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驻村纪实范文十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70855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书记驻村纪实范文十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一书记驻村纪实范文十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一书记驻村纪实范文十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一书记驻村纪实范文十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一书记驻村纪实范文十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书记驻村纪实范文十篇.docx

《第一书记驻村纪实范文十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书记驻村纪实范文十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书记驻村纪实范文十篇.docx

第一书记驻村纪实范文十篇

第一书记驻村纪实范文十篇

(篇一)

**年4月,*****村还飘着绵绵细雨,吹着凉意入骨的微风,29岁的**以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扶贫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从都匀公路管理局独山公路管理段来到了这翻过无数座山、跨过无数条河的小村寨,这一落脚就是一年三个月。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从独山公路管理段工会主席转变为**村第一书记,从一个柔弱的知识分子变成了能担当大任的坚强汉子,从交通方便的省城贵阳来到极度贫困的**村,靠双脚访遍了所辖各个村寨及家家户户……

**村是黔东南州较为偏远和落后的村,光是从**村到从江县都需要六个多小时的时间,交通不便利、经济落后、信息不畅通是**村的特点,家在贵阳的**回一趟家,有时要花上一天半的时间,但身为共产党员的**不畏困难和生活条件的艰苦,这一去到**村就完全扎根于村里,将近半年没回一次家,每天走访到各个村寨,了解当地现实情况,拟定扶贫计划。

积极联系卫生院医生入村免费为村里老人体检

**年底,**为了推广**村村民自己养殖的香猪来到了独山,原本150斤的他,又黑又瘦,瘦到了120几斤。

大家都问他怎么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竟然瘦了30斤之多,他打趣:

“黑么黑,健康色。

瘦么瘦,有肌肉”其实这30几斤的肉都瘦在了走访各个村寨那崎岖不平的山路上,都瘦在了彻夜难眠为**村出谋划策的夜里,都瘦在了冥思苦想**村的发财致富的扶贫计划中……

问起**这大半年回了几次家,他抿着嘴笑着说:

“一次。

”但是就是这仅有的一次回家也是为了给他嘴中的“我们村”拉赞助、找项目,才顺便回去看看家人。

身为家中独子的**并不是不恋家,但是他说他要对得起中国共产党员这个身份,要对得起交通厅、省公路局、都匀公路管理局各位领导的信任,要对得起**村每位村民的期待,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辜负了这么多人的信任和期待,那不是一个党员、一个男人的担当。

**说:

“刚到村里的时候,我的心里就是装着一个字‘急’,得赶紧干点事来证明一下自己呀。

既然这里贫穷,那就想方设法找钱来就行了嘛,结果一出手就碰了钉子。

香猪推销计划失败了,‘扶贫先扶智’的计划也泡汤了,当时心里的五味杂陈能和谁说?

只能重新想办法、拟计划。

要说驻村帮扶工作开展起来难吗?

肯定难!

但对于年仅29岁的**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初来乍到的年轻党员干部,谁又能相信他是不是可以脚踏实地?

是不是真的有能力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是不是可以为不熟悉的**村和**村民办实事、解决具体问题啊?

这些质疑的声音在**年12月份渐渐消失。

12月10日至12日,**不眠不休,乘坐客车辗转于从江县城、贵阳和加鸠镇,为村民追讨回欠款工资22310元。

**抓住春节过年这个商机,采用微信推广宣传**村村民自己养殖的小香猪,带客户进村采买香猪,为村民增加收入4万余元;向镇卫生院为**村争取建设村卫生员工作室、建设输液室和医药室……这一桩桩一件件实实在在为村民谋福利的事情,让这位交通运输厅派来的第一书记取得了村民的信任,树立了党和政府的威信,更让**村的党员干部自愿的向这位年轻肯干事的第一书记靠拢。

**不只注重为**村发财致富谋出路,更加重视党员干部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

他为了让每一位党员都能参加村支委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特意将讲党课、学习教育活动安排在晚上八点以后,方便每位党员在务农结束后进行学习,通过学习《党章》、开展学习教育,以身边人说身边事郑重介绍“黎平九潮镇九潮村支记刘善平‘6.10’抗洪救灾事迹等等,更好的提升了党员理论知识水平和服务水平,凝聚了基层党员干部的核心力量,更是在村支部挂起来“两学一做”宣传展板,让每一位来到村支部的人都可以感受“两学一做”的学习氛围。

**村第一书记**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就是“扶贫必先扶智,治贫必先治愚。

”**所在的**村坐落着一所小学,学生生源来自**村和摆别村,学校有六个年级和一个幼儿园,共有学生245人,75%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平日吃住都在学校,而学校条件又十分艰苦。

**为了让这所小学的学生在教育和吃住条件上有所改善,自驻村以来,第一书记**组织党员和**小学的老师们对全村留守儿童管吃、管穿、管住、管行、管学,“1+1”进行帮扶。

定期通过QQ、微信让孩子们与父母视频。

2017年4月,第一书记**的娘家单位——独山公路管理段为解决学生露天吃饭困难筹措资金1.8万元,对露天吃饭地点进行改造,改善学生吃饭环境。

2017年5月底**向贵阳市瑞华社区申请,社区同志帮助联系华阳幼儿园师生,通过义卖筹集到善款3050元,让城市和农村的孩子心手相牵,共同度过开心快乐的儿童节。

驻村以来,**为加努小学争取3万余元、跟进“土地整治”致富产业路199.43万元,建立香猪供应链为村民增收4万余元,申报省交通运输厅“美丽乡村路灯亮化”20万元,争取省公路局产业路9万元,都匀公路管理局环保建设5万元,各类贫困户慰问2万余元……

年轻的第一书记**刚刚搭建了自己新婚小家,但他从来没有提及。

笔者打趣问到**的恋爱和婚姻情况的时候,三两句他总绕回老话题:

“我们村特产小香猪,村民自己砍猪草喂的,多给我们村进行宣传宣传吧,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村、帮助我们村,这样才能真正的让我们村摆脱贫困,真正走出贫穷。

据笔者所知,**和他的新婚妻子相识十年有余,**年确立恋爱关系以来就相隔两地,女朋友在英国留学,他在都匀公路管理局上挂,好不容易等到女朋友学成回国了,**又被省交通厅选来**村任第一书记了,就连结婚也只占用了**三天的时间:

第一天回家准备,第二天接亲结婚,第三天回完门就回到村里了。

生活中和工作中的第一书记**截然不同,他在**村的住处冬冷夏热,闲暇时候一本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相伴,他每天身着写有“贵州公路”的安全服穿梭于各个村寨泥泞的小路上,他把他现在的生活描述成“诗和远方”,更是将**村的村民当做一家人,还悠然自得地和笔者说:

“其实我对现在的驻村工作、生活都很满意,因为心安,因为喜欢。

我不羡慕那些比我“成功”的同龄人,他们有钱,买了车、买了房。

我不喜欢他们在冬暖夏凉的空调下,不大的年龄却老张老李的模样。

年轻的**,年轻的党员**,年轻的第一书记**,他没有因为年纪而止步于不求突破,没有因为各种头衔止步于追求和探索,不畏初来乍到、不畏语言不通、不畏路途遥远、不畏条件艰苦,他把工作变成了生活,把生活过成了一首质朴而坚定的诗歌。

(篇二)

我当“第一书记”的日子里

第一次到村,监狱领导计划安排警车送我,被我谢绝了,我想我本是来驻村的,老百姓看到警车进村,以为谁又“犯事”了呢,所以我就自己开着小车来了。

“欢迎、欢迎!

”一个瘦高个儿、满脸沧桑的汉子向我伸出双手的时候,我感觉到他的热情与期待,经介绍,我知道他是霄云镇李尧村的党支部书记李民,这将是我两年“第一书记”生活的搭档了。

济宁监狱驻霄云镇李尧村工作组是我与吕**同志两人,但由于**同志孩子患病需去北京治疗,所以工作组暂时就剩我一个“光杆司令”了。

农村的夜是宁静的。

满天的繁星伴着蛐蛐的吟唱,微风吹过飘来淡淡的蒜香,夜幕下偶尔传来几声犬吠,劳作一天的村民早早的进入了梦乡。

我却失眠了,三十多年前我怀揣着梦想离开农村走进了军营,今天又回到农村,似乎又找到年轻时的感觉,我不知道是该庆幸呢还是该难过,这里的农民日复一日重复着昨天的生活,发展显然不如城市那样明显。

我进一步理解了驻村工作的重要意义,也坚定了我工作的信心。

在第一次支委会上我提出了“驻村三原则”,一是真诚合作,二是帮忙不添乱,三是不干涉内政。

当时还没有参加市里的培训,也不知道市里啥要求,这些话说的有些“外交辞令”,甚至有些调侃,但真诚地表达了我的内心想法。

在**同志给孩子治病的间隙,我们共同到群众家里走访,了解群众的需求,真诚的听取群众的意见,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路”是我们听到的最多的一个字眼,我们走遍了全村每一条路,中心街是柏油路面,但那是十多年前修的,坑洼不平,有些地方已找不到柏油的痕迹,小街巷除几条几年前群众集资修建的水泥路外,其它全是土路,晴天满地土,雨来两脚泥。

“请您把路修修好吗?

”我分明看到群众期待的眼神。

我给**同志说,下周我不来了,回单位汇报去。

颇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感觉。

“去年包村单位援助多少钱?

”“五万”,“请把两年的一块给我好吗?

”我期待的看着领导,“你回去开收据吧!

”当时我激动的眼泪快要掉下来了。

由于煤炭市场严重下滑,监狱的经济状况我是清楚的。

当850米长、4米宽的主街道,1600多米长、2.5宽的小街巷竣工时,群众笑了,夸我们工作组是办实事的,我心里清楚,没有市里的帮扶政策和单位的支持,我们是什么也办不了的。

我们只是国家惠民政策的落实者和服务群众的前哨兵。

农村生活是平淡的,农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在村里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大娘,聊天时,她说年轻时去过很远的地方,你都没去过。

我问哪里?

济宁,还描述了济宁的繁华,我想笑,却笑不出来,这里的确太封闭了。

其实,也不尽然,李尧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不足700人的村子,走出了省、市领导两位,还有中科院、省水利厅的高级工程师,现在本村在外工作的人员就有70多位。

从农村走出去了,一般就很少再回来,偶尔回家,反倒像做客。

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也只有劳作之余通过电视了解外边的世界。

晚上,我独自走在村外的小柏油路上,偶尔有外出归来的电动车或摩托车匆匆驶过,我想,城里人现在该是在图书馆休闲的看书或者跳广场舞的时候了。

于是,我向市文广新局申请了拉杆式音响一套,等村文化广场建好了也让乡亲们学学城里人。

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回到蔡园分监狱,向主要领导汇报了我的想法。

领导立即安排收集图书,并在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购置3000多元的图书,还安排政工科长亲自送到李尧,同时送来了金属书架一套。

去年7月的一天,我又去单位拉图书了,回来时天色已晚,便在路边店吃点饭,起啤酒瓶盖时不慎将右眼击伤,驾驶员紧急把我送到了医院。

次日一早,我忍着剧痛,仍然将图书送到了李尧。

现在,农家书屋已建成,库存图书3000余册,闲暇时群众到书屋看看书、了解一下致富信息方便多了。

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百姓生活是我们的职责。

村民李某某,男,58岁,双女户,由于历史原因,没有享受到有关计划生育优待政策,五年多来,多次上访,我了解情况后,积极向镇计生办反映,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为表达感激之情,李某某给我送来了“替民解难,为民排忧”的锦旗,我告诉他,这面锦旗是不应该送给我的,真正解决问题的是镇党委、政府。

去年农历十二月初的一天,寒风瑟瑟,阴冷异常,我一边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一边为争取市里帮扶资金发愁,忽然接到母亲的电话:

“你爹已三天不吃饭了。

”母亲的话让我顿时如五雷轰顶。

一个月前我回老家时,母亲对我说,最近你爹身体不好,我知道你工作忙,不到万不得已我不会打扰你的。

我意识到这次一定非常严重了,匆忙赶回老家,看到双目失明、面容憔悴的老父亲,心如刀绞,泪水不自觉的流了下来,我为没能在父亲床前尽孝感到自责。

一天上午,我趴在父亲的耳边说,爹,我还有点工作没干完,去去就来。

父亲理解了,吃力的点了点头。

我急忙驱车去了济宁,当把一份份申请递完时,已是下午,急忙赶回家里,看到老父亲气息已非常微弱,次日便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春天来了,春风把大片的蒜田染成了翠绿,路旁沉睡一冬的小草儿已伸着懒腰钻出了地面,不远处竟有一片黄色的小花盛开了,是那么的热烈。

我却高兴不起来,由于右眼被击伤,造成外伤性白内障,视力急剧下降,几近失明,家属多次督促我去济南手术,然而村里的文化广场建设、紫藤街建设、农田的排水设施建设等项目仍没着落,所以手术的事一推再推,我整天与村委的同志一起深一脚浅一脚的勘察现场、研究实施方案,直到项目落实完成施工招标后,才去济南住院手术。

就在住院期间,我仍牵挂着工程进度,每天都要电话与李民书记沟通,协商解决遇到的问题。

出院不几天我就回到了村里,因为我的心在李尧。

现在,农田2000多米的排水渠道已疏通,部分渠段埋设了水泥管道或桥涵,彻底解决了夏季排水难的问题,村内紫藤街已建成,250多米长的水泥紫藤架长廊矗立在街道两旁,紫藤苗已长出嫩绿的叶,随风摇曳,我想,来年春天,灿若云锦的紫藤花开满藤架的时候,那又是怎样的画面啊!

文化广场建设正稳步推进,再过不长的时间,我们将给村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暮春时节,生机盎然,李尧村迎来了两位客人,他们是山东莉钠贸易有限公司的李经理和张经理,是来考察合作加工出口假发项目的。

他们为我们良好的发展环境所吸引,更为我们的真诚所感动,当场拍板合作成功,六月初将进行集中培训,将带动附近几个村的村民参与劳务加工,每天将有五六十元的收入,同时将增加村集体收入。

这是我通过派出单位引进的第一个精准扶贫项目,监狱有关领导和部门领导也付出了很大努力,我真的十分感谢他们对我的支持。

我想以此为基础,引进更多的项目来李尧。

我有一个梦,让李尧的村民都过上城里人那样的生活,我不知道这个梦是否很遥远……

一天晚上,已是掌灯时分,李民书记来了,手里提着花生米,“有酒吗?

”我说“有,院里还有菜”,当晚我俩喝得很尽兴。

“老金哥,我们第一次见面,真的很泄气,心想,来个这么大年纪的能干啥?

现在…我真的错了”。

我笑了,笑的眼泪都出来了,我感到这泪水里,有酸甜苦辣的味道,就像这杯中的酒。

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虽说是不容易,但看到一件件工作有了着落,我的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的!

现在,李尧村有点变化,我都有莫大的成就感。

我想过几年我一定再来李尧,带着外孙来,告诉他,想当年你外公在这里……不说了,在小孩面前吹牛说瞎话是会做噩梦的,我该干活去了……

(篇三)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

近年来,**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着力加强脱贫第一线的力量,**年8月,选派1088名机关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坚持“六个强化”,突出关怀激励,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的尖兵作用,打通了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推动扶贫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两年多来,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派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全市第一书记帮助整修、新建村级活动场所258个;发展农村党员906名,培养农村后备干部1791名;通过驻村帮扶,274个软弱涣散村整治到位,有198个派驻村党组织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共争取帮扶资金10.7亿元,修建道路2858公里、机井21242眼,新修改建桥梁2189座,安装路灯4.2万盏,帮扶贫困家庭学生9331名,为4462名群众办理了大病救助;引进致富项目821个,培育支柱产业467个,创办专业合作社474个;实现45.38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520个贫困村甩掉贫困帽子。

广大第一书记牢记职责使命,扎根农村广阔天地,与基层党员群众同甘苦共奋斗,被群众誉为“党派来的好干部”“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强化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实行市级领导干部联县、挂乡、包村脱贫攻坚制度,带头转变工作作风,市委主要领导率先垂范,每月至少到所包村调研指导工作一次。

把第一书记派驻村作为各派出单位精准扶贫联系点,规定派驻单位主要领导每季度至少深入派驻村一次,其他班子成员轮流每月驻村工作两天,帮助第一书记协调解决问题、现场指导工作。

全市4190个村都成立由乡镇包村干部任组长,驻村第一书记、派驻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组成的驻村帮扶“责任组”,明确了帮扶责任,凝聚了帮扶合力,避免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单打独斗”现象。

强化培训,提升能力素质

把提升素质作为推进驻村工作的重要手段。

按照市、县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的要求,加强对驻村干部业务培训,切实提高第一书记的综合素质、帮扶技能、帮扶本领,**年8月以来全市共培训7775人次。

今年8月23日,**市召开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推进会,105名市派第一书记全部参加,优秀市派第一书记进行了发言,交流了工作经验。

各县市区对辖区内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进行了全员专题培训和闭卷考试。

郸城县组织第一书记到北京进行高效农业科技培训。

淮阳县组织第一书记到延安培训,感悟延安精神,锤炼坚强党性。

强化管理,发挥尖兵作用

从严加强驻村管理,确保第一书记在岗在位,实现驻村实效。

**市先后出台了《**市驻村任职第一书记管理办法》《关于加强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第一书记的工作原则、工作任务、考核标准和纪律要求,为加强管理提供了规章依据。

**年8月以来,市、县两级电话抽查1012次,实地督查1540次,谈话教育320人,书面检查113人,通报批评207人次,组织召回4人。

**市认真落实省委组织部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平台签到制度,督促各级第一书记按照五天四夜的要求,开展驻村工作,有效避免了“空岗”和“遥控指挥”现象。

强化宣传,典型示范带动

坚持宣传推介典型,着力营造社会各界重视、支持驻村工作的良好氛围。

在《**日报》开设了“第一书记在农村”专栏,今年已刊发21名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事迹,编发驻村工作简报28期,利用“**市驻村办”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工作信息;积极向省委组织部推荐工作业绩显著、影响力较大的7名驻村第一书记,由央广网向全国推介宣传。

驻村帮扶工作中涌现一批先进典型,如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驻郸城县巴集乡徐楼村第一书记刘君宜扎根基层、埋头苦干,在全省驻村第一书记培训班上进行典型发言,被省委宣传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广播电视台评为“2017河南十大年度扶贫人物”;市国税局驻太康县马厂镇前何村第一书记韩宇南敬业奉献,荣膺中央文明办2017年9月份“中国好人”称号。

强化保障,突出关怀激励

不断建立健全保障激励机制,加强正向激励,树立鲜明导向。

市委出台了《**市关怀激励脱贫攻坚一线干部若干意见》,真正让实干者实惠、让吃苦者吃香、让干事者无忧、让有为者有位,充分调动第一书记投身脱贫攻坚的积极性、主动性。

保障工作生活待遇,市派第一书记每年2万元、县派第一书记每年1万元工作经费,全市每年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合计1171万元;参照省派标准逐步提升驻村生活补贴,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定期进行体检,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加强人文关怀,今年端午节和中秋节,市委组织部专门下发通知,组织各县(市、区)对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集中进行了走访慰问。

提升干事创业精气神,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优秀公务员”等各类评选表彰时,增加驻村脱贫攻坚干部名额。

**年8月以来,驻村第一书记受到党委、政府或组织部门表彰的293名,其他相关政府部门表彰的68名。

今年4月,市委、市政府授予44名同志“**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荣誉称号,激励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担当作为。

**年8月以来,全市驻村第一书记已提拔21名、重用96名。

2017年10月**市工商联换届时,市工商联派驻沈丘县石槽乡虎头村第一书记王思杰,因驻村经历被优先提拔为副处级干部。

强化机制,务求工作实效

坚持和完善“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的工作机制。

实行每月全市“扶贫日”制度,把每月第一个完整工作周的周五定为全市“扶贫日”,“扶贫日”当天,派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带领结对帮扶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开展“联帮联建”活动,即党员干部联系帮扶村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市直、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联系帮扶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

目前,全市机关党支部与农村党支部结成联建对子1066个,6万余名党员参与活动,召开政治理论学习会6000余场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520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28000多户,发放慰问品合计金额达516万元。

开展“联帮联建”活动,实现了组织联建、资源共享、党员互动、工作互助。

十九大开幕当天,全市1000多名驻村第一书记全部在所驻村参加收看活动,并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学习讨论。

项城市高寺镇张老家行政村83岁的老党员张玉山,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利用收音机收听了直播盛况,不时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党的政策好。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动员令。

**市今年新轮换选派的1204名第一书记已经培训上岗,躬耕于千里沃野的新任第一书记,将接过前任第一书记的接力棒,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这场攻坚战中冲锋陷阵、建功立业,为确保到2020年**市所有贫困县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篇四)

我当“第一书记”这两年

从**年7月至今,到**镇**村任第一书记时间已有两年多。

我这两年惹出了不少“麻烦”,收获了群众真心的感情。

一、惹来的麻烦

说实话,驻**镇**村第一书记这顶“官帽”,是我惹来的。

去年上半年,市委组织部下发了选派机关干部驻村任第一书记、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通知,组织部的通知对选派的对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市委党校正在迁建之中,工作千头万绪,校委一班人为挑选合适人选犯了愁。

在去年6月份党校组织的一次老干部活动中,学校给老干部通报工作情况时谈到了选派机关干部驻村任第一书记这项工作,顺便提了一下选派要求和学校的难处。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把这事放在了心里。

想到了学校的难处,暗暗把自身条件与选派要求进行了对比:

除了“领导干部”这一条有差距,其他的诸如政策水平高、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群众路线执行好等条件,似乎是为我量身定制的。

我长期在党校执教,对农村政策法规比较熟悉;多次参加中心工作,社教工作队、市委工作队、扶贫工作队都有一份;我来自基层,比较了解群众基层的需求,能很快融入到群众中去;我多年在党校承担综合治理及信访工作,经常调解各种矛盾纠纷。

虽然已在一年前退休了,但是,熟悉的农村工作召唤着我,为学校分忧的责任意识鼓舞着我。

于是,我毛遂自荐与校委的动议不谋而合。

随即,我顶着“惹”来的村官帽走马上任。

二、访出的期待

无论是村干部,还是村民,他们对第一书记的迫切期望是帮群众解决一些棘手的实际问题,这是我多次参加中心工作的切身体会。

既要解决实际问题,又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必须确定重点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避免上任伊始夸夸其谈放空炮,也为了确定有哪些重点、急迫的问题,我先向村委一班人了解情况,然后,开始座谈走访党员和村民,并将电话号码公之于众。

经过走访座谈,危桥改造、泵站维修、养鸡场污水排放三个重点问题摆在了我面前,随即与党支部、村委会进行交流,他们也认可这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但是,解决这三个问题,涉及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资金。

村里没有一分钱积累,只有债务,这笔不小的资金从何而来?

一方面是各方关系的协调。

村班子是新班子,各方关系还没理顺,更谈不上能主动协调。

看着村干部无措而又满含期待的眼神,想起走访时群众既有调侃、戏谑、怀疑,又满含期望的神情,我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三个重点问题解决好。

我没有大包大揽,也没有乱拍胸脯,只是冷静地对村委说:

既然找到了重点,那就一个一个想办法。

三、跑来的项目

危桥改造、排灌设施整修、污染处理,都是较大的项目。

一般项目都是上年年末或者本年年初制定,很少或没有在中途增加的。

再加上按正常程序须发改委立项审批、有关部门核实,需要较长的时间。

上任之时,是7月份,已到了下半年,这给争取项目增加了很大难度。

我带领村“两委”成员认真分析了这三个重点问题,最迫切的是**大桥的改造。

**大桥是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现在桥体炸裂,桥栏损毁,桥面凹凸不平,有好几个地方能看到桥下的流水,过往车辆行人都是提心吊胆。

这个问题影响最大、群众最关心,而需要的资金也最多,需要协调的关系也最复杂。

我把这个问题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来处理,跑部门、找领导。

在我的“软磨硬缠”之下,发改委、财政局、土管局等部门挤出了30多万元资金,用于重建**大桥。

在拆除旧桥时,群众看到旧桥没有一根钢筋,挖机一碰就垮塌,当时就说:

“这座危桥,我们战战兢兢走了这么多年,现在终于要重修了,真是托党的福啊!

”在施工过程中,涉及过桥的自来水管的临时停水、拆装费用等难题,我也是缠着镇里的书记、镇长,他们多次召开协调会,亲自出面协调,解决了难题。

今年春节前夕,一座崭新的**大桥投入使用。

群众目睹了大桥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