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届高三摸底测试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69485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6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届高三摸底测试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届高三摸底测试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届高三摸底测试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届高三摸底测试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届高三摸底测试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届高三摸底测试地理试题.docx

《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届高三摸底测试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届高三摸底测试地理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届高三摸底测试地理试题.docx

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届高三摸底测试地理试题

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2014届高三摸底测试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5O分)

本卷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旳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旳。

读“安徽省年太阳辐射分布图”,回答1一2题。

1.甲地年总辐射量,可能是

A.3500  B.4600

C.4500  D.3300

2. 淮北平原是我省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其原因是

①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大

②海拔最低

③降水最少,晴天多

④夏季昼最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古人造字,蕴含着某些地理知识,如“间”一“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如图。

据此回答3—5题。

3. 图中房屋的朝向可能是

A.座东朝西  B.座北朝南

C座北  D座北

4.秋分日北京时间11:

30时,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午间到”,且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则该地可能位于

 A平原  B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四川盆地

5.如果图中房屋位于我省,当正午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不断增大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①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②该地肯定昼短夜长

③该地昼不断缩短  ④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假期对当地的一个山谷进行野外考察,如图其中实线为剖面线,虚线为等压

面,点线为等温面,箭头为大气流动方向。

据此回答6—7题。

6. 右图信息中,只有一处正确是

A.甲  B.乙C.丙D.丁

7. 地理兴趣小组观测时间可能是

A.8:

00—9:

00  B.12:

00—13:

00

C.15:

00—16:

00  D.23:

00—24:

00

下图为我国江淮地区某城市某月5日10时至6日10时的气温变化曲线,据此回答8—9题。

 

8. 该市风力变化最大的时段可能是

A.5日16:

00—19:

00  B.5日20:

00—23:

00

C.6日2:

00—5:

00  D.6日6:

00—9:

00

9. 图示时间内,该市的天气可能为

A.晴天  B.雨雪  C.寒潮  D.雨天

某校学生在一场暴雨后,对该县城以上的河流进行考察(路线如图),据此回答10—11题。

10. 图中河流总体流向为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北向南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西向东

11. 同学们在甲观察点、乙观察点考察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①甲地附近河流水流较快

②乙地附近河流侵蚀作用较强

③甲地附近河道水流较慢

④乙地附近河流堆积作用较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92年,哥伦布航海期间,每天都用船上的象限仪观察北极星,只要数据为28。

,他就坚信自己航向正确,读“哥伦布航海线路图”和“所使用的象限仪图”,据此回答12—13题。

 

12. 哥伦布的每天用象限仪观察北极星,保持28°,是为了

A.顺风航行  B.顺水航行  C.向西航行  D.向西南航行

13. 在航行途中,如果只考虑海水运动,船只行驶较快的是

A.甲航段  B.乙航段  C.丙航段  D.丁航段

浙江省普陀山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组成,是我国5A级景区,“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普陀山

以其神奇、神圣、神秘,驰誉中外。

“金刚宝石”(如图)就是其中之一,这里“飞来石”如天外来客。

据此回答14一15题。

14. “金刚宝石”来自于

A.冰川漂砾  B.花岗岩风化

C.天外来客(陨石)D.火山喷发

15. 普陀山的叙述,正确的是A.板块碰撞一火山喷发B.多雨多雾一气候温凉C.海上仙山一地广人稀

D.山青水秀一常绿林广布

读“部分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均国民收入图”,回答16—17题。

 

16. 下列国家经济发达,收人高,但人口增长最慢的是

A.美国  B.法国  C.日本  D.中国

17. 由图示内容可归纳为

①人口增长迅速,经济发展快  ②人口增长缓慢,经济发达

③发达国家经济发达,人口增长缓慢  ④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人口增长较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叙利亚人口稠密,地形以高原为主,经济以农业为主,出口棉花与小麦,但工业落后。

读图,回答18—19题。

18. 该国种植棉花的优势是

①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②距海近,降水丰富

③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④距海近,便于棉花的出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 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部沿海地区,冬季降水较多B.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C.人口密度东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D.工业落后主要是因为石油等矿产贫乏

读我国某地人口密度图,回答20—21题。

20. 从图中可归纳出该区域人口分布特点

A. 沿海地区稠密,内陆地区人口稀少

B. 平原地区稠密,山区人口稀少

C. 低纬度地区人口稠密,高纬度地区人口稀少

D. 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21. 甲地区人口稠密,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势平坦,气候湿润

②农牧过度带,商业活动频繁

③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④历史悠久,经济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推移规律示意图”。

回答22—23题。

 

22. 夏至前后,正常年份雨带将移动到

A.I  B.n  C.1  D.IV

23. 造成I和m降水量差异大,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夏季风的影响  D.冬季风的影响

读我国某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图,完成24—25题。

 

24. 从图中可知,该地

A.城市化水平高  B.工业发达

C.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  D.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

25. 为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A.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二、三产业  B.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

C.以旅游业为主导,增加就业机会  D.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大第二产业的比重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分)

考生注意事项:

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26. (12分)读“澳大利亚不同地区最容易发生火灾季节,回答下列问题。

 

(1) 澳大利亚火灾多发与其气候干旱有直接关系,试分析其干旱的原因。

(6分)

(2) 去年,北部的达尔文市遭受洪水侵袭,珀斯市倍受高温干旱和山林大火之苦,澳洲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这可能出现在________季节,如何防治北部的洪水?

(6分)

27. (12分)读“我国生态安全战略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大致与我国农牧过渡带相似,其北方界线主要  受________  因素的影响,南方界线主要受________ 因素的影响。

(4分)

(2)从地形和气候两个方面分别比较甲、乙两地防护林建设条件的差异。

(8分)

28.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湖南省经济快速发展,工业水平不断提高。

读“1978—2008年投资、劳动力及技术进步对湖南工业增长的贡献”

 

 材料二 湖南省略图

 

(1)从材料一中可知:

1978—1997年的20年间,对湖南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总体占据主导地位的是_______,2001年以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的是________。

(4分)

(2)湖南省资源丰富,列举有哪几类主要的自然资源?

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容易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8分)

29.(14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7月9日,南苏丹共和国与当地时间7月9日0时宣布正式独立,成为非洲第55个、全球第193个国家。

由于长期战乱,基础设施缺乏,人民普遍贫困,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

但该国自然资源丰富,石油储量较大,土地肥沃,河流纵横,农林渔牧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材料二 南苏丹共和国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

 

(1) 从半球中的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南苏丹的位置特征。

(4分)

(2) 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国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10分)

 

金榜教育•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第一次联考

地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D

C

B

A

D

C

D

B

D

C

B

C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B

D

C

C

C

A

B

D

B

C

C

A

 

1.D 2.C

【解析】第1题,甲位于皖南山区,降水较多,太阳年辐射总量较少,从图中数据可知,3000<甲<3500,只有D符合。

第2题,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海拔低,太阳辐射经过路程长,被削弱的多,故①、②均错。

3.B 4.A 5.D

【解析】第3题,午间即正午,太阳只有可能位于正北或正南,故房屋的朝向可能是座北朝南或座南朝北。

第4题,当北京时间11:

30,当地正好12点,推测当地经度为127°30′E,且秋分日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说明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推测当地的纬度为45°N,由此可能位于我国的松嫩平原。

第5题,如正午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不断增大,说明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太阳直射点向南移,但不一定就是昼短夜长。

6.C  7.D

【解析】该题组表示山谷风,如表示白天,吹谷风,丙处表示的等压面向下弯曲,乙、丁两处风向是正确,甲处表示的等温面向下弯曲。

如果表示夜间,吹山风,丙处等压面向下弯曲,表示低压,甲处表示的等温面向上弯曲,题目中只有一处是正确,则可能为夜间,表示山风示意图。

正确的如下图

8.B  9.D

【解析】第8题,风力变化最大也就是气温变化幅度最大的时段。

第9题,从图示气温变化说明图示时间内,影响该市主要天气是冷锋,可能是雨天,但不可能是寒潮,因该区域为江淮地区,最近气温在6℃以上,也不可能下雪。

10.C  11.B

【解析】第10题,从图中水库与水坝的关系,可确定河流的流向,再结合指向标即可知。

第11题,甲位于水库的库尾,水流缓慢;甲处因水位上升,河道变宽,大坝一般位于河流水面较窄附近,故乙处河道较窄,且河流落差较大,侵蚀作用较强。

12.C  13.D

【解析】第12题,哥伦布航海期间,每天都用船上的象限仪观察北极星,保持数据为28°,主要保持纬度不变,纬线指示东西,故是为了向西航行。

第13题,结合北大西洋的洋流分布规律,只有丁航段是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

14.B  15.D

【解析】第14题,从材料中了解到普陀山的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图中“金刚宝石”也主要是因为花岗岩受外风的风化侵蚀而成。

第15题,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其形成过程必然先有沉积岩,然后岩浆侵入,后受内力作用,隆起抬升,再接受外力的风化侵蚀,而非火山喷发;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地处东南沿海,人口稠密;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植被茂密,河流含沙量小。

16.C  17.C

【解析】第16题,从图中可知,美国、日本、法国经济发达,但人口增长最低的是日本。

第17题,印度、巴西等人口增长迅速,但经济落后;中国目前人口增长缓慢,但经济欠发达,故①、②均错。

18.C   19.A

【解析】第18题,叙利亚虽然西临地中海,但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只有地中海沿岸为少数地中海气候,故降水少,②是错误的。

第19题,西部地区以地中海气候为主,冬季降水较多,是正确;该国降水量少,水量少,水能较贫乏;西部地中海沿岸降水较多,农业发达,人口密度较大;从图中可知,该国东部地区石油资源较丰富,且工业落后是多方面原因所致,并非主要是矿产资源贫乏造成。

20.B  21.D

【解析】第20题,从图中可知该地位于我国长江上游的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从图中人口密度可知,平原地区稠密,山区人口稀少。

第21题,甲位于我国的成都平原,其人口稠密主要是自然条件优越,加之历史悠久,但并非黑土广布,也不是农牧过渡带,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22.B  23.C

【解析】第22题,夏至前后即六月中下旬,正常年份雨带移动到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梅雨。

第23题,造成我国华北地区和华南地区降水量差异主要是受夏季风影响长短不一,而非冬季风,因影响我国季风区的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

24.C  25.A

【解析】第24题,对比两图可知,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占一半以上,而产业结构不足四分之一,说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说明城市化水平低,工业落后。

第25题,从区域可持续发展来看,该区域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产值比重较低,说明农业落后,应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科技,降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但并非只增大第二产业的比重。

26.

(1)南回归线横穿中部,大部分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东部山地直逼海岸,阻挡了海洋水汽的深入;中西部受干旱的信风影响,降水少;海岸线较平直,受海洋水汽影响较小;西部受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导致干旱加剧。

(任答三点,得6分)

(2)夏(秋)(2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加强对洪水的监测和预报;兴修水利,建设蓄洪和排洪工程;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植树造林;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洪意识等。

(任答两点,得4分,其他答案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27.

(1)气候(或降水)(2分) 地形 (2分)

(2)甲地:

地形平坦,起伏小,气候干旱,降水少,防护林主要以防风固沙为主;(4分)乙地:

以低山丘陵为主,起伏较大,气候湿热,降水丰富,防护林主要以保持水土为主。

(4分)

28.

(1)投资贡献 (2分) 技术贡献(2分)

(2)湖南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煤矿(或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能、土地资源等资源(答对四个即可得4分)植被破坏,引发水土流失;大气污染,引发酸雨危害;水污染;地面塌陷;资源枯竭等(任答四点得4分)

29.

(1)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内陆国(或距海较近)(4分)

(2)地处低纬度,热量充足,距海近,降水丰富,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水热资源丰富;河流纵横,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利于第一产业的发展。

(任答两点得4分)该国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农林资源丰富,有尼罗河纵横,对外联系方便,利于第二产业的发展。

(3分)地处东非大裂谷附近和典型的热带草原景观,旅游资源丰富,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