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县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6013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唐县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实施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唐县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实施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唐县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实施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唐县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实施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唐县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实施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唐县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实施细则.docx

《高唐县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唐县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实施细则.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唐县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实施细则.docx

高唐县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实施细则

高唐县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实施细则

发布时间:

2009-9-2716:

00:

44发布人:

点击次数:

1233

 

 

高唐县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实施细则

(试行)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教育法规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常规实施细则。

内容包括总则、教学管理常规、教师教学常规、学生学习常规、教研科研常规和教学评价常规等六章。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本常规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增强教学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精细化,保证学校建立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第二条本常规的实施目标是:

(一)树立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理论。

通过本常规的实施,改变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促进科学的课程体系的建立。

要正确处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关系。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积极开发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三)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养成学生积极思考、勤于动手、勇于实践的习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建立综合性、激励性、发展性教学评价机制。

改变过于重视甄别与选拔功能的评价观念,充分发挥教育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促进学校开展考试内容与考试方法的改革,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第三条教学常规的落实与管理由学校具体执行,县政府督导室会同有关科室予以指导与检查评比。

第四条本常规实施细则是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通常性、基本性要求。

各学校应结合本校实际,在此基础上制定更加符合本单位教学实际的常规要求。

第二章教学管理常规

第五条办学思想端正,教学管理机构健全。

各校要建立民主、规范、科学的管理机制,树立教学管理的新理念,学校领导要及时了解教学管理理论的最新成果,努力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创造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和条件。

要健全设置合理、职能明确、运转高效的教学管理机构。

第六条制定系统、完整的工作计划。

教学工作计划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情况的分析,完成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措施,教学活动安排。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由业务校长(教务主任、业务辅导员)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开学初制定,经校委会审定后在开学初传达到各任课教师。

教研组工作计划及相关部门工作计划由教研组长、联校教研员及相关部门主管制定,经教师讨论后在开学后一周内交教务处、联校业务组审定执行。

第七条科学设置、合理安排课程。

严格按照《课程方案》要求,合理安排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科学编排课程表,做到开齐课程,上足课时。

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以及信息化资源,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第八条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国家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立足本校实际,制定和完善以人为本的促进学校和师生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

包括教师学习制度,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制度,教学反思制度,领导听课、评课制度,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考试与教学质量分析制度,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教师和学生评价及管理制度,学生一日常规要求等。

第九条落实听评课、校本教研制度。

听课前要对该堂课的教材内容、难点、重点、分化点、课标要求有所了解,以便听课时观摩和课后交流。

听评课要确立以学论教的观念,实事求是、开诚布公,以评价本堂课中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主,既要反对“挑刺”式评课,也反对“好好先生”式评课。

听课和评课都要有记录,着重点应放在体现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方面,避免记成“流水帐”。

每学期校长听课不少于15节,业务校长、中层干部、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每学期校长评课不少于5节、其他人员不少于15节;每学期校长指导校本教研不少于4次,业务校长指导校本教研不少于8次(以上人员兼课的可适当减量)。

中层干部分工负责学科校本教研活动。

学校对听评课要有有效的管理制度,建立评价档案,组织评选优秀教研组或研讨之星等活动,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听评课活动。

第十条开展好校本培训活动。

学校要制定并落实教师和其他专业人员培养和培训规划,坚持以课例为载体的集体研修制度,组织教师参加教研部门等组织的各种教学业务活动,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十一条落实集体备课管理制度。

集体备课是教师之间同伴互助、相互成长、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

初中实行县、校、教师个体三级联动集体备课制度。

县教研室成立各学段各学科中心备课组,由骨干教师和兼职教研员负责县级学科集备。

语文、数学、英语隔周集备一次,其他科目根据课程设置情况制定集体备课的次数。

各学科集体备课要求:

一是在内容上不能留空白点,即每次备课内容的终点就是下次备课的始点。

二是要严格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要求。

不仅备知识,更要备教法、学法和课堂情境设计。

三是在集备过程中,让所有老师都有收获,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是把握好集备环节。

第一步:

县教研员要认真组织,选好主备教师,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工,指导主备教师编写教案和学案;第二步:

每次集备时先将主备人设计的教案、学案下发到每一位教师,或主备人用多媒体展示;第三步:

主备教师说课,教研员做指导;第四步:

教师集体研讨补充,主备人整理形成通案(包括教案和学案);第五步:

各任课教师根据本校实际,在通案(包括教案和学案)基础上,修改后形成富有个性化的教案再实施教学。

在第二次组织集体备课时,各任课教师要在教案后面写出教学反思,内容可长可短,主要写收获与建议。

县教研员要认真查看,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教学情况,同时为提高集备质量提供依据,同时要对本学科的集体备课加强管理,做好经验积累。

各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为教师完成集备工作任务提供保障,同时要适时做好集体备课活动的记录。

县直小学,各乡镇中心小学要参照以上要求,自行组织和落实好校本集体备课制度。

县教研室按以上程序对各学段每单元或每个章节组织一次全县性的集体备课活动。

第十二条落实课堂教学评价制度。

科学拟定《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评价,其结果及时向教师反馈并纳入教师教学业务考核档案。

第十三条落实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建立“教务处(联校)——教研组——学科教师”三级一线的教学常规检查系统,对学校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教学常规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

检查情况及时反馈,抓严抓实过程中的每个细节。

第十四条落实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实行随堂检测、单元检测、期中检测和期末检测。

随堂检测由教师组织,单元检测由教研组组织,期中和期末检测由学校组织。

除随堂检测题和单元检测外,其它检测题全部由县教研室提供。

学校要认真做好期中和期末质量分析。

第十五条建立学校教学管理档案。

教学业务档案要完备,包括各种计划及活动记录、总结;管理要科学,能充分发挥业务档案在管理和评价中的作用。

第三章教师教学常规

第十六条教学计划。

每学期开学前一周内,教师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含学困生转化和优秀生培养计划)。

学科教学计划内容包括:

对学生、教科书情况的分析,学期的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改进教学的措施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要面向实际、注重实效,操作性要强。

第十七条课程标准。

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主要依据。

教师要学习和正确理解本学科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全面落实教学目标。

第十八条教材。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正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条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第十九条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内容主要包括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科学设计作业等。

备课要从新课程理念出发,采取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式。

备课还要做到“五个突出”:

(1)突出学习活动的设计;

(2)突出学习活动的有效;(3)突出学习过程的预设;(4)突出练习的设计;(5)突出教学行为的反思。

各种课型都要备课。

除讲评课为即时备课外,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实验课都要根据其内容和特点做到先周备课。

坚决杜绝不备课就上课的现象。

第二十条教案。

教案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预案。

教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构师生互动、富有个性的教学活动过程。

教案的形式应灵活多样,要因课程、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的不同而异。

提倡在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的基础上,突出个性化教案的设计。

单元教案的基本内容包括单元名称、单元教学目标、单元知识结构、重点、难点、课时划分等。

课时教案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教学重点和难点、使用的教具与辅助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作业设计等,教学过程要体现主要教学步骤的安排、渗透教法和学法指导,关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思想道德、健康心理教育与培养,课时教案力求条理化,注重实效,提倡学案教学。

课后要及时总结课堂教学中的成败得失,写出简洁有价值的教后反思。

严禁抄袭他人教案和照抄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教师应有作文教案,提倡教师写下水文。

理科教师要有实验教案。

任课教师都要写教案。

要做到青年教师写详案,中、老年教师可详案与略案结合,教案本备课、教科书备课(计算机备课)相结合。

第二十一条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关键,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是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目标的重要内容。

课堂教学要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宗旨。

要积极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大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教学目标明确。

体现新课程理念,紧紧围绕“三维”目标组织教学。

主次分明,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剖析难点,注意学生的信息反馈,并及时调整教学过程,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有选择地提供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时间和方式(如阅读、讨论、实验、解题练习等)。

教学过程和谐。

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和引领着的作用,与学生加强沟通、互相尊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得到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发展。

要讲练结合,每堂课应有15至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练习,并加强对学困生的指导。

课堂无效环节少,疏密适度,过渡自然。

教学方法得当。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和激励性。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营造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乐于合作的学习氛围。

要充分运用优秀的传统教学手段,合理有效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要注重学法指导,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预习、写课堂笔记、及时复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独立思考、正确读写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课时教学目标当堂完成,每位学生的每个方面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坚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当堂训练”的教学原则,追求课堂教学高效率。

评价学生多元化。

善于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多把尺子衡量学生,乐于用激励性语言评价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其自信心。

教学功底扎实。

课堂上使用普通话,语言准确、简练,板书规范、条理、清晰;演示正确、清楚;教师要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驾驭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课堂动态发展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案,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关爱学生,教态亲切,恰当运用体态语言,增强教学效果。

上课前必须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准备好本课需用的实验仪器、教具、挂图、多媒体课件及电化教学设备等工作。

教师必须于上课铃响前2分钟到教室,准时授课,严禁迟到;课堂上严禁接听手机、阅读书刊、干私活;下课铃响,及时下课,不得拖堂,确保学生的课间休息。

严禁将学生的自习课变成教师的讲授课,自习课要有辅导教师,维持好自习纪律。

第二十二条作业。

作业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超越自我、表现自我的舞台。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凡应布置作业的学科一定要布置作业。

要加强对作业设计的研究。

习题要精选,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内容典型,设计科学,题量及难易要适度,要体现层次性、趣味性与针对性。

坚决禁止以机械重复的作业或以重复抄写的方式惩罚学生。

禁止滥用练习册和复习资料,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布置作业要处理好基础性与拓展性的关系增强作业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

各科作业从形式上分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三种。

课外作业每天作业量和所用时间要严格按规定执行。

批改及时、规范、细致。

严格落实“不布置批改不了的作业”,对作业中出现的共同性错误教师要认真分析,从教学上找出原因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评。

学生作业中的错误要求及时订正,订正后交教师再次进行批改,做好批改记录。

作业批改的方式重在讲实效,提倡教师批改、学生自改、学习小组互改等多种形式的批改方式,教师批改作业要顾及不同层次的学生,每次批改作业须达到总量的80%以上。

批语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激励性,严禁嘲讽式、套话式批语。

第二十三条辅导。

辅导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学生个性差异发展的需要。

面向全体。

课内外辅导除着重解决共性问题外,重在抓好“两头”,鼓励优等生“冒尖”,促进学困生“过关”,要加强学习辅导,及时弥补其知识缺陷,重点是帮助他们转变学习方式,增强学习信心,真正落实“从最后一名抓起”的教学理念。

讲求实效。

辅导要做到有科学的计划、有目的,除方法、习惯辅导外,针对课堂教学和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予以辅导,增强实效性。

第二十四条课外指导。

要通过开展课外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应用和拓展所学知识与技能,充分发展个性,体验社会生活,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对自我与社会、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

要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

应指导所有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利用课外学习进一步发展特长、发展个性、发展能力。

第二十五条测试与质量分析。

认真做好随堂检测和单元检测。

随堂检测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每堂课,有具体可测教学目标的一定要当堂检测,且当堂反馈矫正。

单元检测在每个单元教学结束之后。

要根据学科、内容的特点,采用口试、笔试、实验操作和实践活动等方式,全面考察和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要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每次单元检测结束后,严格落实查失分活动,明确教学得失,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

并对未过关的学生进行二次过关补测,对补测中发现的问题再进行个别指导,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终结性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全面反映学生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习惯、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

命题要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难易适中,不出偏题、怪题,试题要体现出层次与梯度。

初中一般基础性、应用性、拓展性试题的比例控制在7:

2:

1,小学一般基础性、应用性试题的比例控制在8:

2。

建立检测档案。

单元、期中、期末检测要建立档案,包括检测试卷、成绩记录、质量分析、改进措施等。

第二十六条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教育和劳动实践活动,定期举办法制教育、环保教育、科技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专题讲座。

指导学生的各种兴趣小组和研究性学习活动。

第四章学生学习常规

第二十七条课前做好预习。

根据教学进度和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适当做好课前预习,记好预习笔记,为上好新课做准备。

第二十八条上课全心投入。

课前做好知识、精神和物质准备。

上课时全神贯注,积极参与探究、合作、实践活动,完成当堂学习内容。

第二十九条复习讲求方法。

每天复习新知识,单元结束进行系统复习,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作重点复习。

第三十条作业按时、认真、独立完成。

完成作业时要做到精练反思,不抄袭别人的作业,书写工整,格式规范。

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第三十一条阅读的习惯。

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通过课外阅读、听广播、看电视、上网及参加有意义的活动等途径,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

学会精读与浏览,养成写日记和及时摘抄积累、写读后感的习惯。

第三十二条正确对待考试。

遵守考试纪律,不作弊不抄袭,有健康的应试心理。

拿到试卷,统览后合理安排答题顺序;答题时,先认真审题,准确把握题意,再正确解答;答卷结束后要认真检查,做到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批改后的试卷能认真分析总结,并将试卷保存好。

第三十三条积极参加各类活动。

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学习的继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

教师要指导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读书成长、自然观察、社会考察、科学探究、参观游学等自主学习活动;开办专题讲座,组织学科兴趣小组和专业社团,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体育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等活动,为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创造有利的条件。

五教研科研常规

第三十四条教研科研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教育方针、国家教育法规政策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研究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研究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研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等。

第三十五条学校要树立科研先导的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科研含量,向课堂要效益。

建立健全教研、科研组织。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科研制度,形成“教务处(教科室)——教研组”两级一线的教科研网络及教、研、训一体化的工作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教学研究工作。

第三十六条加强教师业务理论学习。

学习形式灵活多样,每周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1小时,自学时间不少于2小时。

建立学习笔记,体会感悟不少于笔记数量的2/3。

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写一篇有价值的教学研究论文,学校举行一次业务理论学习经验交流会。

第三十七条开展示范课和专题研讨活动。

教师听课每学期不少于20节,做好听课记录及评析。

结合课堂教学管理与评价,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人人一堂优质课”活动。

并推荐优秀者参加县级课堂教学评比。

第三十八条积极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

每位教师会在网上收集各种教育信息和教育资源,并把有价值的案例、论文、随笔、反思、课题研究成果等文章在校园网、县教育信息网上交流,拓宽教师之间的互动空间,实现教研资源共享。

第三十九条加强校本研究引领力量的培养。

优先选派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参与各种研讨活动,定期上展示课。

县教研室将定期组织开展交流与展示活动,宣传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培养名师。

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水城名师和市级以上教学能手每人必须主持一项科研实验课题,带好一名青年教师或一个教研组。

第四十条强化教师基本功训练。

长年坚持人人大练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师的专业基本功和学科基本功水平。

各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师基本功比赛,并择优推荐优秀者参加每两年一次的县级基本功比赛。

第四十一条开展有效的教学改革实验和教育科学研究。

学校领导要自觉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带头开展教改实验,各学校都要有1-2个重点研究课题,科科有课题,人人都参与。

坚持课题从实践问题中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原则。

做到研究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有总结。

每月至少组织召开一次课题研究分析会,定期上好实验课,搞好案例分析,或举办经验交流会。

学校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大力支持广大教师进行教改实验积极构建高效课堂。

对教师的教科研成果要有登记及相应材料的档案。

六教学评价制度

第四十二条学生发展性评价。

建立和不断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

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及关注学业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

学生学业成绩采用等级制。

学校不得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得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队。

要建立和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制度,加强对学生课堂提问、作业展示、实践活动、标志性成果等过程性资料的积累,,。

初中按要求认真填写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手册,小学要指导学生建立并用好成长档案袋。

第四十三条教师激励性评价。

学校要建立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评价制度,要从职业道德、工作量、工作表现、专业发展、育人效果和学生合格率等方面全面评价教师工作,把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建高效课堂以及参加各级教研活动的出勤率等引入考评内容。

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把考评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定的核心内容。

附则

第四十四条各学校校长、业务校长和教务主任、业务辅导员、教研组长要各负其责,对以上教学常规执行情况每月检查一次,并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和情况分析,及时反馈和调整日常教学工作。

第四十五条本细则由高唐县中小学教研室解释。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8年修订)

  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本次论坛是中国教育报社和山东省教育厅在厦门市成功举办“全国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与人的发展论坛”的基础上决定举办的。

旨在探讨分析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新时期师生关系内涵、基本特征,探讨新时期师生文化冲突的表现与师生关系建设,研究新时期师生关系与学校管理价值取向,构建新时期和谐师生关系与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策略。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全国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与新时期师生关系。

我们知道,师生关系问题是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背景下,探讨、交流新时期师生关系问题,对学校整体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及师生关系、文化建设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这方面,诸城市实验中学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我们正处在教育发展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学校文化建设与发展非常重要的时期。

一所学校是否具有自己的特色,是否能够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壮大和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学校是否拥有自己的文化。

一个学校的文化实质上是学校价值观念的总和,是凝聚和激励学校全体成员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精神力量,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课程改革的巨大动力,是学校发展壮大的内驱力,是推进教育创新的灵魂。

因此,加强学校文化的建设,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必要,而且是必需。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深入,建设新课程理念下的学校文化,探讨新时期师生关系,将更加彰显一个学校的深层次内涵,实现学校与社会、学校与时代的融合,从而打造学校自己的品牌,形成学校自己的价值观念。

因此,我们在制订山东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中,把学校文化建设摆在了重要位置。

这次全国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与新时期师生关系论坛在山东召开,无疑是雪中送炭,我们将得到国家教育高层专家的指导,学习兄弟省市学校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研讨和完善学校文化建设,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为下步做好工作找到了依据和捷径。

我们要借这次论坛的东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