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语文六年级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docx
《沪教版语文六年级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语文六年级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教版语文六年级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六年级语文试卷
一、默写
1.
(1)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____。
(《迢迢牵牛星》)
(2)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望岳》)
(3)黑发不知勤学早,___________________。
(《劝学》)
(4)_________________,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
(5) 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
(《观沧海》)
【答案】
(1)脉脉不得语
(2)会当凌绝顶(3)白首方悔读书迟(4)一道残阳铺水中(5)山岛辣峙
【解析】试题分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
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
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
此题要注意“脉”“凌”“竦”“峙”等字词的书写。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潋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作者抓住____________的天气特征,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_______
【答案】2.波光闪动的样子
3.
(1).时晴时雨,
(2).喜爱与赞美
【解析】
2.试题分析:
考查对诗句中重要词语内涵的把握。
理解诗句的内容,要先理解原句的含义,再结合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写作背景,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理解。
本题中要理解“潋滟”的含义,就要结合“水光”两个字,是对“水光”的陈述。
所以“潋滟”应指波光闪动的样子。
3.试题分析:
一问,本题中要理解天气特征,就要结合前两句,第一句写了晴天时的景,第二句写了雨天时的景。
所以天气特征应是时晴时雨。
二问,第一句写了晴天时的水美,第二句“山色空蒙雨亦奇”写的是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
接着把西湖比作西子,晴姿、雨姿都同样美丽。
所以抒发的应该是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为学》(节选)
蜀之鄙有二僧:
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
“吾欲之南海,何如?
”
富者曰:
“子何恃而往?
”
曰:
“吾一瓶一钵足矣。
”
富者曰: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4.上述选文的作者是______(朝代)的________(人名)。
5.下列加点字“之”的含义及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何不试之以足?
《郑人买履》
B.数人饮之不足 《画蛇添足》
C.人之立志 《为学》
D.下车引之 《陈太丘与友期》
6.作者通过贫富二僧的故事教育子侄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
(1).清
(2).彭端淑5.C
6.人贵立志,事在人为。
【解析】
4.试题分析:
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
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
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
5.试题分析:
C“人之立志”中的“之”为结构助词“的”。
其它三项都的代词。
点睛:
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
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依据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
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代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
6.试题分析:
考查对写作目的的把握。
答此题,要分析具体语句及情青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只有立下了目标,努力去实现,才会获得成功。
主观努力是成败的关键。
人贵立志,事在人为。
人要立长志,不要常立志。
人之为学,贵在立志,无论客观条件的好坏,天资的高低,关键在于主观努力。
关于文中“吾一瓶一钵足矣”的:
两个“”字表现贫者对物质要求极低,一个“足”字体现了他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表现了贫者面对困难知难而进的勇气和实现远大理想的坚定信念,以及无所畏惧的坚强意志和敢于大胆实践的精神。
译文:
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
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
“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
”富和尚说:
“您凭借着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
“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
“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
你凭借着什么去!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
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
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
所至厄塞
(1),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
(2);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3)中发书而对勘(4)之。
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5)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6);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注释】
(1)厄塞:
险要的关口。
(2)曲折:
详细情况。
(3)坊肆:
街市中的客店。
(4)对勘:
核对校正。
(5)足:
值得。
(6)诸经注疏:
各种儒家经典著作及注释疏证。
7.解释加点字词。
所至厄塞 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
8.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
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
9.读完本文,你得到的启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7.
(1)到
(2)打开
8.用二匹马三头骡子装载着书跟随自己。
9.启示:
(1)温故而知新。
(2)抓紧闲暇时间,勤奋学。
(3)学习要严谨,实事求是。
【解析】
7.试题分析:
考查文言实词。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发”:
打开。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至”在现代汉语中有“到”的意思,所以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点睛:
文言实词意义推断。
看语境,文言文实词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我们借助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
看字形,汉字中多为会意字和形声字,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形旁来忖度实词的含义。
看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
依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8.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以”这一虚词和“自随”宾语前置句的翻译。
9.试题分析:
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文言文,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
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现实生活和自己的实际,确定一个论点后进行论述。
可从温故而知新的角度、抓紧闲暇时间的角度、学习要严谨的角度写启示。
翻译:
凡是顾炎武外出游历,都要用许多马和骡子载书随行。
到了险要关门,就叫来身边的老兵询问这里的详细情况;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在店铺中的客店打开书进行核对校正。
他有时自己走在平原旷野时,如果没有什么值得留意的,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及注释。
偶尔有忘记的,就立即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打开书本反复复习。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窃读记》(节选)
(1) 我不再去书店,许多次我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过去。
但一次,两次,我下意识地走向那熟悉的街,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我再度停下来,我仍愿一试,因为一本新书的出版广告,我从报上知道好多天了。
(2) 我再施惯伎,又把自己藏在书店的一角。
当我翻开第一页时,心中不禁轻轻呼道:
“啊!
终于和你相见!
”这是一本畅销书,那么厚厚的一册,拿在手里,看在眼里,多够分量!
受了前次的教训,我更小心地不敢贪懒,多串几家书店更妥当些,免得再遭遇到前次的难堪。
(3) 每次从书店出来,我都像喝醉了酒似的,脑子被书中的人物所扰,踉踉跄跄,走路失去控制的能力。
“明天早些来,可以全部看完了”,我告诉自己。
想到明天仍可以占有书店的一角时,被快乐激动的忘形之躯,便险些撞到树干上去。
(4) 可是明天走过几家书店都看不见那本书时,像在手中正看得起劲的书被人抢去一样。
我暗暗焦急,并且诅咒地想:
皆因没有钱,我不能占有读书的全部快乐,世上有钱的人这样多,他们把书买光了。
(5) 我惨淡无神地提着书包,抱着绝望的心情走进最末一家书店,昨天在这里看书时,已经剩下最后一册了。
可不是,看见书架上那本书的位置换了另外的书,心整个沉下了。
(6) 正在这时,一个耳朵架着铅笔的店员走过来了,看那样子是来招呼我的(我多么怕受人招待!
)。
我慌忙把眼睛送上了书架,装作没看见。
但是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
(7) “请看吧,我多留了一本没有卖。
”
(8) 啊,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对他表示我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被冲动的情感,使我的眼光久久不能集中在书本的黑字上。
(9) 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觉出站在这里读了两个钟点了。
我合上最后一页——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
然后抬头找寻那耳朵上架着铅笔的人,好交还他这本书。
在远远的柜台旁,他向我轻轻地点点头,表示他已经知道我看完了,我默默地把书放回书架上。
(10) 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
摸摸口袋里是一包忘记吃的花生米,我拿一粒花生米送进嘴里,忽然想起有一次国文先生鼓励我们用功的话:
(11) “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
”
(12) 但是今天我发现这句话还不够用,它应当这么说:
(13)“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更是在爱里长大的!
”
10.选文的作者是______,她的短篇小说集《_______》曾被改编成电影,颇受欢迎。
11.阅读第(5)——(10)段,梳理“我”的情感变化
绝望——________——________——释然
12.第(6)(7)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描写,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
13.第(10)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_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4.比较第(11)段与第(13)段划线句,你如何理解作者说的“更是在爱里长大的”?
【答案】10.
(1).林海音
(2).《城南旧事》
11.
(1).慌张
(2).感激
12.
(1).动作、语言;
(2).写出了那位书店店员帮助“我”时顾及“我”的感受,(3).表现了他的友爱,善解人意。
13.
(1).比喻;
(2).形象写出了“我”无钱买书的窘迫处境,表现了“我”受到店员“礼遇”之后愉悦松快的心情。
14.在爱里长大:
被人关爱,被店员默默的关心和帮助,这让我认清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不再固执地仇恨人类,让我释然。
【解析】
10.试题分析:
考查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等。
11.试题分析:
分析人物的情感变化首先对文章的情节进行简单的概括,然后从事件中分析人物的情感,注意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
人物的情感变化是由情节决定的,是随情节的变化而变化的。
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
如此题“看见书架上那本书的位置换了另外的书”心情变得慌张;而听到“请看吧,我多留了一本没有卖”这句话有变成了感激。
12.试题分析:
考查描写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
“但是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为动作描写;“请看吧,我多留了一本没有卖”为语言描写。
答作用时除了答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人物的状态外,还要答出人物的感受与友爱之情。
13.试题分析:
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
“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这是典型的比喻手法。
答作用时除了答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我”窘迫的处境外,还要答出“我”的情感。
14.试题分析:
考查对文章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
“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
”,“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更是在爱里长大的!
”这两句话在意思上看有递进关系,最终的重点落到在爱里长大。
从文中看是被店员默默的关心和帮助,这让我认清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不再固执地仇恨人类。
所以文章最后一句话是点题之笔。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1)记忆,好比一口深邃的井,我们所经历的绝大多数人和事,都遗忘了,而能让我们记住的,只有那些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2)小学时,我在加拿大生活学习过两年,经历过很多新鲜事,见过很多有趣的人,但一次买鱼的经历,令我至今难忘。
(3)那是一个星期日,妈妈带我去一家新开张的宠物店买鱼。
水族箱里养着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鱼让人眼花liáo乱。
左挑右选,我看中了一种非常漂亮但价格不菲的鱼,一条就需要20加元。
(4)工作人员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大哥哥,典型的西方人的模样:
一头很短的黄发,一双浅蓝色的眼睛,一个尖尖的鼻子,一张总往上翘的嘴,这张脸充满了友善。
(5)我指着那条漂亮的鱼说:
“麻烦你给我捞一条。
”
(6)让我意外的是,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
“你养鱼的缸大吗?
”
(7)我疑惑地说:
“不大,比较小。
”我一边比划鱼缸的大小,一边说。
“抱歉,我不能把这条鱼卖给你,你的鱼缸太小,会把鱼养死的,我帮你另外选一种吧。
”他笑着说。
(8)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按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卖东西的主要是把东西推销出去,才不会管其他的。
在国内,经常会遇到一些卖鱼人,为了牟利,专门推销那些价格昂贵却难养活的鱼。
妈妈认为,可能是这种鱼不好养,鱼缸小容易死,怕我们找上门来,他才不愿意卖给我们。
(9)于是我说:
“您放心,如果养死了,我们不怨你。
”
(10)大哥哥耐心地说:
“这种鱼本来能活40多年,现在它还是一个婴儿,但它对生活空间要求比较高,如果鱼缸太小,很容易死的。
(11)没有唯利是图,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
对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
我被他的话深深震撼了,我觉得自己无比渺小。
最后,在他的建议下,我选了很好养却最便宜的一种鱼:
斗鱼。
一种几乎可以在一个茶杯里生活的漂亮的鱼,价钱仅需3加元。
(12)从此以后,我对自己所养的一切动物有了另外一份关怀:
尊重每一个生命,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它们,而不仅仅是让它们吃饱喝足。
(13)这开在这记忆深处的花,历久弥新,永远吸引着我,指引着我。
15.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眼花liáo(________)乱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17.第(10)段横线处原来有一句话,以下两句哪句更合适?
说说你的理由。
A你决不能让一条本来能活四十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
B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四十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
________句更适合,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对第(12)段划线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尊重生命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不必在意它们的饮食问题。
B.尊重生命就是要把动物当人对待,给它们适宜的生活环境。
C.尊重生命就是要对动物投入情感,让它们根据特性活得好。
D.尊重生命就是要考虑动物的习性,不只是让它们吃饱喝足。
19.结尾的作用:
【答案】15.眼光缭乱
16.在加拿大的一个星期日,“我”去买鱼,一个大哥哥因为得知我家鱼缸小而建议我买更便宜的鱼,“我”深受震撼,学会了尊重生命。
17.
(1).选B句,
(2).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大哥哥对生命的尊重,A句的语气过于强烈不符合大哥哥友善的特点。
18.A
19.
(1)点题,首尾呼应;
(2)表明此事对于我的影响深远,让我懂得了对于
【解析】
15.试题分析:
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缭”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16.试题分析:
情节概括题。
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组织语言时,最好以“我”为陈述的主体。
概述出与“我”与“一个大哥哥”之间发生的事件。
此题要有答出“我”“学会了尊重生命”这一主题。
17.试题分析:
考查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特点。
A句的语气过于强烈不符合大哥哥友善的特点。
所以选B句。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大哥哥对生命的尊重。
人物的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之一,所以人物的语言必须服从人物形象。
18.试题分析:
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内涵的把握能力。
理解“尊重每一个生命,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它们,而不仅仅是让它们吃饱喝足”一句。
A“尊重生命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不必在意它们的饮食问题”理解错误。
“在意它们的饮食问题”是尊重生命的内容之一。
19.试题分析:
考查结尾语段的作用。
内容上:
表明此事对于我的影响深远,让我懂得了对于生命的尊重。
结构上:
点题,首尾呼应。
分点来答,既使答案内容层次清晰,又使答案内容完整无缺。
点睛:
语段或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在文章开头的作用有:
1、开篇点题;2、照应题目;3、总领全文;4、渲染气氛,埋下伏笔;5、设置悬念,为下文铺垫。
文中的有:
1、承上启下(过渡);2、总领下文;3、呼应前文。
文末:
1、点明中心;2、深华感情,深化主题。
3、照应开头,让文章结构严谨;4、对文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5、言有尽而意无穷;6、总结全文,启发读者思考。
20.这学期,我们学习过不少名家作品,请你将表格补充完整吧!
作品
《凡卡》
(2)《________》
《忆读书》
《蚊子和狮子》
作家
(1)________
萧红
(3)_________
(4)_________
【答案】
(1).契诃夫
(2).《祖父和我》(3).冰心(4).伊索
【解析】试题分析:
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
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
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
21.如果让你在学校读书节中推荐一部书,你会推荐《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西游记
(2).理由合乎题意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
一般推荐名著,推荐的是名著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如《格列佛游记》一书,深刻剖析英国当时的社会现实,这就是思想价值。
运用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这就是艺术价值。
本题的开放性较大,可根据自身的日常阅读积累,阐释自己的观点。
符合经典阅读的主要思想,合情合理即可。
推荐一本经典。
要么关注于经典有价值的思想内容,要么关注于精彩的艺术形式。
要找你读过且最为熟悉的经典来推荐,推荐缘由要准确无误。
22.以“在我的记忆深处”为题,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
要求: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500字左右。
【答案】在我的记忆深处
打开尘封记忆的大门,随着长廊一直走到我记忆深处,在“人物”这一书架上,我看到了那个他,噢!
事情虽过已久,我却不能忘记他,他,那颗明亮的星星镶嵌在我人生的天空,一直给我指引正确的方向!
那一幕,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还记得,那是一个原本晴朗的日子,我打算乘坐公交车到距离我家较远的图书馆还书。
身穿一件新T恤,配着一条中裤,手里握着一本故事书,我就蹦蹦跳跳地出发了。
刚到公交车站,乌云姐姐赶走了白云姐姐,天灰蒙蒙的,不一会儿就下起小雨。
这是,一辆公交车停靠在我面前,乘客们一窝蜂地猛挤上去,我也不甘示弱地冲了过去。
汽车起动了,我也找到了一个好座位。
天顿时哗啦啦地下起大雨,我心想:
幸好上了车啊,不然就变成“落汤鸡”了!
这时,我发现我手中紧握的书不见了,便条件反射地大喊一声:
“糟糕!
我的书呢?
”车上的乘客被我这样突如其来的一叫吓了一跳。
“小妹妹,你丢失了书吗?
”我听见一把亲切的声音。
“是啊,那是向图书馆借来的,可能刚上车时不小心丢失了,真倒霉!
”我回答道。
这是哪位公交车司机的问候,我从车子的到后镜看到了他的模样:
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较浓的眉毛,矮矮的鼻梁,头上已经长出几十条银丝,大概40来岁的样子,看上去很祥和,他会帮我吗?
车一到站,我不管雨下得有多大,一头便钻进风雨中,大风大雨把我笼罩着,我模糊地听到一把关切的声音:
“小妹妹,别跑了,让我把车退回去就好了!
”可能是这场大雨替我谢绝了这份好意,我并没有停下脚步,反而跑得更快,额头上的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
我跑回了上一个站,只见我的书静静地躺在路边,被雨水打湿了,我马上去把它捡起来,轻轻擦掉封面的雨水。
我的衣服湿透了,正准备冒雨回家。
这时,我的前方停着一辆公交车,那位司机伯伯微笑地看着我说:
“上车吧,来擦擦身,雨停了再回去!
”显然,他还是把车推回来了,我热泪盈眶地上了车。
一位阿姨对司机不满地说道:
“不到总站,怎么可以退回来?
”司机伯伯淡淡地说:
“难道你能看着一个小女孩被大雨淋湿后再吹风吗?
那会生病的。
”
在我记忆深处,那位司机伯伯的形象依然高大,他教会我要设身处地地为人们着想,要理解别人,热情地帮助别人。
啊!
他的行为多美,他的心灵多美,他是我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
【解析】试题分析:
解析题目。
①情感和我有关。
②是记忆深处的,一定是有价值的,值得一提的。
③为什么会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挖掘出内涵,体现写作的意义,最好有一定的深度。
④意义是留恋那段生活或那个地方,表明内心的爱或感动或歉疚,还是怀念某个人,还是歌咏某种精神,还是批判某种现象……你会有众多的选择。
⑤写作中要照应到标题,尤其是开头和结尾;要多次融标题于文段中,不可弃标题不顾。
写作形式和角度:
①可以记事,一件事或多件事,自己生活中经历的或社会生活中发生的。
如童年回忆或奥运或飞天或震灾、赈灾。
②可以写一个镜头或场景:
a个人生活、集体生活、社会生活(父亲高挽着裤腿秋风中等候、母亲切菜或做衣的剪影、某人的背影、拔河比赛、公共场合我的发言、街角一景、路上所见一幕);b人与自然;c自然界中的能给人类以启迪的。
③可以写一个物件(小的如一件衣服、一个拨浪鼓、一个纽扣、一张照片、一盏灯,大的如一间房子、一条河、一座桥)。
④可以写某种情感:
一份感动,一份爱,一种