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高效课堂导学案.docx
《语文 高效课堂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 高效课堂导学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高效课堂导学案
实验三小语文高效课堂导学案
年级:
六年组课题:
1、鲧禹治水课时:
2课时
主备人:
张秀梅使用人:
张秀梅使用时间:
2014年3月3日周次:
1
学习目标
1、通过关键词句体会英雄人物公而忘私,身先士卒的精神,征服大自然的决心,坚忍不拔的意志;
2、学习对比手法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作用;
3、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学习重点
通过关键词句体会英雄人物公而忘私,身先士卒的精神,征服大自然的决心,坚忍不拔的意志;
学习难点
学习对比手法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作用;
学习准备
课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都看过《西游记》、《封神榜》,知道那是一种神话故事。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看看文中塑造的又是一种怎样的人物形象,又是如何塑造的。
二、初读课文:
1、学生默读全文,用二十以内的字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大禹继承父志,历尽千辛万苦,制服洪水。
)
2、朗读全文,分别体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A:
学生自由读,老师单独指导、纠正;
B:
指名读,集体评论,指导;
C:
小组读,推选一人参加班级的朗读比赛。
三、细读课文:
1、仔细读课文,看本文可以分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A:
鲧因同情人类的悲惨遭遇,盗天帝的息壤以治水,天帝发现后将其处死,治水失败。
(1------4自然段)
B:
大禹产自鲧腹,继承父志,依靠人类自己的力量,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制服洪水。
(5-------10自然段)
(文章还可以又几种不同的分法,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2、学生自读全文:
A:
给全文做批注:
a:
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的语音语义障碍;
b:
对重点语句进行理解,并用铅笔写在课文的旁边,
c:
关键词的作用进行分析
d:
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或记下问题,以便质疑;
B:
小组交流批注,能交流解决的就交流解决,不能交流解决的就集中起来,准备在全班交流是进行解决;
四、交流讨论
1、学生推选各小组的代表汇报讲解本组的收获,并提出问题;
2、学生自由回答各小组代表的质疑问难,不会或有争议的,老师进行引导。
第二课时
一、回顾全文的主要内容,指名复述;
二、赏析人物形象:
天帝:
毫不理会、大发雷霆、杀、夺------冷漠无情
鲧:
探听、请、偷----------善良,富有同情心,为民而舍身
大禹:
走遍、摸清、决定(引洪入海)---准备充分
亲自、率领--------------身先士卒
汗流浃背、磨出血泡、三过家门而不入-----坚忍不拔,公而忘私
三、重点语句赏析:
1、鲧虽然死了,但他的尸体过了三年也没有腐烂。
一天,忽然一声巨响,鲧的肚子裂开了,从里面钻出了他的儿子------大禹。
这一句的内涵很深,不能简单的把它看作是交代大禹的出生。
首先,“鲧虽然死了,但他的尸体过了三年也没有腐烂”,其实暗含鲧壮志未酬,死不瞑目的语义;其次,大禹产自鲧腹,暗含大禹直接继承了鲧的精神和壮志,是失败英雄的事业的延续;最后,大禹裂鲧腹而出,寄寓大禹虽继承鲧的遗志,但却以一种“破”的形象出现,破去鲧以一人之力,宝物之功救民的个人英雄形象,破去最终失败身死的结局,立大禹帅“成千上万的人”,齐心协力挖渠开山的人类英雄形象,立历尽艰险挑战自然,壮志得酬的美满结局。
2、就这样,大禹带领人们,由南到北,由西到东,经过十三年的苦战,终于疏通了河道,制服了洪水。
这一句通过方位词体现跨越的区域之广,时间词体现经历时间之长,来表现治理洪水的艰难,“最终”一词体现成功来之不易。
整个句子就是以艰难险阻来反衬大禹和人们的坚忍不拔精神。
四、对比手法探讨:
1、文中有哪些人物?
(天帝、鲧、大禹、人类、神鸟、神龟、神龙)
2、文中可以形成几组对比?
(天帝-----鲧天帝----大禹鲧----大禹)
3、文中是如何进行对比的?
4、对比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反衬、衬托大禹的形象)
五:
学生整体朗读全文,感受贯穿全文的那股挑战自然的不屈不挠的英雄气!
教师复备栏
板书
设计
鲧禹治水
教学反思
实验三小语文高效课堂导学案
年级:
六年组课题:
2大卫课时:
2课时
主备人:
张秀梅使用人:
张秀梅使用时间:
2014年3月5日周次:
2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大卫爱国、勇敢和机智的英雄形象。
3、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4、帮助学生会认“轴、赋、税、脯、唬”5个字,学会“铜、嫁、卵、脯”4个字。
掌握“铜盔、鹅卵石、胸脯”等词语。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文章的有关情节和重点句,体会大卫热爱祖国、聪明机智和正直勇敢的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
1.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2.让学生查阅作者亨德里克.房龙的资料,了解《圣经的故事》。
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习准备
课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
1、了解以色列。
①让学生说说对以色列的了解,可以谈历史、民族、宗教等问题。
②参考资料: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这是一个神奇的民族。
他们在经历了两千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之后,终于回到了故土,重建了自己的家园——以色列国。
以色列位于中东大陆交界上,西面滨临地中海,北接黎巴嫩、叙利亚,东邻约旦,南出红海且与埃及边境接壤,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之要冲,是个南北长约470公里、地形呈狭长型的国家。
以色列国土面积虽不大,自然景观却极富变化,拥有了只有一整个大洲才可能出现的各种地形。
有森林覆盖的高地,也有丰饶的绿谷;有多山的沙漠,也有海岸平原;有属亚热带的约旦山谷,更有地球表面的最低点──死海。
以色列人口大多集中于北部及中部地区。
西面沿海平原是以特拉维夫及海法为主要城市,东面的山谷地带有约旦河所连接的加利利海及死海,而座落中部群山地带的有加利利山、撒马利亚、犹太和耶路撒冷。
除此之外,还有矗立于东北部的哥兰高地和黑门山,以及占全国极大块面积而位在南部的旷野和阿拉伯谷地等。
2、介绍《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一部文学遗产”,它是犹太民族对人类文化的第一个重大贡献;它对欧洲文化产生了长久而深远的影响;它已渗透于欧洲音乐、艺术和文学等各个文化领域之中;它的箴言已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也是世界上最畅销的经典著作之一。
荷兰后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亨德里克*房龙为美国少年了解《圣经》知识撰写一部通俗读物《圣经的故事》,他简明扼要地解答了《圣经》是怎样的一部书,包含哪些内容,作者是谁,成书何时。
他以简洁、优美的文笔为读者勾勒了一幅犹太人的历史画卷。
纷繁的历史人物、争夺领地的频频征战经他一番梳理,变得清晰可读。
深奥的教义,复杂的戒律,在他的笔下,变得浅显易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根据《圣经故事》改写的课文《大卫》。
3、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导言:
故事发生在三千年前的以色列,有个牧羊少年叫大卫。
那么大卫是怎样的一个少年,发生了怎样的事情?
请同学们认真读这篇课文。
2、自学提示: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的是什么事?
画出生字,读准字音,想想怎么记住它们;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新词,并相互交流。
3、学习检测:
①认读生字,并组词。
轴赋税脯唬
②理解词语。
长途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地翻山渡水。
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气势汹汹——汹汹,气势盛大的样子。
形容气势凶猛。
万夫不当之勇——当,抵挡。
指一万个人也抵挡不住。
形容非常勇猛。
赋税——旧时田赋和各种捐税的总称。
瑟瑟发抖——形容颤抖。
大惊失色——失色,脸色变得苍白,失去本色。
形容极为惊恐的状态。
仓皇逃窜——慌慌张张地逃跑。
③朗读课文。
④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讲的是在三千年前的以色列,有一名叫大卫的牧羊少年不仅聪明机智,而且正直勇敢。
在非利士人入侵以色列的紧急关头,大卫拿弹弓和卵石杀死了非利士巨人歌利亚,帮助以色列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大卫成拯救民族的英雄。
几年以后,他当上了以色列的国王。
)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说说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并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
(第1-3自然段)写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背景,介绍大卫是一位不仅聪明机智,而且正直勇敢的少年。
第二部分:
(第4—11自然段)讲非利士巨人歌利亚到以色列的军营叫阵,大卫向扫罗王请求出去交战。
大卫拿弹弓和鹅卵石杀死了歌利亚,帮助以色列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第三部分:
(第12自然段)讲大卫成了拯救民族的英雄。
几年后,他当上了以色列的国王。
【先让学生自学,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对于学生的发言,不要统一答案,基本观点正确就可以。
】
四、积累词语,指导写字
1、结合课后练习4,让学生抄写喜欢的词语。
2、写课后生字“铜、嫁、卵、脯”
【先让学生观察这几个字的特点,然后说说书写时应注意哪些地方,若有必要教师可以范写。
】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聪明机智正直勇敢长途跋涉气势汹汹万夫不当之勇瑟瑟发抖
毫不在意毫不畏惧大惊失色仓皇逃窜乘胜追击精明能干飘荡铠甲赋税披戴胸脯吓唬诺言
2、回顾课文内容。
二、感悟理解
(一)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1、指名学生读课文。
思考,课文交代了大卫是怎样的一个少年?
(聪明机智、正直勇敢、热爱生活)
2、课文是怎么写大卫生活的美好?
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
3、说一说第2自然段用了怎样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仿写句子。
琴声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1、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思考:
①从歌利亚叫阵和对他的外貌描写,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从大卫与扫罗王的对话中,你体会到大卫是怎样的少年?
③找、画描写大卫战前准备的语句,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④从大卫与歌利亚的对话以及他和歌利亚交战的情节中,你体会到大卫的什么特点?
2、读议、交流。
a歌利亚叫阵和对他的外貌描写。
【引导学生抓住“气势汹汹”“身材高大”“武艺超群”等词语,体会歌利亚凶猛。
抓住歌利亚叫阵时的宣言,体会歌利亚的傲慢。
】
b大卫与扫罗王的对话。
【从大卫请战的言辞,体会大卫的恳切与自信,体会大卫爱国精神和迫不及待的心情。
让学生扮演角色朗读对话,从读中体会大卫的特点。
】
c大卫战前准备。
【从“带着”“挑选”“挺着”等词语,体会大卫的自信与勇敢。
】
d大卫与歌利亚交战的情节。
【抓住歌利亚与大卫的言行,体会歌利亚目中无人,气焰嚣张;大卫针锋相对,英勇无畏以及聪明机智。
】
e小结,作者是怎么描写人物特点的?
【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来刻画人物,人物特点鲜明、形象生动。
让学生学习这样的描写方法。
】
F引导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1、指名学生读第12自然段。
2、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四)评价人物。
你喜欢大卫这个人物吗?
结合课文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谈收获
1、学习完这篇课文有哪些收获?
【引导学生从思想情感、写作特点和描写方法等方面谈出体会。
】
2、优生作业:
课外阅读《赫拉克勒斯的选择》《西方典故故事》。
教师复备栏
板书
设计
2大卫
歌利亚大卫
叫阵:
狂妄自大
请战:
充满自信热爱祖国
交战:
毫不在意毫不畏惧机智勇敢
教学反思
实验三小语文高效课堂导学案
年级:
六年组课题:
3、夸父逐日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张秀梅使用人:
张秀梅使用时间:
2014年3月6日周次:
1
学习目标
1、知道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
2、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
3、引导学生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和意志,体会神话故事的特点。
4、帮助学生会认“渭、邓”两个字。
学习重点
教会学生结合注释,或查阅阅读工具书理解一些文言文字词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的内容。
学习难点
引导理解这个故事所揭示的意义。
学习准备
让学生了解《山海经》,阅读《山海经》相关的故事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让学生说一说《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读过哪些神话故事?
2、让学生说说《夸父逐日》的故事。
3、播放动画片《夸父逐日》。
4、让学生谈谈体会。
5、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出自《山海经》的神话故事——《夸父逐日》(板书课题)。
6、读课题,并理解。
(夸父:
神话传说中善于奔跑的巨人。
逐日:
追赶,赛跑。
)
二、通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
3、指名学生朗读。
三、理解课文
1、让学生回顾以前学习文言文的过程和方法。
2、教师总结,出示自学提示。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进而理解句子的意思。
(2)在逐句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3)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后,讨论:
夸父逐日表现了夸父怎样的精神?
这篇神话寄托了古人怎样的愿望?
3、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4、读议交流。
(1)弄懂词句的意思。
参考:
逐走——追赶,赛跑。
入日——太阳落山的地方。
欲——想要。
饮——渴。
河、渭——黄河与渭水。
大泽——大湖
道——道途中。
弃——遗弃。
邓林——桃林。
(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夸父追赶太阳,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黄河、渭水的水不够他喝,又去北方的太湖喝水。
还没赶到太湖,半路上就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作了桃林。
)
(3)讨论:
你怎样看待夸父这个人物?
夸父逐日表现了夸父怎样的精神?
这篇神话寄托了古人怎样的愿望?
(4)成语“夸父逐日”(“夸父追日”“逐日”)意为:
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
四、体会这个神话故事的特点
(从夸父其人以及他追赶太阳,可以感受到古人想象力丰富;从文中夸父“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弃其仗,化为邓林”等细节中体会这个故事想象奇特,塑造了一个无比顽强的巨人形象。
)
五、背诵课文
六、布置作业
阅读的《杞人忧天》和《神农尝药》的故事。
课后练习: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讲述《夸父逐日》的故事。
3、说说你对夸父的评价。
扩写《夸父逐日》(优生)
4、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②弃其杖,化为邓林。
教师复备栏
3夸父逐日
渴
饮胸怀大志英勇顽强
弃
教学反思
实验三小语文高效课堂导学案
年级:
六年组课题:
天上偷来的火种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张秀梅使用人:
张秀梅使用时间:
2014年3月7日周次:
1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幸福而不畏强暴、勇于献身,甘愿受罚的伟大精神。
2、会认“治、罚”2个字。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幸福而甘愿受罚的伟大精神。
学习准备
了解希腊神话。
制作课件。
导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上课之前,我要考考你们,你们知道人类最早的文学作品是什么吗?
2、在远古期,我们人类就充满了幻想,创造出了许多神话故事,你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呢?
3、引入:
神话故事是美好的,是永恒的,至今我们读起来都意犹未尽。
今天,我们来阅读一篇希腊的神话故事。
4、板书课题。
5、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谁从天上偷来火种?
他怎样偷火种?
他为什么要偷火种?
结果怎样?
等。
)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学习和掌握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并相互交流学习成果。
2、检测学习成果。
(1)认读字词并体会词语的意思。
争吵——争论吵闹。
愤然——形容气愤发怒的样子。
小心翼翼——形容言行小心谨慎,不敢疏忽大意。
奇异——奇特﹐特别。
篝火——原指用笼子罩着的火,现借指在空旷处或野外架木柴、树枝燃烧的火堆。
冶炼——用焙烧﹑熔炼等方法,从矿石中提炼出所需要的金属。
惩罚——“惩”读“chéng”;处罚。
鹫鹰——鹫鹰是一种鸟类科目,称为鹫鹰科科。
本科鸟类出现满平常的,分别有大冠鹫、林雕、凤头苍鹰、松雀鹰及过境的赤腹鹰、灰面鹫等共六种。
敬仰——敬重仰慕。
(2)说说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3)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课文是按着是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来写的:
生活悲惨,心生怜悯——偷取火星,藏进茴香枝的空管里——遭受折磨,最终获救。
)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思考米罗休斯“为什么盗火?
怎样盗火的?
结局怎样?
”画出感动的语句,体会米罗休斯的精神。
2、交流体会。
(1)交流第1自然段。
①米罗休斯为什么要盗火?
②用“没有……就……”说话。
③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再展开想象“人间没有火还会怎样?
④小结:
没有火,人类的生活可用一个词来形容。
板书生活悲惨
(2)交流第2—8自然段。
①米罗休斯是怎样盗火的?
他是怎样的一个神?
(慈善——他来到人间以后,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心里十分难过。
勇敢——他决心背着宙斯,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婆罗那里去偷取火种。
聪明——他的动作是那样的敏捷、隐蔽,太阳神一点也没有察觉。
小心翼翼地把火星藏在茴香枝的空管里,带到人间。
)
真诚——他把火的性质、用途向人们详细地讲述一番。
②火给人类带来什么?
③火还能给人类带来什么?
“用火……用火……用火……还用火……”句式来表达。
(3)学习9-16自然段。
是啊!
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让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时代,火给人类带来了强壮的身体,火启迪了人类的智慧,火赋予了人类腾飞的翅膀。
可火给普罗米修斯带来了什么呢?
(4)学习17—18自然段。
①英雄总是令人敬佩的,他的最终结局怎样?
②说一说:
为什么直到现在,希腊人普罗米修斯仍然十分敬仰,并称他是“人类的大恩人”?
四、评价人物
阅读完整个故事,我们深深地敬佩这位人类的英雄,我们用这句句子来描述他好吗?
普罗米修斯是()的英雄,因为()。
五、拓展练习
奥运圣火就是为了纪念普罗米修斯。
它象征着人类生生不息。
人类的英雄是永远令人难忘的,我们集体创作一首诗,来歌颂普罗米修斯。
朗读诗歌
六、布置作业
(优生)课外阅读《燧人氏取火》和《阿当取火》等中外神话故事。
教师复备栏
板书设计
4从天上偷来的火种
生活悲惨——偷取火星——遭受折磨——最终获救。
不畏强暴勇于献身甘愿受罚
教学反思
实验三小语文高效课堂导学案
年级:
六年组课题:
5、女娲造人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张秀梅使用人:
张秀梅使用时间:
2014年3月8日周次:
2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出人类的。
2、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3、会认“娲、藤”2个字。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说说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人类的。
学习难点
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学习准备
搜集女娲神话的故事,制作课件。
导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交流。
同学们,从古到今对于“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话题,人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猜想着人类诞生。
关于人是从哪里来的。
你们知道有哪些说法吗?
(学生将自己的资料介绍给大家,如:
伊甸园说、女娲造人说、海猿说、外星人说……)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人类由来的经典神话故事《女娲造人》,看看我国远古时期的人们对人类诞生的看法。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认识生字“藤”和“娲”,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定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考。
】
2、理解词语。
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
神通广大——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生气蓬勃——富有生命力和活力。
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
不堪表示程度极深。
兴高采烈——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3、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课文较长,要多找几个学生来读,注意读后的评价与反馈,养成认真读书,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
4、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要点,语言简练、完整。
应多找几个学生来概括,最后教师总结。
】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一)自学提示:
1、再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天地无人——黄泥捏人——创造许多人——分为男女,延续后代。
)
2、说说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出人类的。
【鼓励学生脱离书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要求要生动详细。
】
3、你觉得女娲是个什么样的神?
她有怎样的精神?
(工作勤奋、聪明、有智慧、考虑周全、具有人的情感、神通广大。
)
(二)体会神话想象的特点。
1、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想想古人为什么会这样去想象。
2、展开你想象的翅膀:
假如你是远古时代和女娲一样的一位大神,你会出于什么原因去造人?
你能拿出比女娲更神奇的造人方法吗?
五、交流感受,拓展阅读
1、学习了这篇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改善?
和同伴交流。
2、向同学介绍自己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女娲的其他故事。
六、总结课文
女娲是这个神话中最古老的始祖母神,她毕生做了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一是造人,二是补天,为人类立了大功。
本文记述了女娲造人的全过程,表现了原始人类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和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所做出的丰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诞生的喜悦之情。
有了人类,大自然才有了生气,蓬勃起来;有了人类,女娲不再寂寞、孤独;有了人类,世间也就有了温馨,有了爱,更重要的是,有了创造……..
七、布置作业
1、将文中的故事讲给你的父母或朋友听。
2、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神话的形式来叙述女娲造人的原因、方法,并加进女娲的情感、人的喜悦。
这是作者的想象。
以自己的想象来改编“女娲造人”的故事(优生:
想象扩写《女娲造出第一个人后……》)
3、让学生继续查找资料,探究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
教师复备栏
板书设计
天地无人——黄泥捏人——创造许多人——分为男女,延续后代。
教学反思
实验三小语文高效课堂导学案
年级:
六年组课题:
百花园一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张秀梅使用人:
张秀梅使用时间:
2014年月9日周次:
2
学习目标
1、学习和积累有关语文知识,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和规律。
2、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