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理综化学大题专项训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7010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1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卷理综化学大题专项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全国卷理综化学大题专项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全国卷理综化学大题专项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全国卷理综化学大题专项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全国卷理综化学大题专项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卷理综化学大题专项训练.docx

《全国卷理综化学大题专项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卷理综化学大题专项训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卷理综化学大题专项训练.docx

全国卷理综化学大题专项训练

全国卷理综化学大题专项训练

7.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7解析:

侯氏制碱法反应原理及方程式:

NH3+H2O+CO2+NaCl=NH4Cl+NaHCO3↓2NaHCO3=Na2CO3+CO2↑+H2O

因为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小,所以碳酸氢钠析出。

所以A选项正确;

氨气可以与浓盐酸反应生成白烟,B选项正确;

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一般通过吃含碘食物或碘盐(含KIO3)等补充,高碘酸是一种氧化性和酸性都很强的酸,具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所以C错误;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由硫黄、硝石(主要成分硝酸钾)、木炭混合制成,黑火药着火时,主要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2KNO3+S+3C=K2S+N2↑+3CO2↑,硝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使木炭和硫磺剧烈燃烧,瞬间产生大量的热和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由于体积急剧膨胀,发生爆炸,D选项正确。

答案为C。

OH

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8解析:

碳原子10个,两个不饱和度,所以氢原子有22-4=18个,所以A选项正确;

化合物中有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也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其褪色,故B、C选项错误;化合物中有羟基及甲基,能发生取代,故D选项错误。

答案为A。

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W2-、X+B.X+、Y3+C.Y3+、Z2-D.X+、Z2-

9解析:

根据短周期元素和W2-、Z2-离子所带电荷,可推知W为O,Z为S,

进而推知X为Na,Y为Al。

O2-在水溶液中以OH-离子存在,会抑制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H2S是弱酸,S2-结合水电离出的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Al(OH)3是弱碱,Al3+结合水电离出的O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Na+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故A、B、D错误。

答案为C。

10.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

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

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6Ag+A12S3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10解析:

本题是原电池原理的具体应用,应从构成原电池的三个条件上去思考问题。

铝比银活泼,应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Al-3e-Al3+;银为正极,Ag2S得电子变成Ag,所以黑色褪去,电极方程式为Ag2S+2e-=2Ag+S2-;溶液中Al3+向正极移动,S2-向负极移动,它们在移动过程中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

2Al3++3S2-+6H2O2Al(OH)3+3H2S,总的反应式是:

2Al+3Ag2S+6H2O6Ag+2Al(OH)3+3H2S↑。

处理过程中Ag2S变成Ag质量变轻。

所以A、C、D选项错误。

答案为B。

11.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Br)=7.7×10-13,Ksp(Ag2Cr2O4)=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1-,Br-和CrO42-,浓度均为0.010mo1·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A.C1-、Br-、CrO42-B.CrO42-、Br-、C1-

C.Br-、C1-、CrO42-D.Br-、CrO42-、C1-

11解析:

有关Ksp计算。

当溶液中某难溶物离子积Qc大于其Ksp时,就会析出。

当析出AgCl时,c(Ag+)最小为:

当析出AgBr时,c(Ag+)最小为:

当析出Ag2CrO4时,c(Ag+)最小为:

因为7.7×10-11<1.56×10-8<9.0×10-8,所以Br-、Cl-、CrO42-依次析出。

答案为C。

12.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

A.15种B.28种C.32种D.40种

12解析:

根据题意,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是酯类,有甲酸丁酯(4种,因为甲酸只有一种,丁基有4种即丁醇有4种)、乙酸丙酯(2种,因为丙基2种)、丙酸乙酯(1种)、丁酸甲酯(2种),共九种酯类同分异构体。

它们酸性条件下水解酸有甲酸、乙酸、丙酸、丁酸(2种),共5种;醇有甲醇、乙醇、丙醇(2种)、丁醇(4种),共8种,可形成5×8=40种酯。

答案为D。

注意:

题目问这些酸和醇重新组合形成的酯,可理解为应该减去原来的酯9种,但没有这个选项。

答案为D。

13.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分离溶于水的碘

乙醇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B.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分液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C.

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

重结晶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D.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蒸馏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13解析:

乙醇与水任意比例互溶,所以A选项错误;乙酸乙酯能溶解于乙醇,所以B选项错误;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化很大,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化不大,因此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应该让KNO3析出,采用冷却重结晶的方法。

所以C选项错误。

答案为D。

26.(13分)

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OH

浓H2SO4

+H2O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溶解性

环己醇

100

0.9618

161

微溶于水

环己烯

82

0.8102

83

难溶于水

合成反应:

在a中加入20g环乙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mL浓硫酸,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分离提纯:

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乙烯10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立即补加B.冷却后补加C.不需补加D.重新配料

(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_______;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_____________(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6)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圆底烧瓶B.温度计C.吸滤瓶D.球形冷凝管E.接收器

(7)本实验所得到的环乙烯产率是___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41%B.50%C.61%D.70%

27.(15分)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很广,其正极材料可再生利用。

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导电剂乙炔黑和铝箔等。

充电时,该锂离子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为6C+xLi++xe-=LixC6。

现欲利用以下工艺流程回收正极材料中的某些金属资源(部分条件未给出)。

废旧锂离子电池

放电处理

拆解

正极碱浸

NaOH溶液

过滤

滤液

滤渣

调pH

过滤

滤液

Al(OH)3固体

酸浸

H2SO4、H2O2

调pH

过滤

滤渣

滤液

萃取

水相(Li2SO4溶液)

有机相

反萃取

有机相

再生回用

水相(CoSO4溶液)

沉钴

NH4HCO3溶液

过滤

滤液

CoCO3固体

 

回答下列问题:

(1)LiCoO2中,Co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2)写出“正极碱浸”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浸”一般在80℃下进行,写出该步骤中发生的所有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盐酸代替H2SO4和H2O2的混合液,但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沉钴”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充放电过程中,发生LiCoO2与Li1-xCoO2之间的转化,写出放电时电池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6)上述工艺中,“放电处理”有利于锂在正极的回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整个回收工艺中,可回收到的金属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8.(15分)二甲醚(CH3OCH3)是无色气体,可作为一种新能源。

由合成气(组成为H2、CO和少量的CO2)直接制备二甲醚,其中的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四个反应:

甲醇合成反应:

(i)CO(g)+2H2(g)=CH3OH(g)△H1=-90.1kJ·mol-1

(ii)CO2(g)+3H2(g)=CH3OH(g)+H2O(g)△H2=-49.0kJ·mol-1

水煤气变换反应:

(iii)CO(g)+H2O(g)=CO2(g)+H2(g)△H3=-41.1kJ·mol-1

二甲醚合成反应:

(iv)2CH3OH(g)=CH3OCH3(g)+H2O(g)△H4=-24.5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Al2O3是合成气直接制备二甲醚反应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之一。

工业上从铝土矿制备较高纯度Al2O3主要工艺流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化学方程式表示)

(2)分析二甲醚合成反应((iv)对于CO转化率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0270280290300310320

80

70

60

50

40

30

100

90

%/率产者或率化转

 

t/℃

CH3OCH3产率

CO转化率

(3)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另一产物为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增加压强对直接制备二甲醚反应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研究者在催化剂厂含(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