充满着一片新生的景像,万物欣欣向荣。
此段着重论述了“春发”季的养生之道。
“春三月,此为发陈”:
春三月,是指从立春开始至立夏期间的三个月。
此,这;为,是;发,生发;陈,陈旧。
也就是推陈出新的意思。
它形容的是万物开始萌发的一种自然界的情形。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俱,都;生,生发;以,因此;荣,繁荣。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夜卧早起,即晚睡早起之意;广步,即散步;于庭,于,在;庭,庭院。
注:
这里晚睡指的是适时而睡,而不是要刻意去晚睡熬夜(以下同)“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被发,即披散头发;缓形,即解开衣裳,让体形舒缓。
因为春天来了,所以,不必再像冬天那样把衣服紧裹着,所以,要敞开衣裳。
“以使志生,生而勿杀”:
以使,让;志生,志向萌生。
也可以理解成对生命对身外事物产生坚定的信念。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生,放生,生长;勿杀,不要杀戮。
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草木在春天开始发芽生长,动物在春天开始交配,因此要让万物在这个季节生长,而不要杀戮。
予而勿夺:
予,给予;夺,抢夺。
赏而勿罚:
赏,奖赏;罚,处罚。
在万物生长的季节,要多给予不要抢夺。
比如这个季节要打猎,可能把怀孕的母兽都打死了,得不尝失。
而对人也是样,要多奖励,而不是多处罚。
“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气,季;应,对照下句,应在这里当作应该讲,很多注释都把它当作适应、顺应讲,我个人认为不确切。
翻译为,这就是春季应该要做的事(指前文中的各种情景),是春季的养生之道。
这里的“生”,特指春季的生发之道。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逆,违背;之,它,指前面的提到应该要做的养生之道的事;夏,夏天;为,就;寒变,夏日得病之总称,比如腹泻什么的;奉,供奉;长,生长;者:
特供奉生长的精微物质。
中医认为,春天主升发,主肝。
如果不按前文提到的春季养生之道去做,就会损伤肝脏,到了夏天就会发生寒性病变,供奉夏季生长的精微物质就缺少了。
整段意思就是:
春季的三个月,是万物生长推陈出新的季节。
天地都开始萌生,万物因此而繁荣。
此季节,应该晚睡早起,在庭院中散步,或是春游,春游就是到外面去走走,披散开头发,敞开衣襟,放松自己。
形体舒缓,使自已的精神状态与自然界的生发的机象相适应。
以便让内心的志向得以升腾,保持万物的生机而不要杀戮,多施与,少掠夺,多奖励,少处罚,对于春天赋予人的生发之气不要随意损害、劫夺和克伐。
这些都是春季应该要做的事,是春季的养生之道。
如果违背了它,就会损伤肝脏,到了夏天将会得寒性病,供应人体生长的精微物质就会减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译:
此段着重论述了“夏长”季的养生之道。
“夏三月”,是指从立夏到立秋这三个月。
“此为蕃秀”;蕃秀,与发陈对应。
蕃,茂盛之意;秀,秀美茂盛之意。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气交,指天地之气交会,交合;华实,华,开花;实,果实。
与蕃秀意思相近,都是指万物生长茂盛之景象。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同春季一样,要晚睡早起。
夏季是日长夜短,人容易犯困。
所以要无厌于日,意思就是不要厌恶这种日长夜短的日子而贪睡。
这里提案一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没有的内容“午时觉”,就是中午12点到14点之间要补充一下睡眠。
现在养生实践证明,在这个时间补充睡眠对人的身体机制有很大的好处,能迅速恢复精力同时能补充下午劳作所需要的精力。
但午觉的时间不宜过长,以1小时为宜。
“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
夏季炎热,人们容易发火。
使,让;志,情志;勿,不要;怒,发怒;华,同花;英,也同花;成,变成;秀,茂盛之意。
此段意是要使自己的情绪平稳,不要动怒,使大地万物的花朵变得郁郁葱葱而茂盛。
“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
气,特指人的情绪;得泄,得以外泄;若,像;所爱在外,喜爱的事物置于内心之外。
中医认为,喜伤心,而夏季是主心的季节,这个季节,人不能过喜。
因而养生之道才会要求将喜爱的事情置之身外,不为喜所动。
“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之应,同春季的之应意思一样,即应该要做的事。
如果说,春天是养生之道,那么到了夏天,就是养生长之道。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
痎(jiē)疟,疟疾的通称。
亦指经年不愈的老疟;为,就。
“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奉,供奉;收,收藏;者,精微物质;这里的冬至,不是特指冬至这个节气,而是泛指冬天。
至,到的意思。
就是冬天到了。
整段意思就是夏季的三个月,是万物生长茂盛的季节。
天地气机交会,万物开花结果,应该晚睡早起,不要厌恶这种日长夜短的日子(而贪睡),要使自己的情绪平稳,不要动怒,使大地万物的花朵变得郁郁葱葱而茂盛,让情志得以疏泄,不因为喜爱的事情而过分动心,这才是夏天应该要做的事,是养护生长之道。
如果违背它,就会损伤心脏,到了秋天,老病就会复发,供奉生长的精微物质就会减少了,到了冬天就会得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shun音同孙)泄,奉藏者少。
译:
此段阐述的秋季的养生之道。
中医认为,秋主收,主肺,在这个时间段,人要养肺。
“秋三月,此谓容平”;秋三月,是指从立秋到立冬这三个月。
容平是什么?
容,包容;平,平和。
中医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与春天的生机勃发相比,与夏天的万物生长相比,与冬天的万里冰封相比,秋天就更显得平和收敛,与此相对应,最恰当的词就是容平。
容平,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和为贵”。
习惯了时时奋斗、拼搏、要强的现代人,也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与身体和解,与自己和解,与外界和解,与自然和解,苏东坡的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就是最好的容平心态。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这两句话,看似明白,但细抠起来,又很不明了。
就是“以”字的用法和“急”、“明”的确切含意。
搜索冥想苦想了半天,也是只能得到如下解释:
“风气劲疾”曰“急”;“物色清肃”曰“明”。
当我们理解了急和明的含意之后,再来结合下下句看“以”字的用法。
我个人认为,“以”在这里可解释为“因为”之意。
原句是一个倒装句,正装句应该是“以天气急,以地气明”,这样大家就好理解了。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俱,一起;兴,起来之意。
“使志安宁,以缓秋刑”:
秋刑,特指秋后问斩。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杀人要在秋后。
其实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追朔历史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
但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出现“使志安宁,以缓秋刑”这个论述可以推演出下面这样的理解,“秋后问斩”是对应的天人合一之气。
中医认为,秋主收敛。
人除了肉体以外,还有精神。
犯人,大多是对当朝者有危害之人,也就是触犯了统治者制定的法律之人,因此,问斩,不仅要消灭其肉体,更要消灭其灵魂。
中医认为,秋天主肃杀之气,此时杀人,不仅可以灭掉其肉体,更重要的是让其灵魂也随着收敛的秋气一同被自然界带走,以减少对社会的危害,不再冒头。
明白了这点,我们就不难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
整句的意思告诉我们,秋天,要让情志得以安宁,以缓解秋天的肃杀之气。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春天、夏天杀人呢?
准确的解释是:
春天是万物生发季节,夏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统治者此时杀人,第一怕犯人的精气神会借这样季节再度萌发,所以不能在此季杀人。
第二就是,古代的统治更注重于养生,信奉,以天为大,以神明为主,所以害怕这个季节杀人会违背自然界的规律,而这个自然界的规律也就是那时他们思想中的天和神。
当然,冬天主收臧,统治者又害怕冬天犯人的灵魂被收藏在天地间而不散去,故而古代沿袭秋后问斩这条定律。
“收敛神气,使秋气平”:
此句和上句基本上是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
中医认为,肾主情志,心主神明。
使志安宁,就是让肾气收敛,而收敛神气,则是让心气收敛,以平秋燥。
“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无外其志,其实和使志安宁一个意思,就是不要让情志过分的外露和外泄。
中医认为,肝主升,肺主降。
“肺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用现代医学解释,肺是管疏布全身气血的。
如果一个人在秋季,不注意情志收敛,过分折腾,必然要过分消耗肺气,使下一个季节的冬藏不能平稳实现。
“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应,和前文的意思相同,就是应该要做事;养,养生;收,收敛;道,道理,准则;也,是。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同前文,逆,违背;之,它,特指前面所说的秋天的养生之道;伤,损伤;飧泄,飧(sūn)泄,本病是肝郁脾虚,清气不升所致。
临床表现有大便泄泻清稀,并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肠鸣腹痛,脉弦缓等;为,就。
奉,供奉;藏,收藏、储藏;者,指可供人体收藏的精微物质;少,缺少。
你们想想,精微物质都拉稀跑肚拉掉了,哪还有能存得住的营养呢?
整段的意思就是:
秋天的三个月,被称为容平。
因为风气劲疾,物色清肃,人应该早睡早起,和鸡的活动时间相仿。
使自己的情志得以安宁,以平缓秋天的肃杀之气。
使自己的神气收敛,以与秋天的容平之气相符。
不要让情志过分张扬和外泄,以使肺气保持清澈和畅通,这就是秋天应该要做的事,是养生之道。
违背它,人就容易得飧泄之病,而供奉收藏的精微物质就减少了,不足为冬天收藏储备所用,因为冬天寒冷,人之生存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否之则恶病。
冬三月,此为闭藏。
水冰地坼(chè音同撤),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jí音同极)夺。
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译:
此段为冬季闭藏的养生之道。
“冬三月,此为闭藏”:
冬三月,是指从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
与发陈、蕃秀、容平相对应,冬天的三个月,被称之为闭藏。
乃收藏之意。
水冰地坼,勿扰乎阳:
水冰,就是水结冰之意。
坼(chè),裂开之意:
干~。
~裂。
天旱地~。
勿扰,不要打扰;阳,人体的阳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待,等待。
换言之,太阳下山,我们睡觉,太阳出来,我们起床。
也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之道理,也是预防或减少人体受冬季寒冷侵袭的防护一种自然方式。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秋天是让情志收敛,而到了冬天,就是让情志收藏起来。
若,像;伏,趴下;匿,藏匿;私意,隐私之意;有得,渴盼已久想得到的东西。
此句的意思就是到了冬天,要让自己的情志收藏起来,就像自己的隐私一样珍藏不露,又像渴望已久而得到的东西一样深藏不现。
“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去,离开,避开;就,靠近;亟夺,屡次夺去。
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痿厥:
病证名。
痿病兼见气血厥逆,以足痿弱不收为主证;生者:
特指生发之物。
整段意思就是:
冬季的三个月,被称为闭藏。
水被冻得结了冰,地被冻得开裂,此时不要打扰人体的阳气,应该早睡晚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要让自己的情志得以藏匿,就像自己的隐私一样珍藏不露,又像渴望已久而得到的东西一样深藏不现。
避开寒冷之地,靠近温暖之地,不要让皮肤过于开泄,使人体阳气反复被夺走,这就是冬天应该要做的事,是养藏之道,违背它,就会伤肾,到了春天,就会发生痿厥之证,供奉生发之物就少了,不足以春天生发之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译:
四季的阴阳变化,是万物生发、滋长、收敛、闭藏的根本。
懂得养生的圣人在春夏二季摄养阳气、在秋冬二季保养阴精的原因,就是为了适应养生的根本规律,所以能同万物在生发、滋长、收敛、闭藏这些方面保持一致。
违背了养生之道的根本规律,就会摧残人体的本元、毁坏人的身体。
所以四季的阴阳变化,是万物的起点与终点,是生死的根本。
违背了它,灾祸就会产生;而适应它,重病就不会患上。
懂得了这些,就可以说是掌握了养生之道。
养生之道,圣人遵行它,愚蠢的人们违背它。
顺应四季的阴阳变化人就能生存,违背四季的阴阳变化人就会死亡;顺应四季的阴阳变化人体就能功能正常,违背四季的阴阳变化人体就会功能紊乱。
把顺应四季的阴阳变化颠倒过来变成违背它而产生的病变,这叫"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己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译:
因此圣人不是在生病之后才去治疗,而是在还没有生病的时候就进行预防;不是在身体的功能紊乱之后才去调理,而是在身体的功能还没有紊乱的时候就进行预防,说的就是这些道理。
疾病已经生成然后才去用药治疗,身体的功能紊乱之后才去进行调理,打一个比方,就像是口渴了然后才去掘井、战斗已经开始了然后才去铸造武器-样,不是太晚了吗?
二、十二时辰养生(主讲:
田玉川时间控制为30分钟)
何为天?
一日曰天!
天,是生命的周期,即为24个小时一个生理周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理周期。
天是生命的精准寿命衡量单位。
一天地球完成自传一周,中医学认为一天人完成日循环五十周;阴阳的日循环、日平衡决定着人体的健康。
人的生命因“日循环平衡”而存在,疾病源于“日循环不平衡”的打破。
人的生命活动,比如工作、休息、营养、排泄等都是以“日循环平衡”为单位为基础的。
十二经气血流注次序肺寅大肠卯胃辰,脾巳心午小肠未。
膀申肾酉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
子时23:
00--01:
00│胆经。
这时要上床睡觉,利于骨髓造血。
丑时01:
00--03:
00│肝经。
此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寅时03:
00--05:
00│肺经。
宜深度睡眠,不应被惊醒。
卯时05:
00--07:
00│大肠经。
这时起床要喝水,大肠蠕动旺盛,每个人都应养成卯时排便的习惯。
辰时07:
00--09:
00│胃经。
胃最活跃,此时一定要吃早餐,每天这时敲胃经最好,启动人体的发电系统。
巳时09:
00--11:
00│脾经。
这个时辰要喝至少6杯水,小口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程度。
午时11:
00--13:
00│心经。
此时保持心情舒畅,适当休息或午睡。
未时13:
00--15:
00│小肠经。
小肠最活跃的时候,故午餐应在下午1时前吃。
申时15:
00--17:
00│膀胱经。
膀胱最活跃的时候,是人体最佳排毒时机,适合多喝水。
酉时17:
00--19:
00│肾经。
适合休息,少食盐。
戌时19:
00—21:
00│心包经。
适宜散步,这时心脑神经系统最活跃,心脏不好的人最好在这时候敲心包经,效果最好。
亥时21:
00--23:
00│三焦经。
保持心境平静。
做好睡前准备。
三、穴位保健(主讲:
程爽时间控制30分钟)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治病的刺激点。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三寸,胫骨外一横指。
本穴为全身性强壮要穴,也是自古以来养生保健第一大要穴,备受古今养生家、医学家们的重视。
“若要身体安,三里要常按”、“常灸足三里,赛吃老母鸡”等在全国各地流传俗语。
主治:
足三里可健脾胃、助消化、疏风化湿、通经活络、扶正培元、益气增力,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功能,有效提高过敏人群对各种过敏源的适应能力。
1、胃痛、恶心、呕吐、食少、消化不良、完谷不化、腹胀、腹痛、肠鸣、泄泻、痢疾、便秘、疳积、肠炎;
2、头痛、眩晕、失眠、耳鸣、心悸、心慌、虚劳、气短、气喘、咳嗽、痰多、中风、水肿;
3、下肢萎痹、半身不遂、小腿酸痛、各种过敏性疾病、乳腺炎。
此穴主治甚广,为全身强壮要穴,针灸可保健,预防中风;又为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要穴,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以及五官科、妇科、皮肤科等多种疾病均有效。
刺激足三里穴对促进脾胃功能、增强人体整体免疫能力具有很好的效果,并能预防高血压、神经衰弱、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便秘、各种过敏性疾病。
古代灸足三里,需使足三里发泡化脓形成灸疮,以维持对足三里的长久刺激,而且灸时会产生剧痛,现代人一般接受不了,一般常用按揉和无痛灸,不用形成灸疮,方便长久刺激穴位。
合谷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
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
主治:
醒脑开窍、清热解表、宣肺利窍、镇静安神、平肝熄风、疏经活络。
自古以来是治疗头面部疾病的首选要穴。
实践证明,合谷穴不仅能治疗多种疾病,还能预防脑中风及老年痴呆。
合谷穴止痛效果好,是实行针灸麻醉时最常用的穴位。
太冲位于脚背第一、二趾骨之间,指缝后约两横指处。
主治疾病:
平肝泻热,清头目治疗:
头痛、腹胀、呕吐、肝炎、失眠、下肢痹痛。
特别对于肝气不疏引起的头痛,胁痛,胃痛都有很好的作用。
独特功能:
肝为人体异常重要的器官,而太冲穴尤如保肝护肝的将军,时时保护着我们的身体,而且是有求必应。
1、当感到头晕脑胀(如高血压),太冲穴会让我们神清气爽;
2、当感到有气无力时(心脏供血不足),太冲穴会给我们补充气血﹔
3、当心慌意乱时,太冲穴会让我们志定神安﹔
4、当怒气冲天时,太冲穴会让我们心平气和。
它不怒而威,能量无穷。
主治疾病:
治疗失眠的最佳穴位。
治疗各类肝病的特效穴位。
能够降血压、平肝清热,清利头目。
慢性肝病的调理,太冲也是首选,同时还治咳喘、感冒和各种炎症。
肩井穴位于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
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此穴位于人体的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主治疾病:
落枕,肩背痹痛,手臂不举,颈项强痛,乳痈,中风,瘰疬,难产,诸虚百损。
乳腺炎特效穴位。
(直刺0.5~0.8寸,因为肺尖部,切记不可深刺)
保健用法:
按揉肩井穴时先以左手食指压于中指上,按揉右侧肩井穴五分钟,再以右手按揉左侧肩井穴五分钟,力量要均匀,以穴位局部出现酸胀感为佳。
每日早晚各一次。
课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