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研发基地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研发基地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研发基地工程施工方案.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研发基地工程施工方案
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研发基地
工程施工方案
一、施工方案
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三、项目班子配置及劳动力安排
四、材料供应安排
五、关键部位施工方法
六、质量安全管理及保证措施
七、机械设备配置
八、工期计划及保证措施
九、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期、降低造价的合理化建议
十、施工中采用的四新技术
十一、施工现场采用环保、消防、防噪声文明施工等技术措施
第一章工程施工总体方案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某市某县侯城乡东山底村,项目占地538.28亩,其中建设用地约20亩。
本次招标内容为某市某中药材开发利用有限公司某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研发基地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办公建筑、广场、道路、玻璃育苗温室、阳光温室、围墙、景观绿化、喷灌、管网及配套等工程。
2、编制依据及原则
1)招标文件及图纸;
2)国家和山西省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强制性条文;
3)现场考察和研究所获得的资料。
3、施工总体部署
1)质量目标:
合格
2)工期目标:
本工程计划2017年7月15日开工,2018年7月31日竣工,320天,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们将合理安排工期,确保按时竣工并交付使用。
3)工程质量目标:
杜绝重大质量事故,消除一般性质量通病;
工程技术资料严格按要求,达到齐全、正确、同步。
4)安全目标:
杜绝死亡及重大机械设备、火灾、中毒、交通等恶性事故;杜绝重伤事故;安全事故频率控制在千分之五以内;施工安全达标合格率100%,优良率80%。
5)环境管理目标、指标:
(1)、最大限度节约资源能源。
(2)、固体废弃物:
①实现分类管理;②提高回收利用率,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有害分类率100%。
4、主要施工方法
4.1、施工准备
1、校正所以测量测量仪器:
对现场使用的全站仪、水准仪、长钢卷尺等进行一次严格的校验和校正,若有不符合要求的仪器,必须进行校正方可使用,保证测量时量值的准确性与灵敏度。
2、轴线坐标测定:
我项目部专门购置全站仪一套,以确保各轴线点位的正确。
根据建筑总平面图上的坐标系,用全站仪建立施工现场控制方格网,继而定出马路,管线在场地上的相对位置,再根据施工图纸用钢尺定出每条马路的定位轴线,最后设置龙门桩,做好轴线标志,并加以保护。
3.标高控制:
±0.000以下部分标高引测采用施工现场的高程坐标,±0.000以上部分标高引测在已建建筑物墙上,标高复核无误后,刻出三角红线。
4.2、土方工程
1、土方开挖
(1)对开挖范围内的地上及地下障碍物进行了清除和处理。
(2)撤出管线开挖灰线(管线开挖底边线),管线的开挖就是按照此线范围进行开挖。
(3)规划好车辆运行线路,对运行线路要做好必要的检查。
2、路面地基处理
该工程道路基础分别采用3:
7灰土和级配碎石压实处理,密实度不小于93%。
(1)材料要求
土料:
采用就地挖出的粘性土,土内不得含有松软杂质或使用耕植土;土料过筛,其颗粒不大于15㎜。
(2)施工要点
1)对道路基槽先验槽,消除松土,并打两遍底夯,要求平整干净。
如有积水、淤泥将晾干;局部有软弱土层或孔洞,及时挖除后用原土分层回填夯实。
2)铺素土分段分层夯筑,每层虚铺厚度为200-300之间,夯实机具蛙式打夯机,打夯遍数按设计要求的干密度由试夯(或碾压)确定,该工程打夯三遍。
(3)质量控制
1)素土逐层用贯入仪检测,以达到控制压实系数所对应的贯入度为合格,或用环刀取样检测灰土干密度。
监测点数量:
对该工程的基槽不少于1个;同时还将根据实夯的可靠性随即取样抽查。
2)素土夯实后,质量标准可按压实系数进行鉴定。
3)素土表层平整,无松散、起皮和裂缝现象。
4)夯打遍数符合要求,夯打坚实的灰土声音清脆。
3、土方回填
(1)、回填土注意事项
1)回填土采用场内原土。
2)施工前,清除基槽内的建筑垃圾、积水、淤泥、杂物等,修整好行车道路,保证畅通。
按照现场平面水、电、降水管线布置图探明正确位置,障碍物提前清除,坐标及标高控制点加以保护。
3)回填土每层铺填厚度250㎜,用蛙式打夯机配合压路机分层夯实,打夯时采用连续夯击的办法,做到一夯压一夯,不得有漏夯现象。
4)回填土从最低处开始,由下而上分层均匀铺填土料和压实。
(2)、回填压实方法
1)一般要求
A、填土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并且控制土的含水率符合有关规定。
当采用不同含水率的土填筑时,按土类有规则分层铺填,将透水性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下面,不得混杂使用,边坡不得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封闭,以利于水分排除和基土稳定,并避免在土方内形成水囊和产生滑动现象。
B、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做成大于1:
1.5的斜坡,碾迹及夯实区域重叠不小于0.5-1.0m,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C、填土预留一定的下沉高度,以备在行车、堆重或干湿交替等自然因素作用下,土体逐渐沉落密实。
当采用机械分层夯实时,其预留下沉高度对砂土为1.5﹪,对粉质黏土为3-3.5﹪。
D、人工夯实前将土初步整平。
回填夯实管道附近时,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并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到管顶0.5m以上。
2)、质量控制与检验
A、采用环刀法取样测定土的干密度,求出土的密实度,或用轻便触探仪直接通过锤击数来检验干密度和密实度,素土回填密实度要求≥0.94。
B、基坑和室内填土,每层按100-500㎡取样一组,但每层不小于一组,取样部位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
C、填土压实后的干密度有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其余10﹪的最低值与设计值不得大于之差0.08t/m3,且不应集中。
4.3、地沟、管井砖砌体工程
1、砖地沟砌体的施工工艺
(1)砖砌体施工过程:
抄平→放线→摆砖样→立皮数杆→砌砖→清理。
1)抄平:
砌筑前在各条地沟下浇筑完砼垫层,在垫层上弹出位置线,定出各标高,并用水泥砂浆或细石砼找平,使各段砖墙底部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2)放线:
冲洗后结构施工的轴线,根据图纸标注打出砖墙轴线及宽度,并分出砖跺位置线。
3)摆砖样:
开始砌筑时先要进行摆砖排出灰缝宽度,摆砖时注意砖哚等对灰缝的影响。
同时要考虑七分砖、半砖等在何处为好,使各皮砖的竖缝相互错开。
在同一墙面上各部位的组砌方法统一,并使上、下一致。
4)立皮数杆:
在砌墙前要立皮数杆,皮数杆上划有砖的厚度、灰缝厚度。
立皮数杆时要用水准仪来进行抄平,确定地沟上平高度。
5)砖墙拉接筋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6)砌砖:
砌筑中采用“三一”砌法,砌筑中严格控制砖墙灰缝厚度和砂浆饱满度,砌筑过程中三皮一吊,五皮一靠,把砌筑误差消灭在操作过程中。
7)清理:
在该层砖砌墙体砌筑完毕后,进行墙面和落地灰的清理。
2、管道井、检查井的砌筑
(1)排砖撂底
砌体大放脚的撂底尺寸及收退法,必须符合图纸设计规定。
砌体大放脚的转角处,按照常规放3/4砖,其数量为一砖厚墙放两块,一砖半厚墙放三块,以此类推。
(2)砌筑:
基础墙砌筑前,基层表面清理干净,洒水湿润。
砌筑时如遇基础标高不一致,从低处开始,高度差不超过1.2米。
基础墙砌筑依皮数干先砌转角及内外墙交接处的部分砖,每次砌筑高度不超过五皮砖,然后才在其间拉线砌中间部分。
基础大放脚砌至强身时,要拉线检查轴线及边线,确保基础墙身位置正确;同时要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及标高,如出现高低差时,以水平灰缝逐层调整,使墙体的层数与皮数杆一致。
基础墙上承托各种穿墙管地沟盖板的挑砖及压砖,均用于砖砌筑;立缝砂浆要饱满,面层标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基础墙上的各预留洞及预埋件以及接茬的拉结筋,避免事后凿墙打洞,影响墙体结构性能。
管沟和预留洞口的过梁,其标高、尺寸必须安装准确,底灰饱满。
(3)抹防潮层:
抹前将基础墙顶面清扫干净,浇水湿润随即批抹防水砂浆,厚度为20MM。
防水砂浆掺入防水剂分量符合配合比要求。
4.4、办公建筑工程及配套工程的施工
1、钢筋工程
(1)钢筋原材采购、验收、堆放
钢筋进场具有出厂合格书及材质证明。
钢筋进场验收工作由项目物资部牵头组织,并按要求进行原材的取样复试工作,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进场材料要求按照现场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分类、上架码放,做好材料标识。
(2)钢筋半成品加工
1)、加工机械配置:
2台钢筋切断机、2台成型机、1条冷拉线等。
2)、钢筋放样:
由专业人员进行配筋,配筋单要经过技术负责人审核,现场监理审批后才能允许加工。
3)、加工质量控制:
钢筋加工棚内设操作工艺牌及钢筋下料指示牌,并设专职钢筋工长进行半成品钢筋的质量控制,对半成品钢筋的验收做到逐型号、逐规格的检查,不合格的半成品钢筋不得下线。
加工成型且验收合格的半成品钢筋要分类堆放、挂牌标识,以免混用。
(3)钢筋连接
1)、连接方式选择:
ф≥22mm的水平钢筋采用接触对焊连接,ф≥22mm的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ф<22mm的钢筋采用搭接连接。
2)、接头位置要求
A、梁、板的底部钢筋避免在跨中搭接或连接,上部钢筋在跨中搭接。
基础梁底板钢筋接头位置:
上部钢筋避免在跨中搭接,底部钢筋避免在支座处搭接,接头数量在同一截面内不大于50%。
B、接头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和柱端箍筋加密区。
(4)钢筋绑扎
1)、底板钢筋绑扎
A、工艺流程:
划钢筋位置线→运钢筋到使用部位→绑底板及梁钢筋→绑墙钢筋
B、核对钢筋的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
C、熟悉图纸,确定钢筋穿插就位顺序,并与有关工种作好配合工作,如支模、管线、防水施工与绑扎钢筋的关系,确定施工方法,作好技术交底工作。
D、划钢筋位置线:
按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算出底板实际需用的钢筋根数,一般让靠近底板模板边的那根钢筋离模板边为5㎝,在底板上弹出钢筋位置线(包括基础梁钢筋位置线)。
E、绑扎基础底板及基础梁钢筋
a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
根据底板受力情况,决定下层钢筋哪个方向钢筋在下面,一般情况下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
b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扎,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
如采用一面顺扣将交错变换方向,也可采用八字扣,但必须保证钢筋不位移。
c摆放底板混凝土保护层用砂浆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按每1m左右距离梅花型摆放。
d底板基础梁,可分段绑扎成型,然后安装就位,或根据梁位置线就地绑扎成型。
e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绑完下层钢筋后,摆放钢筋马凳或钢筋支架(间距为1m左右一个),在马凳上摆放纵横两个方向定位钢筋,钢筋上下次序及绑扣方法同底板下层钢筋。
f由于基础底板及基础梁受力的特殊性,上下层钢筋断筋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g根据弹好的墙、柱位置线。
将墙、柱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插入基础深度要符合设计要求,甩出长度不为过长,其上端将采取措施保证甩筋垂直,不歪斜、倾倒、变位。
2)、墙体钢筋绑扎:
A、在底板混凝土上弹出墙身位置线,再次校正预埋插筋,如有位移时,按冾商规定认真处理。
B、先绑2~4根竖筋,并画好横筋分挡标志,然后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画好竖筋分挡标志。
一般情况横筋在外,竖筋在里,所以先绑竖筋后绑横筋。
横竖筋的间距及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C、墙筋为双向受力钢筋,所有钢筋交叉点逐点绑扎,其搭接长度及位置要符合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的要求。
D、双排钢筋之间应绑间距支撑或拉筋,以固定钢筋间距。
支撑或拉筋可用φ6或φ8钢筋制作,间距1m左右,以保证双排钢筋之间的距离。
E、在墙筋外侧绑上带有铁丝的砂浆垫块,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F、各连接点的抗震构造钢筋及锚固长度,均按设计要求进行绑扎。
G、配合其他工种安装预埋管件、预留洞口等,其位置,标高均符合设计要求。
H、模板合模后,对伸出的墙体钢筋进行修整,并绑一道临时水平横筋固定伸出筋的间距(甩筋的间距),墙体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看管钢筋,浇筑完后,立即对伸出的钢筋(甩筋)进行整理。
3)梁钢筋绑扎:
A工艺流程:
模外绑扎(先在梁模板上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
画箍筋间距→在主次梁模板上扣铺横杆数根→在横杆上面放箍筋→穿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下层钢筋→穿主梁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抽出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
B、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C、梁端第一个箍筋设置在距离节点边缘50㎜处。
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将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D、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E、梁筋的搭接:
梁的受力钢筋采用对焊接头。
4)板钢筋绑扎:
A、工艺流程:
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矩钢筋
B、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C、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
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D、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全部绑扎)。
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E、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5m。
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板的保护层厚度为15㎜,钢筋搭接长度与搭接位置的要求与前面所述梁相同。
5、质量标准
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2)钢筋的表面必须清洁。
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钢筋表面保持清洁。
3)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钢筋对焊接头的机械性能结果,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
5)缺扣、松扣数量不超过绑扎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
6)弯钩的朝向正确,绑扎接头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
7)箍经的间距数量符合设计要求,有抗震要求时,弯钩角度为135°,弯钩平长度为10d。
8)钢筋对焊接头,Ⅰ、Ⅱ、Ⅲ级钢筋无烧伤和横向裂纹,焊包均匀。
对焊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对焊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2㎜。
2、模板工程
(1)模板选型
本工程模板采用覆膜复合多层板(12mm厚),该种多层板模板表面光洁,硬度好,混凝土成型质量好等优点;龙骨采用50×100mm木枋;支撑采用钢管式脚手架支撑体系。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即可拆去大部分模板和顶撑,只保留养护支撑不动,直到混凝土强度完全达到设计强度拆除,这样可加快模板和架料的周转。
(2)模板的施工
1)模板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A、模板的组拼: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配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拼装好模板要求逐块检查其背楞是否符合模板设计,模板的编号与所用部位是否完全一致。
B、模板的基准定位工作:
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或者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并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4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C、标高测量:
利用水准仪将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的安装位置。
D、竖向模板的支设根据模板支设图,在楼面混凝土浇筑时预埋地锚。
E、已经破损或者不符合模板设计图的零配件以及面板不得投入使用。
F、已经检查合格的拼装后模板块,按照要求堆码放,重叠放置时要在层间放置垫木,模板与垫木上下齐平,底层模板离地保证10cm以上距离。
2)、模板的支设
A、墙体支模
a墙体模板
按照进度安排配备一半的模板量,模板的横肋及竖背楞均采用双支100×100方木配置,横肋间距为300mm,背楞的配置考虑混凝土侧压力沿垂直方向分布的不同,背楞由基础底板顶面起150mm,设置第一道背楞,然后向上每隔600mm、600mm、600mm分别设置三道钢管背楞,在模板收口处再需设置背楞一道,外墙穿墙螺栓可采用Φ12、Φ14带止水片的防水螺栓,间距为900×600mm。
模板下口采用100×100或50×100木方(木方侧面及上面要刨平)垫平,有缝隙除采用海绵条封堵。
b、梁模板
支模顺序:
复核轴线底标高及轴线位置→支梁底模(按规定起拱)→绑扎钢筋→支梁两侧模→复核梁模尺寸及位置→与相邻梁板模连接固定。
c、顶板模板
采用12厚多层板,板缝粘贴胶带纸,板内表面刷脱模剂,保证脱模后有清水模板的效果。
楼板模板选用钢管支撑,底座下用木楔打紧。
一般立杆间距为1.25m×1.5m,最大不超过1.5m×1.5m。
支模工艺流程:
在柱上弹出控制标高的水平线和在楼板上弹出支撑位置线→立立杆→找平→安模板主格栅→安模板次格栅→铺模板及补边角模板→测量模板标高,进行校正并与相邻梁板模连接固定。
3)、模板的拆除
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将达到下列要求:
A、不承重的模板(如柱、梁侧模),其混凝土强度在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害时,方可拆除。
B、承重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施工规范所规定的强度时拆模。
所指混凝土强度将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确定。
C、虽然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但强度尚不能承受上部施工荷载时保留部分支撑。
4)、模板施工注意事项
A、混凝土浇筑前认真复核模板位置,柱模板垂直度和梁板标高,准确检查预留孔洞位置及尺寸是否准确无误,模板支撑是否牢靠,接缝是否严密。
B、梁柱接头处是模板施工的难点,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此处采用定型木模,精心制作,固定牢靠,严禁胡拼乱凑。
C、模板在使用前靠混凝土的一面须涂脱模剂,使混凝土在拆模后达到清水混凝土的效果。
D、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安排木工看模,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E、在混凝土施工过程前,清除模板内的一切杂物。
3、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浇筑前准备工作
1)、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检查模板接缝严密及支撑的稳固。
3)、请监理人员对隐蔽部位进行验收,填好隐蔽验收记录。
严格执行混凝土浇灌令制度。
4)、检查混凝土浇筑设备的完好性,铺设混凝土泵管,用钢管搭设混凝土泵架至建筑物后,用钢筋焊接支架架立泵管,泵管弯头处可将其固定牢固。
5)、填写混凝土搅拌通知单,注明所要浇筑混凝土的标号、配合比、搅拌浇注时间。
(2)混凝土的配制与运送
1)、根据施工图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现场原材料状况及泵送混凝土要求设计配合比,为改善预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减少预拌混凝土塌落度损失,保证泵送效果,预拌混凝土中要掺加粉煤灰。
2)、混凝土采用商砼。
(3)、混凝土的浇灌与捣固
1)、混凝土浇灌前除验收钢筋、模板外,尚留一定时间给安装部门及时配合进行预埋管及铁件、留洞,办好各种验收手续后由工地技术负责人下浇灌令方能浇灌混凝土。
2)、浇筑混凝土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缩短,并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混凝土浇筑允许间歇时间见下表:
混凝土运输浇筑和间歇的允许时间(mim)
温度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时间
时间(mim)
≤30
>30
210
180
180
150
当混凝土掺有促凝剂或缓凝剂外加剂时,其允许时间根据试验结果确定。
3)、浇灌混凝土前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积水。
浇灌顶板时搭设施工马凳,严禁踩在钢筋上操作。
4)、混凝土浇灌时,经常检查模板、支撑、钢筋、预埋件、预留洞位置是否变形移位,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纠正。
5)、混凝土采用机械振捣。
要求捣固密实,适当掌握捣固持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达到要求。
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预埋管。
6)、墙体浇筑在墙钢筋全部绑扎完毕,包括顶板插筋、预埋铁件,各种穿墙管道敷设完毕,模板尺寸正确,支撑牢固安全,经检查无误后进行。
板墙混凝土浇灌时连续分层浇灌,捣固密实,分层浇筑厚度为不超过50-80cm,相邻两层浇注时间不能超过初凝时间,在该施工段内不得留设施工缝。
墙体混凝土浇灌时,为减少浇灌混凝土时的侧压力,不允许将混凝土输送泵管直接放入模板内,而要在操作台上放设料盘,混凝土通过料盘人工入模。
7)、混凝土下料点将分散布置,洞口浇筑时,使洞口两侧浇筑高度对称均匀,振捣棒距洞边30cm以上,从两侧同时振捣,防止洞口变形。
墙体连续进行浇筑,间隔时间不超过2小时。
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预定标高线将表面找平。
(4)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常温下采用自然养护并设专人负责,养护时间在混凝土浇灌完毕后的12小时以内进行。
方法为覆盖草袋人工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天。
(5)试块留置原则
每一施工段的每一施工层,不同标号的混凝土每100m3(包括不足100m3)取样不得少于2组抗压试块,并根据不同的浇筑部位,留适量的同条件养护试块,以便需要时了解各阶段混凝。
4.5、电气工程:
室外电力电缆、弱电电缆采用穿管直埋方式敷设,埋地深度为太原当地冻土层下,在电缆承受压力震动及过墙引上弯曲等处需穿钢管保护。
室外照明灯具,各独立建筑均利用各自的基础钢筋当接地极,照明灯具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30欧姆,独立建筑根据具体的电气设计确定,当测试电阻不满足要求时,再补打人工接地极。
所有配电设备金属外壳,金属管线、穿线钢管、电缆金属外壳、金属支架等正常工作不带电的金属均通过各自独立的PE线与接地体牢固焊接。
所有露天的配电设备均设有浪涌保护器做过电压保护。
1、电气施工主要工作内容及工序:
电缆敷设、管内穿线及导线压接头→开关、插座、灯具类器具安装→试通电及调试。
2、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电气外线:
1)、工艺流程:
人工、机械挖沟----电缆敷设准备工作-----直埋线缆敷设-----铺砂盖砖-----回填土-----埋标桩-----挂标志牌----验收
2)、人工、机械挖沟:
挖沟:
主要以机械挖沟为主,人工挖沟为辅相结合的方法,采取分段开挖。
3)、准备工作:
A、电缆敷设前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均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扭曲、损坏及封端是否严密等现象。
B、放电缆机具的安装:
采用机械放电缆时,将机械选好适当位置安装,并将钢丝绳和滑轮安装好。
人力放电缆时将滚轮提前安装好。
C、临时联络指挥系统的设置:
线路较短或室外的电缆敷设,可用无线电对讲机联络,手持扩音喇叭指挥。
D、冬季电缆敷设,温度达不到规范要求时,将电缆提前加温。
E、电缆的搬运及支架架设:
电缆短距离搬运,一般采用滚动电缆轴的方法。
滚动时按电缆轴上箭头指示方向滚动。
如无箭头时,可按电缆缠绕方向滚动,切不可反缠绕方向滚运,以免电缆松弛。
电缆支架的架设地点选好,以敷设方便为准,一般在电缆起止点附近。
架设时,注意电缆轴的转动方向,电缆引出端在电缆轴的上方。
F、电缆进场后,电缆附件如不立即安装敷设,则按下述要求储存:
①电缆集中分类存放,盘上标明型号、电压、规格、长度。
电缆盘之间有通道,地基坚实,易于排水;橡胶护套电缆有防晒措施。
②电缆附近与绝缘材料的防潮包装密封良好,并防于干燥的室内;木盘完整,标志齐全,封端严密,铠装无锈蚀。
如有缺陷及时处理。
4)、电缆敷设:
A、直埋电缆敷设:
清除沟内杂物,铺完底沙或细土。
电缆敷设可用人力拉引或机械牵引。
采用机械牵引可用电动绞磨或拖撬(旱船法),电缆敷设时,注意电缆弯曲半径符合规范要求。
电缆在沟内敷设将有适量的蛇型弯,电缆的两端、中间接头、电缆井内、过管处、垂直位差处均留有适当的余度。
B、沟内电缆敷设:
电缆在专用电缆沟或隧道内敷设也是室内外常见的电缆敷设方法。
电缆沟一般设在地面下,用砖砌而成。
沟顶部用钢筋混凝土盖板盖住。
沟内电缆敷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